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9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都在人的价值方面强调理性、否定绝对权威。

但是智者学派片面强调人的需要,否认对人的约束,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需要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于人的重要性。

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限定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显然,比较的关键在于把握两者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比较的领域大体上包括研究对象、人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上的行为等方面。

“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公元前五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产生了反对旧思想的智者运动。

智者从对物质世界的探究转向了对人类自身的关心。

他们的出现标志着希腊人的思想已从对宇宙的探索转向了人类社会。

所谓的智者学派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也没有统一的学说,只是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

1、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2、思想主张:①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3、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是智者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第一层:万物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第二层: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

在社会生活中,人为自己立法,判断规则,确立制度。

唯有人才有资格对这些人定的法则进行评估、修改和裁断。

这句话的核心是万物存在与否在于人的感觉,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从积极意义来看,它肯定了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普罗泰格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历史:高中的历史必修3易错易混点归纳

历史:高中的历史必修3易错易混点归纳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基本含义是“爱人”,重视人的价值。

仁是一种伦理道德,比如与人相处按仁的精神就应该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仁又是一种政治主张,作为统治者,以仁的精神行事,应当“以德治民”;仁的精神运用于教育,就是“有教无类”。

孔子心中仁的理想境界就是基本恢复周礼,“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不过,孔子的仁是有差别的,有亲疏尊卑的差别,这与孔子坚持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是一致的。

2.孔孟“民本”思想与现代民本思想不同古代儒家所主张的以民为本,其内涵是指资本,即统治者赖以维护其统治的资本;而现代的“民本”则是指以人为根本,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

3.中国古代民主一词与近代现代民主完全相反中国古代也有“民主”一词,但其含义与近代、现代相反。

《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真正的民主。

这里的民主是指的民之主宰。

4. “民本”与“农本”思想民本是指以民为本;农本则是指以农业为国家经济的根本。

春秋时期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统治人民;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都是“民本”思想的体现;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是“农本”思想的体现。

5.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不断地缓慢发展。

旧的封建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经济因素产生,首先反映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

他们对传统的封建纲常礼教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他们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他们反专制、倡导民主。

他们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成为这一时期思想文化中的新潮流。

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世界历史易混易错知识点例析

世界历史易混易错知识点例析

世界历史易混易错知识点例析在对高中历史世界史部分进行复习的过程中,高三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如历史概念、历史现象、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思想文化等。

如果对这些历史知识没有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学生们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历史问题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失误。

为此,我们结合近几年一些较为典型的高考历史模拟题,为大家集中讲解高中历史世界史部分中的易混易错知识点。

一、古代世界历史部分1.知识点:独特的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易错点:误认为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易错点辨析:星罗棋布的海岛,纵横的山岭、交错的河流有利于独立自主、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的建立;濒临大海,天然良港众多,有利于希腊半岛上城邦国家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这些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并非决定性的影响。

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是由地理环境、城邦制度、社会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地理环境造就的城邦制度,有利于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的实施;工商业经济培育出古希腊人平等、民主的文化传统;发达的海外贸易激发了古希腊人积极进取的精神。

例1 研究者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与实行民主政体的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麦加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

从该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B.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之间没有任何联系C.雅典民主政治是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解析】根据雅典和科林斯等地理条件相似而政体不同可知,地理环境与政体没有必然的联系,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D 项正确;A项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错误;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B项错误;C项说法本身无误,只是题干中只涉及地理环境因素,而没有提及经济、政治、历史等其他因素,C项错误。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29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29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解析版)

易错易混点29、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错因归纳: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在内容、影响、地位方面的认识区分不清。

释疑解惑真题突破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

故选B项。

2.(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答案】D【解析】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并不能说明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故A项错误;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就是神话故事,因此不能反映当时雅典人反对神灵崇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属于精神享受,故C 项错误;根据“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喜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更强调人的价值,故D项正确。

模拟突破1.“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

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文中省略处应为( )。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C.康德 D.伏尔泰【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尽管流于诡辩”、“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即可判断。

2020届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29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兴 含解析

2020届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29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兴 含解析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兴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衡水中学三模)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

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D.外在的美胜过内在的美德2.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袜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

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A.否定神的存在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C.宣扬唯物主义的思想D.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3.古希腊一位思想家说:“法律的条文是经过协议达成的,并不是自然形成的。

然而自然的律令(指客观世界发展规律)却不是人们约定的;法律所确定的利益是自然的桎梏,自然所确定的利益却是自由自在的。

”这位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普罗泰格拉D.柏拉图4.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政体、法律和道德都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神意的产物,而是人为约定的。

”此观点() A.反对封建神学理论B.极力宣扬社会契约思想C.有利于人性的自我觉醒D.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5.柏拉图为说明“理念”曾这样描述过“美德”:“借人东西要还是种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一把剑,如果你还给他,他正想用这把剑去杀人,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剑还是不是美德呢?”该材料表明柏拉图()A.认为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是最高知识B.鼓励人们要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C.以人的感觉而不是以神的意志为尺度D.认为“理念”存在于人类的感性世界里6.面对法庭的判决,苏格拉底在申辩词中追问道:“人中最高贵者,雅典人,最雄伟、最强大、最以智慧著称之城邦的公民,你们专注于尽量积聚钱财,猎取荣誉,而不在意、不想到智慧、真理和性灵的修养,你们不觉得惭愧吗?”他所追求的“希腊精神”的核心是()A.民主与法治B.平等和自由C.财富和荣誉D.智慧和真理7.“虽然文艺复兴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29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解析版)

29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解析版)

易错易混点29、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错因归纳: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在内容、影响、地位方面的认识区分不清。

释疑解惑1. (2011 •全国新课标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 •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 .反对贵族专权暴政【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

故选B项。

2. (2016 •新课标全国川卷文综•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 宗教意识淡薄C.注重物质生活•反对神灵崇拜•强调人的价值【答案】D【解析】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并不能说明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故A项错误;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就是神话故事,因此不能反映当时雅典人反对神灵崇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属于精神享受,故C项错误;根据“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喜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更强调人的价值,故D项正确。

模拟突破1•“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

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文中省略处应为()。

A. 智者学派B •苏格拉底C.康德D .伏尔泰【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尽管流于诡辩”、“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即可判断。

【推荐】高中历史比较题系列19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等比较学案

【推荐】高中历史比较题系列19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等比较学案
小学 +初中 +高中 +努力 =大学
历史比较题系列之 19-- 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等比较
89、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相同
基本上是属于同一时代;都肯定了人的价值,否认绝对权威;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
自然转向了人类;都对知识有一定的看法,强调知识的作用;注重人、人性,都体
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导火线:出售赎罪券
运动范围
开始于意大利然后波及西欧各国, 且主要在 开始于德意志,是一场社会各阶
思想文化领域里进行。
层都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经济利益
反对天主教建立资产阶级教派。
斗争形式
借古典文化批判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
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社会变革和后来社会历史的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为近代自然科学
发展及中国古代文化,起了巨大的
的产生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扫除了思想障碍
推动作用
( 1)背景: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都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在思想意识形
态领域中产生巨大反响的产物。如中国的封建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制度的确
93、分别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区别和联系
名称
文艺 复兴
宗教改革
时间
14---17 世纪
16 世纪
兴起背景
⑴社会根源:资本主义萌芽;⑵阶级根源:
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⑵
资产阶级形成与逐渐发展; ⑶历史根源: 意 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⑶
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⑷直接原因: 教 思想条件:文艺复兴的推动;⑷
小学 +初中 +高中 +努力 =大学

一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的人文主义思想解读

一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的人文主义思想解读
莎士比亚(英)
(戏剧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哈姆雷特》
1.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弊端日益明显2.人文主义思想活跃3.因行称义
马丁.路德(德国)
因信称义:主张人只有依信仰才能得救
《九十五条论纲》
1.人文主义对教会造成了冲击,使人们摆脱了教会禁锢,解放人的个性2.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加尔文
1.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2.反对天主教会的等级观念3.否定教皇统治人的权利4.核心:先定论
《基督教原理》
1.资本主义的发展2.发封建,反教会斗争深入开展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学说
《论法的精神》
思想地位及影响
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基本原则
伏尔泰
反对教会抨击教皇;反对君主专制;天赋人权
《哲学通信》
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卢梭
社会契约、主权在民
生而平等、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社会契约论》
成为法国第三等级信奉的理论,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康德
人非工具尊重他人
《纯粹理性批判》
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四、历史影响

1、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提倡理性、科学、自由、平等和民主,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富贵的精神财富。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15世纪后期
意大利(艺坛三杰)
文艺复兴进入全盛时期
达芬奇
1.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和思想感情2.特点;解剖学,透视法。,明暗转移法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郎琪罗
专注与人体。有一种雄浑壮伟的气势(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易混点29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错因归纳: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在内容、影响、地位方面的认识区分不清。

释疑解惑真题突破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

故选B项。

2.(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答案】D【解析】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并不能说明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故A项错误;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就是神话故事,因此不能反映当时雅典人反对神灵崇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属于精神享受,故C项错误;根据“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喜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更强调人的价值,故D项正确。

模拟突破1.“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

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文中省略处应为( )。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C.康德 D.伏尔泰【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尽管流于诡辩”、“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即可判断。

2.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

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C.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D.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答案】B【解析】材料并未涉及代替民主制的问题,苏格拉底并不反对民主制,而是反对直接民主制,故A项错误;本题的材料是强调雅典的民主政治必须加强公民的知识和政治修养,以防出现“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等可笑的现象,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故C项错误;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材料中也体现不出来,故 D项错误。

3.古代希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理性的言论。

下列各项与智者学派的观点相符的是( )A.“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B.“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C.“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更重要”D.“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答案】B【解析】“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这是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名言,将哲学研究的重点真正的转向了人生和人类社会,并不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故A项错误;“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这与古希腊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表述如出一辙,故B项正确;“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更重要”,这是苏格拉底的名言,强调的是道德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同样是苏格拉底的名言,强调的是要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人身上,故D项错误。

4.黑格尔评论某一思想:“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订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订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

”据此判断,黑格尔评论的是( )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答案】A【解析】从材料看出古希腊时期,英雄们为自己立法,制定规则,确立制度,体现了智者学派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英雄们是法律和道德的制定者,不符合苏格拉底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柏拉图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故D项错误。

5.古希腊某著名学者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

这说明该学者( )A.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B.彻底否定了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主张认识自己,研究自我D.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解析】题干反映两层信息,第一层说明古希腊某著名学者认为自然的真理无穷无尽且不断变化,第二层反映他主张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即个人道德,由此可判断该学者为苏格拉底。

题干第一层信息说明该学者认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故A项错误;题干中无关神的否定问题,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主张认识自我,研究自我,与题干第二层信息吻合,故C项正确;D选项应是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的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C6.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本质,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进行审查,要随着历史的进展而确立新的观念、新的思想。

这反映出他主张( )A.不断地认识自我B.不必遵守法律判决C.肯定美德的作用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崇尚理性和思想自由,遵从法律判决并誓死捍卫个人自由尊严。

根据题目可以得出,故选A项。

6.(2019·安徽宣城模拟)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A.物质生活B.科学精神C.自由权利D.理性价值【答案】D【解析】据材料“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可知,理智是人理性的体现,故D项正确。

8.(2018·湖北黄冈调研)普罗泰格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他曾经提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

”普罗泰格拉阐述的核心思想是( )A.阐释了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B.客观评价了法律对城邦的重要作用C.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D.强调了城邦是人和法律的有机结合【答案】C【解析】材料“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属于所有的人”“……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肯定了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

9.(2019·河南豫西南示范性高中联考)“智者学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

这些需要,是时代和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公民对于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A.智者学派的不懈努力B.功利主义的诱导C.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D.雅典的公民政治【答案】D【解析】“公民对于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突出公民对于集体的责任,愿意参加政治的热情,是智者学派兴起的重要原因,故D项正确。

10.(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联考)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对智者哲学中的积极部分给予了肯定。

这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 )A.向城邦公民传授参政知识B.肯定人的价值和否定了神C.将研究对象由神转变为人D.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答案】 B【解析】材料强调“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即思想的解放者,通过向人教授“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知识,提高希腊人的文化水平,从而认识到人的价值,从而使人从神的阴影中走出来,所以肯定了人的价值,否定了神,故B项正确。

11.(2017·福建龙岩模拟)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时又认为“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

由此可见他所处时代( )A.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的精神束缚B.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仍处原始蒙昧状态之中C.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D.民主政治的繁荣促成了自我意识的膨胀【答案】A【解析】智者学派把人从神和自然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其并未完全摆脱宗教的束缚,故A项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错误;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是近代伴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而成为社会主流的,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可知,人的意识仍受神学思想的束缚,并非完全的自我膨胀,故D项错误。

12.(2017·天津河东调研)《论真理》中记载了普罗泰格拉留传下来的哲学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据此判断:普罗泰戈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 )A.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B.是否民主和强盛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D.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答案】 D【解析】“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体现注重个人权力与价值,与材料中普罗泰格拉的哲学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相符,故D项正确。

13.(2017·山东日照模拟)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

”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B.民主意识,参政意愿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批判精神,社会责任【答案】 D【解析】苏格拉底认为国家“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现了苏格拉底的爱国情怀,并非追求个人自由,故A项错误;民主意识,参政意愿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苏格拉底是在强调自己本人对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并非要求“匹夫有责”,故C项错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说明苏格拉底在关注国家的弊端,希望通过自己的尽职尽责,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故D项正确。

14.(2016·湖南衡阳三模)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

这实质表明两人( )A.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D.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可知宣称自己不信仰神,并非反对宗教神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忽视道德,故B项错误;古代雅典,不信奉邦神,也是一种违法行为,要受到惩罚,但他不是二者“实质”层面的共同点,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表明二者对神持怀疑态度,实质上反映了二者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尊严,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故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