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二首(二)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 第二单元 诗意地栖居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意地栖居4中国现代诗二首(一)再别康桥》209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2213年下高一年级语文科学案使用时间年月日班级_____小组______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______沅江三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导学案第1页(共4页)《再别康桥》导学案编制人:刘伟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感知本诗的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情感美、结构美。
2.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重点、难点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2.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是难点。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直至成诵,有助于把握作者在本诗中情感的转换2.从分析语言入手,学会咀嚼语言,分析不同词语呈现出的不同意味3.运用“三美”理论体会本诗,从韵律、形式、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预习案【自主研习】Ⅰ教材助读一、走近作者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序,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1921年入剑桥大学学习。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等。
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二、了解背景康桥,即英国著名剑桥大学。
有70几位剑桥学子获诺贝尔奖,6位英国首相,牛顿、培根、拜伦、罗素、维根斯坦以及查尔斯王子都曾是这里的学子。
动静自如的人才,俯拾即是。
1920年,诗人曾游学于此,于是康桥成了他的“精神依恋之乡”诗人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诗人意识是康桥给的胚芽的。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 第二单元 诗意地栖居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
哲思短章 困境即是赐予
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 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 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 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 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 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强,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 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 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o (5)翘( qiá )首 (6)翘( qià )着尾尖 o . . n (7)火焰( yà ) (8)炎( yá )热 . . n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2.辨形组词
开kěn (1) 诚kěn
垦 恳
雾ǎi (2) 和ǎi
霭 蔼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 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 事,而它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自己帮自己了! 反正以后只要鸡鸣时,我就当做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 想,鸡鸣声对我还算是有益处呢”! 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 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 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渡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 平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 值。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意地栖居4中国现代诗二首(一)再别康桥》197教案教学设计讲

再别康桥教案【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2。
通过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诗歌的真情,进而拉近学生与诗的联系,鼓励学生在喜欢的基础上多写写新诗。
【教学重难点】1。
把握和分析意象。
2。
感受诗歌的真情。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创设情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1。
设计理由: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2。
在这个环节中,适当介绍作者。
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1。
抒情诗。
2。
目的是从这个问题切入到下一个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1。
请同学们品味第二小节的“金柳”,“金柳”怎么会是“新娘”呢?为何我们联想不到?这是不是与作者的情感有关系?2。
“金柳”“新娘”就是赋予作者情感的形象,我们叫做意象。
3。
理解“意象”要发挥想象,我们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
接下来,作者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艳影”是什么?请同学们想象美丽的影子,荡漾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愫?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体验这种萦绕在心头的情感。
4。
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小节。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荡——漾”的味道来。
四、进入第三小节,作者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1、请一位同学先朗读,适时引导其回答。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变得强烈了?“我甘心变成一条水草!”3、请同学们想象“青荇”在招摇,“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与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组合成一幅怎么样的画面?这样的写作叫做“绘画美”。
4、请同学们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甘心”二字饱含的幸福感。
五、通过指导朗读进入第四小节,作者为何说“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的跳跃,这里的“虹”原来是“彩虹似的梦”。
中国现代诗二首(二)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 第二单元 诗意地栖居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戴望舒的过激行为,终于让绛年开始正视他的感情。她勉强 答应与他先订婚。但随后又提出一个条件,他必须出国求个学 位,回来有稳定收入才可。 戴望舒为了一份爱情,不情愿又必须地踏上了“达特安”邮 船赴法留学。在国外的几年,戴望舒根本没有心思学习。 而绛年呢?在与戴望舒分别之后,据说,她与一个冰箱推销 员恋爱了。可不久,戴望舒就在国外风闻。这样,他就更没心思 读书了。他在国外没有拿到任何学位,倒是翻译了很多书。 他回国后,找到绛年,当得知这一切都是真的时,他难以压 抑心中的怒火,当着施家父母的面,打了绛年一巴掌,既而结束 了他们之间长达8年的恋爱。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与上面这些诗文相隔60余年后,在1998年元月15日和8月13 日,88周岁的卞之琳先生分别书写了两篇千字悼文《忆尘无》和 《脱帽志哀》,用现世的沧桑心情追怀以往春华:“所虑者,我 没有‘浮世绘’的作者以及永井荷风、知堂先生的手段,写出来 的东西,不能使人‘泣’,使人‘喜’,使人‘醉’,使人‘可 亲’,‘可怀’耳。大勇者„„在某一个时候,还不得不对晓风 残月,轻轻叹一声气,这灵魂暂时‘柔软’,也是人所共有的。 这样,我的简单的两句话深化了,醇化了,我再想说什么呢,不 只合到此为止吗?”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戴望舒认识施绛年缘于她的哥哥施蛰存。戴望舒被这个美丽 的少女深深吸引。他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时,他在诗 的扉页题字给绛年,大胆向她表白。但绛年对戴望舒更多的是一 份敬重之心。 她比他小5岁。对戴望舒写的诗并不以为意,甚至在看到他 给她写的诗句时,也没有丝毫被打动。绛年的冷漠让戴望舒痛苦 不堪。有一回,戴望舒终于无法忍受这恋爱的折磨,用跳楼自杀 来向绛年求爱。
中国当代诗二首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第二单元诗意地栖居

中国当代诗二首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第二单元诗意地栖居6中国当代诗二首哲思短章驴的哲学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看得起自己。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折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
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便开始哭得很凄惨。
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
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
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修身名句自强1.人一能之,己百能之;人十能之,己千能之。
――《礼记中庸》赏读:如果自己不如别人聪明,那么别人花一分力气就能学好的,自己就花百分的力气学好它;人家花十分的力气能学好的,自己就花千分的力气学好它。
这句话说明人要自强,不甘落后。
有了自强的心态,必然会勤奋。
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赏读:这句话强调重在实践,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汲取。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意地栖居4中国现代诗二首(一)再别康桥》203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自读诗歌,把握诗意。
2.理解三美,明确意象。
3.背景探幽,把握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2.探究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歌的绘画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意象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课(疑此诗中有佳句,为君寻取拟芳名)2014年有部特别火的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剧中主人公为何以琛、赵默笙,不知道大家看过没?《何以笙箫默》之所以收视率高,在于导演所取得极富诗意的名字,大家能猜出来出自那一首是吗?学生回答(《再别康桥》)。
具体到诗句,是哪一句呢?生答(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
正所谓疑此诗中有佳句,为君寻取拟芳名。
也从侧面反映出《再别康桥》的影响力。
今天,我们一起赏析《再别康桥》。
(二)初读感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学生自读,理解诗意。
2.学生朗读,师生互评。
3.初步感知诗歌之美,美在何处?(音乐美、建筑美)(三)探究意象,把握情感(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首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即是通过景物描写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大家沿着诗歌节次找找都有哪些意象?(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清潭、康河……)让我们沿着这些意象开始寻美之旅。
1.第一节学习(1)教师诵读第一节。
(2)提问:我们所知道的都是与人告别,如:执手相看泪眼、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为什么这首诗歌却“作别西天的云彩”?(学生那探究思考)教师点拨补充:与物告别,是一种单方向的告别方式,目的在于突出自我的情感。
诗人在和他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回忆进行对话,这种情感是隐藏在心头的秘密,大声喧哗是不合适的,只有把脚步放轻、声音放低才能进入会议的氛围,才能沉浸在自我的情感之中,诗歌在清新之中略带伤感。
2.第二节学习(1)学生朗读。
(2)这一节最典型的特征是采用古典意象来表达情感,是哪个意象呢?(金柳)古典诗词中写柳的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表达离别的不舍;“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正是“几条杨柳,沾来多少泪痕”。
【推荐】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意地栖居第4课中国现代诗二首一课件语文版必修1

(2)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诗坛上屈指可数的大诗 人之一,20年代末到30年代盛极一时的“新月派”主将。他的诗,风格 欧化,流动着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情感真挚、充沛,有《再别康桥》等 许多名篇传世。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二、背景展示
(1)1926年,闻一多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民不 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 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冷却了的爱和期望,奠定了《死水》 的深层根基。 (2)1921年,徐志摩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 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 的日子。《再别康桥》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 了一种含着淡淡的忧愁的离情别绪。
答案
4.新格律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在这首诗中是怎样 体现的? 答案 诗歌双行押韵,每节一韵,从内在的韵律看,每句四顿,富有音乐美; 诗人以富有色彩感的词藻,给人以视觉的绘画美;从诗歌的结构看,每节四 句,每句九字,排列整齐,富有建筑美。
答案
(二)阅读《再别康桥》,回答问题。 5.《再别康桥》的开头一节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结 尾一节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轻轻”与“悄悄”可 以互换吗?为什么? 答案 不可以。“轻轻”放在第一节,为全文定下轻灵、潇洒的基调,为下 文抒写自己对母校“彩虹似的梦”做铺垫;而“悄悄”放在结尾一节,与上 节中的“沉默”呼应。开头的“轻轻”重在表达来时欢欣愉悦的心情,结尾 的“悄悄”重在表达去时黯然神伤的情感。
答案
6.《再别康桥》中,你认为哪些词语或句子体现了诗人的匠心? 答案 (1)“招摇”。青荇随水流晃动的姿态在诗人眼里是轻松自在的,又 仿佛在招手欢迎。“招摇”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2)“漫溯”。既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依恋,显现了诗人潇洒的风采,也给 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3)“轻轻”和“悄悄”。“轻轻”侧重客观状态,而“悄悄”着重主观意 向。写出了诗人不愿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一往 情深,营造了寂然无声、依依惜别的氛围。 (4)比喻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一:2.5《中国现代诗二首(二)》ppt精讲课件(有答案)

◆ 知识链接 ◆ 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求“
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 的《现代》杂志。这一诗派既受益于法国象征诗“纯粹诗歌 ”观念的影响,又与20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征诗派 的诗美追求一脉相承。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 何其芳、废名、林庚等。其诗意核心是象征主义。他们善于 借助感性对应物,用暗示象征的方式,在主客融会、双向同 化的过程中超越客体的表象世界,传达内心各种幽微难明的 个人化情意。
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寂寞》)
语文课件
1.如何理解《雨巷》第一节前三句的内容? 我的理解:诗歌开篇,即推给我们一条淅沥着绵绵细雨、阴 冷、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 再加上蒙蒙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悠长”一词的重 叠运用,奠定了诗歌舒缓悠扬的节奏。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 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衬 托出“我”撑着一把油纸伞,在雨中彷徨的形象,给读者以想 象的空间。
语文课件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 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 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 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 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 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随堂练笔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宋祁的《玉楼春》时说: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从通感 的角度说一说“闹”字的妙处。
长长的青石板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
雨 巷 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
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 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抗战爆发 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耕耘》《星岛日报·星岛》副刊和 《顶点》等杂志。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 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1949年6 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 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静美貌,但是她的个子很高,与我爸爸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很相
配,气质与《雨巷》里那个幽怨的姑娘相似。”
那么果真如此吗?在戴望舒的几次情感中,不难看出,他对
施绛年用情最深。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戴望舒认识施绛年缘于她的哥哥施蛰存。戴望舒被这个美丽 的少女深深吸引。他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时,他在诗 的扉页题字给绛年,大胆向她表白。但绛年对戴望舒更多的是一 份敬重之心。
这所学校在他家西南方向的珠宝巷内;他14岁入杭州宗文中学读
书,这所学校又在他家东北方向的皮市巷内;他上小学和中学,
都得走过好几条长巷。戴望舒发表《雨巷》时,年仅23岁。因
而,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想,这位诗人对当时刚刚过去的童年和少
年的记忆,那朝朝暮暮所走过的江南雨巷,一条又一条,一程复
一程,该为他灵感的得来、意象的摄取提供了多么厚实的生活基
位,回来有稳定收入才可。
戴望舒为了一份爱情,不情愿又必须地踏上了“达特安”邮
船赴法留学。在国外的几年,戴望舒根本没有心思学习。
而绛年呢?在与戴望舒分别之后,据说,她与一个冰箱推销
员恋爱了。可不久,戴望舒就在国外风闻。这样,他就更没心思
读书了。他在国外没有拿到任何学位,倒是翻译了很多书。
他回国后,找到绛年,当得知这一切都是真的时,他难以压
(2)卞之琳(1910-2000),诗人、学者。江苏海门人。著有诗 集《三秋草》《鱼目集》《十年诗草》等。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他家的周围都是悠长的小巷,大塔儿巷和小塔儿巷从东向西
蜿蜒,皮市巷和华光巷横贯南北;他8岁入杭州鹾务小学读书,
的秘密。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修身名句·仁爱 1.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赏读:为了祖国利益忘记了自己的小家,为了公众的利益忘 了个人的利益。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赏读: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 牲性命以成全大义。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础。也许是他太熟悉雨巷了,太思念雨巷了,于是往昔在雨巷的
足迹,便像梦一般地飘来、涌来,这便是他写《雨巷》的原因,
或者换言之,这便是他灵感的触发点。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2)1935年上半年,卞之琳到日本考察学习五个月。归国后到 山东济南高级中学任教。任教期间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断章》 《寂寞》。这些诗的创作使作者逐步迈入诗坛。
抑心中的怒火,当着施家父母的面,打了绛年一巴掌,既而结束
了他们之间长达8年的恋爱。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戴望舒的初恋就这样结束了,却加深了他内心自卑的情绪。 在他以后的婚姻中,绛年留给他的阴影总是时不时地出现,以至 于他与穆丽娟结婚后,很快就冷淡她,不与她说话交流,当她是 个局外人。穆丽娟晚年时依然对戴望舒耿耿于怀。她说:“他对 我没有感情,他的感情完全给了施绛年去了。”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3.审美视窗
戴望舒的初恋
戴望舒死时45岁。这个现代派诗人,一生的恋情没有一桩完
满。后来虽有过两次婚姻,但他内心一直无法忘却的女子是他的
初恋,那个名叫施绛年的女子。
据戴望舒的长女戴咏素说:“我表姐认为,施绛年是‘丁香
姑娘’的原型。施绛年虽然比不上我妈以及爸爸的第二任太太杨
她比他小5岁。对戴望舒写的诗并不以为意,甚至在看到他 给她写的诗句时,也没有丝毫被打动。绛年的冷漠让戴望舒痛苦 不堪。有一回,戴望舒终于无法忍受这恋爱的折磨,用跳楼自杀 来向绛年求爱。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戴望舒的过激行为,终于让绛年开始正视他的感情。她勉强
答应与他先订婚。但随后又提出一个条件,他必须出国求个学
5 中国现代诗二首二
哲思短章
大海里的船
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1894
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
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
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及在保费方面带来的
可观收益,最后决定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现在这艘船就
慰这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
当他在萨伦船舶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忽然有一种想法,为
什么不让他们来参观参观这艘船呢?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历史
抄下来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商界的
委托人请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 它使我们知道: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虽然屡遭挫折,却能够坚强地百折不挠地挺住,这就是成功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荡》
赏读:别人送我个桃子,我报答他个李子。对方给我多大好 处,我也应该以相应的好处回报他。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1.作家作品
知识卡片
(1)戴望舒(1905-1950),笔名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 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6年发表处女作《凝泪 出门》。
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不过,使这艘船名扬天下的却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当
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尽管这不
是他的第一次失败的辩护,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
而,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总有一种负罪感。他不知该怎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