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阙贴敷脐治疗胃痛30例观察
中药敷脐辅助治疗胃寒证胃痛效果观察

U mb i l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f o r s t o m a c h a c h e / / C h e n Xi n g l i a n , Wo n g- , i n g o t i , L i “Y a g, G Ⅱ 0 J i n g j i g
1 . 2 . 2 护理 方法 ① 饮 食 护 理 。 告 知 患 者 用 药 期 问
两 组治 疗效果 和疼 痛缓解 时 问 比较 , 见表 1 。
表 1 _ 曲 组 疼 痛 疗 效 和疼 痛 缓 解 时 间 比较
食用 营养 丰富 、 奔易消化 之 品 , 以温热饮 食 为 白 : , 少 茸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 + -
[ 4 ] 候 晓慧, 郑庆之 , 王德萍. 中药 烫 疗 辅 助 治 疗 脾 胃虚 寒 型 胃痛 效 果 观察 [ J ] . 护理 学 杂 志 , 2 0 0 7 , 2 2 ( 4 ) : 4 6 4 7 .
[ 5 ] 王玉 兴 , 刘树巍 , 曾 又佳 . 胃脘 痛 辨 证 分 型 沿 革 探 析 [ J ] . 天 津 中 医药 大 学 学 报 , 2 0 0 6 , 2 5 ( 2 ) : 5 7 5 9 .
3
讨 论
收稿 : 2 0 1 0~1 2 —0 1 ; 修 网: 2 0 1 0—1 2— 2 8
祖 国医学认 为 , 血气 得热 则 行 , 遇 寒则 凝滞 , 寒凝
护 理 学杂 志 2 0 1 1年 5 月第 2 6卷 第 9期 ( 综 合版)
中药贴敷神阙穴促进肝、胆、脾开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中药贴敷神阙穴促进肝、胆、脾开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胃肠功能障碍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损害术后患者的肠道道生理功能,导致肠道的传输功能障碍、肠壁破坏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并发症。
中药贴敷神阙穴是一种传统中药治疗手段,具有促进机体自身修复能力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贴敷神阙穴在促进肝、胆、脾开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疗效。
一、背景肝、胆、脾开腹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适用于肝、胆、脾等脏器的各种疾病。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及时有效地进行康复治疗对手术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胃肠功能障碍是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二、中药贴敷神阙穴的作用机制神阙穴是人体中神经末梢分布较为密集的一个穴位,镇痛、镇静、祛痰、抗抑郁等多种作用机制,现代医学证实神阙穴可以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炎症,抗菌消炎等效果。
三、中药贴敷神阙穴的临床应用中药贴敷神阙穴是一种传统中药治疗手段。
几千年来,中医对于中草药内服外用、灸、推拿等方法的提出,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发挥着显著疗效。
神阙穴改善了人体内环境,增加人体内免疫细胞数量,而免疫细胞分泌胃肠道内的内分泌激素可以促使消化道的蠕动和分泌,从而改善胃肠道的功能,增强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
中药具有温通功效,中草药中含有大量的有效成分,可以在局部刺激下发挥出温通作用,促进局部循环加速,提高组织代谢水平,进一步加速康复恢复。
贴敷中药对神阙穴,通过对经络传导的作用,减轻局部疼痛,促进神经末梢的愈合,加速肠道蠕动的恢复,从而改善胃肠功能。
四、中药贴敷神阙穴促进胃肠功能正常恢复疗效的临床研究1、研究对象与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从事肝、胆、脾开腹术患者250例,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组127例,传统平安穴治疗组123例。
贴敷时长均为30分钟,每天贴敷2次,连续7天。
观察指标包括术后肠道总道数、肠黏膜复合物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2、实验结果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组中,肠道总道数、肠黏膜复合物水平均显著高于传统平安穴治疗组(P<0.05);同时,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平安穴治疗组(P<0.05)。
神阙--脐疗法小全

神阙--脐疗法小全民间医学网笔录国学文化太美今天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01—脐疗法大全肚脐治疗大全,是笔者在三十年临床中从多方面收集起来的实效经验,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显著,且不受地域及习俗的影响,特介绍于下,供同道参考。
脐疗法——内科1、气血凝滞,寒结不通,心胃气痛:用鲜吴萸叶、鲜桔叶、石菖蒲、小茴香根各等分,共捣如泥加白酒适量烧热熨脐上,冷则重炒,反复敷熨,效果良好。
2、高烧不省人事:活蟾蜍一只(癞蛤蟆)先在清水内淘净,后用白酒二两将蟾蜍洗净,再用快刀将腹剖开,对准脐眼速敷之,高烧即退,神自清醒。
3、胃脘痛:桔子叶、吴萸叶、香薷叶若干,葱白三十根,共捣如泥敷脐中。
得腹鸣、矢气即愈。
4、谷丙转氨酶升高:用瓜蒂、秦艽各10克,青黛、紫草、黄柏、丹参、黄芩各30克,铜绿15克,冰片6克,麝香1克,共研细粉。
每用2克放脐中,用胶布固定,二日换一次,三次后转氨酶即可下降。
5、癃闭、前列腺肥大:用独头蒜一个去皮,大栀子三个,食盐少许,共捣烂贴脐,胶布固定。
效佳。
6、前列腺肥大:艾叶60克,石菖蒲30克,共捣绒,炒热布包熨脐上。
数次症解。
7、胃下垂:蓖麻仁10克,五倍子5克,共捣如泥,敷脐外以膏药固定,每天早、中、晚加热熨一次,第四天换药一次。
一般敷六次即愈。
孕妇、吐血者忌用。
8、遗尿证:甘草50克,白芍、白术各20克,水煎二次去渣,然后熬成膏状。
另用硫磺50克,白矾10克,研细合膏成饼,烘干研细装瓶备用。
用时取粉0.2克敷脐上,再盖一块薄纸片,胶布固定,3—7天换药,二次即愈。
9、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性尿潴留:白矾、食盐各10克,共研细,用纸圈围脐周,填药在内,滴水于药上,小便即通。
10、热结膀胱,小便不通:鲜青蒿200~300克捣烂敷脐,纱布或塑料覆盖胶布固定,待排尿后即可去药。
一般30—60分钟排尿。
11、小便不通:葱三根连须叶洗净,白胡椒七粒,共捣如泥填脐中。
30分钟小便自通。
12、自汗、盗汗:五倍子5克,辰砂1克,共研细水调敷脐,一次见效,三次即愈。
艾灸神阙穴辅助治疗胃脘痛的效果观察

1 .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 S P S S 1 1 . 5统计 软 件处 理 , 采 用秩 和检验 。 2 结 果 两 组 胃脘痛 治疗效 果 比较见表 1 。
医学 证实 , 胃脘 痛 是 由于 多 种 原 因导 致 胃肠 黏 膜
唑、 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抑制 胃酸分泌, 口服 安达混悬液保 护 胃黏膜 , 服药 时, 避免与奶制 品、
作者简 介: 冯敏萍 ( 1 9 7 6 一) , 女, 本科 , 主管护师.
收稿 日期 : 2 O 1 2 —1 O 一1 8
表 1 两组胃脘 痛治疗效 果比较 ( 例, %)
1 . 1 一般 资料 本 组 7 9例 , 符合《 新药 ( 中药 ) 治 疗 胃脘 痛 临床研究 指 导原则 》 [ 3 ] 分 为观 察 组 4 0例 和
对照组 3 9 例 。观察组男 2 6 例、 女1 4 例; 年龄3 8 ~ 7 O岁 , 平均 4 9 . 3 岁; 病 程 2个 月 ~3 . 2年 ; 疾 病 种 类: 慢 性 胃炎 1 0例 , 胃十二指 肠溃疡 1 2例 , 胃息 肉 7例 , 胃神 经 官 能 症 4例 , 消 化 不 良 6例 , 皮革 胃 1 例。 对照组男 2 2 例、 女1 7 例; 年龄 3 3  ̄6 9 岁, 平 均5 0 . 8岁; 病程 2 个月~3 . 1 年; 疾病种类 : 慢性 胃炎 8例 , 胃十二 指肠 溃疡 1 3例 , 胃息 肉 7 例, 胃 神经 官能症 4例 , 消 化 不 良 7例 。两组 患 者性 别 、 年龄 、 疾病种 类 、 病程 比较 , 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1 . 2 方法
改良四逆汤敷贴神阙穴治疗心力衰竭31例

改良四逆汤敷贴神阙穴治疗心力衰竭31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病因导致的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主要表现为血液动力学改变及心室重构。
近年来中医中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已成为客观存在且被广泛接受的医疗模式[1]。
我科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改良四逆汤外敷神阙穴治疗CHF 3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CHF患者63例。
治疗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65.3±7.0)岁,病程7.1年,心功能II级12例,心功能III级10例,心功能IV级9例,左心室质量指数(134.0±24.6)。
对照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64.9±7.3)岁,病程7.5年,心功能II级11例,心功能III级11例,心功能IV级10例,左心室质量指数(135.0±24.9)。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左心室质量指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试验。
1.2 诊断标准中医参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为依据[2]。
心功能分级标准以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为准。
1.3 排除标准排除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或者合拼感染性疾病,肿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数据水印技术指的是将可以进行标识的信息在不影响正常的数据内容和数据使用效果的前提下,依靠相对难以察觉的方式嵌入数据载体之中,以达到“标记”数据的效果。
这项技术在媒体版权维护、数据库和文本文件的比较中较常用到。
由数据水印的作用出发,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强健水印和脆弱水印两大类:首先强健水印类,它能够很好地保护原作者的创作权,而脆弱水印类则能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两者各有优势,实际应用中可酌情选择。
日常工作中,数据水印技术多是在小范围内应用,如何扩大其应用范围还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3]。
中脘穴、神阙穴贴敷治疗虚寒型腹痛临床护理观察

龙源期刊网 中脘穴、神阙穴贴敷治疗虚寒型腹痛临床护理观察
作者:何玉梅高晶晶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R2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376-01
【关键词】腹痛;贴敷
中脘,因位于胃脘部,于上下脘之间而得名,乃胃经之气聚集之处,为胃之募穴,又为六腑之会穴,中焦的气会穴,是任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的交会穴,故中脘善治胃。
神厥穴,为任脉之要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循行于胸腹正中,上连心脏,中经脾胃,下通肝肾,与督脉一源三歧,故有“脐通百脉”之说。
又因神阙穴属任脉,起于腹部,其解剖位置位于腹部中央[1],邻近的胃、肝胆、胰、肠等器官均属于消化系统,故神阙穴对消化系统疾病起着非常重要的治疗作用。
中药贴敷神阙穴,既有药物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功效,通过神阙穴,借奇经和十二经脉及其十二经别之循行,布输于五脏六腑,散达于四肢百骸,以达病所,而祛疾除痼。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5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随机分两组,观察组采用贴敷疗法。
所有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临床表现为腹痛隐隐,绵绵不止,喜按,遇寒或饮食生冷后加重,热敷后痛势可缓,常伴腹胀,纳呆,便溏等症,舌苔白,脉沉细;中医辨证均为脾胃虚寒之证型;全部病例均做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或电子结肠镜检查,其中慢性结肠炎10例,慢性直肠炎18例,溃疡性结肠炎(静止期)3例,结肠息肉者2例,另27例未见明显异常。
神阙穴贴敷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手术创伤、 麻醉药物对神经的阻滞 解术 3 例。 对照组 3 6 例, 男2 O 例, 肚脐 ,将药物均匀地涂 于肚脐 , 并 作用 以及疾病本身等因素的影响 , 女1 6 例 ;年龄 2 1 — 6 0( 4 4 . 5  ̄ 1 . 9 ) 用2 c m  ̄ 2 c m敷贴覆 盖 ,注意勿 胃肠功能处于不应期 , 患者常出现 岁 ; 手术类型 : 阑尾切除术 1 3 例, 使药物溢 出污染衣裤 。每 日 1 次。 不同程度的腹胀 、 腹痛等症状 。胃 胃癌根治术 6 例, 胃肠穿孔修补术 注意事项 : ①皮肤过敏者慎用 ; ②使 肠功能是否恢复直接影响 到患 者 3 例 ,腹 腔镜胆 囊切除术 1 2例 , 术后情绪 、 进食 、 治疗依从性 , 如不 肠 粘连松解术 2 例 。两组患者性 能及时恢复可能发生术后肠粘 连 别 、 年龄 、 手术类型等资料 比较 , 差 等不 良情况。 为促进患者腹部外科 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具有可 手术后早期 胃肠功能恢复 , 笔者在 比性 。 常 规腹 部外 科手 术 护理 基 础 上 , 应 1 . 2 治 疗方 法 用过程 中若出现皮肤红痒 , 暂停使 用, 避免 搔抓 , 症 状 自行消 失 ; ③ 所贴部位皮肤破损者禁用 ; ④切 口 忌用 。
敏或溃烂者 、 昏迷或交流障碍的患 者。 观察病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2 组。 观察组 3 6 例。 男2 3 例, 女1 3 例; 年龄 l 5 — 5 9 ( 4 3 . 1 ± 1 . 8 ) 岁; 手术 类型 : 阑尾切除术 l 5 例, 胃癌根治 术5 例 ,胃肠穿孔修补术 3 例, 腹
表 l 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 匕 较
( 例)
注: 经R i d i t 分析 , u = 4 . 4 2 2 7 , P < 0 . 0 5
中药贴敷神阙穴对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皮下脂 肪组 织 ,皮 肤与筋 膜 、腹膜直 接相 连 ,分 布有 丰富 的动静 脉 、毛细 血管 网 ,有利 于药物 的穿 透及 吸收 ;且 脐 部 凹陷易 于贴 敷药 物较长 时问存 放 。贴敷 中药刺 激神 阙穴 及周 围神经 ,调节 胃肠道 功能 ,促进 胃肠 蠕动恢 复 。
(58.1±6.2)岁 ;胃部 手术 19例 ,结 直肠 手术26例 ;平 均 脉相 表里 ,内连经 脉脏腑 、具 有和 胃理肠 之功效 。脐部 无
手 术 时间 (123.8±16.0)r ain。两组 性别 、年 龄 、手术 部 位 、手术 时间等 比较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O.05),具有 ¨丁比 性 。
肠 道手术 ,采用全 身麻 醉 ,知情 同意书 。 排 除标 :术前 合并 长期便秘 史 ,合 并心 、肝 、肺 、
肾等其它系统 的严重疾病 。 2 治 疗 方 法
穴位 贴敷 无创伤 ,安全 、不 受术后禁 食 的时 间限制 。穴位 贴敷 方 中吴茱萸 温 中止痛 ,大黄泻下 攻积 ,小 茴香理 气和 胃止 痛 ,乌药行 气止痛 ,枳 实破气 除痞 ,槟榔 行气利 水 , 芒 硝 与大 黄 配伍 增 强 泻 下 功效 ,生 姜 温 胃散 寒 。诸 药 合
阙穴的刺 激可改 善 胃肠功能 ,促进 胃肠 道功能 恢复 ,这与 沈展 涛等 研究结果一致 。
穴位 贴 敷 前 应 先消 毒 神 阙 穴及 周 围 皮肤 ,若 皮 肤 出 现 红 肿 、瘙 痒 等 应 及 时处 理 。 穴位 贴 敷 时 间一 般 在 术后 6h,因 为术 后6h麻 醉药 物 的药 效 消 失 ,各 脏 器功 能 开始 恢 复 。
[中图分类号 ]R244.956.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2814(2018)08—0998—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阙贴敷脐治疗胃痛30例观察
关键词胃痛神阙贴外治法对照观察
神阙贴是一种远红外线治疗贴剂,2005年4月至6月间我们采用神阙贴敷贴神阙穴对30例胃痛病人进行了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入选标准:根据2002年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国家执业医师指导》胃痛篇拟定。
入选年龄:18-60岁;入选性别:男女均选。
诊断标准:①胃脘部疼痛,常伴食欲不振,痞闷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或吐清水,大便不调;②发病常与饮食不当、精神因素、受寒劳累等因素有关;③起病急或缓,慢性病程,常有反复发作史;④上消化道X线钡餐或胃镜或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有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溃疡等。
排除标准:①上消化道出血;②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肺炎、阑尾炎、心肌梗塞、肾盂肾炎等病出现的胃痛;③过敏体质;④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有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定者。
1.2 一般资料:60例入选者均选自本院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
治疗组中,男23例,女7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12天,最短3天,平均5.4天。
对照组中,男24例,女6例;年龄最大51岁,最小19岁;病程最长11天,最短3天,平均5.3天。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组:肝胃不和26例,脾胃虚弱4例;对照组:肝胃不和25例,脾胃虚弱5例。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神阙贴”(由武汉嘉业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贴脐部(神阙穴),每次1贴,每次贴敷18小时,每日1次,连用2周。
对照组使用“胃必治”(哈尔滨凯程制药公司出品)2片/次,1日3次,饭后吞服,连续用药2周。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正常;检查提示溃疡愈合、粘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
好转:症状消失或减轻;检查提示溃疡、粘膜组织学改变减轻。
无效:未达到好转标准者。
3.2 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3.3 结果:分述如下。
3.3.1 主要症状消失情况:见表1。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3.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30例均为好转,无治愈及无效病例。
3.4 不良反应: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
4 体会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
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
其因虽各不相同,但其“不通则痛”的机理则是一致的。
因此。
治疗上以理气和胃止痛为法。
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
在正常情况下,任、督、冲、带经气相通,阴阳相济,调节各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
若各部气血阴阳发生病理改变,则通过刺激神阙穴调整任、督、冲、带的功能,可达到“阴平阳秘”的治疗目的。
神阙贴根据“内病外治”理论,敷贴神阙穴的经络调节作用和远红外线的理疗作用,调节各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促使中焦气机调畅,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
该产品对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在观察中未见不良反应,且见效快,使用方便。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