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用织物的基本结构
机织组织结构

机织组织结构是指在织布机上通过经纬交织而形成的织物结构。
它由经纱和纬纱组成,经纱在织布机上沿着纵向排列,纬纱则在经纱之间横向穿过,经过交织形成织物。
机织组织结构可以根据经纬纱的交织方式和织物的外观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机织组织结构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等。
平纹组织是最简单的机织组织结构,其中经纱和纬纱以交替的方式交织,形成平行线状的织物。
斜纹组织是经纱和纬纱以一定的斜向角度交织,形成倾斜的纹路。
缎纹组织则是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的织物表面具有较长的浮线,使织物具有光泽感。
除了上述常见的组织结构外,还有其他复杂的机织组织结构,如提花组织、纱罗组织等。
这些组织结构可以通过改变经纬纱的交织方式、纱线的粗细、密度等因素来实现不同的织物效果和特性。
机织组织结构对于织物的性能和外观有着重要影响,它决定了织物的强度、柔软度、透气性、耐久性等特性。
不同的机织组织结构适用于不同的用途和需求,例如服装、家居纺织品、工业用布等领域。
纺织术语中英词汇

纺织术语中英词汇在纺织领域中,各种专业术语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术语不仅涉及到产品的制作工艺和材料,也决定了产品最终的质量表现。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纺织术语,并且理解它们的英文词汇,才能更好地开展交流和合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纺织术语中英文词汇,以供大家参考。
一、织物的基本结构1. 经线:Warp yarn经线是一种纵向的线,通常是紧绷在织机上,通过打上下动作与纬线交织,形成织物的结构。
2. 纬线:Weft yarn纬线是一种横向的线,通常是由纬纱板提供的,经过织机的左右往复移动,形成与经线的交织结构。
3. 经向:Warp direction经向是一种纵向的方向,通常是从织物上面到下面的方向。
4. 纬向:Weft direction纬向是一种横向的方向,通常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方向。
5. 打边:Selvage打边是织物两侧的边缘,通常由经线在织物两侧织成。
6. 密度:Thread count/stitch density密度是指织物中单位长度中经纬线的数量。
密度越高,则织物越紧密,手感越薄。
密度越低,则织物越松散,手感越厚实。
7. 织物重量:Fabric weight织物重量是指单位面积中的重量,它是由布基纱的密度、织物构造和纱线细度等因素决定的。
二、织物纤维材料1. 棉:Cotton棉是一种天然纤维材料,具有柔软、吸湿、透气等特点,广泛用于纺织品的制作。
2. 丝绸:Silk丝绸是由家蚕等昆虫的蚕茧中提取出来的纤维,具有光泽度高、手感柔软等优良特性,是高档服装面料的重要原料之一。
3. 羊毛:Wool羊毛是来自羊的一种天然纤维材料,具有保暖性、柔软度高等特点,广泛用于毛衣、围巾等产品的制作。
4. 涤纶:Polyester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材料,具有耐热、耐摩擦等特点,广泛用于休闲装、运动装等产品的制作。
5. 尼龙:Nylon尼龙是一种合成纤维材料,具有耐磨、抗拉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雨衣、背包等产品的制作。
服装面料的分类及特点

服装面料的分类及特点服装面料是制作服装的材料,根据其材质、纹理、结构和用途等特点可以进行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服装面料分类及其特点。
一、纺织面料分类1. 天然纤维面料:由植物或动物纤维制成,如棉、麻、羊毛、丝等。
天然纤维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舒适性,但易皱缩,耐磨性较差,且价格较高。
2. 化学纤维面料:由人工合成纤维制成,如涤纶、锦纶、腈纶等。
化学纤维面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磨性,易于染色、整理和保养,但透气性较差。
3. 混纺面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混合制成,如涤棉、涤麻等。
混纺面料综合了各种纤维的优点,具有吸湿性、透气性和耐磨性等特点。
二、织物结构分类1. 平纹面料:也称为平纹布,是最简单的织物结构,纱线上下交织成直角,如常见的T恤面料。
平纹面料具有柔软、透气、透光等特点。
2. 斜纹面料:纱线在织物中呈斜角交织,如常见的牛仔布。
斜纹面料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等特点。
3. 提花面料:在织物中通过提花技术形成花纹,如常见的提花丝绸。
提花面料具有丰富的图案和质感,适用于制作高档服装。
三、织物用途分类1. 服装面料:用于制作各种服装,根据季节和场合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面料,如冬季常用的羊毛面料、夏季常用的棉麻面料等。
2. 家居面料:用于制作家居用品,如窗帘、床上用品、沙发套等,需要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和舒适性。
3. 工业面料:用于工业制品,如工作服、防护服等,需要具有耐磨、耐高温、防水等特点。
四、面料特点的拓展1. 纹理特点:面料的纹理种类繁多,有平整的、有凸起的、有凹陷的等。
不同的纹理可以给服装增加质感和立体感。
2. 弹力特点:弹性面料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和适应性,可以提高服装的舒适度和穿着性。
3. 透气特点:透气性好的面料可以让皮肤呼吸畅通,减少汗液积聚,提高穿着舒适度。
4. 吸湿特点:吸湿性好的面料可以快速吸收身体的汗液,保持干爽,同时也有利于散热。
5. 耐磨特点:耐磨性好的面料可以延长服装的使用寿命,减少磨损和损坏。
织体结构类型

织体结构类型织体结构是一种通过将纤维材料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结构,以提供强度、稳定性和防护功能。
根据纤维的排列方式和结构特点,织体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织体结构类型,包括平纹织、斜纹织、缎纹织、提花织和针织。
一、平纹织平纹织是最简单、最常见的织体结构类型。
在平纹织中,纬纱和经纱交织成90度角,形成网格状结构。
这种结构简单,纬纱和经纱的密度相等,使得织物表面光滑,手感柔软。
平纹织常用于制作衬衫、床单等轻质织物。
二、斜纹织斜纹织是一种纬纱和经纱呈斜交角度的织体结构。
由于斜纹织中纬纱和经纱的交织角度不同,使得织物具有斜纹纹理,增加了织物的强度和耐磨性。
斜纹织常用于制作牛仔裤、工装等需要耐用性的织物。
三、缎纹织缎纹织是一种特殊的织体结构,纬纱和经纱交织不规则,形成光滑且有光泽的表面。
在缎纹织中,经纱上下交织,纬纱在上方穿过多根经纱,然后在下方穿过一根经纱。
这种结构使得织物表面光滑,手感柔滑,适用于制作高档服装、床上用品等。
四、提花织提花织是一种具有花纹图案的织体结构,通过在织物中加入额外的浮桥纱或浮桥线,形成各种图案和纹理。
提花织可以根据设计师的需要制作出复杂的图案,常用于制作高档服装、家居装饰品等。
五、针织针织是一种通过使用针钩将纱线连续交织而成的织体结构。
与织机织物相比,针织织物更具有弹性和柔软性,适用于制作贴身衣物、袜子、手套等。
针织织物可以分为圆针织和平针织两种类型,圆针织是使用圆针钩进行织造,平针织则是使用平针钩进行织造。
织体结构类型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通过选择合适的织体结构类型,可以制作出具有不同功能和外观特点的织物。
在纺织行业中,对织体结构类型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动纺织品的创新和发展。
第8章织物的组成与结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三)在原组织上形成的其他织物组织
变化组织是以原组织为基础,变更原组织的浮长,飞数、
循环等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而产生的各种组织。
为左斜纹,反之称为右斜纹。
(3)斜纹的经(纬)纱循环数Rj=Rw≥3,其飞数Sj=Sw=1。
(4)斜纹组织的表达式:分式加箭头表示,如1/3
(读1上3下)。
循环数为分子与分母之和。 (5)有正反面之分。经面斜纹、纬面斜纹、双面斜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缎纹组织
1、缎纹组织的特征: (1) 其经纱或纬纱在织物中形成一些单独的、互不连续、分布均 匀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 (2)R ≥ 5 (3)表示方法:用分式表示:分子表示R,分母表示S。 (4)飞数必须1<S<R-1,且与R之间不能有公约数 (5)有正反面之分
上一页
7、组织点飞数:在织物组织中,相邻两根经纱(纬)纱上的相应
组织点之间的间隔距离.组织点飞数以符号S表示。沿经纱方向计
算相邻两根经纱相应两个组织点间距离是经向飞数,以Sj表示, 沿纬纱方向计算相邻两根纬纱上相应组织点间距离是纬向飞数, 以Sw表示。 8、浮长:一根经纱(或纬纱)连续地浮在1、2、3…根纬(经)纱 之上的长度。
求。如棉/麻,涤/棉,涤/粘、丙/棉等各类织物和涤/腈
/粘“三合一”混纺的中长华达呢,平纹呢等。
如 经纱 32S/2涤粘
3、交织织物 union
纬纱:20S/1涤粘
交织织物:用不同纤维的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织物。
织造学知识点总结

织造学知识点总结织造学是纺织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研究纺织品的织造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学科,主要研究纺织品的构造、花色、质地和强度等技术问题。
本文将对织造学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织造工艺、机织物结构、织物性能和常见的织造设备等。
一、织造工艺1. 织造工艺简介织造是指利用纱线进行交织,通过织造机械将经纬纱线交织成织物的加工工艺。
织造工艺包括经编、纬编和织物整理等阶段。
经编是指经纱的编织,通过经纱的提纬和穿梭运动将经纱和纬纱交织在一起,形成织物的基本结构。
纬编是指纬纱的编织,通过纬纱的提花和交叉运动将纬纱和经纱交织在一起,完成织物的织造。
织物整理是指对织物进行后整理,包括剪边、熨烫、染色、印花等工艺。
2. 织造工艺的影响因素织造工艺的质量和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纱线质量、机织机具的选型、机织工艺的设置和织物整理处理等。
纱线质量对织造工艺的影响很大,纱线的品质好坏直接影响织物的质量。
机织机具的选型也很重要,不同的织机适用于不同的织造工艺,选择合适的织机对于提高工艺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此外,机织工艺的设置和织物整理处理也会对工艺产生重要影响。
3. 织造工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织造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织造工艺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市场对高性能、多功能、高品质织物的需求,因此,新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正在不断涌现。
目前,织造工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环保化。
数字化和智能化是织造工艺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织物的复杂花色和结构,提高织造效率。
柔性化是指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生产能力,可以根据订单量和需求量随时调整织机的生产计划。
环保化是指在织造工艺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推动绿色制造。
二、机织物结构1. 机织物的构造机织物是指通过织机将经纱和纬纱交织成织物的纺织品,其构造主要包括织物的基本结构和纹样的装饰。
织物的基本结构包括纱线的提纬方式、经纬比例和纱线的密度等。
服装面料的组成

一、服装面料的组成材质名称功能麻是一种植物纤维,被誉为凉爽高贵的纤维,它吸湿性好,放湿也快,不易产生静电热传导大,迅速散热,穿着凉爽,出汗后不贴身,较耐水洗,耐热性好。
桑蚕丝天然的动物蛋白质纤维,光滑柔软,富有光泽,有冬暖夏凉的感觉,磨擦时有独特的“丝鸣“现象,有很好的延伸性,较好的耐热性,不耐盐水浸蚀,不宜用含氯漂白剂或洗涤剂处理。
粘胶以木材、棉短绒、芦苇等含天然纤维素的材料化学材料加工而成,也常称人造绵,具有天然纤维的基本性能,染色性能好,牢度好,织物柔软,比重大,悬垂好,吸湿性好,穿着凉爽,不易产静电、起毛和起球。
醋酯纤维由含纤维素的天然材料经化学加工而成,肯有丝绸的风格,穿着轻便舒适,有良好的弹性和弹性回复性能,不宜水洗,色牢度差。
涤纶属于聚酯纤维,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回复性,面料挺括,不起皱,保形性好,强度高,弹性又好,经久耐穿并有优良的耐旋旋光性能,但容易产生静电和吸尘吸湿性差。
锦纶为聚酰胺纤维,也是所谓的尼龙,染色性在合成纤维是较好的,穿着轻便,又有良好的防水防风性能,耐磨性高,强度弹性都很好。
丙纶外观似毛戎丝或棉,有蜡状手感和光泽,弹性和回复性一般不易起皱比重小,轻,服装舒性好,能更快传递汗水使皮肤保持舒适感,强度耐磨性都比较好经久耐用,不耐高温。
氨纶具有优良弹性又称弹力纤维,也称莱卡,弹性好,手感平滑,吸湿性小,有良好耐气候和耐化学品性能,可机洗,耐热性差。
维纶织物外观和手感似棉布,弹性不佳,合湿性好比重和导热系数小,穿着轻便保暖,强度耐磨性较好结实耐穿,有优良耐化学品,日光等性能。
纯麻细纺具有细密、轻薄、挺括、滑爽风格,有较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感。
夏布是中国传统纺织品,织物颜色洁白,光泽柔和,穿着时有清汗离体、挺括凉爽的特点。
交织麻织物质地细密、坚牢耐用,而面洁净,手感均比纯麻织物柔软,穿着舒适。
派力司是羊毛混合涤纶,表面光洁、质地轻薄、手感爽利、挺括搞皱、易洗涤易干,有良好穿着性能。
针织的概念

针织的概念针织的概念:针织是一种纺织技术,涉及织物结构、材料选择、生产工艺、服装设计、纺织品开发、机器设备、品质控制、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1.织物结构织物结构是指针织物的基本构造和组织形式。
针织物是由多个线圈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连接而成,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
根据织物结构的不同,针织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平针织物、罗纹织物、双面织物等。
2.材料选择针织所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包括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以及涤纶、尼龙、腈纶等化学纤维。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进行选择。
3.生产工艺针织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编织和缝制两个环节。
编织是针织物生产的核心环节,通过针织机将纤维材料加工成线圈结构。
缝制是将编织好的布片进行缝合和整理,使其成为符合要求的成品。
4.服装设计针织服装设计是针织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针织服装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面料特点和使用场合,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款式和花型。
同时,还需要考虑服装的舒适性、透气性和保暖性等方面的因素。
5.纺织品开发针织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针织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服装领域。
针织品开发已经拓展到了家居、汽车装饰、医疗用品等多个领域。
针对不同领域的需求,开发出符合要求的针织品,是推动针织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6.机器设备针织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主要包括针织机、横机、圆机等。
不同的机器设备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针织机器设备的种类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
7.品质控制品质控制是针织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品质控制包括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成品的质量检验等方面。
通过严格的品质控制,可以保证针织品的品质和性能符合要求。
8.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针织技术的发展也伴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材料选择方面,使用环保材料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是越来越受到重视。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
3.2.2 基本组织
在组织循环中,满足下列条件的组织为基本组织: ① 完全经纱数与完全纬纱数相等,即 Ri=Rw。 ② 其飞数为常数,即 Ri=Rw=常数; ③ 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为纬
(经)组织点。 基本组织又常称为三原组织,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
经向紧度:Ej=dj/a×100 纬向紧度:Ew=dw/b×100 总紧度: Ez=[dj×b+dw(a-dj)]/ab×100
=Ej+Ew−Ej×Ew/10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织物概述
(2) 针织物的结构参数 ①匹长、幅宽、厚度和重量。纬编针织物的匹长多由匹重、
幅宽和每米重量而定。经编针织物的匹长多由定重方式而定。 汗布匹重为12kg±0.5kg;绒布匹重为13~15kg ±0.5kg。 经编针织物幅宽随品种和织物结构而定, 一般为150~ 180cm;纬编针织物幅宽为40~50cm,主要决定于针织 机规格、纱线和组织结构。汗布重量为100136g/m2;经 编外衣布为150~260g/m2;衬衣布为80~100g/m2。 ②线圈长度。线圈长度是指针织物上每个线圈的纱线长度, 单位为毫米(mm)。线圈长度不仅决定针织物的密度,而 且影响针织物的脱散性、强伸性、耐磨性、抗起毛起球性(1) 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是所有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如图3-5所示。
其组织参数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
①Ri=Rw=2 ②Sj=Sw=1 平纹组织常用分式 1∕1 表示,分子表示经组织点,分母表示
纬组织点,称为一上一下。平纹组织的经纬组织点数相同, 为同面组织。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经纱就交织一次, 故纱线上下屈曲的次数最多,任何两根相邻的经(纬)纱由 于交错的纬(经)纱存在都不能靠近。 平纹组织织物有挺括、坚牢、布面平整和结构稳定的特点。 通过纱线的粗细、捻度、结构和色彩等以及经纬密度的变化 配置来体现织物的不同外观效应。在服用织物中的应用极其 广泛。其典型品种包括平布、府绸、帆布、派力司、凡立丁、 法兰绒、纺、绉、纱、绢、薄花呢、夏布等。
(2) 组织循环
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排列规律在织物中重复出现为一个
组成单元时,该组成单元即称为一个组织循环或一个完全组
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
(3)经面组织、纬面组织和同面组织 一个组织循环中,经组织点多于纬组织点时为经面组织;纬
组织点多于经组织点时为纬面组织;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 数相等时为同面组织。 (4)浮长 凡连续浮在另一系统纱线上的纱线长度称为浮长,可分为经 浮长和纬浮长。 (5)飞数 在组织循环中,同一系统纱线(经纱或纬纱)中相邻两根纱 线上相应的经(纬)组织点在纵向(或横向)所相差的经 (纬)纱根数称为飞数。Sj表示经向飞数, Sw表示纬向飞 数。如图3-6所示,Sj=3,Sw=2。组织循环中,飞数为常 数的织物组织称为规则组织,飞数为变数的称为变则组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织物概述
③厚度。机织物的厚度是指在一定压力下织物的绝对厚度, 单位为毫米(mm)。机织物的厚度影响其保暖性、透气性、 悬垂性、耐用性、重量和风格等。 ④重量。织物的重量单位常为每米克重(g/m)或每平方米 克重(g/m2)。重量不仅影响服装的服用和加工性,也是 计价的主要依据。棉织物重量为70~250g/m2;精纺毛织 物重量为130~350g/m2;粗纺毛织物重量为300~ 600g/m2;薄型织物重量为20~100g/m2一般夏季服 装面料重量为195g/m2以下,冬季服装面料重量为 315g/m2以上。 另一衡量重量的指标是体积重量,是指织物单位体积内的重 量,以g/cm3表示,用以衡量织物的毛型感。 ⑤ 密度和紧度。当纱线细度一定时,机织物的稀密程度可由
纬纱相交处,凡经纱浮于纬纱之上的称为经组织点(或经浮 点),凡纬纱浮于经纱之上的称为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通常用实线图和组织图(又称意匠图)来 表示。如图3-5所示。 实线图是用图形描绘出经纱和纬纱在织物中的实际交织状况。 其优点是形象直观,便于机织物结构的理解和研究;但仅适 用于较为简单的组织,较复杂和大型花纹的绘制较难。
(g/m2)来计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织物概述
用于服装的一般絮片为100~600g/m2、热熔絮棉为 200~400g/m2、太空棉为80~260g/m2、无胶软棉 为60~100g/m2。
② 厚度。非织造物的厚度是指在承受规定压力下织物两表面 间的距离(mm)。鞋衬里用非织造布厚度为0.7mm,帽 衬用非织造物厚度为0.18~0.3 mm,鞋用非织造物厚度 为0.75mm,带用非织造物厚度为1.5m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织物概述
交织物具有明显的经纬各向异性。其品种有丝毛交织物、棉 麻交织物等。
3. 按染整加工工艺分类 ①原色布。原色布是指未经过任何染整加工的、呈现出纤维原
色的织物。 ②漂白布。漂白布是对原色布进行练漂加工得到的织物。 ③染色布。染色布是指以匹染加工而得的有色织物,主要以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织物概述
③密度。当纱线原料和细度一定时,针织物的稀密程度可由 密度表示。针织物的横向密度是指沿线圈横列方向5cm长度 具有的线圈纵行数。纵向密度是指沿线圈纵行方向5cm长度 具有的线圈横列数。总密度是指5cm×5cm内的线圈数, 等于横密和纵密的乘积。横密与纵密之比为密度对比系数。
长通常由织物的种类和用途而定,对于机织物而言,通常情 况下棉织物匹长为30~60m,精纺毛织物匹长为50~ 70m,粗纺毛织物匹长为30~40m,丝织物匹长为20~ 50m,手工夏布匹长为16~35m等。 ② 宽度。机织物的宽度指织物的门幅,一般用厘米(cm) 表示。幅宽根据生产设备参数、织物用途和产量等因素而定。 一般地,棉织物幅宽为80~120cm和127~168cm;精 纺毛织物为143cm、145cm和150cm;丝织物为70~ 140cm;夏布为40~75cm。
3.1 织物概述
服装面料的构成对服装的外观风格、使用时的物理性能和服用 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服装面料多为棉、毛、丝、麻、化学纤维 的机织物和针织物,纤维纺成纱线再到纱线织成织物是完成大 多服装面料的必要过程,织物是构成服装面料最直接的材料。
3.1.1 织物的分类
1. 按织物的生产加工方式,可分为: ① 机织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
经面缎纹是指织物正面呈现的经浮长多,而纬面缎纹是指织 物正面呈现的纬浮长多。在意匠图的绘制上,经面缎纹采用 经向飞数(沿经向从下往上计数),而纬面缎纹采用纬向飞 数(沿纬向从左往右计数)。图3-8为五枚二飞经面缎纹的 组织图。
色为主。 ④色织物。指先进行纱线染色然后制成的织物,图3-1。 ⑤印花布。指在色织物或漂白布上进行印花的织物,图3-2。 ⑥其他印染整理织物。除以上所述的染整织物外,还有轧花、
发泡起花等印染方法,以及树脂整理等功能性整理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织物概述
3.1.2 织物的结构参数
1. 机织物的结构参数 ① 匹长。即织物长度,一般用米(m)表示。织物的实际匹
2. 按织物的组成材料分类 ① 纯纺织物 由单一的纤维材料构成的织物称为纯纺织物。所使用的纤维
材料性能在此织物中有充分体现。 ② 混纺织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混纺成纱而制成的织
物称为混纺织物。混纺织物的不同纤维材料的配置可使各种 纤维材料的性能优势互补。 ③ 交织物 交织物是指织物经纱和纬纱原料不同,或者经纬纱中一组为 长丝纱;一组为短纤维纱交织而成的织物。
的组织点将长浮线固定在织物中。每根经(纬)纱的单独组 织点分布均匀,并为两边的长浮线所“遮盖”。组织参数为: ① Ri=Rw ≥ 5 (但不能为6); ② 1 < S< R-1, 飞数S为常数; ③R与S互为质数。 缎纹组织常称为a枚b飞经(纬)面缎纹。有时也用分式表示, 其中为完全循环数, 为飞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
浮线比平纹组织更长,使得经(纬)纱较容易靠拢。所以斜 纹织物较为柔软,光泽较好,但强力和身骨比平纹差,可增 加织物密度来弥补强力的降低。斜纹组织在服用织物中应用 非常广泛,如牛仔布、卡其、华达呢、哔叽、绫、羽纱等。
(3) 缎纹组织 缎纹组织是使经(纬)纱在一个组织循环中尽量长而用单独
第3章 服装用织物的基本结构
3.1 织物概述 3.2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 3.3 针织物的组织结构 3.4 非织造布的结构、工艺及应用
第3章 服装用织物的基本结构
【知识目标】 机织物组织的描述、组织类型、特点及用途;针织物组织的 描述、组织类型、特点及用途;非织造布的工艺与应用。
【能力目标】 能比较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的结构差异;能比较不同 组织的机织物或针织物的服用性能差异和用途差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织物概述
密度表示。机织物的经向密度(或纬向密度)是指沿织物纬 向(或经向)单位长度中纱线排列的根数,单位为根 /10cm, 丝织物或根/1cm表示。纱线计数方法如图3-3所 示。
当织物中纱线的粗细不同时,单纯的密度度量不能完全反映 织物中纱线的紧密程度。必须同时考虑经纬纱线的细度和密 度,可采用织物的相对密度,即紧度来表示。如图3-4所示, 织物的总紧度是指织物中纱线的投影面积与织物的全部面积 之比。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③ 密度。非织造物重量与表观体积的比值(g/cm3)。
上一页 返回
3.2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
织物组织结构是纤维材料和纱线结构之外的影响织物外观性能、耐 用性能、舒适性能和保养性能的重要参数。
3.2.1 机织物组织的基本概念
(1)织物组织及其表示方法 机织物内经纬纱线相互上下沉浮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