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4 表内乘法(一)第3课时 乘加 乘减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公开课导学案_2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公开课导学案_2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58、59页例5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1、学会计算乘加、乘减的式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学重点:掌握乘加、乘减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会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图理解乘加、乘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小方块,作业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谈话:同学们去过公园吗?说说你在公园里最喜欢玩的是什么?(让学生说一说。

)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公园里玩耍时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

想不想再去公园呀?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哟,可以上课了吧?准备好了吗?上课!公园里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公园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出示4个小木马,每个小木马上有3人。

)教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个)乘法算式:3×4=12(个)【设计意图:让学生谈各自最爱玩的游乐项目,激起学生交流兴趣,乐于和老师交流。

利用公园里游玩的情境图,导入新课,学生乐于接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教学例5(1)过渡: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走了一个人)①仔细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②你能根据图中知道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③旋转木马里共有多少人?【设计意图:和前一副情境图形成对比,让学生发现少了一人,解答方法可能多样化,激起学生发散思维。

】(2)宣布小组合作活动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靠集体的力量,在小组内合作互助学习。

活动要求:①想一想:人数相同的摆几组?每组多少人?剩下的2人怎么摆?②摆一摆:在组长的带领下,拿出小方块,在小黑板上摆一摆。

③算一算:你能列出几种算法?试着算出结果。

④议一议:在组内说一说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这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要给学生明确的分工和任务,学生便于操作,不会使学生无从下手,这样可以确保有序进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表内乘法乘加 乘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表内乘法乘加  乘减

《乘加乘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5以内的乘法口诀,本节课的设计力图通过同一物体数量不同的的变化,触发学生新知的生长点,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同时体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假设思想和还原意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表内乘法甚至有余数的除法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旧知考考你的眼力,你能一眼看出是几个几吗?设计意图:根据低段儿童的年龄特征,从学生感兴趣的”小花图“情境入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能很快地说出是几个几?同时激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复习了旧知即5以内的乘法知识。

二、历经四变,学习新知一变:老师悄悄地把这些漂亮的花移到黑板上,这些花跟我们刚才的花有什么不同?变成了3朵,3朵,3朵,2朵。

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生1:3+3+3+2=11(朵)生2:3×3+2=11(朵)生3:3×4-1=11(朵)生4:2+3×3=11(朵)设计意图:通过小花图让学生直观感知从几个几变化到几个几多几(或少几)的过程,引出新知,同时经历了的知识再迁移,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抓住知识联结点,培养了学生的还原意识。

通过生2与生4不同列式的的对比,找出两个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更好地理解了乘加的计算顺序。

二变:奖励掉1朵花,让学生用学到的新知识继续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即“一共有几朵花?”交流:3×3+1=10(朵)3×4-2=10(朵)设计意图:通过小花数量的变化,学生能运用新知去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暴露学生原生态的思考过程,同时,进一步巩固了乘加乘减的计算顺序。

三变:继续奖励掉3朵,剩下2朵,2朵,2朵,1朵,这时一共有几朵花?生1:2×3+1=7(朵)几个几多几?生2:2×4-1=7(朵)几个几少几?两个“1”的意思一样吗?四变:如果老师再加上2朵呢?变成:2,2,2,2,1,你会怎么列式?直接说。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 表内乘法∣ ppt人教新课标 (共1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 表内乘法∣ ppt人教新课标 (共14页)
二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4 表内乘法∣ p pt 人教新课标 ( 共14 页)
二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4 表内乘法∣ p pt 人教新课标 ( 共14 页)
五、巩固练习
仔细观察,在空格里填上相应的积。
二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4 表内乘法∣ p pt 人教新课标 ( 共14 页)
20
48 546
25
564
二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4 表内乘法∣ p pt 人教新课标 ( 共14 页)
四、巩固练习
你是读解怎题答样你正解知确答道吗的了? 什么?
6×3=18 (枚) 口答:一共有18枚棋子。
二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4 表内乘法∣ p pt 人教新课标 ( 共14 页)
二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4 表内乘法∣ p pt 人教新课标 ( 共14 页)
5+5+5+5=20 5×4=20 4×5=20
乘乘 积 数数
… … …
一、复习乘法含义
?个
6 3 18 3 6 18 乘法口诀: 三六十八
看图列两个乘法 算式,说一说用 的哪句乘法口诀 求出积。
二、复习乘加、乘减
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你是怎样计算的?
我是这样算的: 5×4+3=23
我是这样算的: 5×5-2=23

4.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 现了人 对世界 和自然 的深刻 认知与 利用, 更在精 神层面 上表达 了人对 美好事 物不懈 追求的 愿望。 在全球 化时代 ,中华 饮食文 化并不 会失去 自我, 而将在 人类普 遍的文 化价值 认同之 下进一 步为世 界各国 所认同 。
5.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 完全不 一样的 。自然 作为其 自身以 自身为 本位, 与人无 关。而 自然作 为环境 ,它就 失去了 自己的 本体性 ,成为 人的价 值物。 一方面 ,它是 人的对 象,相 对于实 在的人 ,它外 在于人 。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乘加、乘减》人教版(共14张ppt)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乘加、乘减》人教版(共14张ppt)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计算乘减算式,不管乘号在前面还 是在后面,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课后作业
完成主题课堂作业对应内容。
祝 你 学 习 进 步!
3×4-1= 11
① ②
先算( 乘法 )后算
(加法 )或(减法 )。
先算3×4,再用 算出的积减去1。
探究新知
方法一:3+3+3+2=11 (人) 方法二: 3×3+2=11 (人) 方法三: 3×4-1=11(人)
口答:一共坐了11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易错举例
判断:2+3×5=25
( ×√ )
错题分析:
此题错在运算顺序错误,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3+3+2=
探究新知
方法二
?人
先用乘法求出3组相同人数旋转木马上的总人数,再 加上另外一组旋转木马上的2人。
3×3+2=
探究新知
方法三
?人
假设旋转木马上坐满了人,一共有3×4人,实际其中 一组旋转木马还差1人,应减去1人。
3×4-1=
探究新知
3×3+2= 11
① ②
先算3×3,再用 算出的积加2。
温馨提示:
在乘加或乘减算式里,不管乘号在前,还是在后, 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巩固拓展
算一算:
3×5+3= 18 4×2+5= 13 5×5-4= 21
5×2+6=16 3×4+4=16 4×5-7= 13
4×2-5= 3 5×5+4=29 4×5-5= 15
巩固拓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4课时 乘加、乘减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4课时  乘加、乘减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
乘加、乘减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情境导入
7 这是生物组养的金鱼。
4条
4条
4条
1条
说一说你,能从提图出中什你么知数道学了问哪题些吗数?学信息?
探究新知
7 这是生物组养的金鱼。
4条
4条
4条
1条
你想怎样计算?
?条
4条
4条
4条
1条
?条 方法 一 把几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连加。
4+4+4+1 =13
答:一共画了15个圆。
(3)如果接下去再画2个圆,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3 × 5 + 2 = 17 ( 个 ) 答:一共画了17个圆。
(教材P32 T5)
5.算一算,填一填。
1×3+1= 4 2×2= 4
2×4+1= 9 3×3= 9
3×5+1=16 4 × 4 =16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 本课时的习题。
3×3-2= 7 4×4+4=20
3. 2×5+5=15 3×5=15
(教材P32 T3)
3×5+5= 20 4×5=教材P32 T4)
4.
你能按规律再画5个圆吗?
(1)一共画了多少个 ? 3 × 3 = 9 (个) 答:一共画了9个 。
(2)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3 × 5 = 15 ( 个 )或 5×3=15(个)
4条
4条
4条
1条
?条
方法 二 先算3个4条是多少,再加上1条。 3×4 +1=13
三四十二
试一试
4×4-3= 13 四四十六
先算什么?
想想做做
1.
(教材P31 T1)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一、认识乘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乘法。

乘法是一种快速计算的方式,可以方便我们计算大量的数值。

在乘法中,我们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乘积。

例如,2乘以3等于6。

二、表内乘法表内乘法是指在一个乘法表内进行相乘操作。

一般来说,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会通过练习乘法表来熟练掌握乘法运算。

在乘法表中,每个数字与其他数字相乘,得到的结果填入相应的位置。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乘法表示例:× 1 2 3 4 51 1234 52 2 4 6 8 103 3 6 9 12 154 4 8 12 16 205 5 10 15 20 25在这个乘法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数字与其他数字相乘的结果。

三、乘法运算的话题1. 乘法的性质乘法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例如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

这些性质是对乘法运算规律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乘法运算。

2. 乘法的实际应用乘法不仅在数学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还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的应用。

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制作食谱时调整食材的比例等。

四、乘法综合练习为了更好地掌握乘法运算,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综合练习。

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小结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表内乘法展开,通过对乘法的认识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学习乘法的过程中,要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的内容介绍,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2019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乘加 乘减

2019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乘加 乘减

正确解答:
3 × 4 + 2 = 14 3 × 5 - 1:
图中有4个试管架,每个试管架上可以放5 个试管,有3个试管架上放满了试管,最后 一个试管架上只放了4个,求一共有多少个 试管,先算3个放满的试管架上的试管,列成 乘法算式是5×3,加上没放满的架上的4个, 列式是5×3+4;还可以看成4个试管架上都 放满了,列式是5×4,因为第4个少放了1个, 要减1,所以列乘减算式是5×4-1。
4.一共有多少只?
5×3+2 =15+2 =17(只)
4.还剩多少只?
5×3-2 =15-2 =13(只)
你学会了哪 些知识?
乘加、乘减 都要先算乘法。
1.计算时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弄清运算顺序再 计算。计算乘加、乘减算式时,要先算乘法,再 算加法或减法。
2. 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弄清相同 加数的个数,其次要弄清是多加了还是少算了, 多加了要减去,即乘减;少算了要加上,即乘加。
3×4-1=11
乘法有用
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一共坐了多少 人?
3×3+2=11 9
先算乘再算 加、减
3×4-1=11 12
1. 看图填等式。
×
=
×
=
看图可知,前4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 3个桃子,第5个盘子里有2个桃子,可以 看成是比4个3多2个,也可以看成是比 5个3少1个,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列出乘 加或乘减算式来计算。
学以致用
1.计算。
3×3+1= 10 4×2+1= 9 5×3-1= 14 4×3-2= 10 5×3+2=17 2×3+1= 7
2.算一算,连一连。
3×3+2=11 2×4+1 =9 3×4-2=10 6×3-1=17 5×3+2=17 3×3+1=10 3×4-1=11 5×2-1 =9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乘加、乘减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乘加、乘减
4 表内乘法(一)
乘加、乘减
看图列乘法算式。
乘法算式:3×3=9
乘法算式:2×4=8
乘法算式:4×4=16
旋转木马里 共有多少人?
小组讨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一共坐了多少人?
2人
3人
3人
3人
有4组旋转木马,其 中3组旋转木马上有3 人,第4组旋转木马 上只有2人。
所求的问题是: 一共坐了多少人?
3×4+2=14(块) 14<15
答:他准备15块糖够了。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乘加、乘减算式
(1)像3×4+3这样的有乘、有加的算式,是乘加算式。 (2)像4×4-1这样的有乘、有减的算式,是乘减算式。 2. 计算乘加或乘减算式 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谢谢观看
假设旋转木马上坐满了人,一共有 3×4人,实际其中一组旋转木马还 差1人,应减去1人。
3×4-1=
?人
举手发言:该怎样列算式?
3×3+2= 3×4-1=
求比3个3多2的数,需要先 知道3个3是多少,所以计算 时应先算乘法,再算 加法 。
求比4个3少1的数,需要先 知道4个3是多少,所以计算 时应先算乘法,再算 减法。
3&#×3+1 ( ) 3×4-2 ( )
3×2+1 ( )
3×4-1 ( √ ) 3×3+2( √ )
看图列式计算。
3 × 3 + 2 = 11 ( 朵 ) 4 × 3 - 1 = 11 ( 朵 )
看图列式计算。
4 × 4 + 5 = 21 ( 支 ) 5 × 5 - 4 = 21 ( 支 )
先算 乘法 , 后算 加减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34445768428937925654158542
学校: 摩歆市五镇淮子学校*
教师: 高至发*
班级: 天鹅参班*

第3课时 乘加 乘减
课题 乘加乘减 课型 新授课

设计
说明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使学生根据前后口诀间的关系进行乘法的正确计算,但如果教学目标
仅仅停留在会正确计算这一层次,那么可以说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一听就会,最后本课就会变成
类似于练习课的一堂课。如此一来,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不到丝毫
的发展。所以这节课在培养学生正确计算能力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
问题。
2.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说、摆、练等多种形式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观察、理解情境图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并能理解、掌握计算的顺序。
整节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充分地发表各自的意见,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
能力。

学习目标 1.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并能正确地计算,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求乘加、乘减方法的过程,形成基本的解题策略。
3.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点 1.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答题卡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计算题。 9+4= 15-6= 3×3= 5×3= 8+7= 16-7= 4×2= 4×4=
2.质疑:上面的计算题有加、减
法,还有乘法,要是把加法或
减法和乘法放到一起计算,你
能计算出结果吗?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知
识。板书课题:乘加、乘减。

1.学生认真观察题目并思考,以开
火车的形式说出每道题的结果。
2.学生对教师的质疑进行讨论。
3.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1.计算。
13+5+7=(25)
14-3-6=(5)
16+9-7=(18)
25-12+10=(23)

2.看图列算式。
(1)□□□□
□□□□
□□□□
□□
列式:4×3+2
(2)△△△△△
△△△△△
△△△△△
△△△△
列式:5×3+4
3.计算下面各题。
4×3+22=(34)
5×4-14=(6)
4×2+20=(28)
3×2-4=(2)
5×5+11=(36)
4.学校教学楼有4层,每层
有5间教室,后来又盖了8
间教室。学校现在一共有多

二、自
主探
索,体
验新
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例5。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从中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提问: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请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写在你的本子上。 3.展示学生的算法,师生共同交流。 4.全班交流:说明每种列式方法的原因。 5.明确运算顺序。 提问:像乘加、乘减这样的算式,同学们觉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1.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获取信息:
有三个木马上各坐3个小朋友;有
一个木马上坐2个小朋友。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
坐了多少人?
2.学生小组讨论,在本子上写出自
己的算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学生展示结果。
可能出现如下结果:
①3+3+3+2
②3×3+2
③3×4-1
4.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方法的依据。
小组派代表向全班说明。
5.学生探讨交流3×3+2、3×4-1
确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在这样的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这两个算式的意义,明确运算顺序。 预设: 生1:3×3+2就是求比3个3多2的数,所以计算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生2:3×4-1就是求比4个3少1的数,所以计算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少间教室?
5×4+8=28(间)
答:学校现在一共有28间
教室。
5.一共有多少张桌子?

5×2+3=13(张)
5×3-2=13(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第59页第3题。 4.完成教材第59页第5题。 1.学生先看图,明确题意、独立做、点名汇报、集体订正。(说出思考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三名同学板演,
点名汇报、订正。
3.第3题独立完成,点名汇报,说
出运算顺序。
4.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点名
汇报思路、集体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
问:

四、课
堂总
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乘加乘减 ①3+3+3+2=11(个)(连加)
②3×3+2=11(个)(乘加)
③3×4-1=11(个)(乘减)
乘加、乘减运算顺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六、教
学反

这节课,我的设想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通过乘加、乘减算
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运算;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相邻两句
口诀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类比、迁移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整节课,我通过
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尊重
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想法,提高创新思维,用恰当的评价为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