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培优:分解质因数

五年级数学培优: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一)

【专题导引】

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中,为质数的因数叫做这个数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24=2×2×2×3,75=3×5×5.

我们数学课本上介绍的分解质因数,是为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服务的.其实,把一个数分解成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能启发我们寻找解答许多难题的突破口,从而顺利解题.

【典型例题】

【例1】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大于1个,小于18个.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试一试】

1、有60个同学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去慰问解放军叔叔,每组不少于6人,不多于15人,有哪几种分法?

2、195个同学排成长方形队伍做早操,行数和列数都大于1,共有几种排法?【例2】写出若干个连续的自然数,使它的积是15120.

【试一试】

1、有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且体积是39270立方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有4个孩子,恰好一个比一个大1岁,4人的年龄积是3024,问这4个孩子中最大的几岁?

【例3】将下面八个数平均分成两组,使这两组数的乘积相等.

2、5、14、24、27、55、56、99

【试一试】

1、有三个自然数a、b、c,已知a×b=30,b×c=35,c×a=42,求a×b×c的积是多少?

2、把40、44、45、6

3、65、78、99、105这八个数平均分成两组,使两组四个数的乘积相等.

【例4】王老师带领一班同学去植树,学生恰好分成4组,如果王老师和学生每人植树一样多,那么他们一共植了539棵.这个班有多少个学生?每人植树多少棵?

【试一试】

1、3月12日是植树节,李老师带领同学排成两路人数相等的纵队去植树,已知李老师和同学们每人植树的棵数相等,一共植了111棵树,求有多少个同学?

2、小青去看电影,他买的票的排数与座位号数的积是391,而且排数比座位号数大6,小青买的电影票是几排几座?

【﹡例5】下面的算式里,□里数字各不相同,求这四个数字的和.

□□×□□=1995

【﹡试一试】

1、在下面算式的框内,各填入一个数字,使算式成立.

□□□×□=1995

2、下面四张小纸片各盖住一个数字,如果这四个数字是连续的偶数,请写出这个完整的算式.

□□×□□=1288

课外作业

家长签名:

1、10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

2、54÷()=()……4,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共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3、甲数比乙数大9,两个数的积是792,求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

4、四个连续奇数的积是19305,这四个奇数各是多少?

5、把30、33、42、52、65、6

6、6

7、7

8、105九个数分成三组,使每个组的数的乘积相等,写出这三组数.

6、把一篮苹果分给4人,使四人的苹果数一个比一个多2,且他们的苹果个数之积是1920,这篮苹果共有几个?

﹡7、在下面算式里,四个小纸片各盖住一个数字,被盖住的四个数字总和是多少?

第三讲 分解质因数(二)

【专题导引】

许多题目,特别是一些竞赛题,初看起来很玄妙,但它们都与乘积有关,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解.因此,掌握并灵活应用分解× 6 5 3 1

质因数的知识,能解答许多一般方法不能解答的与积有关的应用题.

【典型例题】

【例1】三个质数的和是80,这三个数的积最大可以是多少?

【试一试】

1、如果A+B=70,A×B=1161,那么A-B等于多少?

1、把1、

2、

3、

4、

5、

6、

7、

8、9九张卡片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各3张.

甲说:“我的三个数的积是48.”乙说:“我的三个数的和是16.”丙说:“我的三个数的积是63.”问甲、乙、丙各拿了哪几张卡片?

【例2】一个两位数除310余37,这个数可以是()或().

【试一试】

1、237除以一个两位数,所得的余数是6,请写出适合于这个条件的所有两位数.

2、5100除以一个三位数,余数是95,这个三位数最大是多少?

【例3】某班同学在班主任老师带领下去种树,学生恰好平均分成三组,如果师生每人种树一样多,一共种了1073棵.那么,平均每人种了多少棵?

【试一试】

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已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9240立方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2、老师用216元买一种钢笔若干支,如果每支钢笔便宜1元钱,那么他就能多买3支.问:每支钢笔原价多少元?

【例4】把

186155和187221约分.

【试一试】

把下面的几个分数约分.

1、

69

46 2、 117143

【﹡例5】小明用2.16元买了一种画片若干张,如果每张画片的价钱便宜1分钱,那么他还能多买3张.问小明买了多少张画片?

【﹡试一试】

1、求2310的约数中,除它本身以外最大的约数是多少?

2、自然数a乘以2376,所得的积正好是自然数b的平方.求a最小是多少?

课外作业

家长签名:

1、在下面括号内填上15以内适当的质数.

10=()+()=()×()=()-()

2、如果A×B=50,它们的和最大是多少?

3、长方形的面积是375平方米,已知它的宽比长少10米,长和宽的和是多少米?

4、有一块长方形的场地,它是由319块1平方分米的水泥方砖铺成的,求这块长方形场地的周长.

5、王老师带同学们擦玻璃,同学们恰好平均分成3组.如果师生每人擦的块数同样多,一共擦111块,那么,平均每人擦了多少块?

6、把下面的几个分数约分.

(1)

323

247 (2)253161

﹡7、将750元奖金平均分给若干个获奖者,如果每人所得的钱数化成角为单位的数就正好是得钱人数的12倍.求获奖人数和每人分得的钱数.

五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试题(含答案).doc

小学五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中,共10 分) 1.A+5.2=b+6.4 那么() A . a>b B.a<b C. a=b 2.连续自然数a,b,c,…,g,h 一共有()个自然数。 A. h B. h-a +1 C. h-a 3.数学书的封面面积约是250 () A. 平方厘米 B. 平方分米 C. 平方米 4.画一个长和宽都是整数的长方形,要求面积为24,那么可以画出不同的长方形有()种 A. 3 B. 4 C. 5 D. 6 5.用1、0、3、5 组成()个不含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A. 24 B. 8 C. 18 D. 12 二、填空(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在0.6、20÷3 和0.666 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2.有数组{1,2,3,4},{2,4,6,8},{3,6,9,12}.....那么第100 个数组的四个数的和是()。 3.某同学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误将除数32 写成23,所得的商是32,余数是11,正确的商与 余数的和是()。 4.3÷7 的商是一个循环小数,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后第2006 个数字是()。 5.在一个面积为10 的平行四边形的纸片中剪出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大为()。6.某年的九月份有五个星期天,已知这个月的1 号不是星期天,那么这个月的25 号是星期()7.幼儿园里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 个玩具,就多出2 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 个玩具,就 少12 个玩具,幼儿园里有()个班。 8.一个长方形若长增加 2 厘米,面积就增加10 平方厘米,若宽减少3 厘米,面积就减少 18 平方厘 米,原长方形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9.在a÷b=5.....3 中,把a、b 同时扩大3 倍,商是(),余数是()。 10.用3 个大瓶和5 个小瓶可装墨水5.6 千克,用1 个大瓶和3 个小瓶可装墨水2.4 千克。那么 用 2 个大瓶和 1 个小瓶可装墨水(三、计算下面各题(12 分) (1)5×125×5×32 )千克。 (2)89+899+8999+89999+899999 (3)4.27×8.3+42.7×1.9-0.427×2 (4)105.5+〔(40+9.338÷2.3)×0.5-1.53〕÷\u65288X53.6 ÷26.8×0.125) 四、完成下列各题(第1、2、3 小题每题 2 分,第4、5 小题每题 5 分,共16 分) 已知长方形甲的面积为32,长方形乙的面积为20 1.将它们如图1 摆放在桌面上,根据图中条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将它们如图2 摆放在桌面上,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 3.将它们如图3 摆放在桌面上,若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4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五年级奥数第二讲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doc

第二讲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 一、基本概念和知识 1.质数与合数 一个数除了 1 和它本身,不再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一个数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要特别记住: 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 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约数,那么就说这个质数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把 30 分解质因数。 解: 30=2×3×5。 其中 2、 3、 5 叫做 30 的质因数。 又如 12=2×2×3=22× 3, 2、 3 都叫做 12 的质因数。 二、例题 例1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是 210,求这三个数 . 解:∵ 210=2×3×5×7 ∴可知这三个数是5、 6 和 7。 例2 两个质数的和是 40,求这两个质数的乘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解:把 40 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共有三种形式: 40=17+23=11+ 29=3+37。 ∵17×23=391> 11×29=319>3×37=111。 ∴所求的最大值是391。

答:这两个质数的最大乘积是391。 例3 自然数 123456789 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解: 123456789是合数。 因为它除了有约数 1 和它本身外,至少还有约数3,所以它是一个合数。 例 4 连续九个自然数中至多有几个质数?为什么? 解:如果这连续的九个自然数在 1 与 20 之间,那么显然其中最多有 4 个质数(如: 1~9 中有 4 个质数 2、3、5、7)。 如果这连续的九个自然中最小的不小于 3,那么其中的偶数显然为合数,而其中奇数的个数最多有 5 个.这 5 个奇数中必只有一个个位数是 5,因而 5 是这个奇数的一个因数,即这个奇数是合数 .这样,至多另 4 个奇数都是质数。 综上所述,连续九个自然数中至多有 4 个质数。 例5 把 5、6、 7、 14、15 这五个数分成两组,使每组数的乘积相等。解:∵ 5=5,7=7, 6=2×3,14=2×7,15=3×5, 这些数中质因数 2、3、5、7 各共有 2 个,所以如把 14 (=2×7)放在第一组,那么7 和 6(=2× 3)只能放在第二组,继而15(= 3×5)只能放在第一组,则 5 必须放在第二组。 这样 14×15=210=5×6×7。 这五个数可以分为14 和 15, 5、 6 和 7 两组。 例6 有三个自然数,最大的比最小的大 6,另一个是它们的平均数,且三数的乘积是 42560.求这三个自然数。 分析先大概估计一下, 30× 30×30=27000,远小于 42560.40×40×40=64000,远大于 42560.因此,要求的三个自然数在30~40 之间。 解: 42560=26×5×7×19 =25×( 5×7)×( 19×2) =32×35×38(合题意)

五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资料

五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资 料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姓名 一、填空 1.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2.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1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2六种不同的形状。 (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号和()号的形状和小丽搭的是相同的; (2)从正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形状相同的是()号和()号,或者是()号和()号。 3.一个用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下面是它的两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少需要摆()块,最多能摆()块,共有()种摆法。 (第4题图) 4.小刚搭建了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都是如图的形状,请问:他一定是用 (? ?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二、选择X k B 1 . c o m 1.一堆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分别如图,那么至少有()块同样的正方体。 2.由10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B.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C.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D.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一样大3.如下图: 从正面看是图(1)的立体图形有();从左面看是图(2)的立体图形有(); 从左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 4.用5个大小相等的小立方体搭成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如下表。请选择填空。 ? ?? ?? ?? ?B.? ?? ?? ? C. 5.有几堆摆好的小方块,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如下图,这里至少有(? ? )个小方块。

五年级奥数之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 例1:判断269、439是质数还是合数? 例2:两个质数的和是40,求这两个质数的乘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例3:36的全部因数有多少个?216的全部因数有多少个? 例4:36的因数和是多少?216的因数和是多少? 例5: 李聪是个中学生,他参加了全市的数学竞赛(满分100分)。

他说:“我的名次、分数和我的年龄乘起来是3738。”李聪得了多少分,获得了第几名? 例6: 小亚、小美和小欧是三个好朋友,他们三人的年龄依次相差2岁,已知他们三人的年龄之积是1680,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上了初中,小亚和小欧在同一学校学习,小亚不是年龄最小的,那么三个好朋友的年龄分别是多少? 例7: 连续九个自然数中至多有几个质数?为什么? 例8:把14、33、35、30、75、39、143、169这八个数平均分成两组,使每组数的乘积相等。

例9:一个整数a与1080的乘积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求a的最小值与这个平方数。 例10:有3个自然数a、b、c.已知a×b=6,b×c=15,a×c=10.求a×b×c是多少? 应用与拓展 1. 两个质数和是45,这两个质数的积是多少?

2.一个两位质数,将它们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对调后仍是一个两位质数,这样的数共有几个,求它们的和是多少? 3.求100以内所有只有三个因数的自然数的和是多少? 4.把1008分解质因数,并求出它们因数的个数及因数和。 5.冬冬参加小学数学竞赛,满分是100分。他说:“我的分数、我的岁数和我竞赛得的名次乘起来,积是2134。”你能否求出冬冬的年龄、考试成绩和名次分别是多少?

6.a、b、c、d都是不同的质数,a+b+c=d,那么a×b×c×d的最小值是多少? 7. 1,2,3,4,5,6,7,8,9九张卡片,甲、乙、丙各拿了三张。甲拿的三张卡片上的数字乘积是24,乙拿的三张卡片上的数字乘积是48,丙拿的三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21,丙拿的是哪三张卡? 8.在射箭运动中,运动员每射一箭的环数只能是下列数之一: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培优思维训练题10

1、小羊、小鹿和小熊在同一个小水池中饮水。小羊每2天到水池边喝一次水, 小鹿每3天到水池边喝一次水,小熊每4天到水池边喝一次水。八月一日它们同时在小水池喝水。请问:它们在八月份里有几次是同一天到池边喝水的? 2、汽车站内每隔3分钟发一辆公交车,4分钟发一辆中巴车,现在8:00同时发 车,请问到9:00时共发了几辆汽车?其中有几辆中巴车? 3、小红与爸爸、妈妈绕操场跑步。爸爸跑一圈要用3分钟,妈妈要用4分钟, 小红需要用6分钟。如果小红一家三口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第三次相遇。相遇时,各跑了多少圈? 4、有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用去了 3 20 米,第二根用去了 4 25 米。哪根铁丝 剩下的长? 5、把长132厘米,宽60厘米,厚36厘米的木料锯成尽可能大的,同样大小的 正方体木块,锯后不能有剩余,能锯成多少块? 6、有一个电子表,每走9分钟亮一次灯,每到整点响一次铃,中午12点整, 电子表既响铃又亮灯,请问下一次既响铃又亮灯是几点钟? 7、一次会餐提供三种饮料,餐后统计,三种饮料共用65瓶,平均每2个人饮 用一瓶A饮料,每3人饮用一瓶B饮料,每4人饮用一瓶C饮料,请问参

加会餐的有多少人? 8、有四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一个比一个大一岁,四个人的年龄的乘积是 360。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多少岁? 9、一个长方体的高如果增加2cm,就成为一个正方体(如图),这时表面积就 比原来增加了48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0、一个带分数,它的分数部分的分子是3,把它化成假分数后,分子是15。 这个带分数可能是多少? 11、一个分数的分母减少3,变成6 7;分母加上7,又变成 1 2。这个分数原来是多 少? 12、现有语文书42本,数学书112本,外语书70本,现要平均分成若干堆, 每堆中这三种书的数量分别相等,最多可以分成几堆?

(完整版)五年级奥数分解质因数

第二十三周分解质因数 专题简析: 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中,为质数的因数叫做这个数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24=2×2×2×3,75=3×5×5。 我们数学课本上介绍的分解质因数,是为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服务的。其实,把一个数分解成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能启发我们寻找解答许多难题的突破口,从而顺利解题。 例题1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大于1个,小于18个。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练习一 1,有60个同学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去慰问解放军叔叔,每组不少于6人,不多于15人。有哪几种分法? 2,195个同学排成长方形队伍做早操,行数和列数都大于1,共有几种排法? 3,甲数比乙数大9,两个数的积是792,求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 例题2有168颗糖,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不得少于10颗,也不能多于50颗。共有多少种分法? 练习二 1,把462名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去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每小组人数在10至25人之间,求每组的人数及分成的组数。 2,四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9305,这个四奇数分别是多少?3,把1、2、3、4、5、6、7、8、9九张卡片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各3张。甲说:“我的三

个数的积是48。”乙说:“我的三个数的和是16。”丙说:“我的三个数的积是63。”甲、乙、丙各拿了哪几张卡片? 例题3将下面八个数平均分成两组,使这两组数的乘积相等。 2、5、14、24、27、55、56、99 练习三 1,把40、45、63、65、78、99、105这八个数平分成两组,使两组四个数的乘积相等。 2,把39、45、49、56、60、70、78、84、91这八个数平分成三组,使两组四个数的乘积相等。 3,有三个自然数a、b、c,已知a×b=30,b×c=35,c×a=42,求a×b×c的积是多少? 例题4王老师带领一班同学去植树,学生恰好分成4组。如果王老师和学生每人植树一样多,那么他们一共植了539棵。这个班有多少个学生?每人植树多少棵? 练习四 1、3月12日是植树节,李老师带领同学们排成两路人数相等的纵队去植树。已知李老师和同学们每人植树的棵数相等,一共植了111棵树,求有多少个学生。 2,小青去看电影,他买的票的排数与座位号数的积是391,而且排数比座位号数大6。小青买的电影票是几排几座? 3,把一篮苹果分给4人,使四人的苹果数一个比一个多2,且他们的苹果个数之积是1920。这篮苹果共有多少个? 例题5下面的算式里,□里数字各不相同,求这四个数字的和。 □□×□□=1995

五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资料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姓名 一、填空 1.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2.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1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2六种不同的形状。 (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号和()号的形状和小丽搭的是相同的; (2)从正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形状相同的是()号和()号,或者是()号和()号。3.一个用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下面是它的两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少需要摆()块,最多能摆()块,共有()种摆法。 (第4题图) 4.小刚搭建了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都是如图的形状,请问:他一定是用()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二、选择X k B 1 . c o m 1.一堆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分别如图,那么至少有()块同样的正方体。 A.5 B.6 C.7 D.8 2.由10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B.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C.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D.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一样大 3.如下图: 从正面看是图(1)的立体图形有();从左面看是图(2)的立体图形有(); 从左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 4.用5个大小相等的小立方体搭成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如下表。请选择填空。 B. C. 5.有几堆摆好的小方块,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如下图,这里至少有()个小方块。 A.7 B.8 C.9 D.10 3.如图(1)是从上面看一些小正方体所搭几何体的平面图,方格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请你在图(2)的方格纸中分别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提优训练

五年级数学提优训练(4月15日) 一.填空 1、已知等式x-3=y+3,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可得x=(),两边同时(),可得()= y;若已知等式a÷8=b×2,根据等式性质,两边同时(),可得a=(),两边同时(),可得()=b。 2.右图中涂色部分的三角形用分数表示是(),分数单位是(),至少再加上()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从图中取出四分之一应取()个三 角形。 3.把3升果汁倒满8个同样的杯子后,正好倒完。每杯正好占3升的(),是()升,相当于1升的()。 4.李师傅3小时做了5个机器零件,平均每小时可以做()个零件,平均做一个机器零件需()小时。 5.最小的奇数是一位数中最大合数的()。 6.7厘米是1米的(),用小数表示是()米。 7.钟面上从中午12时整到下午2时整,时针走了()圈,分针走了()圈;从下午3时整到下午5:40,分针走了()圈。 8.7/9的分母去掉后,所得的数是原分数的()倍。 9、右上图是电脑中EXCEL表格(电子表格)的一部分,中间工作区被分成若干个单元格,图中“三公司所在单元格用A4表示,则85在单元格()内,单元格C2内容是(),单元格D1的内容是()。 10、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那么1米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是这根铁丝的()。 11.有一盒巧克力,7粒一数余4粒,5粒一数又少3粒,3粒一数正好没有剩余,这盒巧克力至少有()粒。 12.两个连续奇数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304,这两个奇数分别是()和()。13.甲数是乙数的1/2,甲数和乙数的最小公倍数是54,甲数是(),乙数是()。 14.去年父子两人年龄都是素数,今年他们的岁数之积为304,今年两人年龄各是()岁和()岁。 12.一批化肥,用去了1/4吨后,还剩这批化肥的1/4,用去的和剩下的相比,()。 15、把一根木头锯成6段,锯一段所用的时间相等,那么锯每一段所用的时间是锯完这 根木头所用时间的()。 16.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每小段是全长的()。

五年级奥数分解质因数(一)学生版

1.五年级奥数分解质因数(一)学生 版 2.整数唯一分解定理:让学生自己初步领悟“任何一个数字都可以表示为...???☆☆☆△△△的结构,而且表达形式唯一” 一、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 (1).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约数,那么就说这个质数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2).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自然数,叫做互质数. (3).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30235=??.其中2、3、5叫做30的质因数.又如21222323=??=?,2、3都叫做12的质因数,其中后一个式子叫做分解质因数的标准式,在求一个数约数的个数和约数的和的时候都要用到这个标准式.分解质因数往往是解数论题目的突破口,因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数字的特征. (4).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短除法 例如:212263 ,(┖是短除法的符号) 所以12223=??; 二、唯一分解定理 任何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n 都可以写成质数的连乘积,即:312123k a a a a k n p p p p =????其中为质数,12k a a a << <为自然数,并且这种表示是唯一的.该式称为n 的质因子分解式. 例如: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是210,求这三个数. 分析:∵210=2×3×5×7,∴可知这三个数是5、6和7. 三、部分特殊数的分解 111337=?;100171113=??;1111141271=?;1000173137=?;199535719=???;1998233337=????;200733223=??;2008222251=???;10101371337=???.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5-3-4.分解质因数(一)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培优卷含答案

周测培优卷1 拼搭中的摆、添、画的能力检测卷 一、摆一摆,填一填。(每空3分,共24分) 1.一个几何体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小东从它的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如下,在这个几何体中,第4个小正方体应摆在()号正方体的上方。 2.用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正面看分别得到下面的两个图形。 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3.一个用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从正面、上面看到的都是,那么摆成这样的几何体至少用()个小正方体,至多用()个小正方体。 4.下列几何体是由多少个正方体组成的? (1) (2)

5.添一个小正方体,使下面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有()种摆放方法。 二、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3分,共9分) 1.如图,从它们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 2.如图,把一个小正方体放在右面几何体的前面或后 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不变的。() 3.用4个小正方体摆几何体,从正面看是,可以摆出2种几何体。()三、我会选。(每题3分,共12分) 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下图中符合要求的几何体是()。 2.一个由积木块组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这些积木块有()个。

A.2B.3C.4D.无法确定 3.如左图,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A.相同B.不相同C.无法确定4.若是从物体正面观察到的图形,则这个物体是由()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A.3 B.4 C.无法确定 四、我会按要求正确解答。(共43分) 1.我会画。(15分) 画出下面的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2.我会想。(每题7分,共28分) (1)在下图中添加一个相同的正方体(添加的正方体与其他正方体至少 有一个面重合),使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改变,共有几种方法? (2)如图,有甲、乙两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这两个立 体图形,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是一样的?

(完整word版)五年级数学培优训练

一、填空题(每题10分) 1.找规律填得数。2.5 1.25 0.625 ()0.15625 。 2.巧算:12.34×56.78+876.6×5.678= 。 3.9999×8888÷3333÷2222= 。 4.A*B表示A×3-B÷2那么(10*6)*8应是。 5、请你用5个5和恰当的运算符号及括号组成一道算式,使其结果等于24。 这个算式是()。 6.幼儿园的老师给小朋友发苹果,每位小朋友4个,就多出12个,每个小朋友6个,就少12个,共有苹果()个。 7.五年级一班48个同学集体合影。定价是24.5元,给4张相片。另外加印是每张2.3元。 全班每人一张,再送给班主任和科任教师5张,一共要付()元。 8.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现有8把钥匙和8把锁,最多要试验()次就能配要全部的钥匙和锁。 9.两个数之和是25,这两个数相乘的积最大是()。 10.下面算式中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请你将算式中的汉字换成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欢欢×喜喜+迎奥运=2008 欢=()、喜=()、迎=()、奥=()、运=()11.2005年12月8日是星期四。请你推算出2006年6月1日是星期()。12.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每分钟800米的速度通过某座大桥共用了3分钟,这座桥长()米。 二、请你设计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周长是12厘米的不同的图形。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把它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画在下面。(设计出四种方案得10分)

1.巧算:11×40+8×11+39×48= 64+792×8= 99999×7+11111×37= 2.某班共买来66本课外书,把它们分别放在书架上,每次摆放都是上面一层比下一层多放一本书,则至多要放()层。 3.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比减数多1998,差比减数小56,被减数是()。4.两个数的和是91,小玲在抄题时,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丢掉了,结果算出的和是37,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5.如果规定a*b=2×a+b,其中a、b表示两个自然数,那么(2*4)*3=()。6.七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43,中间数是()。 7.已知2006年10月4日是星期三,这2007年1月1日是星期()。8.果品店把甲种糖果4千克,乙种糖果3千克,丙种糖果5千克混合成什锦糖出售,甲、乙、丙三种糖每千克分别为14元、10元、和8元。买1千克这种混合糖果需()元。 9.小勇家离学校450米,早晨上学,小勇每分钟走75米,下午放学回家时每分钟走50米,小勇上学和回家平均每分钟走()千米。 10.在一块正方形草地四周装彩灯,四个角上都装一盏,每边装32盏,这块草地四周共装彩灯()盏。 11.有二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是7人,这个中空方阵共有()人。12.一个植树小组植树,如果每人栽5棵,还剩14棵,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4棵,这个植树小组有()人,一共有()棵树。 13.学校把若干本练习本奖给一批三好学生,每人9本少15本,每人7本则少7少本,三好学生有()人,练习本有()本。 14.父亲今年的岁数是儿子的4倍,10年后,父子共60岁,那么父亲是()岁,儿子()岁。 15.小明步行上学,每分钟行75米,小明离家12分钟后,爸爸骑自行车去追,每分钟骑375米,那么爸爸出发()岁分钟后能追上小明。 16.一列火车长180米,每秒行20米,这列火车通过820米长的大桥,需要()岁分钟。

小学五年级奥数分解质因数题

第二十七讲长方体和正方体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在数学竞赛中,有许多问题涉及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这些问题既有趣,又具有一定的思考性,解答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我们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能掌握一此致解题的思路的技巧。通过本讲的学习,同学们将从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悟出一些道理,从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例题与方法 例1.一个长方体,前面和上面的面积之和是209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厘米为单位的数都是质数。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例2.在一个长15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体水箱中,有10分米深的小。如果在水中沉入一个棱长为3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那么,水箱中水深多少分米? 例3.一个长方体容器内装满水,现在有大、中、小三个铁球。每一次把小球沉入水中;第二次把小球取出,把中球沉入水中;第三次把中球取出,把小球和大球一起沉入水中。已知每次从容器中溢出的水量的情况:第二次是第一次的3倍,第三次是第一次的2.5倍。问:大球的体积是小球的多少倍? 例4.一个长方体容器的底面是一个边长60厘米的正方形,容器里直立着一个高1米,底面边长15厘米的长方体铁块。这时容器里的水深0.5米。如果把铁块取出,容器里水深多少厘米? 练习与思考

1.一个长方体棱长的总和是48厘米,已知长是宽的1.5倍,宽是高的2倍,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2.用2100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实心的长方体。已知长方体的高是10厘米,并且长和宽都大于高。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3.在一个长20分米,宽15分米的长方体容器中,有20分米深的水。现在在水中沉入一个棱长3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这时容器中水深多少分米? 4.把一个长9厘米,宽7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铁块和一块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求这个长方体的高。 5.有大、中、小三个长方体水池,它们的池口都是正方形,边长分别为6分米、3分米、2分米。现在把堆碎石分别沉入水中、小水池内,这两个水池的水面分别升高了6厘米和4厘米。如果把这两堆碎石都沉入大水池内,那么,大水池的水面将升高多少厘米?(得数保留整数) 6.有一块长方形的铁皮。长30厘米,宽20厘米,在这块铁皮的四角各剪下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 (1)求这个盒子的容积。 (2)做这个盒子用了多少平方厘米铁皮? 7.有一块长方形的铁皮,长32厘米。在这块铁皮的四角各剪下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已知这个盒子的容积是768厘米,求原来长方形铁皮的面积。 8.把一根长 6.4米粗铁丝截成几段,焊成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再用铁皮包上各个面。要使做成的带盖的长方形铁皮箱尽量能多装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铁丝架所占的空间不计),做这个长方体铁皮箱需多少面积的铁皮?(焊接处不计。) 9.有一个长方体,它的前面和上面的面积之和是156平方厘米,并且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训练共四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训练(共四套) 1 1、五年级两个班捐款。一班36人,共捐126元;二班43 人,平均每人捐1. 6元。全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全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2、小华语文、数学测验平均分是90分,英语96分,他这三科的平均分是多少? 3、小王骑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人甲地到相距150千米的乙地去,又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人乙地返回甲地。求他来回的平均速度。 4、小明某次测试成绩如下:语文、数学和自然平均90分,数学和自然平均9 4分,他语文得了多少分? 5、一个正方体铁块棱长4分米,把它段成一个长5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钢材,这根钢材有多高? 6、一段方钢,长2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5厘米和正方形。已知1立方厘米钢重6克,这段方钢一共重多少千克?

7、一种油桶,底面是边长2.5分米的正方形,高3.6分米。把这样的一桶油注入容积是750毫升的瓶子里,可以装多少瓶? 8、把长6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的三个同样长方体用彩纸包起来,至少要彩纸多少平均厘米? 9、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盒,底面是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高6分米。做这个长方体铁盒至少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铁盒能装多少升水?10、一用一根长12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横截面是边长9厘米正方形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1、把一个长12厘米,宽16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锯成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可以锯多少块? 12、一个透明的长方体容器,里面装着水,从里面量得长、宽、高分别是16厘米、4厘米、8厘米,水深6厘米。如把长方体的右侧面作为底面,放在桌面上,水深多少厘米?

小学奥数 分解质因数(二) 精选例题练习习题(含知识点拨)

1. 能够利用短除法分解 2. 整数唯一分解定理:让学生自己初步领悟“任何一个数字都可以表示为...???☆☆☆△△△的结构,而且 表达形式唯一” 一、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 (1).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约数,那么就说这个质数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2).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自然数,叫做互质数. (3).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30235=??.其中2、3、5叫做30的质因数.又如21222323=??=?,2、3都叫做12的质因数,其中后一个式子叫做分解质因数的标准式,在求一个数约数的个数和约数的和的时候都要用到这个标准式.分解质因数往往是解数论题目的突破口,因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数字的特征. (4).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短除法 例如:212 263 ,(┖是短除法的符号) 所以12223=??; 二、唯一分解定理 任何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n 都可以写成质数的连乘积,即:312123k a a a a k n p p p p =????其中为质数,12k a a a <<<为自然数,并且这种表示是唯一的.该式称为n 的质因子分解式. 例如: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是210,求这三个数. 分析:∵210=2×3×5×7,∴可知这三个数是5、6和7. 三、部分特殊数的分解 111337=?;100171113=??;1111141271=?;1000173137=?;199535719=???;1998233337=????;200733223=??;2008222251=???;10101371337=??? . 模块一、分数的拆分 【例 1】 算式“ 1希+1望+1杯 =1”中,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自然数,则“希+望+杯”= 。 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5-3-4.分解质因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培优应用题库

五年级下册数学培优应 用题库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小学培优综合训练(一) 1、一盒棋子,4个4个数,余3个,6个6个数余5个,15个15个数,余14个,这盒棋子在150——200个之间,这盒棋子有几个? 3、某班有50名学生,在第一次考试中,有14人得满分,在第二次考试中有12人得满分,两次都没得满分的有31人,两次都得满分的有几人? 5、一个长方体的水箱,底面积是100平方厘米,里面装有高22.5厘米的水,今把底面积是55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铁条插入箱中,铁条未完全没入,水也不溢出,这时水深几厘米? 、 9、一个两位数,除310余数37这个两位数可能会是多少? 五年级培优综合练习题二 13、李明早晨去上学,如果每分钟走60米,则迟到5分钟,如果每分钟加快15米,则可提前2分钟求李明家离学校多少米? 14、有大小油瓶70个,大瓶可装油4千克,小瓶每个可装油2千克,今有240千克油,需要准备大小瓶各几个? 16、有一条山路,一辆汽车上山每小时行30千米,从原路返回每小时行50千米,求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17、甲乙丙三人的年龄之和是64岁,乙丙丁三人的年龄之和是36岁,甲丁的年龄之和是乙丙年龄和的2倍,那么他们四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18、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299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2千米,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再相距69千米? 20、商店以每双65元购进一批运动鞋,并以每双74元的价格卖出当剩下5双时,除成本外,还获利440元,,商店购进运动鞋鞋多少双?21、一个长方体,长、宽、高都是质数,正面和底面面积之和是156平方厘米,这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3、某年的5月里有5个星期六,4个星期日,则这年的5月1日星期几? 24、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9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按原速度前进,到达A、B两地后立即返回,4小时后又在离A地50千米处再次相遇,求A、B两地相距和甲、乙两车的速度?五年级培优综合练习题三 (25)五个相邻自然数的乘积是55440这五个自然数 是、、、和。 (26)两个自然数的积是5766它们最大公约数是31,这两个自然数是和 或和。 (27)A B=8……16,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和463,A= B= 。 (28)57、96、148被某一整除,余数相同,而且不为零,,求用这个数除284,余数,商。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培优训练经典41题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培优训练及答案 1、甲乙两数的和是32,甲数的3倍与乙数的5倍的和是122,求甲、乙二数各是多少? 解:设甲数为X,乙数为(32-X)。 3X+(32-X)×5=122 3X+160-5X=122 2X=38 X=19 32-X=32-19=13 答:甲数是19,乙数是13。 2、弟弟有钱17 元,哥哥有钱25 元,哥哥给弟弟多少元后,弟弟的钱是哥哥的2 倍? 解:设哥哥给弟弟X 元后,弟弟的钱是哥哥的2 倍。 (25-X)×2=17+X 50-2X=17+X 3X=33 X=11 答:哥哥给弟弟11 元后,弟弟的钱是哥哥的2 倍。 3、有两根绳子,长的比短的长1 倍,现在把每根绳子都剪掉6 分米,那么长的一根就比短的一根长两倍。问:这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各是多少? 1+1=2 1+2=3

解:设原来短绳长X 分米,长绳长2X 分米。 (X-6)×3=2X-6 3X-18=2X-6 X=12 2X=2×12=24 答:原来短绳长12 分米,长绳长24 分米。 4、有大、中、小三筐苹果,小筐装的是中筐的一半,中筐比大筐少装16 千克,大筐装的是小筐的4 倍,大、中、小筐共有苹果多少千克。 解:设小筐装苹果X 千克。 4X=2X+16 2X=16 X=8 8×2=16(千克) 8×4=32(千克) 答:小筐装苹果8 千克,中筐装苹果16 千克,大筐装苹果32 千克。5、30 枚硬币,由2 分和5 分组成,共值9 角9 分,两种硬币各多少枚? 9 角9 分=99 分 解:设2 分硬币有X 枚,5 分硬币有(30-X)枚。 2X+5×(30-X)=99 2X+150-5X=99 3X=51 X=17 30-X=30-17=13

五年级奥数分解质因数

天一教育暑期班《奥数》第九期 巧用质因数(一) 【课前准备】 1、有150个同学排成长队做操,行数和列数都不能为1,共有多少种排法 2、甲比乙多2个苹果,两人苹果数的积是24,问:甲、乙各有几个苹果 3、公园内有三只小熊猫,恰好一只比一只大一岁,它们的年龄之积是60,问:最小的熊猫几岁 4、三个连续偶数的积是192,这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多少 5、有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且体积是210立方米,求长方体的表面 积。 【例题分析】 例1:有180名学生排成几队进行花样体操表演,表演时有不同的队形变换,但因场地有限,要求每队人数控制在15至45人之间。问共有几种队形变换

例2:写出若干个连续的自然数,使它们的积是15120。 例3:将下面八个数平均分成两组,使这两组数各自的乘积相等。 14、33、35、30、75、39、143、169. 例4:540乘自然数a,得到一个平方数(即等于某自然数的平方),求a的最小值和这个平方数。 例5:小聪的妹妹参加中学数学竞赛,小聪问妹妹:“你得了多少分是第几名”妹妹告诉他:“我得的名次和我的岁数及我的分数乘起来是2910,你看我的名次和成绩各是多少 【巩固练习】 1、195个同学排成长方形队列,行数和列数都大于1,共有多少种排法 2、筐里装有100个苹果,如果不一次拿出,也不一个一个地拿出,但每次拿出的个数都要相等,并 且最后一次正好拿完,共有几种拿法

3、用120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 4、有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且体积是39270立方厘米,求这个长方体 的表面积。 5、有4个孩子,恰好一个比一个大1岁,4人的年龄积是3024,问这4个孩子中最大的几岁 6、四个连续奇数的积是19305,这四个奇数各是多少 7、有四个连续奇数连乘的积是326025,这四个数的和是多少 8、把40、44、45、63、65、78、99、105这八个数平均分成两组,使两组中四个数的乘积相等。 9、把39、45、49、56、60、70、78、84、91这九个数平均分成三组,使每组中的三个数的乘积相 等。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培优习题

五年级培优习题:小数乘法简便计算 0.25×16.2×4 (1.25-0.125)×8 3.6×102 3.72×3.5+6.28×3.5 15.6×2.1-15.6×1.1 4.8×10.1 4.8×7.8+78×0.52 56.5×99+56.5 7.09×10.8-0.8×7.09 1.87×9.9+0.187 4.2×99+4.2 1.25× 2.5×32 3.83× 4.56+3.83× 5.44 4.36×12.5×8 9.7×99+9.7 27.5×3.7-7.5×3.7 0.65×101 3.2×0.25×12.5 3.14×0.68+31.4×0.032 7.2×0.2+2.4×1.4 8.9×1.01 7.74×(2.8-1.3)+1.5×2.26 3.9×2.7+3.9×7.3 12.7×9.9+1.27 5.4×11-5.4 2.3×16+2.3×23+2.3 3.65×4.7-3 6.5×0.37 46×57+23×86 2.22×9.9+6.66×6.7 101×0.87-0.91×87 10.7×16.1-15.1×10.7 0.39×199 0.32×403 0.25×36 0.25×0.73×4 3.65×10.1 7.6×0.8+0.2×7.6 0.85×9.9 0.25×8.5×4 1.28×8.6+0.72×8.6 1 2.5×0.96×0.8 10.6×0.35-9.6×0.35 五年级《相遇问题》应用题练习(2010-12-31 15:34:24) 标签:杂谈分类:练习精选 一、选择题 (1)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38千米的两地相向行走,甲每时行3千米,乙每时行5千米,经过几时后二人相距6千米? 正确算式是( )。 ①(38+6)÷(5+3); ②(38-6)÷(5+3); ③6-38÷(5+3)。 (2)甲乙两个内河港口相距240千米,拖船顺水每时航行10千米,逆水每时航行8千米。在甲乙两港之间往返一次需要多少时间? 正确算式是( )。 ①240÷(10+8); ②240÷10+240÷8。 (3)东西两城相距405千米。一列货车以每小时55千米的速度从西城开往东城,开出3小时后,一列客车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从东城开往西城。 A、405÷(55+65); B、(405-55×3)÷(55+65); C、(405-65×3)÷(55+65)。 (1)表示两车同时相对开出求相遇时间的算式是();

五年级奥数---分解质因数

第二十四周分解质因数(二) 专题简析: 许多题目,特别是一些竞赛题,初看起来很玄妙,但它们都与乘积有关,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解。因此,掌握并灵活应用分解质因数的知识,能解答许多一般方法不能解答的与积有关的应用题。 例题1 三个质数的和是80,这三个数的积最大可以是多少? 分析三个质数相加的和是偶数,必有一个质数是2。80-2=78,剩下两个质数的和是78,而且要使它的积最大,只能是41和37。因此,这三个质数是2、37和41。 最大积是2×37×41=3034 练习一 1,有三个质数,它们的乘积是1001,这三个质数各是多少? 2,张明是个初中生,有一次,他参加数学竞赛后,所得的名次、分数和他的岁数三者的积是2910。求张明的成绩、名次和年龄分别是多少?

3,写出若干个连续的自然数,使它们的积是15120。 例题2 长方形的面积是375平方米,已知它的宽比长少10米,长和宽的和是多少米? 分析这道题如果用方程来解会比较麻烦,我们可以把375分解质因数看一看。375=5×5×5×3,因为5×5比5×3正好多10,所以,此长方形的长是5×5=25米,宽是5×3=15米,它们的和是40米。 练习二 1,237除以一个两位数,所得的余数是6,请写出适合于这个条件的所有两位数。 2,有4个孩子,恰好一个比一个大1岁,4人的年龄积是3024,这4个孩子中最大的几岁?

3,有一块长方形的场地,它是由319块1平方分米的水泥方砖铺成的,求这块长方形场地的周长。 例题3 某班同学在班主任老师带领下去种树,学生恰好平均分成三组,如果师生每人种树一样多,一共种了1073棵,那么,平均每人种了多少棵? 分析根据每人种树棵数×参加人数=1073,把1073分解质因数:1073=29×37,再根据学生恰好平均分成三组可知:参加种树的人数是3的倍数多1,由于只有37比3的倍数多1,所以有37人,平均每人种29棵。 练习三 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已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9240立方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