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课课件-修辞手法-拟人

合集下载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PPT课件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PPT课件
• 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 • 拟人有两种类型:
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13
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例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4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例如:延安,你的精神辉煌灿烂,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黄岛小学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本体比喻词喻体本体比喻词喻体10运用比喻时应注意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
黄岛小学 董海妮
1
反复 比喻
对偶 夸张
修辞 方法
拟人 排比
反问 设问
2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 ●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本体 → 被比喻的事物;
4
1、明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
“好像”、“仿佛”、“犹如”等。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如: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5
2、暗喻
暗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 “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6
2、暗喻
11
比喻练习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比喻句,如果是那又是哪一种比喻呢?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 ( 明喻 ) 2、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暗喻 )
3、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借喻 )
4、这片叶子很像那片叶子。( 不是比喻 )
12
——拟人
15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1)拟人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 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可能 出现比喻词“像”、“如”等。

拟人句完美版ppt课件

拟人句完美版ppt课件

分享作品
鼓励学员们将自己的拟人句作品 分享出来,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互评互改
组织学员们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评 价和修改建议,促进共同进步。
汇总优秀作品
将优秀的拟人句作品汇总起来, 形成一份精美的拟人句集锦,供
学员们学习和借鉴。ຫໍສະໝຸດ 06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
拟人句的定义
将非人类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 人的特质、情感或行为,以增强
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拟人句的构成
通常由本体(被拟人化的事物)+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 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构成。
拟人句的作用
能够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增强语 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读者产生 共鸣。
拟人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2 3
文学创作
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中,拟人句常被 用来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景物、抒发情感等,使 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增加作品趣味性
拟人描写可以使作品更加 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注 意力,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
小说、戏剧中角色塑造
刻画人物性格
小说和戏剧中的角色塑造常常运用拟 人手法,通过赋予角色以人的情感和 意识,更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
表现作品主题
通过拟人手法塑造角色,小说和戏剧 能够更深入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内涵。
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表达效果
比喻
将对象比作人,如“浪花 像一群欢快的孩子,蹦蹦 跳跳地冲向岸边”。
拟人
赋予对象人的动作、神态 和情感,如“海风轻轻地 拂过我的脸颊,仿佛在诉 说着大海的故事”。
夸张
夸大对象的特征或行为, 以强调其形象,如“渔船 在波涛中奋勇前行,宛如 一位无畏的勇士”。

微课教案:白桦林的低语——拟人之中话情感

微课教案:白桦林的低语——拟人之中话情感

第一单元:白桦林的低语——拟人之中话情感一、微课目标:通过分析文中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语句,感受白桦林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微课内容(一)微课导入:第一页ppt内容:白桦林的低语——拟人之中话情感解说词:在课文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景色,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特点,通过这些语句,也表现出了白桦林对林业工人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这样的语句。

(二)微课过程1.第二页ppt内容:窗下是茫茫林海,随着山峦起伏,绣出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

解说词:从“绣”可出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个拟人句展现了大兴安岭层层叠叠、浓淡之间的美景。

“绿浪”不但描写了大兴安岭的色彩美,而且也表现了风吹过是森林的动态美,写出了作者对于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2.第三页ppt内容:紧靠着瞭望楼的是一片白桦林。

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解说词:“摇曳”“低吟浅唱”可以看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了白桦林的形态美。

白桦林外形美,绿衫银裙;体态美,舞姿欢悦;歌声美,“低吟浅唱”。

“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低吟浅唱”赋予白桦林以人的动作和情感,说明了白桦林与看林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4.第四页ppt内容:白桦林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

解说词:“絮絮低语”“倾诉衷肠”可以看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话表现了白桦林对于林业工人的感激之情,以及林业工人对白桦林的浓浓深情和忠于职守的精神。

4.第五页ppt内容:题目——白桦林的低语解说词:“低语”可以看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低语”是低声说话。

题目的意思是白桦林在低声说话。

题目不仅写出了守林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而且表达了作者对看邻人的怀念之情、思念之情。

(三)微课小结通过分析相关的拟人手法,可以看出这些语句不仅写出了白桦林的美丽景色,同时表现出了白桦林对于看林人的怀念、感激、赞美之情。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4.四季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微课公开优质课件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4.四季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微课公开优质课件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部编版语 文
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拟人是一种常用的修辞 手法,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 拟人 人来写,使它有人的言行、 神态、和感情。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部编版语 文

春天到了,森林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有的微笑着
唱起了歌,有的欢快地跳起了舞,有的在讲悄悄话。

人的神态 人的言行 人的情感
5.风在轻轻地拍打着水面 。
6.星星在空中眨眼睛。
同学,下节再见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部编版语 文
看 图 猜 季 节
春天
秋天
1
夏天 冬天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部编版语 文
美文赏析 草芽尖尖,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谷穗弯弯, 他鞠着躬说: “我是秋天。”
1
荷叶圆圆, 他对青蛙说: 雪人大肚子一挺, 他顽皮地说:
“我是夏天。”
“我就是冬天。”
1
微笑
唱歌、跳舞、讲悄悄话 欢快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部编版语 文
含有拟人手法的词语
1
鸟语花香
4
狗急跳墙
2
百花争艳
5
兔死狐悲
3
花枝招展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龙争虎斗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部编版语 文
拟人句欣赏
1.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散步。 2.蟋蟀在草丛中欢快地弹琴。 3.老虎在树下打呼噜 ,睡懒觉。 4.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部编版语 文
草芽尖尖,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1
荷叶圆圆, 他对青蛙说:
草芽和荷叶都 像人一样会说话。

《拟人句完美版》课件

《拟人句完美版》课件

性情形态
是拟人句表达事物感情与性格的基本表现形式,通 过比拟展示事物情感和特点。
拟人句的常见修辞手法
1
象征化
2
以符号或形象比喻来描述事物,通过引
起联想来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
3
倍受关注
4
指描写某种情感状态,通过赋予与自身 状态类似的事物来让读者产生共鸣。
比拟化
通过比喻或描写某事物与人类行为相似 来赋予其拟人效果,通常与拟具相关。
人性共鸣
拟人句可以赋予物体人类的 思考和感情,使读者自然地 将物体与自己联系起来,产 生共鸣。
情感直观
拟人句可以快速构建和表达 情感,通过物体的“人性化”, 实现情感的直观表现,更容 易引起读者共感。
情感呼应
拟人句可以引导读者自发地 反思自身的情感,并与文本 中的情感产生呼应,达到情 感共鸣的目的。
历史渊源
拟人句是汉语表现力最为丰富的修辞手段之一, 源远流长,早在古代诗歌中就已有应用。
重要性
拟人句的运用可以增强文本的表现力,提高作 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拟人句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拟具
是产生拟人感的具体手法,常用于描写行为特征、 感受或心理状态。
人性质
是使物品产生人类特征、人类性格和情感的所谓人 性质——通常与视觉或口感有关。
拟人句与社会现象的关系
抗议运动
拟人手法可以把握社会和人性层面的特点,如“上 访者如蚂蚁出行,只因声音太微弱”。
环境问题
拟人句也可以发掘物的内在感性特点,如“湖面角 色透明度大,像是森林里的山泉,是我们内心渴望 的样子。”
商业现象
在商业领域,拟人句也逐渐发挥了作用,如“业绩
拟人句在广告中的应用
1
情感营销

修辞手法——微课比赛专用

修辞手法——微课比赛专用
修辞手法
王台初级中学 张宁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 比喻、夸张、拟人、排比、 设问、反问等。
1、比喻:俗称“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
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 象的、深奥的事物。
比喻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还可使深刻的、抽象的 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注意: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不能是 同一种事物。 例如: 小明长得像他爸爸
再 见
4、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意思相近,结 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例: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华,给 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定的春光,一 定的清香,一定的暖意。 作用:加强语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 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5、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自问自答 例如:人的聪明才智是天生的吗?不是,是 从实践中得来的。 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加深理解。
6、反问:用疑问的句子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以加强语气。(明知故问,答在其中) 例如:不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力,更 富启发,感情更强烈
巩固练习
• 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 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 ) • 2、井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 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山的奇兵;有的看来出 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 • 3、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 颤动,都在唱歌,都在演奏。( ) • 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 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 5、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 6、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 • ( )

7、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微课之常见修辞手法

7、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微课之常见修辞手法

21、春天的雨像牛毛,像细丝,像绣花针。( ) 22、这种像棉团似的云是什么?哦,原来是积雨云。 ( ) 23、海自己醒了,喘着气,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 眼睛。( ) 24、每当秋末冬初,柿树叶渐渐落光,一眼望去,圆溜溜 的柿子,像许许多多的红灯笼挂满了枝头,你想,老枫树 哪有这一手呢?( ) 2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 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 26、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 27、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了。( ) 28、狼的本性能改变吗?不会,决不会。( ) 29、我能忘得了那惊人的场面吗?( ) 30、我的心激动得快要跳出来了。( ) 31、圆圆的月亮像小玉盘似的挂在天空。( )

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 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 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 馁。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关或 相反的意思。常出现在“五言”或“七言” 古诗中。 例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 然后自己回答。(自问自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 己的行为。

反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பைடு நூலகம்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 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 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 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1. 难道我会不知道? 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 间吗?

小学语文微课课件修辞-拟人课件

小学语文微课课件修辞-拟人课件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什么像什么。—— 比喻句 改成拟人句:
害羞的春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 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 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 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把植物拟人化
把动物拟人化 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1、要有真情实感,做到自然逼真,不 要生拉硬扯。 2、要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和其要表达 的心情。 3、要符合其身份和表达的环境。 4、要与比喻句区分开来。在比喻句和 拟人句的区分中,我们主要看是否有 “像、好像……”这些比喻词。
1、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 弹奏着乐曲。
2、桃花笑红了脸。 3、笋芽儿高兴地说:“多美好 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 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 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 就是用写人的词句
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
百灵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蝴蝶在花丛中跳起舞来。
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例:天空中有许多星星。
星宝宝

一闪一闪的
亮晶晶的眼睛 改:星宝宝们在天空中眨着眼睛向我问好。
牵牛花开了。
提示: 首先,将牵牛花人格化。 然后,想想牵牛花有什么特点? 它的花朵像_______。 小喇叭 改:牵牛花(弟弟)吹起了( )。 喇叭裙 牵牛花(小姐)穿上了( )。 ……
第一关 下列句子,哪些是拟人句?请在后面打“√”。 小树向我招手,小花向我点头。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泉水唱着歌跑下山去。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抬起它们的头。 大雨打落了娇嫩的蔷薇花。 第二关 请写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形式的拟人化。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让孩子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洪水咆哮着向村庄袭来。 萤火虫点着灯笼在夜间散步。 春风给柳树梳头。 太阳花向着太阳微笑。 第三关 用拟人的手法改写下列句子。 泉水流下山去。 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我们主要看是否有“像、好像……”这些比喻词。
11
再 见!
12
6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 (1)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 • (2)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7
一个简单的句子变成形象生动 的拟人句
• 例:天空中有许多星星。 星宝宝们在天空中眨着眼睛向我问好。
8
3、 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9
改成:
• 害羞的春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3
2、 拟人手法的三种运用形式
• 1) 把植物拟人化 • 2) 把动物拟人化 • 3) 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4
例:
• 1)把植物拟人化 • (1)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 (2)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
5
2)把动物拟人化
• (1)百灵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 (2)蝴蝶在花丛中跳起舞来。
修辞手法——拟人
1、 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概念
例句: 1、 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 2、桃花笑红了脸。 3、笋芽儿高兴地说:“多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2
定义:
•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 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 法又叫做“人格化”。
10
4、回顾总结
•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 “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 “人格化”。拟人的运用形式有三种:把植物拟人化, 把动物拟人化和把一般事物拟人化。最后,在拟人手 法的运用中我们要注意:
• 1、要有真情实感,做到自然逼真,不要生拉硬扯; • 2、要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和其要表达的心情; • 3、要符合其身份和表达的环境; • 4、要与比喻句区分开来。在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