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作文教案 《西天取经》

合集下载

《西游记》教案

《西游记》教案

《西游记》教案一、教案目标通过学习《西游记》,使学生能够:1. 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2. 分析《西游记》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4. 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西游记》的情节和人物形象;2. 解读《西游记》中的寓意和主题;3. 探讨《西游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西游记》的基本情节介绍1. 导入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西游记》的了解和印象,引导进入课题。

2. 教学简要介绍《西游记》的情节,重点讲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经历,包括与妖精的战斗、解救百姓、解决疑难问题、遇到困难等。

请学生分角色讨论各自最喜欢的情节,并理由。

第二课时:《西游记》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点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形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2. 教学分别介绍唐僧的智慧和贤德、孙悟空的机智和勇猛、猪八戒的贪食和懒惰、沙僧的默默付出和守纪律等人物特点。

3. 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最喜欢或最欣赏的角色,用一段话描述该角色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第三课时:《西游记》中的寓意和主题1. 导入通过阅读《西游记》中某一章节或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寓意和主题。

2. 教学解读《西游记》中涉及的寓意和主题,如修行与成长、善恶报应、以心化物等。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重要的主题,并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

第四课时:《西游记》与中国传统文化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西游记》的联系,引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教学介绍《西游记》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封建礼教、道教文化、佛教思想等。

3. 练习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选择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解读其在《西游记》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对情节和人物的影响。

四、教学方案执行根据课程计划,按时完成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练习和解答问题的表现,评价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西游记》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西游记》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西游记》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西游记》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唐朝僧人玄奘师徒西天取经的神魔小说。

该教案面向初中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学习相关的常用词汇和成语。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呈现一幅以孙悟空为主题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2.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对《西游记》的了解,展开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西游记》(30分钟)1.分发《西游记》的简介,让学生先自己阅读并理解。

2.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简介中的关键词,并列举与西游记相关的成语。

3.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加深对《西游记》的了解。

第三步:阅读课文(40分钟)1.分配适量的课文给学生阅读,鼓励学生进行默读。

2.听读课文,师生共同朗读,并发现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解读,重点阐述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第四步:文学鉴赏(30分钟)1.针对课文中的一个片段展开讨论,例如孙悟空与红孩儿的对打。

2.分析文中的用词和句式,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引导学生欣赏《西游记》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第五步:扩展活动(2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剧场表演,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进行改编。

2.学生进行番外篇创作,想象自己是《西游记》中的角色,写一段与主要故事情节相关的番外篇。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发展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1.课前准备:准备一幅以孙悟空为主题的图片,并准备好相关教学材料。

2.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讨论、阅读、朗读、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

《西游记》教学设计

《西游记》教学设计

《西游记》教学设计《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故事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在中小学教育中,《西游记》也是必不可少的教材之一,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西游记》的内容与精神,从中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下面我们将就《西游记》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和著作背景;2.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结构;3. 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形象特点;4. 了解《西游记》所体现的价值观念;5. 发展学生的阅读、分析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通过老师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和著作背景、故事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主要人物形象等知识;2. 阅读法。

通过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原著文本,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内容及语言风格;3. 讨论法。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对《西游记》的思考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的辅助,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西游记》的内容和背景。

四、教学过程1. 作者和著作背景介绍。

通过讲述吴承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及其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对《西游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 故事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阅读原著文本,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对主要事件和情节进行整理和梳理;3. 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形象特点。

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了解《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及其形象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人物性格、行为特点等,以及这些形象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4. 价值观念学习。

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了解《西游记》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对其中的道德与智慧进行深入思考,并对其进行评价与反思;5. 阅读教学。

通过让学生阅读原著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文本内容,并从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年级语文西游记教案

二年级语文西游记教案

二年级语文《西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游记》的作者、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改编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经典名著的意识。

(2)学会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正义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孙悟空大闹天宫1. 导入新课,简介《西游记》的作者、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3. 学习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4. 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讨论他的勇敢和聪明。

第二课时: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 学生复述上节课的故事情节。

2. 深入学习课文,分析白骨精的形象和特点。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4. 讨论孙悟空如何识破白骨精的诡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第三课时:孙悟空大战哪吒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2. 学习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3. 分析哪吒的性格特点,讨论他的勇敢和正义。

4.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第四课时:孙悟空智斗牛魔王1. 学生复述上节课的故事情节。

2. 深入学习课文,分析牛魔王的形象和特点。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4. 讨论孙悟空如何智斗牛魔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课时:孙悟空除妖降魔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2. 学习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3. 分析故事中其他妖怪的形象和特点,讨论他们的邪恶和结局。

4.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掌握生字词。

2. 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体会人物情感。

《西天取经我能行》说课稿

《西天取经我能行》说课稿

《西天取经我能行》说课稿我主要从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来说:一、设计理念:许多孩子在作文中无话可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平时不注意观察,不注意观察的原因又主要是不懂得怎么样去观察,因为他们的思维是跳跃性的、感性的,思路很难有一个清晰的途径,所以家长应该在平时就进行有效的引导。

我在教学中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教科书只是说观察如何如何重要,却没有可操作性强的、体系化的观察能力训练指导,于是才另辟蹊径,以观察能力的训练为入门作文的中心。

二、教学目标:1.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观察好习惯。

2.学会捕捉精彩镜头,并运用想象把所见、所听、所想写进自己的文章中。

3、从片段描写入手,把片段描写写具体。

教学重点:1调动所有感官进行观察。

2理解游戏的道理,有所感悟。

教学难点:运用观察理解把文章写具体。

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班级为六(1)班30名学生,该班学生在该班语文教师田芳老师的培养下,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较高写作水平。

但我与他们不太熟悉,所以需要注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课堂状态,做好引导、调整,让学生投入教学中。

四、教学过程设计:1.小实验导入目的:感知观察的重要2.游戏:1)观察造型,描述造型目的:指导观察动作的方法:有序、抓重点2)谈挑逗办法目的:引导学生从动作、语言、神态多种方式进行挑逗,为游戏做铺垫。

3)选角色,看规则:明确游戏规则,避免过程中出乱子。

4)玩游戏:表演者体验、观众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5)采访:学生再现精彩片段,描述所看、所听、所想3.写作:充分给足创作时间4.评价修改:好作文改出来,互评互改,互促进。

5.总结:交流收获,检验目标达成情况,使学生学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1.自身状态:1)自身素养有待提高,平常都只专注到工具性,大大忽略人文性,2)两年未教语文的生涩,3)习作教学的短板。

2.本堂教学感受:1)教学的初心缺失:备课困难重重,面面俱到思维定式影响,没有明确的目标,虚荣心作祟下,脑袋全是怎么新、怎么出彩,却没在想我这堂课要学生学会点什么。

《西游记》(教案)

《西游记》(教案)

《西游记》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象征意义。

学生能够解读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和创作,提高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西游记》第一至第五回:介绍唐僧师徒四人出发西天取经的背景和动机,以及他们在旅途中的初步经历。

2.2 教学重点: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关系。

作品中的经典情节和象征意义。

作品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3.2 批判性思维: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进行评价和思考。

3.3 文学创作:学生通过创作小故事或角色扮演,提高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作品的深入理解程度。

4.2 写作和创作:评估学生在写作和创作中的表现,包括故事情节的逻辑性、人物性格的鲜明性和文学语言的运用。

4.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西游记》的考试题目,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以评估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计划5.1 第一周:阅读第一至第三回,了解唐僧师徒四人的背景和出发西天取经的动机。

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他在故事中的作用。

5.2 第二周:阅读第四至第五回,了解他们在旅途中的初步经历。

讨论猪八戒和沙僧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团队中的角色。

5.3 第三周:阅读第六至第八回,分析作品中的经典情节和象征意义。

探讨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六、教学活动6.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唐僧师徒四人的角色,进行场景表演,增强对人物性格和情节的理解。

《唐玄奘西行取经》语文教案

《唐玄奘西行取经》语文教案

《唐玄奘西行取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唐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3)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故事中的情景,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唐玄奘坚定的信仰、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2)领悟友谊、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掌握。

2. 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与应用。

3. 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

2. 故事情节的拓展与想象。

3. 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资料,总结文章大意。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4. 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表演等方式,体验故事中的情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唐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讨论故事情节。

3. 讲解重点:分析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解释古代文化知识。

4. 人物分析:合作探讨,分析唐玄奘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唐玄奘的精神品质,领悟友谊、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与《唐玄奘西行取经》相关的影视片段、图片等,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认识。

2. 创设情境:通过设置故事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验作品情感。

3. 对比分析:将《唐玄奘西行取经》与其他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其独特之处。

《唐玄奘西行取经》语文教案

《唐玄奘西行取经》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唐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3. 通过学习故事中唐玄奘的勇敢、智慧、坚定和善良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西游记》中唐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情节。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唐玄奘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宗教概念。

2. 深入分析故事中表现出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如《西游记》原著、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资料。

2. 学生准备《西游记》原著或其他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学习故事情节:学生自读《唐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关系。

3. 分析人物形象: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了解唐玄奘的形象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出唐玄奘的勇敢、智慧、坚定和善良的具体表现,并进行讨论。

4. 深入探讨故事内涵: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挖掘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西游记》的其他章节,深入理解作品。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其他章节的故事情节,加深对整部作品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西游记》的心得体会。

3. 邀请专家或家长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西游记》的背景文化及相关知识。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唐玄奘西行取经》的读后感,表达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作品内涵的理解。

2. 选择《西游记》中的另一个章节进行阅读,做好笔记,准备在下节课上与同学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作文教案之《西天取经》
教学目标:1、能体会游戏的乐趣,明白意志的重要性。

2、能按要求写出习作。

教学重难点:详尽生动地写出游戏的过程。

教学准备:写作指导资料
教学课时:2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西游记》导入
师:同学们,相信你们都看过《西游记》,你们喜欢看吗?
生:喜欢。

师:你们喜欢谁呢?为什么?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那么喜欢这部片子,喜欢这些角色,那你们在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唐僧他们师徒四人的动作造型是怎样的呢?哪位同学可以简单地说一说或者直接表演出来。

生说或表演。

(知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很高兴。

)(不知道:不知道吧?那说明同学们观察得还不够仔细哦,没有关系,我们今天再来仔细观察观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西天取经》,你们想玩吗?
生:想。

师:(控制纪律)想玩的同学注意了,一定要遵守纪律哦,老师的奖卡等在这呢,老师将会选一些同学上讲台来表演,不守纪律的同学可不能参加!另外呢,请同学们一定要认真观察,不然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因为写不出来而觉得痛苦。

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快乐游戏,快乐作文。

这里老师有一份表格是需要同学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记录的。

请同学们尽量用上详尽生动的语言(发表格)
二、解释游戏规则。

师:首先呢,老师想请八个同学上讲台来表演。

想上来的同学请举手。

老师喜欢有礼貌的孩子,谁表现好就请谁。

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很踊跃,同学们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啊?哪位能说说?(期待、紧张、跃跃欲试……)(适时引导)
师选出演员。

师:小演员们都已经选出来了,老师现在要说一下游戏的规矩。

(边说边写部分)
每四个人为一组,甲组当取经队,分别扮演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1、唐僧用单脚打坐,合掌;2、孙悟空手搭凉棚抬起左膝;3、猪八戒左臂曲肘撑头,右腿屈膝左大腿上,身体稍后倾做睡懒觉状。

4、沙和尚向后抬起一条腿做挑担状。

(师说并示范、指导学生摆好姿势,同时提醒同学记录)乙组当妖怪队。

乙组可以喊“妖怪来了妖怪来了”,还可以去挑逗甲组的人,但是不能碰到他们。

甲组的人坚持不动,一旦有人失去平衡双脚落地就算失误。

接着两组互换角色,游戏继续。

老师拍掌数数,坚持时间长的组为胜。

三、学生玩游戏。

(师在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的问题注意观察台上两组人的动作、表情,以及自己的心情和台下同学的表现)
四、游戏结束后,同学说感受,师引导(你们看,唐僧四师徒取西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如果他们没有坚强的意志,一旦受到了妖怪的引诱或者干扰,就会取经失败。

所以啊,遇到困难时,我们一定要坚定前行,千万不能轻易放弃。


五、学生完善表格,师巡视指导。

六、学生写作。

《西经取经我能行》写作指导
(一)写作提纲:
第一部分:(开头)
1、可以交代一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例:今天上趣味作文课时,小全老师说要和我们玩一个游戏——《西天取经》。

同学们都兴致勃勃。

2、情景开头。

“妖怪来了!妖怪来了!”教室传来了同学们的叫声,咦?难道电视里的妖怪真的现身了?哦!原来是全老师在和同学们玩游戏——《西天取经》。

同学们正乐得手舞足蹈呢!
3、同学们,你们也试着给你的作文戴上一顶漂亮的帽子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
1、交代游戏的规则
2、写同学们玩游戏的过程。

(注意写清楚两组演员们分别的动作、神态,如甲组一开始是怎样的,被乙组挑逗后又是怎样的?乙组是怎样想方设法挑逗甲组
的?你看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想些什么?这时其他同学的神态又是怎样的?大家可能会说些什么?)
第三部分(结尾)总结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二)好词好句
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兴致勃勃翘首以待兴高采烈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虎虎生威纹丝不动浑身无力心慌意乱呐喊助威
耀武扬威呼呼大睡摇摇欲坠坚持不懈金鸡独立得意洋洋
想方设法垂头丧气嗷嗷怪叫手忙脚乱意犹未尽屏气凝神
看!同学们很快就按照老师的要求摆好了各种姿态:只见“唐僧”金鸡独立,双手合十,口中直念:“鹅米豆腐”;至于那“开路先锋”孙悟空,则左膝抬起,手搭凉棚,好像在用他的火眼金睛视察敌情;“猪八戒”左手撑着头,右腿弯曲搭在左大腿上,身体略微后倾,呼呼大睡,摇摇晃晃地像个不倒翁;憨厚老实的“沙和尚”正满头大汗地挑着担子呢……
同学们个个乐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直揉着肚子喊疼,有的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有的笑得嘴巴快都快咧到耳朵去了。

请仔细观察,尽可能生动、详尽地完成表格。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听到要玩游戏和
上台表演时,你的心情怎样?大家反应怎样?
甲、乙组的动作、神态如何?
在游戏的过程中,乙组是怎样努力挑逗甲组的?甲组受到挑逗后又是怎么表现的?
趣味作文游戏
你害怕做作文吗?如果是这样,那就和小伙伴起,玩玩下面的游戏吧,定会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甚至还会变成小作文迷呢。

1、叫号接龙
把游戏者等分成4队,各队依次报数,记住自己的号码。

准备小黑板四块,粉笔若干。

游戏开始,主持人叫号发令,比如::“3号,写5个字!”各队的3号上来写5个字。

接着主持人又喊号发出写×字的口令,如此进行若干次,最后再请各队的一个队员上来,字数不限,把句子写完整,看哪队的句子思想内容好,文笔通顺,幽默有趣,可得高分。

第二轮,主持人可给各队规定“龙头(即第一个字)”,比如“春、夏、秋、冬”,方法同前。

第三轮,还可规定龙头和龙尾的字,如1队的头是“雏鹰”,尾是“飞起”;2队的头是“手拉手”,尾是“共同进步”;3队的头是“学”,尾是“玩”,4队的头是“吃冰棍”,尾是“拉肚子”。

第四轮,除了规定龙头、龙尾外,还可规定龙身某二个位置是什么字,如1队的第14、20个字为“作、文”;2队的第6、13个字为“游、戏”;3队的第13、19个字为“其、乐”;4队的第9、15个字为“无、穷”。

让各队在欢乐中、积极思维和共同合作努力下,把句子写出水平。

2、做哑剧
做这个游戏,始终不准发出声音。

主持人先板书“做哑?”,示意举手填空,有填“巴、语”等,都不对,当填入“剧”时,伸出大姆指表示赞叹。

接着板书“各小队走出教室,到操场,手拉手,围成圈。

”之后,请出两人假装摇长绳,大家依次跳……。

再各队对分两组玩抱腰拨河、摸瞎子等游戏,结束后返回教室,主持人板书“作文:做哑剧”,将想说不能说,憋得难受的观感,写进作文中。

3、编童话
在每张卡片上,写一个角色名,如:老大爷、奶奶、小花猫、变形金刚、孙悟空等。

游戏者从主持人手上抽取5张,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角色,然后思考3分钟,以这些角色为主人公,构思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再讲给大家听,讲得精彩者为优胜。

4、故事接力棒
准备一本作文本,封皮上写《故事接力棒》。

凡是对故事创作感兴趣者,先抽签确定顺序,然后每人轮流一天,在上面写一个有趣的故事,要求后一个故事和前一个有连续性,人物和情节可以尽情发挥,也可以对前面的故事作点评,依次传递下去,循环往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