2011年中级职称专业课作业
职称评审继续教育指南

职称评审继续教育指南一、学时要求:参加2011年中级职称评审,至少需要72学时继续教育(高级职称待定,预计也是72学时),继续教育课程由专业课、选修课、公需课组成,其中:1、专业课/选修课可以是在外参加的或者公司内部组织的培训课程(通信技术相关课程可计入专业课,管理技能/职业素养等课程可计入选修课)。
一天折算6学时,半天3学时。
其中:选修课不低于12学时;专业课不低于42学时。
2、公需课只能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可的培训机构或者网站上学习,考虑到公司员工地域分散且出差较多,建议大家网上学习公需课。
公需课不低于18学时。
二、网上学习:网上学习的基本流程是:注册登陆—购买课程—学习—考试—结束公需课18个学时的网上学习,可以在广州学习网:/网上学习。
今年(2011年1月1日至今)参加公司内训或外训达到54学时的,则无需再上网学习专业课/选修课。
若现有专业课/选修课学时不够54学时的员工,可在网站学习补足。
下面以广州学习网为例,介绍网上学习流程:网上学习步骤一:注册登录此处注册登录网上学习步骤二:购买课程(由公司统一购买,用户名和密码会发到员工邮箱)网上学习步骤三:网上学习此处进入学习。
学习可随时退出,下次从退出地方继续学。
有防作弊功能。
网上学习步骤四:考试课程学完后才能考试。
未及格可重考(无需再重新学习)。
每一学时的课程学习和考试时间共约1小时。
当您的继续教育学时已经达到要求后,转入下一步.——继续教育情况登记三、继续教育情况登记完成继续教育之后,还需将继续教育情况登记录入“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
网址:/jxjy/ 我司为省直单位,故目前只能通过“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进行申报,请不要入到了“广州市“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
网上申报流程是:注册登陆—网上申报—审批—打印继续教育证书—结束继续教育情况登记步骤一:注册登陆这里是入口。
个人用户选择“用户注册”然后进去按要求填写完个人资料完成注册。
中级职称填报说明及准备材料

中级职称填报说明及准备材料关于报送2011年度中专中小学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有关问题的说明2011年度申报中专、中小学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应参照《中专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报送材料的说明》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材料报送要求办理,有关要求进一步补充如下。
一、应呈报的有关材料和要求(一)申报人须提供的评审材料类别1、《山东省中小学中专技校教师职称评审表》1份(A4纸型,打印件。
贴近期免冠照片,涉及授课情况,须加盖所在单位教务部门公章,没有教务部门的加盖单位公章)。
2、《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一式3份(A4纸型,打印件。
贴与《评审表》同底片的照片)。
3、《山东省中学、中专教师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一式2份(A3纸型,打印件。
“年度考核结果”栏要加盖单位公章)。
4、《“六公开”监督卡》1份(左上角盖单位公章)。
5、《专家(学术)委员会推荐表》。
6、《课堂教学展示课评价意见表》。
7、任现职以来的《年度考核登记表》(原件,其中申报中专、中学教师职务的提交近4年的、申报小学教师职务的提交近5年的,考核优秀的需报送考核优秀等次证书)。
8、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的业务工作总结1份(1500字以上)。
9、任现职以来已发表的论文、论著以及主编或参编的教材。
10、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的综合奖励、教学获奖情况证书。
11、任现职以来主讲公开课、观摩课的证明材料。
12、反映任现职以来曾经担任班主任情况。
中级职称系统中录入班主任工作年限的申报人员,需提供此材料。
(内容包括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在哪个学校担任哪个年级哪个班级担任班主任工作,任现职以来曾在2个以上单位工作的人员,需分别提供相应证明。
学校证明由学校负责职称工作人员、分管职称副校长、校长至少3人签字,单位盖章)13、学历及学位证书(如学历证书丢失,须提交个人全部档案。
高中及以下学历不提交)。
14、《教师资格证书》。
15、《继续教育证书》。
94分 2011年度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网络考试

错误
46、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判断题)
错误
47、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 (判断题)
正确
48、一个人年少时的经历和所接受的教育,将直接影响其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 (判断题)
错误
40、《义务教育法》中重点强调“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这是首次把农民工子女称为“随迁子女”。 (判断题)
正确
41、哈格里夫斯认为自然合作文化是一种接受性文化。 (判断题)
15、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和选择,这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 (单选题)
自我同一性
16、对农民工子女的发展应采用( )。 (单选题)
发展性评价
31、美国评价学会在1985年颁布了《人员评价标准》,对教师评价制订了严格的职业规范。 (判断题)
错误
32、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与此同时,个体心理发展在发展进程、内容、水平等方面又具有千差万别的特殊性。 (判断题)
静态的
僵化的
封闭的
23、国外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新趋势体现在() (多选题)
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恰当处理业绩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关系
将评价标准和个体化评价相结合
《义务教育法》
2、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以()为理念的评价。 (单选题)
发展主体
3、美国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通过班级轶事纪录、学生课堂表现录像带、作业样本等反映出来,这些将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 (单选题)
正确
36、“多对多”的师徒群的关系模型可以确保新老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具有合作性。 (判断题)
2011年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385

2011年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一、A1/A2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并在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属于疫源地消毒的是()。
A.衣物消毒B.终末消毒C.食具消毒D.空气消毒E.实验室消毒【答案】B【解析】疫源地消毒可分为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
随时消毒是指为及时杀灭或清除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随时进行的消毒。
终末消毒则是指传染源因住院隔离、病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地点的消毒。
2. 一般公共场所的消毒属于()。
A.疫源地消毒B.随时消毒C.终末消毒D.预防性消毒E.医院消毒【答案】D【解析】预防性消毒是在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
3.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按照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的处理是()。
A.消毒后再使用B.灭菌后再使用C.销毁D.清洗后交生产企业统一灭菌处理E.清洗后交生产企业统一消毒处理【答案】C【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为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
4. D值是杀灭微生物数量达()。
A. 10%所需的时间B. 50%所需的时间C. 90%所需的时间D. 99.9%所需的时间E. 100%所需的时间【答案】C【解析】杀灭微生物数量90%所需的时间(分钟)。
5. 一个杀灭对数值等于()。
A. 1%的杀灭率B. 10%的杀灭率C. 50%的杀灭率D. 90%的杀灭率E. 100%的杀灭率【答案】D【解析】表示消毒效果的指标,指杀灭微生物数量的对数减少值。
计算公式为KL=lgNo-lgNt。
1个杀灭对数值等于90%杀灭率,5个杀灭对数值等于99.999%杀灭率。
6. 消毒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优名学习网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优名学习网第一部分历年真题∙2011~2016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精选及详解∙2011~2016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相关专业知识)真题精选及详解∙2011~2016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真题精选及详解∙2011~2016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及详解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篇临床检验基础(一)∙第1篇临床检验基础(二)∙第1篇临床检验基础(三)∙第1篇临床检验基础(四)∙第2篇临床血液学(一)∙第2篇临床血液学(二)∙第2篇临床血液学(三)∙第2篇临床血液学(四)∙第3篇临床化学(一)∙第3篇临床化学(二)∙第3篇临床化学(三)∙第4篇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一)∙第4篇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二)∙第4篇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三)∙第4篇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四)∙第5篇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一)∙第5篇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二)∙第5篇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三)∙第5篇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四)∙第5篇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五)∙第5篇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六)∙第6篇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第7篇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第三部分模拟试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详解∙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详解∙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详解∙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题及详解本题库是详解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考试的题库,包括历年真题(含真题精讲)、章节题库和模拟试题三部分。
★历年真题——市面上唯一一家有真题的题库!你还在为没有真题而发愁吗?你还在为没有复习方向而苦恼吗?本题库涵盖2011~2016年考试真题,是市面上唯一一家拥有真题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考试题库。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基础笔记(1)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基础笔记(1)第一章总论1.财务报告的目标: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给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3.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4.会计信息质量八大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5.负债现时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
另除现时义务外还有潜在义务之分。
6.会计要素五大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基础笔记(2)第二章存货1.存货概念:产成品、商品、在产品、原材料。
2.存货的初始计量: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3.存货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4.可以抵扣的增值税不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5.委加收回后直接销售的货物计入委加货物成本,委加收回后继续加工的不计入委加货物成本。
6.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发生货物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7.消费税=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8.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分类计提、单项计提、总和计提9.存货期末计提原则: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提。
即A:存货实际成本价B:估计售价减去加工费、税费等后的余额。
两者的差价计入存货跌价准备。
10.可变现净值应考虑的因素:确凿证据、持有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1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有合同的以合同价为计量基础,没有合同的,以市场价为计量基础。
如合同标的物未生产出来,以专门用于该标的物生产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也应当以合同价作为计量基础。
12.计提存货跌价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存准备,转回时作相反分录。
13.存货跌价准备结转分录: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借:主营业务成本存货跌价准备贷:库存商品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基础笔记(3)第三章固定资产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1.概念: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仅限于经营方式出租的机器设备)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章节基础练习 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章节基础练习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财务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企业财务报告为主要依据B.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C.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D.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财务分析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考察知识点财务分析的意义和内容2、企业所有者作为投资人,主要进行()。
A.盈利能力分析B.偿债能力分析C.综合分析D.营运能力分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企业所有者作为投资人,关心其资本的保值和增值状况,因此较为重视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主要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考察知识点财务分析的内容3、采用比较分析法时,应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A.指标的计算口径必须一致B.衡量标准的科学性C.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D.运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衡量标准的科学性是使用比率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比较分析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1)用于进行对比指标的计算口径必须一致;(2)应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3)应运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
采用比率分析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对比项目的相关性;(2)对比口径的一致性;(3)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考察知识点财务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法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比率指标主要类型的是()。
A.构成比率B.动态比率C.效率比率D.相关比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比率指标的类型主要有三类:构成比率、效率比率和相关比率。
考察知识点财务分析的方法——比率分析法5、资产负债率属于()。
A.构成比率B.效率比率C.结构比率D.相关比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相关比率,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南阳市2011年中级职称评审结果

1983-2-15 1982-10-3 1975-1-12 1969-8-28 1975-12-29 1977-10-12 1978-10-10 1969-10-28 1978-10-7 1982-10-15 1978-10-20 1976-8-12 1978-5-14 1976-3-17 1978-6-2 1976-11-27 1976-11-26 1976-10-27 1982-3-16 1972-1-10 1978-8-13 1979-3-18 1976-12-9 1981-9-19 1975-1-15 1976-1-11 1978-6-14 1973-11-19 1976-2-27 1980-2-20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程晔 代迪 邓建军 翟峰 翟国玲 翟华玲 董勤涛 杜奎波 杜占晓 段妙化 法刚 范会玲 范琳 方歌 房军正 冯秀芬 冯玉刚 符晓林 付玲玲 付荣霞 高峰 高静 高娟平 高丽 高尚 高晟 葛方行 龚晓瑞 古青伟 顾延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职称专业课作业13.基于强化学习方法的前馈动作泛化的基本方法.答:1、用Spline曲面的插补首先,作为插补经验数据的简单方法,通过用Spline 函数插补几个条件下生成的驱动力波形,考虑得到在没有使用过的中间条件下的驱动力生成。
即把前面用启发式方法生成的驱动力波形并排在一起,对于各时刻通过Spline插补求解未使用过的中间条件下的驱动力值。
具体地,对于个时刻垂直于时间轴的平面内用3次Spline函数进行插补,张成Spline曲面,确定对于未经历过的树枝间距的驱动力。
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计算简单,需要存储的数据只是可用作启发式方法得到的经验数据。
2、用CMAC方法的插补采用Spline曲面的插补方法因为是只能在3维空间的插补,若取时间和驱动力为参数,则只能再让一个参数变化。
因此,2个以上的控制目标、控制环境等条件参数同时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再一次重复启发式方法搜索求解。
比如说:移动前后的树枝间隔连续变化的情况下,或者树枝的高度也同时变化的情况下,需要4维、6维插补,用这样的插补方法生成控制力是不可能的。
因此,采用可进行多元函数的插补的神经网络之一的小脑神经网络(CMAC)进行多个控制条件参数变化情况下的驱动力生成。
BMR机器人抓握树枝进行一次动作的时间不足1秒,所以不用反馈控制是很难控制的。
因为只有前馈的情况下,当有外界扰动时运动变化很大,很难把握住树枝目标。
因此,在前馈的同时还进行两个反馈控制,以尝试抑制外界扰动。
其一是对于目标轨迹的反馈控制,另一个是手指尖接近树枝目标处臂的方向反馈。
(1)轨迹追踪控制其中:目标轨迹可由实际顺利移动的实验得到的经验来确定。
首先,用与启发式方法生成驱动力时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记忆在无外界扰动的理想环境下让机器人动作顺利移动时得到的轨迹,将其作为目标轨迹。
然后,把这个实际已顺利进行动作时的轨迹称为理想轨迹。
然后,在没有经历过的条件下,用与插补关节驱动力同样的方法插补理想轨迹,来确定目标轨迹。
(2)臂方向反馈控制臂方向反馈控制下,进行手抓握目标树枝的抓取方向控制。
对于两杆BMR机器人,因为控制输入只有一个,所以不能直接在二维平面内控制手爪的位置。
可是为了对准树枝的方向,考虑如下可行的反馈控制。
如图所示,在手爪位置矢量r到达虚线范围内时,为了使抓握目标出线在关节轴和手爪连线的延长线上,用下式求得使a和b的夹角δ减小的反馈力矩:这里,为使手爪移动到半径为u的接近树枝目标区域然后光滑地作用在目标树枝上,取反馈增益为KdP,KdD,有:其中:Kd,Kdo ——分别对应KdP,KdP0或KdD,KdD0。
最终的控制力为前馈控制输入与两个反馈控制输入之和。
即:因此,在运动过程中,将产生前馈的光滑运动,而且,由轨迹反馈控制控制外界扰动等的影响一边可以适应维持把握树枝的范围的轨迹,一边调整臂的方向接近树枝时的偏差,从而使反馈发生作用。
4、经验泛化及仿真由启发式方法生成5种驱动力波形,用Spline曲面插补得到驱动力波形。
由仿真结果可知:(1) 在时间上,Over-hand-mode是有利的,但是需要低速大扭矩,从正到负的变化也很大。
所以,实际驱动机器人的话,可以说需要更强劲的电机。
(2) Over-hand-mode 比under-hand mode对目标的不确定性大。
这是因为手爪用较高的位置(即从目标树枝的前上方)去抓握树枝目标时,为减小接近速度,必须进行与重力场作用相反的大力矩控制,这时运动成为不稳定。
(3) 在under-hand mode 模式下,因为由低位置接近目标时(即手爪用低于树枝的方位去抓握) ,一边减小动能,一边接近目标,靠重力场作用自然地使接近速度变小。
因此,认为Under-hand mode下容易得到正确的运动,容易把握树枝。
14.强化学习方法的构成要素(或其基本构成)有哪些?分别解释各组成部分?答:强化学习方法构成要素:15.试述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神经元模型?答:神经网络的结构是由基本的处理单元和各单元间相互连接方式决定的。
神经网络系统是由四部分组成:即权值集、节点集、阈值集和输出集组成的。
16.CMAC(小脑神经网络)的特点有那些?答:操作速度很快,对于实时自适应控制可得到稳定性。
其操作特点是“查表”,需要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
17.与RS232通信相比,RS485通信有哪些特点?一台PC 机(有RS232通信口)与一个由RS485总线组成的网络如何实现通信?答:由于RS-232 接口标准出现较早,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1)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 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 电路连接。
(2)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为20Kbps。
现在由于采用新的UART 芯片16C550 等,波特率达到115.2Kbps。
(3)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这种共地传输容易产生共模干扰,所以抗噪声干扰性弱。
(4)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50 米,实际上也只能用在15米左右。
(5)RS-232 只允许一对一通信,而RS-485 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 个收发器。
(6)一些公司专业生产的RS485 集线器它能够把一路RS-485 或一路RS-232 总线分割为 4 路RS-485 总线,或者把四路RS-485 信号汇集到一路RS-485 或一路RS-232 总线上来。
并且每个端口都独立具有光隔、短路、开路保护功能。
在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内置的控制器能够及时的切断有故障的端口。
使RS485 集线器保证每一端口都起到独立工作,达到互不干扰的效果。
每个端口可同时连接32 个接点,可延长1200 米RS-485 信号,是改变RS-485 总线布线中单一结构的最好选择。
答:RS-232和RS-485转换的方法如下:1、直接采用同时支持RS-485/232的主板;2、采用内置的转换卡(ISA);3、外置的模块。
另外要注意的就是看是否有中继器,是否有FIFO的缓冲区,以及是否有光隔离等。
18.模糊理论的基本运算答:}100/0.090/0.080/0.070/25.060/5.050/75.040/0.130/75.020/5.010/25.00/0.0|{)(++++++++++=xxMμ}100/0.190/0.180/0.170/75.060/5.050/25.040/0.030/0.020/0.010/0.00/0.0|{)(++++++++++=xxHμ}100/0.090/0.080/0.070/25.060/5.050/75.040/0.130/75.020/5.010/25.00/0.0|{)(++++++++++=xxMμ}100/0.190/0.180/0.170/75.060/5.050/25.040/0.030/0.020/0.010/0.00/0.0|{)(++++++++++=xxHμ}100/0.090/0.080/0.070/25.060/5.050/75.040/0.130/75.020/5.010/25.00/0.0|{)(++++++++++=xxMμ}100/0.190/0.180/0.170/75.060/5.050/25.040/0.030/0.020/0.010/0.00/0.0|{)(++++++++++=xxHμ}100/0.090/0.080/0.070/25.060/5.050/75.040/0.130/75.020/5.010/25.00/0.0|{)(++++++++++=xxMμ}100/0.190/0.180/0.170/75.060/5.050/25.040/0.030/0.020/0.010/0.00/0.0|{)(++++++++++=xxHμ}100/0.090/0.080/0.070/25.060/5.050/75.040/0.130/75.020/5.010/25.00/0.0|{)(++++++++++=xxMμ}100/0.190/0.180/0.170/75.060/5.050/25.040/0.030/0.020/0.010/0.00/0.0|{)(++++++++++=xxH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