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衰亡与五代十国共42页文档
合集下载
唐的衰亡和五代十国

唐 玄 宗
宠 妃 杨 玉 环
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
统治前期 统治后期 崇尚节俭 日益骄奢 任用贤相 任用奸相 励精图治 不理政事 整顿吏治 朝政腐败
唐玄宗前期作为呈现出“开元盛世”景象, 而后期的作为使唐王朝潜伏着巨大的危机。那 么,同一皇帝经历了一个王朝的“盛世”和 “危机”两种局面,那么这个“危机”是什么 呢?
907年,朱温(梁太祖) 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 至此灭亡。
相关史事
黄巢起义后,曾 发布檄文,指斥宦官 当政,纲纪紊乱,贿 赂公行,并宣布要“ 洗涤朝廷”,为民除 害,对贪污犯赃的地 方官吏处斩。黄巢深 受民众拥护,队伍发 展到65万人。
黄巢像
三.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907——960)
二. 唐朝衰亡
1.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唐朝增设了 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 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 力。这样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 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 镇。
二. 唐朝衰亡
2.朝廷内部宦官专权、 朋党相争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朝廷内部也 出现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牛李两 党)的局面。朝廷政治的不断败坏 ,致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宦官专权
第一阶段
批阅奏折
别以为你是当朝宰相, 你呈上来的奏折还得让 我批准呢!
高力士
在唐玄宗(大唐王朝的第六 位皇帝)统治期间,其地位 达到顶点
宦官专权 第二阶段 掌握禁军
大家都内里坐, 外事全凭老奴 处置 李辅国安史之乱,唐
玄宗逃往蜀地。李辅国 劝说太子李亨(肃宗) 在灵武即位,所以深得 肃宗信任。当时宰相和 百官除日常朝见外,奏 事必须经由辅国才能面 见皇帝。
唐朝衰亡与五代十国共42页文档

谢!
唐朝衰亡与五代十国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5唐朝的衰落和五代十国

太子李亨被认为是主谋,于马嵬 驿分道,后即帝位,是为唐肃宗。他 在位时期重用宦官李辅国,朝政衰败。
1.时间:755年——763年
2.原因:
3.经过: 4.影响:① ②
③
二、唐朝灭亡
②
③
1.原因:①藩镇割据(特点);
自肃宗起14帝,历时150余年, 基本上一直处于藩镇跋扈的局面。 藩镇之间、藩镇和中央之间,不断 争战,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后,宦官逐渐掌握军 权、政权、财权,尾大不掉,皇权 旁落。唐后期10个皇帝有9个都是 宦官所立,其中2位被宦官杀害。
第5课 唐朝衰落和五代十国
一、安史之乱
1.时间: 755年——763年
2.原因:①内因: ②外因:
长恨歌(节选)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唐)白居易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Hale Waihona Puke 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 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 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 不从。 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 恨,犹曲意事之。是时,上在位岁久, 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 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 伤之。……于是上罢九龄政事,以林甫 兼中书令。
安禄山是今辽宁胡 人,兼任平卢、范阳、 河东三镇节度使。是唐 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 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 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 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第5课 唐朝衰落和五代十国
一、安史之乱
1.时间: 755年——763年 2.原因:
3.经过: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 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wei驿。随 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 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
第5课唐朝的衰落和五代十国

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北京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第5课 唐朝衰落和五代十国
■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课程标准
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一、安史之乱
1.爆发原因 736年左右,上在位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
时李林甫为相,时谓之“口蜜腹剑”,安禄山得 宠。张九龄因谏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 无复直言。
(5)过分重用胡人
又玄宗相李林甫,嫌儒臣以战功进,尊宠间己,乃 请专用蕃将,于是诸道节度多用胡 人,其所带镇兵, 间亦杂有大量之胡 卒。其先本用兵防胡 ,其后乃变 为豢胡 为兵,全失本意。
…… 唐人既不严种姓之防,又不能注意于国家民族的 文化教育,而徒养诸胡为爪牙,欲藉以为噬搏之用, 则宜酿成此旷古未有之大祸矣。 安、史之乱,蔓延大河南北,破两京,延及九年。 讨平安、史乱的诸将,亦几乎尽是胡 人。
2.安史之乱的经过(755——763年)
明皇幸蜀图
马嵬驿之变
2.安史之乱的经过(755——763年)
755年,范阳起兵,一路南 下,入河北,渡黄河,攻 占东都洛阳。
756年,攻克潼关,入长安。 756年,唐玄宗逃往成都。
756年,太子在灵武登基, 是为唐肃宗。任命郭子仪、 李光弼平叛。
763年,历时近八年的安 史之乱结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3)地方权力过大,外重内轻
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为防止边倕各 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
唐代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管理军事,而且 兼领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职,兼管辖区内的 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
唐朝对节度使的控制力逐渐减弱,边疆的节 度使权力越来愈大。
第5课 唐朝衰落和五代十国
■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课程标准
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一、安史之乱
1.爆发原因 736年左右,上在位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
时李林甫为相,时谓之“口蜜腹剑”,安禄山得 宠。张九龄因谏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 无复直言。
(5)过分重用胡人
又玄宗相李林甫,嫌儒臣以战功进,尊宠间己,乃 请专用蕃将,于是诸道节度多用胡 人,其所带镇兵, 间亦杂有大量之胡 卒。其先本用兵防胡 ,其后乃变 为豢胡 为兵,全失本意。
…… 唐人既不严种姓之防,又不能注意于国家民族的 文化教育,而徒养诸胡为爪牙,欲藉以为噬搏之用, 则宜酿成此旷古未有之大祸矣。 安、史之乱,蔓延大河南北,破两京,延及九年。 讨平安、史乱的诸将,亦几乎尽是胡 人。
2.安史之乱的经过(755——763年)
明皇幸蜀图
马嵬驿之变
2.安史之乱的经过(755——763年)
755年,范阳起兵,一路南 下,入河北,渡黄河,攻 占东都洛阳。
756年,攻克潼关,入长安。 756年,唐玄宗逃往成都。
756年,太子在灵武登基, 是为唐肃宗。任命郭子仪、 李光弼平叛。
763年,历时近八年的安 史之乱结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3)地方权力过大,外重内轻
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为防止边倕各 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
唐代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管理军事,而且 兼领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职,兼管辖区内的 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
唐朝对节度使的控制力逐渐减弱,边疆的节 度使权力越来愈大。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共24张PPT)

七月,玄宗入蜀,抵成都。 唐肃宗于灵武即位,尊唐玄宗 为太上皇。757年,安禄山被 其子所杀;758年,史思明杀 安禄山之子,并在范阳称帝。 761年,史思明被其子所杀。 763年,史思明之子自杀,安 史之乱平息。
公元755年,安史之 乱爆发。次年7月15日, 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 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 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 忠,并强迫玄宗杀杨贵 妃,玄宗无奈,只得自 尽,史称"马嵬驿兵变"。
根据课本知识,抢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 源? 唐朝藩镇割据。
3.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①五代的更替通过武力 实现,因此中原地区陷 于连年混战,社会动荡, 经济凋敝,百姓生活极 端痛苦。 ②后周君主的励精图治, 使国势为之一振,为宋 朝的再建统一奠定了基 础
2.五代十国的战乱与发展
战乱
五代十国时期,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各国往往加重赋税, 相互征战,争夺地盘,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灾难。
4.朱温灭唐
昭宗天复三年( 903年 ),宣武节度 使朱全忠(朱温、朱晃)应宰相崔胤之邀, 率部入长安,尽诛朝中宦官。“虽快一時 之忿,而国随以亡。是犹恶衣之垢而焚之, 患木之蠧而伐之,其为害岂不益多哉!” 904年,朱全忠迫使昭宗迁都洛阳, 继而杀害之,立哀帝。
905年,于白马驿杀害朝中宰相以下 高官30余名,采纳李振建议,投尸黄河, 使为“浊流”。 907年,废哀帝,改国号梁,都于汴, 史称后梁。至此,唐王朝灭亡。中国历史 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图中描绘的是虢国夫人乘骑踏青时前呼后拥、奢华出行的场景
张萱 明皇纳凉图
《太真上马图》宋人绘
(2)唐朝边疆局势
唐朝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置军事重镇,称为藩镇,长官叫节度使。节 度使权力极大,不仅掌握庞大的军队,而且兼管辖区的行政和财政。
第5课唐朝衰亡和五代十国(新中图版)

课堂小结
一、安史之乱 1、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 2、过程:历时8年。 3、影响:唐朝统治日益衰落。 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后,政局动荡,国力衰落,再经 黄巢等起义打击,唐朝走向衰亡。 2、907年,朱温称帝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同学们,再见!
朱温;大梁;五代十国。
一、安史之乱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 年至763年发生的一场 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 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 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 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 思明二人为主,被冠以 “安史”之名。安史之 乱历时8年,虽然乱事 最终得以平定,对中国 后世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 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五代十国
1、黄巢起义: 公元878年至884年黄巢 领导的反抗唐朝政府黑暗腐朽 残酷统治的农民起义运动,是 王仙芝起义的后续。是唐末农 民起义中,历时最久,遍及最 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 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 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2、
3、
五代十国
十国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 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 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 汉、南平、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 《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 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 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第 5课
唐朝衰亡和五代十国
自学导航
一、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哪个皇帝 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历史 事件?这场叛乱历时多久?在哪年 得到平定?
唐玄宗;他统治后期,失去励精图治的进取精神, 朝政日益腐败;8年;公元763年。
二、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发展趋势怎 么样?
唐的衰亡与五代十国_隋唐时期PPT优秀课件

4、唐朝灭亡
原为家民起义将军将领的朱温,后 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 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他逐渐 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 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 梁政权,唐 朝至此灭亡。
三: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 权,他们分别是哪几个?与此同时,各地也 先后出现了哪十个地方割据政权?
背景:①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根本原因)
②任用奷臣;宠爱杨贵妃;节度使势力膨胀。 时间:755年---763年
代表人物: 安禄山 ,史思明发动叛乱
影响: ①严重削弱了唐朝的中央集权,摧残
了经济;②唐朝由盛转衰。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 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白之” 。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 评论赵翼这一观点。
1、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2、理想不是一只细磁碗,破碎了不有锔补;理想是朵花,谢落了可以重新开放。 3、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4、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5、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7、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8、理想即寻觅目标的思维。 9、理想是世界的主宰。 10、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也便凋零了。因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 11、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12、理想就在我们自身之中,同时,阴碍我们实现理想的各种障碍,也是在我们自身之中。 13、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14、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15、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 16、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 17、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明)黄宗羲 18、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19、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22、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23、把理想运用到真实的事物上,便有了文明。 2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5、有理想的、充满社会利益的、具有明确目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和最有意义的生活。 26、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27、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 28、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的。 2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30、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
第5课 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中华书局新版)

作用: 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3.唐朝灭亡
朱温 唐末藩镇中朱温实力最强,907年, 建立了后梁,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 (906——960年)
1、五代
朝代
后梁 后梁 后晋 后汉 后周
建立者 都城
朱温 李存勖 石敬瑭 刘知远Leabharlann 郭 威 开封 洛阳 开封 开封 开封
王朝起止年代
907——923年 923——936年 936——946年 947——950年 951——960年
4.安史之乱的影响: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1)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2)成为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5、唐玄宗的前后期的统治给你有何启 第一,戒奢欲。第二,勤政。第三,亲 示?
贤臣,远小人。
二、唐朝的灭亡 1、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
表现:节度使各自为政,形成割据局面。
2、 唐末农民战争 (黄巢;875年)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 杨贵妃
唐玄宗前后期行为对比表
前期 崇尚节俭, 励精图治, 任用贤相, 整顿吏治。 后期 日益奢华, 不理政事, 任用奸相, 朝政腐败。
(1)唐玄宗后期的腐朽统治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边镇兵:49万 根本原因: 政治腐败, 军事举措适当 12万 中央军: 直接原因: 节度使势力日益增大
周世宗----柴荣
(1)政治上:整顿吏治,重用能臣;(2) 经济上:治理黄河水患,重视农业生产,实 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3)军事上:淘汰 老弱,大练精兵。
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 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 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 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