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八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案2苏科版解析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三、摩擦力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三、摩擦力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三、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4. 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摩擦力的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的一些摩擦力的现象,如走路时鞋子与地面的摩擦力、滑板与地面的摩擦力等。

2. 知识讲解: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些有关摩擦力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摩擦力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与摩擦力有关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分类:静摩擦力、动摩擦力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生活中的一些摩擦力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答案:如走路时鞋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我们能够行走;滑板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滑板能够滑动。

2. 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已知正压力为10N,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为中级。

答案:根据公式,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摩擦力大小为10N × 中级 = 5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使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包括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3. 让学生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能够运用这些因素解释生活中的摩擦力问题。

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定义、计算公式。

2.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3.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系数。

4. 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添加润滑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计算公式;摩擦力的分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计算;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实验、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摩擦力的奥秘,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兴趣。

2.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定义,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3. 介绍摩擦力的分类: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讲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系数对摩擦力的影响。

5. 讲解如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让学生了解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添加润滑油等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摩擦力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摩擦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摩擦力计算公式的掌握、摩擦力分类的认知、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应用。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练习题、实验报告、小组讨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三、摩擦力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三、摩擦力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三、摩擦力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2. 详细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定义;(2)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3)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系数等;(4) 摩擦力的应用: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5) 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2. 掌握摩擦力的应用,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摩擦力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计算方法,摩擦力的实际应用;2.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和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摩擦力现象,如走路、写字等;2. 理论讲解: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自行车刹车时的摩擦力;5.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并分享讨论成果;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定义;2.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3.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系数等;4. 摩擦力的应用: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5.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请用图示解释;(2) 分析自行车刹车时的摩擦力,说明是如何实现制动的;(3) 讨论如何增大和减小自行车座椅与自行车之间的摩擦力。

2. 答案:(1) 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2) 自行车刹车时,摩擦力是通过刹车片与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增大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3) 增大自行车座椅与自行车之间的摩擦力可以通过增大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可以通过减小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使用滚动代替滑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类型,包括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3. 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和接触面的材料。

4. 让学生学会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摩擦力的类型及其特点。

3.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1. 摩擦力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2. 摩擦力的类型及其区别。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深入理解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学内容:介绍摩擦力的定义,讲解摩擦力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基本知识。

2. 第二课时:摩擦力的类型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介绍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概念及其特点,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摩擦力。

3. 第三课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讲解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和接触面的材料对摩擦力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如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4. 第四课时: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分析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的制动系统、鞋底的花纹等,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重要性。

5. 第五课时:摩擦力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摩擦力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不同类型摩擦力的认识和区分能力。

3.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对摩擦力影响因素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4. 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对摩擦力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摩擦力的概念、计算公式、类型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力 三 摩擦力(2)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力 三 摩擦力(2)教案 苏科版

摩擦力一、教学目标1、知道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2、通过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并在探究过程中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3、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体验这一方法。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

5、经历研究自行车上摩擦的过程,激发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初步形成用物理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初步认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难点:对摩擦力的认识三、器材木块、小车、木板、书本2本、弹簧测力计、毛巾、钩码若干、自行车四、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教师设疑:在不使用任何工具情况下,用手竖直地把一本书提起的同时,将另一本书也“粘”起,演示下图中做法的同时问学生,为何一本书能“粘”起另一本书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摩擦力。

(二)新知探究1、摩擦力教师:请同学们分别用手拉静止在水平桌子上的木块;把手放在移动,慢慢加力;模拟冬天搓手,慢慢加力。

教师:这说明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还受到一个阻碍它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投影: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将要滑动或滑动时,会受到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物体有运动趋势时受到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摩擦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物体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教师举例: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翻书本时,手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学生举例:(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教师提问:生活中的滑动摩擦力有大有小,对我们有益的摩擦力应该增大,对我们有害的摩擦力应该减小,那么,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呢?学生回答:可以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

教师提问:怎样测出物体在水平面上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呢?教师示范:(投影: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八年级物理下册 摩擦力(第二课时)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摩擦力(第二课时)教案 苏科版

摩擦力教案(第二课时) 苏科版物理
三、摩擦力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2)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3)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

[教学重点]:
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测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教学设计]
1.摩擦力是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摩擦力呢!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1)用弹簧测力计拉放在木板上的木块。

(木块不动)
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滑动。

3)将木块下放几支圆珠笔芯,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运动。

提问:弹簧测力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为什么呢?你能作何猜想?
投影摩擦力的分类。

讨论后得出结论: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给你们实验:(筷子提米,但不成功)。

这是为什么呢?
你们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呢?
通过学生观看视频的形式告诉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观看一组视频,分析都采用了哪些方法改变摩擦力的)
3.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
展示磁悬浮列车图片和气垫车视频,介绍科学家们的做法。

4.小结。

5.自行车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请同学们观察自行车的图片,并结合自己在使用自行车过程中的体验,思考,自行车上都在哪些地方用了哪些来改变摩擦力的。

总结:自行车中增大摩擦的方法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苏科版8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三、摩擦力教学设计

苏科版8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三、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8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3.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4.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接触面脱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概念和摩擦力的分类。

2.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和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演示摩擦力的实验器材,如木块、滑轮、桌子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如木块、滑轮、桌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刹车,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摩擦力的定义、分类和影响因素。

3. 演示实验:进行摩擦力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摩擦力的存在和影响。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分类: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影响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接触面脱离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接触面脱离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在水平桌面上滑动,请分析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答案: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和桌面的摩擦系数有关。

2. 题目:一个物体在斜面上滑动,请分析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答案: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斜面的摩擦系数和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一、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 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 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摩擦力可以通过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等方法;增大摩擦力可以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代替滚动等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 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分类,了解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3. 让学生学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了解摩擦力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4. 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

5.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难点: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实验器材(包括木块、毛巾、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如走路、骑自行车等,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

2.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在黑板上写出摩擦力的定义,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 讲解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解两种摩擦力的区别。

4. 讲解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通过实验和图示进行讲解。

5. 讲解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作业
教学反思
2
1
1、动动手:用左手握住笔,右手握住笔 的另一端转动笔。 当左手分别轻握和紧握 时, 两次转动你感觉有什么不同?写下你 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F
甲 乙
பைடு நூலகம்
F F

F

2、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如图为探究 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实验装置, 图中表示用同一长方体木块 做四次实验, 其中甲和丙为同一水平木板表面, 乙和丁为同一 水平棉布表面。 由图中的甲和乙, 小明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 接触面越粗糙, 摩擦力 越大。 想一想: ( 1 ) 观 察 图 中 的 甲 和 丙 , 你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观 察 图 中 的 乙 和 丁 , 你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力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定物体滑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中,体会怎样进行科 学的实验设计和验证,以及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 (2)理解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方法。 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难点 测定物块在不同表面上滑动 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教学目标
重点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内 教师主导活动
]实验探究归纳法 容 学生主体活动 个案调整




两个同学来拔河比赛,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 的力,这种力叫 做滑动摩擦力。 2.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当物体匀速直线滑 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 物体滑动时所受的滑 动摩擦力。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 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一)体验滑动摩擦力 各 小组用细线拴住木块,在桌面上慢慢拉动,然后小组讨论, 汇报你拉动木块时的感觉。 (二)活动 8.5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猜 一 猜 : 我 觉 得 滑 动 摩 擦 力 大 小 与 有关。 用何种物理方法研究某种因素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实验一:探究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实验时, 控制 和 相同, 改变 。 实验二: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实验时, 控制 和 相同, 改变 。 实验三:探究压力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实验时, 控制 和 相同, 改变 。 综合上面的三个结论,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在一定 范围内,滑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导学导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