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风土人情
顺德三字经

顺德三字经一、什么是顺德三字经1.1 三字经的由来和背景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经典的启蒙读物,也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工具。
最早的三字经是南宋时期的《三字经》,作者是王易简。
该书用简洁明了的文字,以三字一句的形式,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教育理念。
三字经广泛流传,成为中国孩子们入门读物的代表之一。
顺德三字经是中国广东省顺德地区流传的一种三字经版本,与其他版本的三字经相比,他在内容上有一些独特之处。
二、顺德三字经的特点2.1 强调实用教育传统的三字经注重儿童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教育,而顺德三字经则更加注重实用教育。
在顺德三字经中,除了讲述道德、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外,还强调实用技能的学习。
2.2 强调顺德地方文化顺德三字经在内容上反映了顺德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他们用易懂的语言描述了顺德人民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乡土文化等。
2.3 塑造自强自立的形象顺德三字经不仅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发展能力。
他鼓励儿童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勇于追求梦想,克服困难。
三、顺德三字经的内容3.1 家庭教育顺德三字经中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教导孩子们要尊敬父母、亲近兄弟姐妹、关爱家人,并告诫他们要勤俭持家、诚实守信。
3.2 社会礼仪顺德三字经传授了一系列的社会礼仪知识,如尊老爱幼、敬重师长、友善待人等。
他们认为社会礼仪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教导孩子们要注重礼仪修养。
3.3 实用技能顺德三字经不仅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还非常重视实用技能的学习。
他们教导孩子们种田、养鱼、编织等实用技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4 顺德地方文化顺德三字经在描述顺德地方文化时,包括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曲艺术等。
他们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承和弘扬顺德的独特文化。
四、顺德三字经的影响4.1 对儿童教育的影响顺德三字经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内容,对顺德地区的儿童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们引导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美食节目中关于顺德美食的文案

美食节目中关于顺德美食的文案1.顺德,广东美食的故乡,拥有数不清的美味佳肴。
2.顺德美食以其粤菜的独特风味而闻名于世。
3.红烧肉、鱼头炖粥、牛肉炒粉,顺德美食让你大饱口福。
4.顺德的莲花酥和广式月饼,是甜点爱好者的不二之选。
5.超过百年历史的大良油鸡,是顺德美食中的瑰宝。
6.顺德特色小吃包括鹶头火、文明糕和山竹糕,十分受欢迎。
7.顺德美食充满创新和变化,永远让你意想不到的满足味蕾。
8.顺德的传统美食讲究色、香、味俱佳,给人以全方位的味觉享受。
9.顺德美食注重原汁原味的呈现,保留了传统烹饪的精髓。
10.顺德烧菜的独特技艺,让每一道菜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11.顺德的杏仁豆腐和杨枝甘露,是夏季的必备甜品。
12.顺德美食精心选料,讲究烹饪工艺,呈现出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13.顺德的叉烧、烧鸭和烧鹅,被誉为最具代表性的美味佳肴之一。
14.顺德的腐竹煲配上椒盐带子,堪称海鲜与豆制品的完美结合。
15.顺德的凤爪发糕和鸡丝炒米粉,让你流连忘返。
16.顺德美食的特点是清爽不腻,让你吃得开心又满足。
17.顺德的猪油渣糯米饭和咸蛋炒饭,是早点爱好者的必选。
18.顺德的牛腩面和虾仁云吞,是午餐时间的最佳选择。
19.顺德美食中花胶燕窝炖汤,让你体验高级食材的独特口感。
20.顺德的白糖糍粑和椰丝糕,是下午茶的绝佳伴侣。
21.顺德美食重视新鲜食材和绿色健康的概念,让你吃得放心。
22.顺德的小龙包和海鲜丸,是晚上夜市小吃的首选。
23.顺德美食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一种对生活的享受和热爱。
24.顺德的猪脚饭和螺蛳粉,是夜宵爱好者的必点佳肴。
25.顺德美食与独特的文化和风土人情相结合,成为广东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省著名旅游景点及风土人情

2020/4/6
5
广州景点四:珠江夜游(广州塔即是小蛮腰),从沙面出来, 顺着沿江路一路东行,右手边就是广东的母亲河—珠江, 左手边就是西方骑楼建筑的典范,包括南方大厦、爱群大 厦、广州宾馆、华厦大酒店、江湾大酒店、二沙海珠广场 花园、白天鹅宾馆等等,沿江风光尽收眼底。
2020/4/6
8
广州景点五:越秀公园,(镇海楼,南越王墓博物馆)作为 传统的羊城八景之一,越秀公园一直是广州市的一张名片。 公园草木繁茂、竹林掩映、山水秀美、一派鸟语花香的宜 人环境,因而远近闻名。园内文物古迹众多,亭台楼阁之 间的园林景致镌刻秀丽,极富岭南特色,公园木壳岗上建 于1959年的“五羊仙庭”雕像,由一百三十块花岗石雕刻 而成,其中主羊头部的一块石料重达两吨。雕像与南秀湖 潋滟波光自成一体,映带如画,也是整个公园的标志性景 观。
33
汕头市区蓝水星方特乐园,是粤东地区第一个以科幻为题材 的主题公园,是集娱乐、科教于一体的参与型主题乐园。 公园由银河广场、方特乐园、飞越极限、太空山、回到未 来、恐龙危机、文明之光、4D影院、影视特技摄影棚、魔 幻剧场、所罗门封印、魔宫等十二个大型不同主题高科技 娱乐项目组成,它将突破传统旅游项目局限于观赏的不足, 引入高科技内容为游客营造一个寓教于乐的游玩环境。
水平的超大型世界顶尖主题游乐园。
2020/4/6
11
广州景点之八:增城白水寨天南第一梯
天南第一梯白水寨围绕白水仙瀑及奇峰秀色,建有9999 级登山步径,总长6.6公里,19000多步,横跨三座高山, 边接二大天池,号称“天南第一梯”,分“寻仙、怡景、 知难、揽胜、勇士和登峰”六段梯,拾级而上尽览天南第 一梯奇观,尽享休闲健身观光之乐,百般风情皆可体验。 走过六段梯,登上9999,心想事成,六六大顺,长长久久。
粤韵梨园嚓督撑以爱传承粤剧之美

粤韵梨园嚓督撑以爱传承粤剧之美摘要:在这片祥和富饶的岭南水乡,有着一种极具艺术美感与风土人情的地方戏曲——粤剧。
它不仅是一种民间音乐,还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更是一代人的心血的结晶。
它是岭南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更是是广东本土深厚内涵孕育出的珍宝。
粤剧不但深受广东人喜爱,而且是中国最先走向世界的剧种,可见其魅力四射,这门艺术在今天理应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学校开展粤剧教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粤剧艺术弘扬热爱兴趣学科综合引言:根据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课程理念,让粤剧有效走进课堂,在粤剧曲艺教学的途径上进行了大胆而有效的探索,同时也在经典粤曲教学活动的内容开发上作出了创新的尝试,现在已使学生逐渐对粤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积极性不断增强,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都听到学生咿咿呀呀快乐地唱起来,真正让学生“爱”上粤剧之美,真正让学生做到用“爱”传承粤剧之美,若要在课堂里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学习粤剧的快乐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几点的探索。
一、粤剧“小模特”“设计师”“化妆师”让学生快乐地装扮起来粤剧服饰以刺绣为主,做工精良,五彩缤纷,颇具岭南特色。
我门就利用这个浓郁的色彩和斑斓的花纹,来刺激学生的眼球。
首先,让学生谈谈戏曲中的服装是怎样的?让大家比较一下粤剧戏服与现代戏服有什么不同?随后把粤剧的服饰道具进行展示,介绍服装材料采用绸、缎等,并画有龙、凤、等各种图案,做工精致,非常漂亮。
粤剧的服饰种类繁多,可反映不同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不同行当有不同的戏服。
多媒体出示生、旦各类服装、让学生试穿等,来激起了他们的新鲜感,缩短了他们和戏曲的距离。
在介绍戏服同时,激发学生创作粤剧戏服,争当“粤剧戏服设计师”融入现代色彩、装饰,不知不觉就培养学生审美、创新思维。
又让学生说说戏曲中的化妆又是什么样的?(多媒体出示各种行当的化妆),向学生介绍戏曲中的化妆非常夸张,并且不同化妆可以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不同的行当,如:花旦、小生、花脸,女生喜欢化花旦仙子,男生却喜欢化丑生、花脸,随后让学生做“模特”现场示范化妆或者给自己化一个“妆”,顿时,大家兴奋起来了,“粤剧小化妆师”完妆之后,咿咿呀呀模仿起来,这一独特的表演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个个的眼光都注视着这个小模特,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把学生带入戏曲氛围中。
关于佛山文化的书

关于佛山文化的书
一、《佛山历史文化丛书》
该书由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撰,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第一辑6卷,第二辑7卷,共13卷。
主要介绍佛山的历史、文化、人物、风土人情等,是了解佛山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籍。
二、《广府文化丛书》
该书由广府人联谊会、广州地区文化协会等单位编撰,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共20卷。
主要介绍广府地区的文化、历史、人物、风土人情等,是了解广府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籍。
三、《佛山民间艺术研究丛书》
该书由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撰,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共8卷。
主要介绍佛山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是了解佛山民间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籍。
四、《佛山文化读本》
该书由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撰,花城出版社出版。
主要介绍佛山的文化、历史、人物、风土人情等,是了解佛山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籍。
五、《顺德历史文化丛书》
该书由顺德区委党史研究室、顺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编撰,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共8卷。
主要介绍顺德地区的文化、历史、人物、风土人情等,是了解顺德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籍。
寻味顺德观后感影评

寻味顺德观后感影评《寻味顺德》是一部介绍岭南文化和顺德美食的纪录片,讲述了导演罗钢和他的团队通过旅行和采访,探访了顺德80余家传统美食店家和手艺人,并分享了他们的历史故事和烹饪技艺。
本片不仅让观众了解到顺德美食的特色和制作方法,也反映了岭南文化在饮食和生活中的地位。
在纪录片中,导演通过镜头的拍摄,生动地展现了顺德美食的精髓和制作过程。
比如,猪脚凉粉、发糕、腐皮卷、水晶虾饺等,这些都是顺德地道美食的代表。
不仅如此,我还了解到了很多原来不知道的工艺和细节,比如用荷叶蒸肉可让肉更加鲜嫩,用雪花粉做肉粽可增加粽子的口感等等。
这些都是我学习到了很实用的技巧和知识。
另外,《寻味顺德》也是一部温馨感人的影片。
在旅途中,导演和团队和不同的人们产生了深刻的交流和情感,他们不仅分享了美食和文化,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和经历,这让观众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和情感。
其中的一些场景也很感人,比如看到某些年龄已经很大的老师傅有些感慨地谈起了自己的后代没有传承自己的手艺,这不禁让人思考传统文化和手艺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在《寻味顺德》中,导演也探讨了岭南文化在饮食和生活中的地位。
饮食文化是每个地区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外界了解和接受的。
通过顺德美食,可以了解到岭南文化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可以看到人们是如何在饮食中传承文化和生活方式的。
顺德美食也成为了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象征着顺德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执著和坚持。
总的来说,《寻味顺德》是一部内容充实、温馨感人、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好片。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不仅对顺德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了解到饮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同时,也引发了我们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文化记忆和人文价值。
这让人们更加关注和尊重饮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加热爱我们的故土和人文环境。
顺德一日游攻略自由行

顺德一日游攻略自由行简介顺德一日游自由行是一个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进行的一日游活动。
顺德区是佛山市的一个行政区划,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
本攻略将为您提供顺德区一日游的具体行程安排及必备信息,帮助您度过愉快的顺德之行。
行程安排早上1. 温泉游馆早上可以选择到顺德区内的温泉游馆享受温泉水疗,例如顺德温泉国际度假村、云山温泉度假村等。
在温泉中放松身心,感受顺德的自然泡汤之乐。
2. 早茶结束温泉水疗后,可以前往顺德区内的一家当地著名餐厅品尝顺德特色早茶。
顺德早茶以粤菜点心为主,包括肠粉、煲仔饭、鲜虾饺等,是顺德文化的代表之一,味道鲜美。
中午1. 逛顺德陈村古镇中午可以前往顺德区著名的陈村古镇,该古镇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传统街巷,是体验顺德传统文化的好地方。
可以在古镇内漫步,欣赏古建筑的风采,品味当地的传统美食。
2. 品尝当地美食在陈村古镇可以尝试顺德特色小吃,如陈村牛奶糖、炸蚬饼、陈村鱼翅糖等。
这些小吃融合了顺德本地风味,口感独特,让您尽情品味顺德美食文化的魅力。
下午1. 参观顺德博物馆下午可以前往顺德区的顺德博物馆,该博物馆是一座以顺德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展示了顺德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
在博物馆内,您可以近距离了解顺德的历史与传统工艺,深入了解顺德的文化底蕴。
2. 赏花在下午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沿着顺德区内的花海路线前往欣赏花海。
顺德区的花海景点有德胜园、清晖园等,这些地方在适当的季节都有不同种类的花卉盛开,为您营造一个浪漫的花海之旅。
自由行注意事项1.行程安排: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合理安排行程,确保能够游览到自己感兴趣的景点和体验当地特色活动。
2.交通出行: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租车自驾前往顺德区,也可以选择预约旅行社的包车服务。
在行程安排中,尽量选择顺德区内的景点和餐厅,以节省交通时间。
3.空气净化:顺德区的交通状况相对较好,但仍需注意防护措施,可自备口罩等物品。
一方水土养多方人

一方水土养多方人我班的孩子分成两拨,小部分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孩子,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一个“联合国”式的班级就此产生,这也是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的普遍情况。
我曾问过班上的几个本地孩子:家乡乐从镇有什么比较有名?孩子回答不知道。
乐从镇近年举行过什么举世瞩目的活动?孩子回答不清楚。
身为顺德人、乐从人,有没有你感到很骄傲的地方?孩子告诉我不要问。
我也曾问过一些外地的学生:你们的家乡在哪里?湖北、江西、广西、湖南等等,但细问有关家乡的具体情况时,他们的回答只是标准式摇头动作,只有极个别的孩子能说出零碎的信息。
结合人教版小学思品课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这节课计划引导学生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地域与居民的关系,气候与饮食的关系,历史和古迹的关系,人文和风土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有“家”的归属感,并将自己的根和情感深深地植入本土文化中去,因此我确定本次的主题为“一方水土养多方人”。
情感故事一:情牵家乡地震我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我国的疆域辽阔,中华大地上56个民族大融合,你也来找找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纷纷举手。
有一个同学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满脸疑惑,我说:“请问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在四川绵阳,可是在这地图上找不到。
”孩子的脸上泛起阵阵的忧伤,她的变化引起了我的注意:“能跟我们说说你的家乡吗?”原来,她的伯父和奶奶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受到很大的影响,家里房子受损,辛苦劳作的果林也毁掉了,所幸的是没有受伤,如今自己身在异乡,对家乡的奶奶十分挂念。
说着说着,她的眼里含着泪光,我示意并带头给这孩子以掌声鼓励。
我说:“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省份,也各有不同的家庭情况,但大家能够在一起学习,都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缘分。
这位同学虽然生活在乐从,但是对家乡的情况还是很关心的,对家里人还是很惦记,这份心情我想大家都能理解的。
”我鼓励大家给这位同学提出一些可行性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德风土人情
顺德一中高中部高二18班陈裕鑫
谈及顺德风土人情,头等大事就是顺德美食。
先罗列几样金牌顺德菜:双皮奶伦教糕,陈村粉,大良炒牛奶,尖大少,大良嘣砂,龙江煎堆,煲仔饭,菠萝古老肉,芋头烧鸡,大良炒鲜奶等等。
顺德乃粤菜主要发源地,善于博取众长,推陈出新,烹饪河鲜和蒸炒各种菜肴以风味清淡香脆驰誉海内外;早在清代,游宦广东的省外人士即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大良)”的说法,更获得外界普遍公认,广州、香港、澳门和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聘用顺德厨师,以“凤城名厨”以广招徕。
顺德厨师的整体素质高,到处都有美食的踪迹。
光是鸡就有多种不同的烹任手法,出名的就有桂州南桥的盐局鸡、勒流山庄的白切阉鸡、顺府餐厅的四杯鸡等。
顺德近年来还评出了十大金牌名菜,包括大良野鸡拼锅贴牛奶。
均安煎鱼饼、顺德鱼腐、金榜牛奶炒龙虾球、菜远炒水蛇片、秘制网鲍、菩提雪衣上素、一品海参等。
光听名字,已教人垂涎。
值得一提的还有顺德的小吃,如大良的双皮奶、南乳花生、南乳崩沙、凤城的金榜牛乳、龙江煎堆、乐从伦教糕等,都远近闻名,为食家津津乐道。
顺德历史源远流长,五百年前,广东版图上没有“顺德”地名,而此方向原称“太艮”。
相传黄萧养起义迫使明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持统治,如为加强封建统治,对数十万“战俘”安置采用怀柔政策。
朝廷在北划出土地叫“从化”;在西南部划出南海县的东涌、马宁、鼎安、西林等四都和太艮、冲鹤等37堡,取“顺天之德”意,设顺德县,企望群众永作顺民。
顺德地名,即由此来。
顺德在明代即有“岭南一壮县”之称,自古经济文化较发达,涌现过一批杰出人物。
像“文武四状元”——文状元为南宋张镇孙,明代黄士俊,清代梁耀枢,武状元为明代朱可贞。
最著名的就是李小龙了。
顺德还有诸多习俗,顺德民间素有烧香供奉的习俗,在各镇乡村有遍布大小不等的祠堂庙宇,天后宫、观音堂、关帝庙数之不尽,每逢初一、十五或民间传统节日,善信们便到香堂祭祀参拜,以求家人平平安安,这种风俗时到今天仍在各地较为普遍,随处可见。
西山庙又称关帝庙,始建于明代天顺年间,传说关帝庙未建时,先有鹿径祖社,社旁植大榕树一株,庙侧山麓幽邃,老榕蔽天,盛夏纳凉,凉风拂拂,暑气顿消。
“鹿径榕荫”乃清代凤城八景之一。
顺德境内建有不少古代文塔,塔为亭阁式建筑,均为风水塔,由于年代久远失修,不少文塔已经湮毁,现存较好的有龙江七层文塔、桂洲外村文塔,两塔均建于清代,高七层,每层石楣刻有文字。
龙江文塔现仍座于集北的基塘地边,桂洲文塔则已修葺为公园向游人开放。
古时顺德中上人家的居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砌墙,阶砖铺地,红、白石板铺天井,瓦顶则建龙船脊和“镬耳”,并绘有花草虫鱼鸟兽等图案,其用途除了装饰外,还在于压顶挡风,故称“镬耳屋”。
粤曲之乡,源远流长,从清末民初至现代,顺德名伶辈出。
时至今日在镇、村的曲艺社(俗称“私伙局”)比比皆是,特别以均安、容桂、大良等地尤为突出,空闲之余曲艺社的伙记们聚在一起、唱几段经典名曲,当有节日喜庆就登
台演出,或在祠堂前唱粤曲来助庆,以增加喜庆气氛。
演出者大都是观众较为熟识的亲朋戚友、左邻右里,演出气氛热烈和谐。
顺德境内河网纵横密布,古时居民为求交通方便,遂修建石桥,因而呈现小桥、流水、人家之水乡特色。
其建筑形式主要为纵联和框式纵联砌置法。
目前散落在顺德水乡的石桥有数百座,年代远近、架构大小不一,现存境内较为有名的古桥有杏坛逢简的明远、巨济桥、罗水的爱日桥、龙江世阜的贞女桥、容桂四基的洛阳桥等。
社学为古时设于乡社的初级儒学,由地方筹办,官府兼管理,始于明初,至嘉靖年间发展迅猛,社学教师由县学学官挑选老生员充任,教授经、史、历、算及礼仪。
现时社学仅剩无几,已成为村民日常祈祭,或下棋打牌之活动场所。
树生桥又称鹏涌桥,位于现容桂容里村,距今约有三百多年历史。
桥的两旁各有榕树一株,枝干繁茂,气根盘绕,绕于梁木,久而横跨于两岸桥墩上,插入泥土之中,桥的栏杆也是树根形成,形成“树为桥,桥即树”之奇观,树旁有一井,口窄内宽,清可鉴人,俗称无叶井。
现已修建为树生桥公园,成为当地居民避暑纳凉之佳地。
七夕又名乞巧节,即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之夜,各地乡村善信自发筹资制作精致手工,设案陈列于祠堂天街,并摆设香烛果品,鲜花脂粉祭祀,祈求七姐(织女)保佑,名为拜仙,实际上是村民对现实生活中忠贞爱情美好的向往,崇拜和歌颂。
过去,顺德境内由于河网遍布,西江北江穿流其中,水上居民均以船为家,过着“烟水苍茫西复东”的生活,故称“疍民”,疍民每日晨起夕归,在江河捕捞鱼虾,沙蚬等贩卖为生计。
解放后,昔日的水上居民已陆续定居陆上,现今活跃于顺德江河一带的多为外地的水上渔民。
冰玉堂位于均安镇沙头村,为旅居海外的“自梳女”集资修建。
古时封建社会女子出嫁要大妗梳髻,出嫁后要遵守三从四德,不少顺德女子不甘受族规管束,便找几个姐妹结拜,相依相靠,择日举行仪式,梳起终身不嫁,故称“自梳女”。
上世纪三十年代后,顺德自梳女大批前往省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到七八十年代叶落归根,便自发出资回乡建楼作为晚年安居归老之所,名为“冰玉堂”,取冰清玉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