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胃管引导3D腹腔镜楔形切除术治疗邻近贲门部胃间质瘤

合集下载

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近贲门处胃间质瘤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近贲门处胃间质瘤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近贲门处胃间质瘤的临床分析隋建;陈林昊;黄良祥【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近贲门处胃间质瘤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该院2009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名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胃间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60名患者均在双镜联合下成功切除近贲门处的间质瘤,手术时间平均为11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8.5 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6.5 d.无1例出现感染、穿孔及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5~24个月,无1例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无1例出现吞咽困难、腹痛等症状,营养状况良好.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近贲门处胃间质瘤是安全和可行的.【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5(034)001【总页数】2页(P8-9)【关键词】双镜联合手术;腹腔镜;术中胃镜;胃间质瘤【作者】隋建;陈林昊;黄良祥【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学院胃肠外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学院胃肠外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学院胃肠外科,福建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表达CD117及CD34阳性[1],胃间质瘤占全部胃肠道肿瘤发病率的1%,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7~1.4)/105[2]。

GISTs对于放化疗不敏感[3],近10年来,腹腔镜胃肠外科飞速发展,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在近几年来成为胃间质瘤切除的标准术式。

但是对于位于近贲门处的胃间质瘤,如果肿瘤体积过大,或者过于接近贲门,切除后有可能导致贲门狭窄。

相对于开放手术,腹腔镜缺乏对于肿瘤体积和边界的触觉反馈,因而术中有误伤贲门的风险。

针对这个问题,对该院2009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的方式切除近贲门的胃间质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治疗胃间质瘤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治疗胃间质瘤疗效分析
腔镜 胃楔形切 除术 3 4例 ,腹 腔 镜 经 胃前 壁 胃局 部 切 除 术 6例 ,腹 腔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0 9年 8 月 ~2 0 1 5年 5月 于 我 院接 受 腹 腔 镜 下 胃局部 切 除术 ,并 完 整切 除肿 瘤 的 4 3例 ≥ 2 c m且 ≤ 5 c m 的 胃间质 瘤患
切且安全可行。
【 关键词 】胃肠 间质瘤 ; 腹腔镜 ; 局部切除 【 中图分 类号 】 R 7 3 5 .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0 8( 2 0 1 5 ) 2 3 — 0 0 9 8 — 0 2
d o  ̄ :1 0 3 9 6 9  ̄i s s n . 1 6 7 4 — 9 3 0 8 2 0 1 5 2 3 0 7 ( )
部 不适 1 5 例 ,黑便 3 例 ,体 检 发现 2 5 例 。病 例 纳入 标 准 : ( 1 )
术 前评 估 肿瘤 ≥ 2 c m且 ≤ 5 c m,未 见 远处 转 移 。 ( 2) 术 后 病理
( 3 ( ) . 9 1 ±1 7 . 6 0)月 , 1 例 中危 患 者 ,术 后 未 口服 格 列 卫 辅 助 治 疗 ,术
An a l y s i s Et i e c t o fGas t r i c Lo c l a Ex c i s i o n i n Tr e a t me n t Ga s t r o i nt e s t i na l S t r o ma l Tum o r s W i t h La oa r o s c oo i c
1 . 2 手术 方 法
所 有 患者 均 采 用 气管 插 管 全身 麻 醉 ,取 平 卧位 ,建 立气 腹 并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的质瘤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的质瘤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的质瘤的效果分析邱泽成【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3(000)009【摘要】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

进行回顾性分2006年4月~2013年4月我院72例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总结。

结果研究发现,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顺利进行。

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占50%(36例),腹腔镜经胃肿瘤外翻切除术占47%(34例),远端采用腹腔镜辅助胃大部切除术占1.5%(1例),近端采用腹腔镜辅助胃大部切除术占1.5%(l例)。

患者瘤体平均直径2.6~4.8cm,手术时间平均为56.5~110.5min,术后出血量平均4.3~52.7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1~8.9d。

3例出现并症,并发症几率为4.4%。

对67例患者进行随机访问调查(93%),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67例均未出现远处转移和复发情况,手术后因其他原因死亡1例。

总生存率达到99%。

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创伤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2018-2019)【作者】邱泽成【作者单位】茂名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广东茂名 5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腹腔镜在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 [J], 王治伟2.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分析 [J], 吴胜春3.联用腹腔镜与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分析 [J], 方伟坤4.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及术后效果分析 [J], 曲默;张彧;赵红彦;房津辉5.联用腹腔镜与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分析 [J], 陈勇军;潘晓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中定位治疗胃间质瘤(附36例)分析

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中定位治疗胃间质瘤(附36例)分析
3 . 4 腹 腔 镜 切 除 术
腹 腔镜切 除术 主要有下 列方式 : 胃腔 外手术 、 胃腔 内手 术 、 经 胃前 壁造 口手术 , 胃腔外 手术更 多的应用 于大弯侧 后壁和 胃前壁
间质瘤 嗍, 对 经济 困难 者 可减少 手 术费 用 ; 但腹 腔镜 手 术对 腔 内

2 结 果
术 后 行 胃肠 减 压 、 补充 营 养液 支 持 , 拔 除减 压 管后 , 进 流质 食物, 逐 步 过 渡 到正 常 饮食 。3 6例 均获 得 成 功 。手术 时 间 6 O 一 1 1 0 ai r n , 术 中 出血 量 1 5— 1 5 0 ml , 术 后 住 院 6~ 8天 , 随 访 3个
6 0 — 1 1 0 mi n , 术 中出血量 1 5— 1 5 0 ml , 术后住院 6~8天 , 随访 3个月 ~ 6年 , 无 并发症及 复发 病例。结论 : 应 用腹腔镜联 合 胃镜
术 中定位治疗 胃间质瘤 , 定位较 为准确 , 可 以有效缩短手术 时间、 减少创伤面 , 患者恢 复快。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临床 资料 2 0 0 7年 1 月至 2 0 1 2年 1 1月 , 共 治疗经检 查确诊 的 胃间质瘤
疗、 开腹治疗 、 使用腹腔镜 治疗 等措施。使用 胃镜进行 治疗又可 以 分为破坏性治疗和 胃镜下切除 , 但 因为这两种治疗 方式 不能对肿瘤 进行完全切除 , 所 以较少应用在临床上 ; 其他 的治疗措施 : 如 大活检 钳切除法 、 常规 圈套切除法 、 肿块 吸套切除法和切开剥离法 , 主要用 于腔 内型胃间质瘤的处理 , 对其他肿瘤形状 无能为力 , 尤其在瘤体 较大 的 [ 3 晴况下 , 存 在切除不完全 、 胃壁穿孔等风 险因素。 国内外 有不少学者认为 , 在当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完全 的局部切除。

腹腔镜经胃切除术与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胃肠道间质瘤疗效对比

腹腔镜经胃切除术与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胃肠道间质瘤疗效对比

1 . 2 . 1 纳入标 准
( 1 ) 胃镜 及 c T图像 组所有 肿瘤 均被完 整切 除并 完整 保 留
其次 ,经 胃腔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
均提示 直径小 于 5 a m位于贲 门向 胃腔 了贲 门, 手 术时间( 7 1 . 9 4±4 . 6 3 ) a r i n , 切 生率明显低 于近端 胃切除术组 。腹腔镜 内突 出的拟 诊 问质瘤 : ( 2 ) 不能 通过 内 镜下切 除 ; ( 3 ) 无绝对手术 禁忌证 。 口长 度 为 ( 4 . 9 8±0 . 1 5 )c m. 卧 床 时 间 胃问质瘤切 除相对 于开腹手术恢 复快 、 切 口美观 、 住院时间短 ] , 为广 ( 3 3 . 7 6- 4 - 3 . 8 0 ) h , 术 后住 院天数 ( 4 . 9 4 - 4 痛苦少 、 1 . 2 . 2 手术 方 法 腹腔镜 近端 胃切 除 1 . 0 3 )d , 切 口愈合 异 常 1 例, 周切 缘 阳 大患者和普通外科医师所接受[ 9 - 1 0 ] 。 针对
术组 ( 简称 近端 胃切除组 ) 按 照传统 近 性 0例 , 极低 危 险度 6例 . 低危 险度 1 1 贲 门部的低风险度以下的间质瘤 ,本研 端 胃切除方法 。腹腔镜经 胃腔切除术组 例 , 中危险度 0 例, 高危险度 0 例, 饱胀不 究结 果表 明用 腹腔镜 经 胃腔切 除 同样
胃腔切 除 , 并将 资料 总结 如下 :
放置负压 引流管 , 缝合腹壁切 口。 1 . 2 . 3 术 后处理
镜 双镜联 合 胃壁切 除术取 得 了 良好 的
1 资 料 与 方法
1 . 1 一 般 资料
进食 流质 饮食 未诉 效果 [ 5 ] 。但是对 于贲 门部位的 间质瘤 ,

腹腔镜经胃壁胃腔内手术治疗胃底近贲门处胃肠间质瘤

腹腔镜经胃壁胃腔内手术治疗胃底近贲门处胃肠间质瘤

腹腔镜经胃壁胃腔内手术治疗胃底近贲门处胃肠间质瘤目的:考察腹腔镜经胃壁胃腔内手术治疗胃底近贲门处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3年10月就诊的胃底贲门部胃间质瘤患者38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及随访结果。

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排气时间短,进食时间早,住院天数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术后病理检查外科标本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两组均未发生复发和转移。

结论:对胃底贲门部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安全性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腹腔镜;胃肠间质瘤;开腹手术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位置,最常见于胃,是一种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有潜在恶性倾向[1-2]。

其组织学形态有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或多形性细胞,遗传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3-4]。

现在临床上治疗胃肠间质瘤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进行手术切除。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腹手术切除肿瘤,但是手术创口大,恢复较慢,给患者带来的身心伤害较大。

近些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可以采用腹腔镜下切除胃肠间质瘤的方式,给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本文收集了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胃底贲门部胃肠间质瘤患者38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进行肿瘤切除术,比较这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确定了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胃底贲门部胃肠间质瘤患者38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28~70岁,平均(42.1±21.2)岁,病程2~10年,平均(5.2±1.6)年。

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

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

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摘要】目的:研究胃胃肠间质瘤(GIST)采用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ELWR)的疗效。

方法:选取40 例在我院于2009 年8 月至2014年8月期间接受的治疗胃GIST患者,患者均采取ELWR治疗,观察术后情况。

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为(35.4±10.6)ml,手术维持时间(54.2±6.9)min,术中无中转开腹患者,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下床时间为(1.3±0.5)d,术后出院时间为(4.6±0.9)d。

术后病理结果:中度及高度危险分别有6 例、2例,低度及极低度危险分别有18例、14例。

免疫组化结果:CD117、CD34 均为阳性,DOG-1 阳性率为95%(38/40)。

术后随访未见有并发症、远处转移及肿瘤复发者。

结论:ELWR治疗胃GIST,疗效较好,具有微创优势,在严格遵守手术操作下,发生肿瘤复发情况较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GIST;ELWR;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2-01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种消化道的潜在恶性肿瘤,常见临床表现有消化道出血、腹痛及腹部肿块。

临床上治疗GIST 首选外科手术。

本文为研究胃GIST采用ELWR治疗的临床疗效,对40 例胃GIST患者进行研究,具体见以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40例在我院于2009年8 月至2014 年8 月期间接受的治疗胃GIST患者,纳入标准:1)术后病理确诊为GIST。

2)术前经腹部超声、胸部X线片及上腹部CT检查显示肿瘤未向肺、肝、腹腔等组织器官远处转移。

排除标准:1)胃多发肿瘤者。

2)肿瘤直径超过5cm患者。

其中女性11例,男性29例,年龄36至80岁,人均年龄为(57.6±9.3)岁,肿瘤平均直径为(3.1±1.7)cm。

腹腔镜微创治疗胃部胃肠间质瘤的近期临床效果研究

腹腔镜微创治疗胃部胃肠间质瘤的近期临床效果研究

r e c o v e y r t i me a n d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h o s p i t a l s t a y t i me i n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g r o u p w e s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7 0 . 4±2 3 5)m i n ,
为 ( 7 0 . 4- 4 - 2 3 . 5 )mi n 、( 2 5 . 4 ±1 0 . 3 )m L 、( 5 . 2 4 - 1 . 1 )d 、( 7 . 0 -2 4 . 5) d低 于 开 腹 组 ( 1 4 0 _ 3 ±5 2 . 1 )m i n 、
( 8 9 . 4 4 - 7 0 . 5) mL 、( 8 . 1 - 4 - 2 . 1 )d 、( 1 2 . 4±7 - 3) d ,两组 比较 差 异 均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O . 0 5 o两 组 完 整
r e s e c t i o n o f g a s t r i c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s t r o m a l t u m o r ( G I S T s ). Me t h o d: 5 5 p a t i e n t s o f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s t r o m l a t u m o r
切除效果 , 但 患者恢 复速度更快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 降。
【 关键词 】 胃 肠间质瘤 ; 胃部手术; 腹腔镜; 临床疗效
La p a r o s c o p i c Mi n i ma l l y I n v a s i v e Tr e a t me n t o f Ga s t r i c Ga s t r o i nt e s t i n a l S t r o ma l Tu mo r Ef f e c t i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囊胃管引导3D腹腔镜楔形切除术治疗邻近贲门部胃间质瘤王琦;孙华文;王秋爽;杨厚涞;沈世强【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球囊胃管引导3D腹腔镜楔形切除术治疗邻近贲门部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20例邻近贲门部(距离≤5 cm)胃间质瘤病人,在球囊胃管引导下行3D腹腔镜楔形切除术.回顾性分析该组病人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病理结果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在球囊胃管引导下完成3D腹腔镜楔形切除术,未发生术中肿瘤破裂、中转开腹以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平均手术时间(79.2±23.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1±17.1)ml.除1例术后腹腔出血病人经保守治疗痊愈外,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发现贲门狭窄.随访12~3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对于邻近贲门的胃间质瘤,应用球囊胃管引导行3D腹腔镜楔形切除术安全可行,符合手术原则,并可预防术后贲门狭窄.%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3D laparoscopic wedge resection (LWR) guided by calibrating bougie for gastric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 adjacent to the cardia.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we performed 3D LWR guided by calibr ating bougie on 20 cases of gastric GIST near to (≤5 cm) the cardia.Perioperative records,histopathology results and long-term outcome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In all patients given 3D LWR guided by calibrating bougie,there was no tumor rupture,conversion to open access or residual neoplasms of resection margin.The mean procedure duration was 79.2 ± 23.4 min and the mean blood loss was 35.1 ± 17.1 mL.No mor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except 1case of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bleeding cured by conservative therapy.No cardia stenosis was seen under the gastroscopy and angiography of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3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All 20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to 38 months (mean:22.5 months),and none of them had tumor recurrence ormetastasis.Conclusions 3D LWR guided by calibrating bougie is safe and feasible for gastric GIST adjacent to the cardia.This procedure fits to the therapeutic criteria of GIST and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cardia stenosis.【期刊名称】《腹部外科》【年(卷),期】2018(031)002【总页数】4页(P112-115)【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贲门;球囊胃管;腹腔镜;三维视觉【作者】王琦;孙华文;王秋爽;杨厚涞;沈世强【作者单位】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一科;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一科;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一科;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一科;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胃间质瘤约占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的50%~60%,其中又以胃中上部最为多见[1]。

外科手术仍然是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楔形切除术和胃大部切除术,近年来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2]。

对于邻近贲门部(距离≤5 cm)间质瘤而言,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则手术后面临反流性食管炎的问题,严重影响病人术后生活质量,而不适当的楔形切除手术则有造成贲门狭窄甚至肿瘤残留的可能[3]。

如何在保证肿瘤R0切除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依然是一个令外科医生棘手的问题。

我们受袖状胃切除术(SLEEVE)应用球囊胃管支撑的启发[4],在应用3D腹腔镜楔形切除术(laparoscopic wedge resection, LWR)治疗邻近贲门部间质瘤术中置入球囊胃管引导,以精准判断安全切缘并有效避免术后贲门狭窄。

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共完成20例,随访至今效果满意,现将结果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收集2年间在我科接受3D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的20例邻近贲门部(距离≤5 cm)的间质瘤病人。

20例病人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4.3±11.7)岁;肿瘤最大直径为(4.27±1.07) cm;体质量指数为(25.2±4.1)kg/m2;其中病灶位于胃前壁的8例,胃底部6例,大弯侧2例,小弯侧2例,胃后壁2例。

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人术前均需经过胃镜和(或)超声内镜以及腹部CT检查诊断为胃底间质瘤,肿瘤上界边缘距离贲门5 cm以内,肿瘤直径在2~6 cm,并且在术后经过病理证实;②术前未接受口服伊马替尼药物治疗;③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Ⅲ级,无明显手术禁忌证;④术前充分告知病人及家属病情以及治疗方法的利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肿瘤直径小于2 cm或大于6 cm;②既往腹部手术史;③术前影像学检查考虑肿瘤破裂、侵犯周围脏器或者肿瘤上界距离贲门≤2 cm;④ 并存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凝血机制障碍;⑤存在腹腔或远处转移可能。

二、治疗经过1.围手术期管理所有病人均按照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尽量不留置胃管、尿管以及腹腔引流管或于术后早期拔除,术后充分镇痛并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减少肠外营养时间并尽早进行肠内营养治疗。

手术中严格遵循肿瘤的治疗原则并且重点注意确保肿瘤完整切除,切缘阴性,并且在手术过程中避免肿瘤破碎;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有足够手术经验的医师完成,确保手术质量。

手术切除标本由专门的病理科医师进行病理检查。

2.手术过程[5] 采用全身静脉麻醉,病人取平卧分腿位,主刀取左侧站位,扶镜手站于病人两腿之间。

于脐下切开10 mm切口,Veress法建立气腹,压力设置为12~15 mmHg,脐下置入10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以及3D腹腔镜镜头,左侧腋前线肋缘下置入12 mm Trocar作为主操作孔,左侧腹直肌外侧缘置入5 mm Trocar,右侧肋缘下置入5 mm辅助操作孔,根据肿瘤的部位以及术中具体情况调整主操作孔位置以及是否增加辅助操作孔。

利用3D腹腔镜头的可调节方向以及立体纵深感充分探查明确病灶部位以及与贲门的关系,在切除肿瘤前经口置入36F 球囊胃管(美国强生公司)进行引导。

对于主体为胃前壁,呈腔外生长病灶明确的,可将病灶提起后以腔内切割吻合器(Endo-GIA)行楔形切除;在胃底靠近大弯侧或者后壁的,切开大网膜或沿大弯侧离断胃短血管,将胃壁翻转充分显露病灶后仍然采用Endo-GIA切除;对于主体为腔内生长者,可沿肿瘤边缘切开胃浆膜层以后将肿瘤变成腔外突出再行闭合楔形切除[6]。

注意切除线距离肿瘤边缘以及贲门均至少1 cm并送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确认切缘安全,若应用多个Endo-GIA应确保切除线的连续性。

切除后的标本放置于标本袋中,经扩大的主操作孔或者上腹正中切口取出,球囊胃管在手术结束后即拔除。

三、观察指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相关指标。

术后病理检查:包括肿瘤大小,切缘情况,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相关指标如CD117、CD34、DOG1、Ki67、核分裂象和Fletcher间质瘤危险度评级[8]。

四、术后随访采用电话、邮件以及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每3个月1次,至少随访4次以上,了解其有无吞咽梗阻感以及有无复发转移征象。

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以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了解有无贲门狭窄。

对于术后病理提示为中高危险度的病人还需要求其口服伊马替尼治疗至少1年。

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79.2±23.4) min,术中出血量为(35.1±17.1) ml,最大切口长度为(3.6±1.1) cm,均未出现肿瘤破裂以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情况。

术后排气时间(3.1±0.9) d,住院时间(7.1±1.2) d。

除1例病人出现术后腹腔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外,其余病人未出现重大术后并发症如腹腔(吻合口)出血、肠梗阻、吻合口漏等。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肿瘤平均直径为(4.3±1.1) cm,均完整切除无肿瘤破裂以及切缘阳性,CD117+为19/20,CD34+ 以及DOG1+均为18/20,Ki67>5%为2/20,核分裂数>5个/HPF为5/20,Fletcher间质瘤病理分级中危病人8/20,高危病人1/20。

随访结果:所有病人均至少完成每3个月1次的术后随访4次,随访12~3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未发现有肿瘤复发转移。

术后3个月胃镜以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见贲门狭窄,未发生远期并发症如粘连性肠梗阻和切口疝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