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失眠ppt
合集下载
失眠中医课件ppt

合理饮食与运动
饮食调理
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饱或过饥,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睡眠 。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力,促进睡眠。但应注意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05
失眠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尽量在每天相同的时间入睡和 起床,建立规律的睡眠节律。
睡前放松身心
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放 松身心的活动,缓解压力和焦 虑。
避免刺激性物质
如咖啡、茶、烟等,以及避免 在睡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凉爽, 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保持
房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保健方法
中药调理
根据中医理论,失眠可能与心火旺盛 、肝郁气滞、脾胃不和等有关,可选 用相应的中药进行调理。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身体 的气血流通,缓解失眠症状。
失眠中医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 • 失眠的心理疗法 • 失眠的日常调理 • 失眠的预防与保健
01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失眠的定义与分类
失眠的定义
失眠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睡 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从而 影响白天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一种 症状。
失眠的分类
根据失眠的原因和表现,可以分 为短期失眠、长期失眠、急性失 眠和慢性失眠等类型。
推拿按摩
通过按摩头部、颈部、肩部等部位, 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睡眠。
饮食调理
根据中医食疗理论,选用具有安神、 养心、舒肝等作用的食物进行调理。
养生建议
增加运动量
控制情绪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疲劳,有助于睡 眠。但注意不要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失眠症的中医调理PPT课件

4
发病机制(病因病机)
. 2019/11/27
热扰神明/外感风寒日久不愈或失治误治,使 邪传于里,郁而化热,扰动神明,导致脑神不 安、夜卧不宁。
心肝火旺/心藏神,劳心过度,耗血伤阴,心 火独炽,扰动神明或暴喜无度,心神激动,神 魂不安均易发生不寐;肝藏血舍魂,如暴怒伤 肝或气郁化火,魂不守舍,则见不寐。
瘀血内阻/情绪过度紧张,突受惊恐,气血逆 乱,或屈无所伸,怒无所泄,气滞血瘀,阻滞 经脉,壅遏血府,心脑失养,即发不寐
7
发病机制
. 2019/11/27
综上所述,不寐总是与心、脾、肝、肾及阴血 不足有关,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病位在心、脑。若邪热、痰火、情志、劳倦等 伤及脏腑,影响心脑即可引起不寐。
心肾不交/素体虚弱或久病之人,肾阴耗伤, 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则心火独亢,或五志 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心 火亢盛,神明被扰,神志不宁,因而不寐。
6
发病机制(病因病机)
. 2019/11/27
心虚胆怯/体质柔弱,心胆素虚,决断无权, 又受惊吓,情绪紧张,心神不安遂发不寐。
阴虚火旺/由于情志内伤,肝失调达。气郁化 火,火热上扰或肝肾阴亏,肝阳独亢,扰动心 神,均可引发不寐。
10
治疗(针灸治疗)
. 2019/11/27
11
治疗(推拿治疗)
. 2019/11/27
推拿治疗失眠症的机制和作用
调和阴阳/通过运用一定的推拿手法刺激人体 的某些部位(穴位),经过经络传递到其连属 的脏腑,起到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宣通气血, 平衡阴阳的功能。
疏通气血/通过不同的推拿手法改善组织供血 供氧的能力,促进消化道作用,抑制过高的神 经兴奋作用,达到对神经系统产生镇静、催眠 作用。
《如何解决失眠》课件

巧和建立规律生活等措施, 可以有效预防失眠。合理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改 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
● 04
第四章 失眠的影响
失眠对身体的影 响
失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使身体容易感到疲倦,还会引起新 陈代谢失调,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这些影响会进一步 影响身体健康和整体生活质量。
《如何解决失眠》PPT课件
创作者:ppt制作人 时间:2024年X月
第1章 了解失眠 第2章 失眠的治疗方法 第3章 失眠的预防措施 第4章 失眠的影响 第5章 失眠的治疗流程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目录
● 01
第一章 了解失眠
什么是失眠?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睡眠质量差或早醒等睡眠问题。它影响 大量人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结合药物、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综合 治疗
03 定期复查
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跟踪治疗效果
定期复诊
确保治疗进展正常 医生可以根据复诊情况进行调 整
评估治疗效果
了解疗效,看是否需要进一步 改进治疗方法
注意预防复发
预防失眠复发非常重要,患者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有 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同时定期进行复查和接受心理 辅导,以保持身心健康。
失眠的原因
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压力 等
环境因素
光线、噪音等
生活习惯
作息不规律、饮食 不当等
失眠的危害
影响身体健康
免疫力下降、记忆 力减退等
影响心理健康
情绪低落、注意力 不集中等
01 持续性失眠 02 间断性失眠
03
如何解决失眠
建立良好睡眠 习惯
固定睡眠时间、舒 适的睡眠环境
适度运动
提高身体疲劳感
● 04
第四章 失眠的影响
失眠对身体的影 响
失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使身体容易感到疲倦,还会引起新 陈代谢失调,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这些影响会进一步 影响身体健康和整体生活质量。
《如何解决失眠》PPT课件
创作者:ppt制作人 时间:2024年X月
第1章 了解失眠 第2章 失眠的治疗方法 第3章 失眠的预防措施 第4章 失眠的影响 第5章 失眠的治疗流程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目录
● 01
第一章 了解失眠
什么是失眠?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睡眠质量差或早醒等睡眠问题。它影响 大量人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结合药物、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综合 治疗
03 定期复查
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跟踪治疗效果
定期复诊
确保治疗进展正常 医生可以根据复诊情况进行调 整
评估治疗效果
了解疗效,看是否需要进一步 改进治疗方法
注意预防复发
预防失眠复发非常重要,患者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有 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同时定期进行复查和接受心理 辅导,以保持身心健康。
失眠的原因
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压力 等
环境因素
光线、噪音等
生活习惯
作息不规律、饮食 不当等
失眠的危害
影响身体健康
免疫力下降、记忆 力减退等
影响心理健康
情绪低落、注意力 不集中等
01 持续性失眠 02 间断性失眠
03
如何解决失眠
建立良好睡眠 习惯
固定睡眠时间、舒 适的睡眠环境
适度运动
提高身体疲劳感
中医治疗失眠症ppt课件

6.心胆气虚证:虚烦不寐,触事易惊,终日惕 惕,胆怯心悸,伴有气短自选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或者揿针埋藏 选穴:皮质下、心、肾,肝,神门、垂前、
耳背心 功效:调和阴阳,安神利眠 注意事项:每日自行按压3到5次,每次每
穴按压30到60秒,2到3日更换2次,双耳交 替。
10
热水足浴:促进循环,调节神经,舒筋活 血。
火罐:自项至腰部足太阳经背部侧线,用 火罐自上而下走罐,以背部潮红为度。
脉冲磁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畅通经络。
11
1
主要表现: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不能 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
程度: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 时醒,或者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2
社会因
素(地)
自然因
本身因
素(天)
素(人)
失眠
3
•环境 •气候 •时差
4
噪音
高温
强光
夜班工作
5
1.起居无常:昼夜颠倒、过子不睡 2.饮食不节:胃不和则卧不安 3.情志失常:神魂不安则不寐 4.劳逸失调:心神失养,神魂无主 5.病后体虚:气血亏虚——心神失养
3.胃气失和证:脘腹胀满,胸闷嗳气,嗳腐 吞酸,或者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舌苔腻, 脉滑。
8
4.心脾两虚: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 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 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5.心肾不交: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 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 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 苔,脉细而数。
阴虚火旺——神志不宁
6
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或者阴虚不能纳阳,或者阳盛不得入阴 病位在心,又和肝脾肾密切相关,如肝火
耳背心 功效:调和阴阳,安神利眠 注意事项:每日自行按压3到5次,每次每
穴按压30到60秒,2到3日更换2次,双耳交 替。
10
热水足浴:促进循环,调节神经,舒筋活 血。
火罐:自项至腰部足太阳经背部侧线,用 火罐自上而下走罐,以背部潮红为度。
脉冲磁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畅通经络。
11
1
主要表现: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不能 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
程度: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 时醒,或者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2
社会因
素(地)
自然因
本身因
素(天)
素(人)
失眠
3
•环境 •气候 •时差
4
噪音
高温
强光
夜班工作
5
1.起居无常:昼夜颠倒、过子不睡 2.饮食不节:胃不和则卧不安 3.情志失常:神魂不安则不寐 4.劳逸失调:心神失养,神魂无主 5.病后体虚:气血亏虚——心神失养
3.胃气失和证:脘腹胀满,胸闷嗳气,嗳腐 吞酸,或者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舌苔腻, 脉滑。
8
4.心脾两虚: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 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 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5.心肾不交: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 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 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 苔,脉细而数。
阴虚火旺——神志不宁
6
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或者阴虚不能纳阳,或者阳盛不得入阴 病位在心,又和肝脾肾密切相关,如肝火
中医调理睡眠ppt课件

• 取核桃 仁、黑芝麻与粳米慢火煨成稀粥, 用白糖调味,睡 前食用可治失眠。
完整版ppt课件
29
• 红枣
•
• 性温味甘,具有补五脏、益脾胃、养血安 神之功效,对气血虚弱引起的多梦、失眠、 精神恍惚有显著疗效。
• 取红枣去核加水煮烂,加冰糖、阿胶,用 文火煨成膏,睡前食1~2调羹。
完整版ppt课件
30
18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病位在心, 与肝、脾、肾、胃、胆等关系密切
完整版ppt课件
19
失眠的治疗原则
综合干预:
查明失眠原因,处理原发因素
对症处理----药物针灸的治疗
心理调护:认知干预(对失眠态度的调整) 生物反馈(各种放松技术) 行为干预(作息规律、锻炼)等
完整版ppt课件
20
调失
护眠
的
药物
治
食物
完整版ppt课件
4
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的主要方式。在睡 眠期间胃肠道功能及其有关脏器,合成并制 造人体的能量物质,以供活动时用。另外, 由于体温、心率、血压下降,呼吸及部分内 分泌减少,使基础代谢率降低,从而使体力 得以恢复。
完整版ppt课件
5
保护大脑,恢复精力
大脑在睡眠状态下耗氧量大大减少,有 利于脑细胞能量贮存。因此,睡眠有利于保 护大脑,提高脑力。睡眠不足者,表现为烦 躁、激动或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记忆力 减退等;长期缺少睡眠则会导致幻觉。
中医调理睡眠 享受美丽人生
完整版ppt课件
1
睡眠
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人类延续生命的重要方法
五 说教学过程
完整版ppt课件
2
睡眠的作用
1.大脑“充电”, 2.消耗减少, 3.储备增加
完整版ppt课件
29
• 红枣
•
• 性温味甘,具有补五脏、益脾胃、养血安 神之功效,对气血虚弱引起的多梦、失眠、 精神恍惚有显著疗效。
• 取红枣去核加水煮烂,加冰糖、阿胶,用 文火煨成膏,睡前食1~2调羹。
完整版ppt课件
30
18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病位在心, 与肝、脾、肾、胃、胆等关系密切
完整版ppt课件
19
失眠的治疗原则
综合干预:
查明失眠原因,处理原发因素
对症处理----药物针灸的治疗
心理调护:认知干预(对失眠态度的调整) 生物反馈(各种放松技术) 行为干预(作息规律、锻炼)等
完整版ppt课件
20
调失
护眠
的
药物
治
食物
完整版ppt课件
4
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的主要方式。在睡 眠期间胃肠道功能及其有关脏器,合成并制 造人体的能量物质,以供活动时用。另外, 由于体温、心率、血压下降,呼吸及部分内 分泌减少,使基础代谢率降低,从而使体力 得以恢复。
完整版ppt课件
5
保护大脑,恢复精力
大脑在睡眠状态下耗氧量大大减少,有 利于脑细胞能量贮存。因此,睡眠有利于保 护大脑,提高脑力。睡眠不足者,表现为烦 躁、激动或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记忆力 减退等;长期缺少睡眠则会导致幻觉。
中医调理睡眠 享受美丽人生
完整版ppt课件
1
睡眠
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人类延续生命的重要方法
五 说教学过程
完整版ppt课件
2
睡眠的作用
1.大脑“充电”, 2.消耗减少, 3.储备增加
中医治疗失眠ppt

二、病证鉴别
不寐
特点 单纯失眠
程度 持续、严重
一时性失眠
受情志、环境、 生理性少寐 生理因素等影响
暂时
它病痛苦
【诊查要点 】
三、 相关检查
临床采用多导睡眠图来判断: ①测定其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
(长于30分钟);
②测定实际睡眠时间减少
(每夜不足6.5小时);
③测定觉醒时间增多
(每夜超过30分钟)。
中医治疗失眠
不寐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概 述】
一、定义
不寐又称 “失眠” ,即失去正常的睡眠;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 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
轻者——人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 或醒 后不能再寐
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 生活、学习和健康。
茯神、远志、龙齿、石菖蒲——化痰宁心, 镇惊安神;
川芎、酸枣仁——调血养心; 知母——清热除烦。
加 减:
心肝血虚,惊悸汗出者——重用人参、白芍、 当归、黄芪以补养肝血;
肝不疏土,胸闷,善太息,纳呆腹胀者—— 柴胡、陈皮、山药、白术以疏肝健脾;
心悸甚,惊惕不安者——生龙骨、生牡蛎、 朱砂以重镇安神。
【辨证论治 】
1.肝火扰心证
主证: 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 兼证: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
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
舌脉: 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病机概要:肝郁化火,上扰心神 治 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代 表 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及加减:
肝火扰心证 常用药及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
黄腻脉 和中安神 胆汤
中医治疗失眠Microsoft PowerPoint

失眠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失眠最主要的症状是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 量下降,常伴随许多不适,如头晕、头痛、 体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工作和学 习效率下降。 1、入睡困难 上床后30分钟仍不能入睡即可 认定为“入睡困难”。主要特点是睡眠行为 与环境建立了不良的条件反射,若遇到环境 改变,均可使入睡困难更加明显或恶化。 2、时常觉醒 在日常生活中也较多见,表现 为睡眠不安稳、容易惊醒、睡眠间断、和不 安宁,常伴入睡困难和早醒,并常有噩梦发 生。患者感到似睡非睡,对周围环境的声响、 活动一概知晓,故醒后常感睡眠不足。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失眠
5、痰热内扰型 [主证] 睡眠不安、心烦懊丧、胸闷脘痞、口 苦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或 滑数。 [治则]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 清火涤痰汤加减 麦冬、柏子仁、丹参各15g,茯神12g,僵 蚕、陈皮、建曲各10g,贝母9g,胆南星、 竹沥、黄连、甘草各6g [加减] 热象明显者加栀子、黄芩,消化不良 者加麦芽、山楂,便秘者加大黄,失眠较重 者加合欢皮、夜交藤、远志。来自失眠的原因及危害
经常失眠或睡眠紊乱会影响人体内细胞的分 裂,易产生细胞突变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长期失眠可导致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 分泌失调,从而引起轻重不等的精神障碍。 轻者出现神经衰弱,较重者易导致抑郁症、 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生,老 年人可导致痴呆症。 由于失眠产生的上述躯体和精神方面的不利 影响,大大增加了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从而 对社会和个人造成巨大的损失。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失眠
2、脾胃不和型 [主证] 脘腹胀满、嗳气不舒、食欲不佳、睡 眠不安、形体消瘦、便秘或便溏,舌苔白腻, 脉弦滑。 [治则] 健脾和胃调中 [方药] 保和丸加减 白术、茯苓、山楂各15g,陈皮、半夏、建 曲、莱菔子各12g,连翘20g,木香、砂仁、 甘草各6g。 [加减]便秘者加枳实、大黄,腹胀、腹痛者 加厚朴、延胡索、大腹皮,恶心、呕吐者加 黄连、苏叶。
失眠第一方-五色入睡法医学PPT课件

进行相应辩证,根据 患者的病因,选择相 应的五行音乐及熏香, 配合五色诱导语,在 患者身上进行经络推 拿的一种治疗方法。
.
五行音乐
五色闻香
经穴按摩
.
是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 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 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 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 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 心脉的作用。
失眠第一方 —五色入睡法
我们最关心的事?
.
失眠的原因 五色入睡法的理论依 据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
证型
1 2
虚症
实症
.
肝气条达,镇心安神。
五色与五脏的关系
补益心血,养血安 神 青色入肝
脾气健运,心血充盈
红色入心
黄色入脾
助气行血,安神定志。
白色入肺
引火归根、 心肾相交
黑色入肾
.
.
• 它是通过对患者的
.
• 1、闻香助睡
. 2、引导患者全身心放松;
•
青色的是树,在广阔的草原中, 它进入我的肝脏,我的每个肝细胞 都 充盈起来了,接下来是赤色,大 自然中有火红的太阳,它照在我的 身上,进入了我的每一根血管,进 入了我的大脑,脑细胞里面的血都 在欢快地流着,感觉脑很轻松,然 后再者是黄色,黄色的是广袤的大 地,我在大地上奔跑,黄色进入了 我的脾脏,然后是白色,天空中飘 浮着一团团白色的云,多么 的悠然 自得,它进入了我的肺脏,每一片 肺叶都轻盈起来,每一个肺泡都 在 呼吸,最后是黑色,黑色入肾脏, 天已经黑了,我该睡觉了......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洗手。 :记录治疗部位、时间、反应情况、疗效,签名。
.
谢谢观赏
.
.
五行音乐
五色闻香
经穴按摩
.
是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 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 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 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 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 心脉的作用。
失眠第一方 —五色入睡法
我们最关心的事?
.
失眠的原因 五色入睡法的理论依 据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
证型
1 2
虚症
实症
.
肝气条达,镇心安神。
五色与五脏的关系
补益心血,养血安 神 青色入肝
脾气健运,心血充盈
红色入心
黄色入脾
助气行血,安神定志。
白色入肺
引火归根、 心肾相交
黑色入肾
.
.
• 它是通过对患者的
.
• 1、闻香助睡
. 2、引导患者全身心放松;
•
青色的是树,在广阔的草原中, 它进入我的肝脏,我的每个肝细胞 都 充盈起来了,接下来是赤色,大 自然中有火红的太阳,它照在我的 身上,进入了我的每一根血管,进 入了我的大脑,脑细胞里面的血都 在欢快地流着,感觉脑很轻松,然 后再者是黄色,黄色的是广袤的大 地,我在大地上奔跑,黄色进入了 我的脾脏,然后是白色,天空中飘 浮着一团团白色的云,多么 的悠然 自得,它进入了我的肺脏,每一片 肺叶都轻盈起来,每一个肺泡都 在 呼吸,最后是黑色,黑色入肾脏, 天已经黑了,我该睡觉了......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洗手。 :记录治疗部位、时间、反应情况、疗效,签名。
.
谢谢观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心俞、胆俞、丘墟 - 补心益胆镇惊
阴虚火旺: 肝郁化火:
痰热内扰:
• 太溪、太冲、涌泉 - 滋肾阴降心火
• 行间、太冲 - 平肝降火解郁 风池、足窍阴 - 疏调肝胆 • 中脘、丰隆、内庭 - 清热化痰和胃
按语
1、针灸治疗失眠效果良好,尤其是在下午或者晚上进行
针灸治疗。 2、由其他疾病引起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3、配合中药治疗。 4、白天进行一定量的体育锻炼。
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卫气的正常运转、阴阳交泰是正
常睡眠的基础。若卫气运行失常,营卫失调则可导致失眠。
任督二脉具有调节全身阴经和阳经经气的作用,与卫气营 血关系密切。因此常选取太阳、百会等穴调和营卫,使卫 气的出阳入阴初步恢复,形成良好的昼夜循行规律。
二、调神宁心法
中医学认为,睡眠和醒觉是由神的活动来主宰。故根
二、病因病机
病位在心。睡眠为心神所主,神安则寐,神 不安则不寐。
主要病机: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 致神不安。
一、调和阴阳法
阴阳学认为,人体的睡眠是机体阴阳消长出入变化的结果。中
医学将失眠的病机关键归结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因此调和阴阳
是治疗失眠的根本大法。 1、取背俞穴,调脏腑阴阳
定穴以宁心安神的首选要穴。 此外,宁心调神的处方中常配以三阴交,该穴是足太 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脾经上注于 心,肾经上络于心,具有健脾养心,补肾宁心,柔肝调神
的功效。
处方加减
心脾两虚: 心胆气虚:
• 脾俞、三阴交 - 健脾益气养血 心俞 - 养心安神定悸
多梦者加魄户 / 健忘者灸志室、百会
失眠
失眠
一、概述 1、定义:失眠又称 “不寐” 、“不得 眠” 、“不得卧”、“目不眠”。指经常 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或入睡困难、睡眠不深, 严重时则以彻夜不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2、 常见于西医学的 “神经衰弱” 、 “神经官能症” 、 “贫血” 等疾病中。
3、失眠的诊断
•失眠症: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
直达病所,有利于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同时能调节中枢神经功能,抑制大脑异常放电,改善大脑 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失调,使其恢复平衡。
2、取特定穴,宁心安神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血脉,心藏神。心主
神明,神安则寐。失眠的病因虽多,但最终导致心神受扰
而也不能寐,故在针灸处方中常用神门、内关、心俞等特
据本病不能寐,神不安的主症特点,调神安神是本病的重 要的治疗法则。失眠的病变部位与五脏关系密切,但主要 在脑窍心神,责之于心,控制于脑,因此重要在于调脑神 和调心神。
1、取头部穴位,健脑调神
脑为元神之府,若脑髓不足,则神失所养,神不安宁,
不能入睡。治疗应当健脑调神,常取百会、四神聪、安眠、
风池、神庭、印堂等头部穴位。研究认为针刺头部穴位能
量不满意的状况,不能以统计上的正常睡眠时间 作为诊断失眠的主要标准。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 心理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症状持续存在。如 果失眠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 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另诊断为失眠症。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
版修订版
失眠症诊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准:
• 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 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 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 • 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 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 能; • 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2、取照海、申脉穴,调脏腑阴阳
阴跷脉、阳跷脉是涉及人体阴阳二气的重要的奇经八脉,
司眼睑开阖,具有调节寤寐的作用。诸多医家都十分重视
阴跷脉阳跷脉与人体睡眠的重要关系,从与阴跷脉阳跷脉
相通的八脉交会穴照海、申脉入手,调整阴阳治疗失眠。
3、取任督脉,调营卫阴阳
《灵枢》“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
疗效标准
•
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公式: 睡眠率 = 实际入睡时间/ 上床至起床总时间×100% WHO分级: Ⅰ级:睡眠率70~80%,睡眠尚可。 Ⅱ级:睡眠率60~70%,睡眠困难。 Ⅲ级:睡眠率50~60%,睡眠障碍。 Ⅳ级:睡眠率40~50%,中度睡眠障碍。 Ⅴ级:睡眠率30~40%,严重睡眠障碍。
失眠患者的表现为心、肝、脾、肾、胆等脏腑的功能紊乱,气血失和,实证 多由肝郁化火、痰热内扰所致,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心肾不交引起, 终至阳盛阴虚,阳不入阴,神不守舍,心神不安所致失眠,故治疗应补其不足, 泻其有余,调整虚实,调节脏腑气血阴阳,多取五脏六腑的背俞穴,舒五脏之气, 开五脏之郁,泻五脏之火,安五脏之志,进而达到阴平阳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