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标识方法规定
3-产品摆放及标识管理规定

产品摆放及标识管理规定一、目的及范围:规定生产车间对现场产品摆放和标识职责、权限及方法,做到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防止现场产品的误用、错用,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适用于生产现场所有产品(毛坏、半成品、成品、废品及待处理品)的摆放及标识。
二、职责1、各工序操作人员、质检员负责相关产品的摆放及标识。
2、各车间负责对本车间范围内产品摆放及标识的实施和监督。
3、生产部负责对现场产品摆放及标识的检查。
三、实施细则1、产品的摆放(1)除正在加工或在输送链上流转的产品外,其他产品都必须放置在指定的木制托板或转运车上,不允许落地。
(2)废品放置在刷有红色油漆的托板上,待处理品放置在刷有黄色油漆的托板上,其他产品放置在原色木制托板或转运车上。
(3)放置在托板上的产品堆放高度≤1.80米。
(4)堆放在托板的产品为防止碰伤或滑动摔落,每层可用纸皮或塑料垫隔开(表面车亮产品加工后不得堆放在托板上)。
放置在转运车上产品为防止碰伤,车轮高度≤5英寸的每排放置5件。
车轮高度>5英寸的每排放置4件。
(5)车轮不允许在地上滚动,废品必须当班清走,送到指定的废品区内,并定期办理退库手续。
(6)所有产品都必须分类摆放在《生产管理定置图》所规定的区域范围内,不允许超出边界线。
摆放要整齐,木托板和转运车要与边界平行或垂直。
(7)合格品摆放在白色区域线范围内,待处理品摆放在黄色区域线范围内,废品摆放在红色区域线范围内。
2、产品的标识(1)除正在加工或正在输送线上流转的产品及正在转运的产品外,其它产品均应做好状态标识。
正在转运的产品转运人必须熟悉所转运产品的状态,放到指定区域后及时做好标识。
(2)转运车上标识均应按《产品标识卡》的内容正确填写,并将标识牌放置在每架产品的醒目位置,方向要统一。
(3)《产品标识卡》的内容包括:产品代码、颜色、数量、状态、所在工序、待转工序、标识人、日期及备注。
(4)产品由上工序转入下工序后,接收人应及时做好《产品标识卡》的更换。
关于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标识方法规定

关于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标识方法规定为防止零部件的误用和混用,防止产品混淆,必须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进行标识,特规定如下:1、半成品标识规定1.1 定子冲片和转子冲片分类堆放,并挂上标识牌,写上型号。
1.2 定子铁心:在定子铁心外圆上用记号笔写上型号和铁心长度。
冷轧片的需注明硅钢片材料,如“冷470”、“冷660”等。
(叠压工负责)1.3定子线圈:在定子线圈的引线头上挂上标牌,可用绝缘纸裁成条状,上面写工号、型号、功率。
特殊电压或有服务系数的线圈上再另挂一正方形标识牌,上面写电压频率或者服务系数。
(绕线工负责)。
嵌线时将定子线圈上的标识移植绑扎在线圈端部(嵌线工负责)。
1.4浸漆定子:浸漆后根据嵌线时做好的标识,在定子端面贴上不干胶,胶纸上应有型号、工号、基本技术要求等详细信息(浸漆工负责)。
1.5压装定子:根据浸漆定子标识信息在机座上订上铭牌,在铭牌下的散热片上贴上带有工号的铝牌。
一直流转到成品电机入库。
(订铭牌人员负责)1.6 成品转子:采用不干胶贴在轴头的轴套外面,并在外面绕包一层透明胶带,以防脱落。
(动平衡人员负责)1.7 轴:分类摆放,在周转轴架上挂标识牌进行分类,标识牌上写上型号。
(轴加工人员负责)1.8 机座:金工加工后在底脚板侧面用白色记号笔写上型号和安装型式。
(车加工人员负责)1.9 机盖:普通机盖入库时按类堆放,以挂标识牌方式进行标识,写上型号。
特殊B3机盖在机盖外圆侧面用白色记号笔写上客户名和型号;特殊B35、B5机盖在法兰面下面写上客户名和型号。
(车加工人员负责)2.0内外盖(外协加工):在端面用记号笔写上止口高度。
2、半成品标识管理2.1 生产计划科、各车间主任、检验员、车间工艺员负有督促标识实施人员进行标识的责任。
2.2 在操作工自检、工艺纪律检查、检验员专检、技术质量部组织过程质量审核时,均应检查产品标识实施情况和标识的正确性,并由技术质量部考核。
制造部2010.10.6。
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的方法和管理规定

武汉联宇技术有限公司
请示报告
联宇请字[2015]00*号
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的方法和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规范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正常有序进行,乱堆乱放现象,技术状态的管理,产品质量能够溯源、追究问责、解决质量纠纷,更好的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部、仓库、软件部。
三.具体规定
仓库应对采购回的原材料及生产合格的半成品入库后进行标识(这些标识包括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名称,数量,划分区域等);在产品出厂发货时,仓库应在产品包装表面对产品进行型号或编号辨别性的标识。
质量管理部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产品检验和试验状况进行标识,应采用标记法进行。
绿色(合格)、黄色(返工)、红色(不合格),质量管理部应以产品贴标形式对产品状态进行区分及隔离。
生产车间对半成品、成品、待检品、调试测试区等进行区域划分。
车间生产合格的出厂产品由生产部编写产品型号与出厂编号提交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必须将标有产品型号及出厂编号的合格证贴上,并对产品编号及型号存档记录。
必须具有唯一性,能达到可追溯的目的。
软件部应对软件产品的版本号、功能版本登记。
在产品交付后,软件版本有
更新时,需及时更新并替代原有版本并登记记录,必须具有唯一性,能达到可追溯的目的。
以上部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中需要标识的每个环节对产品进行唯一性标识,标识需清晰,必要时进行登记存档,能达到可追溯性,检索的目的。
产品标识方法

产品标识方法
为了有效识别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及产品,防止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混淆,同时实现可追溯性,应对原材料、过程产品和产品按规定予以标识,具体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原材料的标识
1、领入车间的原材料,或车间内剩余或暂存的原材料,在车间内指定区域分种类、分规格分别存放,摆放整齐,并建立台账记录规格、数量、每日耗用情况。
2、车间内散装或零碎的材料,存放于指定的专用容器中,并摆放整齐。
二、半成品的标识
1、车间过程实现的产品,在工序或设备上正在生产加工的可不予标识。
设置检验点的,如配料等,应设牌或挂卡标识过程产品名称或区域。
2 车间各工序结束时的过程产品,应放置于适宜的场所或区域,需要时予以标识,内容包括工序、数量、日期等。
3 生产过程设置检验点的过程产品,尚未检验的挂“待检”牌,检验合格的挂“合格”牌,不合格的挂“不合格”牌。
4 各车间或区域根据需要设置“废料”或“废品”位置。
5 产品或过程产品的检验或试验状态分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判(待定或质检待处理)四种,需要时应分别放牌或挂牌进行标识。
三、产(成)品的标识
1 车间内产品(成品)的标识
车间内暂存的产品,应设指定区域存放,并按品种、规格、级别分别摆放整齐,必要时挂卡或设签标识其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数量(重量)等。
2 仓库内产品的标识
2.1 入库的产品应分品种、规格、日期分别存放,并设签标识,内容包括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批号)、数量(重量)等。
必要时应写明管理人或保管人。
2.2 不合格的产品不应入库,待判或待处理品应在仓库内指定区域或场所存放,并单独予以标识。
产品标识管理办法

产品标识管理办法一、目的:确保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标识,确保产品的用途得到保证。
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追溯。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底座和绞车加工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标识。
三、职责:1、质检部和生产部负责办法的归口管理,并负责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现场标识。
2、供销部负责销售底座和绞车的可追溯记录。
四、工作程序:1、标识的分类标识的类别主要有标牌、铭牌、区域、书面文件或记录以及颜色。
2、标识的对象标识的对象包括主要原材料和外协件/外包产品(无法存放到库房内),库房内各类材料以及半成品和成品。
3、检验状态分类按检验状态分类有合格、不合格、待检、待处理、报废五项。
4、标识及具体的编号方法①对各类原材料的标识供销部负责通知生产部做好材料入库准备,并将其放在指定的待检区域内,质量部配合对材料进行验收,生产部负责标识—主要原材料(底座和绞车的A类材料)以区域划分合格或不合格,并在主要原材料上用红色油漆进行标识。
②对外协外包产品的标识外协、外包产品经检验合格后应在其表面醒目位置用红色油漆进行标注,并与合格的外包产品隔离开,防止混用;其他库存物资用标牌进行表示和可追溯。
标牌内容包括:名称、型号、规格、材质、批号等;无法存放到库房的原材料和外协/外包产品应按规定进行存放,《原材料检验单》和《入库单》上应记录供方名称、产品、材质、规格、数量、批号、日期等内容作为标识的可追溯。
③对半成品的标识生产现场应按规定设置合格区、不合格区和待检区以及成品区和半成品区,并在各工序相应的位置粘贴不合格标识和待检表示,合格的半成品可不作标识,各类记录需进行标识时,应在相应的《焊接操作记录》、《工序流转卡》上填写材质、生产编号、加工日期、操作者等作为标识和可追溯;报废的产品用红色油漆在其醒目位置打“×”标识并放置到不合格区,避免混用;生产现场各设备、工装夹具、检验状态区域应按《定置管理图》的规定进行设置并标识。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半成品及产品标识规定(附件)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半成品及产品标识规定1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使用的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半成品及产品进行标识。
2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标识由生产部购买的原材料或外协(购)件,必须按仓库管理的要求定置存放,对原材料或外协(购)件应挂放标识卡,并进行标识,注明材料名称、进厂日期及数量(其中合金铅使用颜色油漆标记,以避免生产过程中混淆)。
3 半成品、成品的标识3.1 极板蓄电池极板根据《极板编号办法》的规定,在极板生产转序单上标明极板型号,如“M5”、“M6”等,对极板生产各工序标识规定如下:3.1.1 铅粉铅粉班应挂放贮粉箱管理板,标识每箱内贮粉情况,如贮粉时间、贮存量及铅粉质量。
3.1.2 铸板每架板栅铸造完毕,转序单上注明生产日期、板栅型号、数量及板栅合金规格,且有操作者代号及质检人员签章确认。
3.1.3 涂板涂填后粉板应填写转序单,(按转序单填写有关内容)奉命夹放在该架(板)上。
3.1.4 极板成品极板应按《极板编号办法》要求,分别注明每托(架)极板《极板分类》的等级,并标明型号、生产日期、数量和化成批号,操作者姓名或工号等,并挂牌入库。
3.2 塑料槽、盖应盖上操作者代号,其中塑料槽盖印在底部,塑料盖盖印的位置为:N系列盖:印在内侧底面上。
W(Q)系列盖:印在内侧封隔板上。
A40、A50:印在挡水板上。
3.3 铅零件铸造完毕,按规格存放在木箱内,在生产转序单上标明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数量和操作者代号,并经质检人员签章确认。
4 装配成品产品标识装配完成的产品,按装配工艺规程的规定,打印上产品流水号及生产日期、检验代号(船舶用蓄电池要打印上代号和标志)。
4.1对特殊端子的要求,应在型号后加上标识内容;见附表1、2。
4.2端子形式标识附表1 特殊标识一览表4.3端子位置标识附表2 特殊标识一览表5 包装箱标识包装纸箱应贴上生产流水号,并与电池打印的生产流水号相一致。
6其他标识试验过程的半成品打印上“试”字样的标识,成品则打印上“S”字样的标识,返修(工)电池后打印上“F”字样的标识。
产品检验标识及实施的规定

产品检验标识及实施的规定1.目的在公司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中,以适当方式标识产品并实施,防止不合格品的误用。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对生产和服务全过程中产品的检验标识方法及实施。
3.职责3.1 质检部负责与产品有关的原材料、外购(协)件及半成品、成品检验状态的标识。
3.2 生产部负责在制品的搬运、标识以及标识的转移、贮存、包装和交付实施。
3.3 供销部负责原材料、外购(协)件及成品标识的转移、贮存及顾客退货标识及实施。
4.相关文件QP-04-0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QP-07-06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QP-08-0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QP-08-06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标识的方法5.1 本公司采用的标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分区(合格区、不合格区、待检区)存放产品;b)悬挂标识牌;c)仓库及台帐记录;d)出厂时打印工号和检验号。
5.1.1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有:a)合格;b)不合格;c)待检。
5.2 检验标识及实施5.2.1 原材料、外购(协)件到货后,仓库管理员将产品分别堆放到相应的待检区,并悬挂标识牌,标识牌上写明“待检”,同时通知外协件检验员,并填写《送检验收单》交到质检部。
5.2.2 仓库管理员收到质检部验收单后,根据检验的结论判定,如合格,则核对数量入库,零部件出库时,车间主任根据生产计划到仓库领料并在出库单上签字。
5.3 半成品的标识及实施5.3.1 在生产过程中,车间检验员应利用生产场地的分隔区域,堆放好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并悬挂好标识牌加以区分,必要时,由检验员进行标识并加以记录,标识的方式为:在零部件的醒目处划上记号,红色“X”为不合格,兰色“O”为合格。
5.3.2随着产品的生产流转,标识也应及时转移,要保护好标识,并在各个工序点做好《记录》,当标识模糊不清时,应立即重新更换。
5.4 成品的检验标识及实施5.4.1 经检验合格的成品,出厂检验员应在合格证填写相关内容,盖上检验工号章,随着生产转到包装组,包装员在产品打上有关标识,放进检验员签发的合格证,并注意标识的转移、保护等措施。
半成品管理规定

半成品管理规定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半成品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制定有效的半成品管理规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半成品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存储、标识、检验以及调拨等方面的规定。
一、半成品存储规定1. 存储环境规定半成品的存储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清洁,并防止阳光直射及与腐蚀性物质接触。
存储场所应配备专门的货架或仓储设施,避免半成品之间的混淆和交叉污染。
2. 存储记录要求每一批半成品都需要建立详细的存储记录,包括批次号、数量、存放位置、入库时间等信息。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并及时更新。
3. 库存安全措施对于重要的半成品,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安装监控摄像头、设置门禁系统等,以防止盗窃或损坏。
二、半成品标识规定1. 标识要求每个半成品都应有明确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批次号、生产日期、生产单位等。
标识应清晰可见,并避免混淆。
2. 标识记录除了直接在产品上标识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标识记录,记录标识的内容以及对应的半成品信息,以便追溯与管理。
三、半成品检验规定1. 检验程序对于每批半成品,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测试。
检验程序包括:抽样检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等。
检验人员应熟悉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并记录检验结果。
2. 检验记录每一次检验都需要建立详细的检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信息。
对于不合格的半成品,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四、半成品调拨规定1. 调拨流程半成品的调拨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并建立调拨记录。
调拨流程包括:申请、审批、领取、归还等环节,确保半成品的调拨过程可追溯与审核。
2. 调拨记录每一次半成品的调拨都需要建立详细的调拨记录,包括调拨日期、调拨部门、调拨数量、接收人等信息。
调拨记录应妥善保存,并定期进行核对。
以上就是半成品管理的相关规定,通过有效的半成品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标识方法规定
为防止零部件的误用和混用,防止产品混淆,必须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进行标识,特规定如下:
半成品标识规定
1.1 定子冲片和转子冲片分类堆放,并挂上标识牌,写上型号。
1.2 定子铁心:在定子铁心外圆上用记号笔写上型号和铁心长度。
冷轧片的需注明硅钢片材料,如“冷470”、“冷660”等。
(叠压工负责)
1.3定子线圈:在定子线圈的引线头上挂上标牌,可用绝缘纸裁成条状,上面写工号、型号、功率。
特殊电压或有服务系数的线圈上再另挂一正方形标识牌,上面写电压频率或者服务系数。
(绕线工负责)。
嵌线时将定子线圈上的标识移植绑扎在线圈端部(嵌线工负责)。
1.4浸漆定子:浸漆后根据嵌线时做好的标识,在定子端面贴上不干胶,胶纸上应有型号、工号、基本技术要求等详细信息(浸漆工负责)。
1.5压装定子:根据浸漆定子标识信息在机座上订上铭牌,在铭牌下的散热片上贴上带有工号的铝牌。
一直流转到成品电机入库。
(订铭牌人员负责)
1.6 成品转子:采用不干胶贴在轴头的轴套外面,并在外面绕包一层透明胶带,以防脱落。
(动平衡人员负责)
1.7 轴:分类摆放,在周转轴架上挂标识牌进行分类,标识牌上写上型号。
(轴加工人员负责)
1.8 机座:金工加工后在底脚板侧面用白色记号笔写上型号和安装型式。
(车加工人员负责)1.9 机盖:普通机盖入库时按类堆放,以挂标识牌方式进行标识,写上型号。
特殊B3机盖在机盖外圆侧面用白色记号笔写上客户名和型号;特殊B35、B5机盖在法兰面下面写上客户名和型号。
(车加工人员负责)
内外盖(外协加工):在端面用记号笔写上止口高度。
半成品标识管理
2.1 生产计划科、各车间主任、检验员、车间工艺员负有督促标识实施人员进行标识的责任。
2.2 在操作工自检、工艺纪律检查、检验员专检、技术质量部组织过程质量审核时,均应检查产品标识实施情况和标识的正确性,并由技术质量部考核。
制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