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签署医疗活动知情同意书的规定

合集下载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样本(2篇)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样本(2篇)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样本1、病人在医院就诊、检查、治疗,享有知情同意权,医务人员应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本制度。

2、履行知情同意签字手续的应为具有我院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

病人在门诊、住院期间,接受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等之前,经治医师必须向病人本人或直系家属充分解释说明各种处理的必要性、可能后果等情况,征得病人或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

住院病人应在病程记录中做相应记录。

3、知情同意书应由病人本人签字,本人不能签字时,应由其委托的直系亲属和按相关法律程序规定的相关人员签字方能生效。

患者委托代理人时,应由患者本人和被委托代理人共同签署《授权委托书》,被委托人应向医师出示个人____复印件作为证明资料附在《授权委托书》上。

如遇紧急手术或抢救前无法征得病人或亲属签名同意治疗、手术时(如病人神志不清时),必须在病案中写明治疗、手术的必要性,由本院的两位医师签名,并报请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批准。

4、各种专项诊疗知情同意书由医务科统一制定格式,专业科室决定其内容,报医务科备案。

5、所有死亡患者(尤其对死因有异议的)均应由医务人员向患者履行“死亡(尸体解剖)告知”手续,患方拒绝尸检时需在尸检意见书上签字,拒绝尸检又不愿意签字的,经治医师需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

7、如病人拒绝接受医嘱(检查及治疗)或处理(包括要求提早出院等),经治医师应告知不接受处理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将上述情况向病人充分说明后病人仍拒绝接受时,应要求病人在“拒绝或放弃医学治疗告知书”上签署理由及姓名,并在病程中记录。

9、患者因病情需要使用自备药品时,需认真执行“关于患者自备药品使用规定”,并签署“自备药品使用知情告知单”。

10、新闻媒体部门需了解病人情况时,必须通过医院负责公共关系的部门,并征得病人或亲属同意后予以安排。

任何人不得擅自将病人的情况通报给新闻部门。

11、除“病案书写和管理制度”内规定可以查阅病案的人员外,其它人员如需查阅或使用病案内的资料,首先必须征得病人或其家属的书面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前,经治医师必须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交待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可能发生血源传播性疾病、输血反应等情况,经医患双方知情同意后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方可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
知情同意书是一种法律文书,用于确保被调查者或受试者完全了解且同意接受某种医疗手术、治疗、研究、实验、调查或其他相关行为,并明确说明其权利和责任。

知情同意书的管理制度是指机构或组织规定和执行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程序和方法。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编制:制定知情同意书的标准格式和内容,并确保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要求。

2. 信息披露:提供详细的信息,包括研究目的、方法、预期效果、可能的风险和副作用等,以便被调查者或受试者全面了解。

3. 签署:要求被调查者或受试者在完全了解相关信息后,以书面形式表示同意,并有合法监护人或代表人签字。

4. 存档:确保知情同意书的文档完整、准确,并按规定的期限进行保管。

5. 更新:定期检查知情同意书的内容是否需要更新,确保被调查者或受试者始终了解最新信息。

6. 教育培训: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的培训,使他们了解知情同意书的意义和要求,并能正确操作和执行。

7.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机制,对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8. 法律保障:确保知情同意书的制定和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提供法律保障措施,保护被调查者或受试者的权益。

通过建立和执行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可以保证被调查者或受试者的知情权和自主决策权,同时也可以保护研究人员和机构的合法权益。

这种制度能够提高研究的伦理规范性和可信度,保障研究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范本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范本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疗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保护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促进医患双方的合作和共同责任,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进行任何医疗活动,如医疗诊断、治疗、手术等。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知情同意书”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开始前,医生向患者充分解释相关医疗风险、治疗方案、预期效果等内容,患者充分理解并主动同意的书面文书。

第三条本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明确知情同意书的范本、填写要求、保存期限等内容。

第四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前需要经过必要的告知和解释,包括但不限于医疗风险、治疗方案、预期效果、合作和责任等方面。

第五条医生在进行医疗活动前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医疗史等,确保提供准确的医疗建议和风险提示。

第六条本医疗机构应当确保知情同意书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不得强制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七条本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患者投诉和纠纷处理机制,及时接受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知情同意书的范本第八条知情同意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2. 医生的基本信息:姓名、职称、执业编号等;3. 患者的病情描述:对患者当前的病情进行简要描述;4. 医生的医疗建议:对患者提出的医疗建议进行详细解释;5. 治疗方案:对治疗方案进行详细解释,包括操作方法、疗程、费用等;6. 风险提示: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详细解释,特别是严重风险和后果;7. 预期效果:对治疗的预期效果进行说明,包括治愈率和改善程度等;8. 合作和责任:明确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的合作和责任;9. 患者的选择权:明确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权和撤销同意的权利;10. 患者的签名:患者在完全理解并同意上述内容后,应当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第九条知情同意书应当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表达,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子。

同时,应当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和特征进行个性化调整。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范本(2篇)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范本(2篇)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范本尊敬的患者(或家属):您好!为了保障您的知情权和自主权,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合法性,我们特制订了以下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请您仔细阅读并签字确认。

第一章定义和原则第1条知情同意书是指医务人员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医疗服务的内容、风险、效果以及相关权益,并征得患者(或家属)的自愿表达同意、理解和接受的书面文件。

第2条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旨在促进医患间的沟通与信任,保护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决策权。

第3条知情同意书的原则包括自愿原则、真实原则、全面原则、等级原则、时效原则和保密原则。

第二章知情同意的程序第4条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前,应当向患者(或家属)讲解相关的医疗知识、风险和效果,并提供书面资料以供参考。

第5条患者(或家属)在充分了解医疗服务内容后,应当自行决定是否同意,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或家属)的意愿。

第6条患者(或家属)同意接受医疗服务后,医务人员应当及时记录并由双方签署知情同意书。

如患者(或家属)要求修改已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章知情同意书的内容第7条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医疗服务的名称、目的、方法、时间、费用等基本信息;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发症、不良反应等相关内容;医患权益的保护和责任的承担;患者(或家属)的自主选择权等。

第8条医务人员在讲解知情同意书内容时应当采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并确保患者(或家属)真正理解并接受了相关信息。

第9条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患者(或家属)的特殊需求和情况,适时调整和修改知情同意书的内容。

第四章知情同意书的保管和使用第10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知情同意书的保管制度,并为每一份知情同意书配备唯一编号,确保知情同意书的安全可查。

第11条知情同意书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进行保存,超过时限后应当及时销毁或转移至档案部门进行长期保管。

第12条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将患者的知情同意书提供给他人或用于其他用途。

关于签署医疗活动知情同意书的规定

关于签署医疗活动知情同意书的规定

关于签署医疗活动知情同意书的规定一、概述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作为患者的我们,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方案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在此背景下,知情同意书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服务管理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实践之中。

知情同意书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或参加一些医疗活动前,需要事先签署的一份书面协议。

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服务前,必须向患者全面、清晰地介绍治疗方案、可能的风险、可选择的其他治疗方法等相关信息。

只有当患者对治疗方案、可能的风险和可能的后果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且接受治疗方案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接受此次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签署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书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可以保护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利益,也可以保护医务人员的权益,防范医疗纠纷和法律风险,达到保障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健康和谐的目的。

二、知情同意书的作用1.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知情同意书的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患者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面临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有能力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治疗,从而更有信心、更有依据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和护理工作。

2.防范医疗纠纷和法律风险知情同意书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疗服务中的风险,防范可能的医疗纠纷。

首先,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前要经过充分的思考和权衡,对治疗方案、可能的风险和后果有了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在发生不良事件时,有更大的可能性接受治疗的不良后果。

其次,医务人员在签署知情同意书时也必须向患者全面、清晰地介绍治疗方案、可能的风险、可选择的其他治疗方法等相关信息,向患者进行充分的告知,以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

3.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健康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但有利于保护患者的权益与利益,也有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健康。

患者对治疗方案和治疗流程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后,可以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完成治疗和护理工作,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在治疗过程中建立更加融洽和谐的医患关系,达到双方都获得满意结果的目的。

人民医院知情同意管理制度

人民医院知情同意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化和合法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人民医院所有临床、医技科室及行政、后勤等部门的医疗行为。

三、知情同意原则1. 人民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 医院工作人员在实施任何医疗行为前,必须向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授权人提供充分、准确的医疗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病情、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等。

3. 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授权人有权了解医疗信息,并有权决定是否接受医疗行为。

四、知情同意书的签署1. 医疗行为前,医院工作人员应向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授权人出示知情同意书。

2. 知情同意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及诊断结果;(2)治疗方案、手术方案、检查方案等;(3)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4)治疗方案的选择、调整及终止;(5)患者的权利和义务;(6)医疗费用的说明。

3. 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授权人在充分了解医疗信息后,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或盖章。

4. 知情同意书应一式两份,一份交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授权人保存,一份归档。

五、特殊情况处理1. 对于无自主意识患者,由其法定代理人、授权人代为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对于未成年人,由其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3. 对于危重患者,医院应立即启动紧急医疗救治程序,并在救治过程中积极争取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授权人的同意。

六、监督与责任1. 医院设立知情同意管理办公室,负责知情同意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2. 医院工作人员在实施医疗行为时,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如违反规定,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3. 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授权人有权对知情同意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如发现问题,可向医院投诉。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人民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相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为准。

科室知情同意管理制度

科室知情同意管理制度

科室知情同意管理制度一、前言知情同意是指在医疗行为中,医务人员向患者或患者家属充分解释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手术风险等内容,让患者或患者家属对医疗行为有充分了解和明确意愿的过程。

知情同意是尊重患者权利和保护患者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医务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为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维护患者权益,科室制定了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知情同意的流程和内容,保障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提升医疗服务的信誉和口碑。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科室内所有医疗服务的知情同意管理,包括手术治疗、特殊检查、药物使用等医疗行为。

所有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并执行本管理制度。

三、知情同意的基本原则1. 尊重患者权利,保护患者利益;2. 以患者为中心,倡导共同决策,听取患者意见;3. 知情同意必须是自愿、知情和有效的;4. 充分尊重患者自主选择权,不得强迫或欺骗患者做出不愿意的选择;5. 对于无法自主作出决策的患者,应征得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同意;6. 知情同意过程应当进行书面记录,并由患者或其监护人签字确认。

四、知情同意的程序1. 医师诊断和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身体状况等信息,向患者解释可能的治疗方案及效果、风险和不良反应等内容;2. 医师应在患者明白并理解上述内容后,向患者提出建议,并就治疗方案、风险、费用等事项进行详细解释;3. 医师应根据患者的意见和决定,达成共识后,书面记录知情同意的内容,并请患者或其监护人签字确认;4.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在手术前向患者进行详细解释,包括手术过程、风险、术后疼痛管理等内容,并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5. 对于未成年或无法表达意愿的患者,应征得其监护人的同意,并由监护人代表签署知情同意书;6. 对于特殊检查、药物使用等医疗行为,医务人员也应根据情况制定适当的知情同意流程。

五、知情同意的内容1. 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2. 治疗的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3. 手术治疗的过程、风险和术后护理;4. 特殊检查的目的、方法和可能的不适;5. 药物使用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6. 费用及可能的费用变动;7. 患者权利和义务。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
是指一种用于保护研究对象或患者权益的制度,要求研究人员或医务人员在进行研究或治疗前,必须向被调查对象或患者提供详细的信息,并取得其书面同意,确保其了解研究目的、方法、风险和潜在好处,并自愿参与研究。

该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知情同意书的编制:制定知情同意书模板,明确要求研究人员或医务人员应提供的信息。

2. 权益保护:知情同意书应明确阐述被调查对象或患者的权益,包括隐私保护、信息保密等。

3. 签署程序:明确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程序和相关的法律要求,确保被调查对象或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是自愿的。

4. 有效期限:规定知情同意书的有效期限,确保在研究过程中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同意的再确认。

5. 存档管理:要求研究人员或医务人员保存被调查对象或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以备查核和法律需要。

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能够保障被调查对象或患者的权益,确保研究和治疗的合法性和伦理性。

同时,也为研究人员或医务人员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和指导。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科关于签署医疗活动知情同意书的规定
一、要求签署同意书的范围
1、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等各科各种侵入性的诊疗操作。

2、一般情况下没有危险,但是因患者病情危重,有可能引起意外风险的操作,如心脏病患者、颅内压升高患者插入气管导管、胃管,胃镜或支气管镜等内镜检查,插入膀胱镜或导尿管等日能引起强烈神经反射,易引起心脏停跳等情况。

3、可能引起强烈过敏反应的药物及其敏感试验:如青霉素、普鲁卡因、碘造影剂等。

使用具有毒性或成瘾性的药物:如吗啡类止痛药物、化疗药等有强烈毒性或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4、诊断不明确等情况下的试验性的诊断或治疗方法,如发热待查试验性药物治疗。

5、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

6、技术方法本身没有生命危险,但是经济花费大,给患者造成较大经济负担,也必须事先征得患者同意,并且讲明花费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如有可能应给患者一个在高花费和低花费治疗方法之间的选择机会。

根据我科特点自行掌握。

7.转院转诊知情同意书。

二、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方法
1、统一格式的“特殊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主要适用于各种基本穿刺等简单的操作。

2、某些特殊药品的使用需签署特殊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

3、花费较大的医疗活动和试验性诊断治疗,我科特有的小型检查治疗,以及上述内容不能涵盖的医疗护理等工作中有必要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可以不签署专门的知情同意书,
三、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注意事项
1、除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外,不是患者本人签名者必须先签署授权委托书,由委托书上患者指定的代理人签名。

2、一般情况下重大的治疗或检查方法必须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本人,亲自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特殊情况下(比如夜班、急诊)可由住院医师办理,但是应将谈话内容和结果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

3、必须将有关问题用群众能够听懂的语言,详细、客观、准确、真实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并用科学的医学术语记载在知情同意书或病历中,包括诊断、治疗或检查名称,治疗或检查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风险的程度及其后果,然后由患者和医师签字。

4、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并有法定的行为能力,一般情况下要求由患者自己亲自签字。

5、如果涉及到保护性医疗制度,可以先向其亲属解释,请其亲属决定是否向患者讲清楚病情及治疗方法,如果患者家属不同意告知患者,必须由患者签署委托家属代理签字的“授权。

委托书”。

6、患者文盲不会写字时,可由患者指定其亲属等人代理签字。


7、患者没有法定的行为能力时,如12岁以下儿童,精神患者、昏迷、休克、双手外伤无法;签字等,必须有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代理签字。


8、当上述人员均不在场,患者意识不清又必须立即抢救患者生命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紧急避险”的原则处理,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负责人签字后先进行治疗,并且尽快通知患者亲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