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泥安定性试验规范

水泥安定性试验规范篇一: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由游离氧化钙造成的体积安定性检验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材料、试验条件和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试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试用于本文件。
JC/T 727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JC/T 729水泥净浆搅拌机JC/T 955 水泥安定性试验用沸煮箱3、原理3.1 水泥标准稠度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助力。
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3.2凝结时间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
3.3安定性3.3.1 雷氏夹是通过测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雷氏夹中煮沸后试针的相对位移表征其体积膨胀的程度。
3.3.2试饼法是通过观测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煮沸后的外形变化情况表征其体积安定性。
4、仪器设备4.1 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 729的要求。
注:通过减小搅拌机和搅拌锅之间间隙,可以制备更加均匀的净浆。
4.2 标准法维卡仪4.3 代用维卡仪符合JC/T 727的要求。
4.4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其结构如图2.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质量砝码时,两根指针针尖的距离增加应在17.5mm±2.5mm范围内,即2x=17.5mm±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4.5 煮沸箱符合JC/T 955的要求。
水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学习水泥性质的检验方法,熟悉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检验水泥是否合格。
二、实验内容:第1部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测定实验仪器、设备:(1)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729要求);(2)标准法维卡仪及水泥净浆试模;(3)代用法维卡仪(符合JT/T727要求);(4)雷氏夹;(5)雷氏夹膨胀测定仪;(6)沸煮箱;(7)量水器(取小刻度0.1ml精度1%); (8)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 分度值不大于1g)。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1)实验原理:?水泥净浆对标准试杆的沉入具有一定的阻力,通过试验含有不同水量的水泥净浆对试杆阻力的不同,可确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要的水(2)实验数据及结果P= 33.4—0.185S2、水泥凝结时间测定(1)实验原理:答:1水泥凝结:水泥和水以后,发生一系列物理与化学变化,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水泥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可塑性,进而凝固称具有一定强度的硬化体,这一过程成为水泥的凝结。
水泥凝结时间,在工程应用上需要测定其标准稠度净浆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2.凝结反常:有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即假凝(粘凝)和瞬凝(急凝)。
①假凝特征:水泥和水后的几分钟内就发生凝固,且没有明显的温度上升现象;②瞬凝特征:水泥和水后浆体很快凝结成为一种很粗糙、和易性差的混合物,并在大量的放热情况下和凝固。
(2)实验数据及结果第2部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1、实验依据:GB17671-1999水泥胶砂度检验方法(ISO法)2、实验仪器、设备:1、?金属丝网试验筛应符合GB/T6003要求。
2、?亍星搅拌机,应符合JC/T681要求。
3、试模由三个水平是模槽组成,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40mm X 40m论160mm的棱形试体,其材质和尺寸应符合JC/T726要求。
在组装备用的干净模型时,应用黄干油等密封材料涂覆模型的外接缝。
拭模的内表面应涂上一薄层模型油或机油。
成型操作时,应在拭模上面加有一个壁高20mm是金属模套。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八、安定性测定方法(标准法)
8.3沸煮 8.3.1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
九、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代用法)
采用调整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按经验找水, 采用不变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用142. 5ml。
9.3.2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 装人锥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 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 固定的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 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地 沉人水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 锥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整个操作应在搅 拌后1.5min仪:符合JC/T 727要求。
3.4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其结构如图2。当一根指针 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
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时, 两根指针针尖的距离增加应在17.5mm±2. 5mm范围内, 即2x=17.5mm±2.5mm(见图3),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 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七、凝结时间测定方法
7.1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 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7.2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6.2条制成标准 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人湿 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人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 时间的起始时间。
7.3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 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 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 接触。拧紧螺丝l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 地沉人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 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 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人水中至初凝状 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 -----------关键词:水泥净浆试验方法1.试验目的、适用范围本方法用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的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
2.试验仪器设备试验设备主要包括:水泥净浆搅拌机、标准法维卡仪、代用法维卡仪、沸煮箱、雷氏夹膨胀仪、量水器(分度值为0.1mL,精度1%)、天平(量程1000g,感量1g)。
水泥净浆搅拌机由搅拌锅、搅拌叶、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维卡仪它由底座与可以自由滑动的金属圆棒构成。
松紧螺丝可以调节金属棒的高低。
金属棒上附有指针,利用量程0~70mm的标尺指示金属棒下降距离。
标准法维卡仪用金属棒连接试杆使用圆台形试模进行测量。
代用法维卡仪金属棒连接圆锥体使用圆锥试模进行测量。
沸煮箱要求能在30min±5min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并可保持沸腾状态3h以上,整个实验过程中不需补充水量。
雷氏夹由铜质材料构成。
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的针尖距离增加应在17.5mm±2.5mm范围以内,计2x=17.5±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3.试验方法试验前必须保证以下条件: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有争议时可采用蒸馏水。
试验时温度应在18~22℃,相对湿度大于50%。
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各项实验的测量方法及步骤如下:3.1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3.1.1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方法为准。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并对水泥的质量进行测试,以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实验原理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水泥和水的比例的最优调配比例。
水泥质量的测试则主要采用颗粒物理性能测试法和应力-应变试验法。
三、实验步骤
1.制备试件
根据水泥的要求,制备符合标准要求的试件,将其制成所需尺寸的圆柱体。
2.制备混凝土
按照已确定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将水泥、砂和石子混合制成混凝土,以确保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的要求。
3.试件养护
在混凝土制备完成后,将试件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能够充分进行。
4.试件质量测试
通过应力-应变试验法和颗粒物理性能测试法,对试件的质量进行测试,以确保试件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5.记录试验数据
将测试结果和数据精确记录下来,以备后续使用。
四、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并测试得出试件的质量满足国家标准和要求。
五、结论
本次实验证明了通过确切的工艺操作与质量测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以被确定得到,同时也证明了水泥试件可以符合标准和要求。
六、建议
为了更好地保证水泥的品质,建议在制备过程中要更为细致和科学,同时也需要加强混凝土基本特性的理论研究。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30页文档资料

2.2凝结时间 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表示。 2.3安定性 2.3.1雷氏法是观测由二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水泥
标准稠度净浆体积膨胀的程度。
2.3.2试饼法是观测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的外形变化程 度。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346-2019)
主讲:高雪梅
本章节主要内容
一、范围 二、原理 三、仪器设备 四、材料 五、试验条件 六、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标准法) 七、凝结时间测定方法 八、安定性测定方法(标准法) 九、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代用法) 十、安定性测定方法(带用法) 十一、试验报告
七、凝结时间测定方法
7.4终凝时间的测定:
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人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 了一个环形附件(见图le))。在完成初凝时间 洌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 璃板取下,翻转1800二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 放在玻璃板上,再放人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 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 人试体0. 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 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 加人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 用”min”表示。
6.1试验前必须做到
a)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
b)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c)搅拌机运行正常。
6.2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 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人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 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人水中,防止水和水泥 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 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 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人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 120s停机。
16.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报告

观察有无裂缝有无弯曲情况
7 8 6
32.11 31.29 31.92
50 45 55
170 165 155
1 2 3
无裂缝即弯曲 无裂缝即弯曲 无裂缝即弯曲
试验次数 1 2 3 试验: 杨洋
试样质量(g) 25 25 25 计算:
留在0.08mm筛上筛余物质量(g) 2 1 1.5 刘平 复核:
筛余百分率(%) 8 4 6 秦满银
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报告
九永高速第一合同段 承包单位 水泥厂家 水泥品种 标准稠度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重庆拉法基瑞安地维水泥有限公司 P·O 42.5R 凝结时间试验 雷氏法 试锥下沉深 度S(mm) 用水量 P(%) 初凝时间 Ti(h:m) 终凝时间 Ti(h:m) 试验次数 试前 (mm) 75 70 80 试后 (mm) 77 71 81 增长量 (mm) 2 1 1 监理单位 水泥编号 初拟用途 重庆九江建筑有限公司 16-FLJ-000128 用于浇筑二衬,配合混凝土的主要材料 安定性试验 试饼法 试验编号 试验日期 报告日期 16-SN-00005 2016年5月3日 2016年6月1日
备注 满足规范要求 满足规范要求 满足规范要求 监理工程师:林庆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泥标准稠度⽤⽔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实验报告⽔泥标准稠度⽤⽔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实验⽬的1.熟悉并掌握各种测试仪器的构造和使⽤⽅法。
2.掌握⽔泥标准稠度⽤⽔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法和影响因素的关系。
⼆、实验设备实验设备主要包括:⽔泥净浆搅拌机、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沸煮箱、雷⽒夹。
⽔泥净浆搅拌机的主要由搅拌锅、搅拌叶、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构造如图1所⽰。
它由铁座1与可以⾃由滑动的⾦属圆棒2构成。
松紧螺丝3可以调节⾦属棒的⾼低。
⾦属棒上附有指针4,利⽤量程0~75mm 的标尺5指⽰⾦属棒下降距离。
沸煮箱要求能在30min±5min内将箱内的试验⽤⽔由室温升⾄沸腾并可保持沸腾状态3h以上,整个实验过程中不需补充⽔量。
雷⽒夹由铜质材料构成,其结构如图2所⽰。
当⼀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根⾦属丝或尼龙丝上,另⼀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的针尖距离增加应在17.5mm±2.5mm范围以内,计2x=17.5±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挂砝码前的状态。
图1 标准稠度与时间测定仪图2 雷⽒夹三、实验⽅法实验前必须保证以下条件:⽔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过筛时混进其他⽔泥。
试验⽤⽔必须是洁净的淡⽔,有争议时可采⽤蒸馏⽔。
试验时温度应在17~25℃,相对湿度⼤于50%。
⽔泥试样、拌和⽔、仪器和⽤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致。
各项实验的测量⽅法及步骤如下:(⼀)、标准稠度⽤⽔量的测定1)标准稠度⽤⽔量可⽤调整⽔量和不变⽔量两种⽅法中的任意⼀种测定,如发⽣争议时以调整⽔量⽅法为准。
2)试验前须对仪器进⾏检查,检查内容为:仪器⾦属棒应能⾃由滑动;试锥降⾄锥模顶⾯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的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
3)⽔泥净浆的拌制:⽔泥净浆⽤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先⽤湿棉布擦过,将称好的500g⽔泥试样倒⼊搅拌锅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各种测试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和影响因
素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主要包括:水泥净浆搅拌机、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沸煮箱、雷氏夹。
水泥净浆搅拌机的主要由搅拌锅、搅拌叶、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构造如图1所示。
它由铁座1与可以自由滑动的金属圆棒2构成。
松紧螺丝3可以调节金属棒的高低。
金属棒上附有指针4,利用量程0~75mm的标尺5指示金属棒下降距离。
沸煮箱要求能在30min±5min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并可保持沸腾状态3h以上,整个实验过程中不需补充水量。
雷氏夹由铜质材料构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
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 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的针尖距离增加应在17.5mm±2.5mm范围以内,计2x=17.5±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图1 标准稠度与时间测定仪图2 雷氏夹
三、实验方法
实验前必须保证以下条件: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 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有争议时可采用蒸馏水。
试验时温度应在17~25℃,相对湿度大于50%。
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
一致。
各项实验的测量方法及步骤如下:
(一)、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1)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方法为准。
2)试验前须对仪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的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
3)水泥净浆的拌制:水泥净浆用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棉布擦过,将称好的500g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
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慢速搅拌120s后停拌15s,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
采用调整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按经验找水,采用不变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用142.5mL水,水量准确至0.5mL。
4)标准稠度的测定:
(1)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 1.5min内完成。
(2)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
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须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标准为止。
(3)用不变水量方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按下式(或仪器上对应标尺)计算得到标准稠度用水量P(%):
P=33.4-0.185S
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
(二)、凝结时间的测定
1)凝结时间的测定可以用人工测定也可以用符合标准操作要求的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测定,两者有矛盾时以人工测定为准。
2)测定前的准备工作:将圆模放在玻璃板上,在内侧稍稍涂上一层机油,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使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
3)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按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时制备净浆的操作方法制成标准稠度净浆后立即一次装入圆模振动数次刮平,然后放入湿气养护箱内。
记录开始加水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4)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为: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内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时指针读数。
当试针沉至距地板2~3mm 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当下沉不超过1~0.5mm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由开始加水至初凝、终凝状态的时间分别为该水泥的初凝时间
和终凝时间,用小时(h)和分钟(min)来表示。
测定时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贯入的位置至少要距圆模内壁10mm。
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钟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 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或终凝状态。
每次测定不得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圆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定过程中要防止圆模受振。
(三)、安定性的测定
1)安定性的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可以用饼法也可以用雷氏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
饼法是观察水泥净浆试饼沸煮后的外形变化来检验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雷氏法是测定水泥净浆在雷氏夹中沸煮后的膨胀值。
2)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若采用雷氏法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75~80g的玻璃板两块,若采用饼法时一个样品需准备两块约100mm×100mm的玻璃板。
每种方法每个试样须成型两个试件。
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3)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制备
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按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时制备水泥净浆的操作方法制成水泥标准稠度净浆。
4)试饼的成型方法
将制好的净浆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之呈球形,放在预先制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抹动,做成直径70~80mm、中心厚约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5)雷氏夹试件的制备方法
将预先制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刻将已经制备好的标准稠度净浆装满试模,装模时一只手轻轻扶持试模,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15次左右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刻将试模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6)沸煮
(1)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其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没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保证能在30min±5min内升至沸腾。
(2)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
当为饼法时先检查试饼是否完整(如已开裂翘曲要检查原因,确证无外因时,该试饼以属不合格不必沸煮),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沸煮箱的水中篦板上,然后在30min ±5min内加热至沸腾,并恒沸3h±5min。
当用雷氏法时,先测量试件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至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水中篦板上,指针朝上,试件之间互不交叉,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腾,并恒沸3h±5min。
7)结果判别
(1)沸煮结束后放掉水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至室
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2)若为试饼,目测未发现裂缝,用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3)若为雷氏夹,测量试件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记录至小数点后一位,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mm 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4mm 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