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统计学答案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

第 1 页/共 12 页1、下表是某保险公司160名推销员月销售额的分组数据。
书p26按销售额分组(千元) 人数(人) 向上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频数12以下 6 6 160 12—14 13 19 154 14—16 29 48 141 16—18 36 84 112 18—20 25 109 76 20—22 17 126 51 22—24 14 140 34 24—26 9 149 20 26—28 7 156 11 28以上 4 160 4 合计 160 —— ——(1)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上累计频数; (2)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 (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Me=U-=18-0.22=17,782、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p41 工人按年龄分组(岁) 工人数(人)20以下 160 20—25 150 25—30 105 30—35 45 35—40 40 40—45 30 45以上 20 合 计 550要求:采用简捷法计算标准差。
《简捷法》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
P50表:某旅游胜地旅游人数时间2004年1月1日 4月1日7月1日 10月1日 2005年1月1日旅游人数(人)520050005200540056004、某大学2004年在册学生人数资料如表3-6所示,试计算该大学2004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时间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9月1日 12月31日 在册学生人数(人)340835283250359035755、已知某企业2004年非生产人员以及全部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求该企业第四季度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
表:某企业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时间9月末10月末11月末12月末非生产人数(人)200 206 206 218全部职工人数(人)1000 1050 1070 1108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20.0 19.62 19.25 19.686、根据表中资料填写相应的指标值。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

第 1 页/共 12 页1(1) (2)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 (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Me=U-=18-0.22=17,78《简捷法》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
P50.5、已知某企业2004年非生产人员以及全部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求该企业第四季度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
6、根据表中资料填写相应的指标值。
924.73百万元)。
10要求:((2)预测2006年该地区粮食产量。
11、已知某地区2002年末总人口为9.8705万人,(1)若要求2005年末将人口总数控制在10.15万人以内,则今后三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应控制在什么水平?(2)又知该地区2002年的粮食产量为3805.6万千克,若2005年末人均粮食产量要达到400千克的水平,则今后3年内粮食产量每年应平均增长百分之几?(3)仍按上述条件,如果粮食产量每年递增3%,2005年末该地区人口为10.15万人,则平均每人粮食产量可达到什么水平?解:三种商品物价总指数:=105.74%销售量总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114.04%1415、某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服从μ=6000元,σ=1200元的正态分布,求该市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1)在5000~7000元之间的概率;(2)超过8000元的概率;(3)低于3000元的概率。
(注:Φ(0.83)=0.7967,Φ(0.84)=0.7995,Φ(1.67)=0.95254,Φ(2.5)=0.99379)16、一种汽车配件的平均长度要求为12cm ,高于或低于该标准均被认为是不合格的。
汽车生产企业在购进配件时通常要对中标的汽车配件商提供的样品进行检验,以决定是否购进。
现对一个配件提供商提供的10个样本进行了检验,结果如下(单位:cm )12.2 10.8 12.0 11.8 11.9 12.4 11.3 12.2 12.0 12.3假定该供货商生产的配件长度服从正态分布,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该供货商提供的配件是否符合要求?(查t 分布单侧临界值表,262.2)9()9(025.02==t t α,2281.2)10(025.02==t t α;查正态分布双侧临界值表,96.105.0==z z α)。
统计学在旅游中的案例

统计学在旅游中的案例作为经济类专业最关键的必修课程,《应用统计学》的主旨就是帮助学生实现对统计方法与思想的系统掌握,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同时,促使其获得综合性的健康发展。
另外,由于《应用统计学》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例如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以及医学等,而若想促进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真正提升,及时应用案例教学法这类先进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
尤其是现如今社会运行对统计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若能通过案例教学法促进学生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共同发展,也能为其未来工作道路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1《应用统计学》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1未能充分发挥理论教学环节的作用就我国很多学校《应用统计学》教学目前情况来看,实践教学的展开都并未将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根据,在学习基础统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理论与知识应用方法的现象十分普遍。
同时受到统计学专业特殊性的影响,其思维方式与高等数学的差异还是很显著的,必须将一定的概率含义作为理解基础,所以,教师需要达成的首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短期内接受新思想,进而产生求知欲。
但实际上,站在统计专业教学的角度上来看,很多教师在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与束缚的情况下,基本上无法达到上述要求,如此一来,理论教学环节的作用也就无法充分发挥。
1.2教学模式与理念未及时更新《应用统计学》教材目前来讲现代教学理念渗透程度仍不够深入,部分教师也极易出现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的问题,进而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运用脱节。
经实践证明,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其学习兴趣无法激发的情况下,教学效果不明显也是意料之中。
另外,师生间的关系不够融洽,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甚至使学生对《应用统计学》课堂产生抵触心理。
1.3教学内容不够直观形象很多教师在设计《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时,对计算与问题处理技巧训练的重视程度过高,从而导致知识表达的直观性不足,学生知识应用水平也难以提升,若和实际工作领域衔接的内容较少,也会致使很多学生空记得公式定理,实际应用的难度非常大。
统计学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有哪些

统计学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当今的旅游行业中,统计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为旅游企业、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机构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决策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以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统计学在市场调研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旅游企业需要了解消费者的偏好、行为和需求,以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通过问卷调查、在线评论分析等方式收集大量的数据,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例如,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水平等基本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探究游客的消费行为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游客的兴趣爱好之间的关联;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将众多复杂的变量归结为几个主要的因子,以便更清晰地理解游客的需求结构。
这些分析结果能够帮助旅游企业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其次,统计学在旅游需求预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准确预测旅游需求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规划、资源配置和市场营销至关重要。
通过收集历史旅游数据,包括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季节性变化等,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可以建立预测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基于过去的旅游数据趋势来预测未来的发展,比如根据过去几年某旅游景点在不同季节的游客数量变化,预测下一年相同季节的游客数量。
回归分析则可以考虑多个影响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节假日安排、旅游宣传推广等,对旅游需求进行更全面的预测。
这些预测结果有助于旅游目的地提前做好准备,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提高运营效率。
再者,统计学在旅游服务质量评估中也不可或缺。
游客对旅游服务的满意度是衡量旅游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收集游客的评价数据,如住宿满意度、餐饮满意度、交通满意度等,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旅游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
例如,通过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可以了解各项服务指标的平均水平和离散程度,从而判断服务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通过方差分析可以比较不同旅游产品或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满意度差异,为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提供依据;通过信度和效度分析可以评估评价指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旅游统计学

旅游统计学嘿,你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兴高采烈地踏上旅途时,背后有一门神奇的学问在悄悄发挥作用呢?这门学问就是旅游统计学。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在一家旅行社工作。
有一次我们聊天,他就跟我大吐苦水。
他说:“你知道吗?这旅游的事儿啊,看着就是带大家到处玩,可没那么简单。
”我就纳闷了,不就是安排行程、订订酒店啥的嘛。
他白了我一眼说:“你可真是外行了。
我们得了解各种数据,就像旅游统计学里的那些数字,这可关系到旅行社的生死存亡呢。
”旅游统计学,听起来好像很枯燥,就像一堆密密麻麻的数字在纸上跳舞。
可实际上啊,它就像旅游界的一个神秘指南针。
比如说,游客的数量。
这可不是简单地数人头。
它就像潮水一样,有涨有落。
旺季的时候,那游客就像成群结队的小鱼,一股脑儿地往热门景点游去。
那旅行社就得根据这个数字,安排足够的导游、合适的交通工具。
要是没算好呢?就像厨师做菜没算好人数,有的人就只能饿着肚子干瞪眼了。
再说说游客的来源地吧。
这就像一场寻宝游戏,不同地方的游客就像不同的宝藏。
有的地方可能像金矿一样,源源不断地送出游客。
旅行社就得去挖掘这些“金矿”,看看是哪些地方的人更喜欢旅游,更喜欢到哪些目的地去。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旅行社老板,他以前老是盯着本地的游客,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后来他发现隔壁城市的人特别爱旅游,而且对他们当地的一些特色旅游项目特别感兴趣。
他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赶紧调整策略,把营销重点放到了那个城市,结果生意一下子就火起来了。
这就是旅游统计学里关于游客来源地分析的魔力。
还有旅游消费这个事儿。
游客在旅途中的消费就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有些游客啊,出手阔绰,就像散财童子一样,在购物、美食、高端住宿上大把花钱。
而有些游客呢,可能比较精打细算。
旅游统计学就要把这些不同类型的游客消费模式都搞清楚。
我曾经在一个旅游景区遇到一个小商贩,他跟我抱怨说:“我以为来这儿的游客都很舍得花钱呢,就进了好多高价的纪念品,结果发现大部分游客只买便宜的小玩意儿。
旅游统计学名词解释

1,旅游统计学,是应用统计理论与方法,对旅游经济现象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而产生的一门分支统计学科。
2,总体,总体单位,总体,统计所要求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事物的全体,总体单位指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即具有某种共同特征事物的基本单位。
3,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按性质分,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按变异性分a不变标志,b可变标志。
4,变异,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存在具体表现的差异性,变异中,有属性变异与数量变异。
5,变量,把数量变异的名称称为变量,按是否连续,分为连续变量离散变量。
6,指标,表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概念或范畴,1,特征2,可量性3,综合性,7,指标分类,安表现形式分为,总体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安总体特征,数量指标,质量指标.8,总量指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表明某种旅游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指标。
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
9,相对指标,将两个性质相同或相互联系的指标总值进行对比求得的比率或商数就构成相对指标。
表现形式,无名数与有名数计算方法,结构相对数=总体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环比发展速度,以报告期的前一期为基期的发展过程比较。
11,定期发展速度,以定期为基期的反展过程比较。
12,动态数列将某种旅游经济现象指标,在不同时间让其按先后顺序排列得到的数列,又称时间数列。
13学列平均数,动态数列各时期或时点发展水平的平均数,是根据动态数列计算而得,塌缩平均的是现象在不容时期发展水平的差异。
14,统计指数,综合反映所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状况的相对数。
15,因素分析内容,a,相对数分析,b绝对数分析,16,普查,根据经济旅游工作特定目的与任务而专门组织的一次全面调查。
17,统计分组概念,根据被研究对象总体的内在特征,与旅游统计学研究目的,将统计总体按一定标志划分为若干相异的组成部分的一种方法。
18,逐级汇总,按照一定旅游管理机制,由上而下逐级汇总,上级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
统计学中的旅游统计

统计学中的旅游统计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预测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其中旅游统计是其中之一。
旅游统计通过定量分析旅游相关的数据,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并为旅游市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包括旅游数据收集的方法、数据分析和解释的技巧,以及旅游统计为旅游业提供的决策支持。
一、旅游数据收集方法旅游数据的收集是旅游统计的基础,它包括了对旅游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记录。
常用的旅游数据收集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调查问卷:通过向旅游者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他们的个人信息、旅游偏好、出行方式等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旅游者的特征和需求,但需要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数据处理的专业知识。
2. 记录统计:通过统计和记录旅游相关的数据,如游客数量、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消费金额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统一管理机构的景区或旅游目的地,数据相对容易获取,但可能无法获取个体旅游者的详细信息。
3. 客流计数器:通过安装客流计数器或监控摄像头,在旅游景点或交通枢纽等地点进行客流量的记录。
这种方法可以实时统计旅游者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对旅游流量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二、旅游数据分析和解释技巧旅游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是统计学在旅游领域的核心应用之一,它有助于揭示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并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1. 描述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和展示旅游数据的中心趋势、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揭示旅游产业的总体状况。
常用的描述统计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
2. 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旅游相关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它们之间的影响和依赖关系。
例如,可以分析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之间的相关性,评估旅游对经济的贡献。
3. 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分析旅游数据的时间变化趋势,揭示旅游市场的季节性、周期性和趋势性特征。
这对于制定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三、旅游统计的决策支持旅游统计为旅游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旅游市场、制定合理的旅游政策和规划旅游发展方向。
单招旅游管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单招旅游管理专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旅游经济学B. 旅游市场营销C. 旅游法律法规D. 计算机编程基础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A. 旅行社管理B. 酒店管理C. 旅游行政管理D. 软件开发答案:D3. 旅游管理专业强调的“4P”营销理论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Product(产品)B. Price(价格)C. Place(地点)D. People(人员)答案:D4. 在旅游管理中,SWOT分析通常不用于以下哪个目的?A. 评估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B. 制定旅游市场推广策略C. 预测旅游行业未来趋势D. 选择旅游项目的投资方向答案:C5. 旅游管理专业中的“生态旅游”概念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旅游活动的经济效益B. 旅游活动的环保和可持续性C. 旅游活动的规模和数量D. 旅游活动的娱乐性答案:B6.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旅游文化”课程时,不需要关注的是:A. 地方文化特色B. 旅游者行为习惯C. 旅游目的地的历史背景D. 旅游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A. 良好的沟通能力B. 熟悉旅游业务流程C. 掌握多种语言D. 高级汽车维修技术答案:D8. 旅游管理专业在进行市场调研时,通常不会采用以下哪种方法?A. 问卷调查B. 深度访谈C. 案例研究D. 实地观察答案:D9. 在旅游管理中,CRM系统主要用来做什么?A. 客户关系管理B. 财务管理C. 人力资源管理D. 供应链管理答案:A10. 旅游管理专业中,“绿色旅游”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提高旅游价格B. 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C. 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D. 扩大旅游活动的规模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以下哪些知识?()A. 旅游业务流程B. 旅游法律法规C. 旅游市场营销D. 旅游心理学E. 旅游财务管理答案:ABCDE12.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能会参与的工作包括:()A. 旅游线路设计B. 客户服务C. 旅游产品销售D. 旅游市场调研E. 旅游项目管理答案:ABCDE13. 旅游管理专业在进行旅游市场分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目标市场的需求B. 竞争对手的策略C. 旅游产品的定价D. 旅游目的地的交通状况E. 旅游政策的变化答案:ABCDE14. 旅游管理专业在制定旅游促销策略时,可能会采用以下哪些方法?()A. 价格折扣B. 广告宣传C. 社交媒体营销D. 忠诚度计划E. 直接邮件营销答案:ABCDE15. 旅游管理专业在进行旅游服务质量评估时,通常关注的方面包括:()A. 服务的及时性B. 服务的个性化C. 服务的可靠性D. 服务的响应性E. 服务的有形性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学习统计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编旅游统计学》(第四版)计算题参考答案 P60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练习题答案: 1.整理后的分组资料为: 某酒店员工月工资水平资料 单位:元 月工资 员工所占比重(%) 1000以下 14+25=39.0 1000~1300 38+15/2=45.5 1300~1500 15/2+8/2=11.5 1500及以上 8/2=4.0 合计 100.0
P118 第四章 综合指标练习题答案: 1.
20052005%=100%20052005=1080110%=1188()2004(1+8%)=200510802004=1000()1+8%20052004%2005-2004200411881年实际营业收入年营业收入计划完成
年计划营业收入
年后实际营业收入万元又年实际营业收入年计划营业收入
年实际营业收入万元年实际营业收入比年增长年实际营业收入年实际营业收入年实际营业收入000100%18.8%1000
2. =1+5%100%108.15%103%672%=100%97.8%69912实际完成百分比营业收入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完成百分比
今年实际成本成本计划完成
今年计划成本
3. m2:=2m5m616m5.33()2mm3m2:=(2+1)m5m621m5.25()(2+1)mm4m设乙商品的销售量为,若甲商品的销售量是乙商品的倍,则销售量销售价格甲、乙商品平均销售价格销售量
元若甲商品的销售量比乙商品多倍,则销售量销售价格甲、乙商品平均销售价格销售量
元 4.
6410
10
1016(17%)1.418521.310801.85941.063991.064106.4%该笔银行存款的平均利率(按复利计算)=(+%)
5. (1)普通算法: 按年龄分组 员工数(人)f
x
xf
xx 2xx 2
xxf
20以下 160 17.5 2800 -8.4 70.56 11289.6 20~25 150 22.5 3375 -3.4 11.56 1734.0 25~30 105 27.5 2887.5 1.6 2.56 268.8 30~35 45 32.5 1462.5 6.6 43.56 1960.2 35~40 40 37.5 1500 11.6 134.56 5382.4 40~45 30 42.5 1275 16.6 275.56 8266.8 45及以上 20 47.5 950 21.6 466.56 9331.2 合计 550 - 14250 - - 38233
xf14250
x25.9()f550岁
2(xx)f3823369.51458.337548.34f550
(2)简便算法: 按年龄分组 员工数(人)f
x
xf 2x 2xf
20以下 160 17.5 2800 306.25 49000.00 20~25 150 22.5 3375 506.25 75937.50 25~30 105 27.5 2887.5 756.25 79406.25 30~35 45 32.5 1462.5 1056.25 47631.25 35~40 40 37.5 1500 1406.25 56250.00 40~45 30 42.5 1275 1806.25 54187.50 45及以上 20 47.5 950 2256.25 45125.00 合计 550 - 14250 - 407537.5 22
22
xf407537.5
x740.98()f550xx740.98670.8170.178.376758.38岁
P157 第五章 时间数列分析练习题答案: 1.
1n2n1aaaa22an16.04.55.65.015.8522=5.28()4134.53.84.04.412.5522=4.18()4133.84.63.44.211.822=3.93()4134.66.05.05.615.922=5.30()413
=一季度平均库存额元
二季度平均库存额元三季度平均库存额元四季度平均库存额元一季度平5.284.183.935.3018.69=4.67()44均库存额元 2. 单位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总收入 万元 360 345 385 420 486 542 累积增长量 万元 - -15 25 60 126 182 逐期增长量 万元 - -15 40 35 66 56 定基发展速度 % 100 95.83 106.94 116.67 135.00 150.56 环比发展速度 % - 95.83 111.59 109.09 115.71 111.52 定基增长速度 % - -4.71 6.94 16.67 35.00 50.56 环比增长速度 % - -4.17 11.59 9.09 15.71 11.52 增长百分之一绝对值 万元 - 3.60 3.45 3.85 4.20 4.86 说明的关系有: (1) 增长速度=相应的发展速度-1 (2) 定基发展速度=相应的各年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3) 本期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前期水平÷100 (4) 该年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前期增长量÷该年环比增长速度 (5) 累计增长量=相应的各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6) 平均发展速度=相应的各秦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n次方根 或者=总速度的n-1次方根 3.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环比增长速度(%) - 20 50 25 125 24 定基增长速度(%) - 20 80 125 406.25 527.75
4.15x41.0968109.68%9.68%应不低于。 5. nn
0
n0n9
axaa40004000a1841.7()(1+9%)2.1719x
万元
6. 5519871992
8819922000
825x1.33061.058791.059, +5.9%620910x1.10301.012331.012, +1.2%825
7. 年份 季度 人数(万人) n=3时的移动平均值 n=5时的移动平均值 1998 一 6.16 - - 二 4.00 - - 三 2.80 4.32 - 四 3.20 3.33 - 1999 一 7.44 4.48 4.72 二 5.12 5.25 4.51 三 3.06 5.39 4.43 四 4.16 4.29 4.70 2000 一 9.36 5.71 5.94 二 6.56 6.69 5.76 三 4.72 6.88 5.68 四 5.76 5.68 6.11 所以,2001年第一季度该旅行社接送旅游者人数为: n=3时为5.68万人; n=5时为6.11万人。
P193第六章 统计指数练习题答案 P193,1 年度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收入(万元) 2000 2200 2400 2800 3000 以1996年为基期的各年收入指数% 100 110 120 140 150
P193,2 年度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收入(万元) 2000 2200 2400 2800 3000 环比收入指数% ---- 110.00 109.09 116.67 107.14
P193,3(1) 商品名称 单位商品价格(元)p 销售量q 1999年 2000年 个体指数% 1999年 2000年 个体指数% 甲(支) 8 12 150.00 300 360 120 乙(件) 200 240 120.00 100 120 120 丙(台) 300 320 106.67 80 100 125
∑p0q0 ∑p1q1 ∑p0q1 46400 65120 56880
P193,3(2) 三种商品销售额总指数% 65120/46400 140.34 商品销售额的增加额(元) 65120-46400 18720
P193,3(3) 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56880/46400 122.59 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元) 56880-46400 10480
P193,3(4) 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 65120/56880 114.49 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元) 65120-56880 8240
P193,3(5) 商品销售额的增加额18720元=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10480元+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8240元
P194,4 核定出租客房q 客房平均租金p 客房收入 (间天) (美元/间天) (万美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36000 36400 160 180 576 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