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滑轮分析与讲解
滑轮(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上海沪教版)

(2)拉力的方向:不能改变。
(3)拉力(绳末端)移动距离S与钩码上升高度h的关系: S绳=2h物。
探究新知
【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拉力(绳末端)移动距离S是物体上
升高度h的2倍:S拉=2h物。
动滑轮的实质
探究新知
F
F
G动
在忽略动滑轮的重力和摩擦的情况下,物体受
到重力G和两段绳子的两个拉力F的作用。由于物
体匀速上升,所以两个拉力F跟物体的重力G是平
衡力。
1
2F=G ,F= 。
2
若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忽略绳重、摩擦的情况
下,由于物体匀速上升,所以四个力平衡,满足:
1
2F=( G + G 动), F= = ( + 动)
的大小。把实验数据记入表格中。
(4)改变钩码的重力,重复上述实
验。
F3
F2
F1
探究新知
【实验数据】
钩码重
G/N
1.5
1.5
1.0
【分析数据】
钩码移
动
方向
竖直向
上
竖直向
上
竖直向
上
钩码移动
距离h/m
拉力
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
距离s/m
0.3
1.5
竖直向下
0.3
0.3
1.5
斜向下
0.3
0.4
1.0
竖直向下
F的作用。由于物体匀速上升,所以拉力F跟物体
的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
F=G 。
物体向上运动,用力却是往下拉,所以,
八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一、滑轮的定义与种类。
1. 定义。
-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2. 种类。
- 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 动滑轮: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二、定滑轮。
1. 特点。
- 不省力,即拉力F = G(G为物体重力)。
-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例如,在升旗时,通过定滑轮改变拉力方向,使人能在地面方便地将国旗升起。
2. 实质。
-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其动力臂l_1等于阻力臂l_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_1l_1 = F_2l_2,可得F = G。
三、动滑轮。
1. 特点。
- 省力,当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时,拉力F=(1)/(2)G。
如果考虑动滑轮重G_动,则F = (1)/(2)(G + G_动)。
- 费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h的2倍,即s = 2h。
2. 实质。
- 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动滑轮的支点在绳与轮的切点处(轮的边缘),动力臂是轮的直径,阻力臂是轮的半径。
四、滑轮组。
1. 特点。
- 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省力情况:在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时,拉力F=(1)/(n)G(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如果考虑动滑轮重G_动,则F=(1)/(n)(G + G_动)。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s=nh。
2. 滑轮组绳子段数n的确定。
- 可以通过数直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来确定n。
例如,在一个简单的滑轮组中,如果有3段绳子直接与动滑轮相连,那么n = 3。
3. 组装滑轮组。
- 若要省力,则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从内向外绕;若要改变力的方向,则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从外向内绕。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2节 滑轮》精品教学课件

克服动滑轮 重力做功
× D.将配重提升相同高度,用该装置与直接提升所做的功相等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3(2019•铜仁)一个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如图
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从地面提升到楼顶,要求绳子
的自由端要向下拉,请你用笔画代替绳子,画出滑
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F
G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 如图所示的四种机械装置中,不能省力的装置是 ( B )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2(2019•嘉兴)为便于研究,某健身器材中训练 拉力部分的机械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若不计摩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C )
×A.两个滑轮在装置中起的作用相同 两倍
× B.拉力移动的距离与配重上升的距离相同
不改变力
的大小
√
C.沿方向1与2匀速拉动配重,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滑轮的结构 小轮
凹槽 轴 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探究新知
定滑轮
定滑轮:轴不随轮动。 实质:等臂杠杆。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 力,不省距离;但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
探究新知
动滑轮
动滑轮:轴随轮动。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 倍的杠杆。
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 省力;但费距离,且不 改变力的方向。
素养目标
2.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 组的方法。
1.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构造及其 特点;会分析滑轮和滑轮组的工作原理;了解 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定滑轮和动滑轮
这些都是滑轮,请你观察它们的结构吧。
探究新知
3F=G+G动
八年级物理滑轮原理介绍与实验教案

本教案主要介绍八年级物理学习中的滑轮原理与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滑轮和杠杆原理,并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滑轮原理介绍1.什么是滑轮原理?滑轮原理是指利用滑轮将一段绳子的末端延长,可以减少所需的力量,同时增加了所需的绳长,使得绳子可以更轻松地达到需要提升的高度。
2.滑轮原理如何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滑轮将绳子绕过轮子,形成一个绳环。
当需要提升或拉升物品时,可以通过拉扯绳子的方式来将物品提升或拉升。
此时,绳子绕过滑轮,从而使得所需的力量减少,提升效果更佳。
3.滑轮原理的作用滑轮原理的作用主要是减少所需的力量,同时增加绳子的拉力。
在工业生产、采矿、建筑等领域中,滑轮系统被广泛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也保障了工人的生命安全。
二、滑轮原理实验教案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滑轮原理,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2.实验器材滑轮、吊钩、量程在500g以下的重物、一根拴绕在重物上的绳子。
3.实验内容3.1.实验过程(1)将吊钩拴绕在重物上,并将绳子沿滑轮绕过去,形成一个完整的绳环。
(2)在获得老师允许后,开始进行实验。
(3)由一名同学用手拉起绳子末端,以尽可能少的力量将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记录所需的力量大小和提升效果。
(4)在此基础上,增加滑轮数量,再次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5)重复上述步骤,分别使用不同数量的滑轮进行实验。
(6)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滑轮数量与所需力量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滑轮原理的作用。
3.2.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注意安全。
操作时不要使手部接触滑轮或重物。
(2)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时要认真仔细,确保数据准确。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要共同整理实验器材,并归还给老师。
4.实验结果分析经过实验,我们发现,当滑轮数量增加时,所需的力量逐渐减少,同时提升效果也变得更加明显。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单个滑轮可以减少所需的力量约一半,两个滑轮可以减少所需的力量约三分之一。
八年级:定滑轮和动滑轮

⼋年级:定滑轮和动滑轮【预习新知】学校旗杆的顶端有⼀个能绕轴转动的轮⼦,物理学中叫它滑轮。
旗杆⽤滑轮学校实验室也有类似旗杆顶端轮⼦的器材,也叫滑轮。
实验⽤滑轮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滑轮是⼀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
滑轮是⼀种应⽤⾮常⼴泛的简单机械,象吊车、机器发动机等都要⽤到滑轮。
吊车滑轮机器发动机滑轮【举⼿提问】1.什么叫定滑轮?什么叫动滑轮?2.使⽤滑轮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3.使⽤简单机械的⽬的是什么?【新课学习】⼀、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旗杆顶端滑轮、阳台⼿摇晾⾐架滑轮等,在使⽤时绳⼦通过滑轮拉着物体移动,滑轮只是转动,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旗杆定滑轮⼿摇⾐架天花板定滑轮在物理学中,把轴不随物体⼀起移动的滑轮滑叫做定滑轮。
2.动滑轮在起重机、龙门吊的下端⽤来悬挂重物的滑轮,使⽤时把物体和滑轮连在⼀起,当绳⼦拉滑轮时,物体跟滑轮⼀起移动。
起重机动滑轮龙门吊动滑轮在物理学中,把轴随物体⼀起移动的滑轮滑叫做动滑轮。
⼆、使⽤滑轮的好处[观察与实验]实验步骤:1.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动滑轮2.实验⽅法:以G=1 N的钩码做重物,将其匀速提升h=20cm。
(1)定滑轮分别测出⽤弹簧测⼒计直接提起钩码、⽤定滑轮分别向不同⽅向拉弹簧测⼒计提钩码时,所⽤的拉⼒的⼤⼩及拉⼒通过的距离,并观察拉⼒的⽅向。
实验现象:①⽤定滑轮向不同⽅向拉钩码的⼒F1,跟⽤弹簧测⼒计直接拉钩码的⼒F2都等于物体的重⼒G,即:F1=F2=G=1N;②弹簧测⼒计移动的距离跟钩码升⾼的距离相等,即:S=h=20cm;③不论弹簧测⼒计向那⼀⽅向拉定滑轮,钩码都竖直向上移动。
实验表明:使⽤定滑轮既不省⼒也不省距离,只能改变⼒的⽅向。
即:F=G S=h[实验结论]使⽤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的⽅向。
定滑轮原理分析:如图所⽰:定滑轮轴为⽀点,⽆论拉⼒⽅向如何,动⼒臂和阻⼒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根据杠杆原理F1L1=F2L2,L1=L2=R,所以,F1=F2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八年级物理:机械与人(2)节滑轮及其应用(动图)

F
2: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3:定滑轮实际上就是等臂杠杆 F=G物
4:拉力的方向与重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3.定滑轮力与物体距离关系
h s=h
物体上升h米绳子自由端下降h米
使用定滑轮不省距离 s=h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__力__,也不省_距_离__ 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方_向_。
练一练
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
小结
1.定滑轮:
(1)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 (2)力的关系:F=G
(3)距离关系:s=h
(4)实质:等臂杠杆.
F
2.动滑轮:
(1)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要多移动一倍 距离.
(2)力的关系:F=(G物+G动)/2
F
(3)距离关系:s=2h
(4)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3.滑轮组 (1) s=nh
(2)使用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但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动滑轮 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的几分之一
(3)公式:F=G总/n (不计绳重、摩擦) F=(G物+G动)/n
训练
1.关于滑轮组,下列说法较全面的是( C )
A.一定省力,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有时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肯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2.滑轮分类 观察:这两种操作有什么区别?
小轮
凹槽
轴
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使用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二、定滑轮 1.定滑轮的特点
实验 次数
钩码 重N
八年级物理 滑轮与滑轮组 课件.

动滑轮
滑轮组
一、定滑轮
F3
F2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
但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
F1
等臂杠杆)
F1=F2=F3
工作时,轴固定不 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二、动滑轮
F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F =—1—G 2
(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
G 工作时,轴随重物一起移 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三、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 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不计摩擦 和滑轮重)(有几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n就为 几);重物上升h高度,绳子自由端要移动nn
F=—1n—(G物+G动)(不计摩擦、绳重)
绳子的绕法: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端(或末端) 在定滑轮上;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端(或末端) 在动滑轮上。
F=1/2G
F
F
F=1/3G
F
F
G F=?G/4
G F=? G/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十章 机械与人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是( D )
A.FA 与 G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F 与 F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F 和 G 是一对平衡力 D.天花板上的 O 点受到的向下拉力大小等于2F+G定
定滑轮的实质:等臂杠杆
l1=l2
l2
l1
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因此,不 省力也不费力。
O
F F=G
G
不计摩擦时,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 即:F=G)
实验数据:
物重 G/N
1
2
物体移 物体移动 动方向 距离h/m
竖直向上
0.2
竖直向上
0.1
3
竖直向上
0.1
3
竖直向上
0.1
3
竖直向上
0.1
拉力 F/N
1
2 3
3 3
拉力 拉力移动 方向 距离s/m
竖直向下 0.2
竖直向下
0.1
竖直向下
0.1
水平
0.1
斜向下
0.1
使用定滑轮有何特点呢?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实质:省力杠杆
理论分析:支点是 A 点还是 O 点?
F
l1= 2R F
A O
l2 = R O
GR F = 2R
=
1 2G
G
G
杠杆的支点在 O 点处
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 倍的省力杠杆,因此能省一半力。
两股绳子承担物体总重,每股绳子只承担物体总 重的一半。
使用动滑轮可省一半的力,即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滑轮组打捞问题
利用滑轮组打捞物体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其相关的问题解答也频频地出现在近年的中考题中。由于
它涉及浮力、二力平衡、机械效率、功、功率等多方面的知识,可谓点多面广,同时,题目的难度较大,逻
辑性强,又常常以压轴题的方式出现,因此,对学生学习提出更高要求。下面举例说明这类问题的处理技巧
和启示。
1. 明确几点
如图所示,设动滑轮对重物的拉力为T,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半理想)则
(1)物体在水中,有
(2)出水前有(n为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出水后,有
(3)物体在水中拉力做的有用功
(4)机械效率:(其中是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为物体上升的高度)
(三)“倒下”的滑轮
滑轮的使用常有竖直放置和水平放置两种形式。同学们接触较多的是竖直放置形式,而对水平放置的滑
轮感到陌生,其实,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1.
使用动滑轮,要搞清谁是动力,谁是阻力。当使用动滑轮拉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设物体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f,若拉力作用在绳的自由端,有,则可省力一半,如图(a)所示;若拉力
作用动滑轮轴上,有,如图(b),这时反而费力。可见,对水平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一定要注
意动力作用在何处。
2.
绳子的自由端和动滑轮移动的距离关系和速度关系为:,其中分别指绳的自由
端移动的距离、速度,分别指动滑轮或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是指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3. 当滑轮沿水平方向拉物体时,可忽略动滑轮重。
4. 求机械效率时,有用功一般指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即。
5.在使用滑轮组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平均功率。
(四) 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
(1)根据要求确定动滑轮上绳的段数。
(2)根据绳的段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一个动滑轮可拉2段绳,还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也可以拉三段
绳,但就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了。
设想如果需要n段绳(n为偶数)那么就需要n2个动滑轮和n2个定滑轮。穿绳组装时,绳的固定端要固
定在滑轮下的挂钩上(这叫做“偶定”),若不改变力的方向,还可少用一个定滑轮,即()n12个定滑轮。
如果n为奇数,则需要n12个动滑轮和同样数目的定滑轮,穿绳时,绳的固定端要拴在动滑轮上方的
挂钩上(这叫做“奇动”),这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果还想改变用力方向,就应再加一个定滑轮,即
n1
2
个定滑轮。
上述方法叫“奇动偶定”。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1所示,若,当,求此时拉力,拉力功
率,机械效率。
图1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其属于半理想状态。此时,求是关键,依
,有,所以当时,
例2. 用一只重为的滑轮按图2中甲、乙、丙三种方式分别匀速提升重为G的物体(,不计摩擦),
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F3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则拉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机械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
图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只滑轮中,甲处于理想状态(为一定滑轮),乙、丙处于半理想状态,则有:
故
例3. 如图3所示,在水平动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m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
不计,已知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物体m运动的速度为2m/s。那么关于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的
功率P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
A. 拉力F的大小为20N B. 拉力F的大小为5N
C. 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20W D. 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10W
分析:用隔离法将物体与动滑轮分开,物体m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4所示,由于物体m做匀速
直线运动,则,再对动滑轮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此时,有,所以
。
图4 图5
因动滑轮上有2股绳子,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拉力的功率
选B、C。
例4. 如图6所示,滑轮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请按题中所给的F与G的关系要求,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
滑轮组绕好。
图6
分析:口诀是“奇动偶定”,意思是说拉力是总重的奇数分之一,穿绳时绳的固定端应拴在动滑轮上方
的钩子上,向上先绕过定滑轮,如果拉力是总重的偶数分之一,绳的固定端应拴在定滑轮下方的钩子上,向
下先绕过动滑轮。绕绳装配图如图7所示。
图7
例5.如图8所示,某打捞队的工人用滑轮组把底面积为、高为2m的实心圆柱体从水下提起,已
知圆柱体的密度为,水的密度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0%。(g取
10N/kg,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
(1)圆柱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2)若圆柱体从H=16m深处被缓慢地匀速提起,到刚露出水面时,绳子自由端拉力F所做的功。
(3)如果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则物体被提到露出水面多高时,绳子恰
好被拉断?
图8 图9
分析与解:(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
所以
(2)物体重力为
圆柱体在水里被匀速提起时,动滑轮拉物体的力为T,圆柱体的受力情况如图9,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所以
因为
所以拉力F所做的功
(3)设绳刚被拉断时,物体受到的拉力为,此时绳子的拉力,由
得:
绳断时,物体浸入水中深度为h',受到的浮力为,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所以
所以物体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h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1. 如图1所示的两个滑轮中:
图1
A是_________滑轮,B是__________滑轮,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__________,使用它可以_________,
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的每个滑轮重均为2N,在绳的自由端用20N的力F可以将重
_________N的物体匀速提起(不计摩擦)
2. 如图2(甲)所示的滑轮中的__________相当于杠杆的动力臂,若F=25N,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G=
________N。如图(乙)所示的滑轮中的_________相当于杠杆的动力臂;若物体重力G=25N,则F=
_________N(不计摩擦)
图2
3. 是非题:
(1)使用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只能省一半力。( )
(2)使用由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若竖直向下用力提起重物,则所用的拉力只能是物
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四分之一。(不计摩擦)( )
4. 如图3所示的滑轮是________滑轮,若弹簧秤示数为150N,滑轮重30N,则物体重_________N。
图3
5. 用如图4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用的拉力是物重的_________。如果把重物
提高1m,绳子的自由端向上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
图4
6. 用图5中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A时,怎样绕线最省力?画出绕线图。
图5
7. 如图6所示,重5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向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为5N,试求拉力F的大小及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图6
8. 一个工人用动滑轮提起货物,它对绳端的力是120牛,如果物体升高5米,这个工人做功是多少?
9. 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着重为20牛的物体匀速向上移动3米,上升的高度是1米,测力计的示数是10
牛,求:(1)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各是多少?(2)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试题答案】
1. 动,定,滑轮组,省力,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38
2. AC,50, BC,25,
3. (1)× (2)√
4. 动,270(提示∵F=,∴G=2F-G动=2×150N-30N=270N)
5. 1/3,3m
6.
7. 10N 5N
8. 1200焦
9. (1)20焦 30焦 10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