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乙肝疫苗(详细参考)
乙肝疫苗生产流程和使用工艺

乙肝疫苗生产流程和使用工艺哎呀,说起乙肝疫苗,这事儿可真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得慢慢道来。
你瞧,这疫苗跟咱们平时吃的饭菜似的,得经过一道道工序才能上桌,不过它可比饭菜复杂多了,得经过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们精心调配,才能确保安全有效。
首先得说说这疫苗的原料,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这玩意儿就像是病毒的“身份证”,能让咱们的免疫系统认出来。
科学家们得先从乙肝病毒中提取这个表面抗原,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得在实验室里小心翼翼地操作,生怕病毒跑了出来。
提取完表面抗原后,得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比如纯化、灭活,确保疫苗里没有活的病毒,这样打疫苗的时候就不会感染乙肝了。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食物去腥,得把不好的味道去掉,保留下精华。
接下来就是配制疫苗了,这得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就像调酒一样,比例得恰到好处,不然味道就不对了。
疫苗配制好了,还得经过一系列的检测,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就像是质检员检查产品,不合格的可不能出厂。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这疫苗怎么用呢?别急,听我慢慢说。
乙肝疫苗通常是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接种的,最常见的是打在胳膊上。
医生会用一个细细的针头,把疫苗注射到肌肉里。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疼,但想想打完疫苗就能预防乙肝,这点疼也就不算啥了。
打完疫苗后,咱们的身体就开始工作了,免疫系统会识别疫苗中的表面抗原,然后产生抗体。
这个过程就像是免疫系统在进行军事演习,通过识别“敌人”来提高自己的战斗力。
一旦真的遇到乙肝病毒,这些抗体就能迅速出击,保护咱们不被感染。
最后,得说说这疫苗的保护效果。
乙肝疫苗的保护率还是挺高的,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一般来说,打完三针疫苗后,大部分人都能获得长期保护。
不过,也有人需要定期检查抗体水平,必要时补打加强针。
你看,这乙肝疫苗的生产和使用,虽然听起来复杂,但其实每一步都是为了确保咱们的健康。
就像咱们平时吃饭一样,虽然做饭的过程繁琐,但为了吃到美味健康的食物,这些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
重组乙肝疫苗的制备工艺流程

重组乙肝疫苗的制备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重组乙肝疫苗的制备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进行重组乙肝疫苗的制备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乙肝疫苗的生产工艺

乙肝疫苗的生产工艺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感染后可以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为了预防乙肝的发生,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和控制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乙肝疫苗的生产工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乙肝病毒的培养:乙肝疫苗的生产通常使用酵母或细胞培养系统。
首先,选择合适的基质,如酵母菌或细胞系,然后将其转染或感染乙肝病毒,使其繁殖和产生足够的病毒。
2. 病毒的提取和纯化:通过离心、过滤等技术,将培养物中的乙肝病毒分离出来,并进行纯化。
这一步骤旨在除去杂质,获取纯净的乙肝病毒抗原。
3. 抗原的灭活:乙肝疫苗一般采用灭活疫苗,即用化学物质如热、甲醛等处理,杀死乙肝病毒使其失去活性。
灭活后的病毒仍能激发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不导致疾病。
4. 制备疫苗:将灭活的乙肝病毒抗原与辅助成分如佐剂(如铝盐)和防腐剂(如苯酚)混合,形成疫苗液。
佐剂可以增强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的持续时间,而防腐剂则可以阻止疫苗被细菌或真菌污染。
5. 瓶装和包装:将制备好的乙肝疫苗液进行瓶装,通常每瓶含有一定剂量的疫苗液。
然后将瓶装的疫苗进行包装,保护疫苗不受外界环境的污染和损坏。
6. 质量控制:对于每一批生产的乙肝疫苗,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检验,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些检验包括病毒培养、灭活效果、抗原含量、佐剂含量、无菌性和纯度等方面。
7. 上市和注射:经过质量控制合格的乙肝疫苗可以上市销售。
当人们接种乙肝疫苗时,医生或护士会使用注射器将其注射到患者的肌肉或皮下组织中。
这样,乙肝病毒抗原就能够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提供对乙肝病毒的保护。
总结起来,乙肝疫苗的生产工艺包括乙肝病毒的培养、病毒的提取和纯化、抗原的灭活、制备疫苗、瓶装和包装、质量控制以及上市和注射。
这一系列步骤的严格执行可以确保乙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肝的传播。
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生产流程

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生产流程英文回答:Recombinant hepatitis B vaccine production process involves several steps. First, a genetically engineered yeast cell line is used to produce th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which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vaccine. The yeast cells are modified to express the gene encoding HBsAg, and then they are grown in large fermentation tanks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During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the yeast cellsmultiply and produce HBsAg. The culture is then harvested, and the cells are removed by centrifugation or filtration. The resulting HBsAg-containing solution is purified using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chromatography andultrafiltration to remove impurities and other cellular components.Once purified, the HBsAg is formulated into the finalvaccine product. This may involve the addition of adjuvants, preservatives, and stabilizers to enhance the vaccine's effectiveness and shelf life. The final vaccine product is then filled into vials or syringes, and undergoes quality control testing to ensure its safety, potency, and purity.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recombinant hepatitis B vaccine is highly regulated and follows strict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vaccine. The entire process, from the initial genetic engineering of the yeast cells to the final formulation and packaging of the vaccine, is carried out in a controlledand sterile environment to prevent contamination and maintain product integrity.中文回答:重组乙肝疫苗的生产流程涉及多个步骤。
乙肝疫苗 生物制造工艺

乙肝疫苗生物制造工艺乙肝疫苗,这可是个守护健康的小卫士呢。
那它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呀?这就像是一场奇妙的生物魔法之旅。
咱先从原材料说起吧。
制造乙肝疫苗的原材料,就好比是盖房子的砖头和水泥,非常关键。
科学家们得精心挑选合适的酵母或者其他载体,这载体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工厂,要在里面生产出我们需要的乙肝疫苗成分。
你想啊,如果载体选不好,就像盖房子的砖头质量差,那这房子能结实吗?这疫苗能好用吗?肯定不行呀。
在这个小小的“生物工厂”里,要把乙肝病毒的某个部分基因导入进去。
这个基因就像是一张设计图纸,告诉这个“小工厂”该怎么生产出和乙肝病毒相关的特定蛋白质。
这蛋白质可重要啦,它是乙肝疫苗的核心部分呢。
就像我们做菜,这蛋白质就是主菜,其他的配料都是为了让这个主菜更好地发挥作用。
然后呢,这个“小工厂”就开始按照基因这张“图纸”进行生产啦。
这个过程可复杂着呢,就像是一个超级精密的仪器在运作。
要给这个“小工厂”提供合适的温度、营养物质等条件,就像我们人要吃饭睡觉才能好好工作一样。
如果条件不合适,那这个“小工厂”可能就会出故障,生产出来的蛋白质就可能不合格。
这就像我们做饭的时候火候不对,菜就不好吃了一样。
生产出来的蛋白质还不能直接就变成疫苗。
还得经过一系列的提纯和加工。
这就好比是从一堆矿石里提炼出金子一样。
要把那些杂质去掉,只留下纯净的、有效的蛋白质。
这个过程需要高科技的手段,就像淘金者需要特殊的工具一样。
要是提纯不好,杂质太多,那这疫苗打到身体里可就麻烦了,就像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会肚子疼一样。
在把蛋白质提纯之后,还要进行一些处理,让它变得更加稳定,能够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保持活性。
这就像是给珍贵的东西包上一层保护膜一样。
如果没有这层保护膜,这疫苗在还没用到人身上的时候就坏掉了,那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最后,这些处理好的蛋白质就被制成了乙肝疫苗。
这些疫苗被装进小瓶子里,就像一个个等待出征的小战士,它们的使命就是进入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身体认识乙肝病毒,然后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现状——乙肝疫苗

三、什么是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CHO细胞)
•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无传染性的乙 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S基因 片段克隆到载体,用重组载体转染 真核生物CHO细胞通过细胞培养、 增殖、分泌出HBsAg到培养液中, 收集分泌液,经高速离心、纯化、 除菌后,加入佐剂吸附(氢氧化铝) 而制成。
四、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 的生产工艺
五、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的优缺点
优点:CHO细胞表达的重组HepB是高等
真核细胞表达产物,其天然结构较低等 的真核细胞酵母表达的HBsAg蛋白更适 合人体吸收,生产工程中不同于酵母使 用硫氰酸盐处理,安全性好。 »缺点:产生一些副作用,例如 红肿、疼 痛、发痒、手臂酸重等症状,或者是产 生低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与一 般疫苗相似的轻微反应。
六、现有疫苗的发展史及存在的问题
现有疫苗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成纤维细胞?
• 定义: 普遍存在于结缔组织中的一种中胚层来源的细胞。 分泌前胶原、纤连蛋白和胶原酶等细胞外基质成分,伤口 愈合过程中可迁移到伤口进行增殖。 • 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 细胞呈梭形或扁的星状,具有突起。根据不同的功能活动 状态,将细胞分为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二型:成纤维细 胞乃是功能活动旺盛的细胞,细胞和细胞核较大,轮廓清 楚,核仁大而明显,细胞质弱嗜碱性,具明显的蛋白质合 成和分泌活动;纤维细胞功能活动不活跃,细胞轮廓不明 显,核小着色深,核仁不明显,细胞质少。此二型细胞可 互相转化。 • 作用原理: 成纤维细胞摄取所需的氨基酸,如脯氨酸 和赖氨酸等,在粗面内质网的核蛋白体上合成前α 多肽链 (proalpha polypeptide chain ),多肽链输送到高尔基 复合体后,组成前胶原分子。前胶原分子由分泌囊泡带到 细胞表面,然后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在前胶原肽 酶催化下,将每一前α 多肽链的尾段除去,成为原胶原分 子。许多原胶原分子成行平行排列,结合成具有周期性横 纹的胶原原纤维。由胶原原纤维互相结合形成胶原纤维。
生物技术制药乙肝疫苗制备ppt课件

10
分离纯化
无菌过滤
离子交换层析
氢氧化铝共沉淀
凝胶层析
无菌过滤
超滤
硫氰酸盐处理
微滤
疏水层析
细胞破碎
微滤
超滤
硅胶吸附
பைடு நூலகம்
11
细胞破碎 微滤 超滤
乙肝疫苗的制备
1
2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 (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 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 疾病。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 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 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
3
乙肝疫苗的概念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 殊药物。疫苗接种后,可刺激 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 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 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
18
无菌过滤
氢氧化铝共沉淀
纯化后的抗原再与氢氧化铝共 沉淀,在共沉淀时,抗原吸附 在氢氧化铝上。
分装
19
疫苗纯度的测定
乙肝疫苗是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进 入人体系统,为了降低疫苗内杂质 含量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必须 进行疫苗的纯度检测。
对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现有的 HPLC检测系统DTT应结构式用0.1mol/L DTT (DTT即DL-Dithiothreitol,中文名
母细胞,以扩DNA 增
重组分子。
筛选和鉴定经转化处理
的酵母细胞,获得外源
检 基检因测高正效确表表达达的基目因的工产物 检
程菌 的酵母(检)
0.0
9
GSK-乙肝疫苗(安在时成人)

名称:乙肝疫苗(安在时成人)介绍:[药品名称]通用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商品名:安在时(EngerixB)英文名: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ed DNA Techniques in Yeast汉语拼音:Chongzu (Jiaomu)Yixing Ganyan Yimiao[成分和性状]主要成分1剂量(1.0ml)含有吸附的20微克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S蛋白)。
辅料: 氢氧化铝、聚山梨醇脂20、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注射用水。
性状: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装于玻璃小瓶或预充注射器,为注射用悬液。
小瓶和预充注射器由I型中性玻璃制成,符合欧洲药曲规定。
贮存状态下的容特呈现细微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上清液。
振摇后疫苗稍呈混浊。
[接种对象]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
[作用与用途]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进行预防乙型肝炎的主动免疫,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
[规格]20微克/1.0毫升/支[免疫程序和剂量]剂量学剂量20μg剂量疫苗(1.0ml 悬液):用于成人和15岁以上儿童接种。
初免程序为达到最佳免疫效果,需连续进行三次肌肉注射。
推荐有两种初免程序:加速程序,即0、1、2月免疫程序。
该程序可快速诱导保护性抗体的产生。
在12个月时应进行第4剂量加强免疫。
第2针与第3针间隔较长的程序,即0、1、6月免疫程序。
该程序提供保护所需的时间较长,但可诱导较高滴度的抗-HBs抗体。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成人需要更快的产生保护性抗体,例如到高流行区旅行者,在出发前一个月开始接种本品,可以使用0、7、21天3剂肌肉注射程序。
当应用这一程序时,推荐在首剂接种后12个月进行第4剂量加强免疫。
(见血清阳转率的药效学特征)。
加强剂量虽然接受全部初免程序的健康个体是否需要加强剂量尚未明确,但是应该注意到当前一些官方免疫程序推荐接种加强剂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组乙肝疫苗的研制生产过程、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临床应用
国际上先后研制出了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和第二代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第一代乙肝疫苗主要运用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中提取纯化出的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先后经过减毒处理和添加佐剂后注入人体预防接种。
但是由于对血源性疫苗安全性存在顾虑,人们进一步着手开发第二代乙肝疫苗,也就是基因重组疫苗。
第一步是分离目的基因,获得目的DNA片段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从细胞基因组中分离,二是人工合成。
第二步是将DNA片段和载体在体外连接重组,成为重组DNA分子,多采用连接酶的方法连接。
第三步是基因克隆,即将重组体DNA分子,引进合适的宿主细胞(大肠杆菌、酵母)中增殖。
根据所用载体的不同,可选用转化(以质粒作载体时,重组体DNA分子以此种方式进入感受态的宿主细胞,以获得转化子菌落)、转染(λ噬菌体作载体时,构成的重组体DNA分子,以此种方式进入宿主细胞,可转染得到噬菌斑)、转导(λ噬菌体DNA与外源DNA组成的重组体DNA分子,与噬菌体蛋白组装成具有感染力的噬菌体颗粒,即人工包装的噬菌体颗粒,引入宿主细胞)的方法,往宿主细胞引入重组体DNA分子。
第四步是目的基因克隆的筛选与鉴定,即从大量携带重组体DNA分子的细胞中分离出带目的基因的细胞。
因为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获得重组体DNA分子,为了获得摄取了重组体DNA分子细胞,需经筛选,才能将其与未摄取重组体DNA分子的细胞区别开来,并作进一步鉴定。
筛选含有重组体DNA分子细胞的方法,一般都是以载体DNA 及目的基因的遗传标记及分子特征为依据,并结合受体细胞的基因表型而建立起来的。
由于许多质粒都具有抗生素等药物的抗性标记,因此,在含有一定浓度抗生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可以很容易地把摄取了重组体DNA分子,因同时也获得了抗生素抗性的细胞辨认出来。
但药物筛选只是一个方面,依据它只能判断质粒载体是否进入了受体细胞,还不能确定受体细胞是否摄取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体DNA分子。
对于重组体DNA分子的鉴别,通常是在抽提出重组质粒DNA后,用凝胶电泳法或电镜观察其分子大小,用限制酶酶解,观察其酶切图谱进行。
还可采用菌落原位杂交法来进行鉴定,即将菌落从最初生长的平板上转移到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用碱裂解滤膜上的菌落,使DNA分子游离,变性,并固定在滤膜上,随即用同位素标记的与目的基因互补的DNA或RNA探针杂交,最后通过滤膜的放射自显影鉴定菌落,并从最初生长的平皿上挑选出放射自显影呈阳性的菌落。
第五步是基因表达,这是指宿主细胞在大量繁殖过程中外源DNA在宿主细胞中的转录和翻译,表达生成的产物(蛋白质),最好在细胞内不被分解,而分泌到细胞外面。
表达产物若为较小的多肽,或是对细菌蛋白酶极为敏感的蛋白质,形成后,通常即被迅速降解。
为了保证外源基因表达产物能分泌到细胞外而不被降解,通常可以把外源基因插入在载体的某些结构基因中间,在这种情况下,表达产物是融合蛋白质,融合蛋白质可以抵
抗内源蛋白酶的降解,又可以在细胞信号肽的引导下分泌到细胞外。
最后,利用发酵工程培养重组与乙肝疫苗的工程菌
理化性质从热稳定性方面说
酵母源乙型肝炎疫苗37℃保存1周不改变其免疫原性
乙肝疫苗,主要成分是45个氨基酸的多肽,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备,使用直接注射的方法打入静脉。
这45个氨基酸分别编码了三个抗原表位(所谓表位,是一串大于9个氨基酸的多肽,是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发生反应的最小多肽片段):
,HBscFv等电点理论值为 8.5 1,实验值为 7.3~ 8.1(就是抗体)
综上所述,用基因工程法生产乙肝疫苗要先后将过获取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构建基因工程菌、培养工程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分离纯化、产品多项性质的初步检测、成品化处理(如添加佐剂、抗生素、除菌)、成品检测鉴定、包装几个步骤。
对产品多项性质的检测对于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尤其重要。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乙肝疫苗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血源性乙肝疫苗:此疫苗是用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的血液制成,故称血源性乙肝疫苗。
它的制备步骤大致是:采用高滴度HBsAg阳性携带者血液,分离出血浆并除去其中有感染的HBV颗粒后,再将HBsAg予以浓缩与纯化,充分灭活,以消灭其中可能存在的一切已知病毒和消除HBsAg表面可能存在的全部宿主蛋白,然后添加佐剂及防腐剂而成。
为确保疫苗的安全,每一阶段均取样做无菌试验、热源试验及动物安全试验等,以检查疫苗中有无其他病原体及血液中的抗原物质。
此种疫苗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均已获得解决。
(2)基因工程疫苗:利用基因工程研制重组DNA乙肝疫苗,曾先后研制过大肠杆菌系统、啤酒酵母细胞系统、哺乳动物细胞系统和牛痘病毒系统的重组乙肝疫苗。
目前多用酵母基因的重组疫苗。
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应答特点与血源性乙肝疫苗基本相似,且多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3)含前S蛋白的乙肝疫苗: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血源性疫苗与基因工程疫苗,均只含HBsAg蛋白,当证实S蛋白能增强HBsAg的免疫应答后,又注意到单纯只含HBsAg蛋白的疫苗对血液透析病人与新生儿免疫效果较差时,遂生产出添加前S蛋白的酵母源性重组乙肝疫苗,它确能明显地增强免疫应答。
图1 乙肝病毒表面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乙肝疫苗首先要选择表达HBsAg的载体系统。
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若选用细菌为基因表达载体,即使使用强启动子,也不能得到大量具有免疫原性的基因表达产物。
这可能是由于原核表达系统中不能进行糖基化修饰,或者原核细胞环境不适合专性寄生于真核生物的乙肝病毒包膜蛋白表达,故应选用真核表达系统。
选用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为宿主系统,因其具有丰富的膜结构和细胞器的特点,既可使蛋白以分泌形式表达,又可以使蛋白糖基化变为活性形式。
克隆载体构建时,将编码HBsAg的基因(野生型adw)添加到酵母酒精脱氢酶Ⅰ(ADHⅠ)的启动子之后。
如图1所示构建载体。
[6]将质粒转化至酵母菌中,通过HBsAg抗体与酵母菌积累产物HBsAg之间的特异性反应筛选出成功转化的菌体。
对筛选出的菌体进一步发酵培养,摸索合适的基因工程菌培养条件,使产物尽量高效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