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城镇化地区快速公路路线及互通设计要点探讨

城镇化地区快速公路路线及互通设计要点探讨

城镇化地区快速公路路线及互通设计要点探讨摘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群众对“内畅外联”的渴望,给公路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以城镇化对公路交通的影响分析为切入点,针对城镇化地区快速公路面临的问题,提出交通领域发展的新理念,并对该类型公路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技术标准选取及总体设计、路线及互通的设计要点,为新型城镇化下的快速公路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镇化地区、快速公路、技术标准、总体、路线、互通、设计要点0 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城镇内部不断扩展[5],郊区土地功能转变和发展强度增加,公路逐渐被城镇“包围”,新建公路通过城镇化区域(城、镇、乡、村)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之间来往日益紧密[5],“内畅外联”的呼声越来越高,人民群众获得“幸福感“的迫切需求持续提升,服务与城际、省际交通的快速通道需求日渐增加[5],交通圈的概念频繁涌现,对公路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纯为机动车设置的干线公路、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不再符合新的城镇设计理念,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包容性,多样性的快速公路设计理念。

但是我国现有的公路分类体系中并没有快速公路这一层次[5],对城镇化地区快速公路的概念也较为模糊,缺乏统一的认识和相应的技术标准[5],尤其是路线及互通设计,与常规公路存在明显区别,因此有必要针对此类公路进行研究。

1城镇化地区快速公路的概念及特点1.1 概念快速公路主要分为城市快速路、城际快速路和省际快速路三大类,服务对象是城市内部长距离出行及过境交通,全线不封闭,不收费,不设红绿灯,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可以连续通行,供车辆以较高的速度行驶的道路。

本文主要针对处于城镇化地区的城际和省际快速公路进行研究,服务对象不仅是城镇内部长距离出行及过境交通,还包括服务当地短途交通、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

1.2特点1)功能的双重性:一般按干线公路标准进行设计,既要保障过境交通快速通行及安全,又要服务短途交通出入便利和安全,兼具城市道路功能;2)土地的集约性:路侧开发强度高,部分路段企业及居民集中,住宅连片,用地紧张,需最大限度节约土地资源并避让建筑物。

道路总体路线设计要点与思路

道路总体路线设计要点与思路

道路总体路线设计要点与思路作者:慈明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2期摘要:道路总体路线设计要点较多,设计过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本文在梳理道路总体路线设计要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道路总体路线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期望为读者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道路总体路线设计;要点;思路道路路线总体设计是决定道路基本走向、设计等级、功能和用途的重要环节。

道路总体设计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考虑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气候特征等自然条件,另一方面要将与道路建设有关的城镇、工业、企业布局,铁路、航运、空运、管道布设,当地政治经济条件、社会人文环境等种种因素考虑在内。

因而是一项十分系统而复杂的工作。

1 道路总体路线设计要点分析道路总体路线设计方案决定着道路的走向、功能,对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和服务功能的发挥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道路总体路线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繁多而复杂,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1)行车速度的计算。

行车速度通常需根据地形类别、道路功能等进行计算;2)起点和终点设计。

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必须符合地方道路网规划的相关要求,此外,起点和终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路线设计必须具备相关的接线方案;3)对路线的长度进行合理规划。

通过科学选择衔接点确定合理的路线长度;4)确定车道数。

根据道路的设计功能的通车量合理确定车道数;5)确定连接方式。

对道路周围的城镇、企业、商业区、学校等进行充分调查,合理确定各个连接点的地点与连接方法;6)立体交叉位置的确定。

对施工区域的交通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水文特征和气候环境进行全面考虑的基础上,合理设计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位置及相应连接方式;7)道路附属设施的设置。

结合道路的功能、路线情况,设计安全设施,并在合理的位置设置停车区、服务区、管理设施等道路附属设施;8)分期修建工程的前瞻性设计。

对于在道路总体规划内的分析修建工程,应遵循总体规划技术标准和相关原则对各个分期工程做好前瞻性设计,确保总体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城市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

浅议城市道路设计摘要:城市道路主要是与城市中的人们日常生活戚戚相关的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包括了城市中的道路、广场及停车场等。

本文将介绍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特点及设计人员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

关键字:城市道路设计专业素质路面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之前,要对它要完成的功能及作用进行研究。

通常来说,城市道路的功能与道路所处的年代、城市规划规模及城市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城市道路的功能也会随着上述因素变化而不同,但从城市道路的基本功能层面来说,城市道路功能基本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交通设施功能,满足城市对交通的需求,实现长距离运输及沿道路的集散;公用空间功能,在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的今天,城市道路为城市起到了难得的采光、通风及景观的作用,还为排水、暖通及电讯等城市配套设施提供了相应的布置空间,甚至还为大城市的地下交通提供布设依据;防灾救灾的功能,当出现突发的地震或火灾等灾害时,较为宽阔地城市道路可作为人们临时的避难场所,也可起到防火带的作用;对城市平面结构的控制作用,在对整个城市或区域做规划设计时,常先确定城市道路布局作为规划布局的骨架,再向周围做延伸布置。

掌握城市道路的设计目标功能后,应根据其功能要求相应地进行城市道路设计,下面将介绍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特点、对设计人员的技术要求及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1城市道路设计不同于其它道路设计的特点1.1系统性较强在城市道路的设计及建设中,常需要城市规划部门、工程甲方、设计部门、施工单位、工程监理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等多个部门协力合作才能完成,如在工程的前期(规划阶段到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阶段)需城市规划部门、工程甲方及设计部门合作完成;而在工程的后期(设计审核达标到项目竣工验收阶段)需工程甲方、设计部门、施工单位、工程监理部门及质检等部门合作完成。

故多部门协调合作才能保证整个城市道路每个环节顺利完成,每个部门要为系统的正常运转而努力。

1.2设计过程复杂由于城市道路设计常复合了道路、交通、排水、供暖、路灯及绿化等多个专业,各专业分别对道路设计要求不同,需在综合考虑所有专业的工程要求后,协调各专业间的关系。

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alignmentCJJ 193-2012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3 年 3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0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 193-2012,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6.6.1、10.2.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有关科研成果,参考国外现行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总体设计;5.横断面设计;6.平面设计;7.纵断面设计;8.线形组合设计;9.道路与道路交叉;10.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政编码:200092)。

本规范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王士林赵建新和坤玲王晓华方守恩孔庆伟赵广福张慧敏朱兆芳秦健张兰芳崔新书邢锦陈雨人欧阳全裕汪凌志张琦张欣红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崔健球徐波张汎杨斌袁韬吴瑞麟魏立新马国纲徐一峰裴玉龙11 总则1.0.1 为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合理确定路线设计技术指标,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制定本规范。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概况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概况
AC-13C
16.9(0.O1mm)
AC-20C
18.2(0.O1mm)
AC-25C
19.8(0.O1mm)
水泥稳定碎石5%
33.2(0.O1mm)
水泥稳定碎石
3.5%
63.6(0.O1mm)
级配碎石
弯沉305.4(0.01mm)

机动
4cm厚ACT3C(SBS)
面结构组成
车道
(总厚度
81cm)
粘层PC-3,0.3-0.61∕m2
6cm厚ΛC-20C
粘层PC-3,0.3-0.61∕ma
8cm厚AC-25C
封层ICnbPCT,0.5kg∕∏1'
透层A1(M)-1,0.7-1.51∕m2
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
20cm厚3.5%水泥稳定碎石
22cm级配碎石垫层
非机动车道
(总厚度
46cm)
4cm厚ACT3C(SBS)
粘层PC-3,0.3-0.61∕m2
为1.3m,超深0.3m便于清掏,采用球墨铸铁篦圈、篦子,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n300H级钢筋
混凝土。
污水系统
布置在道路北侧,距道路中心线11.5m
桩号K4+085-K6+282段污水自翠林南路CWIT污水井,自东向西,在K4+085汇合瓦良格路转输污水后,向南穿道路接至拟建污水提升泵站(道路南侧、古塘排渍道以东)
6cm厚AC-20C
封层ICnbPCT,0.5kg∕∏f
透层A1(M)-1,0.7-1.51∕m2
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
15Cm级配碎石垫层
人行道(总厚度
28cm)
6cm厚深灰色吸水砖
2cm厚1:3水泥砂浆

城市道路总体设计PPT课件

城市道路总体设计PPT课件
0
1
城市道路--总体设计
2
Lee
3
野外道路
古代道路
近 代 城 市 道 路
4
现 代 道 路 的 发 展
5
一般而言道路、公路的区分以地域为准,我国 除此因素还需考虑行政管理的主导。
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区分与衔接
6
城市化现象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通道,2000年我国的城
市化率为36.2% ,2013年城市化率达到53. 7%。城市
22
➢交叉口处需说明各种交通方式通过交叉口的组织 方式,如交叉口所有方向均允许通行或某些方向封 闭,交叉口设信号灯组织交通或按通行优先权的不 同组织交通;设信号灯组织交通时,信号灯组和信 号相位如何安排,非机动车随机动车过交叉口还是 随行人过交叉口,公交车有无优先通行权,公交车 站与交叉口展宽是否一体化设计等。
不同的交通结构,不同的居民出行模式, 不同的人口密度,不同的土地使用(交通 的产生量不同)等,都会导致不同的道路 网密度,这些都是确定路网密度需要考虑 的因素,此外还得考虑城市的交通战略及 交通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如居民的收入 状况)等。
应更注重城市路网结 构的合理性和提高道路设 施的运行效率。
金字塔

40
40
0.4~0.5 0.8~1.2 1.2~1.4
0.3~0.4 0.8~1.2 1.2~1.4
— 1.0~1.2 1.2~1.4
6~8
6~8
4~6
4~6
4~6
4~6

4
2~4
30 30 30 3~4 3~4 3~4 3~4 2 2
➢城市道路中除快速路外,规范规定的各级道路设计速度值不算高,而道路 的道路的设计速度确定了平纵线形指标的选取,但在线形指标设计中应选取 合适的指标值,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

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要点

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要点

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要点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加速。

由此,巨大的工程总体规划需求逐渐呈现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项目为某市政府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决定进行一次全面的工程总体规划设计。

该项目的规划面积较大,包含了城市区域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的方面。

因此,需要设计一个全面的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以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的有序发展。

二、项目目标1. 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有序发展。

2. 促进城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3. 实现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整体协调和统一。

4.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项目内容本项目的内容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包括道路、桥梁、给水排水、城市供电、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城市规划的重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景观规划等方面。

同时,本项目还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文化底蕴、社会氛围等因素,以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原则1.科学性原则:在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中,应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全面、系统地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的相关问题,以形成科学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2.可行性原则:在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中,应充分考虑到城市实际,充分考虑全市人民的利益,提出可行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3.综合性原则:在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中,应全面、系统考虑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尽可能满足多方面的需求。

4.开放性原则:在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中,应主动树立开放的心态,综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尽可能达到共赢的目标。

五、设计方案1.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本项目将对城市的道路、桥梁、给水排水、城市供电、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设计,以保障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道路建设方面,将以现有交通网络为基础,优化道路布局,提高交通效率,同时考虑到城市环境美化和乘客的行车安全感。

公路兼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

公路兼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

公路兼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摘要:城市发展,交通先行。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期,撤县设区、设经济开发区等都表明城市在不断向外扩张。

越来越多的公路开始纳入城乡规划的范围内,导致公路在满足城际或区域交通功能的基础上,作为城市规划路网的一部分,应同时具备一定的市政功能,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公路兼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1总体设计思路公路兼市政道路顾名思义本质上是公路,但同时又兼具市政道路的相关功能,它包括兼有市政功能的新建公路和既有公路的市政化改造。

设计时应在深入研究可研阶段成果的基础之上,充分理解项目的性质和特点,从总体出发确定合理的方案和技术标准。

首先,应当明确项目的性质,即新建还是改扩建,公路的等级、设计速度等;其次,明确项目全线是否按统一标准来设计,或分段而定(例如部分路段完全按城市道路标准进行设计),这将在后续设计各阶段中影响到各专业对于指标的选取。

根据以往经验,公路兼市政道路在设计时应以《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以下简称“公路规范”)为主,并结合《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6)(以下简称“市政规范”)择优取值。

2标准横断面确定2.1分隔带公路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必须设置中间带,二、三、四级公路则无要求;非机动车、行人密集公路和城市出入口公路,可根据需要设置侧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其宽度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比在市政规范中,两幅路和四幅路设有中间分车带,三幅路和四幅路设有两侧分车带,而路幅的选取亦与道路等级相关。

因此,设计时应根据公路的等级确定是否设置中央分隔带,侧分隔带设置与否以及采取的隔离设施的形式应当参照可研报告或实际需要来进行合理选择。

在一级公路兼市政道路设计时,中央分隔带宜采用路缘石加绿化带的形式;在某些设计速度较低的一级公路(v≤60km/h),亦可采用分隔栏杆加双黄线或间隔景观设施的方式进行对向隔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10T11:53:30.18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董凯
[导读] 本文就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要点展开探讨。

山东崇瑞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道路建设项目的增多。

城市道路工程具有覆盖面广、系统性强、协调量大、影响因素多等特点。

在进行总体设计时,除了要制定设计原则;明确道路性质、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确定道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工程范围等内容外,还应使道路工程整体协调、与周边场地相适应、与相邻工程互相衔接,设计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道路工程总体设计一般由道路专业负责,其他专业配合完成。

进行总体设计需道路专业会同其他专业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在设计过程中做好项目外部的衔接及项目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

本文就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要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总体设计;要点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私家车数量逐年上升,造成交通堵塞问题越来越严重。

因此对道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道路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成为了缓解交通压力的途径。

对道路进行扩建,难免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工程设计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扩建道路的质量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如何做好工程总体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会为今后改扩建道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基础资料的收集
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需要收集的基础资料包括项目所在地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地形图、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专项(防洪、环保、水保、地震等)评价报告等。

此外,还需组织相关专业进行现场踏勘,对拟建项目有较为直观地认识,收集与项目相关的现状及规划资料(如相交道路、河道、铁路、周边建筑物、沿线市政管线等),验证所收集的资料是否准确合理。

基础资料收集的越齐全、越详细、越准确,越有利于总体方案的合理设计。

2注重路段的衔接和曲线组合
在道路交通过程中,驾驶员往往根据相邻几个路段交汇处的具体情况形成特定的驾驶习惯。

例如,如果连接是平滑的,没有上下起伏,驾驶员将直行而不减速;相反,他将绕道或缓慢通过。

通常,相邻路段之间的速度差是道路线形设计的重要依据。

当相邻路段的车速小于10km/h时,线形设计的效果最好;当相邻路段的行驶速度在10~20km/h时,线形设计的效果一般;当相邻路段的行驶速度超过
20km/h时,线形设计的效果较差。

水平曲线和垂直曲线的顶点重叠是理想和令人满意的,水平曲线和垂直曲线的顶点交错度是1/4,这更令人满意;水平曲线和垂直曲线的顶点交错度是1/2,这很差。

如果设计中水平曲线和垂直曲线的半径较大,则在线路设计中不能观察到上述限制。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当水平曲线和垂直曲线之间难以实现有序协调时,并且水平曲线和垂直曲线的半径都不超过所确定的最小值时,应在它们之间画出一定距离,并且曲线应该放置在直线上。

3加强细节部位的优化设计
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应用中,包括道路台阶的设计、坡道的设计和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等。

首先在台阶设计细节优化中,应充分考虑台阶的设计高度、宽度和尺寸标准。

比如关于天桥台阶的高度设计,避免台阶过高给残疾人士、小孩、老人和孕妇攀行造成不便。

为此,在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台阶建设的应用中,要突出对台阶高度和宽度的优化,天桥的台阶高度不能>15cm,宽度则不能<20cm。

在城市坡道设计细节优化中,为给弱势群体出行提供便利,首先,要求行进的坡道宽度不能太小,要保证坐轮椅的残疾人士能顺利安全地通过。

其次,对于缘石坡道的建设也不能太高,至少保证坐轮椅的残疾人士可以凭自己的力量通过。

此外,在坡道处应合理设置标记或图案砖,帮助盲人或视力障碍人群在不用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就能顺利通行。

对于视力障碍人群,在未来应该发展语音提示功能,或者通过图案砖的方式帮助他们能快速准确地辨别交通信息,为他们提供准确的方向指示,在标志设计上除了要简单直观,还要注意添加鲜明的色彩,并将标志设置在显眼位置,这样也有利于其他人群快速安全地通过。

4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与项目外部的衔接
(1)设计与规划的衔接城市道路设计一般以城市总体规划、项目所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为依据,拟建道路的平面设计坐标、交叉口设计高程均应与规划坐标和竖向高程一致。

设计过程中,经现场踏勘并收集到详细资料后若发现按规划设计道路实施较困难或者有更好的设计方案时,应进行不同方案的比选,经比较分析后推荐最优方案报规划部门审批。

(2)设计与相邻工程的衔接。

道路工程建成后主要为所在片区内的居民出行服务,道路工程设计应考虑与两侧小区的衔接。

在建或规划小区应收集小区的总平面设计图并将其反映到道路总平面图中,道路平面设计应在小区出入口处设置开口,纵断面设计应与小区场坪标高衔接,以便于道路两侧小区内的居民出行。

现状小区应严格控制道路竖向设计,确保道路与小区顺接,避免因修建道路导致小区出行困难。

(3)设计与水系的衔接。

道路工程所在片区内的水系对道路建成后的安全运营影响较大,设计时应调查道路沿线分布的河流、沟渠等,计算其流量,结合河道、沟渠治理方案合理布置桥梁、涵洞等构筑物,以确保水系畅通,保障道路安全。

道路纵断面设计在桥涵、涵洞跨越水系处应满足防洪要求。

5优化盲道的设计
在盲道设计建设方面,首先要充分考虑残疾人士的需求,为避免实际应用过于形式化,在设计方案中要充分体现细节部位,比如完善盲道的感知功能,加强对方向的辨别能力。

具体设计施工中,可以在盲道中间的路砖表面增加不同的图案,可向盲人表达不同的方向信息。

尤其在盲道的行进、路口转弯和提示等方面,突出盲道感知设计的指向性,便于盲人出行,保障他们的出行安全。

此外,除了要重视盲道的砖面图案设计外,还要注意位置的选择和设计,提高道路的指向性和定位功能。

6增加绿植墙的设计
绿植墙是一种近年来才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道路设计名词,它的意义就是在道路建设中不再用混凝土、砖石等建筑材料做墙体,而是使用绿植作为建筑材料。

这一设计对于环境来说有巨大的美化效果,能够降低噪音,减少建筑的占地面地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对于其周边的环境也能够起到净化空气和调节湿度、温度的作用。

这些绿植墙中种植有大量各种各样的植物,他们把建筑和道路分割开来,使行车的道路中灰尘和噪音都减少,空气更加干净,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兴奋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除此以外,
它增加了喷泉、花坛、草坪等的布局,让人觉得他们住在公园里享受生活,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结语
城市道路总体设计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总体设计对各专业的专业设计影响较大,进行总体设计需收集详细的基础资料,加强与外部的衔接,征求相关部门对总体设计方案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相关部门意见优化总体设计方案。

此外,还需做好专业内部之间的沟通协调,将各专业的设计要求反映到总体设计中,确保总体设计与各专业设计均合理可行。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CJJ37—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4]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GB50289—201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