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分奶酪》教学练习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狐狸分奶酪》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
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一主题,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狐狸分奶酪》是一个民间故事,讲了狐狸帮助小熊们分奶酪,最终狐狸吃完一整块奶酪的故事。
【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哪个小组回答对的问题多"。
在教学中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等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本设计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师生的对话、活动、交流中进入真情交融的境界。
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几种辅助性教学方法入手,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转变学习方式,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教学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善良、宜动真情被感染的心理特点,我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情景,采用练习识字、多种形式读,模拟情景等方法,让孩子们在乐中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会表达,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
教学难点采用:“渗透法”“小组合作法”,启发、点播、鼓励、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意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1、会写“奶、始”等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分析狐狸说的话,并表达自我看法。
3、联系生活实际,体悟文章体现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1、通过读好人物的语气,感受人物想法。
2、理解文章体现的道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本文相关的课件、奶酪卡纸【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点:理解文章大体内容,感悟道理。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黑板出示图片磁铁:同学们,请看黑板,我们有四块奶酪,要分给这两只小熊,哪位同学上台来动手分一分?2、同学们基本上都是分给每只小熊两块奶酪,两只小熊获得的奶酪数量一样。
《狐狸分奶酪》优秀教案1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22.狐狸分奶酪人教(部编版)22.狐狸分奶酪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狐狸是如何分奶酪的,体会狐狸的狡猾。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狐狸分奶酪体会狐狸的狡猾。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狐狸图片)自从狐假虎威后,狐狸在森林里可威风了,有一天他在森林里悠闲地散步,遇到了两只小熊,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板书课题,领读课题。
强调“奶酪”的读音。
(奶酪图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2)边读边思考:狐狸是如何分奶酪的?结果如何?2.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合作识字。
同学之间相互读生字,不熟悉的字相互交流,多读几遍。
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捡酪俩始拌帮匀嚷瞧便剩整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
捡到奶酪哥俩开始拌嘴仔细瞧一瞧剩下整块公平吃光词语会不会读?自由练读,抢读词语。
小结: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字音读得那么准,同学们真棒!自己夸夸自己吧!3.读通课文。
(1)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
没有读通的句子再读几遍,然后听听同桌是怎样读的。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点评、指导、正音。
小结:大家真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都读通顺了,太棒了!4.狐狸是如何分奶酪的?5.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三、学生观察生字,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学习生字的方法:借助拼音读一读,看清字形记一记,记住笔顺写一写。
四、指导写字1.范写,学生书空练习。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笔顺。
五、达标检测1.黄金搭档。
92 狐狸分奶酪(第二课时) 逐字稿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 智慧中小学

老师 00:05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狐狸分奶酪。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你还能读出它们吗?先来和学习小伙伴读一读吧。
学生 00:28奶酪,捡到,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帮,不匀,嚷,瞧了瞧,便,剩下,整块。
老师 00:47词语都会读啦,老师把这课的生字宝宝请出来,请你再和老师读一读吧。
酪,捡,俩,始,拌,帮,匀,嚷,瞧,便,剩,整。
看着这些词语,你能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先来听听学习伙伴怎么说。
学生 01:13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狐狸瞧见了,便来帮小熊分奶酪,最后却吃光整块奶酪,一点也没剩下。
老师 01:35真是这样呢,狐狸帮小熊分奶酪,最后却吃光了整块奶酪,可狐狸却说自己分得可公平了。
你同意狐狸说的话吗?要想知道狐狸分得公平不公平,我们就要看看狐狸是怎样帮小熊分奶酪的。
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来找找答案吧。
先来听听学习伙伴的分享。
学生 02:07第五自然段说,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
狐狸觉得这件事非常容易,主动要帮助小熊哥儿俩分奶酪。
学生 02:18狐狸觉得这件事很好办,拿过奶酪就掰成了两半。
老师 02:25同学们,你发现了吗?狐狸和小熊说话时的语气都很有特点呐,快去找一找吧。
请你先来听听学习伙伴的分享。
学生 02:37我发现狐狸说话时笑了笑,小熊哥儿俩却是嚷着说的。
我也发现小熊哥儿俩嚷着说话,这说明他俩特别着急。
而狐狸说话时不慌不忙的。
老师 02:57狐狸说话时笑了笑,你猜狐狸在想些什么呢?先来听听学习伙伴的分享。
学生 03:03我猜狐狸想这块奶酪太香了,我要想办法吃到它,于是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学生 03:14我猜狐狸还可能会想,我要想办法故意分不匀,让它们俩接着争吵,这样我才有机会吃奶酪,于是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老师 03:30小熊哥儿俩在叫嚷时,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先来听听学习伙伴的分享。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汪清县复兴镇中心小学校温华丹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会写:奶、始、咬、吵。
3.会读:小哥儿俩、捡到、奶酪、嚷着、不匀、开始、拌嘴、整块、帮忙。
4.拓展词语:开始、起始、始终、工整、整个等词语。
教学重点:会写生字:奶、始、咬、吵。
认识9个词语。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词语含义,学会写“女子旁”和“口子旁”的生字。
教学过程一、画图导入1.同学们,老是现在画一个小动物你来看看它是谁?(画一个狐狸)2.谁能来说说你知道有关狐狸的故事?3.这节课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狐狸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新授1.课题中藏着一个生字宝宝是谁呢?(奶)注意“奶”字想要写好它注意什么呢?你能给它组组词吗?生:左右结构,女子旁的横不能出头,要写的段一些。
奶奶、牛奶、奶酪教师教写生字“奶”,学生书空后在书上描一写一。
2.孩子们本节课的生字宝宝还有一个女子旁的生字需要书写?你找到了吗?(始)接下来用刚刚写奶字的方法自己在书上试着描一写一,看看谁写的好。
邀请一名同学到台前的田字格上书写一个“始”字。
3.孩子们队黑板上的生字“始”加以点评,然后教师在学生写的生字上加以修改,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加以修改。
4.孩子们你们个个都是小书法家。
老师还有一个疑问,谁能说说“酪”字的部首是什么?老师带来一节微课,看看“酉”字部和谁有关系。
生:“酉”字部和酒还有发酵的食物有关。
师:所以“奶酪”就是由牛奶或者羊奶发酵而制成的食物。
说着奶酪就来到了我们的班级(教师画奶酪)那么狐狸和奶酪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了呢?老师讲给你们听!(课件出示狐狸分奶酪的动画片,教师讲文本内容)5.学生初读课文,来说课文主要内容。
6.孩子们课文主人公除了狐狸以外还有谁?(小熊哥哥和小熊弟弟)课文中有一个词是怎么称呼他们两个人的?(小哥儿俩)这个俩字很特别它是会意字谁能说说它的含义?生:单人旁+两表示两个人可以组词:兄弟俩、姐妹俩、父子俩……小哥儿俩走着走着见到一块奶酪(捡到奶酪);小哥儿俩不知道怎么分,于是两个人(开始拌嘴)拌嘴:表示声音很大;狐狸来(帮忙)帮:帮助;狐狸把奶酪分成了一块大一块小,小哥儿俩不高兴了(嚷着)分的(不匀)嚷着:声音很大;(整块)奶酪最后都被狐狸吃进自己的肚子里了。
2024年度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目录CONTENTS01课程背景与目标教材版本及内容概述教材版本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内容概述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狐狸如何巧妙地将一大块奶酪分给两只小熊,最终自己吃到了整块奶酪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分享、公平和诚实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懂得分享、公平和诚实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学生年龄较小,对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对于分享、公平和诚实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通过具体情境进行深化理解。
学习者特征分析02教学内容与方法知识点梳理与整合简要介绍《狐狸分奶酪》的故事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通过课文中的生字词,扩展学生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式和语法结构,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课文背景介绍生字词学习句式和语法讲解德育元素挖掘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朗读指导法教学方法选择及依据01020304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实物模型课堂游戏辅助教学手段运用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生字词、重点句式等,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
利用实物模型进行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使用教学挂图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狐狸分奶酪》教案

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狐狸分奶酪》教案收录于话题#语文教案【课前解析】《狐狸分奶酪》讲了两只小熊得到奶酪之后,狐狸趁他们拌嘴时故意把奶酪分不均匀,结果自己吃掉了整块奶酪的故事。
通过本课,让学生名明白与同伴相处的方式: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本课通过让学生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实现“复述课文”。
关注课文: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
第1—4自然段:狐狸分奶酪的原因。
第5—6自然段:狐狸第一次分奶酪及两只小熊的反应第7—8自然段:狐狸第二次分奶酪及两只小熊的反应。
第9—11自然段:狐狸之后几次分奶酪两只小熊的反应,最后写狐狸的狡辩。
本课的一大表达特色是采用了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发展。
关注插图:图中狐狸拿着一大一小两块奶酪,得意洋洋;两只小熊,抬着头,盯着狐狸。
教学时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阅读。
关注生字: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共有8个。
“奶、始、吵、仔、咬”是左右结构的字,可结合语文园地一和语文园地五中的书写提示,帮助学生写好这5个字。
“急、第、公”是上下结构,书写时需要注意上下部件的长短,可联系之前学过的字进行指导。
关注词语:本课共有5个需要掌握书写的词语,可通过抄写,进行巩固。
在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有4组词语,分别是“始、帮、便、整”的词语,可在识字教学时进行读记。
关注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相处”,本课通过两只小熊分奶酪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与朋友相处,不应该斤斤计较。
【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会写“开始、过来”等5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狎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3.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重点】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吵”3个字。
2.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名师精品教案

《狐狸分奶酪》名师精品教案一、文本教学解读《狐狸分奶酪》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
课文讲述了两只小熊为了分一块奶酪拌嘴,狐狸帮他俩分奶酪,结果自己把奶酪吃掉的故事。
故事不仅刻画了一个狡猾的、侵占他人利益的狐狸,也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斤斤计较而失去更多。
本文富含想象,幽默有趣,旨在让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朗读、丰富语言积累。
1.识写生字。
课文有12个生字要求会认读,8个生字要求会书写。
其中,“始”既要求认读,也要求书写。
认读“捡、拌”2个字,可拓展“提手旁”的字,引导学生归类积累,并发现带有提手旁的字,多和动作有关。
认读“始、匀”2个字,宜将生字放在词语中结合具体情境识记。
认读“酪、俩、嚷、瞧、便、剩”6个字,宜用熟字换偏旁的方式认读,如“酪”字,可利用已认识的“骆”,将马字旁换成“酉”。
本课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中,“奶、始、吵、仔、咬”是左右结构的字。
“奶、始”都是“女字旁”,左右齐平,注意“女字旁”起笔为撇点,第3笔横宜写得略向右上扬。
“吵、咬”都是“口字旁”,左窄右宽,“仔”左右齐平。
“急、第、公”为上下结构,“急”字上收下放,心字底宜写扁些,尽可能舒展;“第”字上面是“竹字头”,撇是斜撇,下半部分笔顺为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撇;“公”字写好撇捺则整个字自然舒展。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本课继续学习分角色朗读。
先用对话作范例,教“角色体验与情境对话”,体会朗读时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语速应有所不同,读好反复出现的短语“大一点儿”,再通过教师故意误读,引导学生辨识角色,接着放手让学生扮演角色,独立朗读全文,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
在形式多样的朗读实践中,积累分角色朗读的经验。
3.积累语言。
本课新词较多,先用词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读生字,由字到词,再到短语,最后连成句子,把句子说清楚的过程就是读懂课文大意的过程。
利用文中三组意思相反的词串,深化理解,接着创设课文语境,让学生尝试运用,再联系生活实际,再次运用,既积累语言,又理解课文。
狐狸分奶酪优秀教案(通用4篇)

狐狸分奶酪优秀教案(通用4篇)【篇一】狐狸分奶酪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3.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小朋友,狐狸是我们故事中常见的主角,你读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狡猾、自私、损人利己)2.在我们的印象中,狐狸,就是一个坏坏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狐狸的另一个故事——《狐狸分奶酪》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狐狸分奶酪)(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nǎihǐchǎozǎijíyǎodìɡōnɡ奶始吵仔急咬第公a.各自拼读,读好后鼻音“公”平舌音“仔”,翘舌音“吵”。
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捡到奶酪哥俩开始拌嘴嚷着瞧一瞧轮流剩下帮忙整块方便a.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b.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a.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b.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本文讲了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借助课文的语句说一说。
“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也没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