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反思1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学反思1.教学的各个层次要做到趣味化、情感化、活动化、自主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切实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明确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设计“游乐场”的画面,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同时又注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有效地培养学生多维、主体、开放的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练习九一课时教学反思1.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使学生更加了解乘法的含义和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一些算式可以用加法或者乘法算,并且在加数相同时用乘法计算更简便。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

2.学生在画图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取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

3 5的乘法口诀练习十一课时教学反思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创设亲切、自然、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能力。

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归纳整理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 2、3、4的乘法口诀练习十一一课时教学反思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时,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5 乘加、乘减练习十二一课时教学反思1.让学生结合图来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这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 获得成功的体验。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主要包括乘法口诀的学习和应用。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乘法运算,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乘法知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乘法运算与加减法运算有所不同,需要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此外,学生可能对乘法运算的抽象概念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实际操作来帮助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乘法运算的抽象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问答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加减法运算,引出乘法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新课:通过情境教学,讲解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掌握乘法口诀。

3.课堂练习:通过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共63张PPT)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共63张PPT)

2. 8×3= 24 4×8= 32 8×6=48 7×8= 56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5×8= 40 8×2=16 3×8= 24 8×8= 64
五八四十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八八六十四
说一说计算每一题用的是哪句口诀。
四、课堂小结
8的乘法口诀有8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8。 8的乘法口诀,除了最后一句,每一句口诀都可以列 出两个乘法算式。
7的乘法口诀有7句,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7。个 位数字有规律:七四一来八五二,最后是九要牢记。 7的乘法口诀和前面所学的乘法口诀一样,除了最后 一句,每一句口诀可以列出两个乘法算式。
四、课后练习
一、根据口诀写算式。
二七十四
( 2 )×( 7 )=( 14 ) ( 7)×( 2 )=( 14 )
三七二十一
二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6 单元 表 内 乘 法(二)
第 4 课时 练 习 课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8×2= 16
7×3= 21 8×6= 48
2×8= 16
6×7= 42 4×6= 24 5×7= 35 5×8= 40 8×3= 24 8×8= 64
4×7= 28 8×5= 40
7×4=28 5×6=30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2元
3元
4元
8元
买3个 ,一共多少钱?
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一些文 具的价钱。
要求3个文具 盒一共多少钱。
怎样解答?
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哪些信息?
8元
8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元
1个文具盒8元, 3个文具盒就 是3个8元。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 1-5的乘法口诀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  1-5的乘法口诀
1只手有5个手指; 2只手有( 10 )个手指; 3只手有( 15 )个手指 ……
课堂练习
(教材P21下 T1)
1.读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五七三十五 五九四十五
5 × 7 =35 5 × 9 =4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 5 =35 9 × 5 =45
五八四十 5 × 8 =40 8 × 5 =40
(教材P22 T2)
1乘几,积就是几。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一四得(四)
一五得( 五) 一六得(六) 一七得(七) 一八得(八) 一九得(九)
1.对口令。
一三五七九四
得五七三四九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2.说算式,对口令。
1×3 3×1
一三得三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课堂练习
(教材P9 T3)
1.算出各题的得数,并说出口诀。
二四得八
2+2+2+2+2=2×5=10
二五一十
2+2+2+2+2+2=2×6=12
二六十二
2+2+2+2+2+2+2=2×7=14 二七( 十四 )
2+2+2+2+2+2+2+2=2×8= 16 二八( 十六 )
2+2+2+2+2+2+2+2+2=2×9=18 二九( 十八 )
相邻两句口诀之 间有什么联系?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二七( 十四 ) 二八( 十六 ) 二九( 十八 )
2 共有几人在滑冰?
如何列算 式呢?
2×4 或 4×2
2×4 4×2
用哪句口诀算?
二四得八 二四得八
2×4=8(人) 4×2=8(人)
4×2呢?
1.摆一摆(每次摆2根小棒),说一说。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共11篇,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共11篇,含教学反思)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课本P47、48页,例1、2.【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乘数和积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

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准备】:教师要准备气球、梨和熊猫图,学生准备小棒、练习本、红花、小圆形、梨和熊猫的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乘法建立概念1、出示插图数一数:小飞机上共有几人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板书:(1)1+1+1+1+1+1+1+1+1+1+1+1+1+1+1+1+1+1+1+1=15有1+1+……+1+1=15 几个1相加?15个1相加(2)每个吊厢坐3人,一共有5个3相加,3+3+3+3+3=15还有别的算法吗?4、师小结: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对呀, 太麻烦了.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板书:“乘法”5、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大家说得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把很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简化,如在相同加数和这加数的个数间写上一个符号“×”,叫乘号。

板书1)1+1+……+1+1=15×1或 1×152)3+3+3+3+3=5×3或3×5用乘号“×”表示运算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读做15乘1, 1乘15, 5乘3,3乘5。

即:几个几相加写作:几×几读作:几乘几小组活动,集体评价乘法算式和乘号的写、读。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的基础概念。

1. 乘法的意义。

-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 + 3+3+3 = 12,用乘法表示就是3×4 = 12或4×3 = 12,这里的3表示相同的加数,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2.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 在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因数,它的得数叫作积。

例如在5×6 = 30这个算式中,5和6是因数,30是积。

二、乘法口诀表(人教版)1. 1 - 9的乘法口诀。

- 一一得一:1×1 = 1。

-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1×2 = 2,2×2 = 4。

-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1×3 = 3,2×3 = 6,3×3 = 9。

-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1×4 = 4,2×4 = 8,3×4 = 12,4×4 = 16。

-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1×5 = 5,2×5 = 10,3×5 = 15,4×5 = 20,5×5 = 25。

-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1×6 = 6,2×6 = 12,3×6 = 18,4×6 = 24,5×6 = 30,6×6 = 36。

-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1×7 = 7,2×7 = 14,3×7 = 21,4×7 = 28,5×7 = 35,6×7 = 42,7×7 = 49。

-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1×8 = 8,2×8 = 16,3×8 = 24,4×8 = 32,5×8 = 40,6×8 = 48,7×8 = 56,8×8 = 64。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教案3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一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教案3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一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教案3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一教案)下面是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教案最新3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一教案),欢迎参阅。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教案最新1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公园里的一些娱乐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乘法作准备。

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

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物图等,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重点、难点或关键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哪儿玩?咱们一起看看这些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玩得这么开心?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他们在玩什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二、探索新知(一)、教学例11、整体感知,初步认识乘法。

游乐园里的确很好玩,其实在这里还藏着很多数学秘密呢!根据咱们观察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a) 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

问: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3人)一共有几个同学在玩旋转小飞机?学生分小组讨论。

指名上台数一数,列出加法算式。

3个3个地数,一共有5个3,写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精品课件

五八( 四十 ) 九九(八十一) 五( 七 )三十五 三( 九 )二十七
返回
表内乘法
3.填空。 (1)7×8=( 56 ),是根据口诀(七八五十六) 想的。 (2)四九( 三十六 ),根据这句口诀写出两 道乘法算式是( 4×9=36 )和( 9×4=36 )。
返回
表内乘法
3.填空。 (3)一张方桌坐8个人,5张方桌坐( 40 )人, 算式是( 8×5=40 ),口诀是( 五八四十 )。 (4)7+7+7+7+5=( 33 ),还可以写成 ( 7×5-2=33 )或( 7×4+5=33 )。
在计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时,要先算乘法,
再算加法或减法。
4×6+3=27
5×6-3= 27




返回
表内乘法
巩固练习
1.算一算。 3×6= 18
9×3=27 2×6= 12
6×4= 24 1×9=9 4×8= 32
4×9+6= 42 6×4-7= 17
返回
表内乘法
2.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 七 )二十一 ( 六 )九五十四 ( 二 )七十四 六六( 三十六 )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返回
表内乘法
返回
表内乘法
下课了!
—— 小朋友们再见——
返回
表内乘法
返回
表内乘法
返回
表人内教乘版法数学 二年级 上册
9 总复习
表内乘法
复习导入 巩固练习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返回
表内乘法
复习导入
5+5+5+5+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运用巩固,解决问题
(一)基本问题
1.
2.
问题:请你任选一题,读一读,画一画,列出算式。 检验评价:大家看看这位同学的题目、图、算式,评一评。
三、运用巩固,解决问题
练一练
1、
:根据图和算式,创编应用题。
三、运用巩固,解决问题 练一练 2、 小林家阳台上的地砖,横着看每行 是6块,竖着看每列是4块。一共铺 了多少块地砖?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 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 一共有多少张?
二、比较辨析,选择合适方法解答
(二)选择算法,解决问题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5×4=20(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 有多少张? 5+4=9(张)
问题:就这两道题,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4、李老师买1个西瓜用去了6元,买一 串葡萄用去了5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5、5头大象搬木头,每头搬3根,还有 2根木头没有搬走。原来一共有多少根 木头? 6、校园里有5排教室,每排6间,一 共有多少间教室?
7、果品公司运来60筐苹果,运来的梨 比苹果少25筐,运来梨多少筐? 8、 每个学生宿舍有4张床,5个这样 的宿舍有几张床?
三、运用巩固,解决问题
2、小林家阳台上的地砖,横着看 每行
是6块,竖着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列 是4块。一共铺了多
少块地砖?
6×4
三、运用巩固,解决问题
2、一头亚洲象每个前肢有5个脚趾,每
个后肢有4个脚趾,这头亚洲象一共有 多少个脚趾?
数学小知识
乘法口诀表的来历
九九乘法的起源相当 早 ,早在刘徽的「九章 算术」中就有记载 。在 春秋战国时代,九九乘法 表就已经相当普及并被 人广泛使用,甚至还传唱 「九九歌」。 大约在宋朝(公 元11、12世纪),九 九歌的顺序变成和现 代用的一样,即从 “一一如一”起到 “九九八十一”止
二、比较辨析,选择合适方法解答
(三)画中体会,深化理解
问题:你能画图解释为什么这样算吗?
5×4=20(张)
( 1)
5+4=9(张)
( 2)
二、比较辨析,选择合适方法解答
(四)回顾检验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 有多少张?
问题:请大家看第一题,再看看你画的图和列出的算式, 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追问:第二题呢?
3. 一辆小汽车3元,买3辆小汽 车需要多少钱?
4. 超市的果汁每瓶4元,小明买了3 瓶,用了多少钱?
5. 妈妈去买饼干,每盒饼干的价钱 是6元,妈妈买3盒饼干需要多少钱? 6. 汉堡包每个5元,买3个需要多少 钱?
1、6个4相加,和是多少?6个4是 多少?
2、4的3倍是多少?
3、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5, 积是多少? 4、3和6的积是多少?
9、 二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都选出4 名三好学生,一共选出多少名三好学 生?
2、一条路上种着6棵树,现在两 棵树之间要摆放3盆花。一共需要 放多少盆花?
3、一双袜子4元,妈妈买了5双, 一共要花了多少元钱?一顶帽子 的价格是袜子的6倍。如果买一顶 帽子要花多少元钱?
表内乘法(一)
二、比较辨析,选择合适方法解答
(一)阅读比较,初步感受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 有多少张?
问题1:读一读这两道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问题2:比一比这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二、问题与探索
比较下面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1、二年级举行摄影展览。如果每个 班要选出5张照片,6个班一共要选多 少张照片?
2、小明和小伙伴们租了两条船,一 条坐了4人,另一条坐了6人。一共有 多少
1、一套《童话故事》共有8本,每 本7元。小亮买一套,需要多少钱? 2、小明、小强和小红,各得了2朵 小红花,他们共得几朵小红花?
1. 每只壁虎吃6只蚊子,3只壁 虎共吃了多少只蚊子? 2. 有一幢5层的楼,每层高约3 米,这幢大楼大约高多少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