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文本素材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下1、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均为东西走向),秦岭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关中平原,南侧是汉水谷地,主峰是太白山。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 月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分界线:秦岭—淮河线、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降水)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海拔)3、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面积占 20﹪,人口占 40﹪。
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4、北方地区年降水量:400-800 毫米。
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主要作物:长城以北(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长城以南(冬小麦、玉米、棉花)。
耕地类型:旱地为主。
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属温带季风气候,盛产温带水果:苹果、梨、桃等。
地方特产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
5、北方地区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
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北方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特大型油田是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1/2 )。
山西出产煤炭最多。
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是山西榆林。
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6、南方地区是指秦岭- 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面积占25﹪ . 人口占55﹪。
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复习资料资料讲解

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 (湘教版2014版)第五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 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 地理差异性。
★★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3、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两侧, 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 <</SPAN>0℃ >0℃河流的封冻 结冰(有结冰期) 不结冰(无结冰期) 年降水量的大小<800毫米 >800 毫米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耕地的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地形区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情况 黄河水系 长江水系 河流水量的大小水量小 水量大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主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的熟制 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两熟一年两熟或三熟 主要的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柚、茶主要的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居民的主食 以面为主食以大米为主食汛期长、流量大、沙少,水 水文特征 汛期短、流量小、沙多,水位变化大、结冰位变化小、无结冰期8、在中国地图上根据 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等这三大地 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地理区域分界线划分依据南方地区与北方地秦岭—淮河(800毫米)区气候因素(气温、降水)北方地区与西北地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区南山-冈底斯山(季风区与非分季风区)降水因素(季风因素)青藏地区与西北地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区、北方地区、南山地形地势因素方地区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湘教版地理 秦岭与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太白山 3000
(米) 点苍山 2000 150 0 500 200 南
汉水 北
沿107o48’E线陕西省南部地形剖面
秦岭
陕西政区图
(由于秦岭的阻挡,冷空气的影响,在秦岭南侧减弱。)
2、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⑥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 ⑨农业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通过了哪些省级行政区?
甘 陕 豫 皖 苏
淮河
秦岭
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 走向山脉,是黄河水系与 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中国 气候的南北分界线。西起 甘、青两省边境,东到河 南省,东西长约500千米, 南北宽达100~150千米。 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 米。
淮河
害河
•50年代淘米洗菜,60 年代洗衣灌溉,70年 代水质变坏,80年代 鱼虾绝代!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何谓“淮南”、“淮北”? 此处“淮”指的是“淮河”。 这说明在2500多年前,中国古人 就已经认识到淮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请你说说秦岭的走向?
东西走向 秦岭
淮河
一 、 秦 岭 ︱ 淮 河 线
淮河的流向是 自西 向东 。
目前淮河的河水 大部分经
长江注入东海。
为什么秦岭—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 的地理界线?
32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
0℃等温线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概述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境内的一条重要地理线,它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贯穿了陕西、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份。
这条线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分布、生态系统等方面都起到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自然环境影响地质构造特征秦岭淮河一线的地质构造特征对地方经济、资源分布、气候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从地质构造上看,秦岭淮河一线处于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地块的边界,是中国的东部与西部的过渡地带。
它由于构造岩和沉积岩层的堆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气候分布秦岭淮河一线在气候分布上起到了边界的作用。
它将中国的南方湿润气候与北方干旱气候分隔开来。
南边的秦岭山脉和淮河流域的地理特征使得这条线降水量丰富,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发展。
而北边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地理特征造成该地区的气候干燥,降水量少,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对生物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
自秦岭淮河一线贯穿多个生态区和生态系统,使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丰富。
秦岭山脉的湿润气候为该地区的植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大量的植物物种在此繁衍生息。
同时,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还对动物种群的分布和迁徙起到了重要影响。
水资源分布由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特征,该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也具有明显特点。
将秦岭与淮河流域连成一线,为水资源的供应和调配提供了便利。
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水量丰富的河流之一,其河水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饮用水,也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保障。
而秦岭山脉的地形则为水库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也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保障。
经济影响农业发展秦岭淮河一线对中国农业的发展起到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淮河平原地区因为秦岭山脉的屏障作用,使得该地区拥有明显的农业优势。
阳光充足、水源丰富和土地肥沃,使得这一带的农作物种植产量高、品质好。
同时,秦岭淮河一线沿线种植业的发达也带动了农产品的贸易和加工业的发展。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一)

21.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受气候的影响主要表 现为四个方面: 1)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 2)东部为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 3)河流稀少, 且大多数内流河;
二.青藏地区
1.位置范围: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 的西部。
4、四大地理区域 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 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 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 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具体是秦岭— 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 东)
6.主要交通: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 (本地区的公路网以拉萨为中心);
青藏铁路(西宁——拉萨);航空网以拉萨为中心。
7.自然环境特征:高、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 冰川广布。(海拔高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原因)
8.河流特点: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发源
地),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 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
3)陕西的榆林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 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18.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 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19.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20.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二.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三大地区)
11.珍惜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 12. 地面植被:植被稀疏,草原荒漠广布。
13.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所以防 止和控制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14.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黄河、 澜沧江的发源地)。 15.农业类型: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作物一般分 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农业为河谷农业(原 因: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地理八年级复习手写稿

八年级地理复习一、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二、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及划分界线三、地理区域的主要类型自然区(如长江三角洲、黄土高原);经济区(如工业区、经济特区);行政区(如省、县、乡)四、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答: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五、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主要包括那些地形区(特点: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六、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七、北方地区属于那种农业类型,有哪些主要的农产品(旱作农业;农产品:小麦、玉米、谷子、甜菜、棉花、大豆)八、北港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利: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不利: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九、东北三省的位置及范围(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十、东三省的地形特点: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十一、东三省山脉和河流分布的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十二、东三省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暖短促)十三、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十四、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答:有利:平原广阔,土壤肥沃且雨热同期;不利:热量不足,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十五、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做?答:问题: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怎么做: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十六、东北三省建立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答:①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②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③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④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十七、东北三省为什么能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工业基础好)十八、东北三省有哪些主要的工业部门,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工业部门: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分布特点:依托自然资源和交通要到分布。
2018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主要知识点

2018,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主要,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一节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5)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6)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7)水田与旱地分界线(8)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3、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河流的封冻结冰(有结冰期)不结冰(无结冰期)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热带、热带年降水量的大小800毫米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耕地的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地形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情况黄河水系长江水系河流水量的大小水量小水量大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的熟制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两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的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柚、茶主要的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居民的主食以面为主食以大米为主食民居特点墙体厚、坡度小墙体高、屋顶坡度大水文特征汛期短、流量小、沙多,水位变化大、结冰汛期长、流量大、沙少,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4、四大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地理区域分界线划分依据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秦岭—淮河(800毫米)气候因素(气温、降水)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季风区与非分季风区)降水因素(季风因素)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地形地势因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北方地区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具体是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八年级地理下册《秦岭—淮河线》复习资料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秦岭—淮河线》复习资料湘教版第一节秦岭—淮河线、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地区和地理界线是特别重要的。
地理地区表现了地区内部的地理相像性,地理界线反应出地区之间的地理差别性。
★★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别。
3、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双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别。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月均匀气温<</SPAN>0℃>0 ℃河流的封冻结冰不结冰年降水量的大小<800毫米>800毫米植被种类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耕地的种类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地形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状况黄河水系长江水系河流水量的大小水量小水量大天气种类温带季民风候亚热带季民风候干湿地域半润湿地域润湿地域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的熟制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两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的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柚、茶主要的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居民的主食以面为主食以大米为主食水文特点汛期短、流量小、沙多,水位变化大、结冰汛期长、流量大、沙少,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8、在中国地图上依据秦岭—淮河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沿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地区。
四大地理地区:北方地域、南方地域、青藏地区、西北地域。
★★★★地理地区分界线区分依照南方地域与北方地域秦岭—淮河( 800 毫米)天气要素(气温、降水)北方地域与西北地域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南山-冈底斯山(季风区与非分季风区)降水要素(季风要素)青藏地域与西北地域、北方地域、南方地域青藏高原边沿线:昆仑山-- 阿尔金山 --- 祁连山 --- 横断山地形地势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季风区的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蔡博峰,《中国国家地理》)
一、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
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
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
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8.中国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
二、植被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所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少,汛期长,冬季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多,汛期短,冬季结冰。
秦岭—淮河还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四、地形、土壤、矿产方面
1.地形:秦岭—淮河以南以丘陵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岭—淮河以南渐以红壤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黄壤或棕壤为主,东北以黑土为主,西北多白色沙质土。
3.矿产:秦岭—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属居多,工业上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出口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煤、铁、石油为主,工业方面以重工业占的比例较大。
五、农业方面
1.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
2.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为主。
3.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
4.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甘蔗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甜菜为主。
5.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秦岭
在中国中部横亘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
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
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
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
但秦岭正式的名称是自汉代才有的。
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
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
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
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省郧县。
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
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
淮河
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全长1252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的差异不如秦岭南北的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提出主要是依据其地理分区的意义。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撰文《淮河找不到自己的家》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将淮河看做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一部分,同样也应该作为一个带来理解,不宜局限在某一具体的水系上,这也和淮河的实际流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