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甘松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研究
甘松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国外隧药·糠耪药分耱2007年第22卷第l期l<i\!一辛也/:吨‘q‘峙‘峥}o,;\};、%、{综述与编译2龟i吧,,;峙一警e/:吧,譬乜,;\,;\,—N档00l甘松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万新石晋丽刘勇肖培根(j£京中医药大学串药学院笼京100102)摘要甘松属药用植物中含有萜獒、黄酮类、香豆素类和木脂隶类等主要化学成分。
该属棱物及其提取物矮有镇静、抗癫痫、抗慷厥、抗抑郁、抗帕金森症、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降血压等药理活性。
综述了甘松属3种药甩植物甘松、匙叶静松、大花甘松的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并介绍了目前的资源利用与保护帻况。
荚键词甘松属甘松匙叶甘松大花甘松甘松新酮败酱科Valerianaceae甘松属Ⅳ以以D5f口c丘ys矜C。
檀物分布在喜马藏雅出送及我国西郝由羹塾。
共有3种植物,分别是甘松Ⅳ.幽锄P咒s括Bet.、匙叶甘松N.厨f&饿窿嚣si(D。
Don)矜C.和大花甘松Ⅳ。
譬埘”∥班。
州DC.。
甘松属植物均以根及根茎入药,药用历史非常悠久,是古印度阿育吠陀(Ayurveda)积尤那尼(Unani)医学体系中驱风理气、镇静安神的常用芳香药物。
我国常见甘松和匙叶甘松两种,入药始载予《本革拾遗》,后歹|l入《海南本革》秘《开宝本草》,认为其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安神等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潞、脘腹胀痛、霍乱转籁、牙痛、痰眩、癔病癫痫、心悸怔忡、脚气等多种病症,是目前败酱科中唯一被《中国药典》收载的药用植物。
近年来国内外非常关注甘松属植物的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开发出治疗抑郁、脱发等病症豹药晶、食品添翔裁、护默香体豹摹艺妆晶及高级香精等多种新产品。
笔者对甘松属药用植物在生药学、亿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资源利稻与保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1生药学研究l。
1分类及势布甘松属植物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及我国西部山避,属于中国~喜马拉雅区系成分,因花萼5裂、花后增大的特征从败酱属分出构成薪属(Alphons£deCandoIle,1830年)。
中药甘松研究概况

龙源期刊网
中药甘松研究概况
作者:袁捷韩祖成王敏陈青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2年第08期
甘松是败酱科植物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
其性辛、甘、温,无毒,归脾、胃、心经。
功能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安神。
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用治疗牙痛、脚肿。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甘松能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降压、镇静、解痉、抗菌等。
甘松是我国传统中药,历史悠久,首载于唐代《本草拾遗》,1963年收入《中国药典》,又名苦弥哆、甘松
香、人身香、麝果、邦贝。
其来源有甘松、匙叶甘松和大花甘松三种,2010年版《中国药
典》认定的药材来源和市面上销售的以甘松为主,四川、甘肃、青海、西藏、云南等地产的甘松为道地药材。
现对中药甘松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进展等作一系统综述。
分析中药甘松的药理作用

分析中药甘松的药理作用摘要:甘松被中国列为二级保护藏药,又称为香松、甘香松,通常用根茎来做药材,在春秋两季进行采挖,除去杂质和泥沙,将其晒干或阴干,一般生长在气候恶劣的西北地区,例如: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许多医药典籍上对其都有详细记载,以往大部分学者都对甘松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它可以健脾胃、止疼痛、理元气、去气郁的功效,为后续甘松的利用以及药理作用都可以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1]。
关键词:中药甘松;药理作用甘松属于一种非常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种植物,根茎短小,外层颜色为黑棕色,内层为棕色或黄色,总散发着清凉香气,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好地保护作用。
最初,人们只把甘松当作一种香料,但通过长期的使用与研究,人们才发现甘松的根茎原来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因此,许多医学典籍都将甘松作为重要药物收入,中药甘松虽然味道比较苦,但是却能够给人们带来清凉的效果,都说良药苦口,所以这种中药材也能够发挥特别多的作用,那么中药甘松的功效以及作用是什么呢?本次文章主要分析了中药甘松的药理作用。
1.抗癫痫、抗惊厥、抗焦虑通过兔、蛙、大鼠的比较试验证明,甘松与撷草有相似的镇静作用,在对甘松抗痛灵的拆方研究过程中发现甘松配伍其他药使用可大大增强抗癫痫、抗惊厥作用,另外甘松可以舒缓中枢神经系统,甘松中含有的甘松香对人体还有一定的镇定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人们的焦虑症状,以及减轻压力,可以有效促进全身放松。
有研究发现在给大鼠注射甘松提取物之后,发现大鼠的焦虑症有了明显减轻,当使用剂量为200mg/kg的时候,益智作用有了明显减弱,当使用剂量为100mg/kg的时候,益智作用有了明显增强,由此说明,在使用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剂量,可以起到显著的抗焦虑、健脑益智的作用。
1.抗抑郁通过甘松对动物绝望的行为的研究中发现,甘松新酮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甘松新酮对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
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进展

。纫 述 ・ 综 。
・
21 0 1年 1 1月 第 8卷第 3 2期
定 了从动 物实 验 得到 的结 论 的 同时 , 为苦 参碱 的作 用机 制 也 研究 提供 了一定 的依据㈣。 MT为一种喹 诺里西 啶类 生物碱 , O 能显 著 对抗 乌头 碱 、 巴因 、 哇 氯化 钙 、 脉结 扎诱 发 的实 验性 冠
2 1 年 1 月第 8卷第 3 期 01 1 2
・
综 述 ・
中药抗心律 失 常作 用研 究进展
胡 金 . 惠 波 徐
1吉林 农业 大 学 , . 吉林 长 春
1 0 1 ;. 3 1 8 2吉林 省 中医 药科 学 院 , 吉林 长春
10 1 30 2
【 摘要】 文 就近 年来 中药 抗 心律 失 常的研 究从 作 用效 果 、 用机 制及 未来 发展 趋 势上 作一 综述 。 本 作 【 词】 关键 中药 ; 心律 失常 ; 究进 展 研 【 图分类 号】 2 56 中 R 8. 【 标识 码】A 文献 f 编 号】1 7 — 2 0 2 1 )1b 一 0 — 3 文章 6 3 7 1 (0 1 1 ( )0 9 0
fcso a i o a ie eme iieb s d o h e e r hp bih d i e e ty as e t ft dt n l n s d cn a e n ter sac u ls e nr c n e r. r i Ch
【 yw r s T aio a hn s dcn ; rhtmi; ee c Ke o d ] rdt n C ieeme i e A ryh a R sa h il i r
从细胞电生理角度阐述甘松抗心律失常机理-抗心律失常药的电生理学作用

发活动,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罕见 TdP 的发生[5],说明中药甘松复方制剂是 应用最普遍,病人最易接受的无创性治疗手段。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
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西药只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而无致心律失常作用,特别是 CAST 试验结果公
动物试验证明:甘松提取物缬草酮具有膜的稳定作用,对单个心室肌 布[7],使人们主动探究低毒高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近年来中药抗心律失
均可使细胞内正电位上升,而导致复极中的再除极。后除极的结果,导致恶 两个方剂对乌头碱、氯化钡、肾上腺素诱发的心律失常有预防作用。电生
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理商量结果说明,全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延长 APD(动作电位时
2.2 冲动传导异样:冲动传导异样是指兴奋在特殊传导系统或心肌内, 程)及 ERP(有效不应期),而致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也是由于跨室壁复极离
震荡,称震荡性后电位或称后除极。当后除极电位到达阈电位值时则触发 复极不均一性有直接关系[4],可以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另一个动作电位。后除极分早期后除极(EAD)与晚期后除极(DAD),前者产
3 甘松及其复方制剂抗心律失常电生理机理
生在动作电位 2-3 相之间,后者发生在动作电位的 3 相终末。其发生的机
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进展,特别是膜片钳技术的应用,甘松各种提取
制是:①Ca2+内流导致细胞内 Ca2+增加;②Na+―K+ATP 酶抑制时,细胞内 物及配伍方剂抗心律失常机制也得到了确定的说明。目前临床上以甘松为
Ca2+增加,通过 Na+―Ca2+交换使细胞内 Ca2+增加;③K+外流的障碍,以上 主要成分的常用方剂有稳心颗粒和参松养心胶囊。临床试验商量说明:这
甘松制药方法研究

发油,采用浸泡后下煎煮5 rain较好。 不浸泡后下不论煎煮时间长短,煎液中挥发油
含量都低于浸泡煎煮或浸泡后下,这可能是由于药 材突然受热,其油室迅速被破坏,挥发油来不及溶 于水就挥发掉的缘故,而浸泡可使药材中挥发油先 溶于汤液中,然后随水蒸汽蒸发而挥发,使药液中 挥发油含量始终高于直接煎煮者。
附表中数据显示,甘松煎煮5 min时,其汤液 中挥发油含量普遍较高,浸膏则随煎煮时间的延长 而煎出率逐渐增高。这就提示我们临床应用甘松 时应针对其具体有效成分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煎 煮方法及时间,若主要用于抗心律失常、镇静、抗心 肌缺血、缺氧,需取其挥发油及非挥发性的缬草酮 成分,采用其综合作用,煎煮时既要考虑非挥发性 水溶性成分的溶出,又要考虑挥发性成分在汤液中 的含量,可采用浸泡后下煎煮5 min为好,二煎可 适当延长煎煮时问,若主要用于抗溃痛,解痉等证 需取其非挥发性水溶性成分,可采用煎煮较长时问 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临床用药的目的。 5结论
(收稿日期:2007一12—06)
万方数据
甘松制药方法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龙世琼, 赵锦, 潘庆 龙世琼(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融水,545300), 赵锦(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 阳,712046), 潘庆(核工业部215医院,陕西,咸阳,712000)
甘松常用于治疗脾胃病、心悸、胆石症、肾石症、 胸腹痞满、哮喘咳嗽、脚气、郁证等”J。汤剂足中药 治病的主要剂型,具有易吸收,疗效快,并能结合辨 证施治,随症加减,全面兼顾的优点,但煎药方法不 当,影响汤剂的质量,就达不到中药处方的预期疗 效∞J。甘松有效成分具有挥发性,不能久煎。久煎 可使有效成分挥发,降低疗效或失去疗效。而甘松 临床多以汤剂应用,因此探讨提高汤液中浸膏及挥 发油的含量,对于提高甘松的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1药材中总挥发油测定
中药在心肌细胞钙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_陈钰

中药在心肌细胞钙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陈钰1,2 ,刘晓秋2 ,郭丽丽1 ,邢雁伟1 *
(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2.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沈阳 110016)
[摘要] 对作用于心肌细胞钙信号转导通路的中药研 究 进 行 了 文 献 分 析 和 整 理 。 迄 今,越 来 越 多 的 中 药 被 用 于 临 床 心 血管心律失常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而运用钙离子通道与 相 关 的 蛋 白 受 体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研 究 抗 心 律 失 常 药 物 的 作 用 机 制 已 成 为热点。以钙通道、中药、膜片钳等为主题词检索了 MEDLINE 和 CNKI 数 据 库,选 取 了 最 新 并 具 有 代 表 性 文 献 21 篇,总 结 了 中药对心肌细胞钙信号转导通路作用研究的新进展。从中药对心肌细胞钙通道和钙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受体这两个方面 进 行 了 综 述 ,同 时 提 出 当 前 研 究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并 对 未 来 的 发 展 进 行 展 望 ,为 今 后 的 研 究 提 供 新 的 思 路 和 实 验 依 据 。
[Key words] myocardial cells; calcium channel;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patch clamp technique
钙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离子通道调节机制在 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中起着桥 梁 纽 带 的作用,使这些 疾 病 的 发 展 互 为 因 果。 既 往 对 肥 厚 ( 心 衰 )
CHEN Yu1,2 ,LIU Xiao-qiu2 ,GUO Li-li1 ,XING Yan-wei1 * ( 1.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中国第一个具有离子通道研究证据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

对心室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 A为对照 B为5g/LNcBe C为10g/LNcBe
不同浓度甘松对兔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 a对照组,b为5g/L甘松组,c为10g/L甘松组
唐其柱 黄峥嵘 等 甘松提取物对家兔心室肌细胞钠、钙通道的影响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6)
实验研究一
研究结果提示:
中国第一个具有离子通道研究证据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
2- 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缺血的左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对照组 稳心组
TDR
10min
20min
停止灌注时间
崔长琮 刘 峰 兰燕平 周军
等 稳心颗粒对家兔左心室内、外膜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心脏杂志
2006;(12):
实验研究三
中国第一个具有离子通道研究证据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
中国第一个具有离子通道研究证据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
崔长琮 刘 峰 兰燕平 周军
等 稳心颗粒对家兔左心室内、外膜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心脏杂志
2006;(12):
结 论
中国第一个具有离子通道研究证据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
目前认为,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延长APD及ERP,而致心律失常 的主要机制也是由于延长跨室壁复极离散度,从而导致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降 的主要机制也是由于延长跨室壁复极离散度 从而导致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降 低。 以上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稳心颗粒可延长内外膜心肌细胞的APD,同时对心肌细胞的INa 、Ica-L 、Ito、IK 均有抑制作用,是其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重要机制,提示: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 疗效确切。 稳心颗粒在延长心肌细胞APD的同时,不增加TDR,反而使TDR缩短,提示:稳心 颗粒安全性好。 颗粒安全性好 稳心颗粒调节多离子通道的作用提示: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律失常, 包括老年和儿童心律失常,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 r s Nad s c y h n n i ;o h n es P th ca y wo d : r o t h s c ie ss I n c a n l ; ac lmp; t a r yh c d u s a An i rh t mi r g —
摘要 : 失常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 , 心律 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变化是其基本病 理机制。近年来 , 甘松及其 有效成分 在抗心律失常作用方面的研 究取得 了许 多进 展。甘松抗心 律失常 主要 机制在 于其 能阻 止多种 膜离 子通 道如钠 通道 ( 、- I L型钙通道( )延迟整流钾 电流(K 、 №) I 、 I)瞬时外 向钾 电流 ( ) , I 等 对这些通道 的阻滞作用很可能通过改变动作电
Absr c : r yh a i ey c mmo n l c Is ba i ah lgc me h n s i h h n e o o a da t a t Arh tmi s v r o n i ci . t sc p t oo i c a im s t e c a g fmy c r il ni
甘松为败酱科甘松属植物 , 目前甘松属植物全世 界发现有 3 , 种 我国有 2种, 分别为甘松( a ot hs N r scy d a
cies a 1 及匙 叶 甘 松 ( jt as D ) 。甘 h nibt ) n s a N.a m ni C 】 a
条件和费用以及仅适合部分病人等原因, 使得药物治 疗仍是抗 心律 失 常治疗 的 主要 手 段 ¨ J 。西药 在 抗 心
6 %, O 且均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 自室性 3 J 心律失常抑制试验( A T试验 ) 布以来 , CS 公 人们一直 在研究 新 的抗 心律失 常 药物 , 以期 找 到安 全 有 效 的药 物【 。我国多种中药具有 良好的抗 心律失常作用 , 4 可 以为寻找抗心律失常药物提供一条途径。甘松作为一 种传统 中药在中医中早 已广为应用 , 近年来对其临床
律失 常 中 得 到广 泛 应 用 , 其 总 有 效 率 仅 为 3% 一 但 0
松又名甘松香、 香松 , 主要分布于四川省松潘、 南坪 、 若 而盖地区, 为四川省地道 中药材品种l 。其主要成分 6 】 为挥发油和萜类成分 ; 后者又以倍半萜种类最多, 主要
为甘松香醇、 松酮、 甘 马兜铃酮 、 广藿香 醇及缬草酮
维普资讯
Mo i nTet dDa ra g
现 代 诊 断 与 治疗
20 Sp 9 5 08 et ( ) 1
・
华 夏 医学 掠 影 ・
中药 甘 松 抗 心 律 失 常 作 用 及 其 电 生 理 机 制 研 究
’ 杨 涛 , 胡朗吉 综述, 葛郁 芝 审校( 江西省人民医院, 江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 南昌 300 ) 江西 306
位时间从而发挥抗心律 失常作用 。 关键词 : 甘松; 离子通道 ; 膜片钳 ; 抗心律失常药 物 中图分类号 : 26 R 4 . R 8 ; 5 1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8 7 ( o8 0 -2 60 10 -14 2 0 )50 7 - 3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十分常见 的一类心脏疾病 , 目 前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 在近 2 年迅速发展 , O 但这些新 的治疗手段受限于医疗
me rn o h n es n rc n er ,h ee rh s o h ni r yh e fn t n f n r ote y mb a e in c a n l.I e e t y as te rsac e n te a t ar tmi u ci s o ad s h s . h o a
等f 。甘松干燥 的根 及根茎可 入药 , 其气味芬芳 , 味 辛、 , 甘 性温 , 具有理气止痛, 开郁醒脾的功能。古代临
Su y o t Arh tmi fet a d E et0 h s lgc lMeh ns o td n Ani r yh c E cs n lcr p yi 0 ia c a i - 0 m f
Na d sa h sChi e ss r o tc y n n i
Y G a , a gj( eateto ado g ,in x P oi i e l’ o i lJag i r i e AN T o HU L n - Dp r n C rioy J g i rv c lP o e SH s t ,in x Po n i m f l a na p pa vc R sac ntue ado g , a cag3 0 0 ,hn ) e rhIstt o C ril y N nh n Βιβλιοθήκη 3 0 6 C ia e i f o
mi u ci n sc a i g t e a t n p tn ild r t n b l c i g v ro mbrne in c a n l i cu i g a f n t si h ngn h c i oe ta u ai y b o k n a iusme o o o a o h n es,n l d n I。 IaL,K n . N ,c - I a d I
c i e ssa d i f c ie c mp n ns h v c iv d a g e t r g e s T e man me h n s o sa t a r yh h n n i n t e e t o o e t a e a h e e r a o r s . h i c a i s v p m fi n i rh t-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