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六 简答题
简答题答题技巧

材料分别表明了什么?得出什么结论?
我国生产力水 平 还比较低
科学技术水 平、民族文 化素质还不 够高
中国正处 于并将长 期处于社 会主义初 级阶段
我国的社会 主义具体制 度还不够完 善
二、意义、好处、影响 类
(一般开头都会用有利于,可以参考以下格式,灵活运用)
(1)有利于国家实施( )国策或战略; (2)有利于社会形成( )的良好社会风气; (3)有利于个人培养( )思想,树立( )意识; (4)有利于个人落实行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例 如( )。
三、选择题答题技巧
一般采用排除法,就是阅读每个选项,如果 是错误的就不选,除非是选不正确的。以下情况 一般不选。
1、观点错误的不选; 2、观点正确,但与题目无关的不选; 3、观点太过绝对的不选; 4、观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不选;
(1)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义务教育的特征?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材相关内容: 义务教育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现象又给 我们哪些启示?(8分)
答:A、(知识的启示):说明教材什么观点。 B、(做法的启示):个人怎么办?
一、关键词: 材料一:高科技含量的运动鞋, 运动鞋领域的又一 次深刻变革。 材料二:创新和品牌, 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等
参考答案: (1)答:“李宁弓”的成功告诉了我们的: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的启示) ② 我们要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早日实现经济的振兴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做法的启示)
四、涉及国家政府怎么办?类 型
(可以参考以下格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1、政府要坚持( )方针、政策之类; (有多少就写多少) 2、政府立法部门要指定( )相关法律 法规,约束“或保护”( )的行为。 3、政府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惩 ( )的违法行为。 4、政府要向群众做好( )的宣传教育 工作,提高市民( )的意识。
高考政治常考简答题题型解析

解答简答题要注意答案简明扼要,问什么答什么,无需做过多的扩展和引申。
1、审查设问,辨别类型。
从设问上主要划分为直问式和简析式;2、把握命题材料,明确命题主旨。
即“材料引路联实际,分析说明考能力”。
最大特点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3、明确答题范围,折射教材内容;4、理清思路,列出提纲;5、行文作答要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列化,层次化,语言规范化。
条理清楚,字体工整。
题型一:直问式简答题题型特点近几年,这种题型常以设置情景材料的方式出现,一般是以对某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观点(包括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为命题内容,提问较直接,只要求从一个角度回答。
解题对策这类试题设问比较明确,回答比较容易,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或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直接回答。
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必要的基础知识,通过识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知识掌握上,从纵向的深度包括含文、内容、地位、作用、措施等,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横向的广度包括知识之间的联系。
题型二:演绎式简答题题型特点题目给出的相关情景材料,一般包含着多层意思,其设问形式是“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原理(观点)”、“材料中是怎样做到……”等,要求考生根据从一般到个别的思路作答。
解题对策对策一:解答此类题,首先用系统分析法将材料分成若干层,然后再用演绎分析法去具体分析每一层材料是如何体现设问所给出的观点的。
阅读、归纳处理材料就是要搞清楚每层材料所体现的原理或观点。
按照学过的有关知识和题目的要求确定答案要点,简明扼要,准确全面地回答,一般不需展开论述。
对策二:值得注意的两点:第一,如果题目的设问不直接指出观点,就需要考生先归纳出材料中的观点,再用演绎分析法去看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第二,如果观点与材料都是多层意思的,一定要注意材料与观点的对应,不能张冠李戴;第三,在作答时要先阐述原理或观点,然后再说明哪些材料体现这一观点,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答案(黄金题型)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做法,不会让家人担心的是()。
A.独自去河里游泳B.在公路附近骑自行车C.根据天气增减衣服2.升旗时,错误的做法是()。
A.面向国旗站好B.向国旗敬礼C.和同学讨论问题3.妈妈下岗了,心里很难过,你应该()。
A.埋怨妈妈无能B.感到丢脸C.安慰妈妈4.小红学习遇到困难时,应该()。
A.勤奋读书,刻苦学习B.放弃,不再学了5.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养育和爱护,我们也应该学会()。
A.在家长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艺B.在学校处处表现自己C.爱惜自己的身体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自己定个目标做个计划,限定各项活动时间B.随心所欲的浪费时间C.每天稀里糊涂的没有时间观念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1.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面对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当成坏人,也要有一定的(),有()的意识。
2.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
3.一家十一口。
(猜一个字)()4.生活中总会遇到()。
在这些陌生大中,有很多人会像()一样关心、()、帮助我们,但也有少数人不怀好意,会危及我们的()。
5.我们天生(),在()方面,每人个都有自己的(),我们都能()。
6.我最喜欢我们的教室。
我们在这里()、()。
教室就像我们的家一样。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张小阳在乡村的一所小学上学,她渴望有一天能去大城市的小学校读书,只有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更优秀。
()2.“核心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
()3.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战胜困难你会更快乐。
()4.有几个同学在楼梯道里追逐打闹,我上前劝阻,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5.爸爸总爱抱着手机打游戏,对眼睛不好,我应该帮助他改掉这个不健康的习惯。
()6.做家务是大人的事情。
(英语)英语综合综合试题回忆版真题完整版

(英语)英语综合综合试题回忆版题型一:30个词义辨析,这个考的很细节。
题型二:5个修辞手法,要自己会写题型三:150字左右的汉翻英题型四:150字左右的英英summary题型五:名词解释(语言学和文学各两个)1 derivation2 language3 Hamlet4 The lost generation题型六:整张试卷的重难点1 如何添加新词(英语语言的词汇丰富过程)2 尽可能多的写出“it is cold outside”的会话意义2 试尽可能多的写出The love song of Alfred Prufrock中Prufrock 的性格特点3 分析Thomas Hardy 的作品Tess of D’urbervilles 中TESS 这一人物2014年英语综合试题回忆版一30个词义辨析二5个修辞三150字汉翻英四summary五名词解释1 clipping2 language3 transcendentalism4 Willam Wordsworth题型六:重难点1 从distinctive property 相关知识考察其是否能区分人与动物的肢体或面部语言2 用sense and reference 相关知识分析以下两个例子,(例子是中文的,其中一个例子内容大概是:一个小偷对时尚杂志很感兴趣,关注杂志中的时尚服装,对裁缝来说,他会注意服装口袋的裁剪制作,而在小偷看来,他特别关注时尚在于关注服装的口袋,请问对小偷来说,他更关注什么,为什么?2015 年英语综合试题回忆版一30个选择二五个修辞三翻译五个汉译英,五个英译汉四summary五名词解释1 language2 error analysis3 Saul Bellow4 Doris lessing六分析题1 重要的ways of word formation 都有哪些,至少说出三个2 给了五组句子,是歧义句,说出每组句子的歧义所在3 what is Naturalism 什么是自然主义,并举例说明4 分析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作品中的Paul2014 年教育综合真题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 学校课程2 教育智慧二简答题1 课程研制的过程有哪些?2 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三论述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 首因效应2 学校心理咨询二简答题1 什么是实验法,使用实验法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2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3 情绪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三论述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013年教育综合真题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 教育价值2 学校管理二简答题1 什么是教育个体功能2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3 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 有指导的教育学习指的是什么三论述教师应当具有怎么样的学生观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 社会知觉2 性格二简答1 使用测验法和调查法时应注意哪些事项2 注意分配依赖的条件3 想象的功能4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角色和任务三论述智力发展的特征、影响因素、怎样开发学生的智力2012年教育综合真题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 教学模式2 教学功能二简答1 德育的一般规律2 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3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三论述论述新课改的趋势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 行为矫正治疗2 内隐记忆二简答1 知觉有哪些特性2 为什么说大脑是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器官3 教师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三论述论述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2011年教育综合真题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 教育制度2 国家课程二简答1 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2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3 教师的职业角色三论述1 试述程序性教学知识及其教学设计2 为什么说教师的研究属于行为研究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 感觉2 性格3 能力4 再造想象二简答1 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2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 哪些心理因素影响问题解决三论述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其特点。
黑龙江绥化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简答题

黑龙江绥化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简答题一、简答题(共0分)1.(2020·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
(3)现有含少量甲的乙固体,若要通过结晶法进行提纯乙(甲与乙不发生反应),现有下列实验步骤可供选择:℃取一定量的水将固体溶解℃充分冷却后过滤℃趁热过滤℃加热蒸发至大部分晶体析出℃加热蒸发至溶液接近饱和℃停止加热用余热将溶液蒸干℃用少量水洗涤晶体并烘干。
合理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按顺序填编号)。
(4)t3℃时,取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均不含结晶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则剩余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
(5)t2°C时,配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相等的是___(填字母)。
A 溶质质量B 溶剂质量C 溶质质量分数D 溶解度2.(2020·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便捷交通工具一一自行车。
请回答下列问题:(1)所标各部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填字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有___(任选一种部件填字母)。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3)金属矿物储量有限,不可再生。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了防止金属锈蚀外,还有_____(写一条即可)。
(4)将一定量的铝、铜粉末混合物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
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填化学式),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_____或_______(填化学式)。
3.(2018·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继“共享单车”之后又推出了“共享汽车”。
过电压试题

1题型:简答题题目:什么叫做操作过电压?答案:电力系统是由电源、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当开关操作,或事故状态引起系统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时,各储能元件的能量重新分配并发生振荡,在设备上将会产生数倍于电源电压的过渡过程的过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
2题型:简答题题目:简述电力系统中操作过电压的种类。
答案:(1)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包括正常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和重合闸过电压;(2)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3)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4)电弧接地过电压。
3题型:单项选择题题目:以下属于操作过电压的是______。
A、工频电压升高B、电弧接地过电压C、变电所侵入波过电压D、铁磁谐振过电压答案:B4题型:简答题题目:在不同电压等级中起主导作用的操作过电压类型?答案:(一)6~10kV,35~60kV:电弧接地过电压;(二)110~220kV:切空载变压器,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三)330~500kV:合空载线路过电压。
5题型:填空题题目:要想避免切空线过电压,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
答案:改进断路器的灭弧性能。
6题型:简答题题目:试说明电力系统中影响切空载线路过电压的因素有哪些?答案:(一)断路器的灭弧性能;(二)线路泄漏损耗;(三)中性点运行方式;(四)系统参数。
7题型:简答题题目:试说明电力系统中限制切空载线路过电压的措施有哪些?答案:(一)提高断路器的灭弧性能,减少或避免电弧重燃;(二)在断路器中加装并联分闸电阻;(三)装设避雷器。
8题型:单项选择题题目:以下几种方法中在抑制切空载线路过电压时相对最为有效的是()。
A、采用多油断路器B、采用中性点绝缘系统C、采用六氟化硫断路器D、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答案:C9题型:问答题题目:为什么在断路器的主触头上并联电阻有利于限制切除空载长线时的过电压?答案:使用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如图)是一个有效的措施,这种断路器有两个触头,主触头并联一个电阻R,是辅助触头,断路器的动作分两步进行。
特岗教师招聘中学音乐(简答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特岗教师招聘中学音乐(简答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6. 简答题简答题1.乐汇与动机的异同点在哪里?正确答案:乐汇是音乐作品中最小的单位(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汇),与乐节、乐句、乐段等结构相对应。
动机与乐汇一样,至少包含一个主要重音,尤其是小节强拍的强音。
若干乐音围绕该重音在l小节或不超过2小节的长度内运动,便形成动机的规模,但并不是所有的乐汇都能成为动机,只有在乐汇作为乐曲发展的种子音调使用时,才称为动机。
因此,动机是一种具有性格特点的乐思材料,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构成分。
2.音乐新课程生活化拓展的内容是什么?正确答案:分析该题,我们可以发现,该题要求我们回答的重点是“音乐新课程生活化拓展的内容”,那么我们将其要点罗列出来即可,不必进行详细解释。
答案为:音乐新课程生活化拓展的内容是:(1)音乐能使人身心愉悦并给人以鼓舞和力量;(2)音乐促进人的心智活动效率;(3)音乐增进人的心理、生理健康;(4)音乐可以增进群体凝聚力,促进人工作效率的提高。
3.为什么说音乐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正确答案:该题要求我们回答的重点是音乐鉴赏作为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体现在哪些方面?回答时我们将这些方面进行总结阐述,然后罗列出来即可。
答案为:(1)因为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2)审美感知是音乐审美的基础;(3)审美情感是音乐审美的深化。
因此,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
4.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怎样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正确答案:针对此题,我们分析可以发现要考查的是怎么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要让此题的答案严密,可以从四个方面回答。
答案为:(1)教学内容与活动内容结合;(2)教学形式与活动形式结合;(3)教学方法与活动方法结合;(4)教学活动与活动资源的应用。
5.音乐学科教育学和音乐教学论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正确答案:该题是要求分析音乐学科教育学和音乐教学论两者之间的联系。
我们可以从两者的研究方向出发,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
简答题的题型特点

一、简答题的题型特点简答题是通常围绕某个物理现象或通过一段阅读材料背景材料,借助问题的形式,要求考生书面简述的一种题型。
简答题既能有效地考查同学们对初中物理“双基”掌握程度,又能很好地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合理选择信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简答题应用性强、开放程度高,近年来倍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在近年来的中考题中,常会出现1-2道简答题,一般在2-4分左右,虽然这类考题分值不是很大,但也是失分率较高的考题之一。
二、简答题的答题要领简答题上得高分必须突出两个字,即“简明”。
光“简”不“明”不行,光“明”而不“简”也不行。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要紧扣主题,不要转弯抹角。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见题后,先要仔细看懂题目,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设问的本意,即题目问的是什么,应从哪几方面进行回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答案不离题。
否则,即使你的答案无比精妙,但因误解题意,答所非问而全军覆没。
2、要简明扼要,不要婆婆妈妈。
尽可能做到要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简练,实例典型。
简答题,顾名思义就是要答案简明扼要,直接回答要点,不要东拉西扯,漫无边际。
既要注意表达的有序性、层次性、科学性;又要注意使用物理语言作针对性回答,力求语言简洁明了、物理用语书写准确规范。
3、要全面完整,不要丢三落四。
在简明扼要的同时,且不可丢掉任何重要观点,否则就不可能得到全分。
即从物理知识、原理入手,进行缜密思考和分析,然后再作答。
三、简答题的主要题型1、社会热点类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往往是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
而它们常常成为中考命题的材料。
热点的内容多涉及到科技前沿、环境污染、日常生活等相关内容。
此类简答题重在考查学生了解实事、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书本上没有的、但是同学们知识范围内的知识。
例题1、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六简答题简答题是河南中招的必考题型,它具有取材广泛、内涵丰富、立意新颖、设问巧妙、思考容量大、联系实际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可将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型无法考核的内容涵盖在内。
注重考查对重点概念、原理、实验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给信息的分析加工处理和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考查面广、考查范围大的特点。
学生思维的过程,思维的严密性、精准性、完整性甚至创造性,用文字表达的能力都可以体现在简答题的应答上。
简答题还可考查学生审题、答题是否全面、严密,直觉思维是否灵活、敏锐和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的基本要求是:原理正确、层次清楚、文字简明扼要、表达准确。
类型1 分析说明类分析说明类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根据一种观点、事实或数据等,有意识地将多个化学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揭示问题的本质,找到解题的方法。
答案一般要体现前提、理由、结论等要点,语言表述要准确,即原理正确、回答切题、意思完整。
[2019说明与检测]燃烧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
(1)火柴划燃后,用图A方式放置比用图B方式放置使火柴梗燃烧更旺,请解释原因。
(2)蜡烛可以被吹灭,也可以被吸灭。
被吸灭的原理是什么?思路分析仔细审题后可知,掌握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火柴划燃后,火焰向上。
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火焰包裹火柴梗,可以不断加热火柴梗,容易使火柴梗达到着火点而持续燃烧。
火柴头竖直向上时(如图B),火柴梗没有被火焰包裹,温度上升得慢,不容易达到着火点,因此不容易持续燃烧。
本题要解释图A方式燃烧更旺的原因,所以要围绕图A 答清楚要点。
(2)燃着的蜡烛能被吸灭,是因为吸气时会带走热量,从而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蜡烛熄灭。
答题时要从灭火原理上去考虑。
1.[2019河南B卷,21]青少年应了解防火灭火的科学方法。
(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什么?(2)若发现房间中燃气泄漏,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2.[2019说明与检测改编]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春季花开,香飘满园;(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化学性质不同;(3)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什么?3.[2019辽宁丹东]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使山更青、水更绿,国家积极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请你说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
(答一点即可)(2)在自来水净化的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是什么?(3)写出鉴别某物质是碳酸盐所需试剂的名称。
(4)氢氧化钠固体不能作食品干燥剂,为什么?类型2 有关STSE类此类简答题以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问题等素材为试题的背景或载体,使化学试题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充满时代感和乡土气息,突出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思想。
[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铁元素摄入不足可能会引起哪种疾病?(2)塑料的用途广泛,请写出塑料的一条优点。
(3)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是为什么?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人体的元素组成及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塑料及其应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1)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解答。
人体所需的铁元素摄入不足可能会引起贫血。
(2)根据塑料的性质与用途来解答。
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其优点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制造成本低、耐用、防水等。
(3)根据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来解答。
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喝了汽水后由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而使人打嗝。
答题时要强调喝汽水后,汽水温度升高,然后再阐述溶解度的变化。
1.[2019海南]2019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 (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试采成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请回答:(1)CH4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2)“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一个优点。
2.[2019湖南邵阳改编]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其中乙醇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2019黑龙江]2019年6月3日,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化石燃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答一点即可)(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会形成酸雨,请你说出酸雨的危害(答一点即可)。
(3)践行“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答两点)类型3 化学方程式书写类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此类试题一般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化学基础实验为载体,重在考查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技能。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在于要熟练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2019郑州外国语中学三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最简单的有机物充分燃烧。
(2)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2.[2019许昌二模]金属是宝贵的资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从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中炼铁;(2)用盐酸除铁锈。
3.[2019说明与检测]化学知识跟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有关问题。
(1)稀盐酸可破坏铝锅表面的氧化膜(主要成分是Al2O3)。
(2)乙炔(C2H2)用作焊接金属时的燃料。
类型4 信息迁移类信息迁移类简答题一般由题干部分和问题部分构成,题干部分主要给出新信息,创设新情境;问题部分主要围绕题干给出的新情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设问。
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自学新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原创]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的固体,已知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1)写出过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取少量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样品加适量水溶解,没有出现气泡,说明过氧化钠完全变质了,本实验中得到的溶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请简要写出探究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思路分析(1)过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氧气,据此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2)过氧化钠完全变质后,溶液中可能只含有氢氧化钠,也可能只含有碳酸钠,也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而氢氧化钠和氯化钙不反应。
可据此分析,选用合适的药品,根据产生的不同现象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此题答案不唯一。
要注意的是,检验性实验,要先取少量药品于试管中,再按顺序加入其他检验试剂。
1.[2019洛阳一模]“史上最贵”的实验: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并让足量镁条在生成的气体中燃烧,得到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1)写出其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金刚石的质量为m1,上述反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与m2的关系是什么? 2.[2019原创]自来水厂的生活用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把氯气通入水中生成两种酸,其中一种酸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该酸性质不稳定,见光分解产生O2。
(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氯气的一种物理性质。
(2)Cl2+H2O HCl+X,则X的化学式为。
3.[2019洛阳一模]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它能与CO2、H2O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为探究实验室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中固体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步骤①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2)步骤②中所加试剂的目的是什么?(3)根据实验判断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类型5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类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是同步进行的,实验方案的评价分两步:首先是方案的科学性评价,包括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必须科学合理、推理严密;其次是对实验方案优劣的评价,包括原料易得、经济节约、实验装置简单、操作安全简便、现象明显、产物容易提纯、符合环保要求等。
在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往往对不同的题目做出相同的回答,而忽视了不同题目要求的个性特点,所以解答实验设计和评价类题目时应特别注意突出设计中采用特殊原理和仪器产生的奇异效果。
[2019河南,21(5)改编]利用下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
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
(1)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A→(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3)从环保角度考虑,应如何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思路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炼铁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根据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D处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2)由A装置制得的一氧化碳中会有少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产物中也有二氧化碳,为了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需要先将原气体中混有的二氧化碳除去。
(3)根据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来分析,为了防止尾气直接排放造成空气污染,所以需要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
1.[2019原创]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1)图1实验中水下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若将充满氧气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3所示),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2)与图1相比,其优点什么?图2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什么?(3)大型建筑发生火灾时,消防员通常用于灭火的物质是,其灭火原理是什么?(4)在实验室里熄灭酒精灯火焰常用的方法是,其灭火原理是什么?2.[2019河南B卷,22]设计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图是化学小组设计的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
(1)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补充什么实验?(2)写出用盐酸除铁锈(Fe2O3)的化学方程式。
3.[2019开封一模]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写出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③中会出现什么现象?(3)若改变分液漏斗和烧瓶中的药品,也可使装置③中产生上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