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测量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静态应变仪实验报告

静态应变仪实验报告

静态应变仪实验报告静态应变仪实验报告引言:静态应变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材料在受力或变形过程中的应变情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静态应变仪来测量不同材料的应变特性,并分析其应变-应力曲线。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

材料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金属或塑料,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仪器包括静态应变仪、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2. 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将材料样品切割成适当的尺寸和形状。

确保样品表面光滑,以减小误差。

3. 实验设置将样品夹持在静态应变仪上,并将力传感器与样品连接。

调整仪器使其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并确保力传感器与样品之间没有松动或摩擦。

4. 施加力通过施加适当的力,使样品发生变形。

可以使用手动或自动控制力的大小和施加速度。

5. 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记录下力传感器所测得的力和静态应变仪所测得的应变数据。

确保数据采集过程准确无误。

6. 数据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

绘制应变-应力曲线,通过曲线斜率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等参数。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材料的应变特性存在差异。

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而塑料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较低。

2. 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抗弯曲能力的重要指标。

弹性模量越高,材料的刚性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强。

3. 屈服强度是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的临界点。

屈服强度越高,材料的抗拉能力越强。

4. 应变-应力曲线的形状可以反映材料的应变特性。

在弹性阶段,应变随应力的增加呈线性关系;在屈服点之后,应变会迅速增加,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静态应变仪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并成功测量了不同材料的应变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静态应变仪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实验仪器,可以用于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进一步研究不同材料的应变特性,我们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参考。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报告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报告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工程中,强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能,通常需要对材料的强度进行测试。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原理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是一种基于弹性理论的测试方法。

根据弹性理论,材料的弹性模量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应变和应力来计算。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是一种间接测量弹性模量的方法,它通过测量等强度梁的挠度来计算弹性模量。

实验步骤1.制备等强度梁我们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材料:钢和铝。

我们首先将这两种材料切成相同的长度,然后将它们固定在同一支架上,使它们两端平齐。

这样就制备了一个等强度梁。

2.测量等强度梁的挠度我们将等强度梁放置在两个支架之间,并在中间的位置上放置一个测量器。

测量器可以测量等强度梁在受力下的挠度。

我们采用了钢尺来确定挠度的大小。

3.记录应变和应力我们测量了等强度梁的挠度,并使用公式计算了每个材料的应变。

我们还通过施加不同的重量来测量等强度梁的应力,并将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4.计算弹性模量我们使用公式将应变和应力转化为弹性模量。

对于钢和铝,我们得到了不同的弹性模量。

这些结果可以用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强度。

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钢的弹性模量:2.1×1011 N/m2铝的弹性模量:7.0×1010 N/m2这些结果表明,钢比铝更强。

这是因为钢的弹性模量比铝大。

这意味着,在相同的应力下,钢比铝更难弯曲或变形。

结论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测试方法,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材料的强度。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钢比铝更强。

这是因为钢的弹性模量比铝大。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能。

应变片 实验报告 灵敏

应变片 实验报告 灵敏

应变片实验报告灵敏引言应变片是一种常用于测试物体受力情况的传感器。

其具有灵敏性能的重要指标是其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响应能力。

本实验旨在测试应变片的灵敏性能,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设备- 应变片- 电源- 数字示波器- 受力装置- 变阻器实验步骤1. 将应变片粘贴在要测试的物体表面,并保证其充分贴合。

2. 连接应变片与电源和数字示波器,确保电路连接良好。

3. 利用受力装置对测试物体施加不同大小的力,记录下力的大小和对应的应变片输出信号。

4. 根据实验需求,对应变片输出信号进行转换和调节,以便与数字示波器适配。

5. 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入到数字示波器中,记录下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对应变片的灵敏性能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将施加的力与应变片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对比,以便确定其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绘制了应变片的灵敏性能曲线。

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施加不同大小力时应变片的输出电压信号。

通过对曲线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灵敏度:灵敏度是应变片的输出电压和外力之间的关系。

经实验测得,应变片的灵敏度为X mV/N,表明应变片对外力的变化相当敏感。

2. 线性范围:线性范围是指应变片在力作用下输出电压与力的关系保持线性的区间范围。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确定应变片的线性范围为X N至Y N之间。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试应变片的灵敏性能,得出了应变片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等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应变片,并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应变片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XX.[2] 王五, 赵六. 传感器技术基础.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XX.。

应力应变测量实验报告

应力应变测量实验报告

应力应变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应力应变测量实验。

实验目的:1.熟悉应变计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了解应力应变测量的基本原理。

2.掌握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以及不同材料的性能差异。

3.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实验器材:1.应变计。

2.电子秤。

3.轴向夹持装置。

4.辅助器材:力计、千分尺、卷尺等。

实验原理:1.应变计的原理。

应变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应变的传感器,是利用金属材料的电阻值随应变而发生变化的特性进行测量。

当材料发生应变时,应变计中导电性材料发生形变,从而改变应变计电阻值,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内置电路进行测量,转换成应变数据。

2.应力应变特性的原理。

应力与应变之间为线性关系。

应力为物体受力情况下承受压力的大小;应变为受力物体在一定形变下所产生的伸长或缩短的程度。

当物体在一定的应力下发生变形时,它的应变就可以被测量到。

实验步骤:1.确定试样:从材料样品中选取原料,并对其进行加工,制作成标准试样。

2.安装应变计:将应变计安装在试样上,注意按照应变计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固定、连接当前和测量其电阻值。

3.测量:将样品固定在轴向夹持装置上,并在应变计电路进行校准后进行测试。

期间应注意掌握试样的质量和任何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4.计算与处理:将测试结果转化成应力应变曲线,并进行分析,根据公式计算出试验数据并总结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样品材料:钢。

试样直径:5mm。

试样长度:20mm。

应变计响应系数:2.1。

电压:1V。

测试结果:荷重(N)应变(微米/毫米)。

00。

1004。

2008。

30012。

40016。

50020。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出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如下:应力(MPa)应变。

00。

204。

408。

6012。

8016。

10020。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钢材的应力应变特性在一定载荷下逐渐确认出来,且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由于不同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存在差异,通过本次实验可以更加深入的研究材料特性,进一步了解各种材料的物理特征与性能表现。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一、引言金属箔式应变片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材料应变的传感器。

它由一层金属箔制成,可以通过测量箔片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来推算出材料的应力和应变。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金属箔式应变片,了解其原理并掌握测量材料应力和应变的方法。

二、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熟悉测量材料应变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3.通过实验,掌握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三、实验器材1.金属箔式应变片2.可调节力臂的托盘3.数字万用表4.检测电缆5.基板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金属箔式应变片粘贴在基板上,确保其与基板良好接触。

(2)将检测电缆与金属箔式应变片焊接连接,确保连接良好。

(3)将托盘放在平稳的台面上,并将托盘的力臂调整至合适位置。

2.实验测量(1)将标准质量放置在托盘的力臂上,记录下其质量数值。

(2)通过将标准质量增加或减小,使得金属箔式应变片在不同的载荷下产生不同的应变。

(3)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金属箔式应变片上的电压输出值,并记录。

3.实验数据处理(1)将实验得到的电压输出值与标准质量进行对应,得到应变值。

(2)通过计算应变的变化率,得到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关系。

(3)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线性程度。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得到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电压输出值和标准质量的对应关系,并通过计算得出了应变的变化率。

将应力与应变关系绘制成图表,通过拟合得出了线性程度。

在实验中,我们还观察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稳定性,并分析了其受到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掌握了测量材料应变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线性程度和稳定性,并得出了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箔式应变片可以有效测量材料的应变,并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稳定性,适用于材料应变的测量。

应变测量_实验报告

应变测量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应变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应变测量中的应用。

3. 学习电桥电路在应变测量中的作用和调试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应变测量是研究材料在受力后产生的变形程度的重要方法。

本实验主要利用电阻应变片和电桥电路进行应变测量。

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机械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其基本原理是电阻应变效应。

当电阻应变片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从而将应变信号转换为电阻信号。

电桥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路,其基本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电路中,通过测量电桥的输出电压来反映应变片电阻的变化。

本实验采用半桥接法,即只将一个应变片接入电桥电路中。

三、实验仪器1. 电阻应变片:将应变片粘贴在被测物体表面,用于感受物体的应变。

2. 电桥电路:由四个电阻组成,用于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

3. 数字多用表:用于测量电桥的输出电压。

4. 拉伸装置:用于施加拉伸力,使被测物体产生应变。

5. 计算机及数据采集软件:用于实时采集和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 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物体表面,确保粘贴牢固且无气泡。

2. 将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电路中,采用半桥接法。

3. 连接好电桥电路,并连接数字多用表。

4. 打开计算机,启动数据采集软件,设置采样频率和采集时间。

5. 在拉伸装置上施加拉伸力,使被测物体产生应变。

6. 观察数字多用表的读数,记录电桥的输出电压。

7. 改变拉伸力的大小,重复步骤5和6,记录不同拉伸力下的电桥输出电压。

8. 利用数据采集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应变-电压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显示了不同拉伸力下电桥的输出电压。

2.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应变-电压曲线,分析应变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3. 通过比较不同拉伸力下的应变-电压曲线,可以发现应变与电压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六、实验结论1. 电阻应变片能够有效地将应变转换为电阻信号,实现应变测量。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报告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报告

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报告为了研究材料的强度和性能,工程领域经常进行各种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定等强度梁的应变来评估材料的性能。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不同材料制成的梁进行测试,并记录了各种条件下的应变数据,以便进一步分析和比较。

实验设备和方法实验中使用的设备包括应变计、加载机和数据记录仪等。

首先,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工程材料,如钢材、混凝土和木材,制成等强度梁。

然后,我们在加载机上逐渐施加力,记录梁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变值。

通过数据记录仪,我们可以准确地获取实验数据,并进行后续的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我们发现不同材料的等强度梁在受力时表现出不同的应变特性。

例如,钢材梁在承受载荷时表现出较小的应变,而混凝土梁则呈现出较大的应变。

这与材料的性质和结构有关,也反映了它们在受力时的不同表现。

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当加载机施加较大的力时,部分梁出现了应变集中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材料内部存在缺陷或应力不均匀造成的。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梁的断裂前,应变值会急剧增加,这表明了梁在承受极限载荷时的应变特性。

实验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不同材料等强度梁的应变,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为工程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有助于设计更安全、更可靠的结构。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探索更多的实验方法,为工程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

本次实验通过测定等强度梁的应变,成功评估了不同材料的性能,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我们相信,这些研究成果将为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动态应变测量实验报告

动态应变测量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动态应变测量实验报告篇一:应变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应变片粘贴、使用的基本方法2、学习电桥的联线方法及电桥的测量原理和特点3、学习使用ws-3811应变仪测量应变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原理利用惠斯登电桥原理进行测量三、实验仪器微型计算机、ws-3811数字式应变仪、桥盒、应变片及其附件四、实验内容1.选择与桥盒内置电阻相匹配的应变片;2.用砂纸打磨钢片表面测点,使测点表面平整、光洁,并做清洁处理;3.用胶水把应变片和转接片贴到测点上,尽量使应变片与被测物紧密贴合,如图1所示;4.放置几分钟,使它自然干燥;5.如图2把导线接到桥盒插头上;6.打开应变数据采集程序,进行测试和设置:应变量程设置为±40000με,滤波频率设置为20hz,界面如图3;7.校准仪器,选择“自动校准”,设置界面如图4所示;8.动态应变数据采集。

把桥盒连接到试验仪上,试验仪已与电脑连接。

把被测金属长片的一端用手按在桌沿,使它伸出桌面。

设置好参数,点击“开始示波”,此时波形为一条直线,说明连接正常,再用手拨动金属长片伸出桌面的那一端使它振动,这时波形如图5,操作界面如图5所示;9.截图,保存数据。

实验完成。

五、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六、思考题1.半桥接法应用于两个应变片,1/4桥接法应用于一个应变片,前者的桥盒上多接了一根两个应变片的共用线,少了一个短接插片。

2.清零操作是为了使开始的电压偏移量变为零,而校准的目的是使测试值更加精确,减少仪器的误差。

篇二: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含实验数据)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1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工艺一、实验目的通过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实验,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和检查方法及应变片在测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阻应变片实质是一种传感器,它是被测试件粘贴应变片后在外载的作用下,其电阻丝栅发生变形阻值发生变化,通过阻桥与静动态应变仪相连接可测出应变大小,从而可计算出应力大小和变化的趋势,为分析受力试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应变片粘贴、使用的基本方法
2、学习电桥的联线方法及电桥的测量原理和特点
3、学习使用WS-3811应变仪测量应变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惠斯登电桥原理进行测量
三、实验仪器
微型计算机、WS-3811数字式应变仪、桥盒、应变片及其附件
四、实验内容
1. 选择与桥盒内置电阻相匹配的应变片;
2. 用砂纸打磨钢片表面测点,使测点表面平整、光洁,并做清洁处理;
3. 用胶水把应变片和转接片贴到测点上,尽量使应变片与被测物紧密贴合,如图1所示:
4. 放置几分钟,使它自然干燥;
5. 如图2把导线接到桥盒插头上;
6. 打开应变数据采集程序,进行测试和设置:应变量程设置为±40000με,滤波频率
设置为20Hz,界面如图3;
7. 校准仪器,选择“自动校准”,设置界面如图4所示;
8. 动态应变数据采集。

把桥盒连接到试验仪上,试验仪已与电脑连接。

把被测金属长
片的一端用手按在桌沿,使它伸出桌面。

设置好参数,点击“开始示波”,此时波形为一条直线,说明连接正常,再用手拨动金属长片伸出桌面的那一端使它振动,这时波形如图5,操作界面如图5所示;
9. 截图,保存数据。

实验完成。

五、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
六、思考题
1.半桥接法应用于两个应变片,1/4桥接法应用于一个应变片,前者的桥盒上多接了一根两个应变片的共用线,少了一个短接插片。

2.清零操作是为了使开始的电压偏移量变为零,而校准的目的是使测试值更加精确,减少仪器的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