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优秀8篇)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优秀8篇)教学过程篇一一、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及其誓词篇二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公益活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如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等。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篇三实验目的1、通过让学生亲自做钠及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使学生加强对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认识。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实验重点1、通过实验巩固对钠及化合物性质的认识。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实验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初步培养其设计实验和评价实验的能力。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烧杯、胶头滴管、铁架台、酒精灯、药匙、滤纸、粗玻璃管(10mm×10mm),带导管的橡皮塞、铂丝、蓝色钴玻璃、铝箔、火柴、小刀、水槽、镊子、蒸发皿、细长玻璃管、脱脂棉、气球。
钠、Na2O2、Na2CO3、NaHCO3、CuSO45H2O、KCl的固体及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澄清的。
石灰水。
实验形式单人单组实验过程[引入]本章我们主要学习了钠及化合物性质。
本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对这些知识加以巩固。
[板书]实验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进行以下实验内容。
[板书]一、钠的性质。
1、钠与水反应。
2、钠在空气中燃烧。
二、过氧化钠的性质。
1、Na2O2与水的反应。
2、Na2O2与CO2的反应。
三、Na2CO3与NaHCO3的性质。
1、NaHCO3的不稳定性。
2、Na2CO3、NaHCO3与酸的反应。
3、Na2CO3与NaHCO3的鉴别。
四、用焰色反应检验Na+、K+、Cu2+。
[提问]1、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试管中为什么不能有气体?2、在NaHCO3加热分解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先将导管移出烧杯,然后再熄灭酒精灯?3、做好焰色反应的关键是什么?[注意]:1、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金属钠。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范文(通用6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范文(通用6篇)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 设计思路: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
涉及穿着、交往、沟通等内容。
为营造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让每位学生成为文明礼仪的示范者,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我将针对校园内普遍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例如大声喧哗、衣冠不整、课桌文化、厕所文学、长流水、长明灯等现象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力争经过两个月左右时间的努力,让学生养成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公共场所轻声交谈、观看演出比赛文明喝彩等十个文明习惯,使广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得到普遍提高。
活动将围绕生活礼仪、社会礼仪、赛场礼仪、校园礼仪四个方面进行。
从九月到十月,多种形式的活动将展开:调查校园十大最不文明行为,征集文明校园格言,并组建不文明行为督察队等。
活动目的:1、结合实际体验说礼仪的重要,掌握一般常用的文明语言及几点说话礼仪的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校园里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氛,到处可闻文明语言,使文明礼仪教育见成效。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3、通过亲身的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校园礼仪。
活动重点:本次活动,提出希望,希望学生能把校园礼仪的一些规范应用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区。
活动过程:第一部分有关礼仪知识一、引入话题――说话礼仪:文明礼仪教育之所以要从说话做起,是因为他是语言生命的基石,学习,生活,交往无不需要说话.就是说,不说话,或不会说话,或说不好说都要影响学习、生活、交往的质量,影响人生的价值。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正是文明礼貌语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写照。
因此,南戴河小学非常重视文明礼貌语言的训练,把它当做文明礼仪教育的第一站。
综合实践课教案8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综合实践活动》第十二章,主题为“探索自然奥秘”。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探索生物多样性;了解自然现象及其成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特点,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学会观察自然现象,分析其成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途径,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自然现象成因的分析。
教学重点:观察自然,了解动植物特点,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挂图等。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照相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本节课的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3. 实践活动一:认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a. 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动植物,记录特点。
b. 分组汇报,分享观察成果。
4. 实践活动二:探索生物多样性a.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b. 讨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c.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 实践活动三:了解自然现象及其成因a. 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如天气、地震等。
b. 分析现象成因,进行小组讨论。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一级探索自然奥秘二级1. 认识动植物2. 生物多样性3. 自然现象成因2. 关键词:动植物特点、生物多样性、自然现象、环保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
b. 思考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保护措施。
2. 答案:a. 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完成作业。
b. 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观察动植物和自然现象,但对生物多样性成因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14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14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的:1、通过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文化,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养成检朴的优良品格。
2、通过实物观看,观看茶艺表演,动手冲泡茶叶的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世外桃源的特征和茶文化方面的知识。
3、培养学生在活动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和模拟表演的能力。
活动过程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
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通过上一阶段的实践,我们已经知道了茶的一些基本知识,然而,茶是一个学问很深的话题,要想进一步了解它,我们必须进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同学们,你们想当一回茶博士吗?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有关茶的知识。
(板书课题:茶文化)师:课前,老师看到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有关茶的精美图片和文字资料,并且准备了茶具,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内容,组成了四个小组,下面就请每个小组的负责人说一说,你们小组调查研究的是茶的哪方面知识?课前每个小组都制定了小组活动计划和方案,用了很多办方法,以各种不同的渠道获得了有关茶的资料。
今天,我们就从茶的起源、十大名茶、茶与健康和茶艺这四方面来研究茶。
首先让我们共同来了解茶起源,欢迎茶起源小组来告诉我们茶是如何起源?1、茶的起源小组生:茶,是中国第一国饮,想了解这几千年历史的国饮,您来对了地方!茶叶由植物而成饮料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
世界各地的种茶、饮茶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
茶叶已经发展成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生活日用品,更是我国少数民族“宁停三日饭,不停一日茶”的生活必需品。
唐代陆羽著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这样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周朝。
”茶叶作为药用,记载最早是《神农本草经》:神农品尝百草,遇到七十二毒,用茶而解毒。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茶的味道很苦,却最能降火,又能解酒食的毒,使人神思清爽,不昏不睡。
综合实践教案(优秀10篇)

综合实践教案(优秀10篇)综合实践教案篇一1、玩鸡蛋活动目的:1、通过学生探究帮助瓶子“吃”进鸡蛋的力量是什么,培养学生探究大气压的兴趣。
2、通过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活动过程:1、设疑引题。
出示“吃”进鸡蛋的瓶子,学生思考:鸡蛋是怎样进去的?揭题:瓶子“吃”鸡蛋。
2、瓶子“吃”鸡蛋的设计和尝试。
(1)学生讨论:怎样让瓶子把比瓶口大的熟鸡蛋“吃”进去?(2)学生自行设计活动。
(3)学生实施自己设计的活动。
3、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1)思考、讨论:是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2)集体汇报,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己的想法和推断。
(3):是天气压力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4、生活中的大气压。
(1)思考:还能在哪里找到帮助瓶子“吃”鸡蛋的力量?(2)小组交流,用学生带来的材料或教师的材料动手实践。
(3)全班交流,教师再可适当举例。
5、垫板会不会掉下来?(1)让学生猜猜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2)学生实践,亲身经历垫板是否会掉下来。
教师强调杯子内不能留有气泡。
(3)思考:垫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6、。
学生自评。
7、活动延伸。
学生思考:能否让瓶子把“吃”进去的鸡蛋再“吐”出来?自行设计实践,并要求在课外和家长一起让瓶子“吃”进鸡蛋,再来验证自己设计的能否让瓶子“吐”出鸡蛋。
2、蛋壳制作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蛋壳作画的多种方法。
通过作画、欣赏、感受、蛋壳画作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通过学生探索和尝试蛋壳画的制作,以及蛋壳作画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和尝试用多种方法制作蛋壳画,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活动设计按照欣赏――探索――――再探索的思路进行安排。
欣赏部分可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活动。
探索活动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第一步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准备一个生鸡蛋。
探索的第二步是如何在蛋壳上作画,这一步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自由构图、造型、涂色,达到学习自主性,作品的创造性,艺术效果的个性化等要求。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通用12篇)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教学内容:立纸花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制作立纸花的整体步骤;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春姑娘来了,到处开满了鲜花,你们觉得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立纸花,我们可以用这美丽的立纸花来装扮我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天的气息。
出示课题:“立纸花”。
二、新授1、介绍制作立纸花的整个步骤(1)~(4)将各部件切割、划痕,粘贴后折叠。
(5)~(6)用做好的多个单元组合出各种形状。
(7)完成图。
2、学生动手操作(1)可以独立完成;(2)可以合作完成;(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4、本课小结(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制作立纸花的步骤是什么?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认识更多的树叶,制作出美丽的树叶画。
2、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创造中提高审美能力。
3、通过讲树叶画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谈话,音乐导入小朋友,秋娃娃像一位调皮可爱的魔术师,她来到农田上,稻子低下了头;她来到果园里,果树笑弯了腰;她来到树林里,梧桐叶子黄了,枫树叶子红了,只有那松柏还是那么苍翠。
秋天多美啊!请欣赏歌曲《秋天多么美》。
音乐伴唱:《秋天多么美》辨认树叶,了解关于树叶的知识。
秋天的树叶像五颜六色的蝴蝶,长在树上,落到地上。
小朋友们,你们都收集了哪些树叶呢?请你用“()叶是()”的,形状像“()”的句子,介绍自己收集的叶子。
这些美丽的树叶中还藏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呢!你知道吗?(1)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叶片、叶柄和托叶(2)布满在叶片上的粗细不等的脉络,叫做叶脉。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教案,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我将分享100个关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案,这些教案包括各个年级的内容,涵盖了数学的各个方面,希望对教师们在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年级教案1:认识数字0-10活动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组等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字0-10,并能正确书写。
活动步骤:1. 将数字0-10的卡片打印出来,让学生自由观察和比较。
2. 要求学生将数字0-10的卡片按大小顺序排列。
3. 分组比赛,每组一定时间内,谁能最快速正确排列0-10数字。
4. 要求学生用铅笔正确书写0-10数字。
5. 小组展示,让学生自评发现问题。
教案2:教学《认识图形》活动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活动步骤:1. 教师用实物展示不同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测图形的名称。
3. 教师将各种几何图形的卡片洗牌,让学生一起玩游戏,猜出正确的图形名称。
4. 要求学生在纸上用直尺和圆规画出不同几何图形,并给图形命名。
活动评价: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对几何图形有了初步认识,掌握了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画法。
教案3:教学《计算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活动目标:通过多种算法,让学生掌握整百整千的加减法运算。
活动步骤:1. 在黑板上写出几个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解题方法。
2. 学生们自愿上来解答问题,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3. 教师出示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上机完成。
4. 学生上台做题,教师引导分析解题方法。
5. 小组讨论,总结解题方法。
活动步骤:1. 教师用实物示范分数的概念,如用一块蛋糕展示1/2、1/4等。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教案 1:小小环保卫士活动主题:校园垃圾分类大作战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1、准备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贴上“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标签。
2、制作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和手册。
活动过程:1、导入: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垃圾王国的国王生气啦,因为他的子民们到处乱跑,找不到自己的家。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同学们纷纷摇头,老师接着说:“那是因为大家没有做好垃圾分类呀!”2、知识讲解:老师通过图片和简单易懂的语言,给同学们介绍垃圾分类的知识,比如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瓶、玻璃瓶等;厨余垃圾就是剩菜剩饭、果皮等;有害垃圾有电池、药品等;其他垃圾像砖瓦陶瓷、渣土等。
3、小组活动: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进行垃圾收集和分类的比赛。
看哪个小组分类得又快又准确。
4、总结分享:让同学们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老师再进行总结和补充。
教案 2:巧手做风筝活动主题:春风中的飞翔梦想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活动准备:1、准备制作风筝的材料,如竹条、纸、线、颜料等。
2、收集关于风筝的图片和视频。
活动过程:1、导入:老师拿出一个漂亮的风筝,问同学们:“小朋友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想不想自己亲手做一个呀?”同学们兴奋地回答:“想!”2、知识介绍: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和图片,给同学们介绍风筝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3、动手制作: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先用竹条搭好风筝的骨架,然后把纸糊上去,再用颜料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4、试飞环节:大家拿着自己做好的风筝到操场上试飞,看看谁的风筝飞得最高最远。
教案 3:走进蔬菜园活动主题:探索蔬菜的奥秘活动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蔬菜,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2、培养学生珍惜食物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一)、成为受欢迎的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受人欢迎的交往技巧,正确认识自己社交方面的长处和不足2、认识与人交往的重要意义,学会与人交往的基本方式3、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做个受欢迎的人二、活动准备1、成立活动小组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每个组4至8个人2、确定活动课题让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怎么样的人最受欢迎? (2)如何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呢?3、学生提前预习本课的教学内容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视频,最喜欢哪个人物(二)讲授新课进入初中阶段, 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成为影响中学生个人健康成长重要的因素。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有愉快乐观的心情学生,拥有了朋友才会感到生活的充实,人生的美好。
活动一:调查表(1)完成调查表,对班级中人缘好的同学,受欢迎的原因活动二:我的朋友圈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有坎坷、有崎岖,但有朋友在,就能给你鼓励、给你关怀,并且帮助你读过最艰难的时光完成下列问题: (1)我有这些好朋友(2)因为他们: (3)我不喜欢与这些表现的人交往: (4)我认为这样的人最受欢迎: 活动三:社交小测试完成课本25页的小测验,并且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自己, (1)同学们对我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2)我的努力方向活动四:交友小技巧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 收集了一些如何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交能力的资料。
然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对资料进行了汇编(1)改善人际关系的技巧(2)提高社交能力的技巧活动五:学以致用(1)在生活中,你可曾有与人冲突的经历么?到底什么样的情景会让你感到忍无可忍? (2)出谋划策,通过讨论,我们觉得挽回人际关系的方法是?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什么? (3)道歉好点子,我向别人道歉时,我期待对方回应是什么?接受对方道歉时,我的回应是什么? (4)学会认错,人无完人,每个人都难免会做错事,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大胆认错显得特别重要四、成果展示我们小组的同学决定通过照片展和手抄报的方式,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我们的活动成果(二)、动起来、更精彩一、教学目标1、加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明确健康的重要性2、树立科学健身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二、活动准备1、成立活动小组(1)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每个组4至8个人,准备材料用具,确定时间和分工2、确定活动课题让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制定运动计划(2)到运动场所去看看,进行调查访问3、学生提前预习本课的教学内容三、活动过程1、收集资料通过书刊、报纸、上网等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做好记录2、问卷调查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在课本34页,完成调查问卷的内容。
学习了解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和特点3、开展调查调查问卷发放工作的具体安排表和调查情况记录,小组都要按时记录4、分析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统计,完成课本上的表格5、撰写调查报告对调查问卷进行仔细的统计和分析后,可完成课本上的调查报告四、访谈未来更好的了解市民参入运动的情况,可以到附近的运动场、公园等地方对市民进行访谈参考课本上的访谈表,完成相应内容,可以加深我们对现实人们的运动情况的了解五、强生计划:阳光锻炼一小时为响应国家“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增强身体素质,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阳光锻炼一小时”的强身计划六、成果展示辩论赛, 可以就体育学科是否应该作为中考考查科目进行辩论。
最后用照片展和手抄报对该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记录和展示(三)、我的青春我做主一、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编写问卷了解青春期性健康2、学会正确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正确处理与异形的交往3、进一步锻炼调查访问的技巧,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二、活动准备成立活动小组,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每个组4至8个人(一)让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青春期的内容有哪些? (2)我们要研究哪些方面问题? 例如:青春期的性发育特征、青春期的人际关系、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途径、青春期的自我保护、青少年对性教育的态度(二)确定活动课题:青春期的人际关系(三)学生提前预习本课的教学内容三、活动过程(一)收集资料通过上网查找、咨询老师、到图书馆查阅等途径, 找到了活动需要的资料, 并通过表格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二)调查问卷1、设计调查问卷(1) 在设计调查问卷前, 要明确调查的目的, 确定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内容力求措辞恰当, 符合被测试者年龄特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2)完成课本43页的调查问卷,并对该调查问卷写出感受和建议(3)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编写出一根符合自己情况的调查问卷2、开展问卷调查到公共场所去开展问卷调查,要注意安全,讲究礼仪,掌握技巧。
建议2至4个同学一起进行,如果穿着校服、佩戴校卡成功率会大大提高小知识:问卷仅要求被测试者写性别、年龄进行不记名调查。
问卷在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下发放到被测试者手中, 让被测试者在安静的环境中独立完成。
被调查人数尽可能多一些, 以便使调查结果更准确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 调查的对象是谁?发放调查问卷数量多少份?收回有效问卷数量多少份?调查问卷有效率为多少? 3、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回收调查问卷后,要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运用统计图法、列表法、图示法等方式表达统计结果,会更清晰4、撰写调查报告小知识: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语四部分组成。
调查报告的标题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双行标题,又叫主副式标题;一种是单行标题前言着重介绍基本情况并提出问题。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内容, 也是对调查研究结果的具体引证、论说部分, 其结构形式分为结构和逻辑结构两种。
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 要求简明扼要,言尽即止(三)案例分析对课本47页的案例进行分析,说说自己的看法,并且假如自己是小娟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成果展示同学们写出“我的青春小故事”,制成故事展,这次了解青春期的活动肯定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感受很多,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心怀感恩、心心相通(四)、心怀感恩,心心相通一、教学目标1、学会理解父母,善于表达对父母的爱,并以实际行动报答对父母的感恩之情2、从感恩父母学会感恩身边每个人,感恩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3、通过制作爱心小礼物来感受美和体验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二、活动准备成立活动小组,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每个组4至8个人(一)让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感恩? (2)我们最应该感恩那些人? 例如:感恩抚育我的人、感恩帮助我的人、感恩鼓励我的人、感恩教育我的人(二)确定活动课题:感恩父母(三)学生提前预习本课的教学内容三、活动过程(一)制定活动方案各个小组自己确定方案内容,完成课本表格1、准备阶段需要的时间、活动内容、负责人2、调查问卷需要的时间、怎么设计调查问卷、怎么展开调查问卷、负责人、活动的工具、活动的过程3、采访4、制作爱心小礼物5、研究报告6、成果展示(二)搜集和整理资料怎么收集资料?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一个记录在完成活动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怎么解决,有什么收获体会? (三)制作爱心小礼物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将我们养育成人,默默地为我们付出。
现在,让我们怀者一颗感恩的心,亲手设计并制作一份小礼物送给父母,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如果不知道有哪些可以亲手制作的小礼物,可以通过调查访问,上网查询的方法, 1、确定自己要制作的礼物2、说说为什么要亲手制作这个礼物3、制作这个礼物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4、制作步骤有哪些? 三、成果展示每个小组的活动过程通过照片记录下来, 并且将小组成员亲手制作的礼物也拍摄下来, 进行展览最后对这次小组合作完成的活动进行一个评价,满分100分, 从活动准备、活动态度、活动能力、活动成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有自己的评价、同学对你的评价、老师的评价。
(五)、家居环境的优化教学目标: 1、了解家居环境污染情况,树立环保意识2、尝试制定理想的家居环境优化方案,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3、提高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设计制作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一)确定活动课题理想的家居环境是怎样的?常见的家居是怎样的?为此,我们通过交流,确定小组的活动课题。
我们确定的活动课题是家居环境的优化二、活动过程(一)调查造成家居环境污染的因素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确认造成家居环境污染的因素有: 厨房污染装修污染家具污染家电污染等等(二)通过调查造成家居环境污染的因素家居环境中潜藏许多无形污染,我们通过实际调查了解相关的知识装修污染:例如甲醛,杀手之王——甲醛 . 甲醛是一种无色的强烈剌激性气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
甲醛释放污染, 会造成眼睛流泪, 眼角膜、结膜充血发炎, 皮肤过敏,鼻咽不适,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亦可造成恶心、呕吐、肠胃功能紊乱!严重时还会引起持久性头痛、肺炎、肺水肿、丧失食欲、甚至导致死亡。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眼部疾病、女性月经不调和紊乱、妊娠综合症、新生儿畸形、精神抑郁症,另外,还会促使新生儿体质下降,造成儿童心脏病。
据美国医学部门调查,甲醛释放污染是造成3—5岁儿童哮喘病增加的主要原因。
厨房污染:1. 材质污染:橱柜体积至少占厨房1/3,若主要原材料人造板不达标,烹调时的明火加温,必然加速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挥发析出; 2. 台面污染:除了部分花岗石台面常存在放射性物质超标外,一些标称“人造石”的材料,往往用某些树脂掺加廉价石灰石、石英粉合成,含有大量苯类挥发物质; 3. 辅料污染:一般均实施现场安装的整体橱柜,若操作不规范,如滥用粘结胶合材料、人造板封边时或密封不严,均会不断释放有害物质,让人流鼻涕流泪甚至皮肤起疹子。
家电污染:一类是所含材料比较简单,对环境危害较轻的旧家电,如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这类产品的拆解和处理相对比较简单。
另一类是所含材料比较复杂, 对环境危害比较大的废旧电子产品, 如电脑、电视机显像管内的铅,电脑元件中含有的砷、汞和其他有害物质。
可以总结家居环境污染因素主要包含三大类: A 、第一大类——化学污染:主要来自装修、家具、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化妆品、抽烟、厨房的油烟等等; B 、第二大类——物理污染:主要来自室外及室内的电器设备产生的噪声、光和建筑装饰材料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等;C 、第三大类——生物污染:主要来自寄生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生活用品和空调中产生的螨虫及其它细菌等。
三、家居环境的优化(一)理想家居的要素体现主人的品味和生活情调家居摆放错落有致,空间利用合理,不过分拥堵色彩明快,色调和谐而富有变化合理划分使用区域,满足人们的学习、生活、运动和娱乐等需要(二)了解家人对目前家居环境状况的满意程度和优化意见设计一个亲情访问记录表,通过对家人的调查和分析,设计出更满意的的家居环境(三)家居环境的优化设计方案自己动手通过使用废旧材料,结合画图、雕刻、拼接、打磨、上色设计理想的家居环境的优化模型四、总结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