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九型人格解读《呼啸山庄》中的人物
《呼啸山庄》人物分析

《呼啸山庄》人物分析《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847年,被认为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分析充满了复杂性和深度,尤其是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形象。
希斯克利夫是一个弃儿,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却受到了山庄新主人林顿的侮辱。
希斯克利夫在小说中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物,他的性格和行为都非常鲜明。
他很坚强,能够忍受各种不公正的待遇,同时也有着温柔和充满爱的心。
他的爱情经历也是小说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感情是真挚的,然而,凯瑟琳却嫁给了林顿,这给希斯克利夫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
最终,希斯克利夫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财富和地位,并开始了他的报复计划。
他的复仇行动是小说中最为震撼的部分之一,他把自己的愤怒和仇恨全部倾泻出来,让那些伤害过他的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虽然他的复仇行动看起来有些残忍和无情,但是这也是他表达自己内心愤怒的方式。
凯瑟琳是小说中的女主角,她是一个非常美丽、聪明、善良的女孩。
然而,她也充满了痛苦和矛盾。
她深深地爱着希斯克利夫,但是却无法和他在一起,最终还嫁给了林顿。
凯瑟琳的行为也许有些自私和冲动,但是她也是被社会和家庭所迫。
她的内心也充满了挣扎和痛苦,她的爱情和婚姻都充满了矛盾和不幸。
凯瑟琳的死也给小说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让人们感受到了爱情和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除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外,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物也非常重要。
例如,林顿和他的孩子们,他们虽然是小说中的反派角色,但是他们的形象也非常鲜明。
林顿是一个虚伪、自私的人,他的孩子们也受到了他的影响。
他们的行为和言语都充满了对权力和财富的追求,这也是小说中反映社会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
此外,小说中还有一些次要人物,例如伊莎贝拉·林顿、约瑟夫等,他们的形象也非常鲜明。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都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
《呼啸山庄》命运分析

扭曲的灵魂悲惨的命运——《呼啸山庄》主人公人物分析无济于事的抗争,自我放逐的命运,在一声声中疯狂的呐喊中,灵魂开始扭曲,展示着他们悲惨的命运。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与凯塞琳,哈里顿与凯茜的特征都体现了人生的扭曲与挣扎,人物性格突出了“爱”与“恨”,复仇与感化。
一、挣扎着的变型人———希斯克里夫出身的低微,儿时的不幸,奴役的生活,不公平的待遇让他有的只是压抑和自卑,让他唯一安慰的只有和他情投意合的凯瑟琳,当凯塞琳离开呼啸山庄,离开希斯克里夫嫁给林顿时,希斯克里夫疯了。
他能忍受亨得利的一切折磨,但却不能忍受凯塞琳的遗弃。
他遗失自我,开始寻求复仇。
1.1 希斯克里夫与凯瑟琳的爱情1.2 希斯克里夫灵魂的扭曲1.3 希斯克里夫的复仇对凯瑟琳的报复对画眉山庄及呼啸山庄的报复对下一代的报复1.4 灵魂的毁灭与最终解脱二、矛盾的精灵———凯塞琳她曾在父亲的庇护下,度过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有父亲的宠爱让她叛逆,还有那个和她一起欢笑,她深爱着的希斯克里夫,但是,父亲去世后,哥哥合法地继承了全部的家产,卡瑟琳只能仰仗哥哥的鼻息,受他控制,而当凯塞琳长大后,她开始厌倦毫无意义的自由。
当她看到林顿家文明的生活时,她被吸引了,她开始渴望这种生活,因此她不再去想“凯塞琳就是希斯克里夫“,她嫁给了林顿。
她说她要富有,她要成为附近最伟大的女人。
然而婚姻并没有给他幸福,当她知道希斯克里夫离开,她才知道她真正不舍得是什么,她没有真正的面对过自己,带来的却是相爱的人的仇恨。
2.1凯瑟琳对希斯克里夫的爱2.2凯瑟琳的婚姻三第二代的悲剧——哈里顿与凯茜哈里顿,小林顿和凯西上演了又一代林顿,希斯克里夫和凯塞琳。
这是希斯克里夫的复仇,却让哈里顿和凯西幼小的灵魂受到扭曲。
3.1哈里顿的成长3.2凯西的挣扎3.3第二代对希斯科列夫的救赎四结语《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双重性摘要:小说《呼啸山庄》可谓英国文坛的一朵奇葩。
作者艾米丽·勃朗特更赋予了男女主人公双重的性格。
呼啸山庄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Hindley Earnshaw:Catherine的哥哥。暴虐,酗酒最终害了他自己。
Linton Heathcliff:是Heathcliff和Isabella的儿子。体弱多病,和小Cathy结婚 后不久病死。
虚荣,虚伪
• (想要得到Edgar的爱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虚荣心;在她的 眼里,要得到尊重就是要有钱有地位,所以在呼啸山庄 里的她狂野,但在外人面前却把自己伪装成高雅的淑 女。)
无拘无束,奔放热情
傲慢任性
“她的情绪总是处于兴奋期”“在狂风呼啸的荒原里, 他们俩一起嬉戏,一起疯狂”。封闭的呼啸山庄让她 的性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呼啸山庄是她自由的cliff说:“有时候你真正的 热情中恨要多过于爱。”确实如此。
①他恨Hindley(Hindley的消沉喝酒堕落,是 他想要的报复结果。但似乎还无法满足 他那可怕的仇恨。这或许是Hindley自己埋 下的恶果。)
②他恨Edgar(Edgar是他的情敌,所以他 决定与Isabella结婚以报复,无情地摧毁 了几个人的幸福。)
Wuthering Heights
In the true love between hate and revenge
Catherine Earnshaw:呼啸山庄的大小姐,和Edgar结婚,但真正爱的是 Heathcliff。
Heathcliff:和Catherine有着同样性格和相同灵魂的人。他疯狂地爱着她。 离开呼啸山庄3年后带着极其强烈的报复心回来。
关于 Heathcliff 的性格分析
Heathcliff是一个渴望爱(亲 情,爱情)的人。
爱
①他爱他的养父(养父是他的恩人,只有在养父这里,
理智与情感的较量:《呼啸山庄》角色心理解读

理智与情感的较量:《呼啸山庄》角色心理解读1. 引言《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经典小说,它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风格,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本文将着重分析小说中几个重要角色的心理变化,探讨他们在理智和情感之间不断的较量与矛盾。
2. 主要角色及其心理变化2.1 希斯克利夫希斯克利夫是小说中最为复杂和令人费解的角色之一。
他从贫民窟出身,因受到社会歧视而埋下内心深深的愤怒。
然而,在与卡瑟琳相爱后,他开始追求更高尚、更受社会认可的身份地位。
这使得他陷入了理智与情感之间的矛盾冲突。
希斯克利夫试图过着站在两个世界之间的生活,但在内心中无法平衡自己对爱情和社会地位之间的渴望。
2.2 卡瑟琳卡瑟琳是一个充满情感和冲动的角色。
她一直深爱着希斯克利夫,但在面临现实压力时,她被迫嫁给了埃德加。
这一决定让她在理智和情感之间陷入了矛盾。
卡瑟琳不断地试图平衡自己对责任和个人愿望的追求,但在结局中仍然为之付出代价。
2.3 埃德加埃德加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重视社会地位和传统价值观,在与卡瑟琳结婚后期望能过上安稳而受人尊敬的生活。
然而,他也对卡瑟琳心存爱意。
埃德加的心理变化体现了理智与情感之间的挣扎:他既想保护自己的尊严和家庭利益,又无法完全控制自己对卡瑟琳的情感。
3. 理智与情感较量的影响3.1 人际关系小说中角色们因理智和情感的冲突而产生复杂的人际关系。
希斯克利夫和卡瑟琳之间的爱情是自私和破坏性的,而埃德加则努力维护着自己与卡瑟琳的婚姻。
这种较量导致了角色间的紧张关系,使他们陷入了一系列的冲突和牺牲。
3.2 自我认知理智和情感之间的斗争影响了角色对自己的认知。
特别是希斯克利夫,他不仅在追求社会地位时失去了自我的真实性,同时也丧失了内心深处善良一面的能力。
其他角色也因为权衡理智和情感而经历类似的变化,这种内心挣扎最终影响了他们对自己以及他人的看法。
3.3 命运与宿命小说中提到的命运与宿命主题在角色心理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呼啸山庄人物的剖析

对《呼啸山庄》人物的剖析第一次听到《呼啸山庄》这个名字,说实话个人不太喜欢。
因为这让我联想到一副阴森恐怖的景象,而且无关爱情却关好像是讲政治农业的的。
在后来的几年里断断续续地从同学的闲谈中听到男主角变态到为见死去的心爱的女人一面,竟掘开她的坟墓之类的话,心里更加排斥了。
终于在王老师的教学片和介绍后,才第一次比较全面的了解希斯克里夫、了解凯瑟琳、了解林顿、了解伊莎贝拉,这几个因爱恨情仇纠缠在一起的可怜的人儿。
然后就抑制不了内心的好奇去看了原著,并且查阅了一些关于艾米丽.勃朗特和她生活的时代背景,才稍稍理解了这部小说的怪诞和阴暗的外表下藏着最深最温柔的爱。
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呼啸山庄》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小说”。
它在作家在世时备受抨击,它没有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的古典优雅,没有温文尔雅的贵族气派,没有浪漫温馨的庄园气息,没有绅士和淑女的美妙的爱恋,取而代之的是狂风肆虐的荒凉原野,狂风大作的暴雨夜,因压迫和被抛弃导致的仇恨和报复,是性格的扭曲变态,是人性的撕裂。
但是在这些粗暴的外表下面一颗颗脆弱的心和爱恨纠缠却让我们不得不为之纠结。
首先谈谈希斯克里夫,他叛逆、残忍、满腔仇恨、冷漠,但是性格都是由环境和经历形成的。
他是一个弃儿,在街上行乞时被善良的老恩萧带回来。
那时的他已经是一个倔强的小孩子了。
但是老恩萧和凯瑟琳的友好和关爱使他的心不在那么坚硬和防备,他卸下心理的防备和一家人愉快地相处着(当然除了凯瑟琳的哥哥辛德雷,他看不起并且非常排斥这个外来的肮脏的外来人)。
希斯克里夫对老恩萧和凯瑟琳充满了感激,他用最好的方式来报恩—打开心,接受别人并渐渐地与凯瑟琳相爱了。
她爱凯瑟琳,不顾一切地爱她,尽管辛德雷异常排斥他,他也毫不在乎。
他觉得只要有凯瑟琳,他就拥有了全世界,他宁愿一辈子活在凯瑟琳的阴影下。
尤其是老恩萧死后,辛德雷对他百般侮辱,让他做仆人,他也甘愿忍受这种屈辱,因为凯瑟琳是他生活的全部希望。
叛逆者,主宰者,拯救者--在九型人格视角下看《呼啸山庄》的两位

几 年 后 飞黄 腾 达 的 希 刺 克 厉 夫 风度 翩 翩 地 回来 了 ,怀 揣 着 一 个 可 怕 的 巨 大 的复 仇 计 划 。 他 使用 各 种 手 段 让 辛 德 雷倾 家荡产 , 买 下 呼啸 山庄 , 虐 待 辛 德 雷 的儿 子 并 且 看 着 辛 德 雷 一 天天地毁灭。 希 刺 克 厉 夫 的 归来 激 起 了凯 瑟 琳 感情 的狂 流 , 两 人 频 频 见 面 ,这激 化 了埃 德 加 夫 妻 以及 埃 德 加 和 希 刺 克 厉 夫 之 间 的矛 盾 。 偏偏 这 时 埃 德 加 的 妹 妹无 可救 药 地 爱 上 希 刺 克
用 它来 阐释 人 类 的九 种 特 质 。
轻 视 和 虐 待 。凯 瑟 琳 在 爱 希 刺 克 厉 夫 的 同时 , 又无法拒绝 自
己想 过 富 裕 生 活 的愿 望 . 而能提供 这种生 活条件 的 , 却 是 画 眉 田庄 的未 来 主 人 埃 德 加 ・ 林 淳 。希 斯 克利 夫 无 意 中得 知 后 愤 然 离 去 。凯 瑟 琳 与埃 德 加 结 为 夫 妇 , 凯 瑟 琳 成 为 画 眉 田庄
厉 夫 的吉 普 赛 弃 儿 , 被 老恩 萧 先 生 带 到 呼 啸 山庄 收 养 。 他 得 到
主 人 之 女 凯 瑟 琳 的 钟 爱 的 同 时 也 受 到 凯 瑟 琳 哥 哥 辛 德 雷 的
年, 哥济也夫 ( G. . I . G u a r d j i e f f ) 首先将九型人格学说 传人西方 ,
一
、
引 要 特 质 ,而 精 神 病专 家 C l a u d i o N a r a n j o 将其发扬光大 , 提 出搜 集 九 型 性格 特 质 的核 心 方 法 。 之后 再 由 D o n R i s o 及 R u s s H u d s o n将 九 型性 格 特 质 详 加 阐释 , 包 括 九
论人性的扭曲呼啸山庄》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论人性的扭曲呼啸山庄》主要人物性格分析一、本文概述《论人性的扭曲呼啸山庄》是对艾米莉·勃朗特脍炙人口的小说《呼啸山庄》的深入解读。
该论文主要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性格的细致分析,探讨了在极端环境与社会压迫下人性的复杂性与扭曲性。
本文旨在揭示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如何深刻地塑造和影响了个体的性格与命运。
在论文中,我们将详细分析希斯克利夫、凯瑟琳、埃德加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如何在各种社会压力与内心冲突的交织中,展现出人性的复杂面貌。
通过这一分析,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与情感,也能对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二、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分析希斯克利夫是《呼啸山庄》中最具复杂性和深度的人物之一。
他的性格呈现出一种扭曲的、矛盾的状态,既有冷酷无情的一面,又有深沉热烈的情感。
这种性格的形成与他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希斯克利夫从小便遭受了极度的贫困和虐待,这种经历使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屈。
他对于权力的渴望和对于复仇的执着成为了他性格中最为突出的特点。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谋,最终赢得了呼啸山庄的所有权,成为了当地的霸主。
然而,这种权力的获得并没有给他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安宁,反而使他更加陷入了扭曲和痛苦的深渊。
希斯克利夫的性格中的冷酷无情体现在他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的方式上。
他对于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采取了极为残忍和冷酷的报复手段,甚至不惜牺牲无辜者的生命。
同时,他也对自己采取了极其严苛的态度,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软弱和妥协。
这种冷酷无情的态度使他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孤立和不可接近,也使得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和痛苦。
然而,在希斯克利夫冷酷无情的外表下,隐藏着一种深沉而热烈的情感。
他对于凯瑟琳的爱是他内心最为真实和纯粹的情感表达。
他愿意为了凯瑟琳放弃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这种爱情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性格中的扭曲和痛苦,也使他成为了一个更加完整和真实的人。
希斯克利夫的性格中的扭曲和矛盾也体现在他对于社会和人生的认知上。
呼啸山庄人物分析

《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在性格上都具有19 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烙印。
希斯克里夫的冷酷、残暴但对凯塞琳的执着的爱 ,凯塞琳在“ 自我”与“ 超我”之间抉择的困惑以及第二代哈里顿与凯茜的特征都体现了小说背景时代人生的扭曲与挣扎。
人物性格突出了“爱”与“恨”的关系 ,恨是爱的异化 ,爱是恨的复归 ,同时也向人们揭示了人间爱的永恒主题。
凯瑟琳作为呼啸山庄中唯一一个让希斯克利夫能找到心灵慰藉的女人。
她作为一个女孩子,有自己独特而又普遍的心理及思维。
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呼啸山庄的女儿,她活泼、勇敢、不受拘束,从心底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愿望。
她就像是一匹无人能驾驭的野马一样奔放。
像很多女孩子一样,她也很任性,有娇生惯养的习惯。
她对希斯克利夫并不是一开始就很青睐,到后来凯瑟琳必须把她和希斯克利夫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他们对于彼此的命运是一种深刻的理解与同情。
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反抗亨德雷的压迫。
在抗争中,他们发现了相互间深沉而强烈的需要,希斯克利夫倾心于凯瑟琳这个活泼、倔强而具有野性的姑娘,只有她才能给他理解和友谊。
而凯瑟琳也意识到要获得充分的人性,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尊严,只有彻底的和他生活在一起,共同反抗亨德雷的压迫。
单纯的她在一次偶然中认识了林顿,她不免开始对林顿及希斯克利夫进行暗暗地比较,当然,她的心里已经有了结果:一个温顺,一个粗野;一个文明,一个原始;一个富有,一个分文没有;一个生活有条不紊,一个生活杂乱无章……作为凯瑟琳,她的心里矛盾。
希斯克利夫,她当然不愿意舍弃他,他是自己生活里唯一的知己,是自己从小到大的唯一伙伴,是一个真正爱着她的男人。
然而嫁给了希斯克利夫意味着自己的身份降低了,意味着自己生活水平的降低,意味着自己将没有了钱财;而如果嫁给了林顿,那么自己将得到的不仅仅是地位,还有钱财及所有能满足她虚荣心的东西。
她不愿意“屈尊”嫁给希斯克利夫,最终她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世俗门第观念的污染,成为自己阶级和教养的囚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33No.3M ar.2012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一、故事梗概《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
小说叙述了三十多年间恩萧和林淳两家两代人的感情纠葛。
呼啸山庄的主人,乡绅恩萧带回来了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刺克厉夫,他夺取了主人对小主人辛德雷和他的妹妹凯瑟琳的宠爱。
主人死后,辛德雷为报复把希刺克厉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凯瑟琳跟他亲密无间,青梅竹马。
后来,凯瑟琳嫁给了画眉田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
希刺克利夫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
希刺克厉夫为此进行疯狂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辛德雷的家财。
辛德雷本人酒醉而死,儿子哈里顿成了奴仆。
他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
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
十年后,希刺克厉夫又施计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蒂,嫁给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淳。
埃德加和小林淳都死了,希刺克利夫最终把埃德加家的财产据为己有。
复仇得逞了,但是他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苦恋中解脱出来,最终绝食而死。
小凯蒂和哈里顿两人相爱,继承了所有的产业,去画眉田庄安了家。
小说充满了强烈的反压迫.求自由求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充满了错综复杂和惊心动魄的氛围。
二、九型人格理论与《呼啸山庄》中的人物性格九型人格(Enneagram ),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
美国亚力山大·汤马斯医生和史黛拉·翟斯医生在他们1977年出版《气质和发展》一书中提到,我们可以在出生后第二至第三个月的婴儿身上辨认出九种不同的气质,它们是: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景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
戴维·丹尼尔斯则发现这九种不同的气质刚好和九型人格相配。
九型人格是一种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它是一个近年来倍受美国斯坦福等国际著名大学MBA 学员推崇并成为现今最热门的课程之一,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
第一型:完美型完美主义者主要特征:原则性、不易妥协、追求完美、不断改进、感情世界薄弱;时刻反省自己是否犯错,也会纠正别人的错。
忍耐、有毅力、守承诺、贯彻始终、爱家顾家、守法、有影响力,喜欢控制、光明磊落。
小说中的代表人物是埃德加。
儿时的埃德加是羞涩的,优柔的。
这点也被希刺克厉夫瞧不起。
在他和凯瑟琳第一次进入画眉田庄时,看到埃德加和妹妹为了一只小狗而争执,他说“呆子!这就是他们的乐趣!争执着谁该抱那堆暖和的软毛,然后两个都开始哭了……就是再让我活一千次,我也不要拿我在这儿的地位和埃德加在画眉田庄的地位交换”①不能否认,埃德加是文弱的。
第二次见面,希刺克厉夫把他当作情敌,抓起苹果酱泼向埃德加,弄得埃德加哭喊起来,此时他仍然压抑自己的怒气和傲慢,没有直接和希刺克厉夫打架,一方面是由于懦弱,另一方面是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傲慢有些过头,有在反省自己的过错,而且看到希刺克厉夫受到了辛德雷的惩罚,也不再纠结这件事,这点也体现了他的善良和他不愿意破坏自己形象的追求完美的心理。
长大之后,连凯瑟琳都向耐莉承认,自己是爱埃德加的,因为他年轻,长得俊俏,爱慕她,富有,可以让她成为当地最尊贵的女人。
“凯瑟琳选择林淳也并非一时冲动的结果,世俗用九型人格解读《呼啸山庄》中的人物洪秀芸(福建工程学院外语系,福建福州350007)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描写一个成长与背叛,爱情与复仇的故事。
本文采用九型人格来解读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揭示其鲜活和复杂性。
关键词:呼啸山庄;九型人格;人物性格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3-0142-05142--生活中的那份安宁、祥和、温暖的气氛对她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②画眉山庄的排外与封闭,代表着文明世界对落后的荒野的排斥,而埃德加作为文明的代表,拒绝和儿时的希刺克厉夫成为朋友,也体现了他自视完美,上层阶级的原则性。
后来希刺克厉夫再度出现时,埃德加建议让他坐在厨房而不必请到客厅里坐,可以再次看出,他喜欢把自己的原则贯穿始终。
第二型:全爱型、助人型给予者主要特征:温和友善、随和、婉转含蓄、好好先生/小姐、慷慨大方、乐善好施,否认问题存在,很多时忽略了自己的需要。
埃德加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主要体现在他对妻子,女儿以及外甥的态度上。
在发现凯瑟琳说谎并且打了仆人耐莉,粗暴对待哈里顿之后,埃德加大为震惊,并且为了保护哈里顿,被凯瑟琳误打,虽然他很失望很尴尬,决定要离开,但是凯瑟琳的请求又使他踌躇起来,为了不让她再任性折腾,他答应留下来。
埃德加是一个温和的情人,他愿意因为爱一个人去包容她的过错,去忍耐。
但是他也忽略了自己的需要,他始终没考虑过凯瑟琳是否适合她,只是一味被凯瑟琳操纵,牵着鼻子走,在情感上他是被动的,即便婚后他也否认自己和凯瑟琳之间的感情存在一些问题,只是很简单地以为只要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没有机会互相接近,他们的婚姻就会幸福。
他对妻子的爱不是轰轰烈烈的,但却是细水长流的,从这个角度看,他是一个好丈夫。
凯瑟琳死后,埃德加全部心思都放在抚养女儿小凯蒂身上。
这点与辛德雷有天壤之别。
辛德雷在妻子死后对儿子不管不顾。
埃德加用自己的父爱温暖了小凯蒂,让她成长为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姑娘。
“只是有时到旷野上独自散散步,去他妻子坟前望望……但是他太善良了,不会长久地完全不快乐……他以热烈、温柔的爱情,以及她将到更好的世界的热望,来回忆她……她(小凯蒂)已经盘踞了林淳的心。
”③他把教育小凯蒂当作一件乐事,可见,他是一位好父亲。
伊莎贝拉的爱情幻想破灭之后病重时写信给埃德加,恳求他见面,希望把她儿子交到他手里。
“我的主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的请求。
为了一般的事他是不情愿离家的,这次他却飞快地去了”④可以说,埃德加是慈祥的,善良的,尽管他反感妹妹的背叛和憎恨希刺克厉夫的残忍,但是他还是看重血缘关系,尽心尽力想帮着照顾他们的后代,他是一个博爱的付出者。
第三型:成就型实干者主要特征:自信,活力充沛,强烈好胜心,积极进取,常与别人比较,以成就衡量自己的价值高低,着重形象;是个野心家,希望受到别人的注目、羡慕,成为众人的焦点。
典型代表是凯瑟琳。
凯瑟琳是一个疯狂的小丫头,她的血液中就有着不安定的因子,“她在一天内能让我们所有的人失去耐心不止五十次……故意去激怒她的父亲。
她顶高兴的是我们在一起骂她,她就露出大胆、无礼的神气……干她父亲最恨的事”⑤辛德雷、老恩萧、约瑟夫、耐莉,这些人对于想玩、想疯、想闹的凯瑟琳来说代表着规章和秩序,代表着理性的不自由的世界;希刺克厉夫代表着另一个世界,充满自由、冒险和无限的可能性,于是,凯瑟琳和他成为青梅竹马的恋人。
但是事情在他们去了画眉田庄之后有了转折。
凯瑟琳有了明显的变化,她懂得无理是可羞的,不愿意表现出她粗鲁的一面,并以此保持了和埃德加的关系,取得了画眉田庄的好感。
她开始理智的思考自己的命运,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像孩童时那样,永远和希刺克厉夫在一起,她要面对的是未来,而希刺克利夫没有未来。
于是,凯瑟琳在虚荣与真爱之间徘徊着,痛苦着,她任性而自私地毁掉了两个人的爱情。
“如果希刺克厉夫和我结婚了,我们就得作乞丐吗?”⑥凯瑟琳此时对物质的追求已经超过了情感的需要,她变成了一个靠婚姻往上层爬的人。
“她没能摆脱传统观念的羁绊,她摆脱不了资产阶级金钱门第婚姻的影响”⑦通过婚姻,她希望自己能够过着体面的生活,这可以说是她积极进取的一面。
但她又是一个感情丰富细腻,内心不够强大的人。
她知道文明是好的,但是那并不能带给她快乐,在荒野里长大的她不习惯文弱的脆弱的埃德加,她怀念以前的日子,思念着希刺克厉夫。
在他归来之后,她欣喜若狂,甚至希望埃德加也承认她们之间的关系。
她的自私暴露无遗:既想要拥有埃德加物质上的富足,又想拥有希刺克厉夫炙热的情感。
但是她的旧情人已经决定报复,他想到的是娶埃德加的妹妹。
凯瑟琳却仍想像以前一样独自占有希刺克厉夫的情感。
在物质上,凯瑟琳希望被别人羡慕,在感情上,到死她都希望成为希刺克厉夫的关注的焦点,所有的人都得围着她转。
第四型:艺术型,自我型悲情浪漫者主要特征:情绪化,追求浪漫,惧怕被人拒绝,143--觉得别人不明白自己,占有欲强,我行我素。
易忧郁、妒忌;很珍惜自己的爱和情感。
倾向追求不寻常、艺术性的事物,多幻想,认为死亡、苦难、悲剧才是极具价值和真实的生命,对人若即若离。
代表人物是希刺克厉夫和辛德雷。
希刺克厉夫对待爱情的态度充分说明了他的这一面性格。
成长本身,就意味着对纯美童年的背叛,和对丑陋成人世界的妥协。
凯瑟琳心神不定地跨过了那道门,而希却始终执拗地停留在门外。
当时凯瑟琳已认识到希绝非结婚的理想对象,那一刻她很清醒地脱离了疯野任性的童年时代,变成个理智世故的成年女人。
而希的灵魂深处永远是那个无拘无束的吉普赛儿童。
他拒绝凯瑟琳那些成人世界的“理由”。
们的爱建立在凯瑟琳12岁之前,他们在童年找到了共同的快乐,是封闭和生活把他们紧紧维系在一起,后来的爱,大多基于美好的想象,尤其是在希离开的3年里。
这爱情是对自我本真被异化的反抗,希刺克厉夫反抗的是不公平的世界,凯瑟琳反抗的是生活的不自由、平庸、束缚和自己的懦弱。
爱,是克服这一切的标志,希刺克厉夫奋力追求,凯瑟琳却不敢承受了。
他的逻辑简单无比:如果天堂没有凯瑟琳,那么天堂就是地狱;如果地狱里有了凯瑟琳,地狱就是他的天堂!在失去了凯瑟琳之后,心死的希刺克厉夫,一个对爱情怀着无比圣洁的心情的人,带着无比偏执的爱,只专注地做一件事:把这个已经没有了凯瑟琳的丑陋世界彻底毁掉。
而小说到最后的时候,无情又专横的希刺克厉夫,心中的那种的复仇心理已经开始疲惫。
“你知道她死后我发狂了;每天每天我永远在祈求她的灵魂回到我这儿来……我要把她再抱到我的怀里”⑧这接近疯狂的举止与发狂的呓语缘于内心的激烈与哀痛。
与前面显示的冷酷与阴郁形成鲜明对比。
不得不说,他这种自虐型的爱太深沉太悲伤。
他活在自己疲惫的记忆中。
这个悲情的浪漫者,最后用绝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死亡的方式与女主人公在精神上融为一体”⑨为了早日见到他的爱人。
辛德雷在丧妻之后显示出了极大的悲哀,他是一个浪漫的人,爱情高于一切,连儿子他都不放在心上,“恩萧先生对他的关心,只限于看见他健康…至于他自己,变得绝望了……他不哭泣,也不祷告。
他诅咒又蔑视,憎恨上帝同人类,过期了恣情放荡的生活。
”⑩他也不理会旁人的劝告,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沉浸在自己的忧郁里,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我总是拿他和辛德雷相比…他们都当过多情的丈夫,都疼自己的孩子……她们就没走上一条路……辛德雷却表现得更糟更弱……林淳倒显出一个忠诚而虔敬的灵魂所具有的真正的勇气……这一个在希望中,而另一个在绝望中,各自选择了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