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联合腹腔镜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下治疗胃间质瘤效果

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下治疗胃间质瘤效果发表时间:2018-08-06T14:35:29.77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7期作者:刘超辉[导读] 胃间质瘤是发生于胃肠道积胃肠道以外的C-Kit阳性间叶性肿瘤,属于胃肠道肿瘤的一种,较为少见,占胃肿瘤的2%左右。
(浏阳市中医医院湖南长沙410300)摘要:目的观察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下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64例胃间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均给予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胃间质瘤应用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下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胃镜;腹腔镜微创;胃间质瘤胃间质瘤是发生于胃肠道积胃肠道以外的C-Kit阳性间叶性肿瘤,属于胃肠道肿瘤的一种,较为少见,占胃肿瘤的2%左右。
手术切除治疗是目前治疗胃间质瘤的首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胃间质瘤患者64例,对比观察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下治疗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整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胃间质瘤,均经手术病理确诊证实患有胃间质瘤,患者均在自愿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2.64±4.21)岁,肿瘤大小0.5~5.0cm,平均肿瘤大小(3.42±0.45)cm,肿瘤位置:胃底6例,胃前壁15例,胃后壁11例;观察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3.49±4.55)岁,肿瘤大小0.5~5.5cm,平均肿瘤大小(3.50±0.41)cm,肿瘤位置:胃底7例,胃前壁17例,胃后壁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位置等临床资料方面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研究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3 6 - 0 0 0 4 - 0 2
The Cl i ni c a l S t ud y of La pa r os c o pi c a nd Ga s t r os co pi c Coo pe r a t i ve S uge r y f or Ga s t r i c S t r o ma l Tum or G( , O l S h i - z h ou
术后 随访 5 - 2 5个 月 ,未发现 肿瘤 复发 或转移 。结 论 双 镜联 合 手术 治疗 胃间质 瘤具 有快 速 准确 定位 、手术 时间短 、创 伤 小、恢 复快 、安 全
有效。
【 关键 词】腹 腔镜 ; 胃镜 ; 胃间质瘤
中图分 类号 :R 7 3 5 . 2
文献标 e m 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3 6 围衄
腹腔镜 与胃镜双镜联合治疗 胃间质瘤 的I 临 床研究
郭世 洲
( 中国医科大学辽 阳中心 医院普外科 ,辽宁 辽 阳 I 1 1 0 0 0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 腹 腔镜 与 胃镜双 镜联 合 ( L G C S ) 治疗 胃间质瘤 ( G S T )的 ・ 临床 效果 。方 法 分析 我 院 2 0 1 1 年 4月至 2 0 1 2年 1 2月双镜 联 合行 胃间质 瘤 切除 术的 2 3 例 胃间质 瘤 患者 的临床 资料 。结果 2 3 例 患者 均顺利 完成 手 术 , 无 中转 开腹 病例 , 全组 无并发 症及 死亡 病例 。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G e n e r a l S u r g e r y , L i a o y a n g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o f C h i n a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L i a o y a n g1 1 1 0 0 0 , C h i n a ) 【 A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a n d g a s t r o s c o p i c c o o p e r a t i v e s u g e r y( L G C S ) f o r g a s t r i c s t r o ma l t u m o r .
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肿瘤临床

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肿瘤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分析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8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63例胃肿瘤患者,采用胃镜联合腹腔镜对患者病灶进行准确定位,从患者腹腔部位对患者的胃肿瘤进行切除,行切除治疗胃底18例,治疗胃前壁为21例,治疗胃后壁24例。
结果63例手术均成功实施,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无中转进行开腹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为5~12 d,对其进行随访半年,患者无复发病症,也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肿瘤,可有效治疗患者的胃肿瘤病症,所造成的创伤小,患者出血量小,可以较快获得恢复,治疗胃肿瘤病症,安全有效,但其远期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进行随访评价。
【关键词】胃镜;联合;腹腔镜;胃肿瘤;临床探讨作者单位: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民政医院笔者选取平顶山市民政医院于2010年8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63例胃肿瘤患者,采用胃镜联合腹腔镜对患者病灶进行准确定位,从患者腹腔部位对患者的胃肿瘤进行切除,行切除治疗胃底18例,治疗胃前壁为21例,治疗胃后壁24例。
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3例患者中,男11例,女52例,年龄为20~75岁,平均(462±42)岁。
就诊主诉:患者发热待检查2例,食道裂孔疝手术中意外发现3例,体检无症状5例,上消化道出血16例,进食后上腹饱胀不适18例,腹部疼痛不适19例。
通过胃镜对患者病患处进行检查,患者胃粘膜下肿瘤,其大小为08~6 cm,超声胃镜对患者检查结果为:肿瘤均为粘膜下肿瘤,考虑为胃间质瘤。
其中肿瘤位置多发于胃底区侧壁或大弯侧前,发生于该位置的肿瘤有27例(429%),其中25例肿瘤向腹腔内生长(397%),从腹腔内使用腹腔镜进行定位,其中34例(540%)患者肿瘤向胃腔内生长,同时对其进行定位需要胃镜联合。
医师建议将其转入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其中3例例患者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瘤体表层溃疡,采用传统保守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止血控制。
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治疗胃肠道良性肿瘤效果的临床分析

等, 并使用温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有效 冲洗 , 安置引 流管 , 做好引 流护理 , 以此确保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可 以稳 步提 高。 1 . 2 . 2观察评价方法 在手术治疗期 间 , 要有效记 录两组患者 的临
选取 的 1 0 0例 胃肠 道肿瘤患者 均符合 中华 医学 会制定 的 胃 床基础资料 , 两组患者平 均手 术时间 、 平均 出血量 , 以及术后平 均 肠道 肿瘤临床诊 断标准 , 患者病灶 直径均在 2 c m以上 . 且病灶基 禁食时间和 胃肠功能恢复时 间。与此 同时 , 对于术后 出现并发 症 底部较深。同时排除心脑血管疾病 、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 精神疾病 、 的患者也要详细记录 , 如肠瘘 、 术后 出血等 问题 。 并且要将相关 调 意识障碍等病症 , 将 本次探究 的方 法与 目的事先告知 所有患者及 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 进 而 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和资料情况 。 其家属 , 征得其 同意并 签署知情 同意书后 , 将其采取 随机数字表 1 . 2 - 3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 的处 理工作采 取 S P S S 1 1 . 9统计学 软 法分为对照组 5 0例与观察组 5 0例 , 其中对照组 3 2例 男性 , 1 8 例 件进行分析 , 期间数 据检验使用 x : 和t 进行 。 P < 0 . 0 5 , 表示差异具
l… L u J - 厂_ 、L L ^ u H , ‘ 『u
工 NA H E A C T H 工N口UB T口 V
Y
L 一上 l 、 J L一
臣 至子 1 抛£
腹腔镜联合 内镜微创治疗 胃肠道 良性肿瘤效果的临 床分析 .
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中定位治疗胃间质瘤(附36例)分析

腹 腔镜切 除术 主要有下 列方式 : 胃腔 外手术 、 胃腔 内手 术 、 经 胃前 壁造 口手术 , 胃腔外 手术更 多的应用 于大弯侧 后壁和 胃前壁
间质瘤 嗍, 对 经济 困难 者 可减少 手 术费 用 ; 但腹 腔镜 手 术对 腔 内
2 结 果
术 后 行 胃肠 减 压 、 补充 营 养液 支 持 , 拔 除减 压 管后 , 进 流质 食物, 逐 步 过 渡 到正 常 饮食 。3 6例 均获 得 成 功 。手术 时 间 6 O 一 1 1 0 ai r n , 术 中 出血 量 1 5— 1 5 0 ml , 术 后 住 院 6~ 8天 , 随 访 3个
6 0 — 1 1 0 mi n , 术 中出血量 1 5— 1 5 0 ml , 术后住院 6~8天 , 随访 3个月 ~ 6年 , 无 并发症及 复发 病例。结论 : 应 用腹腔镜联 合 胃镜
术 中定位治疗 胃间质瘤 , 定位较 为准确 , 可 以有效缩短手术 时间、 减少创伤面 , 患者恢 复快。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临床 资料 2 0 0 7年 1 月至 2 0 1 2年 1 1月 , 共 治疗经检 查确诊 的 胃间质瘤
疗、 开腹治疗 、 使用腹腔镜 治疗 等措施。使用 胃镜进行 治疗又可 以 分为破坏性治疗和 胃镜下切除 , 但 因为这两种治疗 方式 不能对肿瘤 进行完全切除 , 所 以较少应用在临床上 ; 其他 的治疗措施 : 如 大活检 钳切除法 、 常规 圈套切除法 、 肿块 吸套切除法和切开剥离法 , 主要用 于腔 内型胃间质瘤的处理 , 对其他肿瘤形状 无能为力 , 尤其在瘤体 较大 的 [ 3 晴况下 , 存 在切除不完全 、 胃壁穿孔等风 险因素。 国内外 有不少学者认为 , 在当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完全 的局部切除。
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下治疗胃间质瘤效果分析

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下治疗胃间质瘤效果分析武现生;郑振松【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astroscopy combined with laparoscopic for gastric stromal tumor. Method: 30 cases with conventional open operation and 30 cases used gastroscopy combined with implement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laparoscopic,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anal exhaust time,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P<0. 05 ),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P<0. 05 ), postoperative anal exhaust time wa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P<0. 05 ), the patients i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wound healing after surgery of severe pai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3.3% and 10%.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23. 3% and 40%( P<0. 05 ). Conclusion: Gastroscopy combined with laparoscopy for small gastric stromal tumors has high rate of resection, less trauma, quick recovery after operation and other advantage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目的:探讨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下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患者实施常规开放手术,并与30例实施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的患者比较.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两组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虽然手术时间显著慢于对照组(P<0.05),但是其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术后切口愈合不佳、术后严重疼痛的比率分别为3.3%,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和40%(P<0.05).结论:胃镜联合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微小胃间质瘤,具有肿瘤切除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3(019)004【总页数】3页(P570-572)【关键词】胃镜;腹腔镜;开放手术;胃间质瘤【作者】武现生;郑振松【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漯河,476000;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漯河,476000【正文语种】中文胃间质瘤是可发生于胃肠道及胃肠道以外的CKit阳性的间叶性肿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胃肠道肿瘤,其中胃间质瘤约占所有胃肿瘤的2%,其治疗的首选方法是手术切除[1]。
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下治疗胃间质瘤效果分析

7 0 %来 自酪酸, 所 以酪酸是肠粘膜细胞 的主要营养物 质和能量来源, 可以加快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 建立生物 保护屏障 , 酪酸梭菌还可以促进肠粘膜 I g A的分泌, 提
[ 2 ] 方鹤松 , 魏承毓 , 段如 成. 腹 泻病 疗效判断标 准的补 充建 议[ J ] . 临床 儿科 杂志 , 1 9 9 8 , 1 6 ( 5 ) : 3 5 8 . [ 3 ] 胡炳堂 , 花 怀珍 . 常 乐康 、 蒙脱石散及 补锌 治疗小儿轮 状 病毒性肠炎 [ J ] . 中华全科 医学 , 2 0 1 1 , 9 ( 5 ) : 7 4 7 — 7 4 8 .
创 伤 小, 术后 恢复 快等优 点 , 是 一 种 值 得 临床 推 广 的 方 法 。
关键调 : 胃 镜 ; 腹腔 镜 ; 开放 手术 ; 胃间质 瘤
文献 标 识 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6 2 3 3 . 2 o 1 3 . 0 4 . 0 3 5
0 5), 观 察 组 术 后 发 生 术 后 切 口愈 合 不 佳 、 术后 严 重疼 痛 的 比 率分 别 为 3 . 3 %, 1 0 % 均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的2 3 . 3 %和 4 0 %( P < O . 0 5) 。结 论 : 胃镜 联 合 腹 腔 镜 双 镜 联 合 治 疗 微 小 胃 间 质 瘤 , 具有 肿瘤 切 除率 高 ,
Ga s t r o s c o p y Co mb i n e d wi t h La p a r o s c o p i c f 0 r Ga s t r i c S t r o ma l Tu mo r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供临床工作参考。
方法将本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在病灶切除成功率、中转开腹手术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性。
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病灶切除成功率较高,中转开腹手术率较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经χ2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肿瘤,可提高术中对病灶定位的准确率,降低中转开腹手术和并发症风险。
标签:腹腔镜;内镜;胃肠道肿瘤;临床效果;安全性近年来,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手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而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但腹腔镜手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某些特殊病变部位或早期病变的手术定位相对困难,在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中转开腹手术治疗。
内镜手术损伤小,但存在着操作局限的缺点,将腹腔镜和内镜双镜联合可更大程度的扩展手术范围[1]。
本文探讨了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6.74±11.83)岁;体重48kg~78kg,平均体重(60.43±12.62)kg;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68±0.57)年;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27例;肿瘤位于胃体6例、胃窦4例、乙状结肠24例、降结肠14例、横结肠12例、升结肠20例;肿瘤直径1.5~3.0cm,平均直径(2.36±0.67)cm。
所有患者均因腹部隐痛、黑便等症状来院就诊,经内镜检查确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联合腹腔镜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
行回顾性分析。
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27例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30例
使用内镜联合腹腔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复发率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内镜联合腹腔镜
治疗胃间质瘤临床疗效明显,可减少并发症并降低复发率,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内镜;腹腔镜;胃间质瘤;临床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endoscopy combined with laparoscopy in treatment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January to 2014 January were analyzed in 57 cases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Divid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eatment,27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laparoscopy,30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use of endoscopy combined with laparoscopy,compared two group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the operation,operation time,complications,recurrence rat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ombined laparoscopic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 significantly,can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the promotion of the value. Keywords:endoscopy;Laparoscopy;gastric stromal tumor;clinical value 在胃肠道中胃间质瘤是间叶源性肺上皮性肿瘤,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不适、腹痛以
及黑便[1]。
由于部分胃间质瘤来源于固有肌层,血管丰富,在内镜下无法将肿瘤完全切除,
因此临床逐渐联合腹腔镜治疗。
本文为探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现选
取患者57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27例
单纯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30例使用内镜联合腹腔镜。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为43至71岁,平均(62.6±3.6)岁;11例为胃底瘤,4例为胃窦瘤,12例为胃体瘤;病程为1至7个月,平均(3.4±1.1)个月;临床表现:20例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3
例为黑便或呕血,4例于体检时发现,1例由于病因不明贫血就诊时发现。
观察组患者中男
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为42至70岁,平均(61.7±3.3)岁;13例为胃底瘤,3例为胃
窦瘤,14例为胃体瘤;病程为1至8个月,平均(3.6±1.1)个月;临床表现:22例表现为
上腹部疼痛不适,4例为黑便或呕血,4例于体检时发现,2例由于病因不明贫血就诊时发现。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腹腔镜治疗。
术前常规胃肠
道准备,常规消毒,作纵行切口于脐上12mm,穿刺构建气腹,压力为12mmHg左右,将Trocar 10mm插入,将腹腔镜置入,查看腹腔损伤情况,并对病变予以探查,将Trocar 10mm、5mm分别插入两侧肋缘下锁骨中线处,将分离前、电热能刀放入,并作3mm切口于剑突下
正中偏左处,将倒“7”形墩头钢丝插入,放置小号乳胶引流管至腹腔中,分离韧带使胃充分暴露,查看肿瘤是否向胃体表面突出,而后定位肿瘤,经口腔将胃镜插入探查全胃,使瘤体正
对胃镜冷光源,明确瘤体位置,若有必要可使用钛夹对胃内肿瘤范围予以标记,配合使用胃镜,在腹腔中将缝线提起,用胃镜对胃内肿物消失情况予以观察,再使用切开闭合器切除肿
物楔形,明确创面无出血与渗血、无漏气、无残留肿物后将乳胶引流管留置于腹腔中,将其向体外引出并在皮肤上缝扎固定。
依据患者肿瘤具体部位选取合适的切除与缝合方法。
术后常规将标本送至病理检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18.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 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见表1。
3.讨论
胃间质瘤临床较为常见,临床逐渐使用腹腔镜切除胃间质瘤,但是单纯使用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有以下缺点:其一,为若肿瘤体积小且浆膜层完整则难以定位,易误切;其二,若病灶位于幽门或者贲门处,且无辅助观察设备易导致腔道闭锁或者狭窄。
而传统内镜则多用于诊断胃间质瘤并在腹腔镜切除胃间质瘤中起辅助作用。
因此,临床逐渐联合使用内镜与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其优势主要如下[3]:①可准确定位,减少寻找病灶时间,缩短手术时间;②可更完整切除病灶,确保切缘阴性,避免损伤胃壁或者切除正常胃组织;③内镜下对肿瘤予以环周标记,可减少肿瘤挤压,与无瘤原则相符;④可减少由于单纯腹腔镜中难以定位病灶而中转行开腹手术的次数;⑤内镜下胃内充气漏侧实验使手术安全性更高。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使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腹腔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复发率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莫琪研究结果相近[4]。
综上所述,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临床疗效明显,可减少并发症与降低复发率,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嵘,李晓刚,毛文源等.内镜联合腹腔镜切除胃肠道间质瘤可行性研究[J].腹部外科,2014,4(2):127-129.
[2]王震宇,秦鸣放,赵宏志等.胃间质瘤的内镜早期诊断及腹腔镜手术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9):927-930.
[3]莫琪,钱峻,汤黎明等.内镜联合腹腔镜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1):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