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胸外伤病人持续机械通气更换呼吸机导管最佳时间的

合集下载

重症护理学试卷及答案3答案

重症护理学试卷及答案3答案

急重症组练习题题三A1型题1、CVP的高低,主要反映( C )A、左心室前负荷B、左心室后负荷C、右心室前负荷D、右心室后负荷E、胸腔内压力2、ARDS并发左心衰竭时,最佳的诊断方法是测定( D )A、动脉压B、中心静脉压C、周围静脉压D、肺动脉楔压E、心排出量3、诊断心肌梗死最实用的方法是( C )A、临床特征B、胸片C、心电图D、心脏超声E、冠状动脉造影4、当PO2少于多少时,SpO2的下降比PO2的降低更为迅速( E )A、100mmHgB、90mmHgC、80mmHgD、70mmHgE、60mmHg5、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多少,提示肾功能重度损害( E )A、80ml/min以下B、60ml/min以下C、50ml/minD、40ml/min以下E、30ml/min以下6、无意识的病人,造成呼吸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D)A、会厌部痉挛B、异物吸入C、气道狭窄D、舌根后坠E、痰液壅塞7、用于心肺复苏的药物中,目前首选的仍然是( A )A、肾上腺素B、利多卡因C、阿托品D、碳酸氢钠E、苯妥因钠8、实施电击除颤时,成人首次单相波除颤能量为( B )A、160JB、200JC、260JD、300JE、360J9、脑复苏的治疗措施中,头部降温要求头部温度在( D )A、B、C、D、E、0、脑复苏时,利用呼吸机过度通气,其目的是( D )A、维持呼吸B、纠正缺氧C、促进排痰D、减轻脑水肿E、防止肺部感染1、当尿量维持在多少以上时,一般说明休克已经纠正( C )A、10ml/hB、20ml/hC、30ml/hD、40ml/hE、50ml/h2、改善组织灌注的根本措施是( A )A、补充血容量B、使用升压药C、纠正酸中毒D、使用激素E、控制感染3、摔倒时头部着地的病人,出现频繁呕吐应警惕( B )A、脑震荡B、颅内血肿C、脑疝D、应激性溃疡E、休克4、颅脑外伤病人最基本的监护指标是( D )A、呼吸B、血压C、脉搏D、颅内压E、氧分压5、开放性气胸紧急处理原则是( D )A、水封瓶引流B、彻底清洗伤口C、缝合伤口D、用厚棉垫覆盖伤口E、呼吸机维持呼吸6、大范围“连枷胸”伴严重肺挫伤的,为纠正反常呼吸,应选用( D )A、包扎固定法B、牵引固定法C、手术复位内固定法D、呼吸机辅助呼吸E、水封瓶引流7、骨折病人特有的体征是( D )A、压痛-畸形-骨擦感B、畸形-肿胀-骨擦感C、畸形-肿胀-反常活动D、畸形-反常活动-骨擦感E、压痛-肿胀-畸形8、胸部外伤诊断中常用的方法是( A )A、常规胸部X线检查B、胸腔穿刺C、心包穿刺D、血气分析E、心电图9、急性肺水肿病人的吸氧( E )A、1~/min,灭菌用水湿化B、1~/min ,酒精湿化C、2~/min ,灭菌用水湿化D、2~/min ,酒精湿化E、4~/min ,酒精湿化0、诊断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来自于( A )A、血气分析B、肺功能C、胸部X线摄片D、CTE、脉搏氧饱和度监测1、肝性脑病患者灌肠不宜用( C )A、生理盐水B、白醋C、肥皂水D、水化氯醛E、甘露醇2、食入性中毒,为清除毒物,通常要采取洗胃的方法,洗胃效果最好的是在中毒后( A )A、6小时内B、8小时内C、10小时内D、12小时内E、24小时内3、用于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 D )A、依地酸钙钠B、亚甲蓝C、硫代硫酸钠D、阿托品E、纳洛铜4、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征性表现是( E )A、多汗B、大小便失禁C、腹痛、腹泻D、大量泡沫痰E、瞳孔缩小5、对抗烟碱样症状需用( E )A、高锰酸钾B、碳酸氢钠C、阿托品D、硫酸钠E、解磷定6、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必须给予适量的非蛋白质热量,以避免蛋白质作为热量被消耗。

严重胸部损伤病人的急诊护理措施

严重胸部损伤病人的急诊护理措施

严重胸部损伤病人的急诊护理措施严重胸部损伤病人的急诊护理措施胸部损伤(chest t rauma or thoracic t ranma) 根据损伤暴力性质不同可分为钝性伤和穿透伤;根据是否造成胸膜腔与外界沟通,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胸部损伤[1]。

胸部严重损伤时常有严重的合并症,如出血性休克、血气胸、呼吸衰竭等危重症。

患者来急诊科就诊时往往来势凶猛、病情危急、生命征不稳定,需要紧急抢救。

在抢救治疗和护理中,如何积极正确地抗休克、稳定生命征治疗,加强生命体征、反常呼吸的观察,合理应用机械通气等措施,对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起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

现将我们救治的75 例严重胸部损伤患者的抢救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75 例严重胸部损伤患者男性52 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为15~70 岁。

平均年龄为39. 6 岁。

车祸致伤33 例,刃器伤18 例,坠落伤和挤压伤17 例,其它7 例。

75 例中合并血气胸34 例、出血性休克49 例、合并呼吸衰竭20 例。

2 治疗结果:出血性休克49 例中得到纠正后送病房继续治疗者47 例,死亡2 例。

呼吸衰竭20 例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治愈19 例,死亡1 例,为多器官复合伤抢救无效致死。

行胸腔闭式引流41 例、血气胸19 例,手术治疗18 例。

本组病例共75 例,治愈72 例,死亡3 例,死亡率为4 %。

3 护理方法和措施3.1 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1) 止血和及时的伤口处理:开放性胸部损伤的病人往往有活动性出血,因此患者来急诊科时护理上要配合医生给予患者及时有效、妥善的伤口包扎和止血处理。

(2) 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创伤性出血性休克病人,有效循环血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静脉选择近心端穿刺,对穿刺困难者应及时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或静脉切开。

(3) 护理要点:及早发现休克早期症状,在护理上要要着重观察的要点是:①神志与表情:创伤和失血早期,机体代偿功能尚好,病人神志一般清楚。

ICU呼吸机管道更换周期管理调查分析

ICU呼吸机管道更换周期管理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ICU 呼吸机管道更换周期管理调查分析吴海峰1,2,李萍3,侯铭4,戴长娟33Duration of changing ventilator circuit in ICU :a survey study ∥W u H ai f eng ,L i Ping ,Hou M ing ,Dai Chang j uan摘要: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呼吸机管道更换的周期及管理现状,为促进呼吸机管道更换周期管理规范化、合理化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乌鲁木齐地区三级甲等医院20个ICU 的20名护士长为对象,就呼吸机管道更换周期进行调查。

结果在医院规定中,8个ICU 每天更换呼吸机管道,6个ICU 每3天更换,6个ICU 每7天更换;实际工作中,2个ICU 每天更换呼吸机管道,1个ICU 每2天更换,7个ICU 每3天更换,10个ICU 每7天更换。

19名护士长能在呼吸机管道出现明显污染时及时更换管道;18名护士长要求护士对特殊感染患者使用专用呼吸机管道或一次性管道。

结论医院对呼吸机管道更换周期的规定较陈旧,呼吸机管道更换周期不统一,而呼吸机管道更换特殊处理管理良好。

建议一般患者可以每7天更换呼吸机管道,感染严重患者视情况增加更换次数。

关键词:呼吸机管道; 更换周期;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10)11008403 DOI :10.3870/hlxzz.2010.11.084作者单位:1.宜兴市人民医院ICU (江苏宜兴,214200);2.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4.石河子大学吴海峰(19802),男,硕士在读,护师;3通讯作者收稿:20100202;修回:20100314 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已超过泌尿系感染,成为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 P )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的患病率为6%~52%,VA P 会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住院时间和费用[122]。

重症医学-21试题

重症医学-21试题

重症医学-2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以下是经鼻气管插管的禁忌证,但不包括(分数:1.50)A.鼻中隔偏曲B.颅底骨折C.口腔手术√D.凝血功能障碍E.鼻外伤骨折解析:[解析] 口腔手术气管插管为经鼻气管插管适应证,ABDE为经鼻气管插管的禁忌证,故答案为C。

2.以下哪项不是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分数:1.50)A.隆突附近的狭窄√B.长时间机械通气治疗C.长期昏迷患者D.高位颈椎损伤E.脑卒中后反复误吸解析:[解析] 气管下段狭窄为气管切开术禁忌证。

3.以下是人工气道的管理措施,但不包括(分数:1.50)A.固定插管B.气囊管理C.口腔护理D.呼吸机参数调节√E.气道湿化解析:[解析] ABCE为人工气道的管理内容,呼吸机参数调节为呼吸机管理内容,故答案为D。

4.以下是气管插管的主要并发症,但不包括(分数:1.50)A.插管误入食管B.插管过深致单肺通气C.声带损伤D.气胸√E.气管插管被痰痂或血块阻塞造成窒息解析:[解析] 气管插管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插管误入食管;插管过深致单肺通气;声带损伤、狭窄;气管插管被痰痂或血块阻塞造成窒息;气管-食管瘘等。

而气胸为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故答案为D。

5.长期机械通气的病人吸痰或鼻饲时有胃内容物从气道吸出或咳出,需警惕什么(分数:1.50)A.气管-食管瘘√B.胃动力差导致食物反流C.气管插管误入食管D.气管插管被痰痂或血块阻塞造成窒息E.肺部感染解析:[解析] 长期气管插管病人,如气囊长时间压力高或导管质量不好可导致局部气管黏膜坏死,出现气管-食管瘘。

表现为机械通气时出现血氧下降、呼吸急促,吸痰或鼻饲时有胃内容物从气道吸出,并排除气囊漏气问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这是长期人工气道患者严重并发症,其他选项为干扰选项。

故答案为A。

6.机械通气的目的不包括(分数:1.50)A.维持通气量B.改善换气功能C.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D.减少氧消耗E.改善通气/血流比√解析:[解析] 机械通气的目的为维持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减少氧消耗。

icu护士三基考试题及答案

icu护士三基考试题及答案

icu护士三基考试题及答案ICU护士三基考试题及答案1. 题目:ICU护士在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时,需要遵循哪些基本步骤?答案:ICU护士在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1.1 确认导管位置正确无误。

- 1.2 进行无菌操作,穿戴无菌手套。

- 1.3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 1.4 检查导管固定情况,确保无松动。

- 1.5 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渗出等异常情况。

- 1.6 记录导管维护时间及更换敷料时间。

2. 题目:简述ICU护士在进行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时,需要监测哪些生命体征?答案:ICU护士在进行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时,需要监测以下生命体征:- 2.1 心率和心律。

- 2.2 血压。

- 2.3 呼吸频率和节律。

- 2.4 血氧饱和度。

- 2.5 体温。

- 2.6 意识状态。

3. 题目:ICU护士在处理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时,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答案:ICU护士在处理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时,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 3.1 立即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 3.2 准备并实施机械通气。

- 3.3 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 3.4 维持气道通畅,定期吸痰。

- 3.5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氧合情况。

- 3.6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4. 题目:在ICU中,护士如何预防和处理压力性损伤?答案:在ICU中,护士预防和处理压力性损伤的方法包括:- 4.1 定期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 4.2 使用减压床垫。

- 4.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4.4 观察皮肤状况,及时发现红肿、破损等早期表现。

- 4.5 对于已经发生的压力性损伤,进行适当的局部护理和治疗。

5. 题目:ICU护士在进行血糖监测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答案:ICU护士在进行血糖监测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5.1 确保血糖仪校准准确。

- 5.2 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和试纸。

- 5.3 采血前清洁采血部位。

呼吸机管路更换时间的研究进展

呼吸机管路更换时间的研究进展

呼吸机管路更换时间的研究进展韩明星;商临萍【摘要】对呼吸机管路更换时间的背景进行分析,阐述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实施现状,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促进对呼吸机管路更换时间的深入研究,为临床进行呼吸机管路管理提供指导。

%It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ventilator circuit replacement time,described relevant guidelines and implementation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And it pointed out problems existed in present studies,so as to promote deep study of ventilator circuit replacement time an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ventilator circuit management.【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6(030)024【总页数】4页(P2945-2948)【关键词】呼吸机;管路更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时间;医院感染;背景;指南【作者】韩明星;商临萍【作者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随着越来越多的危重病人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也成为医院最严重的医疗相关感染之一。

VAP的发生将增加病人住院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导致治疗费用增加。

有很多因素在VAP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呼吸机管路的污染是导致VAP的一个重要的外源性途径,呼吸机管路的更换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由此带来的医疗成本不容忽视[1]。

管路更换的时间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呼吸机管路系统的管理尚无一个统一的规范或标准。

常用各种导管的使用、更换时间

常用各种导管的使用、更换时间

常用各种导管的使用、更换时间
一、气管切开
⒈吸痰管:一次一用每次使用后更换导管,浸泡消毒清洗后灭菌处理或使用一次性导管。

⒉床旁吸引用具每日消毒更换。

⒊有内套管装置的,应做到1次/日煮沸消毒。

⒋敷料每24小时更换一次,若有污染应及时更换。

二、呼吸治疗装置
⒈氧气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每日更换灭菌水;每日清洗消毒1次。

⒉湿化器、管道:一人一用一消毒,每日清洗消毒1次。

⒊鼻导管:每天更换1次,必要时随时给予更换。

⒋鼻塞:一人一用一消毒,保持清洁。

⒌呼吸机管道:一人一用一灭菌,长期使用每48-72小时更换,消毒灭菌处理。

⒍超声雾化器:口含器一人一用一消毒,雾化器管道须每人使用后消毒处理。

三、吸引器
⒈全套吸引器用具每人使用后须更换消毒灭菌处理。

⒉吸引瓶每日清洗,每周1次灭菌处理。

⒊备用吸引器瓶需干燥保存。

⒋吸引器上吸痰管末端应有保护装置,有定期更换消毒处理的方法。

四、引流装置
⒈一次性胸腔引流瓶:常用Ⅰ型3瓶式水封瓶、Ⅱ型2瓶式水封瓶:①可视病情留置3~5天,使用期间引流瓶必须保持密闭状态不能擅自打开;②对瓶内引流液的处理:液体不多时,每日仅记录量,不用倾倒至撤管;液体量多时或容量较满时需全套更换。

⒉传统旧式引流瓶:每日更换灭菌。

五、各种引流袋:
⒈术后24小时更换一次;
2.留置导尿:保持病人尿道口,会阴部清洁干燥,酌情使用消毒液擦拭2次/日。

机械通气护理操作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

机械通气护理操作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

机械通气护理操作规范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情况不宜行机械通气治疗()[单选题]*A、严重肺水肿B、PaCO2进行性升高C、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者VD、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

2、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相比,优势在于()[单选题]*A、适于急救√B、更便于吸出分泌物C、容易耐受,持续时间长D、气流阻力小。

3、呼吸机完全替代自主呼吸的通气方式为()[单选题]*A、PSVB、IMVC、SIMVD、CMV e√4、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的吸-呼切换方式不包括()[单选题]*A、容量切换B、时间切换C、频率切换,D、压力切换。

5、流量触发灵敏度一般设置为()[单选题]*A、1-21∕min√B、2~41∕minC、4~61∕minD、6~81∕min,6、高水平的PEEP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为()[单选题]*A、血压升高B、血压降低VC、中心静脉压降低D、回心血量增加。

7、控制通气时潮气量一般设置为()[单选题]*A、6-8m1∕kgB、10-12m1∕kg√C、12~15m1∕kgD、15-20m1∕kg o8、成年女病人经口气管插管的导管内径一般为()[单选题]*A、4mmB、5mmC、6mmD、7mm0√9、机械通气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可首选()[单选题]A、经口气管插管√B、经鼻气管插管C、喉罩D、气管切开。

10、机械通气的并发症不包括()[单选题]*A、肺水肿√B、肺容积伤C、通气过度D、通气不足。

11、通气过度可导致()[单选题]*A、呼吸性酸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12、无创机械通气优点在于()[单选题]*A、气道密封好B、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C、有利于气道分泌物清除D、特别适用于昏迷患者。

13、压力触发灵敏度一般设置为()[单选题]*A、-1--3cmH2O√B、-3--5cmH2OC、-5--7cmH2OD、-7--9cmH2O o14、机械通气最常用的流速波形为()[单选题]*A、正弦波B、方波C、加速波D、减速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胸外伤病人持续机械通气更换呼吸机
导管最佳时间的探讨
金琪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持续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导管的最佳更换时间。

方法:本组32例病人进行持续机械通气后第1,2,3d分别对入气侧冷凝瓶、出气侧冷凝瓶以及Y型管进行采样细菌培养。

结果:重症胸外伤持续机械通气病人Y型管的细菌污染发生率最高,呼吸机导管细菌污染率随着时间增长而不断增加,但3d内细菌污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共采样288例次,发现细菌株数67株,其中排在首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19株(28.35%)。

结论:重症胸外伤持续机械辅助通气病人应每天更换1次Y型管,而入气侧冷凝瓶和出气侧冷凝瓶污染较少,可每3d更换1次,如发生污染则随时更换。

关键词重症胸外伤;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3.070
有研究认为[1,2],持续机械通气病人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几率高达9% 69%,与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有关。

本研究对重症胸外伤长期机械辅助通气病人更换呼吸机管道最佳时间进行研究,认为选择最佳更换时间不仅是为了控制肺部感染,还可以尽量减少对病人的危害,以免增加额外费用。

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1月 2011年11月,在我科住院长期接受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重症胸外伤病人32例,男20例,女12例。

年龄15 67岁,平均(28.3ʃ11.7)岁。

均进行气管插管,一次插管21例,二次插管11例。

持续机械通气时间3 35d,平均(15.80ʃ7.42)d。

全部病人机械通气前均无肺部感染,痰培养阴性。

1.2方法
作者单位:410000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胸心外科
金琪:女,本科,护师1.2.1Y型管细菌采样方法用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涂抹Y型管道内表面约5cm2,放在装有1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采样完毕立即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如标本阳性则需进一步进行细菌ASM鉴定。

1.2.2冷凝瓶细菌采样方法用2ml无菌注射器抽取冷凝瓶内的冷凝水1ml,然后注入无菌试管里,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如阳性标本则需进一步进行细菌ASM鉴定。

在病人进行持续机械通气后第1,2,3d分别对入气侧冷凝瓶、出气侧冷凝瓶以及Y型管进行采样细菌培养,整个采样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3评价标准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100cm2,细菌菌落总数>20 cfu/100cm2者为阳性,细菌菌落总数培养结果≤20cfu/100 cm2者为阴性。

化、泌尿、肌肉等多个重要系统,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

但临床上使用氯化钾静脉输注时患者普遍感到疼痛,严重时甚至拒绝输注而影响治疗。

高渗药物、药液中的微粒以及药物本身的刺激性等会导致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可表现为患肢局部红肿、疼痛,可触及痛性条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

同时钾离子是一种致痛因子,进入人体后可直接刺激血管内壁及引起体内神经介质如5-羟色胺等不同程度升高而诱发疼痛反射。

两者产生协同作用使患者疼痛感加剧。

输液微粒直径为1 15μm,少数微粒直径可达50 300μm[3],其中大于10μm的微粒仅占1%,小于10μm的微粒约占98%。

普通微量泵延长管使用纤维素滤膜,过滤介质孔径一般在15μm,对直径<15μm的微粒几乎没有截留作用,且纤维脱落会产生自污染,其吸附作用会使药效降低,因此不能确保无输液反应。

我科使用的去静电膜精密过滤器采用磺化聚醚砜去静电均质膜,成孔方法为超临界相转化法,与人体生物相容性好,其滤孔规则均匀,过滤精度高,能对微小物质进行精确分离,可滤过≥5μm的不溶性微粒及小气泡,且膜上无异物脱落,对药液吸附性小,能有效过滤药液中95%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大大减少不溶性微粒引起的输液反应,阻止微粒对人体的伤害,并提高所输液体的纯度,从而降低穿刺部位的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采用精密过滤器能明显减轻输注氯化钾所致的疼痛,预防和减轻静脉炎,进而保证治疗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妙莉,蔡舒,李巧姬,等.应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注β-七叶皂苷钠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1416.
[2]李艳芳.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1A):53.
[3]伏丽娟.静脉输液中防范微粒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4):109-110.
(收稿日期:2012-06-30)
(本文编辑曹素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多样本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不同时间呼吸机不同部位细菌污染情况比较(表1)
表132例病人不同时间呼吸机不同部位细菌污染情况比较(例)
时间第1d 第2d 第3d χ2值P值例数入气侧冷凝瓶出气侧冷凝瓶Y型管32235 32236 32246
0.87160.89260.9125
0.30050.24300.1633
表1显示,重症胸外伤病人持续机械通气呼吸机导管细菌污染率随着时间增长而不断增加,3d内不同时间点细菌污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呼吸机管道细菌污染分类情况(表2)
表2呼吸机管道细菌污染分类情况(n=67株)
细菌名称株数构成比(%)排序
鲍曼不动杆菌1928.351
黄杆菌1116.422
非发酵糖杆菌913.433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11.944
肺炎克雷伯杆菌710.455
粪产碱杆菌57.466
铜绿假单胞菌34.487
甲型链球菌22.998
表皮葡萄球菌22.999
白色念珠菌11.4910
表2显示,本研究共采样288例次,发生细菌株数67株,其中排在首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19株(28.35%)。

3讨论
呼吸机导管更换最佳时间存在较多争议,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更换时间不能太多频繁,应短于48h更换[3]。

但在临床中,为了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1983年VAP工作指南中建议“呼吸机导管应每24h更换1次”[4]。

而Graven等[5]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发现,每24h更换1次导管VAP发生率是每48h更换1次的2.3倍,直至1994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重新修正,提出呼吸机管道更换频率不能短于48h。

我们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呼吸机管道细菌污染排在首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19株,占28.35%,属于G-杆菌范畴,这与宋昆等[3]学者研究细菌种类近似,其他依次是黄杆菌、非发酵糖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等,与病人口腔或气管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一致,表明呼吸机导管细菌是由于病人本身污染导致的。

呼吸机管道温暖潮湿环境非常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生长,机体不能有效清除,抗菌药物也不能将细菌杀灭,这都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随着时间延长,呼吸机管道细菌种类、数量不断增多,毒力逐渐增强,这些细菌随气溶胶逆流进病人呼吸道吸入肺部,最后形成肺部感染,这种恶性循环可以导致病人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6]。

因此,重症胸外伤持续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导管更换消毒次数对预防和控制病人呼吸道感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表1得知,重症胸外伤持续机械辅助通气病人Y型管的细菌污染发生率最高,究其原因,可能是Y型管与病人距离最近,病人呼出气体中的细菌首先在此繁殖,污染机会增加;另一方面,护理人员通常在Y型管处打开进行吸痰导致污染机会大大增加。

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医疗器械的消毒达标率大于90%,故重症胸外伤持续机械辅助通气病人应该每天更换1次Y型管,而入气侧冷凝瓶和出气侧冷凝瓶污染较小,可以每3d更换1次,如发生污染则随时更换。

此更换呼吸机导管时间具有如下优点[7]:(1)医师频繁更换抗菌药物,不但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还容易引起菌群失调,适当更换呼吸机管道,可以减少抗菌药物费用以及菌群失调带来的危害。

(2)入气侧冷凝瓶和出气侧冷凝瓶每3d更换1次,可明显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降低经济成本。

参考文献
[1]徐璟,冯波,贺玲,等.不同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7,22
(7):56-57.
[2]王锦玲,邵红艳.重症脑卒中病人呼吸机辅助呼吸年无感染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0B):50.
[3]宋昆,肖桂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2):168-169.
[4]mimons BP,Wong ES.Guide lines for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 fection[J].Am J Infect Contyol,1983,11:230-244.
[5]Graven DE,Kunches LM,Kilinsky V,et al,Risk factors for pneamo-nia and fatality in patients receiving continuous mdchcinical ventila-
tion[J].AM Rev Respi Dis,1986,133(4):792-796.
[6]郭瑞表,姚景鹏,郭淑华,等.不同方法消毒呼吸机管道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19(3):10-12.
[7]李礼娟.原有肺部感染病人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4):10-12.
(收稿日期:2012-04-16)
(本文编辑肖向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