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语文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趣味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趣味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趣味语文”执教老师:嘉兴实验南湖国际实验学校於玉红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凉州词》,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感受戍边战士孤独思乡的情怀;2.比较体会巧改标点使《凉州词》在意思与情感方面的前后变化,了解标点的妙用,体会人物的机智;3.补充阅读课外“断句故事”,从小组合作,感受中华文化的妙趣横生,博大精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凉州词》标点变化带来的诗意诗情的变化;2.阅读补充的智取故事,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人的智慧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关于“智趣故事”的资料,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喜欢听故事吗?(1)据说明代有位秀才因家里穷得没米下锅,就跑到亲戚家里求住几日。

那一天恰逢春雨绵绵,主人一看这衣衫褴褛的穷秀才,内心并不想留他,但又不好意思明说,便在墙壁上写了一行字——“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主人的意思是什么呢?同桌读读,讨论讨论。

主人是什么意思?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教师出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可秀才看了以后却又理直气壮地住下来了,又是为什么?谁来读一读。

出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同样一句话,主人的本意是,读——秀才理解为,读——小结:这秀才真是聪慧机智啊,通过巧妙的断句,让这句话的意思完全变了,为自己找到了投靠之所。

主人也是哑口无言,只好以礼相待。

语文真是有趣啊!咱们书上,就有这样一个。

二、学习《凉州词》请大家翻看语文书20页。

《凉州词》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书法家写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由于书法家的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一个“间”字。

慈禧看后大怒,认为书法家故意欺她没有学识,一气之下要治他的死罪。

书法家急中生智,赶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词。

”他当场断句吟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趣味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趣味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一、我来比划你来猜游戏规则:1.每个队伍派两个同学参加,一人比划一人猜2.限时两分钟,每对一题积十分3.可以用肢体语言和口述语言,但是不能涉及到题目里的字4.可以“过”但是只有两次机会5.不得提醒,否则扣分二、成语接龙大联欢游戏规则:六选一,写成语,限时5分钟,比比哪组成语接德多,每个加十分选题一:知足成乐选题二:急中生智选题三:一马当先选题四:亡羊补牢选题五:带有数字的成语选题六:带有动物的成语选题七:带有反义词的成语三、飞花令每句十分选字一:花选字二:月选字三:酒选字四:春选字五:风选字六:山四:猜一猜每个十分,抢答1.124356789 (颠三倒四)2.八、九、十(八九不离十)3.23456789 (缺衣少食)4.9999 (万不得已)5.最快的速度(一日千里)6.最大的手(只手遮天)7.最重的话(一言九鼎)1.明代大画家唐伯虎从小聪明伶俐,最喜欢画画,读书也很用功。

据说他少年曾在酒店里帮工,并利用空闲时间看书、画画,画出得意的画就贴在店内的墙上。

有一天,江南大才子祝枝山到店里喝酒,见画很不一般,又得知是年仅十几岁的唐伯虎所画,就同当地著名画师沈石田再次来到酒店。

沈石田先看了墙上的画,又把唐伯虎打量了一番,然后对唐伯虎说:“我有一条字谜,若你猜对了,我就收你徒。

”唐伯虎很高兴地答应了。

沈石田的谜语是这样的:去掉左边是树,去掉右边是树,去掉中间还是树。

唐伯虎略一思索,便挥笔写下了一个字。

沈石田一看,十分高兴,便收他做了徒弟,告诉我,唐伯虎写的是个什么字?彬2.《犹太五千年的智慧》一书中,称男人的一生分为七个阶段,一连用了七个比喻:一岁为王,众人围着讨好哄骗,一呼百诺;两岁为(),在泥泞中打滚厮混,自得其乐;十岁为小羊,或笑或闹,活蹦乱跳,天真烂漫;十八岁为马,长大成人,血气方刚,时时欲逞匹夫之勇;婚后为(),背负家庭重担,步履蹒跚;中年为(),为了养家活口,委曲求全,仰人鼻息;老年为(),返老还童,可惜无人理会。

小学趣味语文教案

小学趣味语文教案

小学趣味语文教案XXX《智解汉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汉字游戏,感受汉字的独特韵味。

2.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激发研究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惯。

4.能自己发明一些智解汉字的游戏。

【教学重难点】1.唤起学生的汉字积累,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研究、积累汉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1.讲故事:XXX题字喻客XXX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的画闻名国内外,被很多博物馆收藏。

很多学画的人,有的要拜他做老师,有的拿了画向他请教,也有的学生作品获奖了,来向他表示感谢。

总之,XXX的家门前总是很热闹。

有一天,几个学生要去拜见XXX。

他们刚想敲门,却看见门上写着一个“心”字。

他们觉得奇怪,只见过门上写“福”字的,写“心”字是什么意思?这时,有一个学生忽然说:“我明白啦!”说着,拉着同伴就离开了。

第二天,他们又来到XXX 门前,只看见门上换了一个“木”字,大家高兴极了,马上敲门进去,拜见了齐白石。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他们第一次不敲门进去找XXX 先生,而第二次却高兴地进门拜访呢?门上面到底有什么秘密?2、揭露门上的汉字:第一次是“闷”(表示主人今天心境不好,不想被打扰);第二次门上写着“闲”(申明主人今天很落拓,可以欢迎客人,因此他们才高兴地进门拜访)。

3、同砚们,看到了吧?我们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神奇,简朴的一个字再加上另外一个字,就表达完整不同的意思,还能表达我们的情绪,有意思吧?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汉字王国,去领略它的神奇!二、填字游戏1、进“门“填字以上故事讲的是在“门”字中加字组成新字的故事,这样的字还有很多,试着填填下面的空格吧!才字进门()双眼;活字进门摆()气;口字进门()声好;日字进门站中();市字进门看热();马字进门别乱();虫字进门去()南;王字进门是()年;圭字进门是()房;耳字进门听新();兑字进门()报刊;一字进门把门()。

趣味语文教学设计

趣味语文教学设计

趣味语文教学设计趣味语文教学设计趣味语文教学设计(一)一、导入同学们,老师在给你们批改作文时,常常发现一些同学不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

如一次习作中,一位同学写一个热心助人的同学,文中这样一句“她看到一个小妹妹找不到妈妈急得直哭”,想写这位同学帮助那个小妹妹,可是他乱用标点写成“她看到一个小妹妹找不到,妈妈急得直哭”(出示),结果闹出了笑话。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趣味语文,相信大家会对标点的作用会另有一番看法。

二、学习新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中的故事。

思考: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杀书法家?书法家又怎样化险为夷的?2、学生读后交流书法家在给慈禧太后在扇面上题诗时忘记写“间”字,惹怒太后。

书法家说他这是把王之涣的《凉州词》填成了词,当场断句。

太后听后转怒为喜,连连称妙,得以化险为夷。

3、通过诗词比较,体会词的妙处,感受标点作用(1)出示诗、词,齐读。

(2)体会王之涣的《凉州词》诗意、意境。

①指导学习诗题、字意(出示)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指玉门关。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

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度:越过。

②理解诗意:澎湃的黄河远远望去好像奔流在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岭之间。

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杨柳这哀怨的曲调?春风不愿度过玉门关。

③体会意境: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

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3)体会书法家所填词的妙处。

出示词,词与原诗相比眼前景色、所听到的声音有变化吗?没有。

有哪些景色?声音是什么?词中再次通过黄河远上、孤城、杨柳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与诗相同。

但是通过“羌笛何须怨”中的“何须怨”劝慰将士不要哀怨,哀怨是没有用的。

高中语文趣味活动课教案

高中语文趣味活动课教案

高中语文趣味活动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阅读与鉴赏能力。

2. 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
- 经典文学作品的朗读与赏析
- 创意写作练习
- 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
- 诗词朗诵比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开场简短介绍课程目的,并播放一段与本堂课主题相关的视频或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朗读与赏析(15分钟)
选择一篇经典文学作品,邀请学生分角色朗读。

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包括作者背景、作品风格、语言特色等,教师适当点拨并给予深入解析。

3. 创意写作练习(20分钟)
提出一个开放性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作,如编写一个故事的续篇,或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解读文中人物。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拘泥于常规思维。

4. 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15分钟)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文学片段进行讨论,然后选取代表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并在表达过程中锻炼语言组织能力。

5. 诗词朗诵比赛(10分钟)
提前布置每位学生准备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朗诵,现场评选出最佳朗诵奖,鼓励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体会语言的韵律美。

四、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上的讨论和创作,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感想或反思文章,分享自己对于文学的认识和本次活动的体验。

五、课后反思
教师需在课后总结本次课程的得失,记录学生参与情况,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

趣味语文教案模板初中

趣味语文教案模板初中

教案名称:趣味语文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对趣味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教学内容:1. 趣味故事:介绍一位语文大师的趣事,如李白、苏轼等。

2. 语文游戏:设计一个有趣的语文游戏,如成语接龙、诗句拼图等。

3. 趣味练习:出一道富有创意的语文练习题,如将词语组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分享一个有趣的语文故事,如李白醉酒题诗、苏轼猜字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趣味语文故事,增加课堂互动。

二、语文游戏(15分钟)1. 设计一个有趣的语文游戏,如成语接龙、诗句拼图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老师巡回指导。

3. 游戏结束后,评选出最佳团队和个人,给予表扬。

三、趣味练习(15分钟)1. 出一道富有创意的语文练习题,如将词语组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分享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2.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3.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关注趣味语文,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游戏和练习等。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关注语言表达的创意和准确性。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趣味语文的看法,收集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以上是一份初中趣味语文教案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通过趣味语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初中趣味语文的教案

初中趣味语文的教案

初中趣味语文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趣味成语故事讲解
2. 语文趣味游戏
3. 创意写作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如“掩耳盗铃”,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掩耳盗铃的行为是愚蠢的?怎样用成语形容这种行为?
二、语文趣味游戏(15分钟)
1. 成语接龙: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与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相同。

2. 猜成语:教师给出一个成语的提示,学生猜测成语。

猜对的学生可以获得小奖励。

三、创意写作练习(15分钟)
1. 教师给出一个有趣的题目,如“穿越时空的旅行”,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写一篇短文。

2. 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可以结合所学成语和语文知识。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估学生在趣味游戏和创意写作中的表现,检验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创造力。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学习效果。

初中趣味语文教案

初中趣味语文教案

初中趣味语文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通过趣味性的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趣味性故事讲解:通过讲解一些有趣的语文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2. 语文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语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实际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语文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趣味语文知识,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二、语文游戏(1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语文游戏,如成语接龙、看图猜成语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学生参与游戏,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三、实际问题解决(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解决,如修改病句、写一封倡议书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增强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评估学生在游戏和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趣味语文教学的看法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确保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语文
吴宝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标点符号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趣味语文”感受标点符号的魅力
情感目标: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趣味语文”感受标点符号的魅力
教学难点:感受标点符号的魅力
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在给你们批改作文时,常常发现一些同学不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

如一次习作中,一位同学写一个热心助人的同学,文中这样一句“她看到一个小妹妹找不到妈妈急得直哭”,想写这位同学帮助那个小妹妹,可是他乱用标点写成“她看到一个小妹妹找不到,妈妈急得直哭”(出示),结果闹出了笑话。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趣味语文,相信大家会对标点的作用会另有一番看法。

二、学习新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中的故事。

思考: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杀书法家?书法家又怎样化险为夷的?
2、学生读后交流
书法家在给慈禧太后在扇面上题诗时忘记写“间”字,惹怒太后。

书法家说他这是把王之涣的《凉州词》填成了词,当场断句。

太后听后转怒为喜,连
连称妙,得以化险为夷。

3、通过诗词比较,体会词的妙处,感受标点作用
(1)出示诗、词,齐读。

(2)体会王之涣的《凉州词》诗意、意境。

①指导学习诗题、字意(出示)
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指玉门关。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

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度:越过。

②理解诗意:澎湃的黄河远远望去好像奔流在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岭之间。

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杨柳这哀怨的曲调?春风不愿度过玉门关。

③体会意境: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

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3)体会书法家所填词的妙处。

出示词,词与原诗相比眼前景色、所听到的声音有变化吗?没有。

有哪些景色?声音是什么?词中再次通过黄河远上、孤城、杨柳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与诗相同。

但是通过“羌笛何须怨”中的“何须怨”劝慰将士不要哀怨,哀怨是没有用的。

他的断句使比诗更含蓄、有深度。

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
哪有杨柳可折。

书法家是妙用标点化诗为词,展示了他的才华,佛爷转怒为喜,因而得以化险为夷。

这就是标点的妙用,我们要重视标点的。

板书:标点妙用
4、学习诗词的简单知识。

通过学习让我们了解诗词的不同。

我们来了解诗词的简单知识。

出示: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格律诗。

古体诗只要求大体押韵,句式可齐可不齐,句数不限。

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声律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律诗八句,绝句四句。

又根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分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

律诗的二、四、六、八句押韵,两联必须对仗。

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盛行于宋代。

特点是每首词有词牌。

词牌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有些在词牌下另有标题或小序,表明主题或写作缘由。

在音韵上,词和音乐密切结合。

师生朗读。

四、通过故事,再次感受标点的魅力
1、教师提供故事:有一个老财主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

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

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老财主根据自己主观愿望,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

教书先生看后,欣然签字。

哪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好了么?接着他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合约。

弄得这个老财主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

合约是什么呢?出示: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
2、讨论:老财主、与教书先生怎样理解合约的,巧用标点表达出来。

学生同桌交流,出示:老财主(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

教书先生(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
同学们,教书先生用智慧恰当使用标点惩治了老财。

板书:恰当
五、进行操作练习,亲自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1、同学们,你们搜集妙用标点句子了吗?生汇报,出示。

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人多病少财富
某家有黄花少女人才十分丑陋全无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合作断句。

同桌试着巧用标点,表达不同意思。

3、展示汇报
用不同颜色笔加上标点,说说你要表达出什么?
六、总结
同学们通过标点,你们认识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小标点符号,在语文的学习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标点一定要恰当运用。

我们一定要重视标点。

板书:重视
七、拓展延伸
课下请同学们把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巧将标点变动,变成一首词或小剧本。

(提示剧本有:时间、地点、场景、人物、情态、台词)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板书设计:
趣味语文
妙用
标点
重视恰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