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PPTch19

合集下载

竞争和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教材)

竞争和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教材)

Slide 6-3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概述
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模型(如李嘉图模型)都包含
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
• 增加生产某商品所需的所有要素的投入会使该产品的
产量同比例增加。
在现实中,很多产业都有规模经济的特征(也称为
规模报酬递增)。
• 规模越大,生产效率越高。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不完全竞争理论
• 在现实中,是否存在垄断竞争行业?
– 一些行业很近似(如,欧洲的汽车产业就相当符合 垄断竞争模型的假定)
– 垄断竞争模型的主要要求不是其现实性而在于其简 单性。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6-17
不完全竞争理论
• 模型的假设条件
n1 n2
n3 厂商数量, n
Slide 6-22
不完全竞争理论
• 厂商数量和价格
– 特定厂商制定的价格是由行业内厂商数量决定的。
– 厂商数来越多,竞争越激烈,制定的价格就越低。
– 在垄断竞争模型中,假定每个厂商把其他厂商的价 格视为既定的。
– 如果每个厂商都把 P 视为给定的,我们就可以把需 求曲线(6-5) 写成如下形式:
• 厂商数量和平均成本
– 平均成本如何依赖于行业内的厂商数量?
– 在各厂商等同的条件下, P = P , 等式 (6-5) 表明Q = S/n 但是等式 (6-4) 表明平均成本反过来又是由于厂商的 产出水平决定的
– 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平均成本是由市场规模和行 业内厂商数量决定的:
AC = F/Q + c = n x F/S + c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
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货币危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货币危机是由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投机攻击或政 府政策失误导致的汇率剧烈波动。货币危机通常表现为本币大
幅贬值和外汇储备流失。
04
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通过征收关税来限制或鼓励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或增加财政收入。
非关税壁垒
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
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对国际资本流 动具有重要影响。例如,一国实施紧 缩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国内利率上升 ,从而吸引外国资本流入。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脆弱性理论
该理论认为,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 因。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可能导致金融体
系的崩溃。
债务危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债务国的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发债务 危机。债务危机通常表现为债务国无法按期偿还债务本息,进
02
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具 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 获取其他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发展,即使一国在所有产 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仍可通 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贸易 中获益。
新古典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各国应出口密 集使用其相对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 产品。
贸易自由化政策
通过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 化,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政策
汇率政策
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或干预外汇市场,影响国际收支平 衡和国内经济稳定。
国际储备政策

国际经济合作第1章

国际经济合作第1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 星期日
国际经济合作第1章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克鲁格曼成功预言了“1997年亚
洲金融危机”。当时,在当初的众人为亚洲四小龙的
一片叫好声中,他提出所谓的“亚洲奇迹”是“建立
在浮沙之上,迟早幻灭”。因为仅靠大投入而不进行
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做法,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在
是唯一处理国际贸易的国际性机构,创建 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WTO 的 日 常 事 务 是 组 织 国 际 贸 易 谈 判 , 审查协议和监督协议的执行,以及解决国 际贸易争议。
PPT文档演模板
国际经济合作第1章
•二、国际经济学和国内经济学的区别
国际经济发生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而国内经济发生在一
会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及其他贸易救济措施,
将导致欧盟光伏产品需求减少,使欧光伏产业失业 增加、产值下降。2月18日,该组织在布鲁塞尔召开 听证会,公布了其委托瑞士咨询企业Prognos撰写的 调查报告。报告假设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0%、 35%和60%反倾销税三种情况,研究其对欧盟光伏市 场的影响。
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主要分析国家经济 中的实际交易,即经济资源实体的流动;国际金 融主要分析国际经济的货币方面,也就是金融行 为,如美元的购买等交易。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 星期日
国际经济合作第1章
§Y=GDP=C+I+G+(X-M)
§Y是国内生产总值也即GDP,由四部分构成,C是
2020/11/1 星期日
国际经济合作第1章
§不过,与其相对专业的学术成就相比,克鲁格曼更
为人所知的似乎是他的“倒布”言论。作为《纽约 时报》的专栏作家,克鲁格曼在次贷危机爆发前许 多场合都公开抨击布什政府的政策,不管是伊战还 是减税案。在克鲁格曼看来,正是布什政府前几年 推行的过于宽松和缺乏监管的政策,催生了此后的 金融泡沫,最终引爆今天的危机。

最新[考研专业课]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人大版第八版课件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ppt课件

最新[考研专业课]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人大版第八版课件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ppt课件

赫克歇尔-俄林 理论认为,生产 每单位粮食所需 的土地和劳动的 量是可变的。
图4-3 粮食生产的投入组合可能性
价格与生产
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了经济能生产能力, 但是要决定经济要生产什么,必须要知道产 品的价格。
一般在给定价格下,经济在产量最大化
的点生产V: V = PCQC + PFQF PC 是棉布的价格,PF 是粮食的价格。
价格与生产
等价值线表示一条生产价值不变的线。
V = PCQC + PFQF PFQF = V – PCQC QF = V/PF – (PC /PF)QC 等价值线的斜率是 -PC /PF
图4-4 价格与生产
价格与生产
在给定价格下,经济在产量最大化的点 生产(如Q点),该点处在最高的可行性的等 价值线上。
图4-7 从商品价格到要素投入的选择
要素价格、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的数量
我们有一个理论,预测当贸易商品的相对 价格发生变化时,由于贸易收入分配也会发生 变化。
棉布与粮食的相对价格(PC /PF)增加,预测: 工人的工资和土地所有者地租的比率(w/r)
增加。
土地与劳动投入比率(T/L)的增加,用于生
产棉布和粮食的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增加,土地 的边际生产率降低。
增加工人的工资,降低土地拥有者的地租。
要素价格、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的数量
生产中要素的投入组合决定了生产可能性 边界上的产量最大化的点。
分析两要素经济中分配资源的的一个方便 的办法是,有一个如同4-8所示的盒状图。
图4-8 资源的配置
要素价格、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的数量
生产可能性
当不止一种生产要素时, 生产的机会成 本不再一成不变, 并且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再 是一条直线。这是为什么呢?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课件

值链切片、生产的非地方化、外包、代工和全球价值链等。
.
13
图 2-5: 自1830年以来的国际贸易的上升 、下降、再上升
Source: Richard E. Baldwin and Phillipe Martin, “Two Waves of Globalization: Superficial Similarities,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in Horst Siebert, ed., Globalization and Labor (Tubingen: Mohr, 1999).
爱尔兰:文化的亲和性、跨国公司
荷兰和比利时:地理位置和运输成 本
.
8
图 2-3: 经济体的规模及其 与美国的贸易量
Source: U.S. Deparment of Commerce, European Commission
.
9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பைடு நூலகம்
距离对贸易的影响为负 运输成本增加 非具体的因素:拜访客户、文化习俗等
Source: J. Bradford Jensen and Lori G. Kletzer, “Tradable Services: Understanding the Scope and Impact of Services Outsourcing,” Peterso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5-09, May 2005
AYi
Yj Dij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
的距离成反比。
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
➢ 大的经济体由于收入高,因而大量进口产品;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ppt课件

7-6
Introduction (cont.)
• Mutually beneficial trade can arise as a result of economies of scale.
• International trade permits each country to produce a limited range of goods without sacrificing variety in consumption.
7-7
Economies of Scale and Market Structure
• Economies of scale could mean either that larger firms or a larger industry would be more efficient.
• 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occur when cost per unit of output depends on the size of the industry.
7-4
Introduction (cont.)
• For example, suppose an industry produces widgets using only one input, labor.
• Consider how the amount of labor required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widgets produced.
7-3
Introduction (cont.)
• But there may be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or economies of scale: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版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版
• 一国贸易条件的恶化会导致福利的下降。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5-15
相对价格的确定
• 为了确定模型中棉布与粮食的相对价格,我们 再一次使用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
相对供给是在任意价格水平下棉布的世界供给量与 粮食的世界供给量之比。 相对需求是在任意价格水平下棉布的世界需求量与 粮食的世界需求量之比。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5-21
图5-7a: 经济增长和相对供给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5-22
图5-7b:经济增长和相对供给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5-26
• 国际贸易中,国内的经济增长往往提高本国的 福利水平,但不意味着外国经济增长也会改善 本国的福利。一旦其他国家出现偏向于其进口 部门的经济增长,本国的贸易条件就会恶化。
5-14
贸易条件改变对福利的影响
• 贸易条件定义为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 产品的价格。
当一国出口棉布时,如果棉布相对价格的上升,那 么该国的贸易条件就得到改善。
• 因为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意味着该国可以购买 更多的进口商品,一国的福利会随着贸易条件 的改善而上升。(在图中,社会福利的增加表现 为消费点从D1移动到D2)。
在偿付之前,国际借贷在短期内会影响相对需求.
• 国际收入转移是如何影响相对需求和贸易条件 的?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pptChapter资源比较优势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pptChapter资源比较优势
27
资源对于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影响
28
粮食产 出, QF
Q2F
图 4-10: 要素和生产可能性
2
切线斜率 = -PC/PF
1 Q1F
切线斜率 = -PC/PF
TT1 TT2
Q2C Q1C
棉布产 出, QC
29
土地(劳动)供给的增加,会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偏 于粮食或棉布生产的方向扩张。
资源供给的变动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效应是理 解资源差异如何导致国际贸易的关键。
会有重要影响:
在本国, 棉布的相对价格上升,劳动力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改善 而土地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恶化
在外国,棉布的相对价格下降,相反的情形就会发生:劳动力 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恶化而土地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改善
规律:国内充裕要素(abundant factor)的所有者从贸 易中获利,而稀缺要素(scare factor)的所有者因贸易而 受损。
棉布的相对 价格, PC/PF
SS
工资-地租比率, w/r
19
工资-地租 比率, w/r
(w/r)2 (w/r)1
CC FF
SS
棉布的相对 价格, PC/PF
(PC/PF)2(PC/PF)1
Increasing
(TC/LC)1
(TC/LC)2(TF/LF)1
(TF/LF)2
土地-劳动 比率, T/L
本章结构框架
前言 两要素经济模型 两要素经济体间国际贸易的效应 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分析 提要 附录:要素价格、产品价格以及投入的选择
1
在现实世界中, 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可以部分地解 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而贸易的产生同样反映了国家间 资源禀赋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competitive currency depreciations.
– Countries might adopt policie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ir possible beggar-thy-neighbor aspects.
Countries? Directions for Reform Summary Appendix: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Failures
Slide 19-2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Introduction
Slide 19-3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The Case fo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There are three arguments in favor of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 Floating rates hurt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because they make relative international prices more unpredictable:
– Exporters and importers face greater exchange risk. –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face greater uncertainty about their payoffs.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9-5
The Case fo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Symmetry
•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remove two main asymmetries
Exchange rat2
AA1 AA2 Y2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Y1
Output, Y
Slide 19-12
The Case Against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Injury to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DD2
DD1 1 AA1 Y2 Y1 Output, Y DD2
E2
(a) Floating exchange rate E1
Exchange rate, E
DD1
(b) Fixed exchange rate E1 3 1 AA1 Output, Y
Slide 19-8
AA2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9-9
The Case Against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Discipline
•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do not provide discipline for
central banks.
– Central banks might embark on inflationary policies (e.g., the German hyperinflation of the 1920s).
Chapter 19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Coordination Unde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Prepared by Iordanis Petsas To Accompany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Sixth Edition by Paul R. Krugman and Maurice Obstfeld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9-7
The Case fo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Figure 19-1: Effects of a Fall in Export Demand
Exchange rate, E 2
Chapter Organization
The Case fo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The Case Against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Macro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Under a Floating Rate What Has Been Learned Since 1973? Are Fixed Exchange Rates Even and Option for Most
• Supporters of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argue that
forward markets can be used to protect traders against foreign exchange risk.
– The skeptics replied to this argument by pointing out that forward exchange markets would be expensive.
– Figure 19-2 illustrates this point.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9-11
The Case Against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Figure 19-2: A Rise in Money Demand Under a Floating Exchange Rate
of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and allow:
– Central banks abroad to be able to determine their own domestic money supplies – The U.S. to have the same opportunity as other countries to influence its exchange rate against foreign currencies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9-13
The Case Against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Uncoordinated Economic Policies
•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leave countries free to engage
disturbances • Injury to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 Uncoordinated economic policies • The illusion of greater autonomy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fundamental disequilibriums” that had led to parity changes and speculative attacks under fixed rates.
– Figure 19-1 shows that a temporary fall in a country’s export demand reduces that country’s output more under a fixed rate than a floating rate.
The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in place since

1973, was not well planned before its inception. By the mid-1980s, economists and policymakers had become more skeptical about the benefits of a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based on floating rates. Why has the performance of floating rates been so disappointing? What direction should reform of the current system take? This chapter compares the macroeconomic policy problems of different exchange rate regimes.
speculation.
– Countries can be caught in a “vicious circle” of depreciation and inflation.
• Advocates of floating rates point out that destabilizing
speculators ultimately lose money. •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make a country more vulnerable to money market disturbances.
• Monetary policy autonomy • Symmetry • Exchange rates as automatic stabiliz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