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4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案(预习)

合集下载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参考教案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参考教案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 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内容。

2. 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4. 实验:测定电阻的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推导过程,安全用电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索欧姆定律。

2. 利用实验法和实例讲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学习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4. 利用情景模拟法进行安全用电的实践操作训练。

五、教学准备:1. 教具:PPT,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的相关资料,实验器材(如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发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

3. 实例分析:分析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照明电路、家用电器等。

4. 安全用电讲解: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测定电阻的值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欧姆定律的应用。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七、课堂练习:1. 完成测定电阻的值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2. 列举生活中应用欧姆定律的实例。

情景一:家庭电路中发现电流过大,应该如何处理?情景二:在使用电器时,应该如何避免触电?八、课后作业:1. 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其数学表达式。

2. 深入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查阅相关资料。

3.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ξ 7-4 欧姆定律与安全定律》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张海波 主要内容 人体触电的原因及类型、安全用电的原则、断路和短路、防雷电 1、会用欧姆定律解释安全用电的道理。

2、知道什么是断路、短路。

3、知道怎样防雷。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能自觉地执行和 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知识与能力 教 学 目 过程与方法 标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重点:能用欧姆定律分析怎样安全用电、寻找生活中安全用电的隐患和对策 教学 重难点 难点:能用欧姆定律分析怎样安全用电。

教学方法 推理分析、合作讨论、习题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温故知新】 教 复习欧姆定律,回顾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学 【情境创设】 导 展示“有电危险” “高压危险”等警示标志,学生辨认,引出“安全用电”话题。

入 一、人体触电 1、人体触电的原因: (1)提出问题:人为什么会触电?(有电流通过了人体) 思考原因,讨论作答 (2)简单解释电流通过人体时对人体产生的作用,引入安 全电流(不超过 5 毫安) ,并补充人体触电的本质。

(有较 学会根据安全电流计算 大的电流流过了人体) 自己的安全电压。

探 2、人体触电的类型 究 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触电类型:低压触电 新 和高压触电 知 3、安全用电 (1)安全用电的原则: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低压带 电体 讨论急救方法 (2)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 36V 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4、触电后的急救: 认识安全电压,有安全 用电的意识。

第1页二、常见的电路故障 1、断路 (1: )原因:电路中某处断开 自读课本 32 相关内容, (2)电路症状:无电流 认识断路原因及检修方 (3)检修方法:指导学生看书自学,认识常见常见断路可 法,并认识两种灯泡灯 能出现的原因以及检修方法。

头内的不同结构。

2、短路 (1)原因: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由电源正极回到负极或 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不该相连的两点直接连在了一起的 现象。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2004年,我国多次发生雷灾,人员和财产损失严重。 雷电灾害呈现出发生频次多,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这表明农村地区防雷 工作及防雷意识亟待加强。根据各地上报的雷电灾情 实例,现公布2004年的10大雷击人员伤亡事件。 (一) 6月26日,浙江临海市发生强雷暴天气,共造 成17人遭雷击死亡,13人被击伤,造成较大的社会影 响。 (二) 6月27日,湖南常德市出现了强雷暴天气, 共造成3人死亡,6人重伤;同时造成医院、电力、通 信、水利、民航等14个单位遭受不同程度的雷击,桃 源、汉寿等5个县受雷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一千多万 元。 (三) 7月4日,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发生一次 强对流天气过程,出现了雷暴和冰雹天气,雷击造成 6人死亡,9人受伤。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若人体接 触到高压,通过 人体的电流就很超过人体 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
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欧姆定律: I=
答案
U R
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当人体用湿手触摸电器时,人体电 阻变小,通过人体电流很大,同时用电 器潮湿后,很容易变成导体,产生漏电 等现象,造成触电事故。
(3)防止雷电触电. a.高大的建筑物、室外天线等必须正规地 安装避雷装置,绝不能破坏这些装置.(避 雷针通过尖端放电,使电荷不过多积累,避 免强烈的放电) b.雨天不能在大树下避雨.
为什么电流表不能与用电器并联? 电压表不能与用电器串联?
A
V
1 、电流表电阻非
2、 电压表电阻非
常小,在电路中 它当于一导线, 若与用电器并联, 则形成短路。
(四) 7月4日16时30分左右,广东省罗定出现雷击 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 (五) 7月14日,河 北邯郸市峰峰矿区及周围乡镇一带遭雷击,造成5人死 亡,9人重伤,7人轻伤,是近年来河北省发生的最严 重雷击伤亡事故。 (六) 7月23日,北京市居庸关长 城地区突发雷雨天气,雷击造成至少15人受伤,社会 反响较大。 (七) 9月20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 麻缨塘乡发生一起严重的雷击致人伤亡事件,共造成5 人死亡,2人受伤。 (八) 9月6日,广西武宣县出现 雷雨天气,武宣一中26名师生被雷击伤。 (九) 9月 18日,广东省湛江市出现雷雨天气,雷击造成11人受 伤。 (十) 10月1日,海南省定安县突然出现雷雨天 气,雷击造成龙河中学初三年级出外观光、野炊的学 生3人死亡,11人受伤。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2.掌握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阻和电压的方法。

3.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2.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针对欧姆定律的实验装置:电源、电流计、电压计、电阻箱。

2.教学课件和教材:九年级物理教材相关章节。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相关教学素材,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2.引导学生观察电路图,提问:“当电流通过电路时,电路中的电阻会发生什么变化?”二、知识讲解(20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并解释公式中各个元素的含义。

2.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际电路的示范,向学生解释欧姆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三、概念讲解与实验(4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欧姆定律的实验。

2.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成员来操作,其他小组成员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电流、电阻和电压的数值,并填入实验报告中。

四、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20分钟)1.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入实验报告中,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总结欧姆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和实验结果。

五、拓展应用(10分钟)1.教师设计相关电路图,并要求学生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

2.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习题,由学生在课堂上解答。

2.教师带领学生订正答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七、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强调欧姆定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交流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和收获,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后作业:1.阅读相关章节,巩固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2.解答课后习题,巩固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九年级学生,以欧姆定律为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和计算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学简案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学简案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简案课程导入阅读感悟信息1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即使不直接接触,靠近也能使人致命.高压电很危险!如图7-4-1.信息2如图7-4-2所示.某村民到大树底下躲雨,不幸被雷电击中造成重伤,此后村内谣言四起,说什么“魔鬼缠身”,什么“前世没有修好行”……家里人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不但不送病人到医院医治,反而求神拜佛,导致病人耽误治疗.观察与思考(1)请你画出“高压危险”标志的示意图.(2)观察如图7-4-2所示的雷电发生时的情形,这对我们预防雷击有哪些启示?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究新知学点1 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问题:表中的数据向我们传递哪些信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电流的大小跟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人体也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有危险了.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 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一旦发生触电,很可能有生命危险.特别提示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例1有一天,小明同学手指不小心碰到了家庭电路的火线,没有发生触电事故,只是有点麻木.因此,他就认为安全电压对于他而言不是36 V而是220 V,小明的观点正确吗?答案小明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从题目的记叙来看,小明是单手接触火线,若此时小明脚上穿的是绝缘性能很好的鞋子或是整个人坐在木椅子上且脚离开了地面,这些物品的电阻极大,由I =R U可知.U 一定时,电阻极大这时人体上通过的电流极小,所以小明只觉得有点麻,若小明光着脚站立地面,他肯定会触电.同类变式如图7-4-3所示,甲、乙两人都站在干燥的木凳上,丙站在地上并与乙手拉手,上、下两条裸露导线分别是照明电路的火线和零线,那么一定会触电的是( )A .甲B .乙、丙C .甲、丙D .甲、乙、丙解析 本题与例1的不同点是考查具体的触电方式,是否能触电,看人体是否成为了电路中的一部分,且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否较大.在零线未断路时,零线不触人.答案 A易忽略点提示(1)家庭电路触电的两种方式:①单手触电,如图7-4-4甲;②双手触电,如图7-4-4乙;(2)家庭电路中更换灯泡、保险丝等电路元件时,切记要将家庭电路中的总开关断开,不要认为穿上一双塑料鞋就不会触电,那是错误的.例2(2005年·长沙市)图7-4-5为一幅安全用电的宣传画,由图可知,如果有人触电要立即________,或者_______.解析 人体是导体,若有人触电,而另一人用手直接拉触电者,欲使其离开触电电源,则直接拉触电者的人也会触电.正确的方法是,施救护者应速断开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棒撬开导线,使被触电者离开电源.答案 切断电源;用干燥的木棒撬开导线解后反思施救护者若不通过上述方法施救触电者,而是报警或是拨打110,这种方法不一定可行. 同类变式(2005年·盐城市)图7-4-6的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解析 电路安装时,开关应接在火线上再连电灯,若是螺旋方式的灯尾端,则灯尾的金属连开关后,开关再连火线,而灯的螺旋接零线;由于水是导体,C 、D 选项的情景对人体都是危险的.解题规律;家庭中常见的用电不安全行为有湿手拔开关、湿手插插头、带金属外壳的电器未接地线等.答案 B学点2 额定电压、短路、断路实验探究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和非额定电压下的工作状况.实验 通过调压器,对“220 V ,0.45 A ”的白炽灯供电,分别使灯工作在110 V 、220 V 、230 V 的电压环境中,观察其亮度.问题研讨②问题1:电压对灯泡的亮度是怎样影响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用电器在高于或低于额定电压下工作,对用电器的寿命有损害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归纳 额定电压、短路、断路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2.短路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不该相连的两点被直接连在一起的现象,叫做短路.电源短路十分危险.3.断路:也叫开路,即用电器不能够工作的电路.易混淆点提示(1)不能将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混淆,额定电压对于某用电器而言是惟一的,而实际电压有无数个;(2)短路分两种:电源被短路和用电器被短路,前者会烧坏电源,后者用电器不能工作.例3一条电炉电阻丝的电阻是110 Ω,接在220 V 的电压上,流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_,如果不小心,将电阻丝的两端碰在一起,接触位置的电阻约为1 Ω,这时流过导线的电流是________.解析 后一种情况是并联电路;是110 Ω与1 Ω并联.由欧姆定律公式I =R U可直接求两种情况下的电流,I =R U =Ω110V 220=2 A ;I ’=’R U =Ω1V 220=220 A .I ’’=Ω110V 220=2A ,I 总=I ’+I ’’=220 A 十2 A =222 A .答案 2 A ;222 A电源被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极大,会使导线的温度过高而引起火灾或损坏电源,家庭电路中,常用保险丝或空气开关来防止电路短路带来不良后果.学点3 注意防雷阅读感悟 雷击的危害据了解,海南省属全国雷电灾害的多发区,每年因雷击伤亡人数达40至50人.2001年进入5月份以后,天气炎热,雷暴频繁.海南全省共发生雷击事故25起,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今年5月4日,海南省琼山市东山镇某农户遭雷击,两人重伤,1人轻伤.5月5日.屯昌县中建农场1名退休女工在洗澡时被雷击身亡……问题研讨③问题:请你给雷电灾害的多发区人民或领导提几条防雷击措施.防雷击措施:(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归纳 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几万安至十几万安,产生很强的光和声.云层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如果通过人体,这么大的电流,能够立即致人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高大建筑物的顶端都有针状的金属物,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可以防雷,叫做避雷针.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也是用来防雷的.易忽略点提示在雷雨时,我们尽量不要看电视,尤其不能使用接有室外天线的电视机看电视.因为室外天线通常安装在高处,很容易遭到雷击,其结果轻则毁坏电视机,重则伤人. 例4下列能起到预防雷击作用的是( )A .高大建筑物顶端带有针状的金属物用很粗的金属线跟大地相连B .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C .古代建筑物上的龙角形铁制装饰物用粗铁丝与大地相连D .较高的室外天线解析 高大建筑物顶端带有针状的金属物用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有避雷的作用,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也有避雷的作用.古代建筑物上龙角形铁制装饰物与大地相连也具有避雷作用.答案 ABC易错点提示避雷针是通过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使雷电时的放电电流通过避雷针、金属导线流入大地,从而保护建筑物不被损坏.不要认为避雷针是防止雷电发生的装置.拓广延伸方法技巧 不高于36 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例5晓华同学在学了安全用电的知识后,心中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30 mA 时就很危险.而一个10 Ω的小灯泡接在3 V 电压时就能产生0.3 A (300 mA )的电流.如果此时将一个人与小灯泡串联接在3 V 电压上.由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通过人体的电流也是300 mA .人就会发生严重的触电事故.因此,3 V 的电压也是不安全的.现在请你为晓华分析一下这个问题.解析 当人体的电流达到300 mA 是很危险的,那么人体加3 V 电压是否会产生300 mA 的电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使用欧姆定律.答案 人体在低电压下的电阻约为105 Ω,在500~1 000 V 时.人体的电阻在1 000 Ω左右.根据欧姆定律.当人体加3 V 电压电时人体的电流I 入=R U =Ω10V 35=3×10-5 A ,电流远远的小于300 mA .故3 V 的电压对人体而言是安全的.晓华的错误初看起来还真能让人胡乱猜测.因为他所依据的是欧姆定律计算出的电流,也的确是0.3 A.然而错因是后面的推理过程,他没有考虑到人体的电阻远远大于10 Ω,而是将人体的电阻作为零再与10 Ω的小灯泡串联,哪能不错.思维发散接地线保安全例6(2005年·黄冈市课改实验区)下列处理用电事故的措施中,正确的是()A.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如果没有接地,其外壳一定要接地B.电器失火时,先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再切断电源C.空气开关跳闸时,应立即使空气开关复位,再进行检修D.遇到有人触电时,先直接将人拉开进行抢救,后切断电源解析有人触电时进行抢救,首先应在自保的基础上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空气开关跳闸.应首先查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有故障时,排除故障后才能使空气开关复位;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先应切断电源,防触电事故;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接地,能防触电事故.答案 A思维延伸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都有接地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本来是跟火线绝缘的,是不带电的,人体接触外壳并没有危险.但如果内部火线绝缘皮破损或失去绝缘性能,致使火线与外壳接通,外壳带了电,人体接触外壳等于接触火线,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图7-4-7甲).如果把外壳用导线接地,即使外壳带了电,电流也只会从接地导线流走,人体接触外壳没有危险(图7-4-7乙).课时作业一、教材习题P35“动手动脑学物理”1~3题.二、补充习题1.(2005年·温州市)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使用如图7-4-8所示的三孔插座.三孔插座的中间插孔接地,以防止家用电器使用时金属外壳带电.使用三孔插座的好处是()A.更安全B.更方便C.更省电D.更美观2.下列关于雷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只是装饰品B.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C.雷电对树木的破坏是因为巨大的热量和空气振动而造成的D.雷电的电流很大,可致人死亡3.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安全用电知识后.得出了一些安全用电的说法:()A.手上沾了水,千万不要触摸开关B.人体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大C.经验证明,只有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D.人体在潮湿的时候比在干燥的时候电阻小得多,电压一样时,电流就大得多E.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F.禁止在高压线下放风筝G.我家的照明电压是220 V,故220 V的电压是安全的H.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有生命危险I.只要有电流通过人体,就会发生触电事故J.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1)判断上述说法的正误;(2)将能说明“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的说法找出来,按说理的顺序排列;(3)将能说明“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的说法找出来,按说理的顺序排列.4.(2005年·德阳市课改实验区)请你指出在图7-4-9所示中违反安全用电的地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八(2)班同学积极开展STS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利用双休日来到赤壁社区,在社区宣传栏上办了一期主题为“安全用电无小事”的黑板报.(1)图7-4-10中是宣传栏中的四幅宣传画,请为它配上宣传词(2)如果是我来办这期宣传栏,我将这样设计栏目.参考答案课程导入问题示例:1.如答图7-4-1.2.启示一:可以在建筑物顶上安装避雷针.预防雷击对建筑物或人的破坏.启示二:在雷雨时,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启示三:雷雨时,不要用接有室外天线的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答案不惟一,合理即可) 探究新知问题研讨①问题:电压越高越危险;电压越高电流越大问题研讨②问题1:电压越高,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越亮.问题2:有问题研讨③问题:(1)在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避雷线等;(2)打雷时,不要站在空旷的田野、山顶或大树下面;(3)打雷时,不要接触墙壁门窗及一切沿墙敷设的金属物;不要打手机等等.课时作业一、教材习题“动手动脑学物理”(P 35)提示与解答[第1题]提示:从安全用电方面考虑,认真观察本题所提出的几个问题.例如:家庭电路连接插座的火线、零线不小心易相碰;学校、社区不按安装要求安装开关,开关的金属部分外露等.[第2题]由R U I =知,当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则I 极大,易烧表.[第3题]提示:收集和查找关于雷击而造成人身伤亡或其他损失的典型事例,从中分析产生的原因.资料收集可以在网上、报纸上、杂志上查找,然后同学互相交流资料的来源,防雷的原则.二、补充习题1.A (点拨:有接地线)2.A (点拨: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能防雷击)3.(1)A 对 B 对 C 错 D 对 E 对 F 对 G 错 H 对 I 错 J 对(2)E 、B 、H ;(3)A 、J 、D 、H .4.(1)用湿手触摸开关,容易发生触电事故;(2)靠近高压设备,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用手触摸裸露电线,容易发生触电事故;(3)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没有接地,容易发生触电事故.5.(1)AB :绝缘皮有破损,导线部分外露,要注意检查更换;C :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不要用湿手扳开关;D :架设电视机天线时,注意不要触及电线.(2)一、安全知识问答:a .触电是怎么回事?b .家庭电路中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二、宣传图加配词,如图6-6-11.三、万一有人触电了怎么办?a .如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b .如何实施救护?四、防雷击常识.。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
0.0015
不 C
控制变量


17.如果把4 和6 的两个电阻串联在一 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 1.2A,如果再把它们并联在同一电路中, 则干路中的电流应为( ) D A. 2A B. 3A C. 4A D.5A
C
• 例1:两个导体串联组成的电路的总电压是 12伏,其中A导体的电阻是8欧,它两端电压 是4伏,求B导体的电阻。
一位学生在雨 中接手机被闪 电击中身亡 (新浪网-现代 快报)
• 4、避雷针是怎样保护建筑物的? • ——在建筑物上竖立一根很长的、顶 端很尖的金属杆,并将它用导线与大 地相连。当云层和大地间发生放电时, 云层中的电荷就直接经金属杆通过导 线流入大地,而不经过建筑物。
• 遇到雷击如何躲避
(一)为了把感应雷“扼杀在萌芽状态”,一般 家庭至少安装三个避雷器; (二)不要靠近高大电线杆、高塔、大树、烟囱 等物体,至少保持两米远的距离; (三)打雷时尽量不要开水龙头,更不要洗澡, 游泳时应迅速上岸; (四)远离门窗,尽量不用或少用电话、手机或 收音机; (五)在室外突遇强雷雨,不要许多人挤在一起。 雷雨时禁用家用电器,最好将插头拔掉。
• 五 . 求某一电学量的最小和最大值问题
• 例: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使用0.6A量程, 电压表使用15V量程,电源电压为36V,当R2接入 电路的电阻是24 Ω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A,现通 过调节R2来改变通过R1的电流,但必须保证电流 表不超过其量程,问: • (1)R1的阻值是多大? • (2)R2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不能小于多少? • (3)R2取最小值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大?
• 四. 求由开关的通断引起电路变化问题
• 例: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开 关打开,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 电源换成另一新电源后,打开,闭合,电流 表的示数分别为与。求: • (1)电阻的阻值;(2)新电源的电压。 解题步骤: (1)识别开关通、断后 电路的连接形式; (2)画出简化后的等效 电路图。

§7—4欧姆定律及安全用电 (郝戈庄初中 冯守彬)

§7—4欧姆定律及安全用电 (郝戈庄初中   冯守彬)

班级组别姓名教师寄语:同学们,积极地思考和展示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和锻炼,它能为你的成长积攒一缕光芒!让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勇敢地挑战自我吧!§7-4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习目标】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了解短路和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预习感知: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第29页-31页的相关内容,独立完成以下几个问题,请将你的答案写在题目下面的空白处。

(一)温故知新: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名称?采用的单位是?(二)自学课本第一框题,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了解高压危险标志。

2、电压的分类:安全电压:家庭电压:动力电压:3、高压为什么危险?4、对于高压我们要做到的安全用电方法是:(三)、自学课本第二框题,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电路的种类:通路:断路:短路:2、了解“灯泡不亮”故障的可能原因及检修方法。

3、短路的危害?(四)、、自学课本第三框题,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雷电是现象。

2、生活中防雷电的主要措施是:二、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合作达标一、预习反馈,生成目标结合学习目标,组内交流“预习感知”中的问题:(将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在组内交流,将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到黑板上)二、组内交流,合作探究1、交流讨论电压越高越危险的原因。

2、断路与短路:3、防雷知识三.展示质疑,释疑点拨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时,电灯突然全部熄灭,说明电路中()A.电路原来是断路B.插座处短路C.台灯灯丝断了D.台灯接线处短2、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为防止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电路,通常在电路中安装有。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甚至,即使不直接接触也可能使人致命.3、如果人体的电阻按1KΩ计算,那么通过人体的安全电流应不大于 mA.两手同时接触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 mA,所以 ,这是十分危险的4、发生雷电时,在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的路径上有强大的电流通过,会给人们带来危害,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物、室外天线等等.为了防止雷电对一些高大建筑物造成损坏,要在这些建筑物上安装.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也是用来的;我国古代建筑上的龙角形铁制装饰物据说也有的作用.5、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室外天线要装置避雷装置B.只要不接触高压带电体,就不会触电C.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上地线D.检查电路时,人体可能成为电流的通路五、梳理总结、构建网络(请同学们整理、反思刚才的学习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完成下列知识网络,然后小组内交流完善。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案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案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运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特点进行简单计算。

2、了解运用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特点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1、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2、通过推导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的学习过程,学习运用理论推导得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特点推导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2、通过推导过程使学生养成用已知规律发现新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及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电学计算。

难点:对于解题方法的提炼。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前置补偿导入新课新课探究一、等效电阻规律探究环节二、典例应用及方法提炼环节【展示】完成表格内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电压规律以下是课外实践活动设计的风力测试仪,你能说明此装置是如何用来测量风速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过渡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串并联电路中的问题。

(板书课题)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板书)一、等效电阻规律【演示实验一】步骤1:连接如下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R1=10Ω,R2=20Ω闭合开关使电流表示数为0.1A。

步骤2:用电阻箱如图乙代替R1、R2同样使电流表达到0.1A。

步骤3:让学生找出电阻箱阻值R和R1、R2的关系。

甲乙【温馨提示】电阻箱R和R1、R2产生了相同的效果,我们就说R是R1、R2的等效电阻或者说是总电阻。

即R总=R1+R2。

如果串联的更多那就一直加下去即有:R总=R1+R2+……+Rn。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结论得出的过程。

【推导过程】(展示)①结合电路图中所标示的物理量,由欧姆定律可知:U1= ,U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知识: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0.5~1mA时,人就有手指,手腕麻或痛的感觉。
பைடு நூலகம்◇8~10mA时,针刺感,疼痛感增强发生痉挛而抓紧带电体,但终能摆脱带电体。
◇20~30mA时,会使人迅速麻痹不能摆脱带电体。而且血压升高,呼吸困难。
◇50mA时,人就会呼吸麻痹,心脏开始颤动,数秒钟就会致命。
.由欧姆定律计算:
例:人双手间干燥时电阻是1000~5000Ω,潮湿时是200~800Ω。如果两端加上36 V的电压,电流是多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分别计算手干燥和潮湿时的电流。
2.断路与短路:
●断路:如右图所示连好电路,开关断开,用电器灯泡发光,电流表无读数。电源正极与负极之间“路”不通,这叫断路。
结论:电流表无读数,用电器不工作意味着电路中某处存在着断路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通过了解避雷针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五、学生活动:
活动一:(5分钟)
阅读教材P31至P34中的内容。
活动二:(20分钟)
在预习本上总结本节知识点。
1、欧姆定律的内容;
2、公式:。
一、自主学习,提高能力:
理化生组物理备课活页
课题: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课型:预习课课时:1课时主备人:何禄旺课小组长:本组审核:备课时间:2011-4-10
一、知识目标(学习任务):
1、总结、归纳、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2、知道断路和短路,并知道产生故障的原因。
3、知道如何防雷。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短路的危害,体验探究技能,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1.体会思考:干电池虽有电,但电压1.5v,对人没什么危险;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却时常听到电击伤人的事件;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即使不直接接触,也能使人致命。
从生活中的实例我们可以知道电压越越危险,为什么?试着解释一下......
思考:.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成正比,人体也是导体,只要两端加上电压,人体就会通过。
活动三:(10分钟)
完成学案内容;(不会问题的在小组内讨论,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放在展示课上进行)
活动四:(10分钟)
学生完成练习册P20至P21中的内容。
课后反思:
●短路
读课文33页短路部分,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短路?有什么危害?
3.注意防雷:
雷电是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之间、云层与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到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放电电流极大,破坏力严重。
阅读课文,你能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防雷措施?与你的同学交流一下。
2、在学生做笔记的同时老师指导学生预习,遇到不太准确的要给及时指导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