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

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

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0.12.01•【字号】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9号)•【施行日期】2021.01.01•【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9号)《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业经2020年10月29日大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2020年11月24日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0年12月1日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2020年10月29日大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20年11月24日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修改、实施、监督检查以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相关活动。

本条例所称国土空间,包括本市陆域空间和管理的海域空间。

第三条本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以全面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为指导,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完善配套法规政策,执行统一技术标准,实现建设亚太对流枢纽、环渤海创新策源中心,打造魅力宜居城市,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之都、浪漫海湾名城为总目标。

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应当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以《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为统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坚持陆海统筹、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先规划后实施,实施规划全周期管理;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社会公众利益,确保公共空间优先、公共交通优先和公共配套优先;坚持地域特色,强化风貌管理,延续历史文脉;坚持规划管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兼顾规划的可操作性。

大连普湾新区总体规划

大连普湾新区总体规划

普湾新区总体规划一、普湾新区介绍普湾新区位于大连市地理中心,横跨黄渤两海,东临日韩,北靠广阔的东北腹地,西接日新月异的环渤海经济圈,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辽宁乃至东北唯一一个既位于一核和一轴之上,又面临黄渤两海经济带的城市功能区,是大连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区,是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4月9日,大连市正式启动了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将金州新区、普湾新区、保税区三大组团一并作为新市区进行规划建设。

普湾新区正式成为大连全域城市化和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核心区。

普湾新区是集合了区位、产业、政策、土地等区域综合竞争优势。

一是区域交通便捷。

普湾新区位于大连市中心位置,距主城区38公里,距大窑湾港30公里,距规划中的大连新机场20公里,是连接大连主城区、金州新区与黄渤两海城市组团的重要区域。

新区港口、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体系完备,长大铁路穿境而过,沈海高速、滨海大道交汇贯通,“两环、四纵、五横”的道路骨架构成了发达的交通体系,正在建设中的哈大高铁、皮长高速、大丹城际铁路和金普城际铁路将更加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是产业基础雄厚。

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普兰店经济开发区、炮台经济开发区、松木岛化工园区四大工业园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

服装加工、电力设备器材、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船舶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其中,中粮麦芽、大杨服装、互感器、固特异轮胎、船柴、船推、船阀已成为具有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的龙头企业。

三是政策优势突出。

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新区拥有着一系列包括财税增量返还、免收涉企行政性收费、金融支持、下放经济管理权限以及拓展融资渠道、人才引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善软环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

四是发展空间广阔。

普湾新区土地总面积1008.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0公里。

大连市还将普兰店市的北部区域规划为普湾新区的拓展区域,为新区长远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大连市历次总体规划 PPT

大连市历次总体规划 PPT

2、沙俄租借时期城市规划
④关于行政街区。从城市总图看,行政街区的选址意图是 求相对独立,自成系统。 ⑤码头的吞吐量与世界海港城市相比,城市规划瞄准了当 时最优城市一巴黎。第一期的建设虽然紧凑地连在一起, 但整个规划的骨架与发展方向却留了很大余地,至今仍是 大连市发展的核心之一。历史实践证明,沙俄时代的大连 商港城市规划不仅在当时是先进的,而且为以后城市的发 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899年9月28,沙俄政府通过了大连港和大连城 市规划方案。据据《南金乡士志》载:“自露国(即 俄罗斯)租借,将青泥洼村中田庐,逐户估价,远遗农民, 改为街市。”这实为大连港口,城市建设之始。
2、沙俄租借时期城市规划
2.1、规划内容
从事实上引用了德国郊区的规划模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 里,便完成了大连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大连特别行政区总 体规划图。规划的城市用地大约有6.5平方公里,港口布置 于城市东部青泥洼海岸,规划了4个突堤式码头,并有铁路与 港口相联,形成了海运和陆运联为一体的优势。 城市规划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和布局上,采用了欧洲当时盛 行的形式主义(放射线、对角线、园形广场)的规划手段。并 运用了严格的功能分区概念,把城市划分为3个区:行政区、 欧罗巴区、中国人区。
规划的中国人区用地仅为欧罗巴区的1/4左右,表现出了明 显的殖民地城市特征。
1899年大连市规划的道路骨架形如蛛网。在交通枢纽和 重要的中心地点布置国形或半园形的广场,广场之间以直线 干道相联系,每个中心向外辐射若干于道,围绕广场形成多层 环形道路。这种格局与1666年伦敦大火灾后进行的重建规 划有许多相似之处。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规划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规划
1.
2.
3.
(一)快速起步阶段 (1978年—1992年)

大连2020年城市规划

大连2020年城市规划

大连2020年城市规划国务院原则上同意修编后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4105平方公里陆域被纳入城市规划区大连城市规模向北扩大了国务院不久前已对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作出批复,原则上同意修编后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按照这个规划,全市陆域面积13538平方公里中的4105平方公里,被纳入城市规划区。

大连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城市规划区在金州以南为2600平方公里,此外还包括长海县、冰峪沟地区和碧流河库区等地。

在城乡规划区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山体等自然分隔,形成由中心城区、新城区、金州城区和旅顺口城区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布局。

我市为此将控制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的发展规模,到2020年,市内4区加上旅顺口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355万人以内,同时有序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周围各组团转移。

到2010年,这5个区的实际居住人口将被控制在31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262万平方公里以内。

大连城市规划特点大连早期采用了欧洲古典及日式建筑风格,以广场、林荫大道、放射型道路为主要特征,街巷规模较小。

建国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近年来,城市功能布局进行了调整,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构成“蓝天、碧海、青山”的特色风貌和景观格局,形成独具特色的“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城在林中”的滨海园林旅游城市。

《发展规划》在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从大连实际出发,本着科学性、超前性和导向性的原则,重点对城市功能、发展目标、城市规划范围、城市发展方向、城镇体系、航运中心和产业基地布局、重大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和调整。

《发展规划》将大连的城市功能定位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我国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重要的石化、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发展规划》还提出,要深入实施国际化、信息化、科教强市、协调发展四大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

大连城市总体规划获批人口控制500万

大连城市总体规划获批人口控制500万

大连城市总体规划获批人口控制500万近日,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96平方公里以内。

城市规划区范围:555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555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96平方公里以内。

《总体规划》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根据大连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的批复》要求,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努力将大连金普新区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引领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先行区。

规划布局停车场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发展轨道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

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

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积极有序地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高度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重点防灾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大连市历次总体规划

大连市历次总体规划

1929—1939 •日占时期提出”416㎞²规划控制图“人口规模122万,城市用地扩到170㎞² 1930-1945 •日占时期第三次规划,城市规划用地扩大到70平方公里
1919—1929 •日占时期第二期规划,市区规划用地扩大到56.5平方公里
1905—1918
•在沿用俄国城市规划基础上作出修改,城市用地面积进一步扩 大,被称为“日占时期第一期规划
前期:
1919年,日本颁布新的城市规划,

将市区总面积扩大至1570.35万平 方米——此前,大连市区的面积为

892.62万平方米,几乎扩张了一倍。
正式按功能把市区规划为住宅区、
工厂区、商业区和混合区。

后期:

由于前线战事吃紧,放弃巴洛克等
豪华风格,转而为当时风靡国际的
现代式建筑

交通规划 :放弃以放射形为主的广场规划,转

行政区
港口区 商业区
2、港口方面,港区 东侧护岸连接防波堤

由南至北向海中延伸
再拐至西北
中国人 区
居住区 别墅区
3、西侧煤炭码头伸 向海里


绿化区

规划的城市用地大约有6.5平方公里,在当时的远东,可算是颇具规模的

城市了。港口布置于城市东部青泥洼陆运联为一体的优势。
规划关键词:
带有明显的大跃进印记
规划定位:
工业城市
人们热衷于“浮夸”和 “瞎指挥”,不顾事物发 展的客观规律,不尊重科 学,因而城市规划便成了 “大跃进”的绊脚石。 因而提出三年之内不搞 规划
第一次五年规划左 倾错误
A 工业盲目发展,盲目占地。
B 盲目发展工业,公用设施失调。

大连长兴岛总体规划资料

大连长兴岛总体规划资料
中部工业区区位图 14
二、规划与建设概况
3. 功能区规划与建设
(1)已有功能区控规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中部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部产业区,占地约30平方公里,城八线以南重点发展先进装配制造产业、船舶配套加工产业, 以北重点发展生物制药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实施面积约5平方公里。
北港区 石化产业区
装备制造及 生物科技区
综合区 主城区
葫芦山湾 综合港区
造船产业区 装备制造区
• 三大城区
长兴岛北部综合区 南部主城区 交流岛生态居住组团
董家口湾 预留港区
生活区
7
二、规划与建设概况
2. 现状分析 (1)土地利用分析
长兴岛除建设用地外,主要 以耕地、林地、草地为主。
西中岛、凤鸣岛、交流岛、 骆驼岛,以林地、草地为主, 这要求在规划中应适当保留 现状的自然山体,为城镇居 民提供自然的绿色空间;在 岛的周边分布着大量的盐田、 滩涂,可为城镇建设提供大 量的开发用地。
12
二、规划与建设概况
3. 功能区规划与建设
(1)已有功能区控规
名称
规划范围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
1
综合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7.46平方公里
区位与功能布局
暂无文字说明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
中部工业区控制性详细
2
规划
37.60平方公里
暂无文字说明
在立足引进国内大型造船企业投资的基础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
上,重点吸引日、韩等国家的大型造船企 业进入,大力引进和发展科技含量高、经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总体规划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委会
目录
第一部分 概况与背景 第二部分 规划与建设现状 第三部分 上版规划实施评价 第四部分 分析与解读(机遇、优势、劣势、问题) 第五部分 定位分析 第六部分 布局结构规划构思

空间规划背景下大连市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工作探索

空间规划背景下大连市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工作探索

空间规划背景下大连市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工作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连市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近年来经济和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发展规划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空间规划成为关键的工作之一。

多规合一,即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和其他专项规划合并为一张总体规划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而“一张蓝图”工作探索,则是大连市在多规合一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可行的规划实施方式。

通过多规合一和“一张蓝图”工作探索,大连市可以在规划中统筹考虑各项因素,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

在具体的措施和成果展示中,大连市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精确描绘城市发展蓝图,提升城市规划的精准度和可操作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压力,大连市在空间规划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在规划中兼顾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公平等多方面利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克服这些挑战,大连市的空间规划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大连市空间规划背景一、经济发展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连市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面临着经济结构升级、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

空间规划需要更好地支持大连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连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需要通过空间规划来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利用和建设布局,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和协调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大连市作为滨海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

空间规划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规划生态保护区、绿地带等,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增加,大连市需要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布局,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改善居民出行环境。

以上是大连市空间规划背景的主要内容,这些方面的需求也是推动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工作探索的动力和基础。

2.2 多规合一的意义多规合一的意义在于整合城市发展规划的各个层面,实现规划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 总那么- 1 -第二章................................................................城市性质及职能- 2 -第三章................................................................人口及用地规模- 2 -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 -第一节 ............................................................. “三区〞划定-3-第二节 .......................................... 城乡统筹及城镇化开展战略-4-第三节 .......................................... 城镇空间、等级及职能构造-5-第四节 .................................................................... 产业布局-7-第五节 .................................................................... 旅游开展-8-第六节 .................................................................... 生态建立-9-第七节 .................................................................... 综合交通-12-第八节 ............................................................. 重大市政设施-15--19-第五章......................................................... 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23 -第一节 ............................................................. 城乡统筹策略-23-第二节 ........................... 重点建立地区空间构造和“四区〞划定-25-第六章............................................................ 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27 -第一节 .................................................... 空间构造及开展策略-27-第二节 .......................................... 各城区定位及重点开展方向-28-第七章................................................ 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9 -第一节 ............................................................. 公共中心体系-29-第二节 ............................................................. 行政办公用地-30-第三节 .......................................................... 商业金融业用地-31-第四节 ............................................................. 文化娱乐用地-32--34-第六节 ............................................................. 医疗卫生用地-34-第七节 .......................................................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35-第八节 .......................................................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36-第八章...................................... 中心城区住房保障及居住用地规划- 36 -第一节 ................................................................ 保障性住房-37-第二节 .................................................................... 居住用地-38-第九章............................................. 中心城区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39 -第十章.............................................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及水系规划- 41 -第一节 .................................................................... 绿地系统-41-第二节 .......................................................................... 水系-43-第十一章................................................... 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45 -第十二章................................................ 中心城区老城保护及更新- 48 --49-第二节 ............................................................. 文物古迹保护-51-第十三章................................................... 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 52 -第十四章...................................................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53 -第一节 ................................................................ 目标及战略-53-第二节 ............................................................. 城市对外交通-54-第三节 ............................................................. 城市道路系统-55-第四节 ............................................................. 公共交通系统-57-第五节 ............................................................. 静态交通设施-59-第六节 .................................................................... 步行交通-59-第七节 .................................................................... 旅游交通-60-第八节 .................................................................... 交通管理-61-第十五章............................................. 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61 -第一节 .................................................................... 供水工程-61-第二节 .................................................................... 排水工程-62-第三节 .................................................................... 供电工程-63-第四节 .......................................................... 通信和邮政设施-64-第五节 .................................................................... 供热工程-65-第六节 .................................................................... 燃气工程-65-第七节 ............................................................. 环境卫生设施-66-第十六章...................................................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67 -第一节 ....................................................... 城市应急保障体系-67-第二节 .................................................................... 防震减灾-68-第三节 .......................................................... 防洪〔潮〕排涝-69-第四节 .......................................................................... 消防-69-第五节 ............................................................. 气象灾害防御-70-第十七章................................................... 中心城区分期建立规划- 71 -第一节 ............................................................. 近期建立规划-71-第二节 .................................................................... 远景规划-72-第一章总那么第1条工程背景为适应城市开展新要求,落实国家建立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与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强化大连市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地位与龙头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与国城乡规划法?,编制?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