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情景式默写(教师版)
【教师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

《蜀道难》1.《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遗—瀑流争喧哒,破崖转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蜀道难》中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蜀道难》中夸张叙说蜀国开国历史渺远,长期不与外界交通的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蜀道难》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调的句子是“噫吁朦,危乎高哉!”。
8.《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________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中仅用“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两句诗时局那种动平之气。
.《秋兴八首其一》中“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两句, 写巫山抑郁、伤国伤“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由久、思乡情.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用“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之情更见艰难。
.《咏怀古迹》从时空角度、用对比手法揭示出昭君悲剧一生的句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发挥想象,由近及远,以雄奇壮丽的图引出昭君生长之地的句子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咏怀古迹其三》中揭示昭君悲惨命运的原因为君王不察,体现君心念旧国的句子是: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表现急现旋律婉转而子是“银瓶乍破水浆《琵琶行》“春无助的苦闷。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篇(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及答案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名篇名句默写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以往的题目大多采用给出文句的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下句或者上句的题目类型。
随着高考语文命题改革,必将更加重视对考生语言实际使用水平、创新思维水平的考查,作者预测:名句名篇的考查题目类型必定会实行创新,也会更加重视对考生的语言实际使用水平的考查。
而创设了不同的情景,要求考生准确恰当地补出名句这种题目类型。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这样的训练。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岭》中曾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杜甫也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6.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如还能引用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可加分),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诗句艺术地概括了年复一年辞旧迎新的春节景况。
8.***同志在澳门回归庆典讲话中引用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关心思念之情。
高考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题(开放式默写)(学生版+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题(开放式默写)(学生版+教师版)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题(开放式默写)诗词意象类1.杜鹃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②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③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④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⑤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曹雪芹《葬花吟》2.扁舟①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②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③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④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
——柳永《迷神引》⑤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秦观《风流子》3.菊花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②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赵嘏《长安秋望》③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④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⑤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李白《九日龙山饮》4.铁衣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②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③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唐·高适《燕歌行》)5.山①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②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巴山夜雨》)④相看两不厌,只(唯)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⑤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6.水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③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侯馆梅残》)7.鸥鹭①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②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③海上轻鸥何处寻?烟波万里信浮沉(陆游《鸥》)文化词语1.清明(节日类)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020届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教师用)

2020届高考语文情景默写复习资料(教师用)高中一、《劝学》1、《劝学》善用比喻和对比说理,为了强调学习时用心专一的重要性,文章以弱小的蚯蚓为例从正面设喻后,紧接着从反面写道“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句拿“思”与“学”进行对比,强调了“学”的重要意义。
3、《劝学》中在介绍蚯蚓的身体特点之后,紧接着说到蚯蚓的表现及原因的三句是“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而荀子《劝学》中则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踮起脚极目远望,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6、《劝学》中认为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劝学》中为了说明君子善于借助外物,先分析了见者远,闻者彰的原因,接着以车马代步为喻,说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8、《劝学》中先设两个比喻,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然后引出观点“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
9、荀子的《劝学》一文中,用来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进行对比论证的句子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0、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12、荀子《劝学》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高考语文高中古诗文情景式默写填空式)

高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情景式默写汇编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二)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三)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四)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5.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6.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7.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五)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8.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0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1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3.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4.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16.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六)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夙兴夜寐,靡有朝矣9、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0.“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1.“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七)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高考情景式默写训练(教师版)

高考古诗文情景式默写训练(教师版)1.用典是古诗常用手法,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用刘义隆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用女娲典“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史记·冯唐传》典故“持节云中, _____________”。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女娲炼石补天处何日遣冯唐2.古诗贵精练传神,如杜牧《过华清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勾勒出李杨之骄奢淫逸;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_”;写尽复返自然的渴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传出琵琶女犹疑出场之神韵。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池鱼思故渊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 荷是古诗词常见意象,如李白《论诗》“_______________,天然去雕饰”;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小池》“_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等。
清水出芙蓉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小荷才露尖尖角4. 古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如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刘禹锡《石头城》“_______________,夜深还过女墙来”;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_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时茫茫江浸月明月松间照淮水东边旧时月月满西楼波心荡,冷月无声5.诗词常表现“愁”情,如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高考语文情景句默写复习备考:高中语文情景句默写大全

高考语文情景句默写复习备考:高中语文情景句默写大全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句借月抒发别情,听完音乐后用“
”,以“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寂寞冷清的语句是“
(47)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
”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以此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89)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缘之一。
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有这样两句“”,《锦瑟》也有一联提到杜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通过对镇江京口北固亭景物的细节描写,抒发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慨的两句是“
2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景式默写高中部分一、荀子《劝学》1、《荀子·劝学》中以“金石”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荀子在《劝学》中提出要善于利用外物的句子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劝学》一文中用“(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句,以“木”和“金”为喻来说明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7、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8、《劝学》中用蚯蚓“爪牙”不利、“筋骨”不强来证明用心专一的好处,用“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这一相反的事例来揭示用心不专的坏处。
9、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积累非常重要,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
二、庄子《逍遥游》1、《庄子·逍遥游》中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两句表现了宋荣子不受外界褒贬的影响。
2、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圣人要达到超越时空、无所依赖的境界所凭借的方式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3、庄周在《逍遥游》中谈及“小年不及大年”时,用“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来说明“此小年也”。
4、当看到大鹏鸟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5、《逍遥游》指出,“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6、《逍遥游》以奇特想象展现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壮观图景的两句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7、《逍遥游》中指出了大鹏高飞依然有所凭借的两句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三、愈《师说》1、愈在《师说》中打破了老师的神秘地位,客观地表述了弟子和老师的关系的两句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愈在《师说》中,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提出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从师标准。
3、愈在《师说》中表白自己只要能学到道理,就不考虑对方年龄大小的名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愈在《师说》中认为,圣人之所以愈益圣明是因为他们“(犹且)从师而问焉”,而普通人则相反,是因为他们“(而)耻学于师”。
5、愈《师说》中表明老师职能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从师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7、愈《师说》在阐述师生关系时,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来说明学识有早晚,能力各有所长的师生观。
8、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位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两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四、杜牧《阿房宫赋》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仅用“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史实写了出来。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来告诫“后人”如不以史为鉴,将重蹈覆辙。
4、杜牧《阿房宫赋》中“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兼用夸、比喻及反问的修辞手法,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为。
5、客观因素是通过主观发挥作用的。
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认为国的灭亡应从自身找原因的语句是“族者也,非天下也”。
6、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两句,写出了楼阁各随地势而建、错落有致的状态,也写出了宫室结构的精巧。
7、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用夸的手法展现了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大雄伟。
8、杜牧在《阿房官赋》中描写宫女对镜梳洗的两句是“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9、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使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两句,提出了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五、轼《赤壁赋》1、轼的《赤壁赋》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两句描写了洞箫的声音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像啜泣又像低诉。
2、轼在《赤壁赋》中认识到自然界的清风、明月只有在人感知后才被认知的句子是“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3、轼在《赤壁赋》中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4、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轼《赤壁赋》中写出了作者飘飘欲仙的神态,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心情的语句是“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6、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7、《赤壁赋》中写作者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8、轼《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9、轼在与客游赤壁时面对月与水感喟,从“变”的角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0、轼《赤壁赋》中“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写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11、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雾气笼罩的江面上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有着相似的意境。
12、轼《赤壁赋》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的状态,逼真传神。
13、《赤壁赋》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4、轼在《赤壁赋》中讨论了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永恒,用“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两句从“不变”的角度表达作者“而又何羡乎”的具体原因。
六、《诗经·氓》1、《诗经·氓》中写负心汉起初立誓,后来违反誓言的两句是“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诗经·氓》中女子自诉在夫家时早起晚睡,辛苦操劳,天天如此的句子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愿满足之后对自己粗暴无礼的对待,自己的家人表现出的不仅不是同情,反而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追忆当年与男主人公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6、《诗经·氓》中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来反衬氓的不可捉摸。
7、《诗经·氓》一诗中表现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的解释的诗句是“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表现女子的善良、天真。
8、在《诗经·氓》中,以易触发女主人公回忆起相恋场景的哀景来抒写女主人公哀情的句子是“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9、《诗经·氓》中描述女子对男子行为没有标准,德行不专一而表达不满的两句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0、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如《诗经·氓》中“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就写出了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
11、《诗经·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12、《诗经·氓》中“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
13、《诗经·氓》中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14、《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而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5、《诗经·氓》中形象地写出女主人公对恋人朝思暮想,翘首以待的句子是“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16、《诗经·氓》一诗中,描写女子通过反省,变得刚强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七、白《蜀道难》1、白《蜀道难》中用善飞翔、攀援的动物来衬托蜀道高峻的句子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在《蜀道难》中,白用“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3、白的《蜀道难》中形容剑阁只需一人把守,就算千军万马也攻不进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在《蜀道难》一诗中,白表示自古以来蜀、之间就没有沟通来往的原因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写出了两地之间被高山峻岭所阻的情状。
5、白在《蜀道难》中,表现山之高危,壁之险绝,水之湍急咆哮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6、歌曲《山路十八弯》中描写了山路的曲折难行,白的《蜀道难》中也有类似的句子“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7、白的《蜀道难》中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8、白《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两句,直接写出了通行蜀道的动作和情态感受。
八、杜甫《登高》1、杜甫在《登高》中面对萧萧落木而感叹自己长年漂泊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描写了落叶窸窣、长江汹涌之状。
3、“文章憎命达。
”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形象地反映了他生前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4、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两句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九、白居易《琵琶行》1、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两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主人与客人离别之时,连喝酒都不能排解心中愁闷的两句诗“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情景交融。
3、白居易《琵琶行》代送别的时间、地点、季节的句子是“浔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写到了演奏结束了而听者还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
5、《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上。
6、白居易《琵琶行》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