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_刘禹锡:蜀先主庙
刘禹锡《蜀先主庙》

《蜀先主庙》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释]
1、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
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2、凄凉两句:蜀汉降魏后,刘禅迁至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
魏太尉司马与之宴,并使蜀国女乐歌舞于刘禅前,旁人皆为他感伤,他却喜笑自若。
伎:同“妓”,女乐。
实际也是俘虏。
[评析]
这首诗是赁吊古人的,也可以看成史论诗。
主要在于称颂刘备,而贬讥刘禅诗的首联写刘备在世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千秋后的庙堂仍然威势逼人。
颔联写刘备的业绩,两句用典对得工整,自然浑成。
颈联为刘备功业不成,嗣子不肖而叹惜。
尾联感叹后主刘禅之不才。
全诗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诗的用事对仗都很警辟工整。
【古文论今,韵味无穷】
精炼的语言,就是指用小量的文字就能表达出深层的意思。
古文是中国文学的骨髓,文字的运用在古文中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在古文中的语言是相当的精炼的。
就让我们一同去品评吧!。
刘禹锡《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翻译及赏析

刘禹锡《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翻译及赏析蜀先主庙刘禹锡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诗文解释】天地间的英雄气慨千年之后仍然让人敬畏。
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振兴国业又恢复了五铢钱。
得到诸葛亮作为丞相建立了开国大业,可惜生了个儿子不像父亲这么贤明。
凄凉那时蜀国原来的歌妓,在魏宫前面歌舞。
【韵译】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
战乱局势中与魏吴鼎足三分天下;雄心勃勃立誓复兴汉室统一铸钱。
得到贤明丞相孔明开国有人辅佐;生了个儿子阿斗却不是一个圣贤。
多么可悲原先蜀汉宫廷的歌妓们;如今却欢歌曼舞尽在魏王的殿前。
【词语解释】千秋:千年。
三足:比喻魏蜀吴并立。
业:功业。
相:诸葛亮。
故妓:以前的歌妓。
【诗文赏析】这首诗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
蜀先主就是刘备。
先主庙在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东),本诗当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
诗人凭吊蜀先主庙,想起开国的刘备与他不争气的儿子,心生感慨,慨叹了蜀国的兴衰。
全诗一气呵成,寓意深刻,气势雄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
这首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
《后村诗话》称此诗“雄浑老苍,沉着痛快,小家数不能及也”。
《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句句精拔。
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
后四句沉着之至,不病其直。
”蜀先主就是刘备。
先主庙在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东),此诗当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
首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挺拔。
细品诗意,其妙有三:一、境界雄阔奇绝。
“天地”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
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之胸臆。
二、使事无迹。
“天地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和乐天春词》刘禹锡.拼音

和h é乐l è天ti ān 春ch ūn 词c í【唐t án ɡ】刘li ú禹y ǔ锡x ī新x īn 妆zhu ān ɡ宜y í面mi àn 下xi à朱zh ū楼l óu ,深sh ēn 锁su ǒ春ch ūn 光ɡu ān ɡ一y ì院yu àn 愁ch óu 。
行x ín ɡ到d ào 中zh ōn ɡ庭t ín ɡ数sh ù花hu ā朵du ǒ,蜻q īn ɡ蜓t ín ɡ飞f ēi 上sh àn ɡ玉y ù搔s āo 头t óu 。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注 释】春词:春怨之词。
“春词”为白居易原诗题目。
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
一作“粉面”。
朱楼:髹以红漆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的居所。
蜻蜓:暗指头上之香。
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白话译文】精心化好妆容缓缓走下阁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
来到庭院中数着那开得正艳的花朵,蜻蜓飞到了玉簪上头。
【鉴赏】此诗描写一位宫女扮好新妆却无人赏识,只能百无聊赖地独自数花朵解闷,引得蜻蜓飞上头来的别致情景。
全诗抒写宫怨闺情,但与其他同类诗迥然不同。
诗人通过对宫女神态的传神刻画,表现了她不胜幽怨之情。
诗意别出心裁,富有韵味。
《蜀先主庙》刘禹锡唐诗鉴赏

《蜀先主庙》刘禹锡唐诗鉴赏【作品介绍】《蜀先主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此诗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
首联写先主庙堂威势逼人,颔联赞刘备的英雄业绩,颈联为刘备功业未成、嗣子不肖而叹息,尾联感叹后主亡国。
全诗措词精警凝炼,对仗警辟工整,风格沉着超迈,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原文】蜀先主庙⑴天下英雄气⑵,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⑶,业复五铢钱⑷。
得相能开国⑸,生儿不象贤⑹。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⑺。
【注释】⑴蜀先主:即汉昭烈帝刘备。
诗题下原有注:“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⑵天地英雄:一作“天下英雄”。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⑶“势分”句: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
⑷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铸行的一种钱币。
此代指刘汉帝业。
“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东汉初年,光武帝又依照马援的奏议重铸,天下称便。
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⑸相:此指诸葛亮。
⑹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
⑺“凄凉”两句:刘禅降魏后,被东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
魏太尉司马昭在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感慨,独刘禅“喜笑自若”,乐不思蜀(《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白话译文】先主刘备英雄气概充满天地,千秋万代一直令人肃然起敬。
建国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汉室振兴。
拜诸葛亮为丞相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
最凄惨的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创作背景】蜀先主庙原建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刘禹锡曾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到四年(824年)间任夔州刺史,此诗当作于此时。
【赏析】《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
这首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
刘禹锡《蜀先主庙》古诗原文及赏析

刘禹锡《蜀先主庙》古诗原文及赏析【年代】:唐【作者】:刘禹锡——《蜀先主庙》【内容】: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作者小传】: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
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
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
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注释】:蜀先主:指蜀国开国君主齐备,其子刘禅为蜀后主。
先主庙在虁州(今四川奉节县)。
凛然:严厉,形容令人敬畏的神态。
三足鼎:比喻魏蜀吴三国并立。
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
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生儿不像贤:意指儿子刘禅未曾像先主那样贤明。
凄凉两句:蜀汉降魏后,刘禅迁至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
魏太尉司马与之宴,并使蜀国女乐歌舞于刘禅前,旁人皆为他感伤,他却喜笑自若。
伎:同“妓”,女乐。
实际也是俘虏。
【赏析】:这首诗是赁吊古人的,也可以看成史论诗,怀古而未悲今,但有英雄难觅的意蕴。
主要在于称颂刘备,而贬讥刘禅。
在赞颂刘备一生功缚的同时,颇感英雄难觅,无后人继,对后人不无启迪。
诗的首联写刘备在世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千秋后的庙堂仍然威势逼人。
刘禹锡《蜀先主庙》原文译文评析

刘禹锡《蜀先主庙》原文|译文|评析《蜀先主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此诗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蜀先主庙》原文唐代:刘禹锡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译文及注释译文先主刘备英雄气概充满天地,千秋万代一直令人肃然起敬。
建国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汉室振兴。
拜诸葛亮为丞相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
最凄惨的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注释诗题下原有注:“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天地英雄:一作“天下英雄”。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势分”句: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
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
此代指刘汉帝业。
“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
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相:此指诸葛亮。
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
“凄凉”两句:刘禅降魏后,东迁洛阳,被命为安乐县公。
魏太尉司马昭在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感慨,独刘禅“喜笑自若”,乐不思蜀(《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评析《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
这首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
首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挺拔。
细品诗意,其妙有三:一、境界雄阔奇绝。
“天地”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
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之胸臆。
二、使事无迹。
“天地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刘禹锡《蜀先主庙》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评价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刘禹锡《蜀先主庙》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评价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凭吊蜀汉先主刘备的庙宇时所作,通过描绘刘备的英雄气概、政治成就以及蜀汉兴衰的历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评价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一、作品原文蜀先主庙刘禹锡〔唐代〕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
创立基业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振兴汉室。
等到丞相诸葛亮的帮助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
最凄惨的还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2、注释诗题下原有注:“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天下英雄:一作“天地英雄”。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天地:一作“天下”。
“势分”句: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
蜀先主:即汉昭烈帝刘备。
诗题下原有注:“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
此代指刘汉帝业。
“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
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相:此指诸葛亮。
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贤明,不能守业。
“凄凉”两句:刘禅降魏后,东迁洛阳,被命为安乐县公。
魏太尉司马昭在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感慨,独刘禅“喜笑自若”,乐不思蜀(《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三、创作背景蜀先主庙原建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刘禹锡曾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到四年(824年)间任夔州刺史,此诗当作于此时。
四、文学赏析《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
这首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
1、首联“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蜀先主庙注释

蜀先主庙注释一、原文蜀先主庙(唐·刘禹锡)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二、注释①蜀先主:即汉昭烈帝刘备。
诗题下原有注:“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②天地英雄:一作“天下英雄”。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③“势分”句: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
④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铸行的一种钱币。
此代指刘汉帝业。
“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东汉初年,光武帝又依照马援的奏议重铸,天下称便。
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⑤相:此指诸葛亮。
⑥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
⑦“凄凉”两句:刘禅降魏后,被东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
魏太尉司马昭在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感慨,独刘禅“喜笑自若”,乐不思蜀(《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三、译文先主刘备的英雄气概充满天地,千秋万代一直令人肃然起敬。
建国能与魏吴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汉室振兴。
拜诸葛亮为丞相开创了蜀汉,可惜生个儿子窝囊而不贤明。
最凄惨的是那蜀宫中的歌伎,来魏宫歌舞刘禅也无动于衷。
四、赏析《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了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
首联写先主庙堂威势逼人,颔联赞刘备的英雄业绩,颈联为刘备功业未成、儿子不肖而叹息,尾联感叹后主亡国。
全诗措词精警凝炼,对仗警辟工整,风格沉着超迈,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首联“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挺拔。
细品诗意,其妙有三:一、境界雄阔奇绝。
“天下”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