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视和广播系统
2023年省广电有线电视高级工题库

省广播电视有线电视高级工题库(400题)(题目分布:判断140题、单选130题、多选100题、问答30题)一、判断题(140题)第一篇: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一章:电磁波1.电磁波在绝缘介质中(如空气)可以传播很远,所以电磁波的能量不会随传播距离而变化。
( B )P12.电场强度矢量E、磁场强度矢量H和波的传播方向三者之间,两两互相垂直。
( A )P13.长波、中波等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可以绕过山坡、建筑物沿地表面继续向前传播。
( A )P34.长波、中波、短波都能借助于天空中电离层的折射和反射作用传播电磁波。
( B )P35.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输损耗与波长的平方成反比。
( A )P56.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输损耗与传播距离成正比。
( B )P57.传输线上来回两线间各点的电压是相同的。
( B )P68.同一条传输线上各点的电流是相同的。
( B )P69.绝对功率电平可以换算成绝对电压电平,换算关系为0 dBW= 78.75dBmV。
( A )P9第二章:电视广播基本原理10.根据频率从底到高排列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无线电波。
( B )P1211.饱和度为0表达光谱中没有白光,只有一种色调。
( B )P1312.饱和度为100%表达光谱中没有白光成分,因此所有谱色光的饱和度都是100%。
( A )P1313.三基色必须是互相独立的,即其中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由其它两种基色混合得到。
( A )P1514.彩色电视选取的三基色是黄、蓝、青。
( B )P1515.电视扫描时收、发两端的扫描规律应严格一致,两端画面之每行、每幅的扫描起始时刻相同,这叫做同频。
( B )P1716.电视广播系统采用隔行扫描方式可以减少图像信号的频带宽度。
( A )P1717.电视亮度信号的频谱是以行频为间距的梳齿状结构,且亮度信号的重要能量集中在频率低端。
( A )P1918.PAL制采用了频谱间置技术来实现亮、色信号频分复用。
2第二章 电视传像基本原理2015

像素顺序传送示意图
3。扫描
• 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或 逆过程)称为扫描。 扫描的过程和我们读书时视线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 次进行的过程类似。从左至右的扫描称为行扫描;自上而 下的扫描称为帧(或场)扫描。电视系统中,扫描多是由电 子枪进行的,通常称其为电子扫描。 通过电子扫描与光电转换,就可以把反映一幅图像 亮度的空间与时间的函数,转换为只随时间变化的单值函 数(电信号),从而实现平面图像的顺序传送 L = f L (t ) 黑白图像: 彩色图像:
行扫描正程:从左到右;行正程时间 THt 行扫描逆程:从右到左;行逆程时间THr 行周期 : TH = THt + THr 行频: fH=1/TH (每秒行数) 场扫描正程:从上到下;场正程时间 TV t 场扫描逆程:从下到上;场逆程时间TVr 场周期 : TV = TV t+ TVr 场频: fV =1/TV (每秒行数)
[在逐行扫描中,场、帧(幅)是相等的] fF = fV
f
fH=1/TH
=1/(THt+ THr )
fV=1/TV =1/(TV t+ TVr )
• 电视系统中: THt >> THr TV t >>TVr 行逆程系数:α=THr /TH 场逆程系数:β= TVr /TV
(规定:18%) (规定: 8% )
•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 同步信号顶的幅值电平:100% 黑色电平和消隐电平幅度:75% 白色电平幅度:10~12.5% 图像信号电平介于白色与黑色电平之间
黑白全电视信号(图)(正极性信号)
黑白全电视信号(图) (负极性信号)
我国广播电视扫描参数
扫描方式:隔行扫描。 行频 fH :15625Hz; 行周期TH:64μs 行正程时间THS:≥52μs 行逆程时间THR:≤12μs 每帧扫描行数Z:625行 每场扫描行数:312.5行 场 频 fV : 50 Hz ( 帧 频 25 Hz); 场周期TV:20ms 场正程时间TVS:≥18.4 ms 场逆程时间TVR:≤1.6 ms 每帧显示行数Z/:575行 每场显示行数:287.5行
广播系统

广播系统安装调试一、广播系统分类:A、广义的广播系统包含扩声系统和放声系统两大类:1)扩声系统:扬声器与话筒处于同一声场内,存在声反馈和房间共振引起的啸叫,失真和振荡现象。
要保证系统稳定和正常运行,最高可用的系统增益比发生声反馈自激的临界增益低6dB。
2)放声系统:系统中只有磁带机,光盘机等声源,没有话筒,不存在声反馈可能,声反馈系数为0,是广播系统一个特例。
B、广播系统按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1)室外广播系统室外广播系统主要用于体育场、车站、公园、艺术广场、音乐喷泉等。
它的特点是服务区域面积大,空间宽广。
背景噪声大;声音传播以直达声为主;要求的声压级高,如果周围有高楼大厦等反射物体,扬声器布局又不尽合理,声波经多次反射而形成超过50ms以上的延迟,会引起双重声或多重声,严重时会出现回声等问题,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和声像定位。
室外系统的音响效果还受气候条件、风向和环境干扰等影响。
2)室内广播系统室内广播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系统,包括各类影剧院、体育场、歌舞厅等。
它的专业性很强,既能非语言扩声、又能供各类文艺演出使用,对音质的要求很高,系统设计不仅要考虑电声技术问题,还要涉及建筑声学问题。
房间的体形等因素对音质有较大影响。
3)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为宾馆、商厦、港口、机场、地铁、学校提供背景音乐和广播节目。
近几年来,公共广播系统还兼做紧急广播,可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
公共广播系统的控制功能较多。
如选区广播与全呼广播功能、强制功换功能和优先广播权功能等。
扬声器负载多而分散、传输线路长。
为减少传输线路损耗,一般都采用70V或100V定电压高阻抗输送。
声压要求不高,音质以中音和中高音为主。
4) 会议系统随着国内、国际交流的增多,近年来电话会议,电视会议和数字化会议系统(DCN)发展很快。
会议系统广泛用于会议中心、宾馆、集团和政府机关。
会议系统包括会议讨论系统、表决系统、同声传译系统和电视会议系统。
要求音、视频(图像)系统同步,全部采用电脑控制和储存会议资料。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电视中心实施细则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电视中心实施细则(试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二〇一〇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编写目的 (1)第二条适用范围 (1)第三条分级保障原则 (1)第二章系统配置要求 (1)第一节供配电系统 (1)第四条外部电源 (1)第五条供配电 (2)第二节播出系统 (2)第六条播出控制机 (2)第七条数据库 (3)第八条网络设备 (3)第九条播出切换 (3)第十条辅助播出设备 (3)第十一条播出信号通路 (4)第十二条磁带播出系统 (4)第十三条硬盘播出系统 (4)第十四条网络安全设备 (4)第十五条备播系统 (5)第三节新闻及直、转播系统 (5)第十六条视频系统 (5)第十七条音频系统 (5)第十八条辅助设备 (5)第十九条传输链路 (6)第二十条灯光及背景设施 (6)第二十一条重大直播活动 (6)第四节卫星新闻采集系统 (6)第二十二条基带及调制系统 (6)第二十三条射频及天线系统 (6)第二十四条辅助设施 (7)第五节总控系统 (7)第二十五条信号调度系统 (7)第二十六条时钟系统 (7)第二十七条同步系统 (7)第二十八条信号处理系统 (8)第二十九条节目传输系统 (8)第三十条内部通话系统 (8)第三十一条通讯设施 (8)第六节节目集成平台系统 (9)第三十二条基带播出系统 (9)第三十三条 TS流播出系统 (9)第三十四条传输系统 (9)第七节自台监测系统 (9)第三十五条播出监测 (9)第三十六条设备监测 (10)第三十七条电力和环境监测 (10)第八节机房环境 (10)第三十八条机房环境 (10)第三十九条安全防范 (10)第九节维护器材 (11)第四十条备品备件 (11)第四十一条维护工具 (11)第十节灾备与应急播出 (11)第四十二条灾备与应急播出 (11)第三章运维与技术管理 (11)第一节直转播管理 (11)第四十三条转播节目 (11)第四十四条直播管理 (12)第四十五条 SNG业务管理 (12)第二节播前管理 (13)第四十六条节目制作规范 (13)第四十七条节目编排管理 (13)第四十八条垫片节目管理 (13)第四十九条节目送播管理 (13)第五十条节目的播前技审 (14)第五十一条字幕管理 (14)第三节运维管理 (14)第五十二条运行指标 (14)第五十三条技术指标 (14)第五十四条规章制度 (15)第五十五条运维流程 (16)第五十六条维护管理 (16)第五十七条备件管理 (17)第五十八条代维管理 (17)第四节技术管理 (17)第五十九条试播期管理 (17)第六十条播出通道管理 (17)第六十一条应急预案 (17)第六十二条重要保障期 (18)第六十三条临时停播管理 (18)第六十四条运行变更管理 (19)第六十五条施工管理 (19)第六十六条事故管理 (19)第六十七条报表管理 (20)第六十八条技术资料 (20)第六十九条技术安全 (20)第七十条检查与考核 (21)第七十一条风险评估 (21)第五节信息安全管理 (21)第七十二条信息系统等级保护 (21)第七十三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21)第七十四条安全防护措施 (21)第七十五条数据安全 (22)第七十六条监控与响应 (22)第六节人员管理 (22)第七十七条岗位设置 (22)第七十八条人员要求及培训 (22)第四章附则 (23)第七十九条本实施细则下列用语的含义 (23)第八十条规范性引用文件 (24)第八十一条本实施细则由广电总局科技司负责解释 (25)第八十二条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电视台、节目集成平台、付费电视频道播出机构(以下统称电视中心)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制订本实施细则。
广播电视概论一、二、三章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
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新闻学的关系: 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有着共同的渊源,都是在以广播电视为 代表的现代电子大众传播媒介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广播电视学和新闻学、电影学等一样属于大众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但广播电视学和新闻学虽然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但两者分属不同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领域。新闻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电影
信号发射机房
发射天线
接收天线
大楼上的接收天线
无线电波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发射出来,传播到收音机、电视 机接收天线,主要有地波传播,天波传播,空间传播(直接 传播)等主要方式。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地波传播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天波传播 直接传播
波长(λ)= 光速(c)/ 频率(f) c≈3*108米
声音信号
振幅和传播距离
无线电波的分类 无线电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调幅
声音信号
调频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发射出来,传播到收音机、电视机 接收天线。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网络广播电视台实施细则(暂行)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网络广播电视台实施细则(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网络广播电视台安全播出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关于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意见》,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技术系统配置及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工作。
本细则中的网络广播电视台是指以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为节目传播载体的电台、电视台。
第三条网络广播电视台主要由信源采集、内容生产、内容发布、增值服务、传输分发网络、业务运营管理、安全管理、监控辅助等子系统构成。
第二章系统配置要求第一节总体网络架构第四条网络广播电视台内部网络应根据应用系统、业务流程、数据流向和播出安全相关度进行网络结构设计,网络结构应有清晰的层次,以便于进行网络逻辑隔离、访问控制、结构调整和应急处理,不同网络边界之间应设置网络访问控制。
第五条核心网络的业务处理能力和网络带宽应具备冗余空间;应为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和重要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配置冗余,避免关键点存在单点故障,要定期对冗余配置进行验证测试。
第六条内部网络应根据业务类型、功能、重要性、工作职责、信息等级、服务流程、终端用户和物理位置等因素划分安全域,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业务边界应清晰;各安全域应当按照面临的风险,采用不同的安全防护策略和措施;后台管理、数据库、播出等相关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应有可靠的隔离防护措施。
第七条应采取措施使管理链路和数据交换链路隔离,通过专用内部管理网络访问管理设备,防止密码和管理信息泄露;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来自非授权IP地址的用户登陆管理网络设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实现数据安全交互。
任何用户的终端设备不应直接接入核心层网络设备;第八条当与外部网络互联时,应在网络边界系统设置病毒防范和防止网络攻击装置;应采取网络入侵防范和访问控制措施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内容制作系统、内容分发系统和内容传输分发网络之间应通过(虚拟)专网建立连接,以形成相对封闭的专用线路。
电视节目理论

1996年,FCC通过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ATSC
ATSC包含18种格式,包括HDTV和SDTV
1998年试播全数字HDTV
目前,地面数字电视的覆盖率为94%,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670万
计划2006年停播模拟电视
2、欧洲的DVB
1993年~1996年,分别确定了
4:4:4 取样结构
R /G / B 的取样频率均为:13.5MHz
或Y/CR/CB的取样频率均为:13.5MHz
固定正交取样结构
4:1:1 取样结构
Y 的取样频率为:13.5MHz
R-Y / B-Y 的取样频率为:3.375MHz
固定正交取样结构
4:2:0 取样结构
Y 的取样频率:13.5MHz
2006年实现数字电视全国覆盖
计划2010年停播模拟电视
4、数字电视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目前,数字电视技术已在数字演播室、非线性编辑系统、数字后期制作系统、数字转播车、全自动播出系统等环节得到广泛应用。
数字电视广播首先从卫星和有线电视切入
2003年开播10套以上付费影视频道和若干套有线数字广播节目,发展数字机顶盒用户100万
量化比特数:8比特(或10比特)。
量化级数:256(或1024)
在量化之前,为了将三个分量归一化到相同的动态范围,需要对红色差信号R-Y和蓝色差信号B-Y进行压缩
(3)数字有效行
数字有效行相当于模拟电视信号的行正程,但时基上略有不同,如图所示。
2004年底,推出30个左右的付费影视频道
2005年底,数字机顶盒用户3000万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策略
广播电视概论一、二、三章教材

PAL制是西德一些欧洲国家在NTSC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成功 的,采用逐行倒相扫描的方式。这种制式的电视机性能最佳, 收看效果最好,但成本较高。每帧由625行扫描线组成,场频 为50赫兹。
• 特点:这种制式的电视机性能最佳,收看效果好,但成本较 高。
➢ SECAM(塞康)制
wSeElCcAomMe制t是o 由us法e 国th人es1e9P56o年we首rP先o提in出t t,em19p6la6t年es定, N型e的w一种彩色 C电o视nte制n式t d,e在sig该n制, 1式0中ye色ar差s信ex号pRer-iYe和ncBe-Y 是逐行顺序传送的,
域传送声像节目的过程,通称为广播(Broadcast)。包括声 音广播、电视广播。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
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新闻学的关系: 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有着共同的渊源,都是在以广播电视为
代表的现代电子大众传播媒介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广播电w视elc学o和me新to闻u学se、th电e影se学P等ow一er样Po属in于t t大em众p传lat播es学, N的ew分支学科。
➢ 地波传播 ➢ 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叫地面波或地波。这种电波容易被
地球和地面障碍物所吸收。所以要想使电波传播得更远,必 须w采e用lco波m长e t较o u长s的e t无he线se电P波ow。er无Po线in电t t广em播p用lat的es中, N波ew、中短波 主要是靠地面传播的,它们的波长是较长的。
视清晰度的极限。
A
B
C
S1
传 输 通道
S2
C
A1
B1 1
光 电 元件 板
图像顺序传送系统示意图
电 光 元件 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收天线
• 电视天线
• 卫星天线
接收机
• 卫星接收机
• 数字电视接收机
• 解调器是将已调制好的射频信号转换成视频和音频信 号的装置。
解调器
• 解码器主要作用将特殊处理 了的信息还原的设施。
有些特定的信息为保密、传
解码器 输、保存等原因,必须对信
息进行加密、编码、变换、 压缩等处理。
如收费电视频度的电视信号, 进行了特殊的处理,需要特 定的解码器才可以收看。
第二章 电视和广播系统
第一节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WPS
一.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
•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前端、干线传输和 分配网络等四部分组成。 • 信号源是提供传送广播电视信号节目的源头 • 前端系统是位于信号源与干线传输系统之间的信 号处理和转换设备。 • 干线传输系统是有线电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担负向分前端及用户分配网络高质量地传送信 号的功能。 • 用户分配网的任务是把干线传输来的电视信号经 分配系统均匀地送到千家万户。
统
光接收机
分 配 系 统
有线电视系统的分类
• 有线电视系统按带宽、使用器材、传输手段和结 构类型等的不同可分成许多不同的种类。 • 按频道带宽分有邻频系统(300、450、550、 750、860MHZ)和隔频系统(全频道分段调节 系统)。 • 按使用器材分有全同轴电缆和光纤同轴电缆混合 网络 • 按传输手段分有光缆、电缆和微波网按网络结构 分有链型、星型、环型、网型和混合型。 • 按其它方式分有单向和双向、低分隔和中分隔、 分散供电和集中供电
▪ 全倾斜输出方式调整也不难,需要的均衡量也较大,线 路指标要求也高。
电平
100
dB
90
80
70
输出电平 输入电平 输入均衡后的电平
0 65 85
300
450 550
750 频率(MHz)
▪ 半倾斜输出方式调整较为复杂,需要的均衡量较少, 线路指标最好。
电平 100 dB
90 80 70
输出电平 输入电平 输入均衡后的电平
卫星
卫星
接收机 接收机
电视 解调器
电视 解调器
频道 处理器
调频 接收机
SDH
调频 接收机
适配、 解码器
信
号
源
系
光
放像机
接收机
统
电视
电视
调制器 调制器
电视 调制器
电视 调制器
多路混合器
调频 调制器
电视 调制器
电视 调制器
电视 调制器
电视 调制器
前
多路混合器
端
系
多路混合器
统
光发射机
光发射机
干
光发射机
线 系
•前端系统输出或前置放大器输入的调整,主 要是根据系统输出口或前置放大器输入口的 设计要求,微调各频道调制器载波使各频道 电平在输出口的电平相一致或增加分路器、 衰减器使信号电平达到设计要求。
(4)干线系统调试
①检查干线供电器(或不间断电源 UPS)和电源插入器连接是否正确, 测量电源供电是否正常。并检查各干 线放大器的电压、电流是否满足正常 工作要求。
•分支、分配器的作用是把一路信 号按线路需要分成多路信号,以 满足不同线路和用户需要。 •分类有:室内、室外型,过流、 非过流型,普通、高隔离度。
分支、分配器
• 分配器
• 分之器
分支、分配器的区别
• 分支器--是一种分配信号能量的设备,它从主路中耦 合一小部分能量至分支端口,同时使主路信号在较少 损耗的情况下从输入输出通道通过。 • 分配器--也是一种分配信号能量的设备,它是将一个 输出口的能量均等或不均等的分配到两个或数个输出 口。 • 由于分支器有较高的相互隔离度和反射损耗,故常用 在干.支线上,而分配器的相互隔离度和反射损耗比 较低,则在用户分配系统上比较多见。 • 分配器可以到过来做混合器 • 根本区别是:分支器为单向耦合,分配器为双向耦合
光接收机
放大器
• 放大器是有线电视系统中最重要的器件之一,其作用 是把信号放大以补偿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保证用户 端电平足够高、失真和噪声尽可能小。
放大器的分类
• 按使用场合分:天线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干线 放大器、延长(支干)线放大器和分配(楼栋) 放大器。
• 按传输带宽分:频道放大器、频段放大器、宽带 放大器(300、450、550、750、860MHz)。 • 按导频信号分: MGC 、AGC、 ALC放大器。
•根据所接收卫星方位参数,使用场强仪、卫 星接收机和电视机调整卫星天线的仰角、方 位角,使所需接收信号的接收场强最大和图 像质量最好且稳定。
3)前端设备的调试
• 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配置各电视频道调制器,并调整所有调制的 输出电平基本相一致,视频调制度为87.5%,图像载波电平与伴 音载波比(A/V)为-17dB(标准为13—24dB)。
有线电视系统常用设备与器材
• 主要设备和器材:接收天线 、接收机、 解调器 和解码器(适配器)、调制器、信号处理器、混 合器、放大器、分支分配器、用户终端盒、同轴 电缆、光缆、光发射机、光放大器、光接收机, 光隔离器等。
• 其它设备和器材:导频信号发生器、视音频分配 器、视音频矩阵、制式转换器、加扰器、帧同步 器、滤波器、供电器、稳压电源(或不间断电源 UPS)
国外 MC-440、500、650、750,QP-540、565、860、 1英寸。
• 按介质材料分:实心、化学发泡、纵孔、物理发 泡和竹节电缆。 • 按外导体材料分:全屏蔽网、屏蔽网+铝膜(双 屏蔽和四屏蔽)、铝带纵包、焊接铝管和拉伸铝 管等。 • 按内导体材料分:全铜、铜包铝、铜包铁等。
分支、分配器
②按设计方案要求调整干线放大器的 输入、输出电平。一般有三种调整工 作方式:平坦输出方式、全倾斜输出 方式、半倾斜输出方式。
▪ 平坦输出方式调整起来最简单,需要的均衡量较大,线 路指标要求高。
电平
100
dB
输入电平
90
80
输入电平
70
输入均衡后的电平
0 65 85
300
450 550
750 频率(MHz)
• 非线性失真可分交扰调制比CM和载波互调比IM。
• 交扰调制比CM 是一个信号被另一个信号的振幅调制,并落在调制 载波的同一个频道内,形成两个信号的相互干扰。它没有产生新 的频率。俗称为“雨刷干扰”或“鬼影干扰”。
• 载波互调比IM是多个信号的载波互调后,落入某一个电视频道中 对视频信号形成斜纹干扰,条纹的疏密与干扰频率离被干扰的频 道的图象载频的远近有关(近稀远密),称“网纹干扰”。
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 调试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熟悉仪器
使用和常见故障处理。 • 阅读、熟悉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图纸和资料,掌握设计
要点。 • 阅读所要调试设备的说明书,掌握设备特性和使用要求。 • 配备必要的设备、仪器如场强仪、万用表、电视机及相
关工具配件等。
2)信号源的调试
•使用场强仪调整接收天线的方向,使接收天 线的电视频道场强最大;并用电视机监看图 像质量有无杂波干扰和重影;天线信号电平 低于60db的可考虑使用低噪声天线放大器。
三.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指标
(1)分贝表示法 •在广播电视和微电子技术应用中,小 信号的电功率、电压、电流的值差别 很大,运算起来非常不便,所以我们 采用分贝来表示;统称电平。
①、相对电平:是指被测量电平与指定基准电平的比值。
P=10lg(Wx/Wo)(dB) Wx、Ux为测量点的功率和电压 Pu=20lg(Ux/Uo) (dB) Wo、Uo为指定点的功率和电压
S/N=C/N+6.4 dB
• 有线电视系统的载噪比(C/N)与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噪声系数和 放大器的串连级数有关。放大器的输入电平每降低1dB,载噪比劣 化1dB。
单台放大器 (C/N)单=Vi-NF-2.4 dB
n台相同放大器级联
(C/N)N=(C/N)单 – 10lgn dB
(4)非线性失真
0 65 85
300
450 550
750 频率(MHz)
③对于具有单导频控制AGC和双导频控制 ALC/ASC的干线放大器的调整。一般调整方 法是先关掉导频控制,调整输出电平到设计 值;分别打开导频信号控制开关,调整输出 电平至最大值,再回调至设计值。不同的放 大类型有不同的调整方法,可参照说明书的 要求调整既可。
MGC——传输电长度100dB、1km左右,小型网络。 AGC——传输电长度250dB、5km左右,中型网络。 ALC(AGC/ASC)——传输电长度500dB、10km以上, 大型网络。
放大器的分类
•按不同种类分: 单模块、双模块、多模块放大
器。 单向、双向放大器。 单输出、双输出、多输出 室内、野外型(机架式或机壳
用户终端盒
•用户终端盒是有线电视系统和用户电 视机联接的桥梁。
• 分类有:明装、暗装用户盒,塑料壳、 金 属 壳 ; 单 孔 、 双 孔 用 户 盒 —— TV/FM,阴、阳头;终端型、串接型 用户盒;隔直流型、非隔离型。混合 型用户盒——RJ-45、F头、TV/FM
用户终端盒
二.有线电视系统的调试
• 互调干扰可适当地选择安排频道减轻,但是很有限;交 调干扰是无法靠改变工作频道消除的。
• 在载波互调产物中影响最大的是二阶和三阶互调产物。
• 组合二次差拍CSO——二次谐波和二次互调产物的总合 称;
式) 高增益、中增益、低增益 分散、集中供电型(220V/60V)
同轴电缆
• 同轴电缆是有线电视系统的重要器材之一,是传输射 频信号的主要媒介。由内导体、外导体、绝缘介质和 外护套四部分组成。
同轴电缆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