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护理杂志》编辑部主任袁长蓉当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

合集下载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基金分析及对我国相关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基金分析及对我国相关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美国国立卫生院N I H 基金分析及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黄青梅,张雯,成磊,袁长蓉(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200032)ʌ收稿日期ɔ㊀2019-01-08㊀㊀ʌ修回日期ɔ㊀2019-06-26ʌ基金项目ɔ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4032)ʌ作者简介ɔ㊀黄青梅,博士,在站博士后,从事护理研究相关工作ʌ通信作者ɔ㊀袁长蓉,E -m a i l :yu a n c r @f u d a n .e d u .c n ㊀㊀患者报告结局(p a t i e n t -r e po r t e d o u t c o m e s ,P R O s)是指没有经过医生或他人的解释,直接来自患者的有关其健康状态的信息[1]㊂P R O s 是来自患者本人的声音,与医护声音㊁家属声音共同构成了医疗决策不可或缺的3种声音[2]㊂而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 a t i e n t -r e po r t e do u t c o m e s m e a s u r e -m e n t i n f o r m a t i o ns ys t e m ,P R OM I S )为P R O s 理念的临床落地提供了一套科学㊁实用的测量工具㊂P R OM I S 由美国国立卫生院(N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o fH e a l t h ,N I H )于2004年牵头研制[3],已有超过200个成人及100个儿童健康结局测量工具,涉及70多项健康相关自我报告领域,并已被翻译为超过40种语言,且已有100多项P R OM I S 相关研究获得了N I H 资金资助[4]㊂N I H 基金项目作为美国医学研究的风向标,其地位和重要性等同于我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资助领域和强度代表了当今医学科研的热点和重点方向[5]㊂深度分析近年来P R OM I S相关N I H 资助项目,对于把握当下P R OM I S 相关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㊁推动P R O s 理念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传播及P R OM I S 在我国临床的落地应用和相关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㊂1㊀P R O M I S 简介P R OM I S 是为了推动患者报告健康结局的科学理念而做出的巨大努力的成果,是P R O s 理念的临床落地形式,包括了成人和儿童两大类别,可用于测量5~90岁人群自我报告的生理㊁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6]㊂P R OM I S 的研制整合了测量学㊁调查研究㊁健康信息技术㊁临床研究和质性研究多领域最新㊁最科学的研究方法㊂研制过程首先经过框架和概念界定;然后进行条目池的形成和校对,最后经过健康人群和疾病人群的大样本测试形成P R OM I Sv 1.0版本,并不断进行持续地更新和测试,目前大部分测量领域已经有了P R OM I Sv 2.0版本[7]㊂在量表测量学检验方面,P R OM I S 引进了现代测量理论(m o d e r nt e s t t h e o r y ,MT T ),能够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 t e mr e s p o n s e t h e o r y ,I R T )从微观层面分析每个条目的信息量㊁信息函数并计算条目的难度㊁区分度,绘制其概率函数曲线和项目特征曲线[8],弥补了经典测量理论(c l a s s i c a l t e s t t h e o r y,C T T )统计量的样本依赖性㊁误差含糊和信度估计的不精确性㊁能力与难度量尺的不一致性及难以保证测验结果拓广的有效性等不足之处[9-10]㊂P R OM I S 的测评形式包括简表(s h o r t f o r m )㊁特征集(pr o f i l e s )及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系统(c o m -p u t e r a d a pt i v e t e s t ,C A T ),其中C A T 是P R OM I S 测评形式的突出优势,是一种根据被试特征进行个性化测试的测评方式㊂传统的纸笔测验通常是无论被试水平的高低,所有被试都接受相同的测验项目,而P R OM I S 动态的C A T 系统可针对每一名被试只施测与其特征相符的项目,既不浪费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测量的精确程度㊂使用C A T 系统进行测量,P R OM I S 的每个领域仅需回答4~12个条目即可,大大减轻了被试者测量负担㊂另外,P R OM I S 各领域的测评得分均可进行标准化,使得不同人群间㊁不同地域间的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这也是P R OM I S 测量系统的又一优势[3-4]㊂2㊀P R O M I S 相关N I H 基金分析2.1㊀分析过程和方法㊀通过N I H 基金项目检索入口h t t p s ://p r o j e c t r e p o r t e r .n i h .go v /,输入关键词 P R OM I S ,p a t i e n t r e p o r t e d o u t c o m e ,p a t i e n t -r e p o r -t e do u t c o m e sm e a s u r e m e n t i n f o r m a t i o ns ys t e m 进行模糊检索,搜索已立项的P R OM I S 相关N I H 基金项目㊂共检索到372项,剔除重复项目121项,再通过浏览标题及摘要,筛检出与P R OM I S 无关的项目148项,最终有103项P R OM I S 相关基金项目用于分析㊂对每一项基金项目提取相关信息后,利用B i c o m b 书目共现软件建立数据库,从项目负责人㊁资助类型㊁资助机构㊁机构类型㊁应用主题㊁应用对象及年份分布等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㊂2.2㊀分析结果2.2.1㊀P R OM I S 相关N I H 资助项目基本情况㊀按照资助比例从高到低排序,由表1㊁2可知,获得资助项目最多的机构为芝加哥西北大学,占比15.53%㊂西北大学为参与P R OM I S研制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其成立的西北大学数据协调中心拥有一批知名的健康测量学㊁心理测量学㊁数据分析㊁信息技术及软件开发专家,为P R OM I S的测量学检验和复杂统计学分析保驾护航㊂获得资助最多的个人为D a v i d 教授,其为参与P R OM I S研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亦是国际P R OM I S健康组织(P R OM I S H e a l t hO r-g a n i z a t i o n,P HO)的主席成员之一㊂在项目资助类型上,以R01,即研究计划基金(r e s e a r c h p r o j e c t g r a n t s)为主,占比23.30%,R01是N I H资助的主要方式,用于资助科学家个人的研究项目㊂在资助机构的机构类型上,以来自美国各大名校的医学院为主,占比超过了一半(51.48%),其次是独立医院(i n d e p e n d e n t h o s p i t a l),占比17.82%,护理学院排名第4,但比例仅占所有项目的3.96%,可见,P R O-M I S在国外的医疗领域受到很高程度的重视,并以医疗的应用和推广为主㊂表1㊀P R O M I S相关N I H基金项目负责人及项目资助类型分析(N=103,按频数分布前10名)项目负责人n(%)资助类型n(%) C e l l a3(2.91)R0124(23.3) P a n e p i n t o3(2.91)U1912(11.65) F o r r e s t2(1.94)K2311(10.67)F r a n c i s2(1.94)U019(8.74)G e r s h o n2(1.94)R218(7.76) W a n g2(1.94)F323(2.91) H a h2(1.94)I013(2.91) M o h i l e1(0.97)U2C3(2.91) P e e r y1(0.97)K243(2.91) P a l l e r1(0.97)P303(2.91)表2㊀P R O M I S相关N I H基金资助机构及机构类型分析(N=103,按频数分布前10名)资助机构n(%)机构类型n(%) N o r t h w e s t e r nU n i v e r s i t y a tC h i c a g o16(15.53)S c h o o l s o fM e d i c i n e52(51.48) C h i l d r e n sH o s p i t a l o f P h i l a d e l p h i a7(6.79)I n d e p e n d e n tH o s p i t a l s18(17.82)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W i s c o n s i n6(5.83)D o m e s t i c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10(9.90)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i t t s b u r g h5(4.85)S c h o o l s o fN u r s i n g4(3.96) U n i v e r s i t y o fM i c h i g a n5(4.85)S c h o o l s o fA r t sA n dS c i e n c e s3(2.97) U n i v e r s i t y o fW a s h i n g t o n4(3.88)S c h o o l s o f P u b l i cH e a l t h3(2.97) U n i v e r s i t y o fN o r t hC a r o l i n aC h a p e lH i l l3(2.91)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s3(2.97) 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a l i f o r n i a,S a nF r a n c i s c o3(2.91)S c h o o l s o fD e n t i s t r y2(1.98) S t a n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2(2.91)D o m e s t i cF o r-P r o f i t s2(1.98) 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o l o r a d oD e n v e r2(2.91)S c h o o l s o fE n g i n e e r i n g1(0.99)2.2.2㊀N I H基金中P R OM I S应用主题及应用对象分析㊀纳入分析的100多项N I H基金项目,其应用对象主要集中在慢性病患者群体,其中儿童慢性病相关占比24.47%,癌症相关占比19.42%,其他还包括伴有疼痛的患者群体㊁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群体,以及各种不同的特殊群体㊂在P R OM I S的应用主题方面,P R OM I S作为结局测量工具占了主要部分(50.49%),具体到应用形式上,几乎每个项目都摒弃了传统的纸质测量或者全条目测量,而是采用P R OM I S-C A T系统进行评估㊂其次,不少研究项目是基于P R OM I S的标准量表研制方法进行新条目池的研制(26.21%),特别是疾病特异性条目的研制㊂另外P R OM I S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测量学检验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且在测量学检验技术上,不仅仅是基于C T T进行量表信度㊁效度的检验,更重要的是MT T的引入,如基于纵向评估结果的反应度(r e s p o n s i v e n e s s)检验㊁最小重要差异分析以及基于I R T的条目功能差异分析和不同组别的测量等价性检验等㊂此外,亦有研究是关于将P R OM I S-C A T与电子病历系统整合用于患者的常规临床评估以监测患者的长期健康结局,该部分资助项目占比5.83%㊂详见表3㊂表3㊀N I H基金项目中P R O M I S应用主题及应用对象分析[N=103,n(%)]应用主题n(%)应用对象n(%) P R OM I S作为结局测量工具52(50.49)儿童慢性病相关25(24.27)新条目池的发展以及检验27(26.21)癌症相关20(19.42) P R OM I S在某患者群体中的测量学验证16(15.53)疼痛相关10(9.71) P R OM I S整合/嵌入电子病历系统相关研究6(5.83)认知功能障碍相关5(4.85) P R OM I S-C A T系统的研制2(1.94)其他特殊群体43(41.75)2.2.3㊀P R OM I S 相关N I H 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变化趋势㊀由图1可知,P R OM I S 相关N I H 基金项目从2015财政年开始资助,2015年仅有3项获得资助,2016及2017年有小幅上升,但2018年的资助数量却有了飞跃式上升,说明P R OM I S 自2014年完成研制后,逐渐得到了研究者的认可,被推广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使得越来越多P R OM I S 相关研究项目获得N I H 的资助㊂但目前所有受资助项目均来自美国本土的研究机构,随着P R OM I S 的国际化发展越来越成熟,相信未来会有来自其他国家的P R O -M I S 相关研究项目获得资助㊂图1㊀P R O M I S 相关N I H 基金资助项目数量趋势分析3㊀对我国P R O M I S 相关研究的启示3.1㊀促进P R O s 理念的传播和P R OM I S 在我国的应用㊀倾听患者声音㊁关注患者感受,是近年来国内外医疗创新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纳入患者自我报告的结局指标可极大促进医/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体验,提升照护质量[2]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 o o da n dD r u g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F D A )更于2009年发布了P R O s 用于新药研发中的指导性意见,正式将P R O s 列为临床疗效评价及药物试验的必要报告项目[1],进一步推动了P R O s 理念与临床实践的融合㊂然而在我国医疗文化环境中,针对患者疾病治疗的医疗决策主要依赖医护专业决策,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价也往往是以实验室检查作为标准,而患者自我报告的治疗体验长期被忽视[11]㊂随着生理-心理-社会照护模式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理念的全面落地,传统的以医护人员为主的照护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多样化㊁个性化的需求,因此以P R O s 理念为切入点,关注患者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不失为一种改善医疗服务质量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良好途径㊂事实上,P R O s 理念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提出,我国医疗领域也开展了关于P R O s 的诸多研究[12],并且引进了很多国外的P R O s 评估量表,但这些量表在汉化后很少有后续的㊁大样本的㊁多中心的跟踪研究㊂虽然目前被研究者开发或者引进的量表众多,但这些量表都是非系统的㊁零散的,且研发方法多是基于传统的经典测量理论,极少或未充分应用现代测量理论,也导致目前不同研究者间的研究多是各自为政,使得不同疾病㊁不同人群间的研究成果的可比性较差[10]㊂而P R O -M I S 系统的研制为以上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P R O M I S已成为当前国际公认的收集患者自我报告的生理㊁心理和社会健康状态的信息化测量工具系统,特别是P R O -M I S -C A T 的研制,革新了传统的患者报告结局指标的评估方式,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测量负担,也减轻了研究者的科研负担㊂根据N I H 相关P R OM I S 基金项目的分析结果可知,约一半的研究项目使用了P R OM I S 作为结局指标的评估工具,且根据P R OM I S 官网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000篇P R OM I S 相关的论文发表,可见,P R OM I S 在国外医疗领域已经得到研究者的广泛认可和应用㊂然而,P R OM I S 在我国的应用还较少,这可能与缺乏中文版P R OM I S 测量系统相关㊂我国袁长蓉教授团队自2011年起始终致力于P R OM I S的中文翻译㊁应用及推广研究[9],并于2018年5月正式取得P H O 的完整授权,包括引进全部儿童及成人全条目库㊁简表及C A T 系统,并成立了P R O M I S 中国中心(P N C -C h i n a),目前已联合全国多家单位共同开展P R O M I S 翻译及多中心㊁大样本的测量学检验工作㊂中文版P R O M I S 系统的研制将对促进P R O M I S 在我国临床的推广和应用,促进我国P R O s 测量的国际统一和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㊂3.2㊀研发基于我国文化背景的疾病特异性P R O -M I S 条目㊀虽然P R OM I S 提供了适用于所有患者群体的精确㊁可信㊁可比的患者健康结局测量工具,但疾病特异性模块的缺乏也使得针对特定疾病的患者特异性症状评估不够完善㊂因此,亦有26.21%的N I H 资助项目是关于新条目池的研制研究,且方法学上均采用了P R OM I S 条目池的标准化研制方法,即首先通过全面的文献综述对现有测量条目进行筛选;然后将筛选后的现有条目交由心理测量学专家进行I R T 分析;接着在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条目进行分类,并删除语义多余㊁与概念界定不匹配等的条目;并基于焦点小组访谈和认知性访谈对各领域纳入的条目池进行质性评价;最后在不同人群中进行大样本的测量学检验[7,9,13]㊂在这个过程中,认知性访谈和项目反映理论是P R OM I S 条目池发展的两大关键技术,其中认知性访谈是由一小部分目标人群根据自身经验对条目内容进行信息反馈的过程,能够检验条目是否还存在一些没有被发现的问题,如对条目的理解㊁回忆等认知问题㊂将初始问卷中的所有条目进行认知性访谈是P R O M I S问卷形成过程中的标准环节,通过认知性访谈,大多数条目结构和选项将会被调整,使得条目更加易于理解和易于回答㊂P R O M I S联盟认为,P R O s评估工具的发展及评价应该建立一套方法学标准,而以上P R O M I S 条目池的发展步骤及测量学检验技术可以作为未来新的条目池发展的标准㊂因此,未来我国P R O M I S研究应该采用P R O M I S条目池的标准化研制方法,基于我国医疗文化背景,贡献中国特色条目或发展针对某一疾病特征的特异性评估条目池㊂3.3㊀探索适用于我国的P R OM I S临床应用模式㊀P R OM I S系统最终要落地于临床应用才能真正实现对患者声音的倾听,国外很多研究中心正在对如何将P R O s融入临床实践进行探索㊂目前在国外的健康卫生领域,已有机构将P R OM I S用于患者的常规结局监测,如将P R OM I S与心力衰竭门诊电子健康纪录(e l e c t r o n i c h e a l t h r e c o r d,E H R)系统相嵌入,并安装在i P a d上,在患者每次候诊时,对其症状进行监测[14]㊂而学者C r o s s m a n等[15]更进一步地提出了一项将P R OM I S同时可视化呈现给患者和医生的P r o V i s(P R OM I S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应用程序,该程序与医院的E H R系统衔接,心衰患者在候诊室填写P R OM I S问卷后,评估结果可同时可视化地呈现给患者和在E H R端的医生,通过长期的纵向评估与检测,以帮助心衰患者更好地进行症状管理并预防再入院的发生㊂W a g n e r等[16]探讨了将P R OM I S-C A T与妇科肿瘤门诊的E H R系统链接,患者通过一个与E H R衔接的患者端口(e p i cm y c h a r t)完成症状的自我评估,评估结果经过系统计算后上传至E H R,E H R系统发送信息告知医生评估结果㊂并能通过评估结果对患者自动分类和触发相应的干预应对机制,如通知为患者提供心理社会支持的社会工作者㊁为患者提供信息咨询的健康教育者或者提供营养相关干预的营养师㊂从而能够实现对患者症状的实时监测,定位需要实施进一步干预的精准人群以及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㊂可见,将P R O M I S与E H R 系统衔接以实现对患者的长期㊁动态㊁实时健康结局检测将是未来P R O M I S的研究热点,其中,P R O M I S-C A T系统将展现巨大的优势㊂但目前我国P R O M I S 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由于我国医疗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医院管理者㊁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对于P R O-M I S的接受度如何?P R O M I S将以何种方式进入临床实践?如何在医院信息化发展差距较大的中国不同区域推广P R O M I S-C A T的应用?P R O M I S相关大数据的存储及应用等问题?这些都是我国P R O M I S 研究者需要考虑的方面㊂未来在中文版P R O M I S研制成熟的基础上,应探索适用于我国的P R O M I S临床应用模式,真正实现将P R O s理念融入临床实践以实现对患者健康结局的常规监测,且未来各大医院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上,将P R O M I S系统整合进去也将是未来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㊂ʌ关键词ɔ㊀患者报告结局;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项目反应理论;美国国立卫生院基金d o i:10.3969/j.i s s n.1008-9993.2019.11.014ʌ中图分类号ɔ㊀R47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ʌ文章编号ɔ㊀1008-9993(2019)11-0054-05ʌ参考文献ɔ[1]U.S.D e p a r t m e n t o fH e a l t h a n dH u m a nS e r v i c e s F D AC e n t e r f o rD r u g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R e s e a r c h.G u i d a n c e f o r i n d u s t r y:p a t i e n t-r e-p o r t e do u t c o m em e a s u r e s:u s e i nm e d i c a l p r o d u c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o s u p p o r tl a b e l i n g c l a i m s:d r a f t g u i d a n c e[J].H e a l t h Q u a lL i f e O u t,2006,4(1):1-20.[2]T R O T T IA,C O L E V A SA D,S E T S E R A,e t a l.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 o u t c o m e s a n d t h e e v o l u t i o no f a d v e r s e e v e n t r e p o r t i n g i no n c o l o-g y[J].JC l i nO n c o l,2007,25(32):5121-5127.[3]C E L L AD,Y O U N TS,R O T H R O C K N,e t a l.T h e p a t i e n t-r e p o r-t e do u t c o m e sm e a s u r e m e n t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y s t e m(P R OM I S):p r o-g r e s s o f a nN I H R o a d m a p c o o p e r a t i v e g r o u p d u r i n g i t s f i r s t t w o y e a r s[J].N u r s S t a n d,2011,25(18):42-45.[4]N a t i o n a lI n s t i t u t e so f H e a l t h.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 P R OM I S[E B/O L].[2019-04-12].h t t p://w w w.h e a l t h m e a s u r e s.n e t/e x p l o r e-m e a s u r e m e n t-s y s t e m s/p r o m i s/i n t r o-t o-p r o m i s.[5]周林.N I H医学科学基金资助及管理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27(1):93-98.[6]H e a l t h M e a s u r e s.A n a t i o n a l p e r s o n-c e n t e r e d a s s e s s m e n tr e-s o u r c e[E B/O L].[2019-04-15].h t t p://w w w.H e a l t h M e a s u r e s. n e t.[7]P R O M I S.I n s t r u m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v a l i d a t i o n s c i e n t i f i c s t a n d a r d s v e r s i o n2.0(R e v i s e dM a y2013)[E B/O L].[2019-04-15].h t t p:// w w w.h e a l t h m e a s u r e s.n e t/i m a g e s/P R OM I S/P R OM I S S t a n d a r d s _V e r s2.0_F i n a l.p d f.[8]F R I E SJF,B R U C EB,C E L L A D.T h e p r o m i s eo fP R OM I S:u-s i n g i t e mr e s p o n s e t h e o r y t o i m p r o v ea s s e s s m e n to f p a t i e n t-r e-p o r t e do u t c o m e s[J].C l i n E x p R h e u m a t o l,2005,23(5S u p p l 39):S53-57.[9]刘欢,张颖婷,袁长蓉.患者报告结局在癌症人群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8B):46-52. [10]万崇华,黄新萍,常巍,等.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述评[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4):501-504.(下转第92页)栓2例;发生6例(15.00%)非计划性拔管,其中胃管拔出3例㊁P I C C导管拔出1例㊁尿管拔除2例㊂两组患者约束相关并发症㊁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㊂见表1㊂表1㊀两组患者约束相关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比较[n(%)]组别例数约束相关并发症非计划拔管对照组408(20.00)6(15.00)观察组400(0.00)0(0.00)χ26.8064.505P<0.05<0.05 2.2㊀满意度评价㊀对照组患者家属对约束工具的总体满意率为81.67%,其中对约束工具的舒适度满意率为82.50%㊁活动度满意率为75.00%㊁安全性满意率为87.50%㊂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改良保护性衣具的总体满意率为97.5%,其中对改良保护性衣具的舒适度满意率为97.5%,对改良保护性衣具的活动度满意率为95.00%,对改良保护性衣具的安全性满意率为100%㊂3㊀讨论3.1㊀改良保护性衣具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约束效果㊀本课题组根据限制手肘部弯曲角度的原理设计制作了改良保护性衣具,不通过直接捆绑来约束患者,保留了患者上肢的部分活动功能及手部的完全活动能力,家属私自解除患者约束的现象得以改善;患者无需被迫长期卧床,血液循环不良㊁关节功能障碍等约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同时,患者发生烦躁等对抗性行为减少,减少了软组织损伤的发生㊂3.2㊀改良保护性衣具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㊀本课题组研制的改良保护性衣具选用圆筒压克力材质,更具安全性,在前期预试验中,对比硬纸板㊁压克力㊁钢板3种材质,压克力材质发生上肢动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较少㊂在改良过程中研究者也考虑了如何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将约束筒的直径大小采取最大号病员服衣袖的直径,通过前期试验发现控制肘关节上下各15c m部位,能有效控制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当患者仅有上半身导管时,可选择约束筒A;当患者含有下半身导管时,可选择使用约束筒B,确保老年患者最大的舒适度㊂此外,改良保护性衣具的活动性也得到改善,其将传统的卧式约束改为自由位约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自我活动能力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家属对改良保护性衣具的总体满意率为97.5%,安全性㊁舒适性及活动性改善满意率均较高㊂3.3㊀改良保护性衣具使用的注意事项㊀(1)确保压克力圆筒内外用布料等材质包裹,避免损伤患者;(2)约束时固定肘关节上下各15c m,以确保有效约束效果;(3)约束筒与衣体上肩部㊁腋下的系带必须系紧,防止约束筒滑脱㊂ʌ参考文献ɔ[1]B O N D IM W,S M I T H GE.M i l d c o g n i t i v e i m p a i r m e n t:a c o n c e p ta n dd i a g n o s t i c e n t i t y i nn e e d o f i n p u t f r o mn e u r o p s y c h o l o g y[J]. J I n tN e u r o p s y c h o l S o c,2014,20(2):129-134.[2]J I AJ,WA N GF,W E I C,e t a l.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d e m e n t i a i nu r-b a na n dr u r a l a r e a so fC h i n a[J].A l z h e i m e r sD e m e n t,2014,10(1):1-9.[3]陈璐,奚兴,陈湘玉.I C U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0):1022-1024.[4]陈宝玉,武曌,仇海燕.分指厚掌约束手套在老年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学报,2017,24(16):74-76. [5]任庆国,梁兵,孟祥水.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诊断标准概述[J].实用医学杂志,2019,35(1):12-14.(本文编辑:沈园园)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上接第57页)[11]L I U Y,Y U A NC,WA N GJ,e t a l.C o m p a r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o u t c o m e s m e a s u r e m e n ti n f o r m a t i o n s y s t e m p e d i a t r i c s h o r t f o r m s y m p t o m m e a s u r e sa c r o s sc u l t u r e:e x a m i n a t i o nb e-t w e e nC h i n e s e a n dA m e r i c a n c h i l d r e nw i t h c a n c e r[J].Q u a l L i f e R e s,2016,25(10):2523-2533.[12]闾承辰,薛爽,刘永军.患者报告结局国内外应用进展对比研究[J].中国药物评价,2015,32(3):186-189.[13]S U N GV W,G R I F F I T HJW,R O G E R SRG,e t a l.I t e mb a n kd e v e l-o p m e n t,c a l i b r a t i o n a n d v a l i d a t i o n f o r 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o u t c o m e s i n f e-m a l e u r i n a r y i n c o n t i n e n c e[J].Q u a l L i f eR e s,2016,25(7):1645-1654.[14]皋文君,袁长蓉.患者自我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在国外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1):1401-1405. [15]G R O S S M A NLV,M I T C H E L LEG.V i s u a l i z i n g t h e 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 o u t c o m e sm e a s u r e m e n t i n f o r m a t i o ns y s t e m(P R O M I S)m e a s u r e s f o r c l i n i c i a n s a n d p a t i e n t s[E B/O L].[2018-04-16].h t t p s://w w w.n c b i. n l m.n i h.g o v/p u b m e d/?t e r m=V i s u a l i z i n g+t h e+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 +o u t c o m e s+m e a s u r e m e n t+i n f o r m a t i o n+s y s t e m+(P R O M I S)+ m e a s u r e s+f o r+c l i n i c i a n s+a n d+p a t i e n t s.[16]WA G N E RLI,S C H I N KJ,B A S S M,e t a l.B r i n g i n g P R OM I S t o p r a c t i c e:b r i e fa n d p r e c i s es y m p t o m s c r e e n i n g i n a m b u l a t o r y c a n c e r c a r e[J].C a n c e r,2015,121(6):927-934.(本文编辑:沈园园)。

化脓性腱鞘炎患者21例行鞘内冲洗的护理_何敏琴

化脓性腱鞘炎患者21例行鞘内冲洗的护理_何敏琴

·专科护理·化脓性腱鞘炎患者21例行鞘内冲洗的护理何敏琴,孙敏华,杨全珍,吴 斌(嘉兴市第二医院手外科,浙江嘉兴314000)摘要:目的 探讨化脓性腱鞘炎行鞘内冲洗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方法 对2005年6月1日至2008年6月1日本科收治的21例化脓性腱鞘炎行鞘内冲洗的患者,积极充分地做好术前准备及细致地做好术后鞘内冲洗的护理。

结果 21例患者局部肿胀消退,疼痛消失,患指功能恢复正常,均痊愈出院。

结论 持续鞘内冲洗治疗化脓性腱鞘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

积极做好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化脓性腱鞘炎;鞘内冲洗;护理中图分类号:R68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993(2008)12A-0038-02Nursing C are of Intrathecal Irrigation for Paitents with Suppurative TenosynovitisH E M in-qin,SUN Min-hua,YANG Quan-zhen,W U Bin(H and Surgery Department,No.2Ho spi-tal of Jiaxing City,Jiaxing314000,Zhejiang Province,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care o f intrathecal irriga tion fo r patients w ith suppura-tive tenosy novitis by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s so as to promo te ea rly rehabilia tatio n of pa-tients.Methods From1st June2005to1st June2008,21paients with suppurative teno sy novitis admitted in o ur department w ere treated by the intrathecal ir rig ation and full preope rative prepara-tio n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care w ere provided to the patients.Results Twenty-one patients re-cove red very w ell and discharged w ith local swelling and pain disappearing and no rmal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fing ers.Conclusion Continuous intrathecal irrig atio n for treating suppurative te-no synovitis has the advantage of high reco very rate,few er com plications and lo w co st of ho pitaliza-tio n.Good preo 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 e nursing care could promo te early rehabiliatation o f pa-tients.Key words:suppurative tenosy no vitis;intrathecal irrigation;nur sing care[Nurs J Chin PLA,2008,25(12A):38-39] 化脓性腱鞘炎是手部一种严重的感染,腱鞘是由浅侧的纤维鞘和深侧的滑膜内衬构成。

1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体会

1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体会
片 示 : 肱 骨 干粉 碎 性 骨 折 , 治入 院 。2 0 右 收 0 5年 5月 6 日 0 : 0 9 0
恢复 的病例 , 进 他们相互交 流, 促 以此 来 稳 定 病 人 情 绪 , 立 信 树
心 , 定信念。 坚
32 2 健 康 教育 ..
由 于神 经 再 生 缓 慢 , 以病 人 出 院 后 必 须 坚 所
产 生 了悲 观 的 心 理 , 训 练 效 果 失 去 了信 心 , 加 上练 习抬 腕 时 对 再
伤 肢 剧 痛 难 忍 , 人 多次 表 现 出消 极 训 练 。对 此 , 们进 行 了耐 病 我
心 解 释 和 正 确 的心 理 疏 导 , 病 人 明 白 了 坚 持 训 练 是 最 大 限度 让 恢 复 手 部 功 能 的关 键 所 在 。还 为 病人 介 绍 了多 例 手 部 功 能 成 功
1 病 例 介 绍
给病 人 的 工作 和生 活带 来 了诸 多 不 便 , 人 因此 感 到 极 端痛 苦 、 病 焦 虑 、 望 。尤 其 在 神 经 受 损最 初 3 月 , 管 病 人 一 直 坚 持 训 失 个 尽 练 , 因 神 经 再 生 缓 慢 , 法 让 病 人感 到 明 显 的进 展 , 使 病 人 但 无 致
作者简介
林 艺 森 、 翠 红 工 作 单 位 :5 0 2 福 建 省级 机 关 医 院 。 郑 30 0 ,
( 稿 日期 : 0 8一 6—2 ) 收 20 O 4 ( 文 编辑 郭 海 瑞 ) 本
[ ] 袁 长蓉 , 树 贞 , 坤 . 疮 护 理 的 新进 展 [] 国外 医学 : 理学 2 李 张先 褥 J. 护
1 3 — 1 5 9 9 .
[ ] 薛 菊 兰 . 性 褥 疮 的 防 治 [ ] 中 华 护 理 杂 志 , 9 3 2 ( ) 4 5— 6 急 J. 1 9 ,8 8 ; 9

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评价

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评价

广至全科医学 中的家庭 治疗指 导工作 中, 具有 简单 、 快捷 的特
表 1 干预前 2组患者癌 因性疲 乏对 b 例
22 干预后 2组患者癌 因性疲乏 比较 ( . 见表 3 。 ) 干预后 2组患者癌 因性疲乏秩 和检验结果 显示 , 干预组 患 者癌因性疲乏水平优于对照组 。 2 3 干预后 2组患者 A G R得分及 SP得分 比较 ( . PA I 见表 4 。 ) 干预后 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 比结果显示 , 2组 A G R得 分 PA
13 评 价 指 标 .
以 Ppr i 疲乏量表 、 关怀度指数量表 以及疾病影响程 度 e 家庭
量表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 分别于第一次干预前 、 干预 2个月后 进 行上述指标 的评估 。
13 1 .. pr 乏量表 e疲 Ppr ie 疲乏 量表 由 Ppr ie 等在 回顾有关
功 能损失 , 包括对患者躯体功 能和社会心理等方 面的评估 。SP I
次完成或分 3— 5次完成 , 间歇 时间不计时。观察 患者如 2 h内 4
出现胸痛 、 心呕吐 、 恶 下肢疼痛 、 脉搏不规则等停 止运 动 。
12 3 心理支持治疗 . . 减轻 紧张情 绪和提高癌症患者 的社会
别、 年龄 、 教育程度 、 患病年限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 具有较好 的
13 2 家 庭关 怀度指 数量 表 家庭关 怀度 指数量 表 ( a i . . F ml y
2 1 干预前 2组 患者癌 因性疲 乏 、 P A . A G R得 分及 SP得分 比 I
较( 见表 1表 2 。 、 ) 干预前 2组患者癌 因性疲乏 、 P A A G R得分 、I SP得分 比较结
氧运动 , 动前做 准备活动 3~ mi, 运 5 n 逐渐增加 运动速度 以达到

介入导丝的包装方法

介入导丝的包装方法

[ 2 肖顺 贞 . 理 研 究 [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6 1 1] 护 M] 北 人 2 0 :—
2.
不应脱 离 临床 , 研 、 科 教学 、 理 能力 的 培养 都 要 紧密 管 围绕 临床护 理 实践 。我 国应 加 快 临 床 护 理 专 家 队伍 建 设 , 方 面可 以提 高 护 士 的社 会 地 位 , 一 方 面 可 一 另 以促 进 护理 的前 沿 阵 地—— 临 床 护 理 实践 的快 速 发
i o nf 436 .ht 5 m
的临床带 教 老师 。建议 采取 培 养在 职 护 理研 究 生 、 鼓 励 护士参 加继 续 教 育 、 期 培 训 等 方 式 . 短 同时 有 条 件 的大学或 学 院应 利 用 寒 暑 假举 行 关 于 提 高 临 床 护 理
科研 能力 的短 期培 训项 目。此 外 , 应鼓 励 护 理研 究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把 临床护 理作 为 自己今 后 的就 业方 向 , 大 批理 论 知 让 识 丰富 、 研 能力较 强 的高 学历 护 理人 才 进入 到临 床 科
线, 这样 不仅 可 以培 养一批 理 论 、 科研 、 床能 力 都 临
状 与 发 展 E] 解 放 军护 理 杂 志 .0 3 2 ( )4 —4 J. 2 0 ,0 5 :24 .
i Co k K , e k tH , ez lM . I tg ain it rfs j 8 o B c e W ie n e r t no p oe o
so inur i g y r d t s f a i ov tv e t y l \ l i na s n b g a ua e o n nn a i e n r —e, e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大全参考文献是我们写论文的时候需要用到的,大家看看下面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欢迎个儿阅读。

[1]李峰.韩杰临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护理研究xx,24(lC):266-267[2]谭静.朱京慈.鲁芳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xx,(4):110-111.[3]袁长蓉.王志红.陈国良.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发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xx,20(5):42-44[4]黄金月高级护理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5]李霓,郑荣寿,张思维,等.xx~xx年中国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6]张锐,孙美榕,张正,等.基因治疗与人类健康[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xx,24(1):84-90.[1]张波.桂莉主编.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xx,第三版:246-247[2]刘翠华.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xx,27(18):9-11[3]罗德生.王慧.方敏.袁晓飞.ICU患者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xx,31(3):459-461[4]赵晶.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全科护理.xx,11(1中旬版):172-175[5]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等.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xx,,28(6):9-11[6]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xx,28(3):219-221[7]蒋超.徐丽华.ICU人工气道吸痰最佳护理实践标准研究现状及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xx,11(2):18-20[8]黄世英.李连梯.朱文平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方法[J].广东医学.xx,34(8):1308-1310.[9]何秀曼.许倩茹.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xx,23(4):335-336[10]童亚林.缪洪城.冯小艳.等.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xx,26(1):6-10[11]刘广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最佳时机的探讨[J].当代护士.xx,3(专科版):105-106[12]江方正.李雪.叶向红等.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xx,46(2):128-130[13]蔡瑞霞.介绍一种新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中国误诊学杂志.xx,7(29):29[14]毕娜,王建荣.静脉输液技术环节风险评价的研究.护理管理杂志.xx,11(11):761-763[15]毕娜,吴冬梅,王建荣.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华现代护理杂志.xx,19(14):1613-1615[16]毕娜.王建荣.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需吸痰现状调查.护士进修杂志.参考文献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非恶性疾病姑息护理研究和实践的进展

非恶性疾病姑息护理研究和实践的进展

解放军护理妻孪February2009,26(2B)NursJChinPIA・43・非恶性疾病姑息护理研究和实践的进展杜世正,徐燕,袁长蓉+(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上海200433)摘要:非恶性疾病姑息护理是随着人们对慢性疾病的关注而发展起来的,该护理模式主张将姑息护理的支持性照护理念由原来的恶性疾病患者扩展至非恶性疾病的晚期患者,以提高这类患者群的牛活质量,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对这一崭新课题研究较多。

作者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各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非恶性疾病姑息护理发展的必要性、适用范围.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发展前景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揭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非恶性疾病;姑息护理}回顾性分析中图分类号:R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l008—9993(2009)2B一0043--03姑息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根据整体性和非治愈性的支持性照护的观点,医护人员通过为终末期患者提供有效措施以达到控制疼痛、缓解症状的目的。

姑息护理旨在提高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

传统认为,姑息护理主要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但随着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姑息护理在非恶性疾病领域的研究和开展。

非恶性疾病的姑息护理是一个比较崭新的课题,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对该问题已有较多的研究。

国内相关文献相对较少。

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及其成果,从非恶性疾病姑息护理发展必要性、适用范围,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综述如下。

1姑息护理服务扩展到非恶性疾病领域的必要性英国学者Traue等叩1在2005年指出,现今的观点认为实施姑息护理的标准应该是基于患者的需要,而不是疾病的诊断;按照这一标准,很多非恶性疾病患者同样需要姑息护理的照护。

英国学者Murray等[33进行了一项前瞻性质性研究认为,相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而言,非恶性疾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之下也会出现一些需求,主要表现为慢性疾病患者晚期容易出现沮丧、失落、紧张、社会孤立感等负性情绪。

中美军事护理课程内容的比较

中美军事护理课程内容的比较
Sc o , c d M iia y M e i a h ol Se on lt r d c lUni e st S n v r iy, ha gha 0 43 Chi a) i2 0 3, n
【 sr c 】Ob e t e To c mp r h u r u u c n e to l a y n r ig b t e ia a d US Ab ta t jci v o a e t e c r i lm o tn fmi tr u sn ewe n Ch n n A. c i
M e ho The c t ds ompa io s c du t d i h u rc l m o e t o h i s ole miia y nur — rs n wa on c e n t e c r iu u c nt n f t e Ch ne e c lge lt r s
课 程 内容 是 学 校 传 授 绐 学 生 的知 识 、 能 、 技 技 巧 、 想 、 点 、 念 、 语 、 为 和 习 惯 的 总 和l 。 思 观 信 言 行 1 j
以期 为我 国军事 护理 专业课 程 教学 改革 提 供参 考 和
借鉴。
I 资 料 与 方 法
课 程 内容 是学 教育 过 程 中的 基 本 要 素 之 一 , 教 是
Co p r tv t d n Cu r c l m n e to iia y N u sn e we n Chi n A m a a i e S u y o r i u u Co t n fM lt r r i g b t e na a d US
GAO e u W n j n,CHU i g QI Ya — i S Jn , U o qn, HEN a u n, Yu n y a YU a —u, Xio l YUAN Ch n o g( r i g a g r n Nu s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