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PCXX0615SSUF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都在人的价值方面强调理性、否定绝对权威。

但是智者学派片面强调人的需要,否认对人的约束,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需要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于人的重要性。

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限定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显然,比较的关键在于把握两者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比较的领域大体上包括研究对象、人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上的行为等方面。

“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公元前五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产生了反对旧思想的智者运动。

智者从对物质世界的探究转向了对人类自身的关心。

他们的出现标志着希腊人的思想已从对宇宙的探索转向了人类社会。

所谓的智者学派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也没有统一的学说,只是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

1、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2、思想主张:①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3、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是智者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第一层:万物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第二层: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

在社会生活中,人为自己立法,判断规则,确立制度。

唯有人才有资格对这些人定的法则进行评估、修改和裁断。

这句话的核心是万物存在与否在于人的感觉,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从积极意义来看,它肯定了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普罗泰格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3.第三讲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

3.第三讲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

二、苏格拉底之死
• 苏格拉底(Socrates; 前469年—前399年)
大法 卫国 《 苏世 格纪 拉雅 底克 之路 死易 》 18 -
• 苏格拉底把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 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 口喝干了毒酒。

• 苏格拉底的申辩(参见:《柏拉图全集》 第一卷(1-32页)):
• 人学转向
– 苏格拉底对自然哲学和智者学派这两种极端立
场都抱着批评的态度。自然哲学只关心外物,
不关心人自身;智者运动破坏了道德和国家的
基础。
– 苏格拉底的人生哲学:人是能动的而非被动的,
应本着自己的良心和理智去活动,把追求善和
美德作为人生在世的目的。
四、精神助产术
精神助产术示例
• 美诺:美德究竟是从教诲获得,还是从实践中获得? • 苏格拉底:对不起,我连你所谓“美德”究竟是什么, 都不知道,怎能回答“如何”获得美德问题呢?你能 回答“美德”是什么吗? • 美: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男人的美德是管理国 家,女人的美德是管理家务,„„不管男女老少、奴 隶还是自由人,都各有不同的美德。 • 苏:我问的是“美德”是什么,你回答的却是各种不 同的美德。 • 美:美德是支配人类的力量。
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 柏拉图曾经说:“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因为我生为雅典人,而不是蛮族;生为自 由人,而不是奴隶习。”
参考书目
1.柏拉图:《申辩篇》(《柏拉图全集》第1 卷:P1-32.)
本讲思考题
• 1.何谓“认识你自己”?结合苏格拉底的 “自知其无知”谈谈你的看法。 • 2.何谓“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的精神 助产术有何意义? • 3.何谓“美德即知识”?结合苏格拉底的 观点谈谈美德与知识的关系。

高中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

高中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

高中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史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你觉得热,它就是热的。

”——普罗泰格拉史料二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美德才是知识。

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智者学派的核心主张。

解读时要注意分段概括和关键句。

第一段表明普罗泰格拉反对盲从、迷信神;“人是万物的尺度”表明普罗泰格拉肯定人的地位与价值;第三段表明普罗泰格拉强调人的自由的绝对性。

(2)史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核心主张。

解读时要注意出处。

“美德才是知识”表明苏格拉底强调知识与美德的关系,知识是美德的前提和基础。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思想,并评价他的这些主张。

[提示]思想:①提倡怀疑精神,反对盲从和绝对权威。

②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

③重视人的感觉,强调人的自由。

评价:积极意义: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肯定了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权威。

局限性: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主张。

反映了雅典社会当时具有怎样的社会特征?[提示]主张:美德即知识。

特征:反映了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社会特征。

(3)根据史料一、二,分析说明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差异。

[提示]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美德)。

第三讲:智者学派

第三讲:智者学派
智者的政治思想
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 争的爆发给希腊民族带来了了一场史无前例 的大浩劫,日益膨胀的雅典人终究没有战胜强 大的斯巴达人。
就在雅典民主制度日益瓦解的时候,马其顿的 腓力和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狠狠的扼 杀了雅典民主制最后的一丝生气,建立了一个 横跨于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普罗泰戈拉所说的衡量事物的尺度是单个人 的个体感觉。所以,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对我来说,事物就是对我所呈现的样子, 对你来说,事物又是对你所呈现的样子,而 你和我都是人”,“因而可以说,对于每个 感知者来说,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个样 子。”
积极意义:它一反神是万物尺度的神话传统 和人是自然产物的自然哲学传统,把神、物、 人的关系颠倒过来,使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 准。
因此,他遭到了一般雅典民众的嫉恨和不理解。
(二)苏格拉底之死
雅典是苏格拉底的母邦,他假定了一条与 雅典之间签订的法律:
“无论国家对你作出何种判决,你都会执行或 遵守。”
他成年后没有因为不喜欢雅典而“带着他 的财产去他喜欢的地方” ,这就表示他终 生都默认这一法律。
如果他不服从便是一种罪恶。
智者教授的内容和方法
伯利克里的民主制依赖于两大基本原则: 它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乃是因为公共事务的管理不是 委托给少数人,而是面向多数人,但一方面法律在公共 事务中建立起人人平等的原则,另一方面我们也允许个 人在其中充分发挥其价值。(修昔底德)
一方面权力应当在全体人民手中,而不是为一小部分公 民所把持
他说:“哭什么! 你们这些人真奇 怪!我正是怕妇 女们会哭,打发 她们先走了,免 得她们煞风景。 我听说,人临死 必须肃静。大家 肃静些,坚强
些!”——《 斐多》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29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29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解析版)

易错易混点29、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错因归纳: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在内容、影响、地位方面的认识区分不清。

释疑解惑真题突破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

故选B项。

2.(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答案】D【解析】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并不能说明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故A项错误;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就是神话故事,因此不能反映当时雅典人反对神灵崇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属于精神享受,故C 项错误;根据“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喜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更强调人的价值,故D项正确。

模拟突破1.“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

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文中省略处应为( )。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C.康德 D.伏尔泰【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尽管流于诡辩”、“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即可判断。

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异同详解

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异同详解

思文:
国际关系: 殖民扩张与掠夺;东方从属于西方
霸权争夺日趋激烈,英国确立霸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起源:公元前5C中叶以后,
西 方 人 文 精 神
古希腊的人文思想
发展:14至17C——文艺复兴运动
成熟:17、18C——启蒙运动
第2 课
人性的复苏
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有一千多年的历 史,在这一千多年中,欧洲社会发展十分缓慢状态, 经济、文化乏善可陈。一般的历史学家对欧洲中世 纪评价不高,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在中世纪政 教合一的体制下人性受到极大的压抑。教会极端蔑 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下贱 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 何意义。在中世纪,艺术是被用来歌颂神的。人甚 至是没有资格被表现的。神学的各种传统观念:尘 世服从天国;今生服从来世;君权服从教权;哲学 服从神学;理性服从信仰。
小结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文 艺 复 兴
意 大 利
薄伽丘 前 期
彼特拉克
但丁
后 期 英 国
达· 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莎士比亚
发现自我
发现世界
地理大发现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自然科学的兴起
提升自我——思想启蒙运动
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做‘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 奴隶,到现在还如此。 --鲁迅
“世界”的被发现指的是15世纪末的新航路的开辟; “人”的被发现指的是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哥白尼发表了“日心 说” ……
三. 与上帝直接对话
1.马丁·路德倡导德国宗教改革。 亦是基督教路德宗的创立人。他反对赎 罪券,主张思想自由。提出最有力的论 点是‚基督教的最终权威是《圣经》而 非教皇‛。《九十五条论纲》 2.新教:路德教派(教随国定,因信称义;简化仪式)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PCXXXX0615SSUF精编版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PCXXXX0615SSUF精编版

智者思想的特征
强烈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首先针对神话世界观。氏族社会向城邦的社会变革中;挑战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怀疑主义是诘难和批判的工具;而相对主义则是依据和结论。一切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不变的真理,一切都可以怀疑。从这个角度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格拉(Protagorus 约前490年—前419年):《论真理》中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这里的关键是1)对“人”的理解;2)什么“尺度”?“人”:人类或个人;“尺度”:欲望还是认识;如果是认识,那么是感觉还是理智?苏格拉底的阐释:“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
希腊理性与城邦政治的关系
教材p.16-18分析了希腊城邦与理性之间的关系;丹纳的解释:希腊人设想的政治组织受制于尺度明确的思想倾向;韦尔南的解释:知识社会学;希腊理性作为一种话语和论辩的理性、一种政治游戏规则,是“城邦的女儿”。如智者学派之前:前8—6世纪:以米利都学派影响最久远:质朴的唯物主义者:例如泰勒斯;自然是自在的,远古的,无限的;赫拉克利特:“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此外还有: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存在”)作为转折的智者学派:开辟了由自然哲学向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转变的道路,从此不仅自然现象,而且社会人生问题也成了古希腊哲学的课题;与自然哲学家一脉相承的,是与神话世界观的决裂。
智者的功过
对传统观念的批判比早期自然哲学家对神话世界观的批判更为广泛。——与民众的关系将思想引向了社会政治领域否认确定的或惟一的真理标准,夸大感觉的相对性和主观性;把知识归结为因人而异的感觉;否认理智和思辨可以达到共同的知识。希腊晚期受到怀疑主义更大的破坏。
3、苏格拉底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人文精神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人文精神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人文精神至于神,我们既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秉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

——普罗泰格拉解读此则材料为智者学派著名代表普罗泰格拉的主要主张,它反映了智者学派以人性作为评价万物的唯一标准。

其中,“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被后人称为“普罗泰格拉命题”。

这一命题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提出了怀疑,它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他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的选择。

这一学说为当时雅典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价值在于肯定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从而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智者学派开始用人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

同时,他们对自然、社会、国家、政治、法律、道德、人类社会的形式和规则,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较以前更为合理化,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材料二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

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解读针对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苏格拉底提出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

他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灵魂或理性,把人理解为有理性的动物,从而确立了人的理性主体的地位。

什么人是“有思想力的人”呢?这就是具有美德和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向世人详尽地、不厌其烦地分析了人的各种品质和品德,寻找人类的善、公正、节制和勇敢,并试图给它们予以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狭窄的家庭领域,‘升入’政治领域”。P.31
o 出身: o 父母双方结尾公民的人;规模的限制;
o 认同: o 在谋生方面,他们本质上是个人主义者 o 在完善生活与人性实现方面,是“社群主义者”。P.34 o “同胞”:同类人或平等人。
2012年秋季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 PCXX0615SSUF
2012年秋季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 PCXX0615SSUF
简短的讨论
o 你怎么看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
o 认识你自己。
2012年秋季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 PCXX0615SSUF
1、希腊城邦的社会结构特点
o 爱琴文明受到西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影响;但不同的是:没有出 现神庙垄断经济和祭祀左右政治的局面;
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
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
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
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
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时期: 前495-前429年。
2012年秋季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 PCXX0615SSUF
“他根本没有事务”
o ”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 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事务的人,对
居住关系而聚合在一起的部落;而是追求美好生活与理想的政 体。 o 但同时,这样一种理想政体的达至,又是通过个体实现的。 o 那么,个体参与政治的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
2012年秋季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 PCXX0615SSUF
城邦的公民参与
以公众集会广场为中心的 新的社会空间;
还包括着市场、剧场、议 政厅等。
派(“存在”)
o 作为转折的智者学派: o 开辟了由自然哲学向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转变的道路,
从此不仅自然现象,而且社会人生问题也成了古希腊哲学的课题;
o 与自然哲学家一脉相承的,是与神话世界观的决裂。
2012年秋季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 PCXX0615SSUF
“智者”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o 古希腊造就了: o 一种相对独立的工商业;一个相对超脱于政治的祭祀阶层;一
批较为自由的思想家;
o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有着相对独立性的各个阶层,特别是自由 思想家阶层,是古希腊人文社会思想产生的重要根源
o 注意:我们上节课所讲的希腊精神特质,是以自由思想家阶层 (尤其是其中的杰出思想家)为代表的,也是对后世具有重要影 响的那种精神特质。
2012年秋季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 PCXX0615SSUF
城邦政治与个人主义
o 伯里克利所说的“可以在生命的每一方面显示出他就 是自己的当然主人,而且凭借着它自己独特的天聪本 智和他自己独特的广识通知,去对一切事自作主宰。”
o 注意教材这段话与苏格拉 底复件PCXX0615SSUF
2020/11/26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 PCXX0615SSUF
本讲主旨
o 有关古希腊城邦社会的几个问题 o 规模与制度;出身与认同
o 智者学派的社会思想; o 对一个经典命题的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
o 智者学派的社会思想分析
o 苏格拉底的社会思想 o 两个命题: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
o 词源:
o “智者”(sophist)来自“智慧”一词,最早用来形容诗人、 音乐家、预言家、狂诵者等。前5世纪后期,专门用来指那些以传 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
o
智者学派(sophists)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
酬(fee)的职业教师的统称。
o 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 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
希腊理性与城邦政治的关系
o 教材p.16-18分析了希腊城邦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o 丹纳的解释: o 希腊人设想的政治组织受制于尺度明确的思想倾向;
o 韦尔南的解释:知识社会学; o 希腊理性作为一种话语和论辩的理性、一种政治游戏
规则,是“城邦的女儿”。
o 如何看这两种看上去矛盾的说法?
2012年秋季
于一般政治也是熟悉的,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
人,我们不是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是说他根本没 有事务。“
o
”如果把一切都合起来考虑的话,我可断言,我们的城市
是全希腊的学校;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方面,能
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
文尔雅和多才多艺。”p.30
2012年秋季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 PCXX0615SSUF
公共生活:城邦政治
o 古希腊城邦制度的核心是民主制度;也有寡头统治。 o 以雅典为代表:“直接民主”; o 梭伦建立了民主传统;伯里克利时期:民主制成熟起来;
o 城邦制度的历史意义: o “国家”为何而存在?用亚里士多德的话:国家不是人民因为
话语的地位提高: 它以自由的论辩和对立的
形式被运用到世俗事务中 (公共生活), 成为最有效的政治武器和 国家的最高权力工具;
政治的可见与公开
2012年秋季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 PCXX0615SSUF
伯里克利的演讲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
从我们的邻人的制度中模
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
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 PCXX0615SSUF
2、智者学派作为一种转折
o 智者学派之前: o 前8—6世纪:以米利都学派影响最久远:质朴的唯物主义者:例如
泰勒斯;自然是自在的,远古的,无限的; o 赫拉克利特:“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o 此外还有: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
o 无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非独立派别,但在思想学说 上,观点和基本倾向较为一致;
2012年秋季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 PCXX0615SSUF
是一个个体,希腊人文主义主要即来自于这种对个人 及个人价值的尊重,此种文化同样产生于城邦的民主 政治实践。
2012年秋季
第3讲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复件 PCXX0615SSUF
城邦公民的出身与认同
o 后世思想家对其肯定—— o 哈贝马斯:西方共和主义民主传统的源头; o 阿伦特:“希腊人必须每天穿越横亘在他们面前的这条鸿沟,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