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01222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5篇)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1、目的:确保产品合格,维护公司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终产品检验。
3、职责:1)质量技术部负责产品最终检验。
2)其他部门辅助质检对产品进行最终检验。
3)化验员对产品进行最终检验做好详细记录。
4)产品检验完,由技术部门人员判断产品是否合格,若合格,开具《出厂检验报告单》,由主管领导签字,方可出库。
若不合格,按不合格产品规定,进行处理。
5)每批产品有留样,留样产品应放在专属留样区,按品种、批次分类放置。
并留有标识。
6)质检员应得到质检部门领导授权,在授权范围内实施检验工作。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为加强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保障消费者消费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我单位就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1、本单位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制度,从业人员,每年必须参加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经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堂从业人员生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上岗。
2、在每年的健康检查中、凡发现本单位从业人员中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和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不得再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从业人员健康裣查合格证不得涂改,过期、笔迹不清无效。
4、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等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5、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做到。
(1)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前应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消毒;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3)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销售食品。
(4)不得在食品经营场所内吸烟。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以及食品的安全,特制定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保证落实质量安全企业主体责任。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模版为加强我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严把材料质量进货关,促进我公司产品质量更上一个台阶,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责1、险部是产品质量检验的归口部门,负责公司材料进货的检验、试验的委托工作。
二、工作程序1、质检员对公司产品所需材料按标准或合同的规定进行进货查验,经查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2、当某些检验或试验项目本公司不能进行时,由质检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或试验,对委托单位能力、资质进行评价,填写供方评价记录。
3、检验结束后,质检员及时做好状态表标识,经检验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作好记录,原则上按退货处理,在不影响质量情况下,经公司经理和分管经理批准,也可做让步接受处理,具体执行《不合格品控制制度》4、对无标准、又无明确指导性文件,也无生产厂合格证的,或采购商品不在合格厂评估范围内的,质检员有权拒绝验收。
5、质检员应做好验收记录,做到记录完整、及时、准确。
并有质检人员签名.6、质检员有质检部门负责人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实施质检工作。
三、检验规程1、原材料进场应按合同要求验收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2、进货材料按进货____%进行抽样,检查技术参数的准确性。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目的: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范围:适用于生产部所有部门、车间和个人。
1、生产经理负责该项工作的制定及研究2、车间主任对生产过程控制负责并推广执行,对车间员工进行监督。
制度:1、人员管理2、生产车间是生产任务的具体完成部门。
3、生产经理负责检查监督车间整体工作情况,统一一进行班组间的协调和出现问题的解决.4、生产经理负责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培训合格上岗。
5、生产负责人员,每天生产结束填写生产工作日记,并于当天上报生产经理。
管理方法:1、生产经理和生产负责人在生产前工艺条件,技术文件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生产.2、车间主任应指导工人按工艺文件操作,并进行监督管理3、车间主任检查车间生产工艺流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及时反馈给生产经理进行处理.中间产品的检验:1、各二序工作人员按频率、项目工作方法进行自主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流程。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企业的进货查验流程,保障进货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进货查验人员、采购员、仓库人员等。
三、进货查验记录管理流程1. 采购员收到供应商提交的产品合同和产品质量标准。
2. 仓库人员根据产品合同和质量标准在进货查验记录表中填写相关信息。
3. 供应商送货到企业仓库,仓库人员按照进货查验记录表进行实际查验,并填写查验结果。
4. 查验合格的产品入库,不合格的产品按照退货标准进行处理。
5. 进货查验记录表在每次查验后应及时归档保存,并定期进行归档管理。
四、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1. 产品合同和质量标准的审核采购员应当仔细审核供应商提交的产品合同和质量标准,确保其与企业的采购需求相符。
2. 进货查验记录表的填写仓库人员应当根据产品合同和质量标准在进货查验记录表中填写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次、供应商、查验结果等信息。
3. 进货查验流程的具体操作仓库人员在实际查验产品时,应当按照产品合同和质量标准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外观、包装、数量、标识、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等方面的检查。
4. 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对于查验不合格的产品,仓库人员应当按照企业的退货标准进行处理,并填写退货记录。
5. 进货查验记录的归档管理进货查验记录表在每次查验后应及时归档保存,并按照产品名称、供应商、日期等方式进行归档管理,以便随时查阅。
五、进货查验记录管理的监督1. 采购主管对采购员的产品合同和质量标准的审核进行监督。
2. 仓库主管对仓库人员的进货查验流程的具体操作进行监督。
3. 质量部门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进行监督。
4. 相关部门定期对进货查验记录的归档管理进行审核。
六、制度的落实1. 企业应当对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所有部门和员工了解并执行该制度。
2.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机制,对执行该制度的部门和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本制度是为了规范企业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工作的流程和方法,强化对进货合同的履行情况监督,把控进货渠道,确保企业采购的商品品质和数量符合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品质部门及相关采购部门。
三、责任与权限1、品质部门应制定本制度,并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修订,并组织实施。
2、采购部门要严格按监督要求完成进货查验记录。
3、品质部门要及时监督进货查验记录情况,发现不妥之处应及时制定改进方案。
四、工作流程1、进货前(1)采购部门准备首次采购订单,并注明所需物品种类、数量、品质要求、送货时间等。
(2)品质部门对采购货品进行审核,结合合同条款合理性审核合同的内容,确保物品的品质符合要求。
(3)采购部门负责将进货计划报告品质部门,品质部门审核后进行签字审核,并在合同、订单、库存系统等相关信息中进行记录。
2、进货中(1)进货验收人应认真核对货品规格、数量,检查货品外包装、内包装、鉴别拆封、产品标示等,以确保货品完好无损,符合合同要求。
(2)如发现货品问题,应立即通知供应商,书面通知同时报备品质部门审核备案。
3、进货后(1)进货验收人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和验收标准完成进货验收,确定验收结果。
(2)进口化检验检疫人员负责查验进口货物的符合性。
(3)品质部门对进货查验记录进行核查、确认,并记录合格证明,存档备查。
五、工作记录1、进口货物验收记录(1)进口货物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要素。
(2)到货验收人员及验收日期。
(3)质量状况的评价。
(4)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5)可能的改善措施及建议。
优点:方便跟踪原材料的质量情况,基于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供决策者作出判断。
为自我管理、管理程序和保证事务的透明度。
2、进口标记记录(1)标记种类、标记编号、标记限度和标记限度的适用范围。
(2)到货日。
(3)检验机构、结果、时间。
(4)说明。
六、实施效果本系统的实施对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合理化推进进一步配合运行,加强了原材料管理的有效性。
2023年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2023年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规范进货查验工作,提高进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制定本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进货查验过程的合规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保障公司的利益,同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为公司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进货查验工作。
4. 职责分工4.1 进货查验人员负责具体的进货查验工作,包括验货、核对进货单据等。
4.2 仓库管理员负责进货物品的收存、保管等工作。
4.3 供应商提供准确的进货信息和相关单据。
4.4 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的合作和进货需求的确定。
5. 进货查验流程5.1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进货洽谈,确定进货需求和条件。
5.2 供应商根据采购部门的需求提供进货物品,并提供相应的进货单据。
5.3 仓库管理员收取进货物品,并对物品进行验货。
5.4 进货查验人员核对实际进货物品与进货单据的一致性。
5.5 如发现问题或异常,进货查验人员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
5.6 进货查验人员完成查验后,将相关的记录和单据归档。
6. 进货查验记录的管理6.1 进货查验记录包括进货物品信息、供应商信息、进货单据信息等。
6.2 采用电子化管理系统进行进货查验记录的管理,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易于查找。
6.3 进货查验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进货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等信息;- 供应商的名称、联系方式等信息;- 进货单据的编号、日期等信息;- 进货查验人员的姓名、查验日期等信息;- 异常情况的描述和处理记录等。
7. 进货查验记录的保存7.1 进货查验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保存,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可审查性。
7.2 进货查验记录的保存期限为三年,过期后应按照规定进行销毁处理。
7.3 进货查验记录应备份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记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8. 审核和监督8.1 采购部门应对进货查验记录进行定期审核,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8.2 相关部门可以随时对进货查验记录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四篇)

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一、与初次交易的供货者交易时,本店负责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分别索取、查验以下证明供货者和生产加工者主体资格合法的证明文件,并复印留存,每年核对一次是否有效:(一)营业执照;(二)生产许可证;(三)卫生许可证;(四)有关质量认证标志、商标注册证、专利、绿色或无公害食品的证明;(五)强制认证证书(国家强制认证的食品如qs);(六)生猪定点机械化屠宰厂证书;(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证明文件。
二、每次进货时,接验员要详细检验食品外包装是否符合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并按批次向供货者或生产加工者分别索取、查验以下证明食品符合质量标准或上市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复印留存:(一)食品质量合格证明;(二)检疫(检验)证明;(三)进货票据;(四)农产品产地来源证明。
对不能提供相关质量证明或包装不规范、破包、透气等的食品拒绝进货。
三、接验员对所进商品的种类、规格、数量应与供货方出具的____及清单逐一核对。
四、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绿色食品等称号的优质食品,凭以上称号相应标识和凭证,只在初次交易时索取票证直接进入超市销售,不再按批次索取其他票证。
五、食品经营者发现有毒有害、污染、变质、不合格食品,要详细造册登记,立即报告工商行政管理或者质检验检疫、卫生行政等执法机关,并按照规定予以销毁或者退回供货商处理。
商品质量管理员对进货人员索取的票证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分管质量管理的负责人在食品入库或上架前查验记录,并自行____食品抽查。
并对索证索票情况在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向消费者公示。
六、食品批发商将加盖公章的进货票据直接装订成册建立进货台账,供货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本品种本批次检验合格证或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和进口食品的商检证明查验备案。
将加盖公章的销货票据装订成册建立销售台账。
七、食品零售商将加盖公章的进货票据直接装订成册建立进货台账,非本市供货商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本品种本批次检验合格证或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和进口食品的商检证明查验备案。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7篇)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为加强我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严把材料质量进货关,促进我公司产品质量更上一个台阶,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责1、险部是产品质量检验的归口部门,负责公司材料进货的检验、试验的委托工作。
二、工作程序1、质检员对公司产品所需材料按标准或合同的规定进行进货查验,经查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2、当某些检验或试验项目本公司不能进行时,由质检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或试验,对委托单位能力、资质进行评价,填写供方评价记录。
3、检验结束后,质检员及时做好状态表标识,经检验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作好记录,原则上按退货处理,在不影响质量情况下,经公司经理和分管经理批准,也可做让步接受处理,具体执行《不合格品控制制度》4、对无标准、又无明确指导性文件,也无生产厂合格证的,或采购商品不在合格厂评估范围内的,质检员有权拒绝验收。
5、质检员应做好验收记录,做到记录完整、及时、准确。
并有质检人员签名.6、质检员有质检部门负责人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实施质检工作。
三、检验规程1、原材料进场应按合同要求验收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2、进货材料按进货____%进行抽样,检查技术参数的准确性。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目的: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范围:适用于生产部所有部门、车间和个人。
1、生产经理负责该项工作的制定及研究2、车间主任对生产过程控制负责并推广执行,对车间员工进行监督。
制度:1、人员管理2、生产车间是生产任务的具体完成部门。
3、生产经理负责检查监督车间整体工作情况,统一一进行班组间的协调和出现问题的解决.4、生产经理负责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培训合格上岗。
5、生产负责人员,每天生产结束填写生产工作日记,并于当天上报生产经理。
管理方法:1、生产经理和生产负责人在生产前工艺条件,技术文件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生产.2、车间主任应指导工人按工艺文件操作,并进行监督管理3、车间主任检查车间生产工艺流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及时反馈给生产经理进行处理.中间产品的检验:1、各二序工作人员按频率、项目工作方法进行自主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流程。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为掌握供应商进货货物的真实情况,确保企业进货货物数量、质量的准确性,制定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进货部门。
三、工作内容
1、进货查验人员应当经过培训,具备查验进货货物的能力和水平。
2、进货查验人员应当按照进货合同要求对进货货物的数量、质量、规格等进行详细检查。
3、进货查验人员应当对进货货物的标志、包装、大货小包、封板情况进行核对。
4、进货查验人员应当对进货货物的外观、色泽、气味等进行检查,并抽取样品进行化验,确保进货货物的质量符合要求。
5、进货查验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进货查验记录,明确记录进货货物的来源、数量、质量、规格等信息。
6、进货查验人员应当在查验后及时上报进货部门负责人,按照规定进行放行或退货处理。
7、进货查验人员应当对进货货物的退货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通知供应商。
8、进货查验记录应当归档保存,并按照规定进行备案。
四、制度责任
1、进货部门负责人应当对进货查验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查验工作的标准化进行。
2、进货查验人员应当遵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真实、准确地记录相应信息。
3、进货部门负责人应当对进货查验记录进行审核,确保查验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公司领导应当对进货查验工作进行监督,确保进货查验工作的质量。
五、制度执行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若有补充、修改以及废止,请执行公司相关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编号001一、目的
为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对公司进货查验记录进行规范,确保所采购原物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生产原物料的采购、进货管理。
三、职责
1、采购负责合格供应商的评估、供应商档案的建立、更新。
2、仓库负责采购进货产品的数量、品种核对、记录填写;
3、质量部负责供应档案、《合格供应商名录》的审核,进货产品票证的查验、原物料的验收。
四、作业内容
4.1所有公司采购的原物料均严格按照《采购及供应商控制程序》、《采购索证管理制度》选择、建立供应档案和合格供应商名录,审验供应商的经营资格(如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食品生产许可证、流通许可证、产品官方检验报告等);
4.2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
4.3大宗原物料、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应从《合格供应商名录》的供应商中采购,并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或采购订单;
每批原物料来货时,应由供应商提供送货单(必须包括但不限于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数量、送货日期等信息)和出厂检验报告或合格证文件;
4.4零星物料的采购应到从事流通经营单位(如超市、经销商、定点批发市场等)采购,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送货单或每笔购物凭证。
4.5如含有畜禽肉类采购时,还应提供生产企业屠宰许可证明,经年审动物防疫合格证明,每批次来货时应提供当批次产品检验验疫合格证明原件;
4.6原物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入库前,应当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装标识(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址、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或批号、产品标准号、净含量、保质期等信息)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记录于《原材料检验报告》和《入库单》中。
《入库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等。
4.7按产品类别或供应商、进货时间顺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进货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五、相关文件
《采购及供应商控制程序》、《采购索证管理制度》
六、相关记录
《合格供应商名录》、《原材料检验报告》、《入库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