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材)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清单(一 )名词活用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清单(一 )名词活用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清单(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55句)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2.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盟”名词作动词,结盟3.樊於期乃前曰(《荆轲刺秦王》)“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4.又前而为歌曰(《荆轲刺秦王》)“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5.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荆轲刺秦王》)“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6.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白衣冠”名词作动词,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7.(秦王)乃朝服(《荆轲刺秦王》)“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8.非有诏不得上(《荆轲刺秦王》)“上”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9.左右既前(《荆轲刺秦王》)“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10.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11.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12.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籍”名词作动词,登记13.若入前为寿(《鸿门宴》)“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鸿门宴》)“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15.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军”名词作动词,驻扎16.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王”名词作动词,称王17.道芷阳间行(《鸿门宴》)“道”名词作动词,取道18.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雨”名词作动词,下,降下19.头上玳瑁光(《孔雀东南飞》)“光”名词作动词,发光20.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孔雀东南飞》)“马”“车”名词作动词,骑马,乘车21.鸷鸟之不群兮(《离骚》)“群”名词作动词,合群22.一觞一咏(《兰亭集序》)“觞”名词作动词,喝酒23.歌窈窕之章(《赤壁赋》)“歌”名词用作动词,唱歌24.下江陵(《赤壁赋》)“下”名词作动词,攻占25.顺流而东(《赤壁赋》)“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2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27.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名”名词作动词,命名,称呼2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29.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鼓”名词作动词,敲鼓30.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树”名词作动词,种植3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衣”名词作动词,穿 32.然而不王者(《寡人之于国也》)“王”名词作动词,称王33.王无罪岁(《寡人之于国也》)“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 3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文言词类活用(高三)

文言词类活用(高三)

词类活用谭学萍一、名词活用(一)活用为一般动词1.名词带宾语,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宾语]①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②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③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④士兵德顺昌甚。

(《五人墓碑记》)市刑德序2、名词带状语[副词作状语+名词]A、一般副词①公将鼓之。

②汉水又东。

③二月草已芽B、否定副词天不雨。

C、介词结构修饰名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名词带动词性状语妇抚儿乳。

(《口技》)⑧瓮牖绳枢。

⑨老者衣帛食肉。

(《齐桓晋文之事》)⑩使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⑾道芷阳间行瓮绳衣手道将又已不3、名词带补语:则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介宾短语][名词+补语]A、不省介词①今王鼓乐于此。

②刑于寡妻。

(《齐桓晋文之事》)B、省介词:①秦伯素服郊次。

②沛公军霸上③使人先表澭水。

(《察今》)C、非介词结构补语: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

(《促织》)4、能愿动词带名词。

[能愿动词+名词]表示可能、必要或意愿的词叫能愿动词。

这种词在古今汉语里也不过二十几个,常见的有:现代汉语中的:可以、能、能够、会、愿意、肯、敢、应该、当、要;文言文中的:可、能、愿、应、宜、当、欲。

①狼不敢前。

(《狼》)②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③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左右皆靡。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⑤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伐檀》)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劝学》)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同上)⑧云青青兮欲雨。

(《梦游天吟留别》)⑨德何如,则可以王矣?(《齐桓晋文之事》)⑩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5、“而”连接一个动词一个名词时,这个名词一般用如动词。

①其疾病而死。

(《五人墓碑记》)②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促织》)③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④缇骑按剑而前曰。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考语文文言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鸿门宴》)(2)副词做状语+名词江水又东。

(向东流)(《水经注江水》)(3)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渡水)(《劝学》)(4)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

(驻扎)(《鸿门宴》)(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恭敬对待)(《赤壁之战》)(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做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开花)(《采草药》)(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来之所敢知。

(做)(《答司马谏议书》)(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

(权衡)(《孟子·梁惠王上》)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说……短处)(《屈原列传》)②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

疏远)(《出师表》)③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善)(《鸿门宴》)④峨大冠、拖长绅者。

(高戴)(《卖柑者言》)⑤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看重。

轻视)(《论贵粟疏》)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敬)(《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③惧有伏焉。

(埋伏的军队)(《曹刿论战》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拥有的东西)(《捕蛇者说》)(2)和动词活用为名词一样,活用为名词的形容问般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子,“之”字或数词。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每天”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上食尘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向下”【总结】1.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⑴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2.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译为“用……”“借助……”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石钟山记》)⑶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⑷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3.表比喻:译为“像……一样”⑸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狐: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4.表状态:译为“……地”⑹日削月割(天/月:一天天/月月地)(《六国论》)(二)名词作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总结】[规律一]名词放在“能”“可”“足”“欲”“敢”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劝学》)2.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咽下)(《六国论》)[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例]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恐怕该责备你吧?)(《季氏将伐颛臾》[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籍吏民,封府库(籍:造册登记)(《鸿门宴》)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衣:穿。

怀:怀里揣着)(《廉颇蔺相如列传》)3.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范增数目项王。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课文详细整理归纳(精品推荐)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课文详细整理归纳(精品推荐)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详细整理一、名词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分为四种情况:㈠、表示方位或处所。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上,向上;下,向下。

㈡、表示工具或依据,例: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

(《廉颇蔺相如传》)间,从小路。

㈢、表示比喻,例: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㈣、表示对人的态度,例: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隶,像奴隶一样。

普通名词作状语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一致,但意思完全不同。

判断一个名词是做状语还是主语,一般来说要看这个名词前是否还另有主语,若另有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做状语,否则就是主语。

课本例句:1. 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 既东封郑(在东边))3.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4. 箕踞以骂曰(箕,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5.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作状语,连夜)6. 吾得兄事之(兄,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7.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状语,像鸟翅那样)8. 头发上指(上,作状语,向上)9. 间至军中(间,作状语,从小路)10. 夙兴夜寐(夙、夜,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11. 岂不日戒(日,作状语,天天)12. 謇朝谇而夕替(朝、夕,名作状,在早晨,在晚间)13. 孔雀东南飞(东,名词作状语,向东)14. 勤心养公姥(心,名词作状语,用心)15. 手巾掩口啼(手巾,名词作状语,用手巾)16. 卿当日胜贵(日,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17. 黄泉共为友(黄泉,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18. 昼夜勤作息(昼夜,名作状,从白天到晚上19. 中道还兄门(中道,名词作状语,半中)20. 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21.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22.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23. 西当太白有鸟道(西,名词作状语,在西边)24.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25.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下,名词作状语,在下面)26. 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7.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间)28. 浔阳江头夜送客(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9. 梦啼妆泪红阑干(梦,名词作状语,在梦中)30.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31.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32. 则群聚而笑之(群,名词作状语,成群)33.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011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词类活用 ppt

2011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词类活用 ppt

名作动,登记。 名作动,登记。 规律:名词后有宾语, 规律:名词后有宾语,则名词活用为动 词
5、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帝王: 帝王:称帝称王
6、吾师道也…… 《师说》 吾师道也…… 师说》
师:学习
规律: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 规律: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 那么其中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那么其中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表示时间、 规律: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 用为状语。 用为状语。
1、常以身翼蔽沛公。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 )(
2、人皆得以隶使之。 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
答案: 1服:穿上戴好 服 2 水:游泳 3蹄:用蹄踢 蹄 4疾病:患疾病 疾病: 疾病 5 志:做标记,“所”字 做标记, 结构: 动词=名词性词 结构:所+动词 名词性词 动词 组
二.名词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
古汉语中, 古汉语中 , 有的名词可直接放在动词前作状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 [译文: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 可得到上等奖赏。 可得到上等奖赏。] 7.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 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 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 廉颇蔺相如列传》 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终于在大廷上召见相如,完成礼节后把他 译文:终于在大廷上召见相如, 送回赵国。 送回赵国。]

【文言文】文言文“词类活用”词汇总

【文言文】文言文“词类活用”词汇总

【文言文】文言文“词类活用”词汇总1.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5.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

7.父利其然也。

(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0.会宾客大宴。

(《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1.不能名其一处也。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12.其一犬坐于前。

(《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13.一狼洞其中。

(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1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

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1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

1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19.无丝竹之乱耳。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20.无案牍之劳形。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2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22.石青糁之。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23.石青糁之。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

2011届_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_专题整合(知识讲析+高中课内17篇文言文实例总结练习)

2011届_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_专题整合(知识讲析+高中课内17篇文言文实例总结练习)

以下为参考答案6鸿门宴/鸿门宴A、名词用作动词○籍造户籍册或登记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项王。

○刑用刀割、刺人如恐不胜。

○道取道芷阳间行。

○沛公欲王称王关中。

B、名词用状语○于是项伯复夜连夜去。

○吾得兄像对待兄长那样事之。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常以身翼像翅膀那样蔽沛公。

○头发上向上指。

C、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使……活之。

○沛公旦日从使……跟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与……交好留侯张良。

高中语文必修(二)10游褒禅山记○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把……看作一样,数词活用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相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

穷尽,副词活用作动词○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舞,使动用法;//使……泣,使动用法○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西,向东,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攻占,名词活用作动词;东,向东进发,名词活用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打鱼,砍柴,名词活用作动词○侣鱼虾而友糜鹿。

侣、友:以……为侣、为友,名词用作动词○不知东方之既白。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白色○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侧,从旁边,名词活用作状语)○由上以上五六里。

上,向上走,名词活用作动词○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深度,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穷,穷尽,走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见,看到的景象,动词活用为名词○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作动词用○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错,弄错○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取名,命名,称呼。

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名,命名,称呼。

用为动词○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险远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届高三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材)汇总【第一册】1、病瘘,隆然前行患……病(名作动)2、甚善,名我固当称呼(名作动)3、且硕茂,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4、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使……达到(使动用法)5、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掐(名作动)6、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使……多;使……安(使动用法)7、传其事以为官戒记载(名作动)8、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约束(名作动)9、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断;使……病(使动用法)10、既泣之三日为……哭泣(为动用法)11、纵之顺之,毁其盆使……顺着12、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使……恢复,使……完好(使动用法)13、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尽(形容词作动词)14、试使斗而才有才能(名作动)15、岁征民间每年(名作动)16、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使……尽(使动用法)17、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名作状)18、昂其值使……高,抬高(使动用法)19、成然之认为……对的(意动用法)20、旬余,杖至百杖责(名作动)21、大喜,笼归用笼子装着(名作动)22、日将暮,取儿藁葬用草席裹着(名作动);23、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使……高(使动用法)24、不如拼博一笑使……拼(使动用法)25、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用力(名作状)26、成述其异,宰不信特殊的本领(形容词作名词)27、益奇之以……为奇(意动用法)28、民日贴妇卖儿每天(名作状)29、裘马扬扬穿着皮裘骑着马(名作动)30、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成仙(名作动)【第二册】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意动用法)2、雨泽下注向下(名作状)3、前辟四窗在前面(名作状)4、乳二世哺育(名作动)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名作状)6、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惊(使动用法)7、云青青兮欲雨下雨(名作动)8、六王毕,四海一统一(数词作动词)【第三册】1、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2、孔子登泰山而小鲁认为……小(意动用法)3、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以……为耻(意动用法)4、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光辉(形作名)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处在下游(名作动)6、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按时(名作状)7、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景(形作名)8、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夸耀(形作动)9、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认为……少,认为……轻(意动用法)10、扣弦而歌之唱(名作动)1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舞,使……泣(使动用法)12、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使……正(使动用法)1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攻破(形作动),攻占(名作动),东行(名作动)1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名作状)1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名作动)17、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意动用法)18、不知东方之既白变白(形作动)19、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从旁边(名作状)20、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名作动)2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到的人(动作名)22、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作动)2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形作名)2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形作动)【第四册】1、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使动)2、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使动)3、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走上前(名作动)4、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形作动)5、大王必欲急臣使……急,逼迫(使动)6、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穿,怀揣(名作动)7、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坚守(形作动),盟约(动作名)8、臣乃敢上璧献上(名作动)9、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在朝廷上(名作状),使……完成,使……归(使动)10、左右欲刃相如杀(名作动)11、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意动)1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意动)13、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容(形作动)1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牢固(使动)15、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使动)16、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有能力的人(动作名),17、则思正身以黜恶使……正(使动)18、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以……为宝,珍视(意动)1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有志于(名作动),以……为耻(意动)20、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认为……不对、批评(意动)21、上以无隐,益重之以……为重、器重(意动)22、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远离(形作动),使……丰(使动)23、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使……衰败,使……亡(使动)24、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每日(名作状),使……倾尽(使动)25、秦孝公据殽函之固险固的地势(形作名)26、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象席子、包裹、袋子一样(名作状)27、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在朝廷,对外(名作状),使……争斗(使动)28、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弱、削弱(使动)29、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贤士(形作名),尊重(形作动)30、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逃跑的军队(动作名),使…趴下,使…漂(使动)31、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使……亡(使动),踏上(名作动)32、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后退、击退(使动)33、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使动)3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象云、回声、影子一样(名作状)3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弱小的国家(形作名)36、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入朝(使动)37、惑而不从师有了疑惑(名作动)38、吾从而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39、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学习(名作动)40、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低于(名作动),以……为耻(意动)4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形作名),4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形作名)4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以……为耻(意动),从师学习(名作动)44、孔子师郯子、萇弘、师襄、老聃以……为师(意动)45、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发出响声(使动)46、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乘船(名作状)47、大石侧立千尺在旁边(名作状)48、事不目见耳闻亲眼,亲耳(名作状)4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名作动)50、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向上,向下(名作状),专一(数词作形容词)【第五册】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下着(名作动)2、悦亲戚之情话以……为悦(意动)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4、善万物之得时羡慕(形作动,一说“以……为好”)5、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在家中(名作状)7、臣具以表闻使……听到(使动)8、劳师以袭远使……辛苦(使动),远方的国家(形作名)9、秦师遂东向东进发(名作动)10、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买卖(名作动)1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磨好,喂饱(名作动)12、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使……闲(使动)13、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使……辛劳(使动)14、遂墨以葬文公穿黑衣服(名作动)15、文嬴请三帅为……请求(为动用法)16、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使动)17、武夫力而拘诸原花尽气力(名作动)18、秦伯素服郊次穿白色的衣服(名作动),在郊外(名作状)19、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使……受辱(使动)20、沛公军霸上驻扎(名作动)21、沛公欲王关中称王(名作动)22、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形作动)23、距关,毋内诸侯使……进入,接纳(使动)24、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使动)2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像兄长一样(名作状),侍奉(名作动)26、秋毫不敢有所近靠近(形作动)27、籍吏民,封府库登记造册(名作动)28、于是项伯复夜去在晚上(名作状)2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合乎道义(名作动)30、范增数目项王用眼示意(名作动)31、常以身翼蔽沛公像张开的翅膀一样(名作状)3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使动)33、此亡秦之续耳延续者(动作名)34、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名作动)35、武帝嘉其义嘉奖、赞赏(形作动)36、置熅火,覆武其上使……卧(使动)37、单于壮其节以……为壮(意动)38、空以身膏草野滋润(名作动)39、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使……平,使……争斗(使动)40、单于愈益欲降之使……降(使动)41、天雨雪下着(名作动)42、羝乳乃得归生育、生小羊(名作动)43、别其官属常惠等使……分开(使动)44、杖汉节牧羊拄着(名作动)45、函梁君臣之首用盒子装着(名作动)46、苍皇东出向东(名作状)4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兴盛,使……亡(使动)48、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聪明勇敢的人(形作名)【第六册】1、饭疏食,饮水吃着(名作动)2、曲肱而枕之使……弯曲(使动),以……为枕(意动)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符合道义(名作动)4、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认为……外来的(意动)5、北虽貌敬,实则愤怒表面上(名作状)6、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名义上,在夜晚(名作状)7、予分当引决按职分(名作状)8、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在草野中,在露天里,每天(名作状)9、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取道(名作动)10、道中手自钞录亲手(名作状)11、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为……作序(为动),起名(名作动)12、风雪严寒,从数骑出使……跟从(使动)13、草屦,背筐,手长镵穿着草鞋(名作动),拿着(名作动)14、吾上恐负朝廷对上(名作状)15、如会同,端章甫穿上礼服,戴上礼帽(名作动)16、浴乎沂,风乎舞雩洗浴,吹风(名作动)1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把……看成一样(意动)18、因为长句,歌以赠之谱成歌曲(名作动)19、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感,使……劳(使动)20、念谁为之戕贼伤害(名作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