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三)关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教学案
9.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9.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案背景“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的内容,本节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和发展。
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学生都很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计算溶液的组成却是第一次接触。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
把握此内容不仅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审题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所以综合性比较强。
教学中要牢牢抓住概念,真正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本课题内容可分三部分:建立溶质质量分数概念、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本节是本课题的第一课时,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简单计算。
始终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加强思维训练,在“讨论”、“活动探究”、“习题”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
§9.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执教: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二中学宋仲燕一、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溶液与我们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同时很多化学反应也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因此,在学习了氧气、水、二氧化碳等身边的化学物质之后再来专门的讨论有关溶液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对于定量的研究溶液的组成具有认识和应用的双重价值。
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认识溶液的组成是溶液知识的深化,它既能帮助学生加深有关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更使学生将有关溶液知识科学运用到日常生活实际和生产及科学实验的必须。
2.学生分析:在本章已学习了溶液的特征、组成、分类、物质的溶解度等知识,学生对溶液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又通过日常生活中溶液例子的分析、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标签上溶质质量分数表示方法的分析,为这节课的学习成功做了铺垫。
初中三年级下学期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

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含义:在100份质量的溶液里有多少份质量的溶质。
3.注意:
(1)溶质、溶剂、溶液的量均以质量来表示,单位要统一,最后结果以百分数形式存在;
(2)公式中的溶质质量必须是已溶解的物质的质量,未溶解的物质不是溶液的组成部分,当然也不是溶质;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所以溶液质量是所有溶质质量之和加上溶剂的质量,该溶液中某种溶质的质量分数即为该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总质量。
[过渡]根据以上所学,同学们练习实验9-8配制两杯简单的溶液,并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ρ水=1 g·cm-3)
溶质质量/g
溶剂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90
10%
20
80
20%
[过渡]请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解决下述问题。
[投影]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试管编号
溶液颜色比较
溶剂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浅
20
0.1
20.1
0.5%
2
较浅
20
0.5
20.5
2.4%
3
较深
20
2
22
9.1%
比如试管1的溶质质量分数即为0.1g溶质除以20.1g溶液,再乘以100%,求得结果为0.5%;同理,可以计算出试管2、3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4%、9.1%。
九年级化学教案 溶质的质量分数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溶质的质量分数9篇溶质的质量分数 1教学目标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和难点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实验准备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课时安排共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教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欢游泳吗?学生:喜欢。
老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老师:请同学们看下面几幅图片:(死海图片)老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学生:盐份多,浓度大。
老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下面的实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活动与探究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
(在下面两个方案中自选一个进行探究并填写表格)①鸡蛋在水中漂浮取一个烧杯,加入250 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
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如实填写下表。
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次序清水量加入的食盐量鸡蛋小结1250 g不放食沉?浮?2250 g1匙(约5克)沉?浮?3250 g2匙(约10克)沉?浮?4250 g3匙(约15克)沉?浮?…………用死海图片导入,简明扼要。
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②硫酸铜溶解于水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 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0 g、1.5 g固体硫酸铜。
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编号溶液颜色清水量硫酸铜的质量溶液质量123师生一起归纳小结: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②但对于像实验1中形成的无色溶液来说,显然就不能用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与稀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这种溶液的组成呢?教师:其实,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溶液的质量分数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质量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溶液和质量分数的概念;2.掌握计算质量分数的方法;3.能够应用质量分数的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4.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质量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实验器材;2.学生准备:化学实验服、安全护目镜。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盐和水作为例子来讲解溶液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溶液的定义。
2.理论授课(30分钟)通过ppt讲解质量分数的定义,即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讲解计算质量分数的方法,即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引导学生了解质量分数的意义,以及一些常用的浓度单位(如百分数浓度和摩尔浓度)。
3.实验演示(30分钟)教师演示实验:将5g的食盐溶解在100g的水中,然后用计算器计算质量分数,并让学生观察溶液的视觉效果。
4.实验操作(6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个小组自行选择一种溶质和溶剂进行溶解实验,并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
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5.实验报告(20分钟)每个小组准备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计算质量分数的过程以及对观察结果的解释。
6.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实验报告的方式,学生总结归纳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分析质量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批改;2.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实验演示和实验操作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对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教案)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教案

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教案九年级化学教案一、基础知识1.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主要计算依据:(1)(2)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3.常见题型及基本思路:(1)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可用以下计算式计算:m(浓)×a%(浓)=[m(浓)+m(水)] ×a%(稀)(2)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同溶质溶液混合问题:一般可用下式计算:m(浓)×a%(浓)+m(稀)×a%(稀)=m(混)×a%(混)(3)求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问题:通过化学反应计算出溶质质量,再分析各量间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求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的一般方法: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m(反应物)-m↓-m↑.二、典型例题例1: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来使用,需加水多少克?解:设需加水质量为x,100g×15%=(100g+x)×1.5%x=900g答:略.例2:配制2000g20%的稀硫酸用以除锈,需98%的浓硫酸和水各多少毫升?解:设需浓硫酸的质量为x2000g×20%=x×98%x=408.2g浓硫酸体积=408.2g÷1.84g/cm3=221.8mL水的体积=(2000g-408.2g)÷1g/cm3=1591.8mL答:略.例3:实验室用95%的浓硫酸与5%的稀硫酸来配制20%的硫酸180g,需要95%的硫酸和5%的硫酸各多少克?解:设需要95%,5%硫酸的质量分别为x,yx=30g y=150g答:略.例4:200g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生成0.4g氢气.求:①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解:设参加反应的H2SO4质量为x,生成ZnSO4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98 161 2x y 0.4gx=19.6gy=32.2g(1)(2)答:略.例5:把16.9g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7.3%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盐酸中溶质质量为:100g×7.3%=7.3g设Na2CO3质量为x,生成NaCl质量为y,CO2质量为m,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73 117 44x 7.3g y mx=10.6g y=11.7gm=4.4g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答:略.三、检测题(一)选择题:1.配制90g10%的NaNO3溶液后,向其中加入10gNaNO3搅拌至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NO3质量分数是( )A.19%B.10%C.9%D.无法计算2.把40g5%的CaCl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B.加入2gCaCl2固体C.加入40g15%的CaCl2溶液D.把溶剂蒸发掉20g3.配制5000g20%的盐酸,需要38%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的体积为( )A.2211mLB.1000mLC.2200mLD.2632mL4.某酒精溶液中乙醇所含的氢原子数与水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则该酒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50%B.25%C.46%D.33.3%5.一份2%的NaCl溶液蒸发掉4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A.1gB.2gC.5gD.8g6.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NaCl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 )A.20%B.26.5%C.25%D.30%(二)填空题:1.配制360.0g 10%的盐酸,需要36%的盐酸(密度为1.18g/cm3)____毫升,水____毫升.2.向90g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0gK2SO4搅拌至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 的质量分数为____.3.向40g5%的NaOH溶液中,加入60g10%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中NaOH 质量分数为____.4.右图是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标签,试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该溶液中含水____g,溶液的密度约为____g/cm3.(三)计算题:1.为了给水果消毒,某同学要把30g15%的KMnO4溶液稀释成0.3%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2.将9gKNO3完全溶于21g水中,并将其均分为三份,计算:(1)取一份,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取一份,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KNO3多少克?(3)取一份,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加水多少克?3.t℃时,4.8g镁与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5%.求所用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4.取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2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CaCO3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39.4g.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常温下,将18.9gKCl和K2CO3的混合物溶于149g水中,向其中加入36.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0g不饱和溶液.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将10g不纯的MgCl2样品(杂质不溶于水),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待样品中MgCl2全部溶解后过滤.将所得滤液与63.3g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8g白色沉淀.求:(1)样品中MgCl2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与某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甲乙丙金属混合物质量(g) 10 10 20稀硫酸质量(g) 100 1九年级化学教案20 100反应后,过滤得干燥固体质量(g) 2 2 12计算:(1)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2)甲制得硫酸亚铁质量;(3)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检测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CD 3.A 4.C 5.A 6.D(二)填空题:1.84.7 260.0 2.9% 3.8% 4.237.5 1(三)计算题:1.1470g 2.30% 7.5g 10g 3.20.4%4.16.2%5.10%6.(1)9.5g (2)10g7.(1)80% (2)21.7g (3)14。
溶质质量分数教学案例设计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比较、归纳、练习的教学方法,进行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新知。
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挑战的精神。
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学生共同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分析1 .教学内容的分析( 1 )《课标》的要求: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初步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 2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会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包括加水稀释的计算,)了解溶质质量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 3 )在本学科中的地位、作用:《溶质质量分数》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 3 ,第一课时内容。
溶质质量分数是继化学是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又一重要的化学计算。
学生对化学计算已有一定的经验,本部分知识所涉及的质量分数,在第四单元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中,学过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在第八单元含杂计算中,学过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本课题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前面学过的这两种计算既有相同之处(分子、分母的确定),又有不同之处(关系量的范围不同);在今后综合计算中,仍然会涉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使本课题的学习不断延伸。
( 4 )内容特色:本课知识的得出与“前概念”有一定相似之处,具有较好的规律性、系统性。
学生通过实验展开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行推出计算式,再运用反例、练习、概括解题方法等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综合计算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基本信息题目课题 3: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设计者个人信息姓名单位彭小凤五陂学校1.教材分析这部分教科书介绍了溶液组成的含义及常用的表示方法。
这是溶液组成溶质的深化,是从量的方面认识溶液的组成,并为进一步研究溶液问题作为准备,关于溶液中质量分数计算的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培养化学计算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起到联系生产实际和科学实验的作用。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溶液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但运用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计算时,要灵活掌握式子的变化形式,这需要通过多做练习并且及时总结得出经验。
3.教学目标 ( 含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溶液的组成,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过程和方法目标从出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运用,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稀释时的计算。
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溶液的有关知识。
2、在生活中有很多同学都喝过糖水吧。
其实糖水也是一种溶液。
下面我们配制两份糖水。
小实验:取两个洁净透明的一次性水杯 1 和 2,在水杯 1 中加入 1 小勺糖和 10 克水,在水杯 2 中加入 2 勺糖和 40 克水,振荡至完全溶解,制成两份溶液。
学生观察学生品尝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
3、提出问题4、归纳小结当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发生变化时,溶液的组成将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新授1、设置情境浓溶液和稀溶液只能大致描述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多或少,是一个相对概念。
它并不能准确表明一定量的溶剂中有多少溶质。
但很多情况下要准确知道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

课题教课媒体教学目标教课要点教课难点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3 溶质的质量分数课型新授(第 1 课时)多媒体、实验器械1、掌握溶液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知识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技术3、初步学会配制必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经过着手实验、察看现象以及思虑问题使学生掌握一种表示溶液构成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程 2、经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方法题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3、经过练习必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1、学会谨慎务实的科学学习方法,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感情2、培育详细问题详细剖析的能力。
态度3、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认识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宽泛联系,认识学习化学的最后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溶质质量分数的观点、计算及配制必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配制必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教课内容及问题情境创建情境引入新课【展现】三饮料瓶的不同颜色的学生自配的红糖水【设问】你察看到了什么?由此你将作出哪些猜想?【设问】对怎样考证糖水颜色越深浓度越大的这一猜想,你有哪些好方法?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察看思虑讲话: 1、三瓶溶培育学生发散性液颜色深浅不同,颜色思想,提升自我解浅的没那么甜。
2、颜决问题能力,养成色最深的一瓶可能是自主学习,小组合饱和溶液,其余两瓶一作学习的习惯。
定是不饱和溶液 3、它们的浓度不同,颜色较深的浓度大,颜色较浅培育学生自我评的浓度小。
价能力议论沟通、互相怀疑几名学生做总结讲话成立溶质质量分数的观点【活动研究】(投影展现)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 ( 1 mL 水的质量大概为1 g)水,而后分别加入约 0.5 g、 1g、2g 固体红糖,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红糖水的颜色。
1、将三瓶糖水蒸干,比较获得糖质量的多少。
2、没有必需将整瓶糖水所有蒸干,只须取一部分等量的三种糖水蒸干,比较即可。
3、能够在等质量的水将书籍上的药品中,加入不同质量的CuSO4 溶液改成糖,制得的糖水的颜色红糖水,使学生更不同,加入糖多的颜色易和生活联系,亲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算(三)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教学案
阜宁县陈良初中曹汉奎
一、基础知识
1.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主要计算依据:
(1)
(2)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
3.常见题型及基本思路:
(1)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可用以下计算式计算:m(浓)×a%(浓)=[m(浓)+m(水)] ×a%(稀)
(2)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同溶质溶液混合问题:
一般可用下式计算:
m(浓)×a%(浓)+m(稀)×a%(稀)=m(混)×a%(混)
(3)求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问题:
通过化学反应计算出溶质质量,再分析各量间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求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的一般方法: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m(反应物)-m↓-m↑.
二、典型例题
例1: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来使用,需加水多少克?
解:设需加水质量为x,
100g×15%=(100g+x)×1.5%
x=900g
答:略.
例2:配制2000g20%的稀硫酸用以除锈,需98%的浓硫酸和水各多少毫升?
解:设需浓硫酸的质量为x
2000g×20%=x×98%
x=408.2g
浓硫酸体积=408.2g÷1.84g/cm3=221.8mL
水的体积=(2000g-408.2g)÷1g/cm3=1591.8mL
答:略.
例3:实验室用95%的浓硫酸与5%的稀硫酸来配制20%的硫酸180g,需要95%的硫酸和5%的硫酸各多少克?
解:设需要95%,5%硫酸的质量分别为x,y
x=30g y=150g
答:略.
例4:200g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生成0.4g氢气.求:①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参加反应的H2SO4质量为x,生成ZnSO4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98161 2
x y0.4g
x=19.6g
y=32.2g
(1)
(2)
答:略.
例5:把16.9g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7.3%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盐酸中溶质质量为:100g×7.3%=7.3g
设Na2CO3质量为x,生成NaCl质量为y,CO2质量为m,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7311744
x7.3g y m
x=10.6g y=11.7g
m=4.4g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略.
三、检测题
(一)选择题:
1.配制90g10%的NaNO3溶液后,向其中加入10gNaNO3搅拌至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NO3质量分数是()
A.19%
B.10%
C.9%
D.无法计算
2.把40g5%的CaCl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2gCaCl2固体
C.加入40g15%的CaCl2溶液
D.把溶剂蒸发掉20g
3.配制5000g20%的盐酸,需要38%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的体积为()
A.2211mL
B.1000mL
C.2200mL
D.2632mL
4.某酒精溶液中乙醇所含的氢原子数与水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则该酒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50%
B.25%
C.46%
D.33.3%
5.一份2%的NaCl溶液蒸发掉4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A.1g
B.2g
C.5g
D.8g
6.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NaCl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
A.20%
B.26.5%
C.25%
D.30%
(二)填空题:
1.配制360.0g 10%的盐酸,需要36%的盐酸(密度为1.18g/cm3)____毫升,水____毫升.
2.向90g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0gK2SO4搅拌至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
3.向40g5%的NaOH溶液中,加入60g10%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为____.
4.右图是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标签,试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该溶液中含水____g,溶液的密度约为____g/cm3.
(三)计算题:
1.为了给水果消毒,某同学要把30g15%的KMnO4溶液稀释成0.3%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2.将9gKNO3完全溶于21g水中,并将其均分为三份,计算:(1)取一份,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取一份,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KNO3多少克?(3)取一份,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加水多少克?
3.t℃时,
4.8g镁与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5%.求所用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
4.取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2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CaCO3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39.4g.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常温下,将18.9gKCl和K2CO3的混合物溶于149g水中,向其中加入3
6.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0g不饱和溶液.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将10g不纯的MgCl2样品(杂质不溶于水),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待样品中MgCl2全部溶解后过滤.将所得滤液与63.3g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8g白色沉淀.
求:(1)样品中MgCl2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与某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
甲乙丙
金属混合物质量(g) 10 10 20
稀硫酸质量(g) 100 120 100
反应后,过滤得干燥固体质量(g) 2 2 12
计算:(1)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2)甲制得硫酸亚铁质量;
(3)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A 2.CD 3.A 4.C 5.A 6.D
(二)填空题:1.84.7260.0 2.9% 3.8% 4.237.5 1
(三)计算题:1.1470g 2.30%7.5g10g 3.20.4%
4.16.2%
5.10%
6.(1)9.5g(2)10g
7.(1)80%(2)21.7g(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