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检验程序
稻谷质量检验

➢ 稻谷中混有杂质:1.降低食用价值; 2.影响储粮安全(杂质含水量高,易引起 储粮生虫、霉变、发热)。
12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问题1:为什么测? ➢ 计算稻谷出糙率时,不完善粒折半计算;
➢ 出糙率为稻谷定等基础项目,故不完善粒检验结果直接影响 出糙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量m5(0.01g)
从检验过大样杂质
的试样中分取小样
29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注意事项:
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符合条件,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
大样杂质含量
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 不大于0.3%
检验结果保留至小 数点后 1位
小样杂质含量 不大于0.3%
1位
矿物质含量
不大于0.1%
值不大于1%,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
到整数位。
10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一、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 解决两大问题:
1 为什么测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含量?
2 怎么测?(重点难点)
融入思政元素:
哲学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的方法论
11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上方磨盘固定,下方 磨盘旋转,利用两个 磨盘的相对差速使样 品在磨盘间匀速翻滚、 旋转,将其皮层碾磨 除去,达到均匀碾白 的目的
大样杂质检验
大样杂质检验
筛后静置片刻
拣出筛 上大型 杂质
筛下物
合并称重 大样杂质m1
(0.01g)
m1
26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稻谷出糙率检验操作规程

稻谷出糙率检验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和依据二、仪器设备和试剂准备1.水分测定仪2.精密电子天平3. 直径为10cm的精密筛网4.玻璃烧杯、容量瓶等基本实验器材5.纯净水6.稻谷样品三、操作步骤1.样品准备(1)选择代表性好、坏稻谷各1000g作为样品。
(2)对样品进行清理,去除杂质和碎米。
(3)将样品放入烘干箱中,以110℃±5℃烘干至恒重。
2.水分测定(1)将待测样品称重10g,并记录质量。
(2)将样品放入水分测定仪中,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测定。
(3)测定完成后,记录稻谷的水分含量。
3.筛分(1)将样品用精密筛网进行筛分,筛子直径为10cm,筛孔直径为0.125cm。
(2)将稻谷样品放入筛子中,用手轻轻摇动筛子,使糙米通过筛孔。
(3)将筛子上的糙米收集起来,记录质量。
4.出糙率计算(1)根据步骤3中筛过程收集到糙米的质量和加权样品初始质量计算出糙率。
(2)出糙率的计算公式为:出糙率(%)=(糙米质量/样品初始质量)×100。
四、质量控制与报告处理1.质量控制(1)在检验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确保仪器和试剂的准确性。
(2)每批次检验前进行仪器的检查和校正,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报告处理(1)将测定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样品编号、水分含量和出糙率等数据。
(2)对结果分析和评定,根据国家标准对稻谷的质量进行评价,判断是否合格。
(3)对不合格的稻谷进行处理,如返工、退货等。
五、操作规范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干净、整洁、无尘、无杂质的工作服和帽子。
2.操作前,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正,并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3.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尽量减少人为误差的影响。
4.检验结果应及时、准确、真实地记录,避免数据的虚假性和误导性。
5.检验结束后,将使用过的器材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器材的卫生和安全。
通过严格按照上述操作规程进行稻谷出糙率检验,能够准确判断稻谷质量,指导农户合理种植、采购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稻谷的检验方法和流程

稻谷的检验方法和流程
稻谷的检验方法和流程通常包括:
1. 取样
从不同部位抽取代表性稻谷样本。
要求取样数量足够,样本不受污染。
2. 整理分类
将样本平铺在桌面上,去除杂质,分类分级。
3. 食用质量检验
检验糙米的形状、色泽、杂质含量等指标。
4. 理化指标检测
检测蛋白质、淀粉、脂肪、霉变米等理化指标。
5. 疾病快速检测
使用快速检测试纸或仪器检测稻谷的病害情况。
6. 水分测定
使用干燥方法测定稻谷的水分含量。
7. 营养成分测定
进行稻谷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测试。
8. 食用功能检测
测试糙米的糊化度、胶稠度等煮饭食用功能。
9. 记录检验数据
详细记录各项指标的检验结果和数据。
10.出具检验报告
综合分析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
通过标准化的检验方法和流程,全面评价稻谷的质量。
稻谷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

稻谷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一、检验记录时间: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x仓库1. 检测目的:对存储于仓库中的xxxx号批次稻谷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2.样品采集:从稻谷袋子中随机取出10kg样品,并在每袋样品上注明编号,共计取得20袋稻谷样品。
3.检测项目:(1)外观检验:包括稻谷颜色、大小、形状等。
(2)水分检验:使用电热恒温干燥箱,将稻谷样品置于100℃下烘烤至恒定重量。
(3)杂质检验:检查稻谷中是否有石子、土壤、沙粒等杂质。
(5)脂肪酸值检验:使用氧化镁、调整液、甲醇等试剂进行测定。
(6)酸价检验:使用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
(7)黄曲霉素检验: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4.检验结果:(1)样品外观:稻谷颜色乳白,大小均匀,形状完整,无明显异味。
(3)杂质含量:经过筛选,未发现石子、土壤、沙粒等杂质。
(7)黄曲霉素含量:经检测,样品中未检出任何黄曲霉素。
5.结论:样品中的稻谷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检验报告报告编号:xxxx检验机构:xxxx检验中心1.检验目的:对存储于xxxx仓库中的xxxx号批次稻谷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2.样品信息:(1)样品名称:稻谷(2) 样品编号:xxxx(3) 样品数量:20袋,每袋10kg3.检验结果:(1)外观检验:稻谷颜色乳白,大小均匀,形状完整,无异味。
(2)水分含量:14.2%(3)杂质含量:未发现石子、土壤、沙粒等杂质。
(4)含杂率:0.8%(5) 脂肪酸值:0.42mg/g(6) 酸价:0.16mg/g(7)黄曲霉素含量:未检出4.结论:样品中的稻谷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可以出售和使用。
本检验报告仅适用于本次样品,检验结果具有可靠性。
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操作规程

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操作规程1.试验目的2.试验设备和材料2.1设备:稻谷整精米率检测仪、电子天平、取样器、锤子、垫木等2.2材料:待检测的稻谷样品3.试验操作步骤3.1准备工作3.1.1确定稻谷样品的代表性,从待检测的稻谷批次中随机选取样品。
3.1.2检查试验设备的完好性,确保仪器仪表正常。
3.1.3校准电子天平,确保准确度达到标准要求。
3.2取样3.2.1使用取样器从待检测的稻谷中取得一小部分样品,并进行标记。
3.2.2用垫木将稻谷样品纸箱抬高,以便于取样。
3.3清理样品3.3.1将取样得到的稻谷样品倒入稻谷整精米率检测仪中。
3.3.2将样品中的杂质(如石头、杂草等)进行清理,确保样品纯净。
3.4检测操作3.4.1打开稻谷整精米率检测仪的电源,启动设备,进行预热。
3.4.2调整稻谷整精米率检测仪的参数,根据样品的特性进行相应的设置。
3.4.3将待检测的稻谷样品倒入稻谷整精米率检测仪的样品槽中。
3.4.4启动稻谷整精米率检测仪,点击开始测试按钮,开始检测过程。
3.4.5稻谷整精米率检测仪会自动对样品进行分析,测量出整精米率的百分比。
3.5结果分析3.5.1稻谷整精米率检测仪显示出的整精米率结果为本次试验的检测结果。
3.5.2将检测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评价样品的整精米率是否达到要求。
3.5.3如整精米率不达标,记录并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注意事项4.1操作人员应熟悉试验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使用要求,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2稻谷样品应代表性好,避免因取样不当而导致检测结果失真。
4.3清理样品时要小心操作,确保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任何误差。
4.4在操作稻谷整精米率检测仪时,应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5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仪器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调试或维修。
5.结论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操作规程详细描述了试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稻谷整精米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操作规程

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操作规程一、样品的制备1、按照GB/T 5491 规定抽取实验室样品,样品数量不少于1公斤。
2、按照GB/T 5491和GB/T 5494规定的方法对实验室样品进行分样和除去杂质,得到净稻谷测试样品。
3、按照GB 5009.3测定样品水分,并使籼稻样品水分含量范围为12.5%~14.5,粳稻的水分为13.5%~15.5%。
二、仪器的调整1、用待测试样或粒型相同的稻谷经实验砻谷机脱壳,使其达到最佳工作条件,不出现糙米皮层损伤、在稻壳中出现糙米或稻谷、以及在糙米中出现稻壳情况,必要时使用稻谷整精米率标准样品对实验砻谷机进行测试,结果应符合整精米率标准样品定值的要求。
2、用待测样品或粒型相同的稻谷制成的糙米、经实验碾米机碾磨至规定的加工精度,调整实验碾米机至最佳工作条件,用20克的试样碾磨1分钟之内,糙米碾磨后得到精米加工精度均匀,碎米率小于6.0% 。
3、根据实验碾米机推荐的样品数量和碾磨时间,用待测样品或相同粒型的稻谷制成的糙米,进行不同碾磨量和碾磨时间的碾磨试验,得到均匀的国家标准三级加工精度大米为判定标准,确定最佳碾磨时间和碾磨量。
三、试样整精米率的测定1、根据实验碾米机的最佳碾磨量,从测试样品中称取一定量净稻谷(m0),用经过调整的实验砻谷机脱壳,从糙米中拣出稻谷粒放入砻谷机中再次脱壳(或手工脱壳),直至全部脱净,将所得糙米全部置于经过调整的实验碾米机内,碾磨至最佳时间,使加工精度达到国家标准三级大米,除去糠粉后,分拣出整精米并称重(m)。
四、结果计算H:整精米率,% m0 稻谷试样质量,克;m 整精米质量,克两次平行试验测定值的绝对差不应超过1.5%,取平均值作为检验结果。
稻谷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精编WORD版

稻谷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精编WORD版检验人员:XXX检验时间:2024年X月X日一、检验目的本次检验的目的是对稻谷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
二、检验方法及设备本次检验采用以下方法和设备:1.外观检验:目视观察稻谷外观,检查是否有虫害、霉变和破损等。
2.水分含量检测:采用电热恒温干燥箱法。
3.糙米率检测:采用制样筛分法。
4.杂质含量检测:采用筛分法。
三、检验过程及结果1.外观检验:在一定数量的稻谷样品中,观察并记录外观情况。
经检查,本批稻谷外观整齐,无虫害、霉变和破损等现象。
2.水分含量检测:取一定数量的稻谷样品,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中,设置温度为130℃,干燥至稳定质量。
将干燥后的样品称重,按以下公式计算水分含量:水分含量(%)=(初始重量-干燥后重量)/初始重量×100%经检测,本批稻谷水分含量为12.5%。
3.糙米率检测:取一定数量的稻谷样品,进行制样筛分。
记录去壳后的糙米重量,按以下公式计算糙米率:糙米率(%)=糙米重量/样品总重量×100%经检测,本批稻谷糙米率为88%。
4.杂质含量检测:取一定数量的稻谷样品,进行筛分,记录筛分后的杂质重量,按以下公式计算杂质含量:杂质含量(%)=杂质重量/样品总重量×100%经检测,本批稻谷杂质含量为0.5%。
四、检验结果分析根据检验结果,本批稻谷的水分含量为12.5%,糙米率为88%,杂质含量为0.5%。
水分含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糙米率和杂质含量也在合理范围内。
因此,本批稻谷的质量达到要求,可以正常销售和使用。
五、结论及建议本次检验结果显示本批稻谷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且没有虫害、霉变和破损等现象,可以放心使用。
建议在产品包装上标明水分含量、糙米率和杂质含量等相关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质量。
六、检验报告编制人及日期编制人:XXX日期:2024年X月X日以上为稻谷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共计XX页。
稻谷小麦不完善粒项目检验操作细则

稻谷小麦不完善粒项目检验操作细则稻谷和小麦是两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确保其质量和安全,粒品质检验非常重要。
为了进行稻谷和小麦的不完善粒项目检验,以下是操作细则的详细说明。
一、检验设备准备1.准备光学式粒度计、显微镜、塑料块、玻片、显微镜盖玻片、显微镜。
2.确保光学式粒度计、显微镜清洁无尘。
二、检验样品准备1.从批次中随机取得稻谷或小麦样品,并充分混合。
2.取样时避免手部接触,以防被污染。
3.样品必须足够干燥,以避免其在检验过程中被污染或变形。
三、检验操作步骤1.用塑料块在光学式粒度计上建立一个稳固的水平基准。
2.将样品放置在粒度计的样品托盘上,确保每个样品的分布均匀。
3.打开光学式粒度计,并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以获取相关参数。
4.根据仪器的测量结果,记录并计算样品的平均粒度、粒度分布等。
5.将样品放入显微镜的玻片上,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6.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每一个颗粒,并判断是否存在不完善粒。
7.根据不完善粒的定义和标准,记录检验结果。
四、注意事项1.在进行粒度测量和显微镜观察时,需要避免过度震动和晃动,以保持样品的稳定性。
2.在进行显微镜观察时,要仔细观察每一个颗粒,并根据不完善粒的定义进行判断。
4.在记录结果时,要清晰准确地标注每个样品的编号和检验结果,并确保结果的可追溯性。
5.如果发现检验样品的污染或变形,需要立即停止检验,并重新准备新样品进行检验。
综上所述,稻谷和小麦的不完善粒项目检验操作细则包括检验设备准备、检验样品准备、检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按照这些细节要求进行操作,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为保障稻谷和小麦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检验程序A稻谷检验程序:一、检验扦样、分样法1、本标准规定了检验用样品(稻谷、大米)采集的标准,包括检验单位、扦样工具、扦样方法、扦样规则及分样方法。
2、检验单位: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车为一个检验单位,一个检验单位数量一般不得超过200吨。
3、扦样工具:扦样器、取样铲、取样容器。
4、扦样方法及扦样规则:4.1散装扦样法:散装的粮食根据堆形或面积大小分区设点,按粮食堆高度分层扦样。
a)分区设点:每区面积不超过50m2。
各区设中心、四角共五个扦样点,区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两区界线上的两个点为共有点。
粮堆边缘的点设在距边缘约50cm处。
b)分层:堆高在2m以下的,分上、下两层;堆高在2-3m的,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在粮食面下10-20cm处,中层在粮堆中间,下层在距底部20cm处。
如遇堆高在3-5m时应分四层;堆高在5m以上的酌情增加层数。
c)扦样时按区按点,先上后下逐层扦样,各点的扦样数量保证一致。
4.2包装扦样法:a)扦样包数不少于总包数的5%,扦样的包点要分布均匀。
b)扦样时用包装扦样器槽口向下,从包的一端斜对角插入包的另一端,然后槽口向上取出。
每包扦样次数保证一致。
4.3流动粮食扦样法:a)机械输送取样先按受检数量和传送时间,定出取样次数和每次应取的数量,然后定时从粮流的终点横断接取样品。
b)流动取样每一小时取样一次,每次取样50克。
5、分样方法:四分法:将样品倒在光滑平坦的桌面上或玻璃板上,用两块分样板将样品摊成正方形,然后从样品左右两边铲起样品约10cm高,对准中心同时倒落,再换一个方向同样操作(中心点不动),如此反复混合四、五次后,将样品摊成等厚的正方形,用分样板在样品上划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三角形,取出其中两个对顶三形的样品,剩下的样品再按上述方法反复分取,直至最后剩下的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接近所需试样重量为止。
二、国家标准中稻谷的质量指标要求:三、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1、色泽检验:将试样放入培养皿或蒸发皿内,置于散射光线下,肉眼鉴别全部样品的颜色和光泽是否正常。
2、气味检验:a)取少量试样,嘴对试样呵气,立即嗅辨气味是否正常。
b)将试样放入广口瓶内加盖盖紧,在60-70℃的水浴锅中保温数分钟后取出,开盖嗅辨气味是否正常。
3、结果表示:检验结果以“正常”或“不正常”表示。
对不正常的情况应加以说明。
四、杂质、谷外糙米检验1、样品制备:检验杂质的试样分为大样、小样两种,大样用于检验大样杂质,包括大型杂质和绝对的筛下物;小样是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样品中分出少量试样,检验与粮粒大小相似的并肩杂质。
按四分法取大样1000 g ,小样用量50 g 。
2、杂质操作方法:1)从平均样品中分取样品500 g ,精确至1 g (m )。
用电动筛选器按规定将筛层套好(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套上筛底)后放入试样在筛上,盖上筛盖,放在电动筛选器上,打开开关选筛自动向左向右各筛1min (110~120r/ min ),筛后静止片刻,拣出筛上大型杂质和筛下物合并称量(m 1),精确至0.01g 。
2)从检验过的大样杂质试样中分取试样50 g (m 2);精确至0.01g 。
倒入分析盘中,按质量规定拣出杂质称量(m 3),精确至0.01g 。
3)结果计算:大样杂质含量(M )% = ×100小样杂质含量(N )% = (100—M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其结果保留1位小数。
3、谷外糙米操作方法1)从检验过的大样杂质试样中分取试样50 g ;精确至0.01g 。
倒入分析盘中,按质量规定拣出杂质称量,精确至0.01g 。
2)将拣出杂质的试样称重(N )后,拣出糙米粒称量(N 1)。
据下式进行计算所得为谷外糙米含量(X )3)结果计算:谷外糙米含量(X )/%= ×100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其结果保留1位小数。
五、水分检测1、试样制备;从平均样品中分取30~50 g 样品,除去大样杂质和矿物质,粉碎细度通过1.5mm 圆孔筛的量不少于90%。
2、操作方法: 2.1 水份测定仪:操作方法:按水分测定仪要求样品数量放入落料筒中。
将干净的水分测定仪平稳放置在桌面上,将辅助测定放好挡板的圆柱形筒放置在水分测定仪上,再将试样倒入圆柱筒后轻摇将试样展平。
再将挡板抽出,让试样均匀落入水分测定仪内,等待3~5s 后,将测定仪上数字稳定后,读取数值并记录。
2.2 105℃恒重法:m 1m m 3m 2N 1Na)定温:使烘箱内温度计的水银球距离烘网2.5cm 左右,调节烘箱温度定在105℃±2℃。
b)烘干:取干净的空称量瓶(带盖),放在烘箱内温度计水银球下烘网上,烘30min 至1h 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重,再烘30min ,烘至前后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5 g ,即为恒重。
c)烘干试样:用烘至恒重的称量瓶(W O )称取试样约3 g (准确至0.001 g ,W 1)后,将装有试样的称量瓶带盖一并放入烘箱内温度计周围的烘网上,在105℃温度下烘3h 后带盖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重后,再按以上方法进行复烘,每隔30min 取出冷却称重一次,烘至前后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5 g 为止。
如后一次重量高于前一次重量,以前一次重量计算(W 2)3、结果计算:水分(%)= ×100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六、出糙率检验 1、样品制备:实验室样品不得少于1.0kg ,按四分法进行分样,得到测试样品。
从平均样品中分取试并500 g ,精确至1 g 。
用电动筛选器按规定将筛层套好(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套上筛底)后放入试样在筛上,盖上筛盖,放在电动筛选器上,打开开关选筛自动向左向右各筛1min (110~120r/ min ),筛后静止片刻,将筛上物和筛下物分别倒入分析盘中,卡在筛孔中间的属于筛上物。
去除筛上杂质后得净稻谷测试样品。
2、操作方法:从净稻谷试样中称取20~25 g 试样(m 0)精确至0.01 g ,先拣出生芽粒,单独剥壳,称量生芽粒糙米质量(m 1)。
然后将剩余试样用实验砻谷机脱壳,除去谷壳,称量砻谷机脱壳后的糙米质量(m 2),感官检验拣出糙米中不完善粒糙米,称量不完善粒糙米质量(m 3)。
3、结果计算:稻谷出糙率(%)= ×100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5%,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其结果保留1位小数。
七、整精米率检验法 1、定义:1.1整精米:是指净稻谷经实验砻谷机脱壳成糙米,糙米经实验碾米机碾磨成加工精度为国家标准三级(按GB1354)的大米时,长度达到完整米粒平均长度四分之三及以上的米粒。
1.2整精米率:整精米占净稻谷试样的质量分数。
2、样品制备:2.1检验用样品不应少于1kg 。
(m 1+ m 2)—(m 1+ m 3) m 0W 1——W 2W 1——W O2.2从平均样品中分取样品500 g ,精确至1 g 。
用电动筛选器按规定将筛层套好(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套上筛底)后放入试样在筛上,盖上筛盖,放在电动筛选器上,打开开关选筛自动向左向右各筛1min (110~120r/ min ),筛后静止片刻,拣出筛上大型杂质得到净稻谷测试样品。
2.3测试样品水分含量范围为籼稻谷12.5-14.5%、粳稻谷13.5-15.5%。
如果样品水分含量不在上范围内,可在适当的室内温湿度条件下,将样品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样品水分含量调节到规定的范围内。
3、检验方法:3.1检验前应对实验砻谷机和实验碾米机进行调整。
3.2实验砻谷机调整:用待测试样或相同粒型的稻谷经实验砻谷机脱壳,以调整实验砻谷机至最佳工作状态,不应出现糙米皮层的损伤;在分离出的稻壳中出现糙米或稻谷;糙米中出现稻壳。
3.3最佳碾磨量和最佳碾磨时间的确定3.4实验碾米机调整:用待测试样或相同粒型的稻谷制成的整糙米,经实验碾米机碾磨至规定加工精度,以调整实验碾米机至最佳工作状态,应达到如下要求:a)糙米碾磨后得到的精米加工精度均匀; b)试样用量20 g 左右;c)碾磨时间不超过1 min ;时间可调整且调整精度高,制动迅速; d)精米碎米率≤6.0%3.5测定:根据实验碾米机的最佳碾磨量,从测试样品中称取一定量净稻谷试样(m 0),用经过调整的实验砻谷机脱壳,从糙米中拣出稻谷粒放入砻谷机中再次脱壳,直至全部脱净,将所得糙米全部置于经过调整的实验碾米机内,碾磨至最佳时间,使加工精度达到国家标准三级大米,除去糠粉后,分拣出整精米并称量(m )。
4、结果计算:整精米率(%)H= ×100两次平行试验测定值的绝对差不应超过1.5%,取平均值作为检验结果。
八、黄粒米含量检验1、操作方法:稻谷经检验出糙率后,将其糙米试样用小型碾米机碾磨至近似标准二等米的精度,除去糠粉,称重(W ),作为试样重量,再按规定拣出黄粒米,称重(W 1)2、结果计算:黄粒米(%)= ×100双试验结果允许差值不超过0.3%,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其结果保留1位小数。
九、互混率检验 1、操作方法:mm 0W 1W外形特征检验:籼稻、粳稻、糯稻互混检验:取净稻谷10 g ,经脱壳、碾米后称量(m ),按GB1350中有关的分类规定,拣出混入的异类型粒,称其质量(m 1) 2、结果计算:互混率(X )= ×100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1%,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其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m 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