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呼啸山庄_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
女性的解放探究呼啸山庄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的解放探究呼啸山庄中的女性形象在经典小说《呼啸山庄》中,女性形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那个时代,女性被社会限制在家庭和婚姻的框架内,她们的权利和自由受到压制。
然而,布朗特姐妹的《呼啸山庄》让我们看到了女性解放的种种迹象。
通过对凯瑟琳·厄尔肯和伊莎贝拉·拉顿这两个角色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以及女性解放的探索。
首先,生活在呼啸山庄的凯瑟琳·厄尔肯代表了那个时期女性叛逆的一面。
她是一个独立、勇敢且有自我的女性形象。
凯瑟琳敢于追求自己的目标,不愿受制于传统的束缚。
她拥有强烈的意志力,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她不仅对待自己坦诚,对待他人也是如此。
这种坦率和自由的态度让她在那个时代的女性中独树一帜。
尽管凯瑟琳的行为往往被视为叛逆,但她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女性解放的曙光。
而另一位女性形象伊莎贝拉·拉顿则展示了女性在当时压抑环境下的无助和沉默。
伊莎贝拉是个温柔善良的女孩,她被约束在家庭和婚姻的框架中,无法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独立。
她只能委身于男人,并忍受着他们带来的苦楚。
尽管伊莎贝拉在心底深藏着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激情,但她没有凯瑟琳的勇气去追求,最终只能选择逃避现实。
伊莎贝拉的形象让我们反思当时女性在家庭和婚姻中受到的束缚与限制,也唤起我们对女性解放的思考。
此外,小说中还存在着其他女性形象,如露茜和伊莎贝拉的母亲,尽管她们的地位较低,但也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女性解放的种种迹象。
她们在有限的空间中尽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对待男性并不完全忍让,而是通过不同方式展现自己的力量和独立。
这些女性形象共同构成了《呼啸山庄》中女性解放的画卷,展示了女性在压抑环境中追求自由的努力。
总结来说,《呼啸山庄》中的女性形象呈现了强烈的个性、主动寻求自由,以及无奈受制于当时社会束缚的心理。
布朗特姐妹通过丰满的人物形象,深入剖析了女性在那个年代所面临的困境,并通过凯瑟琳的叛逆和伊莎贝拉的无助展示了女性解放的探索。
《妇女意识觉醒的奋斗之路:《呼啸山庄》的女性形象分析》

妇女意识觉醒的奋斗之路:《呼啸山庄》的女性形象分析引言《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Emily Bronte)所著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
这部小说以其复杂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描写而闻名,其中,女性形象扮演着重要而引人注目的角色。
本文将聚焦于《呼啸山庄》中几个主要女性角色,并分析她们在妇女意识觉醒过程中所经历的奋斗之路。
凯瑟琳·厄尔肯肖(Catherine Earnshaw)凯瑟琳是小说中最富有争议性和复杂性的角色之一。
她自由奔放、独立自主,但也充满了叛逆和不理智的行为。
从一开始,凯瑟琳就展现出对父权社会桎梏的无法容忍,并对被期望成为乖顺妻子和母亲的命运感到厌恶。
然而,当遭遇到与自己迥异背景和身份的希斯克利夫时,凯瑟琳开始逐渐意识到她的内心冲突和渴望得到自由的欲望。
伊莎贝拉·厄尔肯肖(Isabella Linton)伊莎贝拉是凯瑟琳的妹妹,并嫁给了品德堪忧的希斯克利夫。
与姐姐不同,伊莎贝拉表现出较为传统和顺从的女性形象。
然而,在与希斯克利夫的婚姻中,她体验到了压迫、虐待和孤立。
尽管如此,伊莎贝拉最终也通过对局势的觉醒,勇敢地选择离开这段不健康的关系,展现出自己的独立和追求幸福的意愿。
綦尔南夫人(Mrs. Dean)綦尔南夫人是小说中叙述者之一,经历追溯他人命运时提供重要视角。
她身世低微却机智聪慧,用自己恰如其分且理性客观的叙述方式为读者揭示了许多故事中有关女性问题的细节。
作为一个旁观者,她洞察到了凯瑟琳和伊莎贝拉的觉醒之路,并通过对故事的再现,展示了作为女性应该如何以觉察自我意识、保护自身权益。
总结通过对《呼啸山庄》中几个重要女性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们在妇女意识觉醒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困惑、冲突和挣扎。
这些角色的存在使得小说更具有复杂性和现实性,展示了妇女在当时社会中寻求解放和意识觉醒的艰难之路。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关注,并尊重每个女性在追求平等权利和自由选择方面的努力和奋斗。
女性主义视角下《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物形象的全新解读

青春期倔强叛逆,桀骜不驯
2.
与大多数的青春期女生一样,这时她心中也滋
而唯一可以满足的办法就是嫁入画眉山庄,走向上
生了爱情的萌芽.随着和希斯克利夫的相处,以及
尽管呼啸 山 庄 是 她 的 家,希 斯 克 利 夫 是 她 的 心 上
他的陪伴,她爱上了他.希斯克利夫也同样因为凯
人,甚至更是她的 知 己,但 是 如 果 她 与 希 斯 克 利 夫
利夫走后,凯瑟琳 嫁 入 了 画 眉 山 庄,待 三 年 后 归 来
个夜晚,老恩萧先 生 把 家 人 介 绍 给 他,只 有 凯 瑟 琳
之时,两人再次相遇,凯瑟琳更多的是激动,希斯克
不存在什么等级之分,毫不嫌弃地去向他做自我介
利夫更多的是 仇 恨. 他 周 密 的 计 划 使 得 他 自 己 成
绍,而此时的其他人却只认为这是一个收养的流浪
凯瑟琳人物形象的全新解读
夏 增 亮
(兰州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兰州 730050)
[摘 要] 世界名著«呼啸山庄»是 19 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
19 世纪最伟大的长篇爱情小说之一.女主人公凯瑟琳在成长道路上经历的一系列事情,使她的
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爱情和亲情对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从
家艾米莉勃朗 特 的 代 表 作,也 是 19 世 纪 最 伟 大
他们的灵魂才结合到一起.在这篇爱情小说中,女
的长篇爱情小 说 之 一. 女 主 人 公 凯 瑟 琳 在 成 长 道
她的人生悲剧,推 动 了 故 事 情 节 的 发 展,改 变 了 所
路上经历的一系列事情,使她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
有人的命运.
YB122)阶段性成果.
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形象及社会意义

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形象及社会意义作者:徐雅娟来源:《参花》2016年第05期摘要:艾米丽·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塑造的凯瑟琳,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独一无二的,并散发出永久独特魅力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凯瑟琳悲剧人物叛逆抗争凯瑟琳是《呼啸山庄》中的女主人公。
作者艾米丽·勃朗特塑造的这一女性形象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是独一无二,并散发出永久的独特魅力。
在她的身上,集合了原始与文明,叛逆与顺受,激情与孤独等多种性格元素,她人生短暂却激烈拼争,有着原始的淳朴野性却抵御不住世俗文明的诱惑;忠诚爱情却屈就庸常婚姻,追求精神净土却不能摆脱肉体俗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痛苦的悲剧性人物。
精神和肉体的冲突是凯瑟琳矛盾、痛苦的根源,作者想通过凯瑟琳这一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人类在追求崇高精神境界的道路上,必然要经历现实的诱惑,肉体的抗争,世俗的阻挠和内心痛苦的挣扎,最终达到精神世界的永生和安宁。
一、原始与文明的矛盾童年的凯瑟琳,生活在封闭原始的呼啸山庄,在大自然中她自由自在、尽情恣意地玩耍,淘气,虽然异常顽劣,但她的身上有着干净单纯的自然野性之美,与沈从文的《边城》里的翠翠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代表着人类最初的本真和童心。
希思克利夫的到来,更使她自由的天性得到极致的发挥和展现,他们两个也因此互相吸引,互为灵魂伴侣,所以,他们打心眼里瞧不起埃德加和伊莎贝拉的畏手畏脚“小儿科”游戏。
人无完人,凯瑟琳身上也有着任性和叛逆的个性特点,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
但这一切的原始、纯净与自然在她和希思克利夫误闯入画眉山庄之后,就不可阻止地改变了,并以希思克利夫的出走,推动小说情节和人物情感的冲突达到一个高潮。
凯瑟琳在画眉山庄一段时间的生活,让蒙昧的她接触到了上流社会的文明生活,那里的环境美丽、条件优渥,那里的人彬彬有礼、光鲜亮丽,那里的生活优越舒适、充满格调,这些都自然而然地感染和吸引了她。
所以她回到呼啸山庄的外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价值观也开始摇摆不定了,她的变化势必影响她与希思克利夫之间亲密无间、心灵相依的情感。
呼啸山庄人物分析

《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在性格上都具有19 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烙印。
希斯克里夫的冷酷、残暴但对凯塞琳的执着的爱 ,凯塞琳在“ 自我”与“ 超我”之间抉择的困惑以及第二代哈里顿与凯茜的特征都体现了小说背景时代人生的扭曲与挣扎。
人物性格突出了“爱”与“恨”的关系 ,恨是爱的异化 ,爱是恨的复归 ,同时也向人们揭示了人间爱的永恒主题。
凯瑟琳作为呼啸山庄中唯一一个让希斯克利夫能找到心灵慰藉的女人。
她作为一个女孩子,有自己独特而又普遍的心理及思维。
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呼啸山庄的女儿,她活泼、勇敢、不受拘束,从心底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愿望。
她就像是一匹无人能驾驭的野马一样奔放。
像很多女孩子一样,她也很任性,有娇生惯养的习惯。
她对希斯克利夫并不是一开始就很青睐,到后来凯瑟琳必须把她和希斯克利夫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他们对于彼此的命运是一种深刻的理解与同情。
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反抗亨德雷的压迫。
在抗争中,他们发现了相互间深沉而强烈的需要,希斯克利夫倾心于凯瑟琳这个活泼、倔强而具有野性的姑娘,只有她才能给他理解和友谊。
而凯瑟琳也意识到要获得充分的人性,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尊严,只有彻底的和他生活在一起,共同反抗亨德雷的压迫。
单纯的她在一次偶然中认识了林顿,她不免开始对林顿及希斯克利夫进行暗暗地比较,当然,她的心里已经有了结果:一个温顺,一个粗野;一个文明,一个原始;一个富有,一个分文没有;一个生活有条不紊,一个生活杂乱无章……作为凯瑟琳,她的心里矛盾。
希斯克利夫,她当然不愿意舍弃他,他是自己生活里唯一的知己,是自己从小到大的唯一伙伴,是一个真正爱着她的男人。
然而嫁给了希斯克利夫意味着自己的身份降低了,意味着自己生活水平的降低,意味着自己将没有了钱财;而如果嫁给了林顿,那么自己将得到的不仅仅是地位,还有钱财及所有能满足她虚荣心的东西。
她不愿意“屈尊”嫁给希斯克利夫,最终她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世俗门第观念的污染,成为自己阶级和教养的囚徒。
浅论《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性格特征及其命运

落 和 复 苏 的三 重 结 构 ,也 反 映 了 十 九世 纪 英 国社 会 的 严 酷 现 实,是 一 部 的 奴仆 变 为两 处庄 园 的主人 。他 达 到 了复仇 的 目的 ,但这 并 没有
震 撼 人 心 的批 判 现 实主 义 的杰 作 。
给 他带 来 快乐 、幸 福 ,反 而使 他更 受折 磨 。因 为他 的报 复使他 失
地 主林 顿 及其 子 女进行 报 复 的故事 。全 篇 充满 强烈 的反压 迫 、争 大 的悲痛 就 是西 斯 克里 夫 的悲痛 ,而 且 我从 一开 始就 注意 并且 互
幸 福 的斗争精 神 ,又 始终 笼罩着 离奇 、 紧张的 浪漫气 氛 。
相感 受 到 了。在 我 的生 活 中,他 是我 最 强 的思念 。如 果别 的一 切
的作 品 。小说 描写 吉 赛 弃儿 希斯 克利 夫 被 山庄老 主人 收 养后 , 林顿 。她 的性格 导致 她放 弃 了真 爱 ,选择 和 恋爱 不遂 ,外 出致富 , 回来后 对 与其 女友 凯瑟 琳 结婚 的 不幸 。凯 瑟琳 是 深爱 着希 刺 克厉 夫 的: “在这 个世 界 上 ,我 的最
一 、 凯 瑟琳 自私 的性格 特征 分析
都毁 灭 了 ,而 他还 留下来 ,我 就 能继 续活 下去 ;如 果 别 的一切 都
凯 瑟 琳 和 希 剌 克 利 夫 从 小关 系 就 很 亲 密 ,是 很 好 的 朋 友 , 留下 来 ,而他 却给 消 灭 了 ,这 个世 界 对于 我就 将成 为 一个 极陌 生
(Heathclif)和 埃 德 加 (Edgar Linton),这 种 自私 性 格 毁 了他 们 三 个 莎 贝拉 幼 稚 的爱情 ,引诱 伊莎 贝拉 和他 结 婚 ,从而 夺得 了画眉 山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内容摘要:《呼啸山庄》中的女主人翁凯瑟琳性格复杂而多变,她短暂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笔者用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理论,即“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的关系,来探究造成其悲剧人生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本我自我超我文明矛盾《呼啸山庄》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著作,它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艾米莉用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描绘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不同的人物特性。
不同于姐姐,《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表面沉默寡言,内心却热情奔放,加之她所生活的三十年间正是英国社会动荡的时代,其描写的场景阴暗,诡异,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刻画的人物更加细腻深刻,爱恨情仇和矛盾冲突更加激烈。
这部小说中的人物众多,他们个个特征鲜明,个性十足。
尤其是女主人翁凯瑟琳,她与男主人翁希斯克利夫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构成了小说的主线。
她那复杂而多变的个性让人琢磨不透,耐人寻味。
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凯瑟琳这位悲剧式的人物内心始终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我们可以用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手法探究和追寻她矛盾和痛苦的根源。
弗洛伊德认为整个人格由三大系统组成,它们是本我、自我、超我。
在一个精神健全的人身上,这三大系统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组织结构。
当人格的三个系统相互冲突时,人就会处于失调状态。
“本我”即原我,它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本能冲动的根源,是原始的、非人格化的而完全无意识的精神层面。
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
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凯瑟琳在孩提时代就呈现出狂野和不安分的自我,在呼啸山庄这个蛮荒之地,她过着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在这个暴风雨频频光顾的冷漠石头城堡里,处处透露出原始的狂野。
作为一个小女孩,她的真性情得到释放,体现出完完全全的自我。
《呼啸山庄》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

《呼啸山庄》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作者:陈瑛熊欣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03期《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凯瑟琳是一个复杂,难以捉磨的人物,“宛如来自其它星球”。
她这一人物不仅是全书的关键所在,而且自始至终联系着希思克利夫这一复仇的灵魂,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甚至超过了希思克利夫。
本文意在分析凯瑟琳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探讨产生她多变性格和变态人格的原因。
一、复杂、难以捉磨的人物形象(一)原始天性中的凯瑟琳1.单纯善良、天真无邪。
不管凯瑟琳的性格有多复杂,多难以捉磨,单纯善良还是她性格中最本质最原始的一面。
她虽然很顽劣,但“她并没有坏心,因为她一旦真的把你弄哭了,就极少不陪着你哭”。
当希思克利夫被欣德利关起来后,凯瑟琳食不下咽,“脸蛋涨得通红,泪水从上面滚滚而下”。
孩童时期的凯瑟琳,在原始封闭的世界里生活着,我们看到的,是她身上大自然的原始天性,那是一种单纯的不含杂质的野性美。
在她嫁入画眉山庄以后,单纯养育的性格似乎被淹没了,但它并没有消失。
试图把她从愚蠢的美梦中唤醒,并且严辞劝阻思克利夫,希望能够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她作出这一系列的行为不是出自私心,而是出自于她灵魂深处的善良和同情。
她了解希思克利夫是怎样的人,因为“我(指凯瑟琳)就是希思克利夫”。
2.自由奔放、激情十足。
“自由”和“激情”是凯瑟琳身上最大的闪亮点。
尽管是封建庄园的小姐,凯瑟琳却把宗教礼仪抛在一边,拒绝像上流社会的淑女们一样生活。
“她是有一些别的孩子所没有的脾性,一天下来,她可以让我们大家失去耐性五十次以上:打从她从楼上下来,一直到上床睡觉,我们连一分钟安宁都得不到,就因为她时刻都在玩弄恶作剧。
她的情绪总是处于兴奋期。
”放纵使她形成了野性十足,爱玩,追求自由的性格。
所以当希思克利夫到来以后,两个同样的灵魂很快就吸引到了一起。
“两人一大早就跑到野地里去,一玩就是一整天,这是他们的一大乐趣,随后的处罚只不过是让人发笑的小事一桩。
”在狂风呼啸的荒原里,他们俩一同嬉戏,一同疯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学 教 育 2008.03
《呼啸山庄》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
陈瑛熊欣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凯 瑟琳是一个复杂, 难以捉磨的人 物 , “ 宛 如 来 自 其 它 星 球 ”。 她 这一人物不仅是全书的关键所 在, 而且自始至终联系着希思克 利夫这一复仇的灵魂, 她身上散 发出来的光芒甚至超过了希思克 利夫。本文意在分析凯瑟琳这一 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探讨产生 她多变性格和变态人格的原因。
101
2008.03文 学 教 育
鉴赏者
众目睽睽之下拥抱一个又黑又脏 的下等人,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凯 瑟琳就没有地位的尊卑之分。在 对待与她一起玩大的管家之女丁 奈莉上, 她又充分显示了庄园小 姐那任性、傲慢、蛮横的本色。 家庭的纵容, 环境的影响和地位 的高贵使她倔强叛逆的性格显得 格外突出。
( 二) 现代物质世界中的凯 瑟琳
蠢而狭隘的游戏方式, “打心眼 里 瞧 不 起 他 们 ”。 在 未 闯 入 画 眉 山庄前, 呼啸山庄的封闭隔绝了 凯瑟琳与充满诱惑的世界的联 系, 让她那自由奔放的性情得到 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当画眉山庄 进入凯瑟琳的生活后, 她这种自 由奔放的性情被压抑了, 直到死 去前她才发现自由的呼啸山庄才 是她要的天堂。
102
鉴赏者
文 学 教 育 2008.03
琳更加放纵自己极端的情绪。而 其他的人怕她再次病发, 对她百 依百顺。这样一来, 她的行为举 止更加无法约束了。凯瑟琳变态 最强烈的爆发是埃德加坚持要求 她在他与希思克利之间作出选择 的这一次, 正是这次爆发彻底击 垮了凯瑟琳。三天不眠不休的精 神折磨让凯瑟琳变得更迷乱、狂 野, 她的灵魂脱离了躯体, 在虚 幻的世界里飘荡, 精神的狂乱让 她管不住自己的舌头, 也管不住 脑子, 疯疯颠颠地说着梦境一般 的话, 发狂地作出异常的举动。 这一次, 凯瑟琳彻底掏空了自己, 最后的疯狂导致了最后的毁灭。
并且严辞劝阻思克利夫, 希望能 够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她作出 这一系列的行为不是出自私心, 而是出自于她灵魂深处的善良和 同情。她了解希思克利夫是怎样 的人, 因为“我( 指凯瑟琳) 就 是 希 思 克 利 夫 ”。
2. 自 由 奔 放 、 激 情 十 足 。 “自由”和“激情”是凯瑟琳身
上最大的闪亮点。尽管是封建庄 园的小姐, 凯瑟琳却把宗教礼仪 抛在一边, 拒绝像上流社会的淑 女们一样生活。“她是有一些别 的孩子所没有的脾性, 一天下 来, 她可以让我们大家失去耐性 五十次以上: 打从她从楼上下 来, 一直到上床睡觉, 我们连一 分钟安宁都得不到, 就因为她时 刻都在玩弄恶作剧。她的情绪总 是 处 于 兴 奋 期 。” 放 纵 使 她 形 成 了野性十足, 爱玩, 追求自由的 性格。所以当希思克利夫到来以 后, 两个同样的灵魂很快就吸引 到了一起。“两人一大早就跑到 野地里去, 一玩就是一整天, 这 是他们的一大乐趣, 随后的处罚 只 不 过 是 让 人 发 笑 的 小 事 一 桩 。” 在狂风呼啸的荒原里, 他们俩一 同嬉戏, 一同疯狂。他们一起嘲 笑埃德加和伊莎贝拉之间那种愚
一、复杂、难以捉磨的人物 形象
( 一) 原始天性中的凯瑟琳 1.单 纯 善 良 、 天 真 无 邪 。 不 管凯瑟琳的性格有多复杂, 多难 以捉磨, 单纯善良还是她性格中 最本质最原始的一面。她虽然很 顽劣, 但“她并没有坏心, 因为 她一旦真的把你弄哭了, 就极少 不 陪 着 你 哭 ”。 当 希 思 克 利 夫 被 欣德利关起来后, 凯瑟琳食不下 咽, “脸蛋涨得通红, 泪水从上 面 滚 滚 而 下 ”。 孩 童 时 期 的 凯 瑟 琳, 在原始封闭的世界里生活 着, 我们看到的, 是她身上大自 然的原始天性, 那是一种单纯的 不含杂质的野性美。在她嫁入画 眉山庄以后, 单纯养育的性格似 乎被淹没了, 但它并没有消失。 试图把她从愚蠢的美梦中唤醒,
心理的变态的必然表现: 行 为变态。从画眉山庄回来后, 凯 瑟琳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为了不把自己粗野的一面暴 露出来, 她开始伪装自己, 人格 开始走向分裂。凯瑟琳与奈莉发 生的严重冲突, 是她那分裂人格 矛盾的两方面不可调和而集中冲 突的体现。凯瑟琳第一次变态的 全面爆发是因为希思克利夫的离 去, 处于极度绝望中的她淋了雨 在客厅里坐了一晚。第二天, 身 体的发烧加上心理的创伤使她神 志错乱。当奈莉走进她的屋子 时, 她那副骇人的模样吓得奈莉 以为她就要疯了。病愈后, 凯瑟
凯瑟琳的一生中, 追逐得最 激烈的是爱。对爱的追求, 贯穿 于她一生的始终。她所追求的爱 分为不同的两种, 一种是由于人 的天性, 另一种是为了满足自己 的虚荣心。前者表现在她对父亲 及希思克利夫的爱的追求, 这种 爱是毫无功利性的爱, 是自然的 接近。后者则表现在她对埃德 加、林顿夫妇等人上, 这种爱是 有目的的。童年时期的凯瑟琳太 顽皮, 不讨人喜欢, 但她也希望 得到父母和旁人的爱, 这是人的 天性。可是老恩肖不理解孩子们 的童趣, 不知道凯瑟琳的恶作剧 和叛逆, 是为了激起他人的关 注, 尽管这种关注是指责。这种 缺少爱的环境进一步激发了她狂 野个性的发挥, 形成了她专横跋 扈的性格, 这种性格正是她心理 变态的前奏。希思克利夫的到来 满足了凯瑟琳爱与被爱的需要。 随着年岁的增长, 凯瑟琳与希思 克利夫之间的友爱逐渐升温转化 成爱情, 他俩成了彼此心中最重 要的人。然而, 接触到现实世界 后的凯瑟琳变得虚荣起来, 凯瑟 琳渴望同时获得希思克利夫与埃 德加的爱。然而, 鱼与熊掌不能 兼得。当埃德加坚持要让她在两 者之间选其一时, 她彻底崩溃 了。她的心再也承受不了, 只能 以不正常的状态来欺骗自己。
3.心 理 及 行 为 的 变 态 。 凯 瑟 琳的变态是从她人格的分裂开 始, 一步步形成的。最后, 在她 死亡之前, 她的发狂、迷乱到了 最高潮。毫无疑问, 凯瑟琳是一 个被现实扭曲的变态人物。作为 人不仅有生理的需要, 还有心理 的需要。凯瑟琳的发狂、迷乱正 是心理需要不能得以满足而产生 的变态现象。
二、凯瑟琳的性格及其变态 形成的原因
( 一) 内部原因 从自身看, 凯瑟琳的精神变 态主要源自于她的性格。当凯瑟 琳精神受到困扰时, 她会强烈折 磨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她生性傲 慢, 性格强盛。她要求别人一定 要顺她的意, 奈莉与她的冲突正 是由于这一点原因。因为好强与 虚荣心, 所以她想要赢得所有人 的羡慕。于是, 凯瑟琳嫁给了一 流的绅士, 有了很高的地位。但 事实上, 她的婚姻选择是她一生 中致命的错误, 是对人性的背 叛, 也是她变态形成的主因。这 次错误的选择导致了希思克利夫 的离去, 而凯瑟琳以淋雨和呆坐 来惩罚自己, 引起了一场大病。 这场病击垮了她结实的身体, 为 她留下了不可治愈的隐患。婚 后, 她在画眉山庄里也没有收敛 自己的脾性, 她总是以她的强烈 去要求埃德加, 埃德加对她也是 百依百顺, 企图用自己的柔情与 关爱重新点燃妻子内心已经熄灭 的爱火。但是, 当凯瑟琳与希思 克利夫的关系让他再也忍受不了 时, 埃德加逼着她在丈夫与情人 之间做出选择, 凯瑟琳的脾气又 上来了, 她大吵大闹: “他吓死 我啦, 气死我啦, 我也要吓吓 他 ”, “ 如 果 我 跟 希 思 克 利 做 不
世界里引起了不小的困扰。凯瑟 琳陷入了虚荣的深渊而不能自 拔。
2. 精 神 世 界 的 空 虚 、 孤 独 。 童年时期的凯瑟琳, 有着一些别 的孩子所没有的脾性, 不太讨人 喜欢。老恩肖对她失去了耐性, 欣德利与她之间有距离, 约瑟夫 称她为魔鬼, 丁奈莉受不了她的 盛气凌人。直到希思克利夫的出 现才使孤独的凯瑟琳找到了自己 的知音人。但是这种快乐的时光 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凯瑟琳选择 嫁给埃德加之后, 希思克利夫在 她的生命里消失了。对心灵的背 叛让凯瑟琳重新又回到了孤独 中, 于是, 她只能以更无礼, 更 傲慢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孤独和 苦闷。追其原因, 这不是大病后 留下的后遗症, 而是心灵极度空 虚的表现。因为这种幸福不是她 真正向往的幸福, 这种生活带给 她的欢乐是有限的。无论她试着 多努力地沉浸在丈夫带给的幸福 之中, 她的内心世界始终是孤独 的, 埃德加不可能到达她的灵魂 深处, 他俩不属于同一世界, 只 有希克利夫才是她的同一体。所 以当希思克利夫再次出现在她的 生命里时, 她是如此地高兴, 几 乎忘了周遭的一切, 沉浸于只属 于他俩的世界。在凯瑟琳最后的 发狂之际, 她意识到自己是“一 个 陌 生 人 的 妻 子 ”, “ 一 个 从 原 来 的 世 界 被 放 逐 出 来 的 人 ”, 画 眉山庄或天堂并不是她灵魂想要 的归宿。“只有你( 指希思克利 夫) 来跟我在一起, 我才会安息 ……否则我永远也不会!
成 朋 友— ——如 果 埃 德 加 狭 隘 妒 嫉, 那我就要用伤自己的心来伤 他 们 的 心 。” 凯 瑟 琳 用 绝 食 这 个 自我虐待的方法去迫使丈夫就 范, 却也深深地伤害了自己。
( 二) 外部原因 内因是形成凯瑟琳性格和变 态的主要原因, 但外界环境也不 可忽视。首先是自然环境的因 素。凯瑟琳自幼就在一个无拘无 束的自然环境中长大, 她居住的 呼啸山庄里, 一年到头都流动着 清新的空气。特别是在风雪肆虐 的天气里, 那狂风怒吼的情景实 在让人惊心动魄。凯瑟琳最爱的 游戏场所就是大自然。因为大自 然符合了她的天性, 大自然也让 她那激情、自由、奔放的性情得 到了更好的发挥。 在外部原因中, 给予她最大 影响的是社会和人的因素。凯瑟 琳生活在世俗等级观念横行的社 会。这样的社会讲究的是身份第 一、金钱至上。接触到外界社会 后, 凯瑟琳也无法抵御“文明社 会”的诱惑, 上流社会的生活激 发了她强烈的虚荣心和名利欲。 在这样的社会中, 有两个人对她 的影响是最大的。第一个是希思 克利夫。他们俩性情相似, 孩提 时期, 在希思克利夫的陪伴下, 凯瑟琳自由、激情、桀骜不驯的 性情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希思克 利夫离去后, 凯瑟琳陷入孤独 中。凯瑟琳两次大型的精神变态 的爆发都是希思克利夫引起的。 希思克利夫从不甘心只当凯瑟琳 的情人, 他要的是占有。他不恨 凯瑟琳, 但是对于害了他俩的人 来说, 他是绝对不会原谅的。希 思克利夫身上熊熊燃烧的恨的火 焰导致其所作所为严重地伤害了 凯瑟琳的心。终于, 凯瑟琳在希 思克利夫那独特的爱、折磨和刺 激中引起了早产, 过早地离开了 人世。影响凯瑟琳生命的另一个 人 是 她 的 丈 夫— ——埃 德 加·林 顿 。 埃德加与凯瑟琳是两个不同世界 的人。作为一个丈夫而言, 他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