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情景默写
高考情景默写试题答案推荐

高考情景默写试题答案推荐一、记叙文在高考的语文科目中,情景默写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点。
它不仅考验学生的记忆力,还考察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答案,供参考。
(一)《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二、议论文议论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以下是一篇关于“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议论文范文。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显著。
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大全

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大全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大全情景式默写的出现,比以前我们读古典诗词,背诵死记硬背的考察方式要求更高了一些,高三复习语文要做哪些情景式默写练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三语文《蜀道难》情景默写题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答案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7、噫吁嚱!危乎高哉!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9、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0、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修四 情景默写及重点语句翻译学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修四情景默写及重点语句翻译学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修四-情景默写及重点语句翻译学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修四情景听写和重点句子翻译学习计划时间:2021-09一、怀旧的怀旧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诗句是“,,”。
2.“念女角?赤壁怀旧”具体描述了诗中“山水如画”的含义是“,”。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4.《念女角?赤壁怀旧》描述了周瑜轻松、平静地打败了曹军。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小乔刚刚和周瑜结婚,周瑜意气风发的诗句是“,”。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
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辛弃疾在《北固亭永迎京乐,忆往事》一书中登高望远,珍视英雄和英雄,暗示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
12.辛弃疾在《永远怀念北京口北固亭的过去》中用三句话概括了刘禹的英雄精神:,,。
3.辛弃疾在《与京口快乐北固亭相逢,缅怀往事》中,从他面前夕阳照耀下的街道和树木中写道,并记住了另一位与京口有关的历史浪漫人物的一句话,,。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没有寻觅到英雄遗迹,表达了物是人非伤感的句子是,。
5.辛弃疾在《永远与北京快乐北固亭相见》中,对人们逐渐否定失败的历史和分裂的局面感到非常难过,,。
6.辛弃疾在《北京口北固亭怀念往事》中,借用刘易龙北伐的巨大成功和仓促失败,表达了他对韩继星在北伐期间吃肉片的理解和看法,,。
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尾中,辛弃疾运用典故,在豪壮中透出激愤,表达无限悲哀的句子是::,?8.辛弃疾在《与北京的音乐相会,在北固亭忆往事》中,用刘宋的老故事来暗示南宋的社会现实,,。
3、六国论1.苏洵在《六国论》中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的精辟论点,其中描述我们祖先创业困难的句子是“,”,它解释了气2国家灭亡的原因是“,?”,解释燕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是“,”末了指出“,”这清楚地反映了文章用过去讽刺现在,警告北宋统治者以史为鉴的目的。
必修下册-高三语文新高考60篇情境默写(教师版)

2022全国新高考60篇情境默写【必修下册】17.谏太宗十思疏(下册)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4.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要赏罚得当。
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比喻告诉唐太宗要以民为本的句子是: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文章一开篇,魏征就用生活中的木与水作类比,其目的是为了向唐太宗说明“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7.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一国之君如果不能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不能保持宽厚,不能克制欲望,就好比“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是不可能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的。
8.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直接指出古代很多帝王不能做到善始善终的句子是: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9.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代很多帝王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原因的句子是: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10.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18.阿房宫赋1.1.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阿房宫赋》以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借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高三语文情景默写易错字整理

高三语文情景默写易错字整理1. "的"、"地"、"得",这三个字在语音上是同音字,但在使用中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的"是表示所属关系的助词,"地"是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方式、状态、程度等,"得"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可能性、程度等。
2. "了"、"着",这两个字在语音上也是同音字,但在使用中有着不同的意义。
"了"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着"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3. "是"、"时"、"事",这三个字在写作时容易混淆。
"是"是表示肯定、断定的动词,"时"是表示时间、时候的名词,"事"是表示事件、事情的名词。
4. "别"、"瞥"、"蹩",这三个字在写作时也容易混淆。
"别"是表示离开的动词,"瞥"是表示匆匆一看的动词,"蹩"是表示脚步不稳的形容词。
5. "才"、"材"、"财",这三个字在写作时容易混淆。
"才"是表示时间、能力的名词,"材"是表示素质、材料的名词,"财"是表示财富、财产的名词。
以上是一些高三语文情景默写易错字的整理,希望能帮助学生在写作和默写中避免常见的错误,提高语文水平。
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统编教材情境默写题专项练附答案

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统编教材情境默写题专项练《报任安书》(节选)1.《报任安书》中描写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献身著述的句子是“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出的关于生死价值的句子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表述自己惨受宫刑而没有以死殉节的原因的句子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5.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举周文王、孔子在困境中完成作品的句子是: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6.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举屈原、左丘明在困境中完成作品的句子是: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7.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举孙膑、吕不韦在困境中完成作品的句子是: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8.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举韩非子的例子来说明自己也可以通过著书立说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句子是: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为后文解释自己忍辱负重、著书立说作铺垫。
9.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认为《诗经》大部分都是一些圣贤们为抒发愤懑而写作的句子是:《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10.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举屈原的例子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为后文解释自己忍辱负重、著书立说作铺垫的句子是:“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11.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举韩非子的例子来说明自己人生失意,可以通过著书立说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一观点的句子是:“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12.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向任安解释自己收集史料、分门别类编撰《史记》的初衷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高三语文-情景式默写

•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 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 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末倒置,聪明人做出糊涂事来, “ , 。”
•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
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
师, ,
。”
答案参考
•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
存也。 • 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
•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 师说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 述的现象一样。
•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 《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
明也 • 7、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
者也。
Hale Waihona Puke 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 谬心态。
• 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
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 “ , ,或师焉,或不焉”,否则,
2023届新高考语文高三二轮情景默写训练(一)

2023届新高考语文高三二轮情景默写训练(一)1.厦门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1)自古以来,爱情被无数的才子佳人歌咏,《静女》就曾描绘了男子在约会地点找不到爱人而徘徊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帘”本是生活中寻常的物品,在唐宋诗词中,“帘”这一意象却承载着诗人绵长的情思,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皖南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1)芳春四月,高考在即,你的好朋友却总是显得心浮气躁。
你可以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诫朋友,要善始善终,坚持到底。
(2)在参观古建筑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句宣传语:“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不使用一根钉子,全靠榫卯结构。
”这其实是一个误解,你在《阿房宫赋》中就能找到例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鹿”因其惬意且恬静的生活姿态而受古人青睐,常出现在古诗文中。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3年安徽省名校联盟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1)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弟子与老师的关系,他认为之所以要“能者为师”,是因为“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婉言自己有意奉诏,但“___________”;想要奉养祖母,又“___________”,这使李密进退失据,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3)“榆关”即今天的山海关,古人称之为“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
这一古称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如“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情景默写(五)
(1)、杜甫在《春望》中描写明丽春景让花鸟流泪,借以反衬忧国之愁、思乡之苦的两句是:“,。
”
(2)、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的看法的两句是“,”。
(3)、杜牧《阿房宫赋》中“”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着用“”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
(4)、《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虞美人》中“?”将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7)、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了秦人把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视为铁锅、石块等肆意挥霍的奢侈生活。
(9、)《虞美人》中,词人通过遥想金陵景象,表达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句子是“,”。
(10)、《离骚》中作者运用反问表达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的句子是
“”;表达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
高三语文情景默写(六)
(1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来描写“焚椒兰”的语句是“”,用来描写“宫车过”的语句是“”。
(1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莲“,”的特点来比况君子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13)、周敦颐在《陋室铭》中指出自己“陋室不陋”的原因之一是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14)、韩愈《师说》中有的人嘲笑他人从师,除认为彼此“年若道似”,不必从师外,还有作怪心理的句子是:,。
(15)、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激流奔涌、瀑布飞泻,发出巨大轰鸣声的句子是:
,。
(16)、《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具体表现是“,”。
(17)、杜牧《阿房宫赋》用“,”两句交代了阿房宫的地理位置。
(18)、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两句是“,”。
(19)、《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20)、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
“,”。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16.(1)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9.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6.(6分)(1)夫孰异道而相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2)烟斜雾横雷霆乍惊(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每空1分,有错字、添宁、漏字均不给分。
)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6.(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