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复习教案 (新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教案-(新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教案-(新版)
(一)香港和澳门的概况
位置、组成、面积、人口、经济特点
(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1、港澳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四、疑难探究
.探究:港澳经济特点的形成条件。
五、教师小结
依据板书总结归纳知识要点。。
六、巩固新知、学会运用
1、出示训练题、《基础训练》
2、检查完成情况
自主备课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
时间
地点
召集人
课题
第七章复习
课时
课时
(总第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三维
目标
1、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土壤特点及种植的主要农作物。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工业分布特点及旅游资源。。
3、港澳的经济特点及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重难点
重点: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难点:水田农业区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江海交汇之地
1、位置、范围
2、发达的水运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历史文化名城
2、上海的地位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游
1、世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
2、水乡风貌:
3、长江三角洲成为旅游最发达地区的原因
第3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开始复习第七章南方地区。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土壤特点及种植的主要农作物。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工业分布特点及旅游资源。。
(3)港澳的经济特点及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精选)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精选)

第二节长江三角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使学生明确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读图分析长三角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的状况。

3.了解区域发展对人们学生活方式的影响。

4.了解本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达的旅游业。

5.认识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一个整体。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开展多种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相互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养成团结合作意识。

2.通过对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便利的交通。

2.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3.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教学难点:1.对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作出评价。

2.对比成都平原和长三角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一、教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家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是说苏州、杭州景色很美,就像天堂一样。

教师:不错!这里有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宛若人间仙境。

这里不仅美丽,而且富饶。

在这里,人们可以泛舟河湖,漫步园林古镇,尽情领略江南景色的美好;还可以走进现代化的都市,感受经济的发达与繁荣。

苏杭就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这节课我们就到那里看一看。

【设计意图】著名作家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同学们在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课上就学过了,他们并不陌学生。

用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导入新课,学生们会感到很亲切,有似曾相识之感,容易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很快融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导入二、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乌镇的图片):同学们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中的民居特征讨论该民居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学生(读图,讨论):长江三角洲教师:长江三角洲地区有优美的水乡风光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今天我们一起认识这个特殊的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7.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7.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第1课时教案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观察台湾在祖国国土中的位置。

讨论搜集到的证据。

2.互动交流:(1)展示台湾与祖国的位置和轮廓,进行解说。

形成今天的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但在地质结构上仍与福建省是相连接的。

总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缘关系(2)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多为来自广东和福建两省移民的后代,“土著”高山族等约占2%,据考证,高山族是我国古代越人的一支,根在大陆浙江绍兴一带,其许多风俗习惯及原始的宗教崇拜与古越人极其相似。

长期以来,台湾和福建等省的人们都共同信奉妈祖。

总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血缘关系(3)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渊源3.归纳整理——从不同的角度正式(2)展示台湾的信仰和台湾人的祖籍:(3)展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资料,证明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的一部分。

3.整理与交流:从地理证据、到历史证据、再到文化证据,充分说明台湾是祖国的领土。

4.自主活动与交流总结:台湾省北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4.定位置说范围展示台湾省地图:引导学生完成:请在图中圈出福建省、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钓鱼岛、赤尾屿、火烧岛、澎湖列岛。

展示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钓鱼岛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5.利用比例尺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2)小组合作:结合农作物分布图和地形图、气候图,分析自然环境与农业分布的关系。

(3)归纳展示:台湾山脉——铁、铜、锰等金属;5.合作交流与展示讨论:思维与归纳:分析台湾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的自然原因。

(1)台湾因物产丰富而享有盛誉,请你解释它们的含义。

(2)为什么台湾有那么多的美称?说说这些美称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教案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教案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师总结: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热平均气温为28~3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受季风影响,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注意:这部分知识是对中国气候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注意引导这些知识时一定要结合我国气温与降水图以及分布规律来进行,以达到让学生融会贯通的目的。
课 题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执教日期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
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学生:(读图)四川盆地海拔200~500米左右;云贵高原海拔1000~2000米左右;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东南丘陵海拔200~500米左右。
学生:(看图思考得出结论)四川盆地比较温暖,因为盆地北面有高山阻挡。
学生:秦岭、大巴山。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西双版纳北部的高山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潮。而同纬度的广州北面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所以仍能受到寒潮影响。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第七章南方地区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集合(整理)

第七章南方地区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集合(整理)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学习目标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了解红土地的成因。

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了解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

学习重点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

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学习难点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课堂学(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出示南方地区的图片,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红土地香蕉园水田桂林山水(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范围南方地区位于一以南,以东,南临。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和为主,东部交错分布着、习和,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和。

3.气候(1)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纬度地区,属于带和带。

(2)南方地区最热月气温在之间,最冷月气温在以上。

受的影响,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气候。

本区的气候特征。

(3)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覆盖着(植被类型)。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

知识点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地形条件:平原地区,,,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和。

(2)气候条件:南方地区气候,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耕地多为。

2.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其分布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油料作物是,主要水果有、、;除此之外,南方的农作物还有、、、等。

3.合作交流莲藕、椰子、竹笋是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

根据下面的资料,完成连线,并解释原因。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1)疑点、难点、分歧点(2)知识归纳总结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四)巩固训探究一、单项选择题练,拓展提高1.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一月份0℃等温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2.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山地和丘陵为主B.平原和盆地为主C.盆地和高原为主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3.我国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写道:“……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南方地区教学设计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2、在地形图上识别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其地形特征;3、运用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4、用事例说明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难点:举例说出南方地区的气候与地形对农业的影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置情景:主人公小明旁白:大家好,我是来自东北的小明,我是一名中学生,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

我现在特别想趁着寒假去一个地方:我国的南方地区。

那里真的是太美了,树木常绿,山清水秀,河湖密布,红色的土地上生长着绿油油的茶树。

我还在网上找到了美丽的照片,和大家分享一下。

(课件展示我国南方地区的大好河山),大家是不是也想去啊,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我实现这次南方之旅吧!桂林山水常绿阔叶林一望无际的麦田绿油油的茶树【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不由自主的跟着小明一起步入课堂。

】模块一:想一想小明的疑惑:出门旅游前,在网上查阅相关的信息,知道了南方的土地类型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是黑土地和黄土地,而南方确是红土地,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老师来帮助小明解决疑惑。

课件展示红土地的成因:由于南方地处亚热带,这里的气候环境高温多雨,风化壳中的钾、钠、钙、镁等活泼的元素,很容易被雨水溶入而带走,而那些铁、铝之类的不活泼元素,随水流的渗透,会沉淀在土壤中。

再进一步氧化时,红色的氧化铁和褐色的氧化铝就会在土壤中渲染。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第七章 南方地区》精品教案 (1)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第七章 南方地区》精品教案 (1)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教学方法比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

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板书:第三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讲授新课]大屏幕显示投影图:图5.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教师在总结南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时,用鼠标在地图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和大致范围)在大屏幕图中找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分别说出其位于南方地区或北方地区。

(提问)哈尔滨、北京——北方地区;武汉、广州——南方地区。

同学们请看课本第7页图5.9中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填表(大屏幕显示,逐个比较,依次显示)区域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年降水量(较多/较少)季节分配南方地区7月接近30℃1月 0℃以上较多较均匀北方地区7月 25℃左右1月 0℃以下较少主要集中在7~8月季节变化明显板书: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最冷月均温低于0℃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最冷月均温高于0℃活动1:(课文第8页活动第1题)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开始复习第七章南方地区。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市、工业分布特点及旅游资源。。
(3)港澳的经济特点及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三、出示自学提纲
第1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范围
2、地形、气候、土壤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江海交汇之地
1、位置、范围
2、发达的水运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历史文化名城
2、上海的地位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1、世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
2、水乡风貌:
3、长江三角洲成为旅游最发达地区的原因
第3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第七章 南方地区复习
时间
地点
召集人
课题
第七章复习
课时
课时
(总第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三维
目标
1、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土壤特点及种植的主要农作物。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工业分布特点及旅游资源。。
3、港澳的经济特点及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重难点
重点: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难点:水田农业区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香港和澳门的概况
位置、组成、面积、人口、经济特点
(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1、港澳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四、疑难探究
.探究:港澳经济特点的形成条件。
五、教师小结
依据板书总结归纳知识要点。。
六、巩固新知、学会运用
1、出示训练题、《基础训练》
2、检查完成情况
自主备课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