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PT课件

合集下载

选修1-1 1.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件

选修1-1 1.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件

3、尖端放电
3、尖端放电 ——避雷针
3、尖端放电
导体尖锐部位的电荷特 别密集,尖端附近的电场就 特别强,会产生尖端放电。 高压电器设备的金属元 件表面要很光滑,就是为避 免应尖端放电而造成电能损 失或造成事故。
尖端放电
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体 上的静电荷总是分布在表面上,一 般来说是分布不均匀的,导体尖端 的电荷特别密集,所以尖端附近空 气中的电场特别强,使得空气中残 存的少量离子加速运动。这些高速 运动的离子撞击气体分子,使更多 的分子电离,这时空气成为导体, 于是产生了尖端放电现象。
•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正离子被吸引到金属线上,得到 电子而成为分子;电子向着金属圆筒正极运动的过程 中,附在空气中的尘埃上,使尘埃带上负电,并被吸 附到金属圆筒上。尘埃积累到一定程度,在重力作用 下落入下面的漏斗中。此装置既可以清洁环境又可回 收尘埃中的有用物质。
静电喷漆
尖端放电的理解和应用
电.故要让导体上的电荷尽快通过尖端放电原理放走,应将导 体的某部位做得尖锐些,要让导体上的电荷尽量保存较长时 间,应将导体表面做得平滑些.
【变式 1】 如图 1-3-3 所示是模拟避雷针作用的实验装置.金属板 M 接高 压电源的正极, 金属板 N 接负极. 金属板 N 上有两个等高的金 属柱 A、B,A 为尖头,B 为圆头.逐渐升高电源电压,当电压 达到一定数值时,可看到放电现象.先产生放电现象的是 ( A ). A.A 金属柱 B.B 金属柱 C.A、B 金属柱同时
1.火花放电

当电荷在物体上大量积累时,在物体周围 会产生很强的电场,强大的电场会想使 它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电荷通过电 离的空气形成电流.由于电流特别大,产生 大量的热,使空气发声发光,产生电火花. 这种放电现象叫火花放电。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件(49张)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件(49张)

感应电荷的电荷量不是已知,故不能直接求出感应 电荷在某点的场强,故由静电平衡条件求解。
1.导体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的情况
图1-7-5
(1)现象:由于静电感应,验电器箔片张开。如图1- 7-5甲,将验电器放入导体网罩内部后验电器箔片不张开, 如图乙,即外部电场影响不到导体内部。 (2)本质:是静电感应,导体外表面感应电荷与外电 场在导体内部任一点的场强的叠加结果为零。
[解析]
(1)金属杆处于静电平衡时内部场强处处为 0,
故金属杆中点处场强为 0。 (2)内部场强是两个场强的叠加,所以 E 感-E=0 q E 感 = E= k L 2, r+ 2 E 感与 E 方向相反,E 感的方向向左。
[答案] (1)0 q (2)k L 2,方向向左 r+ 2
B.导体内场强越来越大
C.导体的感应电荷在M点产生的场强大于在N点产生的场强 D.导体的感应电荷在M、N两点产生的场强相等
解析:绝缘导体移近带负电的小球 P 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 到带负电小球 P 产生的电场的作用力变大, 使自由电子不断地 向 B 端移动,导体两端的感应电荷不断增多,故选项 A 正确。 由于导体缓慢移动, 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是在很短的时间内 完成的, 带负电小球 P 产生的电场和导体上感应电荷的电场叠 加的结果会使导体内部各处的合场强等于零,故选项 B 错误。 Q M 点距小球 P 的距离比 N 点要近,由 E=kr2可知,
1.(对应要点一)处于静电平衡中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
零的原因是
A.导体内部无任何电场
(
)
B.外电场不能进入导体内部
C.所有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合场强为零
D.外电场和所有感应电荷的电场在导体内部叠加的结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件
防静电鞋:防止脚部静电,避免在地面上行走时产生静电
实验材料:两个金属球、一根细线、一个电池
实验步骤:将两个金属球用细线悬挂起来,连接电池正负极
实验现象:两个金属球会相互吸引,形成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
实验原理:静电感应原理,金属球在电场作用下产生静电力,相互吸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验步骤:将气球充气,用棉布摩擦气球,使气球带电
家电行业:用于家电产品的喷涂,提高产品美观度和耐磨性
建筑行业:用于建筑外墙的喷涂,提高外墙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航空航天:用于飞机、卫星等航天器的喷涂,提高航天器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降低静电产生几率
保持室内通风:让空气流通,减少静电积累
避免使用化纤制品:化纤制品容易产生静电,尽量使用棉质或天然纤维制品
静电除尘原理: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将灰尘吸附在静电板上
静电除尘设备: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刷等
静电复印:利用静电复印原理,将文字、图像等信息复制到纸张上
静电除尘: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去除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
静电喷涂:利用静电喷涂原理,将涂料均匀地喷涂到物体表面
静电屏蔽:利用静电屏蔽原理,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干扰和损坏
产生原因:人体与衣物、物体摩擦产生静电
危害: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发痒,甚至引发火灾
预防措施:穿棉质衣物、保持室内湿度、使用防静电产品
消除方法:触摸金属物体、使用静电消除器、保持皮肤湿润
产生原因:衣物摩擦产生静电
影响:衣物吸附灰尘,影响穿着舒适度
解决方法:使用防静电洗衣液,保持室内湿度
注意事项:避免在干燥环境中长时间穿着同一件衣物
电子产品静电产生的原因:摩擦、接触、感应等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电PPT课件 (共11张PPT)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电PPT课件 (共11张PPT)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玻璃棒 橡胶棒 尺
梳子
气球 丝绸 毛皮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存在于一切物质中。
为什么通常物体不显示带点呢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一物体不显示
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
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物体就显示
带电了。 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 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 的现象。
两个物体带不同的电荷,相互吸引
两个物体带相同的电荷,相互排斥。
吸 管
吸 管
玻 璃 丝
玻 璃 丝


+
+
温馨提示
1、手拿住红色的部位,快速摩擦; 2、不要再接触摩擦过的部位; 3、物体挂在黑色部位,一个一个完成;
4、先预测,后实验 ,及时记录 。
排斥
发 现 : 同 种 电 荷 相 互 排 斥
不 同 种 电 荷 相 互 吸 引
吸 管
玻 璃 丝
+
吸引

排斥
用电器
导 线
导 线
电 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为什么通常物体不显示带电?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实验报告单
组 记录人
实验内容
1、将一条吹塑纸的底端与绸缎 摩擦,另一条的底端与塑料纸摩擦, 然后将摩擦过的两端相互靠近。
年月日 我看到的实验现象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1.活1中生的活静中电的现静象电|现教象科|版教科(共版10张(共PP1T0)张PPT)
实验报告单
组 记录人 实验内容
年月日 我看到的实验现象
1、将一条吹塑纸的底端与绸缎 摩擦,另一条的底端与塑料纸摩擦, 然后将摩擦过的两端相互靠近。
相互吸引
2、将两条吹塑纸的底端同时与 绸缎摩擦,然后将摩擦过的两端相 互靠近。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1.活1中生的活静中电的现静象电|现教象科|版教科(共版10张(共PP1T0)张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完整版).ppt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完整版).ppt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 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 物体带电呢?
最新.
8
为什么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 物质同时带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 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比如摩擦)时,就 容易使一个物体上的电荷转移到另外一个 物体上,物体表面的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 了,物体就显示出了电性。
仔细观察,得到什么结论?
这和我们了解哪一种物体的相互作用相似?
最新.
13
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
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 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想 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 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 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 动。
最新.
20
练习
• 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 手,经常会有被 电击的感觉;脱下毛衣时,经 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 梳子,慢慢接近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用梳 子慢慢接近纸屑,梳子会吸引纸屑、;摘下羊毛 织成的帽子,帽子会吸引头发;用一块羊毛制品
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这个侧面靠近头 发,气球会吸引头发 ;这叫静电现象。
最新.
9
最新.
10
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
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最新.
11
这是什么原因最新.呢?
12
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会 有以下情况: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
这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性质极其相似。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

小学科学生活中的静电课件ppt

小学科学生活中的静电课件ppt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 小物体的性质
实验二:感应起电实验演示
01
02
03
04
实验材料
带电体、金属球、验电器等
实验步骤
将带电体靠近金属球,然后将 金属球接地,再用验电器检验
金属球是否带电
实验现象
金属球在带电体靠近时感应出 异种电荷,接地后电荷被中和 ,验电器检验金属球不带电
实验结论
感应起电是静电现象的一种, 感应出的电荷与带电体的电荷
静电平衡状态
当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的定向移动时,称为静电平衡状态。此 时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
静电平衡条件
达到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导体内 部没有净电荷、导体表面为等势面以及导体表面的电场线与 表面垂直等。
02
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衣物洗涤与干燥过程中静电作用
衣物贴身
静电会使衣物贴身,导致身体不适,同时衣物与身 体或其他物体的摩擦也可能产生静电。
影响情绪
长期处于静电环境下,人们可能会感到烦躁、焦虑 等不良情绪。
电子设备损坏原因及预防措施
80%
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可能导致电子设备中的 敏感元件损坏,如集成电路、场 效应管等。
100%
静电吸附
静电会吸附灰尘和杂质,影响电 子设备的散热和性能。
衣物在洗衣机中旋转时,由于摩擦而产生静电,使衣物上的灰尘 和污垢更容易被清洗掉。
在干燥过程中,静电可以使衣物更快地干燥,因为静电能够吸引 周围的空气分子,从而加速衣物的水分蒸发。
空气清新器、除尘器工作原理
空气清新器和除尘器利用静电原理,通过电极产生高压静电场,使空气中的尘埃 颗粒带上电荷,然后被静电场吸附下来,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PT课件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PT课件
塑料棒摩擦,产生了静 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认识静电现象
说说你所知道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存在于一切物质中。
为什么通常情况下我们 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不一样的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不显示带电
不一样的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显示带电
电荷转移
不一样的电荷
吸引
塑料梳子
头发
不一样的电荷
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 头发被吸引 气球带电
不一样的电荷
摩擦过的气球相互接触 互相排斥 同种电荷
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 相排斥;
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 引。
这和什么相似?
放电
在生活中,有时候物体带电很危险。
放电就是使带电的物体不带电, 放电并不是消灭了电荷,而是引起 了电荷的转移,正负电荷抵消,使 物体不显电性。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把电导入大地 接地放电
火 花 放 电 大自然中的雷电以及脱毛衣时的闪光
带电导体尖端的电场最强,以致于空气被电 离。由于离子间的作用力,带电离子不断散开, 使带电导体放电。
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 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带静电 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想 让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动 力,也就是电源;另外需要形成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形成电流的条件
用电器
导线 (二)电路——导线
(一)动力—电源 16
Hale Waihona Puke 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 属把手,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脱下毛 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用梳过干 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头发,梳子 会吸引头发;用梳子慢慢接近纸屑,梳子 会吸引纸屑、;摘下羊毛织成的帽子, 帽子会吸引头发;用一块羊毛制品摩擦 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这个侧面靠近头 发,气球会吸引头发;这叫静电现象。 【注: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各带上 不同的 电荷,异种电相互吸引。】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7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13
实验过程 与毛皮摩擦过梳子与纸屑
互相吸引还是排斥
相互吸引
与毛皮摩擦过吸管与气球
相互吸引
与毛皮摩擦过的两个气球
相互排斥
谁能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结论: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4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这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 铁性质极其相似。 科学家通过实验后规定: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带正电,用“+”表示;橡胶 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荷,用“-”表示.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同电相斥,异电相吸)
11
科学小实验
实验材料: 塑料梳子(塑料 笔壳)、充气气 球、吸管、尺子、 绳子、纸屑 实验步骤: 梳子在头发上梳几下,接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经过摩擦的气球的一侧去靠近头发, 观察现象。
12
1、摩擦后的梳子只需要 接近纸屑,不要贴上纸屑。 2、手不能直接接触摩擦 的部位。 3、纸屑不要随处乱丢, 把它们收集在一起。
4
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 没有摩擦过的梳子 没有摩擦过的吸管 与毛皮摩擦过的梳子 与毛皮摩擦过的吸管
是否吸引纸屑
否 否 是 是
是否带电
否 否 是 是
结论:物体经过摩擦后带有静电。
5
6
7
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
8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 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科学老师:宋 浪
1
教科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2
科学小实验
实验材料:
塑料梳子(塑料笔壳)、
实验步骤:
吸管、碎纸片
1、手拿塑料梳子(或吸管)靠近碎纸片,观察现象。
2、梳子(或吸管)在头发上梳几下,再接近碎纸屑,
观察现象。
3、把刚梳过头发的梳子(或吸管)靠近头发,观察现
象。
3
1、摩擦后的梳子只需要 接近纸屑,不要贴上纸屑。 2、手不能直接接触摩擦 的部位。 3、纸屑不要随处乱丢, 把它们收集在一起。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 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 物体带电呢?
9
为什么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10
为什么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物质同时带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 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比如摩擦)时,就 容易使一个物体上的电荷转移到另外一个 物体上,物体表面的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 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