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葡萄糖对果园土壤微生物COsub2sub释放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工业葡萄糖(培菌工业葡萄糖)又称全糖粉或食品级葡萄糖粉

工业葡萄糖(培菌工业葡萄糖)又称全糖粉或食品级葡萄糖粉

工业葡萄糖(培菌工业葡萄糖)又称全糖粉或食品级葡萄糖粉。

是以优质淀粉或大米经为原料,经淀粉酶液化、葡萄糖酶糖化精制浓缩而成的块状葡萄糖,将块状葡萄糖切削后干燥成葡萄糖粉。

白色块状固体,味甜。

固形物≥80%,DE值≥95,产品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医药、化工、食品、微生物发酵等行业.中文名:工业葡萄糖(培菌工业葡萄糖)外文名:Industrial glucose应用:水处理DE 值:95以上又称:培菌工业葡萄糖原料:优质淀粉或大米工业葡萄糖作用:1.用于医药方面,调节人体内酸碱平衡,以恢复神经正常作用,基于同样的目的,用于食品添加剂;2.用作水质稳定剂,其优异性表现在:⑴具有明显的协调效应,适用于钼、硅、磷、钨、亚硝酸盐等各种配方,由于协调效应影响,缓蚀效果大大提高;⑵与一般缓蚀剂相反,缓蚀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⑶阻垢能力技术要求对钙、镁、铁盐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特别对Fe3+有极好的螯合作用;(4)作为循环冷却水缓蚀阻垢剂,是目前所使用的其他缓蚀阻垢剂所无法比拟的,可达到灭公害的作用;3.用于食品行业,由于其可以有效地防止低钠综合症的发生,故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钠和葡萄糖酸钾有优良的呈味阈。

葡萄糖酸钠无刺激性,无苦涩味,盐味质接近食盐,阈值远高于其他有机酸盐,是食盐(无机盐)的5倍、苹果酸钠的2.6倍、乳酸钠的16.3倍。

葡萄糖酸钠和葡萄糖酸钾在食品加工中用于调节pH,改善食品呈味性,代替食盐加工成健康的低盐或无盐(无氯化钠)食品,对增进人体健康、丰富人们生活起很大作用。

4.污水处理调试期间投加工业葡萄糖等是为了提供碳源,这是为了更好的培养细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若运行的系统中COD、BOD不足以供给菌种生长繁殖的话,就需要另外投加,以防污泥老化,生物活性降低。

5.在食品、医药工业上可直接使用,在印染制革工业中作还原剂,在制镜工业和热水瓶胆镀银工艺中常用葡萄糖作还原剂。

工业上还大量用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维生素C(抗坏血酸)[1]工业葡萄糖使用方法:1、根据原水不同情况,使用前可先做小试,求得最佳投放量。

种植蔬菜喷施葡萄糖

种植蔬菜喷施葡萄糖

种植蔬菜喷施葡萄糖种植蔬菜喷施葡萄糖是一种传统的农业实践,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农业技术。

葡萄糖是一种简单糖类,可以为植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

本文将详细介绍种植蔬菜喷施葡萄糖的原理、方法和效果。

首先,蔬菜对葡萄糖有一定的需求和吸收能力。

葡萄糖是植物体内的重要能源,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碳源和能量。

蔬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葡萄糖可以为其提供能量供应,促进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代谢过程的进行,使植物生长更加健壮、营养更加丰富。

其次,蔬菜喷施葡萄糖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达和吸收能力提高。

葡萄糖在土壤中迅速溶解并被植物根系吸收,能有效提高土壤中磷、钾等微量元素的溶解度,促进植物对这些元素的吸收。

同时,葡萄糖还可以刺激植物根系的生长,增强植物对土壤的吸收能力,提高蔬菜的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效率。

再次,蔬菜喷施葡萄糖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

葡萄糖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促进植物的抗病抗虫能力,减少病虫害对蔬菜的影响。

同时,葡萄糖还可以提高植物对逆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其抗旱、抗寒、抗盐碱等能力,使蔬菜在恶劣环境下生长得更好。

最后,蔬菜喷施葡萄糖还可以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口感。

葡萄糖可以促进植物的产气作用,增加蔬菜的香气和味道,提高其口感和食用价值。

同时,葡萄糖还可以调节蔬菜内部物质的合成和运输,使蔬菜的色泽更加鲜艳、均匀,增加其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为实施蔬菜喷施葡萄糖,可以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喷施方法。

通常可以选择将葡萄糖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制成葡萄糖水溶液进行喷施。

喷施时间一般选择在蔬菜的生长旺盛期,如吐蕾期、开花期、结果期等,喷施浓度和次数根据具体蔬菜品种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整。

蔬菜喷施葡萄糖的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品种、环境、喷施浓度等。

一般来说,蔬菜喷施葡萄糖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养分吸收效率,改善品质和口感。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使用葡萄糖可能对植物产生逆效果,导致病虫害增多或植株受伤。

土壤β-葡萄糖苷酶 微板法

土壤β-葡萄糖苷酶 微板法

土壤β-葡萄糖苷酶微板法土壤β-葡萄糖苷酶(soil β-glucosidase)是一种重要的土壤酶类,它在土壤有机碳循环和营养元素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土壤β-葡萄糖苷酶的微板法测定方法及其在土壤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β-葡萄糖苷酶是一类能水解葡萄糖苷键的酶,可将β-D-葡萄糖苷水解成葡萄糖和对应的配基。

它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在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主要由微生物产生,参与碳、氮和磷等元素的循环过程。

微板法是目前常用的测定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利用培养基中的显色剂,如对氨基苯酚和氯化铵,与酶反应产生颜色变化,从而测定酶的活性。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土壤生态学研究中。

微板法的步骤如下:1. 样品制备:收集土壤样品后,将其通过筛网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

然后将土壤样品加入适量的缓冲液中,使土壤与缓冲液充分混合。

2. 培养基制备:制备含有显色剂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配方为:对氨基苯酚、氯化铵和磷酸盐缓冲液。

3. 混合反应:将土壤样品和培养基混合,使其充分接触。

然后将混合物均匀地分配到微孔板的孔中。

4. 孵育:将装有混合物的微孔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以适当温度孵育一定时间。

常用的孵育温度为30摄氏度,孵育时间为24小时。

5. 颜色测定:孵育结束后,使用光谱分光光度计测定微孔板中孔的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的变化,可以推算出土壤样品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土壤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可以反映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能力和微生物的活跃程度。

在土壤生态学研究中,通过测定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可以评估土壤的健康状况、有机质分解速率和养分循环能力。

此外,β-葡萄糖苷酶活性还与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植被类型和管理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用于土壤质量评价、土壤肥力改良和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

土壤β-葡萄糖苷酶微板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酶活性的方法,其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在土壤生态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葡萄糖在农作物种植上的使用

葡萄糖在农作物种植上的使用

葡萄糖在农作物种植上的使用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能源来源。

在农作物种植上,葡萄糖的使用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作为植物营养剂、生长调节剂、生物农药成分等。

本文将针对葡萄糖在农作物种植上的使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葡萄糖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葡萄糖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能量和碳源。

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葡萄糖可以被用来合成淀粉、纤维素等多种重要有机物质,同时也可以作为呼吸作用和生长代谢的重要能源。

因此,葡萄糖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葡萄糖作为植物营养剂的应用1.葡萄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营养作用,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增强幼苗的抗逆性和生长势。

2.葡萄糖还可以作为叶面肥料喷施于植物叶片上,通过叶片表面渗透进入植物体内,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增进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

三、葡萄糖作为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葡萄糖可以在植物生长调节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植物营养生长。

2.葡萄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植物的养分吸收,合理的运用葡萄糖可以提高作物的养分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四、葡萄糖作为生物农药成分的应用1.葡萄糖可以作为微生物杀菌剂的基础原料,可以通过发酵制成具有抗真菌和抗细菌活性的生物农药。

2.葡萄糖也可以在植物保健产品中充当植物抗逆剂的作用,提高作物的抗逆性,降低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

五、葡萄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案例1.在水稻种植中,通过葡萄糖叶面喷施可以加速水稻生长,促进弱苗壮苗,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2.在果树种植中,利用葡萄糖喷施可以提高果树的抗逆性,减少果树受病虫害的危害。

3.在蔬菜种植上,通过葡萄糖根部施肥可以提高蔬菜的养分吸收率,促进蔬菜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葡萄糖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前景1.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葡萄糖作为植物营养剂和生物农药成分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2.同时,葡萄糖在提高作物抗逆性、增进产量、改善品质和保护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

土壤中施用葡萄糖的利与弊

土壤中施用葡萄糖的利与弊

土壤中施用葡萄糖的利与弊一、引言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农业领域被广泛使用。

它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土壤中施用葡萄糖的利与弊。

二、土壤中施用葡萄糖的优点1.提供养分:葡萄糖作为一种有机肥料,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

特别是对于某些植物,葡萄糖的施用可以为其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促进其生长。

2.改善土壤结构:葡萄糖可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

微生物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

3.提高土壤肥力:葡萄糖的施用可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从而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

4.增强植物抗病能力:适量的葡萄糖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植物患病的风险。

三、土壤中施用葡萄糖的缺点1.引起土壤酸化:过量的葡萄糖施用可能会导致土壤酸化,这对植物的生长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耐酸的植物,过度的酸化可能会引起植物根系的破坏。

2.增加病虫害的发生:过量的葡萄糖可能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

一些害虫和病原菌可以利用葡萄糖中的糖分作为能量来源,从而增加其繁殖和传播的风险。

3.增加成本:虽然葡萄糖的价格相对较低,但是大量施用仍然会增加农民的成本。

而且,过量的葡萄糖施用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造成水体污染等。

四、结论综上所述,土壤中施用适量的葡萄糖可以带来一些好处,如提供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强植物抗病能力等。

但是,过量的葡萄糖施用可能会引起土壤酸化、增加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增加农民的成本。

因此,在施用葡萄糖时应该注意控制用量,避免对环境和植物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进行施用,以充分发挥其优点并减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果实中的糖分积累机理

果实中的糖分积累机理

果实中的糖分积累机理
果实中的糖分积累机理涉及多个方面的过程:
1. 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葡萄糖、蔗糖等单糖,将其存储在植物细胞的液泡中。

2. 在植物体内,光合作用会将葡萄糖、蔗糖等单糖转化为淀粉。

当植物生长到成熟阶段时,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和储存这些碳水化合物,进而使得其浓度增加。

3. 果实中的糖分积累还与植物激素的调节有关,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这些激素在调节细胞分裂、伸长、分化、韧皮部输送有机物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等也会影响果实的糖分积累。

例如,光照充足时植物光合作用强,会积累更多的糖分。

总的来说,果实中的糖分积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植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和植物激素的调节,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果园酸化改良措施

果园酸化改良措施

果园酸化改良措施引言酸化是指土壤的pH值降低,成为酸性土壤的过程。

果园土壤的酸化问题对果树的正常生长和产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果园酸化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改良措施。

原因果园土壤酸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长期施用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的发生和死亡,从而释放出大量酸性物质,导致土壤酸化。

2.长期不合理耕作:果园长期不合理的耕作措施,如过度耕翻、连续种植同一品种等,会破坏土壤结构,加速有机质的分解,使土壤酸化。

3.酸雨:大气污染导致酸雨的形成,酸雨会直接降至土壤中,增加土壤的酸性,使果园土壤酸化。

影响果园土壤酸化对果树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以下影响:1.根系受阻:土壤酸化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加快,产生过多的氢离子,阻碍果树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

2.养分缺乏:果园土壤酸化会降低土壤中的养分有效性,使果树吸收养分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果树生长受限制。

3.产量下降:果树受到酸性土壤的影响,生长受限,果实发育不良,导致果园产量显著下降。

改良措施为了解决果园土壤酸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的改良措施:1.配比施肥:合理配比施用化肥可以减轻果园土壤酸化的程度。

可以通过化验土壤,确定土壤的养分含量,合理选择种类和使用量的化肥,避免过量施肥。

2.添加有机质:添加有机质是缓解果园土壤酸化问题的有效方法。

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性,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

3.喷施碱性调节剂:喷施碱性调节剂可以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调节土壤的pH值。

常用的碱性调节剂包括石灰、石粉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节剂进行喷施。

4.轮作休耕:合理的轮作休耕可以改善果园土壤的结构,避免土壤长期连续耕作而导致的酸化问题。

5.植物修复技术:一些特定的植物具有修复土壤酸化的能力,可以在果园中种植这些特定的植物,通过其根系释放的物质改良土壤酸化问题。

结论果园土壤酸化对果树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施肥、添加有机质、喷施碱性调节剂、轮作休耕和植物修复技术等改良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果园土壤酸化问题,保证果园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稳定。

葡聚糖在农业上的应用

葡聚糖在农业上的应用

葡聚糖在农业上的应用
葡聚糖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多糖,它在农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1. 植物生长促进剂:葡聚糖能够增强植物的免疫力和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它可以作为叶面喷施剂或根际施肥剂使用。

2. 植物保护剂:葡聚糖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等作用,可以帮助植物抵御病虫害的侵袭。

它可与农药配合使用,提高农药的杀菌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3. 土壤改良剂:葡聚糖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提高土壤肥力。

它还可以吸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减轻土壤污染。

4. 包装材料:葡聚糖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透气性,可以作为一种环保的包装材料,用于保鲜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

5. 水稻种子处理剂:葡聚糖可以作为一种种子处理剂,提高水稻的萌发率和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总之,葡聚糖在农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添加葡萄糖对果园土壤微生物CO2释放量的影响
作者:张丽君陈锦亮李巍李春燕罗旭辉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2018年第04期
摘要:在土壤中添加基础营养基质葡萄糖,观察不同葡萄糖量和不同时间土壤释放CO2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随着添加葡萄糖量的增加,果园土壤CO2释放量呈先增后减少的趋势,葡萄糖添加量12 mg·g-1时CO2释放量达到峰值。

在培养的5 h内,各添加浓度的葡萄糖处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CO2释放量呈增加趋势,且在培养3 h时达到高峰。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CO2释放量;葡萄糖;诱导
Abstract: Glucose, a basic nutrient substrate, was added to the soil to observ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soil CO2 released at different glucose levels and in different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dding amount of glucose, the release amount CO2 in orchard soil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and the release amount of CO2 reached the peak when the glucose was added to 12 g·L-1. Within the culture of 5 h, the release amount of CO2 of soil under each treatment of adding glucose increased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culture time,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3 h after culture.
Key words: Soil microorganism; release amount of CO2; glucose; induction
土壤中根系呼吸及微生物活动产生CO2,因此,土壤的呼吸强度反应土壤的生物活性高低,可作为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土壤中的CO2绝大部分是来自微生物呼吸[1],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最活跃的部分,其新陈代谢周期短,繁殖代数高。

土壤中的绝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加入易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葡萄糖进行培养,CO2释放量迅速增加,并且保持4 h不变化[2-3],此过程称为呼吸诱导作用。

由于加入葡萄糖,土壤微生物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且稳定的呼吸量,称为基质诱导呼吸量[4]。

在大气CO2浓度增加的情况下,因为果树及果园中其他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中可分解碳含量,这样就会加剧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竞争,极大刺激土壤释放出更多的CO2[5-7]。

果园是福建省最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2014年福建省果园面积为54.1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0%。

通过往果园土壤添加葡萄糖,诱导土壤微生物呼吸,研究不同葡萄糖添加量、不同培养时间土壤CO2排放动态,為土壤微生物量的定量测定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玉池村,北纬26°2′、东经117°57′,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充沛,光照资源丰富[6]。

取样果园东南坡向,坡度为15°。

成土母质为花岗岩残积坡积物,土壤类型为红壤。

果树品种为台湾甜桃。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采集在果园选择3个点采集混合样品,取0~20 cm土层土壤。

挑拣植物根系、动物的残体后过0.850 mm筛。

1.2.2 基质诱导将所取得土样充分均匀混合,调节田间持水量为40%左右。

称取44 g湿土,做3个平行,放入250 mL磨口三角瓶中,加入不同量的葡萄糖,调节基质葡萄糖含量分别为0、2、4、8、10、12、14、16 mg·g-1,以及滑石粉(预先按1∶5的比例混合研磨),瓶口垫上硅胶垫,封上封口膜,仔细检查气密性,并放置在光照培养箱中在25℃下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每隔1 h用针筒收集1次气体,气袋保存待测,共收集5 h。

计算公式:SIR(基质诱导呼吸量, mL·kg-1·h-1)=C×V/m/h
式中:C-三角瓶中CO2的浓度(mL·mL-1)
V-三角瓶中空气的体积(mL)
m-土壤烘干质量(kg)
h-培养时间
1.2.3 CO2浓度测定使用安捷伦7890D气相色谱仪,将收集的气体常温下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其CO2浓度。

检测条件:FID;柱温:60℃;进样口温度:200℃;FID检测器温度:250℃;进样量:5 mL;毛细管柱尾吹气:15 mL·min-1。

CO2标准品来源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1.3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用EXCEL和SPSS 17.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采样果园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土壤的中的元素含量决定其自身的理化性质,从而影响其中微生物的活性[8]。

取样测定表明:果园土壤呈微酸性,土壤较为肥沃,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果园
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繁殖生长。

0~5 cm的表土层与5~20 cm的土层除了C/N有所差异外,其他指标基本一致,且C/N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2.2 添加不同葡萄糖量土壤微生物CO2释放量
在土壤中添加不同的葡萄糖量,测定土壤微生物释放的CO2量(1~5 h平均值),结果(图1)表明:随着添加葡萄糖量的增加,果园土壤CO2释放量呈先增后减少的趋势。

其中葡萄糖添加量12 mg·g-1时,土壤CO2释放量达到峰值,在持续检测的5 h内,CO2释放量分别为671.94、1212.68、1269.31、1354.99、1485.96 mg·L-1,比没有添加葡萄糖处理高105.63、595.18、739.78、425.11、463.77 mg·L-1。

2.3 不同培养时间土壤微生物CO2释放动态
由图2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CO2释放量呈增加趋势,并在培养第3 h稳定下来,随后的2 h基本保持不变。

对5 h内土壤CO2释放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2、4 mg·g-1时,5 h内的CO2释放量无显著差异;添加量为6 mg·g-1时,培养1 h的CO2释放量与培养3、4 h差异显著,与培养5 h差异极显著;添加量为8 mg·g-1时,培养1 h的CO2释放量与培养4 h差异显著,与培养5 h有极显著差异;添加量为10 mg·g-1时,培养1 h 的CO2释放量与培养3 h差异显著,与培养4、5 h有极显著差异;添加量为12 mg·g-1时,培养1 h的CO2释放量与培养2 h差异显著,与培养3、4、5 h差异极显著;添加量为14 mg·g-1时,培养1 h的CO2释放量与培养4、5 h差异极显著;添加量16 mg·g-1时,培养1 h的CO2释放量与培养4、5 h有极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微生物是土壤中最为活跃的生命群体,微生物以土壤为寄体进行生命活动,其新陈代谢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

土壤作为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其营养基质直接决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本试验通过在土壤中添加基础营养基质葡萄糖,观察土壤微生物在不同葡萄糖量和不同时间两个梯度下释放CO2量的动态变化。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添加葡萄糖量的增加,果园土壤CO2释放量呈先增后减少的趋势。

其中葡萄糖添加量12 mg·g-1,土壤CO2释放量达到峰值。

在培养的5 h内,各添加浓度的葡萄糖处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CO2释放量呈增加趋势,且在培养3 h时达到高峰,随后2 h基本保持不变。

参考文献:
[1]李海防,夏汉平,熊燕梅.土壤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7(6):1781-1788.
[2]林启美.土壤微生物量研究方法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S2):1-11.
[3]DROBNIK J.Primary oxi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soil:Ⅰ.The form of respiration curves with glucose as the substrate[J].Plant and Soil,1960(7):199-211.
[4]林启美.葡萄糖加入形式对基质诱导呼吸量测定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
(S2):53-58.
[5]牟晓杰. 闽江河口湿地碳氮循环关键过程对氮输入的响应[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6]黄毅斌,羅旭辉,郑仲登,等.垦植方式对山地果园水土流失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7(3):30-34,41.
[7]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8]刘珊珊.基于宏基因学的农田土壤微生物响应气候变化的机理解析[D].北京:清华大学,2014.
(责任编辑:刘新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