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程管理

合集下载

新产程管理(最新版)---张慕玲

新产程管理(最新版)---张慕玲
➢第一产程进展潜伏期以宫口扩张为主,第一产程活跃期及 第二产程时胎头下降明显加快。
活跃期至宫口开全约需1.5-2小时 6
第一产程活跃期的管理
➢活跃期异常应积极处理,每2小时检查,不可盲目等待活 跃期停滞。
➢2小时宫口扩张无进展,应进行评估,在母婴情况良好并 除外头盆不称时,可行人工破膜,破膜之后观察l-2h, 宫缩不佳时可予缩宫素催产,如宫颈瘢痕影响宫颈扩张 时,可行地西泮10mg iv或宫旁两侧注射05%利多卡因 10ml软化宫颈治疗。
I类图形
得不到解决, 则立即分娩。
B启动干预措施
宫内复苏措施
➢ 产妇采取左侧卧位,吸氧,乳酸钠林格氏液1000毫升静脉滴注; 提高胎儿血氧饱和度及子宫胎盘血供。
➢ 抑制宫缩:停用缩宫素或促宫颈成熟药物,使用宫缩抑制剂。
临床常用于产时紧急抑制宫缩的药物有选择性β2受体 激动剂、缩宫素受体拮抗剂、硫酸镁及硝酸甘油。 ➢ 减少脐带受压:改变体位,如有脐带脱垂,在抬高胎先露的同 时准备立即终止妊娠。
处理
2、慢性胎儿窘迫 应针对病因,根据孕周、胎儿成熟度及胎儿缺氧程
度决定处理。 (1)一般处理:左侧卧位。定时吸氧,每日2-3次,每 次30分钟。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处理
3.(1)尽快终止妊娠 1)宫口未开全:应立即行剖宫产,指征有: ①胎心基线变异消失伴胎心基线<110bpm,或伴频繁晚期减
速,或伴频繁重度变异减速 ②正弦波 ③胎儿头皮血pH<7.20. 2)宫口开全:骨盆各经线正常,胎头双顶径已达坐骨棘平
面以下,应尽快经阴道助娩。 无论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均需做好新生儿窒息抢救准备。
处理
(2)期待疗法:孕周小,估计胎儿娩出后存活可能性 小,尽量保守治疗以期延长胎龄,同时促胎肺成熟, 争取胎儿成熟后终止妊娠。应充分告知患者胎儿有随 时胎死宫内可能。胎盘功能低下者,影响胎儿发育, 预后不良。 (3)终止妊娠:妊娠近足月,胎动减少,OCT出现频 繁晚期减速或重度变异减速、胎儿生物物理评分<4分 者,均应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

• 第二产程时长: • (1)>2.5h致产妇病率显著升高 • (2)>3h致产妇病率和新生儿病率显著升高
• 新产程模式下不同人群的第二产程时长与母儿结局: • 1、随着第二产程时间延长,母儿不良结局风险增高; • 2、对于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及高龄初产患者第二产程不宜
延长。
THANKS
类别
第一产程 潜伏期
活跃期
第二产程
表1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修订
诊断标准及处理
潜伏期延长(初产妇>20 h,经产妇>14 h)不作为剖宫产指征 破膜后且至少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12~18 h,方可诊断引产失败 在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但仍然有进展(包括宫口扩
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征 以宫口扩张6 cm作为活跃期的标志 活跃期停滞的诊断标准:当破膜且宫口扩张≥6 cm后,如宫缩正常,而宫口
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需要观察产程进展,密切监护母 儿安危,尽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胎头下降情况有两种评估方法:腹部触诊在骨盆入口平面 上方可触及的剩余胎头部分,以国际五分法表示。
• 胎膜破裂后,每2小时测量产妇体温,注意排查绒毛膜羊膜 炎,根据临床指标决定是否启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 若无感染征象,破膜超过12小时尚未分娩可给予抗生素预 防感染。
第二产程
• 第二产程的正确评估和处理对母儿结局至关重要。鉴于第 二产程时限过长与母胎不良结局(产后出血、产褥感染、 严重会阴裂伤,新生儿窒息/感染等)增加相关,因此第二 产程的处理不应只考虑时限长短,更应重点关注胎心监护、 宫缩、胎头下降、有无头盆不称、产妇一般情况等。既要 避免试产不充分,轻率改变分娩方式,又要避免因评估不 正确盲目延长第二产程可能增加母儿并发症的风险,应该 在适宜的时间点选择正确的产程处理方案。

新产程标准与处理

新产程标准与处理

过快,胎儿在产道内压力解除过快,易发生胎儿颅内出血。接生准
备不充分,新生儿易发生感染、骨折及外伤。
处理: 1.预防为主,寻找原因,仔细观察及时纠正异常,有急产史提前住院
待产,慎用宫缩剂及各种加强宫缩的措施,包括灌肠,人工破膜。提前 做好接生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
2.发生强直性收缩及子宫痉挛性狭窄环时,停止运动内操作及宫缩剂 的使用,给予吸氧机宫缩抑制剂,必要时使用哌替啶。若宫缩恢复正常 ,等待自然分娩或阴道助产;若宫缩不缓解,出现病理性缩复环而宫口 未开全,胎头位置较高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立即剖宫产终止妊娠。若 胎死宫内,使用药物缓解宫缩,随后以不损伤母体为原则,阴道助产处 理死胎。
对产妇的影响:协调性可致急产,易造成软产道裂伤,甚至子宫破

裂。不协调性可致子宫痉挛性狭窄环或强直性子宫收缩,可导致产

程异常、胎盘嵌顿、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手术产的机率增加。







对胎儿:子宫收缩过强使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使产程延长,均易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胎儿娩出
2.全身阿片类药物,镇静,可以产生欣快感,镇痛效果有限,可导致恶 心、呼吸抑制、胃肠道排空延长、胎心变异减少、新生儿呼吸抑制等。
3.椎管内麻醉镇痛,包括腰麻、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 优点:镇痛平面固定,较少引起运动阻滞,易于掌握用药剂量;可以长时间保 持镇痛效果。 缺点:麻醉平面过高可导致严重的呼吸抑制,低血压,局麻药过敏,毒性反应 ,麻醉后头痛,神经损伤,产时发热,第二产程延长。
产程无进展(胎头下降和旋转)
异常产程的处理原则以预防为主,应综合评估子宫收缩力,胎儿大小及胎 方位骨盆大小以及头盆关系是否相称,综合分析决定分娩方式。

新产程解读及产程管理

新产程解读及产程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产程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安排 产妇的待产和分娩过程,提高生 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延误和痛 苦。
降低剖宫产率
有效的产程管理可以降低因产程 停滞或胎儿窘迫等情况而进行的 剖宫产手术,减轻产妇的手术风 险和术后恢复负担。
保障母婴安全
预防并发症
通过密切监测产程进展和母婴状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如产 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保障母婴安 全。
潜伏期
指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扩张3cm的时间 ,一般需要8小时,超过16小时为潜伏期 延长。
第二产程
指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时间,一般需 要1-2小时,超过2小时为第二产程延长。
活跃期
指宫口开大3-10cm的时间,一般需要4小 时,超过8小时为活跃期延长。
新产程特点
潜伏期和活跃期的界限不再严格
01
加强产程监测与护理
实施全程监测
在分娩过程中,应对产妇和胎儿 进行全程监测,包括胎心监测、 宫缩压力监测、产妇生命体征监
测等,以确保母婴安全。
提供个性化护理
根据产妇的需求和状况,提供个 性化的护理措施,如导乐陪伴、 按摩、呼吸练习等,以缓解产妇
的疼痛和焦虑。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在监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成功预防产后出血案例
总结词
通过科学的产程管理和护理,成功预防产后出血。
详细描述
某产妇在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医生根据新产程标准,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止血措施,如按摩子 宫、使用止血药物等,成功预防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确保了产妇的生命安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心理支持
关注产妇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 持和辅导,帮助产妇适应新角色和 生活变化。

新产程的标准及处理

新产程的标准及处理

新产程的标准及处理
首先,新产程的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化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统一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标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新产程中,企业应当注重标准化的制定和执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其次,创新是新产程的核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企业应当注重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质量控制是新产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企业应当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管理是新产程中的关键环节。

良好的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组织效率和执行力,从而实现新产程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新产程的标准及处理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当注重标准化、创新、质量控制和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只有通过有效地处理新产程,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赢得持续发展的机会。

希望本文能够为企业在新产程中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新产程》

《新产程》

(二)潜伏期延长的管理
● 评估是否存在明显头盆不称。
● 常用的干预手段是人工破膜和应用缩宫素。
● 宫口开大0~3cm时,潜伏期长达8~10小时后无进展应启动干预,宫口开大 3~6cm,宫口开大2~4小时以后应进行干预。
● 干预手段不宜选择剖宫产,宫口开大0~3cm主要是支持、镇静、镇痛、休 息和缩宫素静脉滴注;宫口开大3~6cm则选择人工破膜和缩宫素静脉滴注促 进产程的进展。
新产程管理
演讲人:XXX 2024-03-06
整理自《正常分娩指南(2020)》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年6月第55卷第6期
目录
01 新旧产程概念对比 02 新产程图的特点 03 新产程图的解读 04 新产程标准的临床应用
05 第九版妇产科学有关产程处理方法 06 新产程标准管理流程 07 II类胎监与宫内复苏
第二产程进展过程中需要判断胎先露下降的程度,可用超声检查来帮助评价胎头位置以及胎方位,持续的 胎心监护及时发现胎儿窘迫。
采取新的产程标准,极大地放宽了产程时限,使得孕产妇可以充分试产,减少了人工干预,剖宫产率明显 降低,但是新产程组产程中中转剖宫产孕妇出现产后出血率明显增加(6.9%、1.6%),可能与新产程标 准实施后试产时间过长有关。试产时间延长,易导致产妇疲劳,同时,子宫下段受压时间长,子宫下段水 肿,增加手术中裂伤概率和手术困难程度,增加了产后出血可能性。
入活跃期后宫口停止扩张超过2h。
活跃期如宫缩正常,宫口停止扩张超过4h,如
宫缩欠佳,宫口停止扩张超过6h。
临产后宫口持续无扩张,经过人工干预(产程休 息、内诊、缩宫素加强宫缩),在有效宫缩4h后, 宫口持续无扩张、先露无下降。
Ⅲ类胎心监护图形,或羊水Ⅲ度
无变化,同原产程标准 Ⅲ类胎心监护图形,伴或不伴有羊水Ⅲ度

新产程的解读与管理-薛琪

新产程的解读与管理-薛琪

新产程图
Peisner和Rosen发现自然阴道分娩的产妇中 宫口扩张程度为4cm时,处于活跃期的累计人数占
50% 宫口扩张程度为5cm时,处于活跃期的累计人数占
74% 宫口扩张程度为6cm时,处于活跃期的累计人数占
89%
新产程图
无论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宫口扩张从 4 cm至 5 cm 需耗时 6 小时(第95百分位数)
活跃期管理
活跃期延长:从活跃期起点{4-6cm}至宫口开全称 活跃期,活跃期宫口扩张速度<0.5cm/h称活跃期 延长
活跃期停滞:当破膜且宫口扩张≥6cm后,若宫缩 正常,宫口停止扩张≥4小时称为活跃期停滞;若 宫缩欠佳,宫口停止扩张≥6小时也可诊断。
活跃期管理
活跃期应每隔2h进行一次阴道检查,如2h无进展 为处理时限。
从宫口开大3cm处后4 h为预期宫口开全的时间, 将此二者连线为警戒线
在警戒线后4h再划一条与警戒线平行的线作为处 理线,两线之间为警戒区
产程图历史
1994年WHO推荐使用的第1版产程图
8h的潜伏期
警戒线的起点在宫口扩张3cm处,终点在7h后的10 cm处,斜率为1cm/h
处理线位于警戒线右侧4 h处,并同时记录胎先露 下降和产程干预措施等
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提出“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
第一产程:专家共识
初产妇>20 h、经产妇>14 h定义为潜伏期延长,不 作为剖宫产指征
破膜后且至少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12~18 h,方可 诊断引产失败
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但 仍然有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 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征
更能反映分娩的生理过程,可为临床诊断活跃期 停滞提供新的标准

新产程标准管理下对第二产程时长及中转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

新产程标准管理下对第二产程时长及中转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Jul 29(13)随着国外报道:zhang 等对美国19所医院中62415例单胎、头位、自然临产并阴道分娩,且新生儿结局正常的产程进行的回顾性研究[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在2014年发布了“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2]。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全过程。

在新的产程标准中对各期的产程时限及处理原则都有了新的定义及改变,在原产程标准中初产妇第二产程>2小时(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3小时),经产妇第二产程>1小时[3]。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第二产程时限较原产程标准延长:初产妇第二产程>3小时(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4小时),经产妇第二产程>2小时,给予最大程度的充分试产。

但初产妇在历经第一产程平均20余小时的试产后[4],体力及精神消耗大半,至第二产程是宫口开全后娩出胎儿的最重要阶段,此时产妇产道及会阴组织高度承压及扩张,胎头及脐带受压,容易发生各种母婴并发症。

因此新产程标准对第二产程时限的放宽是否影响母婴安危,如何合理把握第二产程及中转剖宫产时机对改善母儿结局和提高产科质量尤其关键,对于产科专家及医师也提出新的质疑和挑战。

现就我科对于新产程标准管理下的第二产程时长及中转剖宫产时机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6月在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均为足月、单胎、头先露的初产妇460例按旧产程标准管理进行阴道试产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12月同标准的400例初产妇按新产程标准处理分娩作为观察组。

对照组年龄28~35(32.42±0.78)岁,孕周38~40(39.14±0.33)周,体重59~69(63.44±10.36)kg 。

观察组年龄27~35(32.71±0.44)岁,孕周38~40(39.22±0.42)周,体重58~70(63.25±10.47)k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的理念,实践中检验
一、第二产程时间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二、总产程超过24h孕妇的分娩结局 三、新产程模式下不同人群的第二产程时长与母儿结局
总产程>24h
1、有阴道分娩可能 2、不增加新生儿病率,但PPH,会阴侧切,阴道助产, 产时发热等几率升高,尤二程较长者 3、总产程>24h后中转CS并不能改变母儿结局 4、预防PPH及感染
第一产程
潜伏期:正常8h,最大时限16h 活跃期:正常4h,最大时限8h:
加速期1.5h 最大加速期2h 减速期0.5h 胎头下降:潜伏期不明显,活跃期下降加速
产程曲线异常
潜伏期延长:>16h
活跃期延长:>8h,活跃期宫口扩张初产妇<1.2cm/h、
经产妇<1.5cm/h,提示活跃期延长。 活跃期停滞:宫口扩张停止>4h 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2h,经产妇>1h
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延长的诊断:以下产程进展可诊断: 初产妇:行硬脊膜外麻醉,>4h 无硬脊膜外麻醉, >3h 经产妇:行硬脊膜外麻醉,>3h 无硬脊膜外麻醉, >2h
指南还指出:
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和助产士进行的阴道助产是安 全的,鼓励对阴道助产技术进行培训; 当胎头下降异转胎动.
胎头下降延缓:减速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最快,此
阶段下降速度初产妇<1.0cm/h,经产妇<2.0cm/h 胎头下降停滞:减速期后胎头下降停止>1h 滞产:总产程>24h
三、新产程
活跃期的标志:宫口扩张6cm
新标准
第一产程 1、潜伏期延长不作为剖宫产指征 2、破膜后至少给予缩宫素12-18h,方可诊断引产失 败 ≥ 3、在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 但仍有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 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征 4、活跃期停滞的诊断:当破膜且宫口扩张≥6cm后 如宫缩正常,则宫口停止扩张≥4h可诊断 如宫缩欠佳,则宫口停止扩张≥6h可诊断 5、活跃期停滞可作为剖宫产指征
一、改变原因
高龄产妇
体重增加(孕前及孕期) 胎儿增大
频繁的产程干预
引产及无痛分娩增加 体力劳动减少
二、旧产程:分三个产程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正常时限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初产:11-12h
经产: 6-8h
1-2h
5-10min
<1h
5-10min
新产程图
不设警戒线
为阶梯式而非线性,因宫口开大非连续记录 允许<6cm前进展慢,但6cm后应快
避免过早CD,尤其<6cm前
无减速期,如出现进展慢、减速要考虑异常
挑战
1、怎么管理产程? 时间管理,不等于不管 人性化、个体化 多观察、少干预 2、主要问题: 新产程标准适合所有人群? 潜伏期慢不用处理? 活跃期可以慢?
第二产程时长:
>2.5h致产妇病率显著升高 >3h致产妇病率和新生儿病率显著升高
新产程模式下不同人群的第二产程时长与母儿结局
1、随着第二产程时间延长,母儿不良结局风险增高 2、对于PIH、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及高龄初产患者 第二产程不宜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